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学文化使命是一个关涉大学价值定位的根本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的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越发浓厚,由此带来的大学文化功能弱化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之争日趋激烈,如何应对由此带来的文化深层变化,也成为大学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国内外大学文化使命与社会发展互动的发展脉络,反思批判了现代大学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而阐明大学的文化定位以及回归大学文化使命的基本路径。
     本文从大学教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入手,着重论述了现代大学内在的文化属性,阐明大学承载文化使命这一基本职能的缘由,进而提出现代大学的基本价值在于文化传承、文化启蒙、文化选择、文化创造和文化引领。为阐明国内外大学使命在不同的社会需求背景下的价值取向,本文分别从大学使命的历史演进和价值选择两个维度,着重阐述大学使命与社会发展需求互动的演进过程,从而揭示出不同流派关于大学价值观的论争,实质上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的社会需求。针对现代大学教育异化现象,本文阐明大学履行文化使命的基本模式,进而提出大学走出异化,担负起应有的文化使命的基本途径。
     本文认为,大学之所以存在和称之为大学,关键在于她的精神存在和文化表征,大学内在的文化性品质和内涵,决定了其具有其他社会机构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样式。从大学诞生之日起,大学就担负着文化使命,但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需求,大学承担的文化责任有不同侧重。关于中外大学使命问题的论争,折射出人们对大学存在理由和价值归依的不同哲学观的冲突。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主要可归纳为认识论、政治论和人本论三类观点,认识论适应了大学追求高深学问的需要,政治论则追求大学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人本论则重视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这三种哲学观从不同视角和层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对大学存在的多维度文化需求。现代大学教育异化的根源在于大学文化使命的弱化和缺失,在于教育与文化的分离,现代大学要超越异化,必须强化本原文化价值,回归大学的文化使命。
     如何定位大学的文化使命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超越了有关大学三大功能的概括,把文化使命定位在大学基本功能层面,视为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中的核心要素。针对国外知名学者提出的确立大学地位主要有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的观点,本文认为人本论哲学也是一种重要的体现文化意蕴的大学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外现代大学的发展与实践。以往有关大学职能的研究,大多就大学本身而进行探讨,本文则从大学文化使命与现实社会需求关系的哲学层面开展研究,概括了大学文化使命五个方面的内涵,并阐述了不同社会需求背景下其具体内涵发展变化的轨迹。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university is a fundamental issue connected with the positioning of the university's valu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utilitarian tendenc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which weakens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university day by day.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globalization,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cultural universalism and cultural relativis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fierce. Subsequently how to cope with the culture changes in a deep and profound wa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for the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at social consciousness is determined by social existence, this dissertation straightens up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university miss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reflects and criticizes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then further explains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orientation and the typical solution to restore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mission.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focus on the intrinsic cultural attribute of modern university, clarifies the reasons that the university transmits cultural miss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at the basic value of modern universities lies in cultural inheritance, cultural enlightenment, cultural selection, cultural creation and cultural conduction.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western university mission under different social demand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 on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western university miss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mands, reveals the controversy of university values of different schools, and expound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western university mission under different social demands. According to the dissimila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larifies the fundamental patterns for the university to fulfill its cultural miss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fundamental methods the university takes to avoid the dissimilation and assume the cultural mission.
     This dissertation emphasizes that the spiritual existence and cultural token are the key to the university's presence. The inner cultural quality and connotation determine the irreplaceable living space and life style the university possesses. From the beginning, the university has taken on the cultural miss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demands, the university assumes different cultural responsibilit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controversy about university mission at home and abroad reflects the confliction between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viewpoints on the reason of university existence and value orientatio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xistence of universitie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viewpoints: epistemology, political theory and humanistic theory. The epistemology meets the demands that the university pursues profound knowledge, while the political theory is on the need that the university should adapt itself to social development. The humanistic theory emphasizes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These three philosophical viewpoints reflect the multi-dimension cultural demands for the existence of universities. The roo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dissimilation lies in the weakening and deprivation of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mission, as well a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surpass the dissimilation, the modern university must strengthen the primitive cultural value and restore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mission.
     The defini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al mission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This dissertation goes beyond the summary of the three functions of the university, defines the cultural mission as the fundamental func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regards the cultural mission as the core element running through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s. According to the two philosophical views of epistemology and political theory on how to establish the status of universities, this dissertation emphasizes that humanistic theory is an important philosophical thought to reflect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and thus deeply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modern universitie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university functions, this dissertation carries out the study from the rel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cultural mission and social demands, summarizes the university cultural mission from five aspects, and expounds the track of the cultural mission development under different social backgrounds.
引文
[1]衣俊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2期,第22页。
    [1][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学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1页。
    [1]E.R.Huber,Deutsche Verfass sungsgeschite seit 1789(《1789年以来的德国政治制度史》),Stuttbart 1957,Vot.1,p287.
    [1][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2][法]埃尔:《文化概念》,康新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3]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1][英]爱华德.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2][美]C.恩伯和M.恩伯:《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3]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5页。
    [4][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上),刘云德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1][美]塞缪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第3页。
    [2]转引自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3][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页。
    [4]农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5][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6]胡适:《胡适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8页。
    [7]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1998)——文化、创新与市场》,关世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阁嘉等译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5页。
    [2][美]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申君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6页。
    [3][美]C.恩伯和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4][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等译校,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45页。
    [5][荷]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波]K·高里科斯基:《中国人关于文化概念的演变》,《国外社会科学》1990年第9期。
    [2]李德顺:《关于文化、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年第4期。
    [3]Robert C.Dickeson.Prioritizing Academic Programs and Service:Reallocating Resources to Achieve Strategic Balance.San Franciscor:Jossey-Bass Publishers,1999.41,29-31.
    [4]John D.Moseley.The President and the Role and Mission of the College.Washington DC:Council for Advancement and Support of Education,1988:19.
    [1]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眭依凡:《对国家负责:大学必须牢记的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第2页。
    [3]John C.Scott.The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Medieval to Postmodern Transformations.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Vol.77,No.1(Jan/Feb2006).
    [4]Michael Allen.The Gouls of Universities.Milton Keynes,UK:SRHE&Open University Press.1988.7.
    [5]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2][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1][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7-326页。
    [2][美]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上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7-88页。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31页。
    [1]有关教育起源问题在我国理论界一直以来颇具争议,代表性观点多达10多种,包括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需要说、前身说、交往说、知识传授说、超生物经验说、家庭起源说等。本文在这里无意对该问题进行专门探讨,但认同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教育因文化积淀而产生,为文化传承和发展而存在。
    [2]程今吾:《新教育体系》,生活教育出版社1951年版,第5-7页。
    [3][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页。
    [4]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0页。
    [5]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转引自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2]关水红:《学术文化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94页。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法]卡泽纳佛:《社会学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4][美]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6页。
    [5][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6]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4期,第7页。
    [1][英]柏克:《知识社会史——从古腾堡到狄德罗》,贾士蘅译,台北麦田出版2003年版,第42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5页。
    [1]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5页。
    [2][英]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科学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页。
    [3]Karl Jaspers.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London Peter Owen Ltd.1965.56.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4页。
    [2][德]马克斯.雀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页。
    [1]转引自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2]转引自陈列、俞天飞:《西方学术自由评析》,《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3]Karl Jaspers.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London Peter Owen Ltd.1965.132.
    [4]Karl Jaspers.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London Peter Owen Ltd.1965.141.
    [5][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6]转引自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第11页。
    [1]转引自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2页。
    [1]陈晏清等:《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西洋教育思想》(下),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年版,第916页。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页。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性》,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2]转引自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3]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1]金耀基:《大学之理想》,台北时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1]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2页。
    [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刘献君:《高等学校的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4]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1]蔡先金:《大学与象牙塔:实体与理想》,《新华文摘》2007年第11期,第127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性》,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2页。
    [2]衣俊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2期,第22页。
    [3][德]赫尔曼.勒尔斯:《经典的大学观念:洪堡构想的大学观念的起源及其意义》,《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4年,第4期。
    [4][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1]钱旭红、潘艺林:《创新文化引领未来探寻大学职能新境界》,《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7期,第11页。
    [2]孙喜亭:《教育问题的理论求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3]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350页。
    [2]潘懋远、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3]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83页。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1页。
    [1][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1]陈骏:《引领文化是我国大学的重要使命》,《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8期,第17页。
    [1][英]B.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2]张学文:《何谓大学学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第5期,第45页。
    [1]叶谰:《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文化使命之思考》,《教育改革》1996年第5期,第2页。
    [2]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教所的一次学术沙龙》,《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8期,第15页。
    [1]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 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5-16期,第10页。
    [2]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记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高教所的一次学术沙龙》,《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第18期,第15页。
    [1]衣俊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2期,第2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5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页。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1][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王建妮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5页。
    [2][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王建妮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18页。
    [3]张斌贤、刘惠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6页。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1][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1][美]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232页。
    [2]金耀基:《大学之理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页。
    [1]周志宏:《学术自由与大学法》,台北蔚理出版社1989年版,第57页。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1][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第93页。
    [1][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第93页。
    [2][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第93页。
    [3]转引自张岂之、谢阳举:《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第2页。
    [4]转引自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1][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第94页。
    [2][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第93页。
    [3][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第93页。
    [1][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第93页。
    [2][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第66页。
    [4]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第66页。
    [1][英]纽曼:《大学的理想》,徐辉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第66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4][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4][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5][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4][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5][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3页。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2][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Abraham Flexner,"The University in American Life",Atlantic Monthly,Vol,149,1932.
    [1]转引自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1页。
    [1][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2][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2][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3][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4][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5][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1][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平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1][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2][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3][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3页。
    [1][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2][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1][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
    [2][美]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99页。
    [3]Clark Kerr: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1960—1980[M].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1991.
    [1]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第10页。
    [2]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第11页。
    [3][美]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210页。
    [1][美]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王承绪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1页。
    [1][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1][美]赫钦斯:《教育现势与前瞻》,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6年版,第110页。
    [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0页。
    [1][美]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汪利兵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2]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3]刘宝存:《不合时宜的真理——赫钦斯大学理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第9页。
    [4][美]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汪利兵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5]王亚晖:《赫钦斯的大学观及其现代启示》,《煤炭高等教育》2004年第3期,第73页。
    [6]R.M.Hutchins:“The Learning Society”,The new American library,N.Y.,1968,p.27.
    [1]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页。
    [2]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页。
    [3][美]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汪利兵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1]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4页。
    [2]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3][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
    [1][美]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汪利兵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39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71页。
    [3]Jaspers,karl.The Idea of University.London:Peter Owen Ltd.1965:19.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9页。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70页。
    [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71页。
    [7]Jaspers,karl.The Idea of University.London:Peter Owen Ltd.1965:77.
    [8][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51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页。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6页。
    [5]Jaspers,karl.The Idea of University.London:Peter Owen Ltd.1965:54.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9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50页。
    [3]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4]Jaspers,karl.The Idea of University.London:Peter Owen Ltd.1965:21.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50页。
    [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3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76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页。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9页。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52页。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1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7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0页。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1页。
    [1][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想》,丘立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26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4页。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4页。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42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6页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3页。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47页。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3页。
    [6][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80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1]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赴美肆业办理章程折》,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12页。
    [2]董宝良主编:《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1]《教育大辞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0页。
    [1]《张伯苓纪念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2]周川、黄旭主编:《百年之功》,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3]潘乃穆等编:《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诞辰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1页。
    [4]杨东平:《浅议中国近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六期,第102页。
    [1]高平叔:《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版),1998年第2期(百年校庆特刊)。
    [2]罗家伦:《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1967),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3]《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0页。
    [4]《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页。
    [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2页。
    [2]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89页。
    [3]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24页。
    [4]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89页。
    [5]《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1页。
    [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页。
    [3]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2页。
    [4]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2]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74页。
    [3]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4]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5]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1]《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6页。
    [2]《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5页。
    [3]《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版,第380页。
    [4]《蔡元培全集》(第2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版,第179页。
    [5]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244页。
    [6]《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页。
    [7]《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2页。
    [1]《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2]《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7页。
    [3]《蔡元培全集》(第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86页。
    [4]王长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蔡元培先生留下的思想遗产》,《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2期,第4页。
    [1]《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2页
    [2]《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1页。
    [3]《蔡元培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2页。
    [4]《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9页。
    [1]《蔡元培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1页。
    [2]黄辰华、吴鲁:《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5页。
    [3]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1][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年第1期,第93页。
    [1]张锡祚:《我父亲张伯苓办南开》,《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30页。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1]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3]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4]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5]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6]王文俊等编:《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7]王文俊等编:《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1]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3]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人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1]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3]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4]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5]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27页。
    [4]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1]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9页。
    [3]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
    [1]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2]张大民:《论张伯苓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3]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3]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4]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
    [5]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3]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5页。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5页。
    [3]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4]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1]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101页
    [2]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
    [3]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琦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4]黄延复、马相武编著:《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序言第1页。
    [1]翰青:《梅贻琦的学生管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年第3期,第1-2页。
    [1]陈枢卉:《马克思异化观的历史发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8-22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1页。
    [2]陈晏清等:《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6-303页。
    [1][德]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48-51页。
    [2]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116页。
    [1]陈维达:《教育的异化与高等教育的危机》,《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2期,第7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0页。
    [3]陈维达:《教育的异化与高等教育的危机》,《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2期,第7页。
    [1]侯晶晶:《马克思异化理论所引发的教育学思考》,《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第135页。
    [1]吕寿伟、胡雅宁:《教育实践中“人的异化”》,《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106页。
    [1]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9页。
    [2]转引伍香平等:《教育异化问题探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7期,第3页。
    [1]赵中建主译:《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页。
    [2]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1]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51页。
    [2][英]A.J汤因比,[日]迟天大作:《展望21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61页。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2][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1]孔林:《论教育中权威存在的可能》,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5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版,第70页。
    [1]张楚廷:《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2]转引自刘济良:《论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第1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版,第25页。
    [1]陈维达:《教育的异化与高等教育的危机》,《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2期,第7页。
    [1][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260页。
    [2]农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赵祥麟,王承绪等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1]《费孝通文集》(第14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2]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中国教育国际论坛》(第二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1]《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第4页。
    [1]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2]刘晓枫:《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页。
    [4][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页。
    [5][德]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1]李德顺:《对“文化养成”的粗浅理解》,《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7期,第1页。
    [1]钱学敏:《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设想》,《新华文摘》2008年第24期,第107页。
    [2]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3]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研究》2008年第9期,第20页。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25页。
    [1]Abraham 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n,Englishi,Germa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3.6.
    [2]许嘉璐:《重视高等教育在培育和和传播先进文化中的作用》,《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1期,第3页。
    [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徐辉,陈晓菲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1]刘新成:《文化建设与大学责任》,《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3期,第21页。
    [2][英]怀海特:《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述选》(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4]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1]《冯友兰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418页。
    [2]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1]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2][英]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中文版)》1999年第1期。
    [1][英]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01页。
    [2]梁志学:《费希特著作选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8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版,第151-152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版,第35页。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版,第3页。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版,第2页,第152页。
    [3]王志林:《大学教师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理性透视》,《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版,第92页。
    [1][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86页。
    [2][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30页。
    [3][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4页。
    [1]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2][英]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8页。
    [3][英]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7页。
    [4]赵中建选编:《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页。
    [1][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6]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7](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8](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美)亚伯拉罕.弗来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0](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1](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2](美)德里克.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3](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4](美)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6](德)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7
    [17](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观点,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8](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
    [19](德)康德.论教育学,赵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英)安迪.格林.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朱旭东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1](美)乔尔.斯普林格.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贾晨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4](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5](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6
    [2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9]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0](伊朗)S.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赵中建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3](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4](荷)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刘利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5](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北京:新华山版社,2002
    [36](加)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7](美)德瑞克.大学何价,杨振富译.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
    [38](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杨汉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9](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0](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l](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42](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l
    [44](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5](日)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6](美)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刘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7](美)迈克尔W.阿普尔.文化政治与教育,阎光才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8](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陈黎,陆宏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9](德)彼得.科斯洛夫基.后现代文化,毛怿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0](美)沃尔特.范伯格等.学校与社会,李奇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1](英)托.亨.赫胥黎.科学与教育,单中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2](英)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胡毅,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3](埃及)萨米尔.阿明.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丁开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4](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5](法)P.布尔迪约,J._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6](美)S.E.佛罗斯特,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7](英)怀海特.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58](英)John Huckle,Sterling,王民等译.可持续发展教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9](英)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任钟印,诸惠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0](英)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1](日)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述选(下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2](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63](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64](德)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林荣远,冯兴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5](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大学的兴起.王建妮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66](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67](美)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68](法)埃尔.文化概念.康新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69]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赵麟祥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0]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王承绪,赵麟祥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1](美)赫舍尔.人是谁.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7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3](美)菲利普.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赵宝恒,李环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4](英)F.A.哈耶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75](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6](美)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仇蓓玲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7](德)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78](英)马克.J.史密斯.文化——再造社会科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79](英)罗素.教育论,靳建国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0
    [80](德)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1](法)卢梭.爱弥尔,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82](美)塞缪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83](英)怀特.再论教育目的,李水宏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84](美)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许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5](英)普林.教育研究的哲学,李伟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6](英)博伊德等.西方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1]陈晏清,王南湜,李淑梅.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3]陈晏清.陈晏清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邢元敏.江泽民教育论述导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杨桂华.转型社会控制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6]金耀基.大学之理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
    [7]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
    [9]金生泓.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0]杨东平.大学精神.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11]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3]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王冀生.大学之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6]刘宝存.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7]肖川.教育的视界.长沙:岳麓出版社,2003
    [18]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1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0]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2]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3]顾明远,孟凡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口:海南教育出版社,2001
    [2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5]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6]陈刚.西方精神史(上、下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7]封海清.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8]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9]郑新蓉.现代教育改革理性批判.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0]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1]刘铁芳.回到原点——时代冲突中的教育理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2]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3]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4]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5]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6]胡显章,曹莉.大学理念与人文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7]杨德广.现代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8]王逢振.美国大学批判.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9]黄书光等.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0]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1]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2]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3]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4]钱丽霞.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与实践的趋势.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5]陈平原.大学的意义(蔡元培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46]丁钢.大学:文化与内涵.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47]张晓峰,毛明华.大学人文论纲.北京: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8]申作青.当代大学文化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9]赵婷婷.大学何为——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及协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0]甘阳等.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1]刘琅,桂苓.大学的精神.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52]何茂莉.传承与现代——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大学精神.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3]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5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5]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6]张斌贤,刘惠珍.西方高等教育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7]刘小枫、陈少明.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8]高平叔.蔡元培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59]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北京: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60]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1]《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
    [6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3]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64]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65]梁吉生.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66]刘述礼,黄延复.梅贻绮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7]黄延复、马相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f68]衣俊卿.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69]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70]孙喜亭.教育问题的理论求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1]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2]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国际论坛(第一辑、第二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3]许美德等.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4]削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长沙:岳麓书社,2002
    [75]周川,黄旭.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
    [76]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77]姚国华.全球化的人文审思与文化战略下卷:大学重建.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78]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79]阎光才.大学的人文之旅——大学本科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重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0]李镇西.教有所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1]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
    [82]杜作润等.大学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83]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4]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85]杨东平主编.大学之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1]Karl Jaspers.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London Peter Owen Ltd.1965.
    [2]Clark Kerr: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1960—1980[M].Albany,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1991.
    [3]R.M.Hutchins:The Learning Society,The new American library,N.Y.,1968.
    [4]Allen,M.The goals of universities.Milton Keynes,UK:SRHE & Open University Press,1988
    [5]Altbach,P.G.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Knowledge,the university,and development.Greenwich,CT:Ablex,1998
    [6]John Henry Newman,The Idea of a University,Regnery Gateway,1999
    [7]Jose Ortegay Y.Gasset,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2
    [8]Paul Axelrod,Values in Conflict:The University,the Marketplace,and the Trials of Liberal Education,McGill-Queen's Press-MQUP,2002
    [9]H.Ratterman,The Emerging Catholic University,Fordham University Press,1968
    [10]Consuelo V.Fonacier,The Role and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Inaugural Addresses of the Presidents of th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1971
    [11]Kathleen Manning,Rituals,Ceremonies,and Cultural Meaning in Higher Education,Bergin Garvey/Greenwood,2000
    [12]Barry Smith,Carl Bereiter,Liberal Education in a Knowledge Society,Open Court Publishing,2002
    [13]Anne Karin Langslow,David Cecil Smith,The Idea of a University,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1999
    [14]Duke Maskell,The New Idea of a University,Imprint Academic,2002
    [15]Peter T.Manicas,Jaishree Kak Odin,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
    [1]杨桂华.大学教育质量的学术标准和社会标准.中国大学教学,2008(1)
    [2]杨桂华.构建和谐社会与文化的两个尺度.中国高教研究,2007(12)
    [3]陈晏清,王新生.市民社会观念的当代演变及其意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4]王南湜.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现代哲学,2004(2)
    [5]阎孟伟.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深层根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6)
    [6]李淑梅冲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方式与人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2005(3)
    [7]李德顺.对“文化养成”的粗浅理解.当代青年研究,2008(7)
    [8]李德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哲学动态2004(7)
    [9]丰子义.如何理解和把握人的全面发展一匕京社会科学,2002(4)
    [10]赵沁平.发挥大学第四功能作用引领社会创新文化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11]衣俊卿.回归大学的文化本质凸显大学的文化功能——关于大学本质和功能的文化哲学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7(2)
    [12]钱旭红,潘艺林.创新文化引领未来探寻大学职能新境界.中国高等教育,2007(7)
    [13]刘智运.现代大学:积极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14]高晓清,古新.论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现代大学教育,2002(2)
    [15]宋彩新.全球化.民族文化.高等教育.教育研究,2004(7)
    [16]苏红,章建石.高等教育公共性的消解与高校的文化使命.江苏高教,2005(1)
    [17]尚党卫.论现代高等教育的文化特征.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Vol.27(3)
    [18]张云洁.试论多元文化格局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03,Vol.19(2)
    [19]卢丽君.引领文化:大学功能研究的深化和升华.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20]眭依凡.大学使命:大学的定位理念及实践意义.教育发展研究,2000(9)
    [21]肖川.大学的理想与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00(4)
    [22]眭依凡.对国家负责:大学必须牢记的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06,Vol.27(4)
    [23]马钦荣.大学的使命:科技、人文、伦理的整合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Vol.14
    [24]孙喜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03,Vol.24(3)
    [25]孟丽菊.从中西大学功能演变看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使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l,Vol.24(1)
    [26]张意忠.社会批判——大学教授的使命.现代大学教育,2005(3)
    [27]潘懋远,朱国仁.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文化选择与创造.高等教育研究,1995(1)
    [28]张学文.何谓大学学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29]叶澜.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文化使命之思考.教育改革,1996(5)
    [30]张岂之,谢阳举.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评析.高等教育研究,2003(7)
    [31]王亚晖.赫钦斯的大学观及其现代启示.煤炭高等教育,2004(3)
    [32]杨东平.浅议中国近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高等教育研究,2000(6)
    [33]翰青.梅贻琦的学生管理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2(3)
    [34]陈枢卉.马克思异化观的历史发展.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5]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36]陈维达.教育的异化与高等教育的危机.现代大学教育,2005(2)
    [37]侯晶晶.马克思异化理论所引发的教育学思考.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
    [38]吕寿伟,胡雅宁.教育实践中“人的异化”.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6)
    [39]伍香平等.教育异化问题探析.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7)
    [40]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论教育观的转变.教育研究,2007(1)
    [41]郝德永.乌托邦——当代教育的根本品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
    [42]刘济良.论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与教育对人的价值世界的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4)
    [43]孟建伟.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研究,2008(9)
    [44]许嘉璐.重视高等教育在培育和和传播先进文化中的作用.中国高等教育,2003(1)
    [45]刘新成.文化建设与大学责任.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8(3)
    [46]王志林.大学教师知识分子身份意识的理性透视.教师教育研究,2008(3)
    [47]邹广文.时代精神与大学理念.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Vol.6(5)
    [48]胡守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理念.当代教育论坛,2006(4)
    [49]李振玉,关永红.重塑大学理念——自由主义的复归于超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Vol.29(6)
    [50]胡钦晓.从传统到现代:纽曼、怀特海、阿什比大学理念比较研究.江苏高教,2006(3)
    [51]刘宝存.洪堡大学理念述评.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52]刘宝存.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界,2005(1)
    [53]刘宝存.科尔大学理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2(10)
    [54]刘宝存.纽曼大学理念述评.复旦教育论坛,2003,Vol.1(6)
    [55]刘宝存.不合时宜的真理——赫钦斯大学理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3(10)
    [56]贺纹.关于大学改革的思考——读《大学的使命》.前沿,2005(5)
    [57]吴刚.“秀选”时代与大学的知识使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Vol.4(4)
    [58]蒙有华.超越象牙塔:德里克.博克的大学理念.复旦教育论坛,2003,Vol.3(4)
    [59]陈璧生.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社会科学论坛,2002(1)
    [60]李振玉.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系统——伯顿.克拉克的学术文化思想及其意义.外国教育研究,2003,Vol.31(12)
    [61]陈兴德.大学,所为何事——弗莱克斯纳大学理念评析.外国教育研究,2004,Vol.31(12)
    [62]关永红.学术文化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3]龚放.重视异质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全球化时代大学通识教育的新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02,Vol.23(2)
    [64]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
    [65]刘献君.高等学校的定位.高等教育研究,2003(1)
    [66]蔡先金.大学与象牙塔:实体与理想.新华文摘,2007(11)
    [67]何雪莲.全球化时代的大学文化使命.现代大学教育,2004(2)
    [68]刘智运.现代大学的使命与现代社会的进步.中国高等教育,2005(21)
    [69]赵应生.人文精神视野下的大学使命.大学教育科学,2006(5)
    [70]陈骏.引领文化是我国大学的重要使命.中国高等教育,2006(18)
    [7l]傅永军.大学的使命与教育理想.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Vol.6(3)
    [72]余凯.镜与灯:论大学的历史使命——重申理想主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Vol.19(1)
    [73]张传燧,岳喜凤.从《师说》的“传道”思想看大学教师的文化使命.现代大学教育,2006(5)
    [74]顾冠华.高等教育对于文化的能动反作用.辽宁教育研究,2000(8)
    [75]叶玉娣.浅析欧洲文化与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关系.外国教育研究,2006,Vol.33(187)
    [76]丁三青.现代性与传统性:高等教育国家化的文化学思考.煤炭高等教育,2004,Vol.22(2)
    [77]李琼,钟波.21世纪大学文化精神的塑造与文化传统的积淀.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2)
    [78]徐莉,吴育红.试论教育的文化使命.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Vol.19(4)
    [79]王嘉毅,梁永平.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史研究,2006(3)
    [80]陈伏琴.高等教育的文化定位.中国电力教育,2000(2)
    [81]李轶芳.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透视.大学教育科学,2003(1)
    [82]徐同文.20世纪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大学理念的演进.教育研究,2003(4)
    [83]韩锦标.大学理念:寻求平衡.煤炭高等教育,2006,Vol.24(4)
    [84]眭依凡.大学理念的哲学基础及大学理念的偏失.江苏高教,2000(5)
    [85]项贤明.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理念.江苏高教,2001(5)
    [86]纪宝成.对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几点认识.中国高等教育,2004(1)
    [87]韩延明.理念、教育理念及大学理念探析.教育研究,2003(9)
    [88]唐松林.论大学理念.复旦教育论坛,2003,Vol.1(4)
    [89]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中国大学教学,2005(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