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大多以自然区、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区等为准。很少有人以民族分布区划分研究区域,本篇论文以鄂湘渝黔四省市交界的土家族集中分布区作为研究的区域,开以单个民族分布区进行历史地理研究的先河。进行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也具有现实意义。当前所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从地域上来讲包括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区,通过对土家族地区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可总结该地区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当前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开发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可保证西部开发战略的顺利实现。
     本文共分五章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确定选题的原因及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现状及本篇论文的特点、论文的撰写思路、论文的研究时段、论文的研究地域范围、主要的研究方法等。
     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简要论述了自然地理环境概况、政区沿革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民族、人口、交通等内容。自然地理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多种经营,闭塞的山地条件又限制着经济的发展。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分属不同的行政区系,政区具有边缘性,在地方政治制度经历了羁縻州制、土司制度和改流后的政治制度三个阶段。土家族地区为土家族聚居地,后来汉、苗、侗、白、瑶、蒙古族迁入后,形成以土家、汉、苗族错居格局,土家族为主体少数民族。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人口的分布大致是沿边地带及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分布相对较多,土家族腹心地带人口相对较少。土家族地区溪山重阻,交通条件有限,历史时期陆路和水路交通仍得到缓慢发展。
     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土家族地区的历史农业地理,主要论述了土家族地区农业结构的演变、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历史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农业地理的特点以及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农业结构的演变包括部门农业结构和立体农业结构的演变,部门农业结构的演变是农耕生产逐渐占据农业生产的主导,渔猎和采集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相对下降,林业和畜牧业随之缓慢发展的历程;立体结构演变是农耕生产由河谷地带逐渐向高山地带推进,狩猎、采集、林业、畜牧业在农耕生产的挤迫下逐渐向高山地带推进,渔业生产固守河谷地带的过程。历史时期的农作物以旱作为主,水稻种植不多,农作物的分布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
    
    带性分异的特点。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在空间上存在农耕经济区和以渔
    猎、采集、农耕相辅相成的传统农业经济区两大农业经济区,经济区的变化以农
    耕经济区扩展和传统农业经济区逐渐缩小为特征。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农耕生产
    在外来汉人的推动下得到发展的同时,土家人传统的捕鱼、打猎和采集长期延续,
    农耕生产中褥草锣鼓、妇女从事农耕、刀耕火种、休耕和复垦、田地土计顷亩等
    特色得到长期保留。历史时期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自然条件及自然灾害、
    移民屯垦、政策与政治举措、农业生产技术和民族习俗等。
     第四部分为第三章土家族地区的历史手工业地理,主要论述历代手工业的发
    展概况、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的地区差异、手工业地理的特点以及影响手工业发
    展的因素等内容。土家族地区改流前手工业的发展有限,改流后手工业得到较大
    发展,手工业种类增多,分布地域扩大,手工生产技术受民族传统影响变化不大。
    历史时期手工业生产的部门结构变化不大,但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外来工匠在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历史时期影响手工业
    发展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状况、政策和政治举措、移民和民族习俗等。
     第五部分为第四章土家族地区的历史商业地理,主要论述历代商业的发展概
    况、商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商业地理的特点、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等。历史时期
    商业受民族传统的影响发展缓慢,商业是在外来客商的推动下得到发展的,商业
    发达区多集中于汉人聚居区。民间的商业贸易主要通过集市进行,官方则主要以
    纳贡和口赐的方式进行。在商业贸易中多以物易物,钱币的使用有限。历史时期
    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交通、移民、民族习俗、政
    策和政治举措等。
     第六部分第五章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经济结构及其演变,综合分析土家族
    地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部门时空结构的演变。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经
    济结构相对单一,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历史时期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不大: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各地的经济结构存在区域差异,并由此形成不同类型
    的经济区。
     第七部分综述,归纳历史时期土家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历史时期土家族
    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由边缘地带向中心扩散发展的规律、经济发展点.轴扩散规
    律、移民区经济优先发展的规律、民俗制约经济发展规律等。
The fields of most studies on regional historical geography are natural area,administrative area,economic or cultural area,and few people take the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ities as their reseach domains.This paper concentrates on the areas where Tujia people mainly inhabited of Hubei,Hunan,Guizhou provinces and Chongqin municipality,so it is the beginning of a study which takes the distribution of one nationality as its research field.The study has its realistic sense too.Through it we can get some law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ujia areas and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places which are on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The paper has seven parts.They are the introduction,five chapters and the summary.
    The introduction delivers the necessity,importance an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research topic,then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the system,the time limit,the research regions of the paper and the methods the author uses.
    The first chapter stat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ujia areas.The author briefly discusses th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the evolu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areas,the changes of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nationalities, population, tyaffic etc. On the one hand,physical geography provided rich resources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nent;On the other hand,the inaccessibility of the mountainous regions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In history,Tujia areas had been subordinate to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areas and were borders of them.The regional policy had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that is,vassal prefecture,Tusi system ( which means system of oppointing national minority hereditary headmen in the Yuan,Ming,Qing dynasties ) and the system after the burea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iers in Qing dynasty.Because later Han,Miao,Dong,Bai,Yao people and Mongols moved in,Tujia areas where Tujia people lived in a compact communities,were interlockingly inhabited by Tujia,Han and Miao people but mainly by Tujia people. In historical times,the edges and places where were developed earlier in Tujia areas were areas Tujia people mainly inhabited
    
    
    
    Tujia people mainly inhabited and there were less people lived in the centre of these areas.Though Tujia areas had poor transport facilities,there were some progress in land and water comunic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agricultural geography of Tujia areas.The author mainly talks about the evolution of agriculture structure ^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crops,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it.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included the evolu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ypes and that of the stereoscopic structure.The evolution of the types meant cultivation gradually occupied the leading position,fishing,hunting and gathering's importance came down,and at the same time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slowly developed.The evolution of the stereoscopic structure was embodied by the cultivation's moving forward from river valley to mountainous ragions,hunting gathering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s moving to the moutainous regions under the pressure of cultivation,and fishing's sticking to the river valleys.In history,the dry farming crops were staple and the rice-growing areas were small.The crops were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distyibuted.There were two big agricultural regions in Tujia areas.one was the cultivation region and the other was the traditional region in which fishing,hunting,gathering and cuitivation existed side by side. The changes of the agricul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 enlargement of the cultivat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which was accelerated by Han people,Tujia people's traditional fishing,hunting and gathering continued as well.The traditional features of their farming such as beating drums and gongs as weeding,women going in for farming,slash-and-burn cultivation, cease-farming etc,were retained over
引文
一、古籍类
    [1](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75年
    [2](晋)常璩,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年
    [3](北魏)郦道元,王先谦校,《水经注》,巴蜀书社,1985年
    [4](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
    [5](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6](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4年
    [7](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8](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9](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0](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
    [1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3](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6年
    [14](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15](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重印,1957年11月
    [16](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17]柯劭忞,《新元史》,石见耕堂开雕木刻本
    [18](明)胡广等,《明实录》,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30年
    [19](明)徐溥、李东阳,《明会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2年(1983)影印
    [20](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21](明)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11月
    [22](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
    [23](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清光绪刊本
    [2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1998年1月
    [25](清)毛奇龄,《蛮司合志》,西河合集本
    [26]《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1984年11月
    [27]《清史稿》,赵尔巽,中华书局,1977年
    [28](清)李元,《蜀水经》,巴蜀书社,1985年
    [29](清)陈登龙,《蜀水考》,巴蜀书社,1985年
    
    
    [30](清)魏源,《圣武记》,上海书局据古微堂原刻校刊本
    二、方志类
    [3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32](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清咸丰五年(1855)南昌万氏校补乾隆刻本
    [33](宋)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据日本国宫内厅书陵厅书陵部藏宋本影印,中华书局,2000年1月
    [34](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12月
    [3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文海出版社影印,1971年10月
    [36](宋)欧阳态,《舆地纪胜》,金陵书局校刊本
    [37](明)李贤,《大明一统志》,三秦出版社影印,1990年12月
    [38](明)薛纲纂修,嘉靖《湖广图经志》,明嘉靖元年(1522)刻本
    [39](明)张时纂修,嘉靖《归州全志》,明嘉靖28年(1549)刻本
    [40](明)郑乔纂修,嘉靖《归州志》,明嘉靖43年(1564)刻本
    [41](明)杨培之纂修,嘉靖《巴东县志》,明嘉靖30年(1551)刻本
    [42](明)刘大谟等修,嘉靖《四川总志》,明嘉靖24年(1545)刻本
    [43](明)谢东山修,嘉靖《贵州通志》,明嘉靖34年(1555)刻本
    [44](明)钟添纂修,嘉靖《思南府志》,1962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45](明)徐学谟纂修,万历《湖广总志》,明万历19年(1591)刻本
    [46](明)吴之皞等修,万历《四川总志》,明万历47年(1573)刻本
    [47](明)陈光前纂修,万历《慈利县志》,1964年《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48](明)郭子章纂,万历《黔记》,1966年贵州省土书馆油印本
    [49](明)刘允修,弘治《夷陵州志》,明弘治9年(1496)刻本
    [50]佚名纂,《永顺宣慰司志》,清初抄本
    [51](清)徐国相等修,康熙《湖广总志》,清康熙23年(1684)刻本
    [52](清)卫既齐修,康熙《贵州通志》,清康熙31年(1692)刻本
    [53](清)迈柱修,雍正《湖广总志》,清雍正11年(1733)刻本
    [54](清)王钦命修,雍正《保靖县志》,清雍正9年(1731)刻本
    [55](清)李拔纂修,乾隆《长阳县志》,清乾隆19年(1754)修抄本
    [56](清)张天如修,乾隆《永顺县志》,清乾隆28年(1763)刻本
    [57](清)毛峻德纂修,乾隆《鹤峰州志》,清乾隆6年(1741)刻本
    [58](清)陈宏谋修,乾隆《湖南通志》,清乾隆22年(1757)刻本
    [59](清)张天如等纂修,乾隆《永顺府志》,清乾隆28年(1763)刻本
    
    
    [60](清)常明等修,嘉庆《四川通志》,清嘉庆21年(1816)刻本
    [61](清)苏益馨修,嘉庆《石门县志》,清嘉庆23年(1818)刻本
    [62]章学诚纂,《湖北通志检存稿》,民国11年(1922)《章氏遗书》本
    [63](清)王协梦修,道光《施南府志》,清道光14年(1834)刻本
    [64](清)袁景晖纂修,道光《建始县志》,清道光22年(1842)刻本
    [65](清)吉钟颖修,道光《鹤峰州志》,清道光2年(1822)刻本
    [66](清)黄应培修,道光《凤凰厅志》,清道光4年(1824)刻本
    [67](清)王槐龄纂修,道光《补辑石柱厅新志》,清道光23年(1843)刻本
    [68](清)敬文修,道光《铜仁府志》,1965年贵州1省图书馆油印本
    [69](清)夏修恕修,道光《思南府志》,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
    [70](清)徐宏修,道光《松桃厅志》,清道光16年(1836)刻本
    [71](清)郑士范纂修,道光《印江县志》,民国24年(1935)石印本
    [72](清)聂光銮修,同治《宜昌府志》,清同治5年(1866)刻本
    [73](清)松林等修,同治《施南府志》,清同治10年(1871)刻本
    [74](清)多寿修,同治《恩施县志》,清同治3年(1864)麟溪书院刻本
    [75](清)熊启咏纂修,同治《建始县志》,清同治5年(1866)刻本
    [76](清)廖恩树修,同治《巴东县志》,清同治5年(1866)刻本
    [77](清)李焕春原本,龙兆霖增补,同治《长乐县志》,清同治9年(1870)刻本
    [78](清)陈惟模修,同治《长阳县志》,清同治5年(1866)刻本
    [79](清)张金澜修,同治《宣恩县志》,清同治2年(1863)刻本
    [80](清)李勖修,同治《来风县志》,清同治5年(1866)刻本
    [81](清)张梓修,同治《咸丰县志》,清同治4年(1865)刻本
    [82](清)张天如原本,魏式曾增修,同治《永顺府志》,清同治12年(1873)增刻乾隆本
    [83](清)魏式曾、康庚修,同治《永顺县志》,清同治13年(1874)刻本
    [84](清)周来贺修,同治《桑植县志》,清同治11年(1872)刻本
    [85](清)林继钦等修,同治《保靖县志》,清同治10年(1871)刻本
    [86](清)周玉衡等修,同治《永绥直隶厅志》,清同治7年(1868)刻本
    [87](清)嵇有庆等修,同治《续修慈利县志》,清同治8年(1869)刻本
    [88](清)林葆元等修,同治《石门县志》,清同治7年(1868)刻本
    [89](清)王麟飞等修,同治《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清同治2年(1863)刻本
    [90](清)沈云骏修,光绪《归州志》,清光绪8年(1882)刻本
    
    
    [91](清)长庚、历祥官修,光绪《鹤峰州志》,清光绪11年(1885)刻本
    [92](清)黄世崇纂修,光绪《利川县志》,清光绪20年(1894)刻本
    [93](清)卞宝第等修,光绪《湖南通志》,民国23年(1934)伤害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94](清)清蒋琦溥原本,林书勋续修,光绪《乾州厅志》,清光绪3年(1877)续修刻本
    [95](清)董鸿勋纂修,光绪《古丈坪厅志》,清光绪33年(1907)铅印本
    [96](清)符为霖修,光绪《龙山县志》,清同治7年(1868)修,光绪4年(1878)续修刻本
    [97](清)王寿松修,光绪《秀山县志》,清光绪18年(1892)刻本
    [98](清)张九章修,光绪《黔江县志》,清光绪20年(1894)刻本
    [99](清)庄定域修,光绪《彭水县志》,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100]王树人、侯昌铭编,《永定县乡土志》,民国9年(1920)铅印本
    [101]张澍修,《续黔书》,黔南丛书本
    [102]吕调元等修,民国《湖北通志》,清宣统3年(1911)修,民国10年(1921)年刻本
    [103]徐大煜纂修,民国《咸丰县志》,民国3年(1914)陈侃刻本
    [104]胡履新等修,民国《永顺县志》,民国19年(1930)铅印本
    [105](清)陈宗瀛纂修,民国《九溪卫志》,民国24年(1935)抄本
    [106]刘显世等修,民国《贵州通志》,民国37年(1948)铅印本
    [107]婺川县修志局编,民国《婺川县备志》,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
    [108]马震昆修,民国《思南县志》,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
    [109]张礼纲修,民国《思南县志》,民国31年(1942)石印本
    [110]佚名纂,民国《江口县志》,民国10年(1921)修稿本
    [111]杨化育修,民国《沿河县志》,民国22年(1933)铅印本
    [112](清)和绅,《大清一统志》,清光绪廿七年(1901)上海宝善斋石刻本
    [113]宣恩县志编篡委员会,《宣恩县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
    [114]湖北省来凤县县志编篡委员会,《来凤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
    [115]建始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建始县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年1月
    [116]咸丰县志编篡委员会,《咸丰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
    [117]湖北省利川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利川市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8月
    [118]湖北省鹤峰县史志编篡委员会,《鹤峰县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
    
    
    [119]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长阳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年
    [120]湖北省巴东县志编篡委员会,《巴东县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10月
    [121]江口县志编篡委员会,《江口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2]思南县志编篡委员会,《思南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23]《慈利县志》,湖南省慈利县志编篡委员会,农业出版社,1990年
    [124]《石柱县志》,石柱县志编篡委员会,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
    [125]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126]《印江自治县志》(送审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印
    [127]凤凰县志编篡委员会,《凤凰县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8]湖南省花垣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花垣县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129]古丈县志编篡委员会,《古丈县志》,巴蜀书社,1989年2月
    [130]保靖县征史修志领导小组,《保靖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
    [131]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篡委员会,《泸溪县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5月
    [132]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五峰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
    [133]《龙山县志》,龙山县修志办公室编印,1985年
    [134]贵州省德江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德江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
    三、今人论著
    [135]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年
    [136]侯景新,《落后地区开发通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
    [137]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138]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139]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40]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41]王子今,《交通与古代社会》,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9月
    [14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华地区学社,1975年
    
    
    [143]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及治地今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144]孝瑜,《土家族》,民族出版社,1989年1月
    [145]邓辉,《土家族区域的考古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6]田德生等,《土家族语简志》,民族出版社,1986年
    [147]李幹等,《土家族经济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148]段超,《土家族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
    [149]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
    [150]《土家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5月
    [151]彭武一,《土家族研究论文选集》(第二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艺干部学校印,1988年10月
    [152]谢华,《湘西土司辑略》,中华书局,1959年11月
    [153]《容美土司史料汇编》,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等编印,1984年1月
    [154]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
    [155]《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
    [156]麻根生,《湘西墟场文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157]张兴文等,《历代诗人咏施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4月
    [158]张兴文等,《卯洞土司志校注》,民族出版社,2001年4月
    [159]《鄂西公路史》,武汉出版社,1996年
    [160]《恩施自治州交通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9月
    [161]彭勃,《永顺土家族》,永顺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1992年7月
    [162]《慈利县土家族概况》,慈利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1990年
    [163]田广,《凤凰土家族史话》,凤凰政协委员会、凤凰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1999年
    [164]《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65]《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
    [166]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67]《黔江县土家族苗族简况》,《黔江县土家族苗族简况》编写组编印,1984年
    [168]《印江大事记》,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档案馆编印。
    [169]《松桃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松桃苗族自治县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170]《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长阳县土家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1989年11月
    [171]《利川土家族简史》,利川县民族志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1986年
    [172]《建始县土家族简史》,《建始县土家族简史》编写组编印,1986年
    [173]《鄂西土家族简史》,《鄂西土家族简史》编写组编印,1983年9月
    [174]彭武一,《湘西溪州铜柱与土家族历史源流》,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11月
    [175]戴楚洲,《张家界民族风情》,岳麓书社,1997年12月
    四、重要论文
    [176]王家德,《三峡地区古代渔猎综述》,《四川文物》1995年第2期
    [177]熊传新,《记湘西新发现的虎钮錞于》,《江汉考古》1983年2期
    [178]曾湘军,《湘西出土虎钮錞于纹饰与渔猎巫术》,《民族论坛》1991年第3期
    [179]《湖南大庸东汉砖室墓》,《考古》1994年第12期
    [180]林时九,《湘西吉首发现窖藏铜钱》,《考古》1986年第1期
    [181]邹待清,《建始县首次发现湖州镜》,《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
    [182]《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的发掘》,《文物》1995年第9期
    [183]余博洲,《鄂西川东地区岩穴墓分析》,《四川文物》1993年第2期
    [184]《湖南石门皂市下层新石器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
    [185]舒向今,《五溪蛮地的先秦文化》,《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186]姚敦睦,《浅谈思南在黔东北历史上的中心地位》,《贵州民族研究》1996年第4期
    [187]郭声波,《巴蜀先民的分布与农业的起源试探》,《四川文物》1993年第3期
    [188]伍新福,《秦汉至唐宋时期苗族社会经济探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189]王朝晖,《试论近代湘西市镇化的发展》,《吉首大学学报》 (社科版)1996年第2期
    [190]段超,《宋代土家族地区农业发展浅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91]王晓宁,《湖北恩施发现的古代官印》,《四川文物》2000年第2期
    [192]陈树平,《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播情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193]陈廷亮,《近代湘鄂川边鸦片种植及其危害》,《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
    [194]伍新福,《试论清代屯政对湘西苗族社会发展的影响》,《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
    [195]《古丈白鹤湾楚募》,《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
    [196]邓辉,《宋代土家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2期
    [197]伍新福,《论苗族历史上的四次大迁徙》,《民族研究》1990年第6期
    [198]邓辉,《两宋时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经济与货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199]郭仁成、戴亚东,《楚黔中腹地在酉水流域》,《求索》1987年第1期
    [200]王家佑、刘志远,《四川古代的对外交通》,《四川日报》1962.5.11
    [201]蓝勇,《元代四川驿站汇考》,《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1991年第4期
    [202]张保民,《关于十年规划中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农业经济论丛》1982年第3期
    [203]严耕望《唐代黔中牂牁诸道考略》,《历史语言所研究集刊》第50本2分册
    [204]王颐等,《元代湖广行省站道考略》,《历史地理》第3辑
    [205]武仙竹,《三峡地区的环境变迁于三峡航运》,《四川文物》1998年第6期
    [206]范同寿,《清末贵州交通的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4期
    [207]李绍明,《从川黔边杨氏来源看侗族与土家族的历史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4期
    [208]张永国,《关于思州田氏土司的兴衰及其族属》,《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2期
    [209]冉敬林,《明代酉阳土司制度特点》,《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5期
    [210]吴万源,《鄂西侗族考》,《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2期
    [211]邓和平,《湘鄂边一支蒙古族人的来源与迁徙》,《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
    [212]练铭志,《试论湘西土家族与汉族历史上的融合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87年第4期
    [213]傅筑夫,《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3期
    [214]朱圣钟,《历史时期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农业结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215]朱圣钟《明清鄂西南土家族地区民族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辑
    [216]王开发、孙黎明,《湖北利川二万年来的古植被古气候演变》,《地理研究》1989年第3期
    [217]杨光华,《晋宋齐涪陵郡废置及属州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218]戴楚洲,《湘鄂川黔土家族地区卫所制度初探》,《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219]曹毅,《土家族社会历史分期管见》,《民族论坛》1995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