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刚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廖刚是南宋初年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廖刚历仕徽、钦、高三朝,为官长达三十七年。为官期间,关注民生疾苦,力求减轻民众负担。自绍兴九年(1139)四月任御史中丞到绍兴十年(1140)五月被罢,备位乌台仅一年。任御史中丞期间提出了许多积极的建议,力求有所作为,以积极的姿态活跃于南宋政坛。
     廖刚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从崇宁五年至宣和元年(1119)都在州县官的位置上徘徊。绍兴元年(1131),因招抚余汝霖起义有功,被任命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在仕途上出现了转机。任吏部员外郎时,建议抗金,经营建康;任侍讲时,主张赏罚分明,选贤举能;任给事中时,建议削减冗费,反对朋党之争;知漳州期间,推动了漳州地方文明的进程。绍兴九年,任御史中丞,达到了仕途的颠峰。
     廖刚的仕途升迁和秦桧有很大的关系。绍兴初年,高宗推崇“元祐之学”,他因是杨时的弟子被秦桧荐举为官,开始了在朝为官。他与洛学人士关系密切,主张正心诚意,否定王安石新学及改革。主张节省财政开支,反对冗费。出任御史中丞亦与秦桧的荐举有关。廖刚任御史中丞之初,认为和议息民,赞成和议。金人违反和约南侵,廖刚不党附秦桧,由赞成和议转为主张抗金,得罪秦桧,被逐出台,也因此在士大夫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绍兴十二年以朝散大夫致仕,封顺昌县开国男,死后赠少师,谥文肃。
     廖刚为官多年,了解民众的疾苦。他主张为君者应有仁爱之心,以仁治天下。他重视吏治建设,建议高宗对官员应赏罚公正,消除朋党之争,才能中兴有望。廖刚也有封建士大夫共有的问题,如知恩图报不惜失职。廖刚仕经三朝,又是杨时弟子,与之交往的人很多。比如与赵鼎都主张元祐之学,且政见相似,仕途上相互帮助。与张景修则因文学上的互相欣赏而往来。但廖刚真正的一生至交唯有陈渊,二人皆为杨时弟子,且志趣相投,关系交好,政见相同而彼此欣赏。这些人在为官、人格、思想方面对廖刚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Liao Gang w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ly personage in the first years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He filled an office thirty-seven years from Song Huizong to Gao Zong. In Shaoxing nine, he held office as a prime prosecutor. Only for one year later, he was dismiss, but he put forward lots of proposals, strived to scope for his abilities, and enlivened in political circles of the Southern Song with positive attitude.
     Liao Gang succeeded a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s in 1106, and then he began his official career. His post was low for a long time. Till 1132, because of succeeding in putting down peasants rebel in Fujian, his official career was taken a turn for the better. As an administer, he advised to resist the aggression of Jin Dynasty, and managed Jiankang; As lecturer of imperial family, he advocated to be fair in meeting out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selected virtuous and talented persons, suggest cut down redundant expense and combated cliques. In Shaoxing 9, he got the peak of his official career.
     His being transferred and promoted had great matter with Qin Hui. In the first years of the Shaoxing, Gao Zong and Qin Hui had the greatest esteem for "the systematic learning of Yuanyou". He was recommended by Qin Hui, because he was the follower of Yang Shi. He had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scholar of Luo learning. He favored in improving mental state and being honest and dependable of ideas, but denied the new learning of Wang Anshi. His being promoted did also related with Qin Hui. He thought that negotiation was favor of recuperating and multiplying population. So he agreed with the negotiation with Jin Dynasty. Jin Dynasty broke the treaty and harassed, he did not echo Qin Hui'view and advocated to resist the Jin Dynasty so that offended Qin Hui and was expelled. He enjoyed high prestige among scholar-officials. In Shaoxing 13, he was dead.
     He was an official for a long time, and he was very much concerned about the weal and woe of the people. He advocated that rulers should apply policy benevolence. He paid great attention on the management of official. He suggested that Gaozong should be fair in meeting out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removed cliques. He also had the same problem with scholar-officials in imperial time, which paid a debt of gratitude at all cost. Not only had gone through three reign, but also he was the follower of Yang Shi, plenty of people had dealing with him. For example, Zhao Ding, who also advocated the learning of Yuanyou, hold similar political views with LiaoGang, and give great help to him. Zhang Jingxiu, owning to admiring each other, was in close contact. But there was only one most intimate friend-Chen Yuan. They were both the followers of Yang Shi, had the same interests and hold similar political views. Those people had great influence on his thought, personality, being an official and so on.
引文
①向阳:《一代名臣廖刚》,《顺昌文史资料》第3辑,顺昌县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刊于1985年12月.
    ②黄道钦:《刚正不阿的知兴化军廖刚》,《湄洲日报》(海外版),2005年10月18口。
    ①廖雄:《顺昌文史资料》第5辑,顺昌县文史资料委员会,刊于1987年10月:《高峰文集(附录)》,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年6月版。
    ②王曾瑜:《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的人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③王曾瑜:《中国古代台谏制度的借鉴》,载《炎黄春秋》,2000年第7期。
    ④高纪春:《洛学兴废与宋高宗朝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关系》,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⑤李华瑞:《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⑥李华瑞:《南宋时期新学理学的消长》,《史林》,2002年第3期。
    ⑦王曾瑜;《荒淫无道宋高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⑧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①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4月版。
    ①《廖氏族谱(乾隆庚子年版)》,福建顺昌县廖刚文化研究会藏。
    ②张拭:《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长春出版社点校本,1999年版,第1068页。
    ③《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8页.
    ④《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嘉靖延平府志》卷之四《廖刚墓》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1年2月版,第889页。
    ⑤《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8页。
    ⑥廖刚:《高峰文集》卷十二《祭文。中奉大夫硕人焚黄文》,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2册第457
    贝·《以下无特殊标明均系文渊阁本)
    ⑦廖刚:《离峰文集》卷十二《祭文·长寿焚黄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2册第457页。
    ⑧《高峰文集》卷十《朱熙载会于洪井,先解舟宿石头渚,以二诗见寄:一约同行,一贺得子。次韵答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2册第427页.
    ⑨《高峰文集》卷十二《祭叔父叔母文》,第456页。
    ⑩《高峰文集》卷十一《夫人廖氏墓表》,第443页。
    11《廖氏族谱》。
    ①《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8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百五《经籍考三十二·武阳志十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考1703.
    ③《廖氏族谱》。
    ④《福建通志》卷二十三《职官·兴化府》,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8册第162页.
    ⑤蔡戡:《定斋集》卷二《臧否守臣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7册第579页。
    ⑥《定斋集》卷二《臧否守臣奏议》,第579页.
    ⑦《廖氏族谱》.
    ⑧《廖氏族谱》.
    ⑨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明嘉靖铜字印本)卷四十九《靖州教授厅题名壁记》,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宋集珍本丛刊》第77册第221页。
    ⑩《廖氏族谱》。
    11《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铭》,第1068页。
    12《高峰文集》卷十,第427页.
    ①《高峰文集》卷五《奏状·乞将磨勘合转一官回授祖父奏状(刑部侍郎)》,第361页。
    ②赵鼎:《忠正德文集》卷三《奏议下·进廖刚世彩堂集札》,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第676页。
    ③《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第1069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七四《廖刚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590页;《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9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第417页。
    ⑥陈渊撰、沈度编:《默堂集》卷二十一《祭廖尚书文》,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9册第523页。
    ⑦《高峰文集》卷十《次韵彦平叔见赠》,第410页。
    ⑧《高峰文集》卷十《次韵酬崔尚德检讨见寄》,第420页,
    ⑨《高峰文集》卷十,第410页。
    ①《宋史》卷三六十《赵鼎传》、卷三六三《李光传》,第11285页、11335页.
    ②陈振:《宋史》第十章《北宋末年的腐朽统治及其灭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05页.
    ③王曾瑜:《荒淫无道宋高宗》第一章《深宫的花花太岁》,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页.
    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卷一四六绍兴十二年八月戊子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84页。
    ⑤汪藻:《浮溪集》卷二《论淮南屯田》,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高峰文集》卷二《乞宰相兼制国用札子》,第324页。
    ②《高峰文集》卷二,《论屯田札子》,第310页。
    ③《高峰文集》卷二《乞宰相兼制国用札子》,第325页。
    ④《高峰文集》卷二《乞宰相兼制国用礼子》,第325页。
    ⑤游彪:《靖康之变——北宋衰亡记(公元1127)》,中华书局,8月版,第233页。
    ⑥《默堂集》卷二十一《祭廖尚书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9册第523页,
    ⑦《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第1068页。
    ①(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一三,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第4237页。
    ②《高峰文集》卷十一《寓轩记》,第438-439页。
    ③《宋史》卷一百六十九《职官九·吏部流内铨诸色入流及循资磨勘勘选格入流》,第4039页。
    ④《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京西路》,第2110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诗》.第412页.
    ⑥《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铭》,第1068页.
    ⑦祝穆:《方舆胜览》卷三《嘉兴府》,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1册第602页.
    ⑧《方舆胜览》目录,第522页.
    ⑨《高峰文集》卷十一《疏状》,第442页。
    ⑩《高峰文集》卷十,第415页。
    11《高峰文集》卷四《表》,第354页。
    12《高峰文集》卷十《衢州试院次韵盛当时官长宠示二绝句》,第415页。
    13《高峰文集》卷十《知点寄示入荆州学四绝句,次其韵》,第424页。
    14《高峰文集》卷十《抚州试院次韵王元衷上元作》,第425-426页。
    ①《高峰文集》卷十,第419页。
    ②胡宏:《五峰集》提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7册第88页。
    ③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十七章《二程理学突然兴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版,第522页。
    ④《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廖刚传》,第11590页,
    ⑤《高峰文集》卷一《投省论和买银札子》,第366页。
    ⑥《高峰文集》卷一《投省论和买银礼子》,第366页。
    ⑦《高峰文集》卷十《题归安寺》,第428页。
    ⑧《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廖刚传》,第11590页:《高峰文集》卷三《兴化军到任谢表》,第340页。
    ⑨《高峰文集》卷八《兴化军到任谢监司》,第392页。
    ⑩《高峰文集》卷十《题归安寺》,第428页。
    11《高峰文集》卷十一,第445页。
    12《宋史》卷八九《地理五·成都府路》,第2212页。
    ①(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蔡金耀点校,卷之二《吏纪二》、之四《吏纪四》,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第122、147页。
    ②《高峰文集》卷十二《祭郑无欲文》,第455页。
    ③《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9页.
    ④《高峰文集》卷三《谢主管杭州洞霄宫》,第341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一《龙沙庙记》,第441页.
    ⑥《高峰文集》卷十一《书赠冯生》,第443页。
    ⑦《要录》卷四十二绍兴元年二月乙卯,第1500页.
    ⑧《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9页.
    ⑨同上。
    ⑩《要录》卷四十二绍兴元年二月壬辰,第1508页。
    ①《要录》卷四十三,第1534-1535页,《高峰文集》卷一《投吕相论遣使入闽抚谕札子》,第316-317页.
    ②《要录》卷四十五绍兴元年秋七月乙卯,第1611页。
    ③《高峰文集》卷一《论巡幸札子》,第305-307页.
    ④《要录》卷四十八绍兴元年冬十月甲戌,第1679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一《题跋·郭传师太尉曾祖墓铭跋尾》,第442页。
    ⑥《要录》卷五十一绍兴二年二月癸酉、丁丑,第3册1762页、1764页。
    ⑦《高峰文集》卷十一《题跋·跋尾》,第441页。
    ⑧ 同上。
    ⑨《要录》卷七十九绍兴四年八月戊寅,第4册第2506页.
    ⑩《三朝北盟会编丙集》炎兴下帙三十起建炎三年六月十六日癸丑尽八月;台北:大化书局,1990年版,第50页。
    ①《高峰文集》卷一《除吏部郎官上殿札子(绍兴元年八月)》,第305页。
    ②《高峰文集》卷一《除吏部郎官上殿札子(绍兴元年八月)》,第305页.
    由《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别集十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册第233页。
    ③《高峰文集》卷一《论巡幸札子》,第305-307页。
    ④《高峰文集》卷一《论巡幸札子》,第305-307页.
    ①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卷一百二十七《本朝一·高宗朝》: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3月版,第3058页。
    ②《高峰文集》卷一《(论巡幸)又札子》,第307-308页。
    ③同上。
    ④《要录》卷五十三绍兴二年夏四月辛亥,第1840-1841页。
    ⑤《宋会要辑稿》礼四十四之四,第1441页。
    ⑥《要录》卷五十四绍兴二年五月丙子,第1858-1859页。
    ⑦《要录》卷五十七绍兴二年八月丙辰、卷六十九绍兴三年冬十月戊子,第1947页、2261页。《高峰文集》卷三《除给事中谢表》,第343页。
    ⑧《高峰文集》卷十一《圆庵记》,第440-441页。
    ⑨《要录》卷八十五绍兴五年二月丙了,第2708页。
    ⑩《高峰文集》卷三《给事中赐对衣金带谢表》,第343页。
    11《要录》卷九十五绍兴五年十有一月乙西,第3069-3070页。
    12《高峰文集》卷二《乞禁妖教札了》,第332页。
    13《高峰文集》卷二《乞禁妖教札了》,第332页。
    ①《高峰文集》卷二《乞禁妖教札子》,第333页.
    ②《高峰文集》卷二《乞禁奉邪神礼子》,第333页.
    ③《要录》卷九十七绍兴六年春正月辛巳,第3131页。《高峰文集》J卷五《乞将磨勘合转一官回授故祖父奏状》,第361-362页。
    ④《高峰文集》卷七《刑部侍郎乞出》,第383页.
    ⑤《高峰文集》卷七《(刑部侍郎)再乞出》,《(刑部侍郎)又再乞出》,第383-384页.
    ⑥《要录》卷九十八绍兴六年二月甲辰,第3147页。
    ⑦李光:《庄简集》卷四《送廖用中侍郎知漳州》,(《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第33册第740页。
    ⑧《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第1069页。
    ⑨《高峰文集》卷五《漳州到任条具民间利病五事奏状》,第364页。
    ⑩同上。
    ①《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第1070页。
    ②《高峰文集》卷一《乞禁焚纸札子》,第312页.
    ③《高峰文集》卷一《乞禁焚纸札子》,第313页。
    ④《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二《本朝六·中兴至今人物下》,第3168-3169页。
    ⑤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二编·第二节国家与食甚双重支持下的文明扩张:“宋代中国生活伦理同一性的确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254页。
    ⑥《高峰文集》卷五《漳州到任条具民间利病五事奏状》,第364页。
    ①同上。
    ②《两宋财政史》第二编《两宋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第243页.
    ③《宋史》卷八十九《地理五·福建路》,第2208-2209页.
    ④郭正忠:《中国盐业(古代编)史》第三章《宋辽夏金时期的盐业·宋代食盐政策的历史变迁》,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363页.
    ⑤《两宋财政史》第二编《两宋的财政收入与支出·第二章 禁(?)收入》,第244页.
    ①《高峰文集》卷五《议盐法申省状》,第366-367页。
    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十四《财赋·390福建盐》,第298页。
    ③《高峰文集》卷五《漳州到任条具民间利病五事奏状》,第365页。
    ①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徐规点校,卷一《壬午内禅志》,中华书局出版,2000年版,乙集第500页.
    ②《高峰文集》卷五《应诏奏状》,第365-366页.
    ③熊克:《中兴小纪》卷二十六,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662页。
    ④《要录》卷一百二十七绍兴九年三月丙申,第4033-4034页。
    ⑤《要录》卷一百三十四绍兴十年二月庚申,第4215页。
    ⑥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崔文印校证,卷七《太宗纪》,中华书局1986年版,上册第113页.
    ⑦元脱脱等:《金史》七十七《达蘭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第1764页.
    ⑧《荒淫无道宋高宗》第十章《力排众议屈辱媾和》,第151页。
    ⑨《要录》卷一百一十八绍兴八年三月壬辰,第3898页.
    ①《要录》卷一百二十三绍兴八年十月甲戊,第3865页。
    ②《要录》卷一百二十三绍兴八年十一月甲辰,第3911页。
    ③王曾瑜:《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的人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页。
    ④《要录》卷一百二十三绍兴八年十一月辛丑,第3897页。
    ⑤《高峰文集》卷二《漳州被召上殿札子》,第322页。
    ⑥《高峰文集》卷二《乞约束边将札子》,第328页。
    ⑦同上。
    ①《高峰文集》卷二《漳州被召上殿札子》,第322页.
    ②陈渊:《默堂集》卷十三《绍兴九年十一月上殿札子》,第386页。
    ③《高峰文集》卷一《(论巡幸)又札子》,第307页.
    ④《高峰文集》卷一《论屯田札子》,第310页.
    ⑤同上.
    ⑥《高峰文集》卷一《论屯田札子》,第311页.
    ⑦《高峰文集》卷二《漳州被召上殿札子》,第322页.
    ⑧(汉)班固:《汉书》,(唐)颜面师古注,卷九十六下《渠犂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第3912页.
    ⑨(唐)长孙无忌:《隋书》卷二十四《食货》,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第677页。
    ⑩《两宋财政史》第二编《两宋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第312页。
    ①《高峰文集》卷一《论屯田札子》,第310页。
    ②《高峰文集》卷五《转对论屯田奏状》,第359-360页;《要录》卷八十·九绍兴五年五月辛巳,第2894-2895页。
    ③《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廖刚传》,第11591页。
    ④《要录》卷九十八绍兴六年二月庚了,第31-43页。
    ⑤《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之一二,第4827页。
    ⑥《高峰文集》卷二《论屯田札子》,第330页。
    ⑦《两宋财政史》第二编《两宋财政的收入与支出》,第314页。
    ⑧《宋史》卷二百四十八《公主·哲宗四女》,第81782页:《要录》卷一百二十绍兴八年六月丙寅,第3794页。
    ⑨《宋史》卷四百六十五《孟忠厚传》,第13586页。
    ①《要录》卷一百三十一绍兴九年八月戊午,第4129页。
    ②《要录》卷一百三十三绍兴九年十一月癸巳,第4188-4189页:《高峰文集》卷二《论戚里除授札子》,第338-339页。
    ③《高峰文集》卷二《论赐造宅钱札子》、《又札了》,第2335-336页。
    ④《高峰文集》卷二《消旱暵札子》,第325-326页。
    ⑤《要录》卷一百四十绍兴十一年六月壬辰,第4425页。
    ⑥参见《宋史》卷四二八《道学·杨时传》,第12741页。⑦《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第十七章《二程理学突然兴发》,523页。
    ⑧杨时:《龟山先生全集》(《宋集珍本从刊》)卷十《荆州所闻》.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第29册第361页。
    ①《中兴小纪》卷一建炎元年五月戍午,第305页。
    ②《高峰文集》卷二《乞选汰兵卒札子》,第324页。
    ③《高峰文集》卷二《论造军器札了》,第333页。
    ④《高峰文集》卷二《论赐造宅钱札了》,第338页。
    ⑤《高峰文集》卷二《(论赐造宅钱)又札子》,第335页。
    ⑥《高峰文集》卷二《论赐圩田札子》,第336页。
    ⑦《高峰文集》卷二《(论赐圩田)又札了》,第337页。
    ①《高峰文集》卷二《论州县妄费札子》,第338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十三,《职官七·御史台》,中华书局,1986年9月版,考484。
    ③《宋史》卷一百六十四《职官四·御史台》,第3869页。
    ④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112页。
    ⑤《高峰文集》卷二《除中丞上殿札子》,第322-323页:《要录》卷一百二十七绍兴九年三月丙申,第4033-4034页。
    ①《中兴小纪》卷一建炎元年夏五月壬戌,第32页。
    ②《中兴小纪》卷一建炎元年夏五月壬戌,第32页。
    ③《三朝北盟会编丙集》炎兴下帙四十七起绍兴元年四月二十一日丁亥尽八月八日壬申,第226页。
    ④《要录》卷七十九绍兴四年八月辛卯,第2516页。
    ⑤《要录》卷一百二十三绍兴八年十一月己酉,第3900页。
    ⑥《宋史》卷四百七十三《秦桧传》,第13747页:《要录》卷一百二十九绍兴九年六月丁卯,第4091-4092页。
    ⑦《高峰文集》卷二《论荐举札了》,第327-328页。
    ⑧《要录》卷一百三十三绍兴九年十一月已巳,第4197页。⑨庄绰:《鸡肋编》卷下《李光参政得罪秦桧》,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3月版,第122页。
    ①《要录》卷一百三三绍兴九年十一月癸巳,第4188-4189页:《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九《经籍考六十六集·非有斋类稿》,考1897.
    ②张嵲:《紫微集》卷十八《制·刘一止元是给事中为臣僚上育挟私荐吕广问奉圣旨落职与宫祠该遇明堂大礼赦合检举经秘楼阁修撰制》,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1册第498页。
    ③《要录》卷一百二十三绍兴八年十一月丁未,第3916-3917页:《宋史》卷三七四《胡铨传》,第11582页.
    ④《宋史》卷三百八十《何铸传》,第11707页。
    ⑤《要录》卷一百三十四绍兴十年二月庚申,第4215页.
    ⑥《高峰文集》卷六《(绍兴九年)九月二十三日进故事》,第379-380页。
    ⑦《高峰文集》卷二《论图治札子》,第323-324页。
    ①参见《荒淫无道宋高宗》第十章《力排众议屈辱媾和》,第195页。
    ②《荒淫无道宋高宗》第十章《力排众议屈辱媾和·第十一节秦桧扩张相权》,第196页。
    ③《高峰文集》卷二《乞戒约招军札子》,第332页。
    ④《要录》卷一百三十二绍兴九年九月生午,第4148页。
    ⑤《高峰文集》卷一《乞用兵札子》,第313-314页
    ⑥《高峰文集》卷九《与秦相公书》,第409页。
    ①《要录》卷一百三十四绍兴十年二月庚申,第4215页。
    ②《高峰文集》卷二《论图治札子》,第323页。
    ③《高峰文集》卷六《(绍兴九年)九月二十三日进故事》,第380页。
    ④《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70页。
    ⑤《要录》卷一百三十四绍兴十年正月甲辰,第4209页:《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廖刚传》第11592页:卷三百七十六《陈渊传》,第11630页。
    ⑥《要录》卷一百三十四绍兴十年二月庚申,第4215页:《高峰文集》卷四《谢工部尚书表》,第349-350页。
    ⑦洪迈:《容斋续笔》卷三《执政四入头》,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1页。
    ⑧《要录》卷一百三十五绍兴十年四月乙丑,第42437页。
    ⑨《要录》卷一百三十六绍兴十年六月庚戊,第4276贝。
    ⑩《高峰文集》卷七《工部尚书乞致仕》,第386页。
    11《高峰文集》卷七《(工部尚书)再乞致仕》,第386-387页。
    12《荒淫无道宋高宗》第十章《力排众议 屈辱媾和》,第197页。
    13 汪应辰:《汪文定公集》卷一《轮对论和议异议疏(绍兴八年五月)》,《宋集珍本从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第46册第33页。
    ①《要录》卷一百三十五绍兴十年夏四月辛丑,第4261页。
    ②《高峰文集》卷四《谢提举明道宫表》,第350页。
    ③《要录》卷一百三十六绍兴十年六月丙辰,第4279页。
    ④《要录》卷一百三十六绍兴十年六月戊午,第4279-4280页。⑤《要录》卷一百五十五绍兴十六年正月甲申,第4908页。
    ⑥《高峰文集》卷四《谢降官表》,第350-35页:王洋:《东牟集》卷八《廖刚先次落职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册第437页。
    ⑦《要录》卷一百四十四绍兴十二年正月癸卯,第4516页:《高峰文集》卷四《谢致仕表》,第352-353页。
    ⑧《高峰文集》卷四《贺皇太后回銮表》,第351页。
    ①《高峰文集》卷四《谢复朝奉大夫表(绍兴十二年)》,第352页。
    ②《要录》卷一百四十八绍兴十三年正月壬寅,(记载“四十七岁”有误,应为七十四岁)第4654页;《张栻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第1070页。
    ③《廖氏族谱》。
    ④《默堂集》卷二十一《祭廖尚书文》,第523页。
    ①《高峰文集》卷十五《讲义·(诗经·雅·卷阿),“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福州:海峡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332页。(以下简称海峡社版社本)
    ②《高峰文集》卷十七《讲义·<诗经·周颂·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海峡出版社本,第381
    ③(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卷六十《大学第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第1673页。
    ④《高峰文集》卷十六《讲义·<诗经·雅·(抑)>“无竞维人”至“维民之则”》,海峡出版社本第349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六《讲义·<诗经·雅·荡>,召穆公伤周室大坏也。历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故作是诗也。》,海峡本第347页。
    ①《高峰文集》卷十五《礼记讲义·(大学)“古之欲明德”至“知之至也”》,海峡出版社本,第323-324页。
    ②《高峰文集》卷十七《讲义·(诗经·周颂·吴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至“肆其靖之”》,海峡出版社本,第384贝。
    ③《高峰文集》卷十四《策问》,海峡出版社本,第303页。
    ④《高峰文集》卷十四《策问》,海峡出版社本,第304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七《讲义·<诗经·大雅·召旻>,凡伯刺幽王大坏也,至“靖夷我邦”》,海峡出版社本第373页。
    ⑥《高峰文集》卷十六《讲义·(诗经·雅·抑),卫武公刺历王,亦以自警也。》,海峡出版社本,第348页。
    ⑦《高峰文集》卷二《论屯田礼子》,四库全书第1142册第330-331页。
    ⑧《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第1629页。
    ⑨《高峰文集》卷十三《杂论·与程伯起舍人杂说》,海峡出版社本,第298页。
    ①《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卷十二《周书·洪范》,第190页。
    ②《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卷五十五《缁衣第三十三》,第1650页。
    ③《高峰文集》卷十六《讲义·<诗经·蒸民>“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海峡出版社本,第353页。
    ④《高峰文集》卷二《乞宣布德意札子》,四库全书第1142册第330页。
    ⑤《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卷十一《周书·泰誓中》,第181页。
    ⑥《高峰文集》卷十七《讲义·<诗经·大雅·瞻仰>,凡伯刺幽王大坏也,至“靡有夷瘳”》,海峡出版社本,第369页。
    ⑦《高峰文集》卷一《投富枢密札子(绍兴)元年八月》,第319页。
    ①《高峰文集》卷一《投吕相论遣使入闽招谕札子》,第318页。
    ②《高峰文集》卷二《乞蠲二广常赋札了》,第324页。
    ③《高峰文集》卷十七《诗经讲义》,海峡出版社本,第374页。
    ④《高峰文集》卷六《(绍兴元年十二月)十六日进故事》,第371-372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五《讲义·<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至“是用大谏”》,海峡出版社本,第335页。
    ⑥《高峰文集》卷十五《讲义·<诗经·大雅·板),凡伯刺厉王也,至“是用大谏”》, 海峡出版社本,第336页。
    ⑦《高峰文集》卷十六《讲义·<诗经·大雅·崧高),尹吉甫美宣王也,至“南土是保”》,第350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二《杨氏门人·廖用中》,第2598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别集十二·高峰文集》,四库全书第4册第233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五之二一,第3387页。
    ④《高峰文集》卷一《论监司赏罚札子》,第312页。
    ①《高峰文集》卷一《论县令札子》,第311页。
    ②《要录》卷一百三十三绍兴九年秋七月庚寅,第4186页。
    ③《要录》卷二建炎元年二月丁卯,第23页;《宋史》卷二十三《钦宗传》,第436页:《中兴小纪》卷一建炎元年六月壬戌,第32页。
    ④陈均:《皇朝编年备要》许沛藻等点校.卷三十《钦宗皇帝·起丙午靖康元年止丁未年四月》,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18页。
    ⑤《要录》卷一百二十九绍兴九年六月丁卯,第4091-4092页。
    ①参见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第一章《从“站康之乱”到“绍兴更化”》,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27页。
    ②《高峰文集》卷六《(绍兴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进故事》,第376-377页。
    ③《高峰文集》卷二《论朋党札子》,第326-327页。
    ④《高峰文集》卷六《(绍兴五年)六月初三日进故事》,第375-376页。
    ⑤《高峰文集》卷六《(绍兴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进故事》.第376-377页。
    ⑥《高峰文集》卷二《论朋党札子》,第326-327页。
    ①《默堂集》卷二十一,第523页。
    ②《宋史》卷三百七十六《陈渊传》,第11629虹。
    ③《默堂集》卷三,第313页。
    ①《默堂集》卷二十一,第523页。
    ②《高峰文集》卷十三《杂论·邪说辨》,海峡出版社本,第286-287页。
    ③《默堂集》卷十六,《答廖用中正言》,第432-433页。
    ④《默堂集》卷十二《代廖用中谢除本路提刑》,第366页。
    ⑤《默堂集》卷十二《代廖用中谢除吏部侍郎兼侍读》,第367页。
    ⑥《要录》卷五十八绍兴二年九月戍午,第1950页。
    ⑦《默堂集》卷十二《代廖用中谢除给事中》,第367页。
    ①《默堂集》卷三《寄谢用中》,第314页。
    ②《要录》卷九十四绍兴五年冬十月乙卯,第3040-3041页;《宋史》卷三百七十六《陈渊传》,第11629页。
    ③《默堂集》卷十七《答廖用中侍御》,第451页。
    ④《默堂集》卷七《用中示以字瑞既书其事又赋诗一首》,第333页。
    ⑤《默堂集》卷七,第333页。
    ⑥《要录》卷一百二十一绍兴八年八月乙卯,第3834-3835页.
    ⑦《宋史》卷三百七十六《陈渊传》,第11629页
    ①《默堂集》卷十六《与廖用中中丞(一)》,第438页。
    ②《默堂集》卷十六《与廖用中中丞(二)》,第439页。
    ③《默堂集》卷十六《与廖用中中丞(三)》,第439页。
    ④《默堂集》卷二十一《祭廖尚书文》,第523页。
    ⑤《默堂集》卷二十一《祭廖尚书文》,第523页。
    ⑥《张栻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8页。
    ①《要录》卷五十七绍兴二年八月丙辰、卷六十九绍兴三年冬十月戊子,第1947页、第2261页。《高峰文集》卷三《除给事中谢表》,第343页.
    ②《要录》卷八十五绍兴五年二月丙子,第2708页。
    ③《宋史》卷一百六十一《职官一》,第3779页.
    ④《要录》卷八十绍兴五年五月丙午,第2862页.
    ⑤赵鼎:《忠正德文集》卷三《进廖刚世彩堂集札》,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第676页。
    ⑥《张栻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9页。
    ⑦《宋史》卷三百六十《赵鼎传》,第11295页。
    ⑧《三朝北盟会编丁集》炎兴下帙一百十六起绍兴十六年五月尽绍兴十九年十二月,第227页.
    ①《要录》卷一百三十四绍兴十年正月甲辰,第4209页。《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廖刚传》第11592页;卷三百七十六《陈渊传》,第11630页.
    ②(清)黄之雋等编修:《江南通志》卷一百十九《选举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0册第520页。
    ③(清)谢旻等监修:《江西通志》卷十八《学校》,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3册第592页。
    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张景修》.(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宋代笔记小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9册第145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第411页。
    ⑥《高峰文集》卷十《送敏叔祠部赴庐州》,第414页。
    ⑦《高峰文集》卷十《张敏叔祠生辰》.第426页。
    ①《高峰文集》卷十,第426页。
    ②《宋史》卷三百七十七《向子諲传》,第11639页。
    ③《宋史》卷三百七十七《向了諲传》,第11642页。
    ④《高峰文集》卷十,第420页。
    ⑤《宋史》卷九十六《志第四十九·河渠六·东南诸水上》,第2384页。
    ⑥《高峰文集》卷十,第420页。
    ⑦《高峰文集》卷十,第420页。
    ①《高峰文集》卷八,第407页。
    ②《张拭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廖公墓志》,第1069页。
    ③《高峰文集》卷十二《致语·黄思贤母氏挽辞》,第459页。
    ④《高峰文集》卷十二《致语·黄思贤母氏又挽辞》,第460页。
    ⑤《高峰文集》卷十二《祭文·祭黄思贤文》,第454页。
    ⑥《高峰文集》卷十,第412、417、420、425页。
    ⑦《高峰文集》卷十《抚州试院次韵王元衷上元作》,第425页。
    ⑧《高峰文集》卷十《朱藏一除校书作别竹诗,次其韵与藏一直舍切邻,实共此竹》,第419页。
    ⑨《高峰文集》卷十,第410页、412页、413页、417页、419页、420页、421页、423页、425页、426页、428页。
    ⑩《高峰文集》卷十,第417页、第428贝、第429页、第430页。
    ①《张栻全集》卷三十八,第1069页。
    ①《高峰文集》卷十,第428页。
    ②《高峰文集》卷十《题临漳台(一)》,第429页。
    ③《高峰文集》卷十《别妙湛》,第430页。
    ④《宋史》卷一百六十一《职官一·中书省·给事中》,第3779页。
    ⑤《要录》卷八十八绍兴五年五月丙午,第2862页。
    ⑥《张栻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铭》,第1068、1070页。
    ⑦《朱子语类》卷一百二《杨氏门人》,第2598页。
    ⑧《朱子语类》卷一百二《杨氏门人·廖用中》,第2598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五十九《集部十二·别集十二·高峰文集》,四库全书第4册第233页。
    ②《荒淫无道宋高宗》第十六章《德寿宫颐养》第三节《死十安乐》,第393页。
    ①《嘉靖延平府志》卷之四《廖刚墓》,第889页。
    ② 《张栻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铭》,第1069页。
    ③《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廖刚传》,第11590页。
    ④《张栻全集》卷三十八,《工部尚书高峰先生墓志铭》,第1068页。
    ⑤《高峰文集》卷《诗》,第412、
    ⑥ 《宋史》卷三百七十四《廖刚传》,第11591页。
    ⑦ 《中兴小纪》卷二十六,第622页。
    [1](汉)班固:,《汉书》(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版。
    [2]周敦颐:《周元公集》(清)周沈珂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程颢、程颐:《二程集》,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9月版。
    [4]杨时:《龟山先生全集》(《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
    [5]廖刚:《高峰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廖刚:《高峰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7]陈渊:《默堂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李光:《庄简集》(《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
    [9]赵鼎:《忠正德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刘一止:《苕溪集》,(《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
    [11]程俱:《北山小集》,(《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
    [12]韩元吉:《南涧甲乙稿》,武英殿聚珍版本,《丛书集成初编》。
    [13]汪应辰:《汪文定公集》(《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
    [14]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崔文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5]吕本中:《东莱先生诗集》(《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
    [16]王洋:《东牟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胡宏:《五峰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黄震:《黄氏日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汪藻:《浮溪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20]张栻:《张栻全集》,长春:长春出版社点校本,1999年版。
    [21]张嵲:《紫微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蔡戡:《定斋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熊克:《中兴小纪》,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24]王称:《东都事略》,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9年版。
    [25]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台北:大化书局,1979年版。
    [26]周必大:《周益公文集》,(《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
    [27]楼钥:《攻媿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8]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9]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0]祝穆:《方舆胜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1]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2]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4年版。
    [33]洪迈:《容斋续笔》,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版。
    [34]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5]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36]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徐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7]叶梦得:《避暑录话》,(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8]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9]王应麟:《玉海》,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版。
    [40]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影印本,2004年版。
    [4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42]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版。
    [43]李幼武:《四朝名臣言行录》(宋代传记资料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2006年版。
    [44]陈均:《皇朝编年备要》,许沛藻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5]庄绰:《鸡肋编》,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3月版。
    [46]杨仲良:《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47]章如愚:《山堂群书考索》,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2年10月版。
    [48]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武英殿本,1986年版。
    [50](元)佚名:《氏族大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1](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52](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
    [53](明)黄淮、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4](明)周瑛、黄仲昭编:《重刊兴化府志》,蔡金耀点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年8月第1版。
    [55]《嘉靖延平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82年版。
    [56]《弘治将乐县志 正德顺昌邑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82年版。
    [57](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版。
    [58]《廖氏族谱(乾隆庚子年版)》,福建省顺昌县廖刚文化研究会馆藏。
    [5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60]《廖氏族谱》(乾隆庚子年版),福建顺昌县廖刚文化研究会馆藏。
    [61](清)郝玉麟等监修:《福建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清)黄之雋等编修:《江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3](清)谢旻等监修:《江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4](清)王夫之:《宋论》,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4年版。
    [65](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1月版。
    [1]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版。
    [2]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6年版。
    [3]黄宽重:《南宋军政与文献探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版。
    [4]陈来:《宋明理学》,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9月版。
    [5]汪圣铎:《两宋财政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7月版。
    [6]刁忠民:《两宋御史中丞考》(宋代历史文化丛书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11月版。
    [7]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陈钟凡:《两宋思想评述》,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0]任崇岳:《宋徽宗宋钦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7月版。
    [11]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4月版。
    [12]王亚男:《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4月版。
    [13]郭正忠:《中国盐业史(古代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版。
    [14]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漆侠:《中国经济史·宋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6]王曾瑜:《荒淫无道宋高宗》,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17]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政治军事和文化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版。
    [18]赵永春:《金宋关系史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19]林瑞翰:《宋代政治史》,台北:正中书局,1999年10版。
    [20]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版。
    [21]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北京: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2]罗家祥:《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3]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版。
    [24]王曾瑜:《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25]汪圣铎:《两宋货币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9月版。
    [26]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7]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向阳:《一代名臣廖刚》,《顺昌文史资料》,顺昌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1986年12月。
    [2]廖雄:《廖刚政治思想初探(一)》,《顺昌文史资料》,顺昌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1987年12月。
    [3]高纪春:《洛学兴废与宋高宗朝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关系》,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3月。
    [4]廖雄:《完全名节仪型百世——廉正爱民威武不屈的廖刚》(《高峰文集》附录),海 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6月版。
    [5]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散论》,《宋代历史文化研究》,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编,2000年6月版。
    [6]王曾瑜:《中国古代台谏制度的借鉴》,《炎黄春秋》,2000年第7期。
    [7]李华瑞:《宋史研究新特点》,《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8]黄道钦:《刚正不阿的廖刚》,《武夷文化研究》,2001年9月总第8期。
    [9]王曾瑜:《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的人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10]陶丰:《王安石新学兴废》,《新宋学》(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1]李华瑞:《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李华瑞:《南宋时期新学理学的消长》,《史林》,2002年第3期。
    [13]郭志安:《陈瓘研究》,河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6月。
    [14]雷呈祥:《试论廖刚的重民思想》,《纪念廖刚诞辰936周年暨廖刚文化研讨会》(未刊稿),2006年。
    [15]柯干:《浅析廖刚的“仁政”观》,《纪念廖刚诞辰936周年暨廖刚文化研讨会》(未刊稿),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