清代山东乡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乡试作为科举考试各层级中规模最为宏大、竞争最为激烈、而影响也最为重大的选拔性考试之一,是各省人文教育活动的重大事件,对于区域政治、文化以及民风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往的乡试研究更多是着眼于制度层面的,而关于直省乡试的系统研究则相对较少,基本上还是处于起步状态,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乡试在科举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若能对之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对于丰富科举学研究、丰富中国教育史研究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当今的各类大规模考试也具有重要的观照意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清代山东乡试研究”为题,从教育学、文化学、地理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对于清代山东乡试的经费、竞争、举人的区域分布以及社会出身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本研究共分六章。绪论部分主要对于研究的缘起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与框架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第一章清代乡试规制,从乡试科年与乡试考场、乡试考官、乡试内容与形式、乡试定额与乡试中额等几个方面勾勒了清代乡试规制的大致轮廓。第二章清代山东乡试简况。这一部分对于清代山东乡试贡院、乡试科年、乡试中额与定额、乡试考官与解元、乡试科场案及其它违式情形几个方面进行了简略的介绍。第三章清代山东乡试经费研究。在简略回顾“科举经费”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考官路费银、科场经费银、地方宾兴资助银及举人赏银等几个方面对于清代山东乡试的经费状况进行了探讨。第四章清代山东乡试竞争研究。这一部分主要以乡试录取率、乡试人均中式率为指标,分前后两个时期对于清代山东乡试竞争状况进行了追溯与考察。同时,对于乡试人均中式率的省际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五章清代山东举人的区域分布研究。在剖析明代山东举人区域分布的基础上,从不同维度探讨了清代山东举人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对于两代举人区域分布格局的异同状况进行了比较,最后从经济因素、地方儒学与书院以及文化传统的角度对清代山东举人区域分布格局的成因进行了多维度、多视角的透视与探析。第六章清代山东举人的社会出身研究——以《清代朱卷集成》为中心的考察。这一部分在简要回顾科举与社会流动的已有研究及相关争论的基础上,依据《清代朱卷集成》所载山东籍举人的家世资料进行了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以此来管窥清代山东举人的社会出身状况。同时,对于究竟该如何看待科举制的阶层公平性问题进行了论述。余论部分对于本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及有待于进一步推进的后续研究进行了阐述。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petitive, large-scale and influential levels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s a kind of important cultural activity, provincial examination had influenced regional politics, regional cultures, social customs and morals in a very deep way. The previous Imperial Examination study were basically about its "system", and systematic study about provinces' Provincial examination are very few. Because Provincial examination is very import and has great influences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so to study it systematically can enrich Imperial Examination study and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 study, also this is very referential to modern large-scale examin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d Provincial examination of Shandong procince in Qing dynasty on the aspects of its funds, competition, juren's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social backgrounds from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 culture, geogrophy, socialology, ecnomics and so on.
     This paper includes six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mainly about the subject-selecting origion, research significance, study review, research frame,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1 makes a brief introdution about Provincial examin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xamination year, examination place, examineer, examination content, quota of Juren, ration of examinee. Chapter 2 introduced provincial examination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Shandong Provincial examination places, quota of Juren, ration of examinee, examineer, fraudulent practices and malpractices. Chapter 3 is discusses about examination funds in provincial examination of shandong in qing dynasty. Chapter 4 probes into competition Provincial examination of Shandong in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admission ratio and admission ratio per capita. At the same time, it makes a provincial comparison about admission ratio per capita in different provinces. Chapter 5 is about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Juren in shandong in Qing dynasty. In this part,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Juren in shandong in Qing dynasty, and makes some distribution comparisons between two dynasties. In addition, it makes some analysis on the reason of distribution traits. Chapter 6 is about the social backgrounds of Shandong Juren in Qing dynasty. This chapter makes some statistics about social backgrounds of Shandong Juren in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Collection of Zhujuan of Qing Dynasty, and makes a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see the stratum mobility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ges. The last part is about the progress the study has made, and the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researched in the future.
引文
[1]刘海峰.科举学刍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89-95.
    [1]学术界一般将刘海峰所著《科举学导论》一书的出版视为科举学成立的正式标志。杨学为在《对科举的再认识--读刘海峰著(科举学导论)》(《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14日)认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科举学的正式确立”。笔者也认同这一观点。
    [2]李立峰.科举学的文化地理视角[J].东南学术,2007(5):65.
    [3]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1-23.
    [1]商衍鎏.商志(香覃)校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1996.
    [2]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3]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5.
    [4]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清代卷上)[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6]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1]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1-26.
    [2]魏秀梅.清代之乡试考官[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5(24上):171-222.
    [3]魏秀梅.清代科场回避制度,1645-1906[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7:1-36.
    [4]李纯蛟.清代乡试的防弊对策述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6.
    [5]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204-217.
    [1]赵娜.晚清顺天乡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届硕上学位论文.
    [2]朱亚非,石玲,陈冬生.齐鲁文化通史(明清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张良才等.山东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李取勉.清代山东学校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2]佟守琴.福山科举家族王氏研究[D].辽宁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
    [3]王雁.明清聊城科举家族傅氏研究[D].辽宁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4]马学强.清代山东书院的发展研究[J].历史档案,2005.(4).54-62
    [5]王功仁.山东省科考名录汇编[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6]李世愉.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6-434.
    [7]杨联升.科举时代的赴考旅费问题[J].(台湾)清华学报新2卷第2期,1961:66-30.
    [8]林岳.清代科举旅费之研究[D].(台湾)淡江大学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
    [9]郑若玲.科举的“数量之累”[J].湖北招生考试,2005(16):26-30.
    [1]科举学的开创者刘海峰认为,科举制的起源分为广义起源与狭义起源,狭义科举制起源于隋朝,以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进士科的兴起为标志,而广义的科举制则可以追溯至汉代之察举制。
    [2]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1-23.
    [3]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2.
    [4]转引自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2.
    [1]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2.
    [2]商衍鎏.商志(香覃)校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49.
    [3]李弘祺.宋代的举人[A],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8:297-313.
    [4]刘海峰认为,“中国一千三百年的科举演变史告诉我们,越到后来,越是从考试公平逐渐趋向于更重区域公平。”参见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153-167.另可参见李立峰.科举配额制演化的历史考察--谦论“凭才取人”与“逐路取人”之争[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93-97.
    [1](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乡会考官》.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03.
    [2](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乡会考官》.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03.
    [3]魏秀梅.清代之乡试考官[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5(24上):173.
    [4](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乡会考官》.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04.
    [1](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乡会考官》.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05.
    [2](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乡会考官》.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05.
    [3](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乡会考官》.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06.
    [4](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乡会考官》.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06.
    [5]魏秀梅.清代之乡试考官[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5(24上):176.
    [6]魏秀梅.清代之乡试考官[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5(24上):176.
    [1]商衍鎏.商志(香覃)校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98.
    [2]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八,《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3148-3149.
    [3]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八,《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3148.
    [4](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一五,《乡会试艺》.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2-27.
    [5]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一○八,《选举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3150.
    [1](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一,《礼部·贡举·命题规制》.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91.
    [2](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一三,《三场试题·题目成式》.续修四库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0.
    [1]刘希伟.清代前期山东乡试竞争之研究[J].(台湾)东方人文,2008(2):192-194.
    [1]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415.
    [1](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卷九,《公廨·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14.
    [1]《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焯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69.
    [2](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三十六,《录送科举》.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5.
    [3](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卷九,《公廨·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14.
    [1](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卷九,《公廨·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14.
    [2](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卷六十六,《艺文二·新修贡院号舍碑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404-405.
    [3]同治九年庚午科山东乡试,同时不行六年之丁卯科。《续历城县志》卷十三贡院部分记载为,“同治九年,庚午科并补行丁卯正科。”当为记载之误。
    [4]毛承霖,赵文运等.《续修历城县志》,卷十三,《建制考一·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744.
    [1]李秉衡.《李忠节公奏议》,卷十五,《奏山东文闱价买民田添建号舍折》.民国57(1968):1144-1145.
    [2]朱亚非,石玲,陈冬生.齐鲁文化通史(明清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336.
    [3]毛承霖.赵文运等.《续修历城县志》,卷十三,《建制考一·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744-745.
    [1](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礼部·贡举·乡会试期》.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70.
    [2](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礼部·贡举·乡会试期》.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82.
    [3](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礼部·贡举·乡会试期》.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84.
    [4](清)法式善等.清秘述闻三种(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2:990-996.
    [1]同时补行咸丰十一年辛酉科。
    [2]同时补行同治六年丁卯科。
    [3]是科,同时补行之前的庚子、辛丑恩正并科。
    [4](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四九,《礼部·贡举·捐输加广定额》.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94.
    [1]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96.
    [2]李国荣.清朝十大科场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杨学为.中国考试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4-5.
    [2]杨学为.中国考试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5.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整饬科场史料[J].历史档案.1997(3).23-24.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整饬科场史料[J].历史档案.1997(3).23-24.
    [1](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一,《磨勘处分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09-410.
    [2](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一,《磨勘处分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32-433.
    [3](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一,《磨勘处分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13-414.
    [1](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一,《磨勘处分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34.
    [2](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一,《磨勘处分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37-438.
    [3](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五十一,《磨勘处分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38-439.
    [1]除此之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尚有一类来自民间的银款经由“科场”流向政府的银库,即“捐监”“捐贡”等各类例捐将民间中的,主要是富商巨贾和家资丰厚的地主手中的部分财力“合法化”地转移至政府财政,并主要作为它用而非科场之用。这类银款的总额度有时相当巨大,尤其是在清后期由于巨额的军事开支与战争赔款等原因使得政府财政经费出现严重危机时更是如此,但因此类情况不属于本研究探讨的范畴,故在本章中将不予探讨。
    [2]李世愉.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6-434.
    [3]李才栋,邓爱红.漫说“宾兴”[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19-425.
    [4]陈瑞.制度设计与多维互动:清道光年间徽州振兴科考的一次尝试--以《绩溪捐助宾兴盘费规条》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5(5):88-98.
    [5]崔来廷.清代科举制度的社会经济视角[J].经济师.2006(8):280-281.
    [6]杨联升.科举时代的赴考旅费问题[J].(台湾)清华学报新2卷第2期,1961:66-30.
    [1]毛晓阳.清代江西乡绅助考活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1999届硕士学位论文.
    [2]林岳儁.清代科举旅费之研究[D].(台湾)淡江大学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
    [1]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史料的缺乏,对于清代山东乡试经费要从时间序列上进行“全镜式”探讨几无可能,而只能依据所能依稀见得的资料做一粗线条式的探析。同时,一方面由于有的年份乡试经费的题销是文武二科合而为一进行的,另一方面,有的经费不单为文举所用,即文武二举共用,因此,这种探讨主要是有关文举方面的,同时会部分地涉及到武举。
    [2](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七,《乡试考官·直省乡试正副考官·现行事例》.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89.
    [3]李世愉.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33.
    [1](清)昆冈,吴树梅等.《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九,《礼部·制天下经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77-178.
    [2]《清高宗实录》,卷八○,乾隆三年十一月乙卯。另外,光绪元年,陕西、甘肃分闹二试。甘肃考官路费银初照陕西,给五百两。八年奏准:“甘肃正、副考官,豫支路费,仿照四川额数,各给银六百两。”据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礼部·贡举·乡会考官》。
    [3]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三,《礼部·贡举·乡会考官》.转引自李世愉.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8.
    [1]《明清档案》,A223-32,《山东巡抚杨景素题请核销甲午科乡试文武两场经费银两》.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七十九年(1990):B125316-125317.
    [2]转引自李世愉.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8.
    [1]需要指出的是,以下这些清代山东乡试经费方面的史料,不但包括了本文所指的“科场经费银”,也包括了乡试其他用银,如举人旗扁银、鹿鸣宴用银等。同时,部分史料也涉及到了武举的内容。
    [2]《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焯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34.
    [3]《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焯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35.
    [4]《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焯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35.
    [1]《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焞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34-435.
    [2]《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焞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35.
    [3]《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焞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35.
    [4]《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焞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34.
    [1]《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山东巡抚耿焯残揭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34.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5册),《山东布政使费金吾奏报科场经费不敷请旨动用库项折》.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70.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5册),《山东布政使费金吾奏报科场经费不敷请旨动用库项折》.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70.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5册),《山东布政使费金吾奏报科场经费不敷请旨动用库项折》.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70.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5册),《山东布政使费金吾奏报科场经费不敷请旨动用库项折》.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570-571.
    [2]《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礼部题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69.
    [1]《明清史料》(癸篇,第五本),《礼部题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1975):469.
    [2]《明清档案》,A166-10,《山东巡抚准泰题请动项修葺贡院》.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印行,民国77(1988):B82731-92734.
    [3]《明清档案》,A166-10,《山东巡抚准泰题请动项修葺贡院》.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印行,民国77(1988):B82731-92734.
    [1]《明清档案》,A223-32,《山东巡抚杨景素题请核销甲午科乡试文武两场经费银两》.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印行,民国79(1990):B125315-125321.
    [1]《明清档案》,A224-40,《工部尚书福隆安题覆山东历城县甲午科承修贡院用银造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印行,民国79(1990):B125933-125939.
    [1]《明清档案》,A240-27,《山东巡抚明兴题请核销癸卯科文武乡试用过银两》.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印行,民国81(1992):B135221-135225.
    [2](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卷九,《公廨·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14.
    [3](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卷九,《公廨·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14.
    [1](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卷六十六,《艺文二·新修贡院号舍碑记》.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404-405.
    [1]李秉衡.《李忠节公奏议》,卷十五,《奏山东文闱价买民田添建号舍折》.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1968):1144-1146.
    [2]李秉衡.《李忠节公奏议》,卷十五,《奏山东文闱价买民田添建号舍折》.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1968):1146-1147.
    [1](清)林溥等.《即墨县志》,卷三三,《学校志·学田》.台湾:成文出版社,民国65(1966):265-266.
    [2](清)舒孔安,王厚阶.《同治重修宁海州志》,卷七,《学校志·宾兴》.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386.
    [1]林岳儁.清代科举旅费之研究[D].(台湾)淡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212.
    [1](清)昆冈,吴树梅等.《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九,《礼部·制天下经费》.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77-178.
    [2]转引自李世愉.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29.
    [3]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研究室.清实录山东史料选(上)[M].济南:齐鲁书社,1984:243.
    [4](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条例》,卷三六二,《礼部·贡举·赐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643.
    [5](清)昆冈,吴树梅等.《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九,《礼部·制天下经费》.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177-178.
    [1]此外,这一史料中还提到了奉天花红银为15两,江宁、苏州旗扁银70两。
    [1]刘海峰也认为,乡试是科举系统中影响最为重大、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参见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1-23.
    [1](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三十六,《录送科举》.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3.
    [2](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礼部·贡举·乡会试期》.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70.
    [1](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三十六,《录送科举》.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4.
    [2](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三十六,《录送科举》.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4.
    [3](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三十六,《录送科举》.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4.
    [4](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三十六,《录送科举》.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4.
    [5](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条例》,卷三三七,《礼部·贡举·录送乡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48.
    [1](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三十六,《录送科举》.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5.
    [2](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卷三,光绪十三年浙江书局刻本.转引自《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二),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688.
    [1]Benjamin A.Elman.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661.
    [2](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卷三十六,《录送科举》.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704-705.
    [1](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七,《礼部·贡举·录送乡试》.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348.
    [2](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卷九,《公廨·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214.
    [1]毛承霖,赵文运等.《续修历城县志》,卷十三,《建制考一·贡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744.
    [2]Beniamin A.Elman: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1:661.
    [3]李秉衡.《李忠节公奏议》,卷十五,《奏山东文闱价买民田添建号舍折》.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1968):1144-1146.
    [4]由于《山东通志》(清杨士骧等,济南:山东通志刊印局,民国4年,铅印本。)中所记录的该科山东乡试所取录的部分举人是由京闱中式,在探讨山东乡试录取率时需要将这一部分举人剔除,据此,该科山东乡试所取录的举人数为73人。
    [1](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四九,《礼部·贡举·乡试中额二》、《礼部·贡举·捐输加广定额》.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85-498.
    [2](清)昆冈,刘启端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四九,《礼部·贡举·捐输加广定额》.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494.
    [1]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08-323。
    [2]韩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多因素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山东案例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4.
    [1]《清史稿》卷六十一、志三十六所载,“山东:禹贡青、徐及兖、豫四州之域。明置山东承宣政布政使司。清初因之。雍正二年,升济南府之泰安、武定、滨,兖州府之济宁、曹、沂等六州为直隶州。八年,济宁州仍属兖州府。十二年,升武定、沂二州为府,滨州改属武定。十三年,升泰安、曹二州为府。乾隆四十一年,仍升济宁、临清、为直隶州。凡领府十,州二,散州八,县九十六。另外,胶州于光绪三十一年升为直隶州。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2045,2065.
    [1]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211.
    [1]胶州在光绪三十一年升为直隶州。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2065.
    [1]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4.
    [2]刘希伟.明代山东进士的区域分布研究[J].教育与考试,2007(6):44.
    [1]同治《黄县志》,卷三,《食货志》.转引自陈冬生,王赛时.山东经济史(古代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585.
    [2]道光《胶州志》,卷三九,《金石志》,康熙五十六年《重修小桥堤岸记》.陈冬生,王赛时.山东经济史(古代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585.
    [3]需要指出的是,明清两代,登州府在州县设置上有所差异,即将鳌山卫改为海阳县,同时新设了荣成县。州县设置的增多意味着更多名额的生员名额和更多的科举生员,因此,参加乡试的士子也就可能更多,中式的人数也就可能会更多一些。荣成县在清代共有23名举人中式,鳌山卫和海阳县共有95名举人中式。因此,登州府在明清两代州县设置上的变化对于提升科名的潜在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换言之,这种州县建制的细微差异在登州府举人科名的崛起中并未产生多大的提升效应。
    [4]同登州府情形相似,莱州府在明清两代所置下属州县卫方面也有一些变化出现,这种变化是该府在清代新设了复州、灵山、金州三卫。如此,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增加了生员数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式举人数也就成为某种可能。然而,这仅是一种可能性,毕竟莱州府在明清两代的州县卫设置大致是一致的,其在清代举人数量的增加主要是文风更为称盛、科举竞争力提升的结果,而主要不是由于新设三卫的原因。即使将增设的复州、灵山、金州三卫不计入内,则也有1109名举人中式,占全省总额的12.83%,较之明代也增加了3.73个百分点。因此,莱州府在清代中式举人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其文教的发展、科举竞争力的提升,而非因新增三卫所致。
    [1]徐宗干.《济宁州金石志》卷五.转引自陈冬生,王赛时.山东经济史(古代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581.
    [2]道光《济宁直隶州志》卷四《建置·街衢》.转引自陈冬生,王赛时.山东经济史(古代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581.
    [3]陈冬生,王赛时.山东经济史(古代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584.
    [1]吴宣德.明代地方教育建设与进士的地理分布[J].教育学报,2005(1):81-83.
    [2]这里是就州县一级的水平而言。
    [1]倪士毅,徐吉军.“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J].杭州大学学报,1989(2):127-133.
    [2]济宁州在明代属于兖州府的一个散州,在清代为直隶州,故此处所指清代济宁地区不包括其所属的金乡、鱼台、嘉祥三县。
    [1]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4.
    [2]龚延明,方芳.“科举家族”定义商榷[A].全国第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讨论会论文集[C].黑龙江大学,2007:81-84.
    [1]据《清代朱卷集成》第213册,第85-92页相关史料统计而成。由于本研究所针对的是清代山东文举人的区域分布成因,所以这里所指举人数亦为文举人数量,而不包括武举人在内。又因《清代朱卷集成》所载大致为自清初以至咸丰戊午科该家族所有举人数,离科举制的废止尚有一段时期,因此可以说该家族在清代至少有10名举人产生。
    [2]据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第213册,第345-353页相关史料统计而成。
    [3]据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第212册,第237-258页而成。
    [4]据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第212册,第109-121页相关史料统计而成。
    [5]李瑶.诸城刘氏家族与乾嘉政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2-23.
    [6]佟守琴.福山科举家族王氏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内容提要部分.
    [1]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一三,《论逐路取人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155.
    [2]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153-167.
    [3]王炳照,徐梓.科举制度对公平的追求及其对自身的戕害[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28.
    [1]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6.
    [2]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6-245.
    [3]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2-169.
    [4]这些研究均转引自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38-239.
    [1]这些研究均转引自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0-241.
    [1]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M].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23-29.
    [2]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2.
    [3]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3.
    [4]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6.
    [1]郑若玲.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2-79.
    [2]沈登苗.关于科举社会流动讨论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考试,2007(2):40-43.
    [1]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14-15.
    [1]刘海峰.科举制长期存在原因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6.
    [2]刘海峰.“科举学”的世纪回顾[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5-23.
    [1]刘海峰.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J].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10.
    [1]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2.
    [1](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2](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3]台北中央研究院.明清史料[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64年(1975).
    [4](清)杨士骧等.山东通志[M].济南:山东通志刊印局(铅印本),民国4年(1915).
    [5](清)昆冈,吴树梅等.钦定大清会典[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清)昆冈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清)素尔讷等.钦定学政全书[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清)杜受田,英汇等.钦定科场条例[M].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9](清)法式善等.清秘述闻三种[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清)王赠芳,成瓘等.(道光)济南府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2](清)林溥等.即墨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民国65(1966).
    [13]毛承霖,赵文运等.续修历城县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14]李秉衡.李忠节公奏议[M].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1968).
    [15]顾廷龙.清代朱卷集成[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92.
    [16]张伟仁.明清档案[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民国76-84(1987-1995).
    [1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5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齐如山.中国的科名[M].台北:中国新闻出版公司,1956.
    [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4]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杨学为.中国考试通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8]刘海峰.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刘海峰.科举制与“科举学”[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10]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1996.
    [11]刘海峰.科举百年祭[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2]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
    [13]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14]刘海峰等.中国考试发展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5]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6]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7]李世愉.清代科举制度考辩[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5.
    [18]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9]王炎平.槐花黄,举子忙--科举与士林风气[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
    [20]马庸.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清代卷上)[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1]王日根.中国科举考试与社会影响[M].长沙:岳麓书社,2007.
    [22]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田建荣.中国考试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4]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5]郑若玲.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6]钱茂伟.国家、科举与社会--以明代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7]朱亚非,石玲,陈冬生.齐鲁文化通史(明清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8]赵承福.山东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9]李国荣.清朝十大科场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0]陈冬生,王赛时.山东经济史(古代卷)[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8.
    [31]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2]何炳棣.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3]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4]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5]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三联书店,2001.
    [36]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37]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76(1987).
    [38]王赛时.山东沿海开发史[M].济南:齐鲁书社,2005.
    [39]程玉海.聊城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0]栾开政.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41]王功仁.山东省科考名录汇编[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42]李立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3]覃红霞.高校招生考试法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4]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5]缪进鸿.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
    [1]刘海峰.科举学刍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2]刘海峰.科举学发凡[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3]刘海峰.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4]刘海峰.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J].历史研究,2000(6).
    [5]刘海峰,科举制长期存在原因析论[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6]刘海峰.为科举制平反[J].书屋,2005(1).
    [7]刘海峰.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8]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1).
    [9]刘海峰.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J].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0]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J].教育研究,2002(2).
    [11]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教育研究,2002(12).
    [12]刘海峰.高考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13]张亚群.从考“官”到考“学”--废科举后考试文化的变革与传承[J].书屋,2005(1).
    [14]郑若玲.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关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15]郑若玲.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16]郑若玲.科举的“数量之累”[J].湖北招生考试,2005(16).
    [17]李立峰.科举学的文化地理视角[J].东南学术,2005(4).
    [18]马学强.清代山东书院的发展研究[J].历史档案,2005(4).
    [19]李纯蛟.清代乡试的防弊对策述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整饬科场史料[J].历史档案,1997(3).
    [21]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J].战略与管理,1996(4).
    [22]魏秀梅.清代科场回避制度,1645-1906[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87(1).
    [23]魏秀梅.清代之乡试考官[J].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5(24).
    [24]陈瑞.制度设计与多维互动:清道光年间徽州振兴科考的一次尝试--以《绩溪捐助宾 兴盘费规条》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史学,2005(5).
    [25]崔来廷.清代科举制度的社会经济视角[J].经济师,2006(8).
    [26]毛晓阳.清代宾兴礼考述[J].清史研究,2007(3).
    [27]吴宣德.明代地方教育建设与进士的地理分布[J].教育学报,2005(1).
    [28]倪士毅,徐吉军.论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原因[J].杭州大学学报,1989(2).
    [29]潘光旦,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J].社会科学.1947(1).
    [30]张耀翔.清代进士之地理分布[J].心理.1947(4).
    [31]沈登苗.关于科举社会流动讨论中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考试,2008(2).
    [32]刘希伟.清代前期山东乡试竞争之研究[J].(台湾)东方人文,2008(2).
    [33]刘希伟.明代山东进士的区域分布研究[J].教育与考试,2007(6).
    [34]刘希伟.从社会阶层流动看科举制的公平性--关于《清代朱卷集成》中山东举人社会出身的考察[J].招生考试研究,2007(3).
    [35]刘希伟.论近代留学教育的兴起对科举制的冲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5).
    [36]李弘祺.宋代的举人[A].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8.
    [37]李世愉.清代科举经费的支出及其政策导向[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王炳照,徐梓.科举制度对公平的追求及其对自身的戕害[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9]李才栋,邓爱红.漫说“宾兴”[A],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0]龚延明,方芳.“科举家族”定义商榷[A].全国第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讨论会论文汇编[C].黑龙江大学,2007.
    [41]杨学为.对科举的再认识--读刘海峰著《科举学导论》[N].中国教育报.2005-12-14.
    [1]赵娜.晚清顺天乡试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李取勉.清代山东学校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3]佟守琴.福山科举家族王氏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王雁.明清聊城科举家族傅氏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李瑶.诸城刘氏家族与乾嘉政治[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韩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多因素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山东案例分析[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7]林岳儁.清代科举旅费之研究[D].(台湾)淡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