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组织整合到社会整合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公民社会的重要构成和机制,非政府组织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角度,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帮手和力量构成,到建国后的社会吸纳,再到“文革”期间的全盘否定,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重生与振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从来没有离开过党的影响。在历史经验的角度,党对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与整合可以归纳为两大基本模式:一是组织整合,二是社会整合。
     组织整合是一种政治性的整合模式。当前,组织整合的主要做法是在非政府组织中开展党的建设。实践中出现的组织整合方式与方法,如楼宇党建、联合支部、社区支部等,形成了组织覆盖为特征和以社区为载体的区域党建两大模式。如果从组织整合的目标取向为衡量标准,这些模式无疑是成功的,但从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改变我国“强政府弱社会”格局,以及培养非政府组织的自主性等角度判断,组织整合的绩效水平是不高的。
     社会整合是试图从体制外强化党对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它不是要替代组织整合,而是一种互补。理论上,社会整合应该采取有别于组织整合的方法,通过让执政党嵌入社会的方式,实现党对非政府组织的规范整合、利益整合、价值整合。在我国,党的社会整合面临多重困难,需要不断创新才能达到目的。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ivil society and mechanism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sight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ur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as experienced a tortuous process: From the helper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volution, to the community absorp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ountry, and then to a total neg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Cultural Revolution" , and the rebirth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revit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ave never left the influence of party. 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leadership and integration of party t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an be summarized in two basic modes: First,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the second is social integration.
     In a sense,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is a political integration model. Currently, the organization's main approach is to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i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s of our central government, innovation and initiative of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play a variety of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of mode, such as the building of party building, joint branch, community branche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issue coverage and community-carrier model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egional Party. According to the goal of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those models of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are successful, but from the angle of the promotion of the growth of civil society, the change of the pattern of strong government and weak societ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NGO's autonomy,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is not high enough.
     Social integration as a complementary mode of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is an attempt to strengthen influence of the party on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utside the system.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is to enhance the legitimacy and recogni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Organizational integra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is not an alternative but a complementary mechanism. In theory,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nation-building should take different approach, by the way of the ruling party’s embedding in society to achieve the party's standard integration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interests of integration, the value of integration. In China, the party is facing multiple problems during social integration, but with ruling party's advantage position and policy approach, the goal of maximiza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an come true.
引文
1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与发展情况》,载《学会》2005年第1期。
    2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调研组:《我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载《社团管理研究》2009年第12期。
    3同上。
    4 L.M.Salamon & H.K.Anheier, Defin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1997.
    5参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
    6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社会基层管理”词条。
    7生键红:《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8月号。
    8王颖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9康晓光:《创造希望》,漓江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主要有:王名主编:《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2000年版;王名主编:《中国NGO研究2001——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2001年版;贾西津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王名主编:《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王名主编:《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1郭定平:《论中国特色的团体政治》,载《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3期。
    12闫东:《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述评》,载《学习时报》2007年10月15日第5版。
    13汤志华:《公民社会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研究述评》,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闫东:《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述评》,载《学习时报》2007年10月15日第5版。
    15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文献选编(上)(1921.7-1949.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16同上,第199页。
    17《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5-166页。
    18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59页。
    19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20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21王名、刘国翰:《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22李勇:《我国民间组织的立法实践及与外国立法的比较》,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编《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干部培训班报告集》(内部资料)1999年。
    23潘如龙、戴铮勤:《“颜色革命”与国际非政府组织》,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24吴新叶:《党对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以执政党的社会管理为视角》,载《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5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6“总体性社会”(Total Society)概念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邹谠用来指称改革开放前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它以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全面控制和垄断为基础,也称为“全能主义”,它有三个基本构成要素:第一,国家对大部分社会资源,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机会资源等直接垄断;第二,社会政治结构的横向分化程度很低,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意识形态中心高度重叠;第三,整个社会没有中介组织,国家直接面对民众,形成“国家—民众”的二层结构。转引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6页。
    27 [英] ]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有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3页。
    28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载《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
    29孙晓莉:《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探析》,载《理论导刊》2005年第5期。
    30吴新叶:《党对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以执政党的社会管理为视角》,载《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1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32 [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429页。
    33数据来源:《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课题组:“加强社团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2005年版。
    34索延文“社会中介组织的崛起和壮大:执政党面临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李惠斌、薛晓源主编:《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35蔡伟:《区域化党建模式探析——给予台州市路桥区的实证研究》,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36道良德:《民间组织——基层组织党建新亮点》,载《党政论坛》2003年第5期。
    37吴新叶:《党对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以执政党的社会管理为视角》,载《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8薄贵利等:《发展与规范非政府组织,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载《新视野》2009年第2期。
    39吴新叶:《城市社区民间组织中的非法人化现象:问题与应对》,载《城市问题》2008年第4期。
    40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41童启富:《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42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43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44 [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重要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45 [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4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47潘鸣:《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6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3页。
    49吴新叶:《包容与沟通: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比较视角的检视与思考》,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50祝灵君:《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摘录自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编《2008年中国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274页。
    5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52温家宝同志1994年2月27日在中国科协四届四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引自民政部社团管理司管理处《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手册》(内部发行),1996年。
    53李清华:《利益整合:和谐社会的关键》,载《理论前沿》2005年第一期。
    54吕震乾:《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5李一平:《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及防范》,载《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56林尚立:《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载于《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复旦政治学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57《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5-166页。
    58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载《复旦学报》1990年第4期;参见王沪宁:《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载《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5年第1期。
    59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63页。
    61贾西津:《民间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摘录自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62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63李保忠,石岩:《执政党的整合能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4吴新叶:《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理论的超越与现实的路径——以超越“国家-社会”范式的视角》,载《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
    65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41页。
    66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67刘俊月等:《当代国外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考察》,载《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68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4页。
    69吴新叶:《包容与沟通: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比较视角的检视与思考》,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70 [美]E. 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司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71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7页。
    72 Sharon Zukin & Paul J. DiMaggio (eds.) Structures of Capit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36.
    73关于社会资本的探讨,详见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
    74 R. S. Wyre & G. A. Radvansky, The Comprehension and Valid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9.
    75许一:《柔性领导》,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76谢海定:《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77吴新叶:《城市社区民间组织中的非法人化现象:问题与应对》,载《城市问题》2008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3、王颖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4、康晓光:《创造希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贾西津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王名、刘国翰:《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8、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李惠斌、薛晓源:《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3、林尚立:《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14、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6、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7、许一柔:《柔性领导》,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年版。
    18、[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9、[美]亨廷顿:《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0、[美]迈克尔·罗金斯等:《政治科学》,林震、王峰、范贤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21、[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美]刘易斯·A·科瑟:《社会学思想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4、[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司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王名主编:《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出版,2000年版
    2、王名主编:《中国NGO研究2001——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出版,2001年版。
    3、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王名主编:《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王名主编:《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主办:《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二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7、清华大学NGO研究所主办:《中国非营利评论·第三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8、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编:《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我国民间组织管理与发展情况》,载《学会》2005年第1期。
    2、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调研组:《我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载《社团管理研究》2009年第12期。
    3、生键红:《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8月号。
    4、郭定平:《论中国特色的团体政治》,载《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3期。
    5、汤志华:《公民社会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研究述评》,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6、潘如龙、戴铮勤:《“颜色革命”与国际非政府组织》,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7、吴新叶:《党对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以执政党的社会管理为视角》,载《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8、康晓光、:《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9、孙晓莉:《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探析》,载《理论导刊》2005年第5期。
    10、蔡伟:《区域化党建模式探析——给予台州市路桥区的实证研究》,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1、道良德:《民间组织——基层组织党建新亮点》,载《党政论坛》2003年第5期。
    12、薄贵利等:《发展与规范非政府组织,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载《新视野》2009年第2期。
    13、吴新叶:《城市社区民间组织中的非法人化现象:问题与应对》,载《城市问题》2008年第4期。
    14、陈明明:《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4期。
    15、童启富:《论社会转型期的统一战线》,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16、吴新叶:《包容与沟通: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一个比较视角的检视与思考》,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17、李清华:《利益整合:和谐社会的关键》,载《理论前沿》2005年第一期。
    18、李一平:《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原因及防范》,载《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19、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载《复旦学报》1990年第4期。
    20、王沪宁:《从单位到社会:社会调控体系的再造》,载《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1995年第1期。
    21、李保忠、石岩:《执政党的整合能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22、吴新叶:《执政党与非政府组织:理论的超越与现实的路径——以超越“国家-社会”范式的视角》,载《学术论坛》2006年第12期。
    23、刘俊月等:《当代国外政府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考察》,载《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5期。
    24、谢海定:《中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困境》,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中共中央组织、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文献选编(上)(1921.7~1949.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2、《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1981年版。
    3、中国共产党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编:《2008年中国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5、《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中国非营利组织管理干部培训班报告集》(内部资料),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1999年。
    2、《加强社团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课题组,2005年。
    3、温家宝同志1994年2月27日在中国科协四届四次全委会议上的讲话。引自民政部社团管理司管理处《社会团体管理工作手册》(内部发行),1996年。
    4、《机关调研课题评选汇编》(内部资料),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上海市社会服务局,2007年。
    1、潘鸣:《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吕震乾:《非政府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闫东:《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
    1、闫东:《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述评》,载《学习时报》2007年10月15日第5版。
    2、俞可平:《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载《学习时报》2007年4月23日。
    1、L. M. Salamon & H. K. Anheier, Defin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alter de Gruyter, 1997.
    2、Sharon Zukin & Paul J. DiMaggio (eds.), Structures of Capital: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James G. March & Johan P. Olsen,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Organization Basis of Politics, The Free Press, 1989.
    4、Salamon L. M., Rethinking Public Management : The Third-party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ing Forms of Government Action, Public Policy, 1981.
    1、R. S. Wyre & G. A. Radyansky, The Comprehension and Valid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9, 1999.
    2、Arnstein, Sherry R.,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AIP, Vol.216, 19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