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视野中的地方治理:空间转换、体制重塑与绩效评价转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以来中国地方治理的变迁,实际上是中国政治现代性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和社会成长的重要见证。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党政一体化的基本政治架构(Party-State System)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造就了GDP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地位,经济市场化以及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与此同时,中国国家治理行为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同层面,一是中央政府层面的变革,二是中央-地方关系转换背景下地方自主性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三是国家-市场-社会这三者关系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一系列变迁过程中,地方政府成为了改革的关键和中轴变量:既是中央政策的传声筒和执行者,又是基层需求的感应器,地方政府成为了中央政府和基层社会的双重代理人。其中,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行动力的激活,使得80年代后,中国国家治理在不触及根本政治制度框架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既有体制空间的拓展和体制效能的最大化释放,从而带来了从中央到地方在治理绩效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进而也给体制空间本身的转换和突破赢得了可能。
     然而伴随经济增长和社会成长而来的,还有逐渐突显的社会不公现象、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难以回避的腐败问题,以及必须正视的社会分化和利益固化。曾经被视为是撬动改革核心力量的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红利消耗殆尽之际,其创新动力也缺乏了更深层次的激励。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从转型政治学的视角审视、归纳和总结地方政府行为,如何判断、分析和指引大转型中地方治理的何去何从,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要解决的时代问题。在特定制度框架内对地方核心行动者的深入分析,构成了我们今天理解30多年来中国地方治理变迁的基本立场。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整合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构建分析地方政府行为的基本框架,即“体制空间-核心行动者-治理绩效(SAP)”,在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治理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厘清改革进程中,国家构建和社会成长对地方治理形成的深远影响。以地方核心行动者为切入点,力图整合宏观体制和微观行动者的互动关系;将历史和时代造就的客观条件与行动者的主观偏好和价值观念相结合;有效联接起静态的结构功能与动态的政治过程。从而对当前社会转型的历史实践、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以及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起到具体有效的指导作用。
     本文正文共分为八个部分。
     导论详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详尽梳理、分析和归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中国地方治理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的政治学、行政学、经济学和社会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对本文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设计和主要的研究假设。
     第一章对有关地方治理研究,从行为主义向新制度主义理论范式的视角转换进行必要性论证,指出新制度主义、行动者理论和治理理论的运用,将使地方政府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宏观与微观、历史和现实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成为可能。同时,在明确地方治理研究新范式的相关概念基础上,构建了以体制空间为治理行为的约束与激励条件,以核心行动者为地方治理过程的中轴变量,以及治理绩效为地方治理的目标诉求和评价体系,这一整套完整的地方治理分析框架。最后再次强调“S-A-P”框架与以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以及社会学制度主义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该分析框架对现实发展的实际意义。
     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和技术的四个维度,分别阐述其作为地方治理的空间各维度对地方治理产生的影响。其中,民族-国家-地方-社会三者交互演进博弈的现代化历程有力证明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历程,也是政治现代性在中国地方政治层面全面而曲折展开的历程。因此,考察近代以来中国地方治理变迁,离不开国家构建这一视角。建国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经历了一系列“放权让利”、市场化改革和数次央地关系的调整,成为现实的理性行动者,其理性行为或来自于政绩追求,或来自于自身利益,其自利性和自主性的确立,为地方治理空间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地方文化复苏所带来的“地方性知识”差异化对地方治理绩效差异所产生的影响正日益显现。除此之外,在社会转型的大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地方治理未来方向的不确定性。
     第三章从宏观国家追赶型发展战略入手,分析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对地方政府角色定位产生的重大影响,并由此型塑了地方政府从“管制型”向“发展型”,再从“发展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逻辑演变过程。并且在此基础上,以地方政府生态职能为主要方面,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角色转换中职能重心位移的路径依赖。
     第四章以地方治理体制变迁为中心,详细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地方和基层展开的历次重大体制性改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独具特色的,包括“一市多制”等在内的多种中国地方治理现象。并且通过对“五政模式”的归纳,进一步深入挖掘地方性复苏中,政府-市场-社会之间走向正轨,并且逐步完善成熟的良性循环关系。
     第五章是本文分析的重要核心变量和主要内容,即展开对地方核心行动者地方治理的具体行为分析。在发展主义治理逻辑指引下,地方核心行动者的治理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以“全员招商”为代表的常规性行为和以“政策擦边球”为典型的非常规性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可以被总结归纳为一种压力型体制下的“权宜型治理”模式。
     第六章地方治理绩效,不仅是地方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直接表现,而且由于核心行动者的创新和尝试,可能会引起对原有体制空间本身的突破,倒逼体制改革,引发制度变迁,因此,治理绩效构成了“体制空间-核心行动者-治理绩效-体制变迁”这一逻辑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变量。随着政府治理改革和社会成长发育,对地方治理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单一主体转变为参考第三方评估的方式,引入公众满意度测评。本章以2008-2011年“昆明治理”问卷调查为个案,深入分析了公众满意度测评体系,对反映地方治理现状,改善和提高地方治理水平的重要性。
     第七章主要论述了地方治理迈向多中心体系的前景和展望,提出地方治理改革从管理到服务,从管理到合作,以及从管理到治理,强调客户导向、社会协同,引入市场机制的基本向度和要求。地方治理的转型必须坚持服务、合作和治理的基本原则。从过程上以标准化推动全程化管理,在功能上以数字化实现系统化,在结构方面以制度化促进多元化,是加快实现地方治理转型的基本路径。
     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对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良性地方治理的基本目标和实现策略。
Changes in China’s local governance in modern times, in fact, as important components ofChina's modern political process, have witnessed China's modern state-building and social growth.Especially since the late1970s, under Party-State System, not only has the premise of creating aGDP of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status realized, but also the economic market and socialdevelopment are built to amazing results. Meanwhile, the Chinese national governance practices andsolutions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This was reflected in three different levels, first iscentral government change, the second i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conversion, local autonomy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continuing to improve, the third is theprocess of relationships’ reconstruction of country-the market-society. In the course of this seriesof changes,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become a key axis variable, which is both mouthpieces andimplementers of central policies, but also the needs of the grassroots sensors, and it has become adouble agen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grassroots community. What’s more,activation of localcore actors’ autonomy, initiative and action, makes it realize in the1980s that the Chinese nationalgovernance without touching the fundamental premise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ispossible to max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both expansion and institutional system of spacerelease.As a result, it leads to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mprove from central to localgovernance performance aspects, and thus also to the possible breakthrough of institutionaltransformation of space itself.
     However,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the increasingly highlight on social injustice, more and mor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corruption scandals, as well as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rests. Local government, once isconsidered as the core power to leverage the reform, on the occasion of finances in bonus land deplete, lacking a deeper motivation to innovate. In its modernization process, from perspective ontransition political science, how to summarize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how to determine, analyzeand guide local governance in big transformation, are the urgent problems to further deepen thereform.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ore local actors within a specific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constitutesthe basic position in which we understand Chinese local governance changes over recent30years.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integrat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political science, managementscience,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and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to build a basic analysis of thebehavior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framework, namely the "institutional space-the core actors-Governance Performance (SAP)". On the basis of sorting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local governanc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 attempt to clarify in this process the growth of state-building andsocial governance making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place. Choosing core localactors as a starting point, I try to integrate the macro-and micro-structure interaction between actors;combine subjective preferences and values of actors with objective conditions created by history andthe era; couple from the stati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dynamic political process effectively. Thusit can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guiding many aspects specifically, such as historical practice of thecurr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anging the functions of local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furtherdeepening of reform.
     The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eight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elaborates the origin of the study, rationale, research ideas and researchmethods. On the basis of exhaustive combing, analyzing and categorizing Chinese local governancetheory research results so far, at home and abroad, I point out that the existing political scien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economics and related social studies’ drawbacks, and conduct a fulldemonstration on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o clear study design andmain research hypothesis.
     Chapter I tends to use institu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behaviorism theory paradigm to study thedevelopment of local governance under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disciplines. At the sametime, the dissertation tried to create some new concepts on local governance based on systematic analysis. This framework focused on his target of pursuing of local governance benign performance.Finally it the"S-A-P" framework with relation between the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rational choiceinstitutionalism and sociological institutionalism and try to get a clear vision about the practical usefor this analysis.
     Chapter II tries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local governance respectively from thehistory, economy, culture and technology dimensions. Among these factor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nation、region、and the society demonstrat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of our nation-building. Toanother aspect, this modernization process also deeply involved in the broad area of China’scountryside. Therefore, it intends to view our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rom a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local governance. With the progressing of the decentralized and market—oriented reform,the localgovernment’s main behavior target has turned to running af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within its administration area.For the resources needed are always sparse and mobile,it is difficult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avoid mutual competition in the course of pursuing the similartarget.Meanwhile,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been added to the schedule as a very importantissue-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gions. Besides,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to acertain extent, adds the uncertainly to the local governance as well.
     Chapter III starts from using the macro-national persp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globalization on the rol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t soon learns that this impact shapes the localgovernment from a role aimed on "control" to the one aimed on "development”, and eventually to arole holds the "service” spirit. Based on this logical analysis, it is intended to further our knowledgeon the political inspiration during the shifting process of local government.
     Chapter IV points out that China’s local governance is on the process of adjusting thegovernment power and redefining its functions.That is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governance authority in the market,as well as in the internal system of government through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to enhance the local governance.Inthis part,it also uses several academic modes to establish a mature virtuous cycle on the recovery oflocal government.
     Chapter V is the main core of this essay, it matters most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localgovernment’ behavior analysis. The behavior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totalinvestment" as the habitual behavior and the other named "using the policy periphery” as theunconventional behavior. Both act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reactive local governance behaviorunder pressure type system.
     Chapter VI puts emphasis on the local governance performance, which can be viewed not onlyas the direct performance of local economic prosperity, social progress, but also a crucial variablethat may cause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the original system. In this point, the evaluation of localgovernance should transfer from the original single part to a third par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inga public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This chapter also use case study, regarding Kunming’s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of province, analyzes its public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2008-2011.Admittedly, it enhances the service ability of its local governance.
     Chapter VII mainly discusses the prospects of local governance towards multicenter system; itraised a suggesting of reforming from a management style to service spirit, which put more emphasison customer needs, social coordination as well as the market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is, thetrends of local governance transformation, namely, on the whole, should be labeled as a diversify,institutional, digital and standard model.
     Chapter VIII is the conclusion part; it reviewed the basic points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n theprocess of nation building, it is intrinsically to adjust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veral influencingfactors. And in order to reach the ideal governance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some basic disciplinesshould be achieved in the first place.
引文
①何显明:《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生成机制与运行机理——基于浙江现象的考察》,《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8期。
    ②何显明:《地方政府研究:从职能界定到行为过程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①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②参见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
    11期,第91-103页;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来源、去向、任期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的证据》,《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第16-26页;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第18-31页;张尔升《地方官员的企业背景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委书记、省长的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3期。
    ③朱玉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
    ④参见王贤彬、徐现祥:《转型期的政治激励、财政分权与地方官员经济行为》,《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⑤陈抗,Arye 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
    ⑥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①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②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33-40页。
    ③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54页。
    ④参见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版。徐湘林根据对政治改革进程的不同评价,归纳出两派研究路径,即社会中心和国家中心。所谓社会中心是指限制政府权力,促进市民社会成长,扩大公民自由和权利,其实是把政治改革的目标设定为民主化;而国家中心学派受到国家构建理论的影响,从国家角度研究地方政治,倾向于主张经济改革优先于政治改革,中央政府才是地方政治变迁的主要推动力,这就是“地方国家”概念的提出。社会路径分析受到新制度主义影响,看到了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但忽视了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非政府力量还很羸弱的现状。国家路径过于强调政治变迁的宏观背景,同时却没有注意到地方发展的差异性对地方政治改革的影响。
    ⑤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⑥温铁军等:《解读苏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2-77页。
    ⑦参见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2000年版,第18-86页。
    ⑧[美]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⑨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①James G.March, Johan P.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4, vol78, pp.734-749.
    ②Ellen M lmmergut,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Society, Stoneham; Volume26,Mar,1998.
    ③William Roberts Clark, Agents and Structures: Two View of Preferences, Two Views of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Studies Quarterly(1998)42,245-270.
    ①[法]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页。
    ②杨雪冬:《中国地方政府变革的研究路径简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4期。
    ③Jon Pierre, B. Guy Peters, Governing Complex Societies, NY: Palgrave,2005.
    ④[美]托尼·萨奇:《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①《中国统计年鉴-2011》,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①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②杨雪冬:《近30年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变化:治理的视角》,《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①治理空间,参见杨雪冬:《近30年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变化:治理的视角》,《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政治空间,参见任剑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政治空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制度空间,参见徐琳,王勇兵:《地方政府创新:制度空间与路径选择》,《浙江人大》,2006年第10期。
    ①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①沈荣华、王扩建:《制度变迁中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拓展与行为异化》,《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参见王绍光:《分权的底线》,《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等。
    ①孙早:《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意志与市场制度变迁》,《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2期。
    ②周黎安:《行政逐级发包制:关于政府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工作课件,2007年10月14日。
    ③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④郑永年、吴国光:《论中央-地方关系》,《当代中国研究》,1994年第6期。
    ⑤Yang Zhong(2004), Local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China: Challenges from Below, M.E, Sharpe, Inc.p.127.
    ⑥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⑦Yongshun Cai, Irresponsible State: Local Cadres and Imge-building in China, 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 andTransition Politics, Vol.20, No.4, December2004, pp.20-41.蔡教授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各地官员大兴形象工程(Image-building)为基本的分析对象,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⑧所谓压力型体制,是指在中国政治体系中,地方国家(体现为当地党委、政府)为了加快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命令任务而构建的一套把行政命令与物质刺激结合起来的机制组合。参见: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7页。
    ①张晨:《“动员-压力-运动治理”体制下后发地区的地方治理策略与绩效》,《领导科学》,2012年第4中期。
    ②林尚立:《行动者与制度效度:以文本结构为中介的分析——以全国人大预算审查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①许慧文,刘昶:《统治的节目单和权威的混合本质》,《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①金太军、沈承诚:《政府生态治理、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与政治锦标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3页。
    ①李猛、周飞舟、李康:《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总第16期。
    ②金太军、沈承诚:《政府生态治理、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与政治锦标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①施端宁、陈乃车:《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9期。
    ①如俞可平的“中国民主治理的主要评价标准及指标”、包国宪的“中国公共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天则所的“中国省市公共治理指数”和胡税根的“治理评估通用指标”、何增科“中国善治指数评价体系框架”、“中国低收入人群优先和性别敏感的民主治理评价框架”和“中国公共治理评价体系框架”等,转引自余逊达、徐斯勤:《民主、民主化与治理绩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187页。
    ②沈荣华,钟伟军:《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路径路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2-44页。
    ①参见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清末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09年1月18日),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宣统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910年2月3日),清政府颁布《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宣统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910年2月6日),清政府颁布《京师地方自治章程》。但上述章程未及实施,清廷覆灭。
    ①以上涉及国民政府颁布的法规具体之规定可参阅:任进:《中欧地方政府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②屠雪华:《试论宿州市民公社的性质》,《江海学刊》,1995年第8期。
    ③李利霞,赵经:《论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联省民主制思想》,《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一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②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0页。
    ①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115页。
    ②资料来源: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③资料来源: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①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77页。
    ②李慧勇:《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③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①谢庆奎:《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②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③谷荣:《中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因素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3期。
    ④左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①曾宪明:《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主导型: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转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陈抗,Arye 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
    ①谢国权:《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文化分析》,《行政论坛》,2007年第5期。
    ②(美)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5-146页。
    ④参见:(美)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①参见: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参见: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1997年北京人政治心态调查:关心与非常关心的比例61.5%;(贝尔士、恩特门:一般社会20%;1987年北京人政治心态调查:关心与非常关心86.5%)。参见:喻国明:《北京人社会政治心态扫描──<北京市居民社会政治文化现状>抽样调查报告》,《北京统计》,1997年第4期。
    ①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②这一文化网络包括不断相互交错影响作用的等级组织(hierachical organization)和非正式相互关联网(networks of informal relations)。诸如市场、宗族、宗教和水利控制的等级组织以及诸如庇护人与被庇护者、亲戚朋友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了施展权力和权威的基础。“文化”是指扎根于这些组织中、为组织成员所认同的象征和规范(symbols and norms),这些规范包括宗教信仰、内心爱憎、亲亲仇仇等,它们由文化网络中的制度与网络交织维系在一起。这些组织攀缘依附于各种象征价值(symbolic values),从而赋予文化网络以一定的权威,使它能够成为地方社会中领导权具有合法性的表现场所。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有关中国地方治理中的家族政治现象,冯军旗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参见:冯军旗:《中县干部》,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④参见: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34页。
    ②转引自塔奇曼:《做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②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①数据来自:《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第11-21页。
    ①McQuail D., Audience Analysis, Sage Publications,London,1997,P.129.
    ①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②马利:《互联网:治国理政新平台》,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39-41页。
    ③龚晓跃:《潇湘晨报辛亥革命100年特刊卷首语:所谓天下大势》,《潇湘晨报》,2010年10月30日。
    ①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②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的“新自由主义研究”课题组认为,“华盛顿共识”的错误指导造就了以阿根廷为主要代表的拉美“失败国家”。参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的特稿,《新自由主义研究》;江时学:《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与拉美国家的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6期。
    ①参见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政治、市场与企业》,《比较》,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辑。
    ②钱颖一:《目标与过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2期。
    ③田春生:《“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评析》,《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④Ronald Dore, Flexible Rigidities: Industrial Policy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he Japanese Economy,1970-1980(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1986),pp.1.
    ⑤[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编著,方力维,莫宜端黄琪轩等译:《找回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页。
    ①[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著,黄兆辉、廖志强译:《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155页。
    ②Chalmers Johnson,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1925-1975(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③Chang,"State, Institutions, and Structural Change"; Ha-Joon Chang and Bob Rowthorn,"Role of the State inEconomic Change: Entrepreneurship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Chang and Rowthorn, eds., Role of the Statein Economic Change.
    ④Michael Mandelbaum, The Fate of N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332.
    ①Alice H. Amsden,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9), pp.13-14.
    ②Charles Tilly, ed.1975,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N.U.: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③[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④[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⑤[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著,黄兆辉、廖志强译:《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8页。
    ①本文所指的“赶超型国家”与林毅夫先生分析发展型国家主要采用的两种经济战略:一是“赶超型战略”,二是“比较优势战略”(参见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其涵义有所不同。本文以为所有有经济发展指向的发展型国家,从本质上都是“赶超型”的。
    ②参见詹国彬:《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的新取向》,《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李景鹏:《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新视野》,2004年第5期;周光辉:《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8卷第3期。
    ①周振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与地方经济自主发展》,《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
    ②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343页。
    ①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浙江省为个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第65页。
    ②“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概念最早由斯坦福大学政治系教授戴慕珍在观察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后提出的。参见Jean 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Politics,1992,45(1)。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地方官员像企业精英那样行动,使地方政府具有许多公司的特征;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辖区内的各经济事业单位,都似乎是从事多种经营的实业公司。后来,这个概念被我国著名学者温铁军用来描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
    ③温铁军:《解读苏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①张紧跟:《地方政府间竞争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②汪伟全:《区域竞争中的公共政策与地方经济增长》,《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①赵树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与治理困境》,《北京日报》,2006年10月16日。
    ②温铁军:《解读苏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夏永祥:《“苏南模式”中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功过得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①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②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人民论坛》,2006年第3期。
    ①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②参见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浙江省为个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杨雪冬:《公共权力、合法性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6卷第2期;张康之、张皓:《在后工业化背景下思考服务型政府》,《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③张晨:《“动员—压力—运动治理”体制下后发地区的治理策略与绩效:基于昆明市2008-2011年的发展经验分析》,《领导科学》,2012年第11期。
    ①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海》,2009年第1期。
    ①穆颜杰:《从"增长极限论"到"科学发展观"》,《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
    ②李强:《经济转型与机构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4期。
    ①陈抗,Arye 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
    [②]O ‘Brien Li,“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Comparative Politics,Vol.31,No.2(January1999),pp.167-186.
    ③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④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②周生贤:《在生态文明指导下探索环保新道路》,《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7期。
    ③叶鹏飞:《中国绿色GDP命运多舛》,《联合早报》,2007年7月30日。
    ①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①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①有关此问题的详细论述,参见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数据来源: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fwzx.suzhou.gov.cn/CenterInfo/Info.aspx?ParentCatalogGuid=46d36fe6-347d-406f-a298-208b3aa7b648&ChildCatalogGuid=a64789d7-1213-4daf-99a8-87251dd5a96b
    ②沈安华:《互联网上的苏州:简析苏州市各级政府的网站建设》,《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第2期。
    ③沈荣华:《无疆服务--吴江行政服务十年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①《广州政协委员列出中国人一生所需103种证件》,《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2月20日。
    ②《曹志伟委员送广州市长审批流程“万里长征图”》,《广州日报》,2013年6月24日。
    ③《“万里长征图”走红记》,《广州日报》,2013年8月14日。
    ①吴理财:《从“管治”到“服务”——关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问卷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4期。
    ②张建英:《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的实证分析:以苏州市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①数据来源:蒋宏坤、周乃翔:《蒋宏坤、周乃翔同志在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3月19日。
    ②陈伟东、舒晓虎:《社区空间再造: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推力——以武汉市J社区和D社区的空间再造过程为分析对象》,《江汉论坛》,2010年第10期。
    ①周诚君、洪银兴:《城市经营中的市场、政府与现代城市治理:经验回顾和理论反思》,《改革》,2003年第4期。
    ①高秉雄、张江涛:《公共治理:理论缘起与模式变迁》,《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
    ②江永清、徐辉:《共生态困境:政府、市场双重失灵的治理——兼对三鹿婴儿奶粉事件多维剖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张伟琛:《对主体及主体哲学的批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4期。
    ①材料及数据来源:太仓市政法委:《太仓市开展“政社互动”工作情况汇报》,2012年5月12日。所谓“三个自主”是指自主指标、自主考核、自主报酬。“三社联动”指社区组织、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的互相协作,广泛参与。“七大建设”是从苏州市十二五期间制定的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十项任务”中,选取与民生直接相关的,诸如居民收入倍增、公共服务均等化、营造城乡美好环境等七个项目。
    ①吴巧瑜:《转型期民间商会组织的角色与功能——从合作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①胡鞍钢、魏星:《治理能力与社会机会:基于世界治理指标的实证研究》,《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
    ①张秀兰、徐晓新:《社区:微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后单位制时代的社会政策视角》,《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②张秀兰、徐月宾:《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①唐娟:《政府治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②[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9-75页。
    ①仇和:《强势发动强力推进努力以招商引资大突破开创昆明发展新局面——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2月15日。
    ②包永辉,徐寿松:《政道:仇和十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①伍晓阳、杨跃萍:《昆明已设41个招商分局在东部中部城市驻点招商》,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25/content_12868089.htm,2010-01-25/2011-11-20.
    ②《昆滇工业突破获中央肯定》,http://www.km.gov.cn/structure/xtzkm/tzdtnr_105199_1.htm,2009-2-25.
    ②仇和:《大干2008结硕果拼搏2009开新篇努力实现昆明跨越式发展良好开局——在2008年工作目标奖惩兑现2009年工作目标责任签状暨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2月4日。
    ③转自吴晓琛:《昆明成立海外招商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http://news.sohu.com/20110422/n306282764.shtml,2011年4月22日。
    ①胡长顺:《仇和模式:落后地区实现超越式发展的秘诀》,《中国产经新闻报》,2009年9月14日D1.
    ②仇和:《强势发动强力推进努力以招商引资大突破开创昆明发展新局面——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2月15日。
    ①仇和:《大干2008结硕果拼搏2009开新篇努力实现昆明跨越式发展良好开局——在2008年工作目标奖惩兑现2009年工作目标责任签状暨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2月4日。
    ②仇和:《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停步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在2010年工作目标奖惩兑现2011年工作目标责任签状暨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2月10日。
    ①仇和:《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停步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在2010年工作目标奖惩兑现2011年工作目标责任签状暨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2月10日。
    ①仇和:《大干2008结硕果拼搏2009开新篇努力实现昆明跨越式发展良好开局——在2008年工作目标奖惩兑现2009年工作目标责任签状暨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2月4日。
    ②周淑梅:《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③仇和:《大干2008结硕果拼搏2009开新篇努力实现昆明跨越式发展良好开局——在2008年工作目标奖惩兑现2009年工作目标责任签状暨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2月4日。
    ①地球村过客:《仇和的三板斧之后,谁受了伤?》,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5043938,2008-03-14/2011-11-20.
    ①孙奎贞:《政策“擦边球”现象的界限分析》,《学术论坛》,1999年第6期。
    ②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①林梅:《环境政策实施机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②孙奎贞:《政策“擦边球”现象界限分析》,《学术论坛》,1999年第6期。
    ①钱再见、金太军:《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执行“中梗阻”现象》,《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①王国红:《地方政府的政策规避与政策创新辨析》,《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①马涛:《论地方利益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3年。
    ②林梅:《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策略行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①杨宇立,程宝军:《论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擦边球”现象》,《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②杨雪冬:《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①冯仕政:《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周雪光等主编:《国家建设与政府行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7页。
    ②Carl Friendrich, Man and His Government: An Empirioal Theory of Politics, NY: McC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63,p.236.
    ③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3页。
    ④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53页。
    ⑤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页。
    ①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徐现祥等:《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①周天勇:《GDP的十大困惑》,《北京统计》,2003年第10期。
    ①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
    ①林尚立:《在有效性中累积合法性: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②郑方辉,雷比璐:《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①于秀琴,陈通,李贵炳:《第三方测评政府绩效的群众满意度模式研究——以烟台市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4期。
    ②高源:《国内公众满意度测评实践借鉴》,《人民论坛》,2010年第10期。
    ③陈俊星:《地方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的困境与出路》,《东南学术》,2011年第4期。
    ④曾莉:《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学术论坛》,2006年第6期。
    ⑤邹凯、马葛生:《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⑥朱国玮、黄珺:《电子政府用户满意度测评研究》,《科研管理》,2006年第5期。
    ⑦朱红灿、喻凯西:《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第3期。
    ⑧尤建新,邵鲁宁,杨森:《公众满意理念及公众满意度评价》,《上海科学管理》,2004年第2期。
    ⑨应瑛,寿涌毅,吴晓波:《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①来源:应瑛、寿涌毅、吴晓波:《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②于秀琴,陈通,李贵炳波:《第三方测评政府绩效的群众满意度模式研究——以烟台市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4期。
    ③表格来源:郑方辉、吴轶:《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公众满意度调查》,2007年第3期。
    ①Tony Saich:《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民意调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②表格来源:Tony Saich:《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民意调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蒋冬青,姜原成:《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的综合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1期。
    ①表格来源:蒋冬青,姜原成:《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的综合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1期。
    ①《仇和:到2010年昆明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昆明日报》,2008年6月12日。
    ①周政华:《仇和发动“昆明大跃进”》,《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6月。
    ②《昆明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破解看病难问题》,中国新闻网,2008年4月。
    ①《仇和: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昆明日报》,2010年7月4日。
    ①谭海波、何植民:《论公共治理机制及其整合》,《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2期。
    ②张成福、李丹婷:《公共利益与公共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③参见郭正林:《城市管理创新导向: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城市管理》,2004年第1期。
    ①俞可平:《善治与幸福》,《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①王家峰、孔繁斌:《政府与社会的双重建构:公共治理的实践命题》,《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①薛立强:《论中国城市治理结构的优化》,《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②卢金慧、邱伟:《我国城市治理新思路——多中心治理》,《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①转引自克里恩·马修斯:《硬球:政坛成败的真实法则》,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①[法]雅克·舍瓦利埃:《治理:一个新的国家范式》,《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②Francis Fukuyama,State—Building: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21st Century,Ithaca,NY:CornellUniversity Press,2004,p.1.
    ③孙远东:《社区重建抑或国家重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公共治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①涂晓芳、魏葱葱:《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以青岛市政府为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麻宝斌:《变革社会中的地方治理吉林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成果集粹》,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4.缪匡华,曹剑光:《地方治理创新实证研究基于福建省福安市的调研》,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5.沈荣华:《昆明样本地方治理创新与思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6.黄凯斌:《法国分权改革与地方治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汪春劼:《地方治理变迁基于20世纪无锡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8.高抗等:《经济转型升级与地方治理模式创新基于浙江长兴县的个案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
    9.(美)沙:《工业国家的地方治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0.唐丽萍:《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1.詹敏,徐晖:《地方治理的内在逻辑统筹、善治、创新》,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年版。
    12.杨雪冬,赖海榕:《地方的复兴地方治理改革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江大树:《迈向地方治理议题、理论与实务》,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
    14.黄卫平:《中国地方治理和政治发展实证研究丛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15.尹冬华:《从管理到治理:中国地方治理现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6.魏星河,陈洪生:《政府责任与地方治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17.荣敬本等:《改进党的地方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论“拾亩地”模式》,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孙柏英:《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何增科等:《基层民主和地方治理创新》,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20.朗友兴等:《非政府部门的发展与地方治理2006年非政府部门与中国地方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孙柏瑛,杜英歌:《地方治理中的有序公民参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2.包雅钧:《地方治理指南怎样建设一个好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3.(美)安瓦·沙:《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治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4.肖唐镖:《农村宗族与地方治理报告跨学科的研究与对话》,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
    25.王化凯,杜明才:《地方治理与农村发展》,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6.高新军,杨以谦,马跃:《地方治理、财政和公共预算》,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7.许文杰:《地方治理、发展与政治宜兰经验的研究》,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版。
    28.余逊达,赵永茂:《参与式地方治理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9.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间关系的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0.陈国申:《从传统到现代英国地方治理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胡荣:《社会资本与地方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2.董礼胜:《分析与比较“行政改革与地方治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33.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34.徐湘林:《寻求渐进政治改革的理性——理论、路径与政策过程》,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版。
    35.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2000年版。
    36.刘文光:《地方政府改革与建设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版。
    37.上官莉娜:《走出治理破碎化困境法国地方政府改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8.石亚军:《新世纪地方政府改革典型巡礼与实证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9.布赖恩·多利,尼尔·马歇尔:《澳大利亚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0.傅大友等:《行政改革&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改革的制度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1.沈荣华:《地方政府改革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42.徐仁璋,陈小京:《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发展研究报告2001地方政府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3.周红云:《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典型案例集萃》,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3年版。
    44.俞可平:《政府创新的中国经验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45.陈红太等:《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报告集》,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6.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9-20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7.王焕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与竞争的行为、制度及其演化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48.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7-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余潇枫,陈劲:《“浙江模式”与地方政府创新》,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5-200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研究报告2003-2004case study reports2003-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2.[法]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3.克里恩马修斯:《硬球:政坛成败的真实法则》,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54. Tony Saich:《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民意调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56.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7.包永辉,徐寿松:《政道:仇和十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8.唐娟:《政府治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59.沈荣华:《无疆服务--吴江行政服务十年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0.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1.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2.温铁军:《解读苏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3.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4.[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65.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6.[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67.塔奇曼:《做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6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69.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72.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3.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余逊达、徐斯勤:《民主、民主化与治理绩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5.沈荣华,钟伟军:《中国地方政府体制创新路径路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6.任进:《中欧地方政府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77.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8.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
    79.(美)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1.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2.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3.张春华:《网络舆情:社会学的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
    84.马利:《互联网:治国理政新平台》,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年。
    85.[澳]琳达维斯,约翰M.霍布森:《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86.[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87.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88.徐邦友:《中国政府传统行政的逻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89.[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90. Tony Saich:《对政府绩效的满意度: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民意调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1.谢庆奎:《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92.刘厚金:《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何显明:《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生成机制与运行机理——基于浙江现象的考察》,《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8期。
    2.何显明:《地方政府研究:从职能界定到行为过程分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4.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5.王贤彬、徐现祥:《地方官员来源、去向、任期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的证据》,《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6.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7.张尔升:《地方官员的企业背景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委书记、省长的证据》,《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3期。
    8.朱玉明:《地方利益、政府利益与官员利益——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经济分析》,《东岳论丛》,2006年第1期。
    9.王贤彬、徐现祥:《转型期的政治激励、财政分权与地方官员经济行为》,《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第2期。
    10.陈抗,Arye 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
    1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2.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3.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4.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5.[美]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16.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17.杨雪冬:《中国地方政府变革的研究路径简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4期。
    18.[美]托尼萨奇:《盲人摸象: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19.杨雪冬:《近30年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与变化:治理的视角》,《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20.任剑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政治空间》,《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21.徐琳,王勇兵:《地方政府创新:制度空间与路径选择》,《浙江人大》,2006年第10期。
    22.徐湘林:《以政治稳定为基础的中国渐进政治改革》,《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23.沈荣华、王扩建:《制度变迁中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拓展与行为异化》,《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4.王绍光:《分权的底线》,《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25.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26.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27.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28.孙早:《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意志与市场制度变迁》,《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2期。
    29.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30.郑永年、吴国光:《论中央-地方关系》,《当代中国研究》,1994年第6期。
    31.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32.张晨:《“动员-压力-运动治理”体制下后发地区的地方治理策略与绩效》,《领导科学》,2012年第4中期。
    33.林尚立:《行动者与制度效度:以文本结构为中介的分析——以全国人大预算审查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34.许慧文,刘昶:《统治的节目单和权威的混合本质》,《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35.金太军、沈承诚:《政府生态治理、地方政府核心行动者与政治锦标赛》,《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36.李猛、周飞舟、李康:《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6年总第16期。
    37.施端宁、陈乃车:《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9期。
    38.杨雪冬:《中国国家构建简论:侧重于过程的考察》,《学术季刊》,2002年第2期;
    39.屠雪华:《试论宿州市民公社的性质》,《江海学刊》,1995年第8期。
    40.李利霞,赵经:《论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联省民主制思想》,《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1.李慧勇:《中国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动力比较分析——以制度变迁为视角》,《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2.金太军、张劲松:《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43.谷荣:《中国城市化的政府主导因素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06年第3期。
    44.左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领域的博弈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7期。
    45.曾宪明:《从政府主导型到市场主导型: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转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46.陈抗,Arye 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
    47.谢国权:《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文化分析》,《行政论坛》,2007年第5期。
    48.喻国明:《北京人社会政治心态扫描──<北京市居民社会政治文化现状>抽样调查报告》,《北京统计》,1997年第4期。
    49.江时学:《新自由主义、“华盛顿共识”与拉美国家的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6期。
    50.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政治、市场与企业》,《比较》,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11月第3辑。
    51.钱颖一:《目标与过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2期。
    52.田春生:《“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评析》,《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53.詹国彬:《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的新取向》,《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54.李景鹏:《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新视野》,2004年第5期;周光辉:《从管制转向服务:中国政府的管理革命——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8卷第3期。
    55.周振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与地方经济自主发展》,《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3期。
    56.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浙江省为个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57.张紧跟:《地方政府间竞争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58.汪伟全:《区域竞争中的公共政策与地方经济增长》,《理论探讨》,2009年第1期。
    59.夏永祥:《“苏南模式”中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的功过得失》,《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60.迟福林:《全面理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人民论坛》,2006年第3期。
    61.施雪华:《“服务型政府”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和建构条件》,《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62.郁建兴、徐越倩:《从发展型政府到公共服务型政府——以浙江省为个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63.杨雪冬:《公共权力、合法性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6卷第2期。
    64.张康之、张皓:《在后工业化背景下思考服务型政府》,《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65.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近十年来国内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学海》,2009年第1期。
    66.穆颜杰:《从"增长极限论"到"科学发展观"》,《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4期。
    67.李强:《经济转型与机构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4期。
    68.周生贤:《在生态文明指导下探索环保新道路》,《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7期。
    69.叶鹏飞:《中国绿色GDP命运多舛》,《联合早报》,2007年7月30日。
    70.陈振明:《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71.沈安华:《互联网上的苏州:简析苏州市各级政府的网站建设》,《苏南科技开发》,2004年第2期。
    72.吴理财:《从“管治”到“服务”——关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问卷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4期。
    73.张建英:《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职能转型的实证分析:以苏州市为例》,《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74.陈伟东、舒晓虎:《社区空间再造:政府、市场、社会的三维推力——以武汉市J社区和D社区的空间再造过程为分析对象》,《江汉论坛》,2010年第10期。
    75.周诚君、洪银兴:《城市经营中的市场、政府与现代城市治理:经验回顾和理论反思》,《改革》,2003年第4期。
    76.高秉雄、张江涛:《公共治理:理论缘起与模式变迁》,《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
    77.江永清、徐辉:《共生态困境:政府、市场双重失灵的治理——兼对三鹿婴儿奶粉事件多维剖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8.张伟琛:《对主体及主体哲学的批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4期。
    79.吴巧瑜:《转型期民间商会组织的角色与功能——从合作主义的理论视角分析》,《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80.胡鞍钢、魏星:《治理能力与社会机会:基于世界治理指标的实证研究》,《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
    81.张秀兰、徐晓新:《社区:微观组织建设与社会管理——后单位制时代的社会政策视角》,《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82.张秀兰、徐月宾:《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83.周淑梅:《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84.孙奎贞:《政策“擦边球”现象的界限分析》,《学术论坛》,1999年第6期。
    85.王国红:《地方政府的政策规避与政策创新辨析》,《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86.林梅:《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策略行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87.杨宇立,程宝军:《论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擦边球”现象》,《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88.林梅:《环境政策实施机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框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89.孙奎贞:《政策“擦边球”现象界限分析》,《学术论坛》,1999年第6期。
    90.钱再见、金太军:《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执行“中梗阻”现象》,《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91.杨宇立、程宝军:《论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擦边球”现象》,《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92.袁汝海:《政策失真中的利益冲突及对策选择》,《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4期。
    93.钱再见、金太军:《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执行“中梗阻”现象》,《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94.周天勇:《GDP的十大困惑》,《北京统计》,2003年第10期。
    95.温洋:《谈科学的政绩观》,《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96.郑方辉,雷比璐:《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
    97.于秀琴,陈通,李贵炳:《第三方测评政府绩效的群众满意度模式研究——以烟台市为例》,《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4期。
    98.高源:《国内公众满意度测评实践借鉴》,《人民论坛》,2010年第10期。
    99.陈俊星:《地方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的困境与出路》,《东南学术》,2011年第4期。
    100.曾莉:《基于公众满意度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学术论坛》,2006年第6期。
    101.邹凯、马葛生:《社区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3期。
    102.朱国玮、黄珺:《电子政府用户满意度测评研究》,《科研管理》,2006年第5期。
    103.朱红灿、喻凯西:《政府信息公开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2年第3期。
    104.尤建新,邵鲁宁,杨森:《公众满意理念及公众满意度评价》,《上海科学管理》,2004年第2期。
    105.应瑛,寿涌毅,吴晓波:《城市管理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106.郑方辉、吴轶:《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公众满意度调查》,2007年第3期。
    107.蒋冬青,姜原成:《政府公众满意度测评——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的综合评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1期。
    108.谭海波、何植民:《论公共治理机制及其整合》,《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2期。
    109.张成福、李丹婷:《公共利益与公共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110.郭正林:《城市管理创新导向: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城市管理》,2004年,第1期。
    111.俞可平:《善治与幸福》,《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2期。
    112.王家峰、孔繁斌:《政府与社会的双重建构:公共治理的实践命题》,《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13.薛立强:《论中国城市治理结构的优化》,《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14.卢金慧、邱伟:《我国城市治理新思路——多中心治理》,《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4期。
    115.[法]雅克舍瓦利埃:《治理:一个新的国家范式》,《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16.孙远东:《社区重建抑或国家重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公共治理》,《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17.涂晓芳、魏葱葱:《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路径研究——以青岛市政府为例》,《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1. Jon Pierre, B. Guy Peters, Governing Complex Societies, NY: Palgrave,2005.
    2. Francis Fukuyama,State—Building: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21st Century,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p.1.
    3. O ‘Brien Li,“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Comparative Politics,Vol.31,No.2(January1999),pp.167-186.
    4. McQuail D., Audience Analysis, Sage Publications,London,1997,P.129.
    5. Ronald Dore, Flexible Rigidities: Industrial Policy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in theJapanese Economy,1970-1980(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1986),pp.1.
    6. Chalmers Johnson,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1925-1975(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7. Chang,"State, Institutions, and Structural Change"; Ha-Joon Chang and Bob Rowthorn,"Role of the State in Economic Change: Entrepreneurship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Chang andRowthorn, eds., Role of the State in Economic Change.
    8. Michael Mandelbaum, The Fate of N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332.
    9. Alice H. Amsden,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pp.13-14.
    10. Charles Tilly, ed.1975,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N.U.: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1. James G.March, Johan P.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84, vol78, pp.734-749.
    12. Ellen M lmmergut,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Society,Stoneham; Volume26, Mar,1998.
    13. William Roberts Clark, Agents and Structures: Two View of Preferences, Two Views of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1998)42,245-270.
    14. Yang Zhong(2004), Local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China: Challenges from Below,M.E, Sharpe, Inc.p.127.
    15. Yongshun Cai, Irresponsible State: Local Cadres and Imge-building in China, Journal of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 Vol.20, No.4, December2004, pp.20-41.
    16. Jean 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China. World Politics,1992,45(1)。
    1.冯军旗:《中县干部》,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年。
    2.马涛:《论地方利益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上海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3年。
    3.周黎安:《行政逐级发包制:关于政府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析》,工作课件,2007年10月14日。
    4.龚晓跃:《潇湘晨报辛亥革命100年特刊卷首语:所谓天下大势》,《潇湘晨报》,2010年10月30日。
    5.赵树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与治理困境》,《北京日报》,2006年10月16日。
    6.《广州政协委员列出中国人一生所需103种证件》,《第一财经日报》,2014年2月20日。
    7.《曹志伟委员送广州市长审批流程“万里长征图”》,《广州日报》,2013年6月24日。
    8.《“万里长征图”走红记》,《广州日报》,2013年8月14日。
    9.《仇和:到2010年昆明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昆明日报》,2008年6月12日。
    10.《仇和: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昆明日报》,2010年7月4日。
    11.周政华:《仇和发动“昆明大跃进”》,《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6月。
    12.胡长顺:《仇和模式:落后地区实现超越式发展的秘诀》,《中国产经新闻报》,2009年9月14日D1.
    13.蒋宏坤、周乃翔:《蒋宏坤、周乃翔同志在全市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3月19日。
    14.仇和:《大干2008结硕果拼搏2009开新篇努力实现昆明跨越式发展良好开局——在2008年工作目标奖惩兑现2009年工作目标责任签状暨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2月4日。
    15.仇和:《强势发动强力推进努力以招商引资大突破开创昆明发展新局面——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2月15日。
    16.仇和:《咬定目标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停步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在2010年工作目标奖惩兑现2011年工作目标责任签状暨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2月10日。
    17.太仓市政法委:《太仓市开展“政社互动”工作情况汇报》,2012年5月12日。
    18.吴晓琛:《昆明成立海外招商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http://news.sohu.com/20110422/n306282764.shtml,2011年4月22日。
    19.地球村过客:《仇和的三板斧之后,谁受了伤?》,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85043938,2008-03-14/2011-11-20.
    20.《中国统计年鉴-2011》,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21.《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第11-21页。
    22.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http://www.fwzx.suzhou.gov.cn/CenterInfo/Info.aspx?ParentCatalogGuid=46d36fe6-347d-406f-a298-208b3aa7b648&ChildCatalogGuid=a64789d7-1213-4daf-99a8-87251dd5a96b
    23.伍晓阳、杨跃萍:《昆明已设41个招商分局在东部中部城市驻点招商》,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25/content_12868089.htm,2010-01-25/2011-11-20.
    24.《昆滇工业突破获中央肯定》,http://www.km.gov.cn/structure/xtzkm/tzdtnr_105199_1.htm,2009-2-25.
    25.《昆明大力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破解看病难问题》,中国新闻网,2008年4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