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重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通过对德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产生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的溯源,交往行为理论及其延伸的三种“间性”的分析,探讨其对当代诗学的影响和启示。就交往行为理论本身而言,无论是从国外学者的专著中,还是从国内学者的研究论述中,不难发现他们多是从哲学、社会学意义上考察哈氏理论,而从思想史、文化哲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是非常有限的。这恰恰是本文要具体展开的理论空间。应该说,哈氏的交往行为理论对于解答20世纪的文化危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危机恰好是个体性的困境(异化)和理性化(公共性)的危机。哈氏的交往行为理论通过交往的合理化,重建以主体性和理性化为核心的现代性,对抗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消解,在现代文化批判理论中独树一帜。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厘清哈氏交往行为理论的几个核心理论命题,即梳理并阐述哈氏对主体间性、互文性、文化间性等几个诗学核心范畴所作的独到的理论建构,从而凸现出哈氏理论在诗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本篇论文共分六个部分来进行论述。
     引言:简单介绍哈贝马斯的生平、学术经历和思想发展阶段。
     第一章:交往行为理论提出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语境。本章认为哈氏交往行为理论的产生起源于晚期资本主义时期,起源于晚期资本主义的危机。而导致哈氏提出交往行为理论的文化语境有三:一是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陷入危机;二是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哈氏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计划;三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是哈氏早期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建构交往行为理论的铺路石。
     第二章:主体间性与交往行为理论。本章主要梳理何谓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历史;哈贝马斯对主体间性的主要观点以及主体间性理论在诗学中的涵义及本质的规定性。
     第三章:互文性与交往行为理论。本章主要梳理何谓互文性?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历史;哈贝马斯理解的互文性以及互文性理论在诗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文化间性与交往行为理论。本章主要梳理何谓文化间性?文化间性理论的发展历史;哈贝马斯与文化间性问题;文化间性理论在是诗学中地位和作用。
     结语:交往行为理论对诗学建构的总体性评价。本文结论认为要想深入研究诗学,就必须进行和坚持交往意义上的主体间性、互文性和文化间性等综合研究,冲决一切人为的,曾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界限,在各种边缘的重叠交合之中,在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视野融合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起点,创造新的未来。总的来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运用到诗学上来,旨在建立起一种对话性的诗学概念。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1、把哈氏的交往行为理论放在20世纪最后20年后现代的思想进程中,研究哈氏交往行为理论不能离开20世纪思想史的宏大视野。2、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多是从哲学、社会学意义上考察哈氏理论,而从思想史、文化哲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本文拟从文化哲学角度入手探讨哈氏的交往行为理论对诗学的建构性意义。3、通过对诗学几个核心概念、核心理论的比较和分析研究,确立哈氏不同于其他理论家的独特之处。
This paper is supposed to discuss tentatively the influence of the great German thinker and philosopher,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upon Poetics by tracing to the origi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kural contexts of the theory, analyzing the nature and the three extended "interrelationships" of the theory. As far as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is concerned, it is easy to observe that in the monograghs published abroad and the studies issued domestically, the authors have been mostly studying the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values of the theory, while those who have touched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it are few. The margin in the achievements offers the theoretical space of the current study. It is safe to say that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to respond to the 20~(th) century cultural crisis. The cultural crisis people in the 20~(th) century are confronted with is just the crisis of individualistic dilemma (alienation) and the crisis of rationality (communality).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has reconstructed modernity with the core of subjectivity and rationality, by means of which it has resisted the deconstruction of Post-Modernism to Modernism. This theory therefore is uniquely distinguished among the theories of modern cultural criticism. This paper's essential concern is to interpret several core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that is, to expound Habermas's uniqu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re of poetics such as intersubjectivity,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culturality, etc.. Hereby, Habermas's contribution to poetics will be highlighted.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describes the life ,the academic experiences and the thought development of Habermas.
     Chapter One holds that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late capitalist period and the late capitalist crisis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s of its origin are as follows: the early critical theory of Frankfort School being in crisis; the deep reflection on modernity, which is thought to be an unexpected plan;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terialism,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arly critical theory of Habermas, which paves the way for hi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Chapter Two discusses what intersubjectivity is, its developing history, Habermas's viewpoints on intersubjectivity and its meaning and nature in Poetics.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what intertextuality is, its developing history, Habermas's viewpoints on intertextuality and its status and role in Poetic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what interculturality is, its developing history, Habermas's viewpoints on interculturality and its status and role in Poetics.
     The Conclusion holds that a comprehensive study should be made on intersubjectivity, intertextuality and interculturality in the communicative sense in order that we can make a deeper study on Poetics. We should break through everything artificial and once sacred and look for a new start and create a new future in the overlap of all margin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s of people's perspectiv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To sum up,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is applied to Poetics in order to create a dialogue Poetics.
     The following study approaches are to be employed by this paper: historical studies,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theoretical approach.
     The originality of this paper lies in:
     1.It puts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deological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of the 20~(th) century, for the studying of the theor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broad perspective of the 20~(th) century ideological history;
     2. It intends to discuss tentatively the constructive values of Habermas's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upon Poetics, because the achievements of similar studies issued domestically and abroad are mostly concerned about the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values of the theory, while those who have touched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it are few;
     3. It establishes Habermas's originality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theorists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some central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poetics.
引文
[1][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导言第1页.
    [2][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1][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9页。
    [1][德]哈贝马斯:《论现代性》,见自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20页.
    [2][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51页.
    [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64-65页.
    [2]Habermas,The Dialectics of Rationalization,Telos,49(Fall,1981),p.7.
    [3][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69页.
    [1]Richard J.Benstein(ed):Haberms and Modernity,Polity Press,1985,p.56.
    [2]Habermas:New Obscurity,Polity Press,1992,p.68.
    [1][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3页.
    [2][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48页.
    [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44页
    [1]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55页。
    [3][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55页。
    [1][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版,第164页。
    [1]转引自:金元浦,《论文学的主体间性》[J],载《天津社会科学》 1997年,第5期。
    [1][美]艾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王宁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黑尔德编,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2][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黑尔德编,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1]转引自[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2]Theunissen.M:The Other,p.171-172.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84.
    [1][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4页。
    [2][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7页。
    [3]转引自曹卫东:《思想的他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11页。
    [1]转引自曹卫东:《思想的他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12页。
    [2][德]伽达默尔:《论科学中的哲学要素和哲学的科学特性》[J],载《哲学译丛》,1986年,第3期。
    [1]转引自童世俊:《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J],载《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转引自童世俊:《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J],载《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1]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2][法]罗兰·巴特:《文本理论》[J],《上海文论》,1987年,第5期。
    [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第1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页。
    [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88页。
    [1][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292页。
    [1]Julia Kristeva,Desire in Language: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p.65.
    [1][英]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23页。
    [1]转引自王岳川:《后现代“文学性”消解的文化症候》[J],《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
    [1][法]笛卡儿:《方法谈》,见自周辅成:《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性论言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37页。
    [1]参看[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版,译者导言,第16页。
    [2]参看[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版,,第122-123页。
    [3][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4][美]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页。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45页。
    [2][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02页。
    [1][德]哈贝马斯:《生产力与交往-答克吕格问》,《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德]哈贝马斯:《生产力与交往-答克吕格问》,《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40页。
    [2][德]哈贝马斯:《走出主体哲学的别一途径:交往理性与主体中心理性的对抗》,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71页。
    [1][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4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07页。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英文版序)第11-12页。
    [德]霍克海默 《批判理论》 花城出版社 1989年版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 《启蒙辩证法》 重庆出版社 1990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交往与社会进化》 重庆出版社 1989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第1-2卷)重庆出版社 1994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认识与兴趣》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合法化危机》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后形而上学思想》 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等 《作为未来的过去》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理论与实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译林出版社 2004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哈贝马斯在华讲演集》 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苏]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英]威廉姆·奥斯维特 《哈贝马斯》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英]怀特 《哈贝马斯》(英文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年版
    [德]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年版
    薛华 《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年版
    陈学明 《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 重庆出版社 1993年版
    李忠尚 《第三条道路: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 学苑出版社1994年版
    包亚明主编 《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傅永军 《批判的意义:马尔库塞、哈贝马斯文化与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欧力同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重庆出版社 1997年版
    陈学明、吴松、远东 《通向理解之路——哈贝马斯论交往》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张博树 《现代性与制度现代化》 学林出版社 1998年版
    阮新邦 《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伯玛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社 1999年版
    汪行福 《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章国锋 《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任平 《交往实践与主体际》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任平 《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任平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曹卫东 《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曹卫东 《思想的他者》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欧力同 《论哈贝马斯的语言行为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 学术季刊 1992年第2期
    欧力同 《交往的理论:马克思与哈贝马斯》 学术季刊 1993年第4期
    欧力同 《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 学术季刊 1995年第4期
    张继武 《论哈贝马斯的合理行为和社会相互关系》 江苏社会科学 1996年第5期
    艾四林 《论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 兰州大学学报 1996年第1期
    金元浦 《论文学的主体间性》 天津社会科学 1997年第5期
    唐晓群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报 1997年第6期
    曹卫东 《批判与反思——哈贝马斯的方法论述评》 哲学研究 1997年第11期
    任暄 《析哈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报 1998年第6期
    盛晓明 《哈贝马斯的重构理论及其方法》 哲学研究 1999年第10期
    贺寨平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评述》 江淮论坛 2000年第4期
    王振林 《评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
    杨春时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陈永国 《互文性》 国外文学 2003年第1期
    傅永军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合理化理论述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孙庆斌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及重建主体性的理论诉求》 学术交流 2004年第7期
    李芳英等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概念的缺陷与启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孙海峰 《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 现代传播 2007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