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博物类志怪小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博物类志怪小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类重要而又独特的志怪小说,然长期以来并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关注。即或一些学者对它们进行了探究,也多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小说观念来观照这类小说,致使研究界对此类小说多有不同的声音。事实上,博物类志怪小说亦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特殊的阐述方式,将它们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考索,能够得到另一种认识:可以获得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文化更加全面的理解;能够发现文士特别是一般知识分子特有的心态,而这对于考辨文学与时代、作家心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很有益处的;对于研究类书的编纂也很有启发,从中亦能发现中国自公元3世纪之后著述上出现的新风尚;再则,从横、纵两个维度进行探索,可以更好地将文学、史学、哲学等结合起来,互相笺证,彼此发明,会有新的收获。
     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学术界志怪小说研究情况综述。目前学术界基本上摸清了志怪小说的存佚情况,整理出版了一批志怪小说作品的校注本,并且普遍认定古代神话、史传文学、诸子寓言是志怪小说诞生的三个源头。然问题也是存在的,集中表现在对志怪小说各个子类的审美特色的认识和志怪小说类型的划分方面。笔者以为应该将对作者的考察与对作品的分析结合起来,这在于不同的作家其创作动机是不尽相同的,而作品中又带有作家鲜明的印记,只有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的把握志怪小说作品的创作主旨。故笔者依据志怪小说作者的创作目的、倾向将六朝志怪小说分为猎异类、刺世类、神教类、博物类等四类。
     第二章分析了博物类志怪小说的概念。博物类志怪小说的基本特征博和杂,博是指其内容繁富,杂不仅是指其内容的芜杂,还含有编排体例无一固定的准的。这类小说典型者有张华的《博物志》、郭璞的《玄中记》、刘敬叔的《异苑》和任昉的《述异记》。博物类志怪小说的独特性在于宗教的外衣、博物思想的内核以及与小说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文学形态。其结构与题材内容远绍《山海经》等作品的成篇方式;传统文化中的博物思想对博物类志怪小说也有很大影响;汉赋作家的创作观念、描绘事物的方式以及汉赋作品的叙述框架等,都对博物类志怪小说有发微之功;谶纬神学对博物类志怪小说亦起了催生的作用。
     第三章是对博物类志怪小说的形成原因进行探析。六朝物质文化交流不断,思想文化更为活跃,关于异域的珍闻趣事便不断在内地传播,并被神秘化;邹衍“大九州”式的天下观念越发放大,为博物类志怪小说作家的想象空间提供了理论支持;士人们博采众长,杂糅各家,探索外部世界的兴趣空前增强;这时期编纂类书之风盛行,博物类志怪小说也受此风的沾溉;士人心态、文学观念亦发生了变迁,著述追求繁富、宏博;受清谈之影响,士人也炫耀自己的博学与捷悟,从而邀取做官入仕的资本。
     第四章论述的是博物类志怪小说的艺术特征。该类小说以矜才、显博为其目的,还可满足人们对外部世界认识的要求;与创作目的相关联,小说的怪异色彩也远逊于神教类志怪小说与猎异类志怪小说;叙事技巧方面,其叙事呈现出简单疏略、鲜有情节、直线型叙述的特点,材料也多是散漫地排列;其内容是以描摹事物,即记述远方异物的特征、形状、功用等为主,故而它的语言简略不成大观,几乎没有什么文学性可言;它的材料,多是作家从前代典籍中搜求辑录而来的。
     第五章论述博物类志怪小说的影响。该类小说亦有其特殊的价值,历代续作层出不穷,它们基本上秉承了博物类志怪小说博与杂的特点,也承袭了这类小说的写作规范与内容体式;后世出现了专门的博物类小说,尤以《镜花缘》最为著名,该部小说的叙事模型也祖述了魏晋南北朝博物类志怪小说“以方位的移换为依托”的方式;类书的编纂在后代也蔚然成风,其发展到极致,便是“类书体”小说的问世;博物类志怪小说还创立了一种依靠地理方位的变化来结构成篇的行文方式,在明清小说中显得尤为突出;该类小说亦为后代各类文学体裁提供了故事母题、叙事范型,以及一定的文化内涵,它的题材内容甚广,成为后代百科知识的渊薮。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is one important and distinctive genres of novel during the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which is inadequately studied by researchers for a long time. Even though it is studied by some scholars, it is viewed with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ies, leading to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toward this novel genre. As a matter of fact,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has its own unique and special way of interpretation. If seen in the context of its current history, we can view it in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we can obt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as and cultures during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of Wei and Jin; we can find the special mental state of the men of letters, especially the ordinary intellectuals, which is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study and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its time and the author’s mentality; we can be inspired to study the compilation of similar books and to find the new fashion of monographs since 3 AD; we can better combine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from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mensions and illustrate each other to find out new things.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the anal of oddities novel in the academic field。Presently, the academic realm basically figures out the storage and missing of the novel, and has published an annotated version. Besides, 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 ancient mythology,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allegories are the three origins of the anal of oddities novel.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mooting points concerning the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of each sub-genre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novel type.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thinks that we should combine the study of the writers and the works, since different writer has its own motive of creating and thus the works are marked by the writers’distinct features. Therefore, only by uniting the two can we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its motif.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divides the novel of the annals of oddities into four types—according to the writing intentions of the writers: hunting for the odds, satirizing the world, mystifying the religion, and knowing things.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Its basic features: richness and variety. Its richness refers to the rich content, while its variety refers to the various contents and flexible layout style.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kind of novel are: Annals of Knowing Things by Zhang Hua, Record in Meditation by Guo Pu, Odds Garden by Liu Jingshu and Narrating Odds Record by Ren Fang. The uniqueness 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lies in the literary form organically combined by its outer religion, inner knowing-things-idea and the form of the novel. Its structure and themes inherited the structuring approach of works like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the idea of knowing things in traditional culture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The creating notions of the writers of The Verse Prose of Han, the way of depicting things and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Verse Prose of Han all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in interpreting the subtleness 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the oracle theology also played a role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Chapter three is an exploration of the reas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Owing to the constant exchanges of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ix dynasties, ideas and cultures were ever more active, the anecdotes about the foreign land kept spreading at home and being mystified; the world view of Zou Yan’s”nine large continents”was widely received, 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novelists’imagination; the men of letters absorbed others’strength, integrated them and explored the outside world with a stronger interest; compiling similar books was quite trendy during this period,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being also emerged in this milieu. With the change of the mentality of the literary men and the idea of literature, writers pursued richness and sublimity; influenced by the impractical talks, men of letters also showed off their broad knowledge and cleverness, making it the capital of promoting to the office.
     Chapter four deals with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This kind of novels aim to present the broad knowledge in a genius way, and satisfy people’s need to know the outside world; related with the aim of creation, the oddity of the novels may not as odd as that of the mystifying- religion novel or the novels of hunting the odds; for the narrative technique, the narration is simple, plotless, linear, and the materials are randomly arranged; it mainly describes things, that is, to record the features, shape, functions of the distant things, thus the language is not grand, even without literariness; its materials are sought and recorded from the old books.
     Chapter five expounds upon the influence 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This kind of novel has its own unique value as well, since the later novels basically followed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diversity 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and also followed the writing model and content and style; in the later years, novels of comprehensiveness appeared, such as the most well-known, the narrative pattern of which derived from the“the transfer of the orientation”of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the compilation of classified books(books compiled according to a certain criteria) become fashionable in the later dynasties, the perfection of which was the birth of the novel of“classified book type”; the novels of comprehensive anal of oddities developed a way of writing by the transfer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s , which was more obvious in the novels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is kind of novel offers motif, narrative paradigm and certain cultures for the later literature of various genres. The broad subjects and contents become the origin of encyclopedia.
引文
①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84页。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第1期。
    ③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中华书局,1959年版,191页。
    ①陈文新:《近百年来唐前志怪小说综合研究述评》,载《学术论坛》,2001年第2期。
    ①郭延礼主编:《中国文学精神》(魏晋南北朝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70页。
    ①(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17页。
    ②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见其《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36页。
    ③刘叶秋:《古小说的新探索》,载李剑国著《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5页。
    ④袁世硕:《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序》,载张庆民著《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页,3页。
    ①王国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自序》,载其《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版,2—3页。
    ①台湾学者以为魏晋南北朝有四大成就,其二为“地方畛域之破除”,正是此谓。见台湾开明书店编译部编著《两晋南北朝史》,台湾开明书店,1977年5版,5页。
    ②(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1729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156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载《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317—321页。
    ②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71—76页。
    ①鲁迅:《古籍序跋集》载《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3页。
    ②静生:《中国古小说叙录》,载《中华月报》(第七卷,第五期),中华日报社,1944年版,61页,上引也见于此页。其所辑校的这一时期志怪小说有39种。此外,《神异经》据王国良从郭璞《江赋》的用典,以及葛洪《抱朴子》的引述中推断:最迟在西晋末年,《神异经》即已问世,并稍见流通,见其《神异经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静生误辑入汉人作品中;颜之推的《集灵记》和《冤魂志》也应并入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作者却辑入隋代,合此三种,共计有42种。
    ③严薇青:《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书录附考证》,载《严薇青文稿》,齐鲁书社,1993年版,5页。
    ④程毅中:《古小说简目·凡例》,中华书局,1981年版,8页。
    ⑤程毅中:《古小说简目·凡例》,中华书局,1981年版,32页。
    ⑥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中华书局,1981年版,9页。
    ①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凡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1页。
    ②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③潘建国:《古代小说书目简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9页。
    ④刘叶秋:《古小说的新探索——<唐前志怪小说史>序》,载自著《古典小说笔记论丛》,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40页。刘氏所说虽是针对志怪史的论述的,但对此期志怪小说的搜集也是很中肯的评论。
    ⑤李剑国:《志怪叙略》,载其《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3页。
    ⑥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之第一讲《从神话到神仙传》,载《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313页。
    ⑦林辰:《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16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7—8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四《三坟补逸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456页。
    ③孟瑶:《中国小说史·绪论》,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8页。
    ④李立:《汉墓神画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考察与分析》之《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5页。
    ⑤(日)内田道夫:《中国小说之流》,载其编著的《中国小说世界·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2页。
    ⑥刘勇强:《中国神话与小说》,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101—103页。
    ⑦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编:《中国小说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33页。
    ⑧林辰:《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1页。
    ⑨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55页。
    ⑩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5页。11林辰:《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29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左传正义》(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2版,164—166页。
    ②李少雍:《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111页。
    ③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11页。
    ④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编:《中国小说史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33页。
    ⑤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7页。
    ⑥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35页。
    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375页。
    ⑧郭箴一:《中国小说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90页,103页。
    ①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48页。
    ②孟瑶:《中国小说史·绪论》,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8—9页。
    ③王平:《古典小说与古代文化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4页。
    ④徐君慧:《中国小说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4页。
    ⑤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5年版,52页。
    ⑥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56页。
    ⑦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160页。
    ⑧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49页,250页。
    ①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3年版,47—48页。
    ②方土:《谈志怪小说的审美形态》,载《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6期。
    ③赵明政:《文言小说:文士的释怀与写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9页。
    ④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8页。
    ⑤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103—125页。
    ⑥王国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版,76—81页。
    ①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79—85页。
    ②刘知几分古小说为十类:偏纪、小录、逸事、琐言、郡书、家史、别传、杂记、地理书、都邑簿,见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杂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273页。胡应麟分古小说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见其《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九《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374页。纪昀分古小说为三类:叙述杂事、记录异闻、缀缉琐语,见《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中华书局,1965年版,1226—1236页。
    ③(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九《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374页。
    ④黄霖:《辨性质明角度趋大流——略谈古代小说的分类》,载《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3期。
    ⑤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分别见29页、39页、41页、42页。
    ①郭箴一:《中国小说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90页,103页。
    ②本表参照了黄霖主编的《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183页。各研究者的著作,分别为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简论》,载其《古典小说笔记论丛》,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陈文新《志怪三体》,载其《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王增斌、田同旭《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版。
    ①严薇青:《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书录附考证》,载《严薇青文稿》,齐鲁书社,1993年版,5页。
    ②袁世硕:《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序》,载张庆民著《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下引见15页。
    ③侯忠义的《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将张华的《博物志》、郭璞的《玄中记》、任昉的《述异记》视作一类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史》、吴志达的《中国文言小说史》、陈文新的《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等,都持这种观点。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31页。
    ②(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前言》,中华书局,1980年版,2页。
    ①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简论》,载《古典小说笔记论丛》,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9页。
    ①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林辰:《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①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85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9页。
    ③李悔吾:《中国小说史》,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5年版,34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911页,下引见1912页。
    ①葛洪:《神仙传自序》,载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4页。
    ②(南齐)王琰:《冥祥记自序》,转引自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82页。
    ③曹道衡:《论王琰和他的<冥祥记>》,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十七《相和歌辞》,中华书局,1979年版,547页。
    ⑤曹胜高:《从汉风到唐音——中古文学演进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14页。
    ⑥(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982页。
    ⑦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9页。
    ①韩秋白,顾青:《中国小说史》,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36页。
    ②何尚之:《列叙元嘉赞扬佛教事》,载(清)严可均辑《全宋文》卷二十八,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73页。
    ③参阅郑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宣佛小说》,载《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481—494页。
    ④《幽明录》与《宣验记》所表现出的思想倾向并不相同,《宣验记》纯是宣佛小说,而《幽明录》中所反映的思想比较复杂,如王国良先生即认为“举凡古来的迷信传说与佛道思想,都兼容并收。”见王国良撰《幽明录研究》,载静宜文理学院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2》,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50页。
    ①黄药眠:《论作家的主观在创作上的作用》,载《黄药眠文艺论文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03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2794页。
    ③(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三《还冤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1208—1209页。
    ④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677—678页。
    ⑤(北魏)颜之推著,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371页。
    ⑥(唐)李百药:《北齐书》卷四十五《颜之推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618页。
    ①(唐)李延寿:《南史》卷五十七《范云传附从兄缜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1421页。
    ②(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百一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754页。
    ③钱锺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890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九《赵王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605页。
    ⑤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365页。
    ⑥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3版,358页。
    ①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362页。
    ②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黄山书社,1989年版,121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820页。
    ④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38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二十七《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827页。
    ⑥(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71—72页。
    ⑦(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3652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十二《干宝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2150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郭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899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悖骸妒浪敌掠镄<恪罚谢榫郑?984年版,382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七,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364页。下引同此卷。
    ⑤曾祖荫,黄清泉,周伟民,王先霈选注:《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5页。
    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八《华阳博议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500页。
    ⑦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91页。
    ⑧《孟子·万章下》,载(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746页。
    ①(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603页。
    ②(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77页。
    ③(唐)李延寿:《北史》卷四十三《李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606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5页。
    ⑤(唐)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16页。
    ①(晋)陶潜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36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杂诗下》,中华书局,1977年版,425页。
    ③(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359页。
    ④(汉)班固:《两都赋》,载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释:《全汉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57页。
    ⑤(汉)王充:《论衡·谴告篇》,载《诸子集成》(第7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144页。
    ①(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2177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十三《律历志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307页。
    ③(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3103—3104页。
    ④参阅王瑶:《小说与方术》,载《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版,129页。
    ①(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2页。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卷3《神话编·神仙考》,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32—145页。
    ③(晋)葛洪:《神仙传自序》,载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4页。
    ④(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1页。
    ⑤容肇祖先生谓:“士大夫而喜方士之道者,或好服食养生,或事天师五斗米道者,大有其人。而方士之迷信,亦因以巩固。如葛洪者,竟遂著书,纯作方士之谈,为方士辩护,则魏晋之崇信方士,而方士在当时之势力可知也。”见容肇祖著《魏晋的自然主义》,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166页。
    ⑥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8页。
    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39页。
    ⑧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邱汉生:《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352—360页。
    ⑨(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一《宗室传·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子义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477页。
    ⑩(日)高楠顺次郎,净空法师编:《大藏经》(第五十二册)二一一0《辩正论》,台北财围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504页。11 (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六《陆杲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399页。
    ①(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引》及《华阳博议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498页、515页。
    ②(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7页。
    ③(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4页。
    ①(梁)任昉:《述异记》,随庵丛书本。
    ②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前言》,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7页。
    ③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篇名、存佚情况,是根据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中华书局,1981年版;袁行霈、侯忠义著《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
    ①(汉)王充:《论衡》卷十三《别通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209页。
    ②(汉)赵晔撰,(元)徐天祜音注,苗麓校点:《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96页。
    ③王庸:《中国地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6页。
    ④汪子春,范楚玉:《中华文化通志·农学与生物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66页。
    ⑤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185页。
    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72页。
    ①(三国)王肃注:《孔子家语》卷四《辨物》,四部丛刊本,45页。
    ②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54—155页。
    ③王晶波:《从地理博物杂记到志怪传奇——<异物志>的生成演变过程及其与古小说的关系》,载《西北师大学报》1997年第4期。
    ④(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八《华阳博议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499页。
    ⑤(汉)王充:《论衡》卷二十九《对作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442页。
    ⑥(英)克莱夫·贝尔著,周金环、马钟元译:《艺术》,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53页。
    ①(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210—211页。
    ②清人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称:“唐殷文奎为注曰:‘张华读三十车书,作《博物志》四百卷。武帝以为繁,止作十卷。’案:此书浅猥无足观,决非华作;殷之所云,正以饰是书之陋耳。魏、晋间人何尝有著书四百卷者?且从中选得十卷,不知当若何佳,今乃尔耶!”载(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卷8),中华书局,1999年版,281页;余嘉锡先生也称:“王嘉《拾遗记》所记之事,杜撰无稽,殆无一语实录。”见其《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155页。
    ③(唐)魏徵,令狐德棻等撰:《隋书》卷三十四《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1010页。
    ④(明)崔世节:《博物志跋》,载范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49页。
    ⑤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31页。
    ⑥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415页。
    ⑦(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306页。
    ①(清)黄丕烈著,屠友祥校注:《荛圃藏书题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901—902页。
    ①(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55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九《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378页。
    ③唐久宠《张华博物志之编成及其内容——博物志校释叙》:“今传博物志十卷本凡有二类,……二类之间,分合不同;内容条目,则皆无异。”载《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2》,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31页。
    ④(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324页。
    ⑤(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14页。
    ⑥郭璞《注山海经序》认为其书“显于汉”,载(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4页;班固称汉时存世的著作有“《山海经》十三篇”等,载(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0《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1774页。(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传·王景传》云:“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2465页。
    
    ①(汉)无名氏:《神异经》(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2页。
    ②(宋)张君房纂辑:《云笈七签》卷二十六《十洲三岛》,四部丛刊本,194页。
    ③(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1961年版,118页。
    ④(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2页、37页。
    ⑤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8页。
    ⑥(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8页。
    ①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1431页。
    ②鲁迅指出:“用近代的文学眼光看来,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见其《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收《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84页。刘师培亦云:“建安文学,革易前型。”见其《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0页。二人都强调了文学的变迁。
    ③(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67页。
    ④汪文学:《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90页。周勋初先生《梁代文论三派述要》称齐梁文坛上有守旧派、趋新派和折衷派之争。守旧派以裴子野、萧衍、刘子遴为代表,趋新派以萧纲、萧绎、萧子显、徐摛父子、庾肩吾父子为代表,折衷派以萧统、刘勰为代表餍屡梢浴靶卤洹蔽淅砺壑?南,在当时的影响最大。见周勋初著《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230—253页。
    ⑤(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二《四部正讹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414页。
    ⑥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十八子部小说家类《山海经辨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120页。
    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二《四部正讹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412页。
    ⑧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241—261页。
    ⑨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92页。
    ①(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卷三《异鸟》,中华书局,1980年版,37页。
    ②(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卷二《异产》,中华书局,1980年版,26页。
    ③《逸周书》佚文十一载“西域献火浣布,昆吾氏献切玉刀。”载朱右曾著《逸周书集训校释》,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173页。
    ④(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六《西南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860页。
    ⑤(战国)列禦寇:《列子》卷五《汤问》,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22页。
    ⑥(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9页。
    ⑦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8页。
    ①(汉)无名氏:《神异经》(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5页。
    ②(宋)张君房纂辑:《云笈七签》卷二十六《十洲三岛》,四部丛刊本,195页。
    ③朱渊清:《魏晋博物学》,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④(汉)王充:《论衡》卷十一《谈天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167页。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2版,87页。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2版,185页。
    ①(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4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八《华阳博议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499页、502页。
    ③(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刘交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1972页。
    ④(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1205页、1508页、1537页。
    ⑤(汉)刘熙:《释名》,四部丛刊本,1页。
    ⑥(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57页。
    ⑦(三国)刘劭:《人物志》,四部丛刊本,14页。
    ①(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恪罚谢榫郑?984年版,117页、213—214页、275页。
    ②(北魏)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三《勉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70页。
    ③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2版,200页。
    ④(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1200页。
    ⑤(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2531页。
    ⑥(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九《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374页。
    
    ①(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22页。
    ②(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3页。
    ③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91页。
    ④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337页。
    ①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87页。
    ②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126页。
    ③(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一《魏书·国渊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340页。
    ④清章学诚曰:“古之赋家……虽其文逐声韵,旨存比兴,而深探本原,实能自成一子之学;与夫专门之书,初无差别。”见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附录《校讐通义》卷十五《汉志诗赋》,中华书局,1985年版,1064页。
    ⑤(汉)刘歆:《西京杂记》,抱经堂校本(民国年校刻朱印本),11页。
    ⑥(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卷五十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534页。
    ⑦(清)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99页。
    ⑧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00页。
    ⑨(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7页。
    ⑩(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二十一,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288页。
    ①(晋)郭璞:《方言》,四部丛刊本,1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四十一,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437页、438页。
    ③(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34页。
    ④(梁)钟嵘:《诗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2页。
    ⑤(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99页。
    ⑥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37页。
    ⑦(清)陈元龙编:《历代赋汇》,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版。
    ⑧(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1页。
    ⑨(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2版,7页。
    ①李立:《论汉赋与汉画的空间方位叙事艺术》,载傅修延主编《叙事丛刊》(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28页。
    ②姜书阁:《汉赋通义》,齐鲁书社,1989年版,320页。
    ③费振刚等校释:《全汉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511页。
    ④(清)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92页。
    ⑤(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38页。
    ⑥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8页。
    ①(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31页。
    ②(英)崔瑞德,(美)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815页。
    ③钟肇鹏:《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241页。
    ④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29页。
    ⑤(唐)魏徵等撰:《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中华书局,1973年版,941页。
    ⑥(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068页、1074页。
    ⑦(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郭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899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92页。
    ②(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23页。
    ③(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一百二十五《佞幸传·邓通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3192页。
    ④(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二十六《历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1260页。
    ⑤(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787页。
    ⑥(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97页。
    ⑦(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252页。
    ⑧(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28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077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30—31页。
    ③(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14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068页。
    ②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109页。
    ③(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36页。
    ①(宋)罗泌撰,(宋)罗苹注:《路史》,清同治四年(1865)重刻宋本,32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4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郭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899页。
    ④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67页。
    ⑤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92页。
    ①(晋)郭璞撰,(清)叶德辉辑:《郭氏玄中记》(丛书集成续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②(明)胡震亨:《刘敬叔传》,载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107—108页。
    ③王国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版,322—323页。
    ④韩秋白、顾青:《中国小说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37页。
    ⑤(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19页。
    ⑥(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八八六,中华书局,1960年版,3937页。
    ①(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87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三十五《郑玄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207页。
    ③(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306页。
    ④(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08页。
    ⑤(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546页。
    ⑥(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0六《艺文志》,中华书局,1977年版,5219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14页。
    ②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427—429页。
    ③(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3页。
    ④(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4页。
    ①夏南强:《类书性质新辨》,载《晋阳学刊》2000年第4期。
    ②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中华书局,1962年版,188页。
    ③(宋)王应麟辑:《玉海》卷五十四《艺文·承诏撰述》,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版,1025页。
    ①(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88页。
    ②(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90页。
    ③(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596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三十七,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386页。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8页。
    ⑥晋人左思《三都赋序》云:“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匪本匪实,览者奚信?且夫任土作贡,《虞书》所著;辩物居方,《周易》所慎。”见(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中华书局,1977年版,74页。晋惠帝元康年间尚书郎卫权同左思一样,主张赋必征实,故他称赞《三都赋》是“言不苟华,必经典要,品物殊类,禀之图籍。辞义瑰玮,良可贵也。”尚书郎刘逵亦承左思、卫权之说,主张征实,其《注左思蜀都吴都赋序》认为左思的赋,是“拟议数家,傅辞会义,抑多精致。”均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二《左思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2376页。从中可以看出,在追求辞藻华丽的同时,内容方面则要求征实,主张描写要接近事物的实际,不得虚构,当然这也是其时人们的所谓“真实”的标准。这可以说是这一时期属文的风尚,这一点同样也反映在小说的创作中。
    ⑦(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8页。
    ⑧(三国)曹丕撰,(清)孙冯翼辑:《皇览》,载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172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3页。
    ①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92页。
    ②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中华书局,1982年版,8页。
    ③张涤华:《类书流别》,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16页。
    ④(晋)郭璞注:《尔雅》,载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1139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4页。
    ⑤(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中华书局,1957年版,11页。
    ①(清)丁晏:《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叙》,载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1346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2页。
    ②(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29页。
    ③(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载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1346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8—9页。
    ④(宋)郑樵:《通志》卷七十五《昆虫草木略·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865页。
    ⑤王贻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117—118页。
    ⑥董治安:《穆天子传通解·序》,载郑杰文著《穆天子传通解》,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2页。
    ⑦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370页。
    ①(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919页。
    ②(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109页。
    ③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3页。
    ④(汉)刘歆著,(晋)葛洪集:《西京杂记》,四部丛刊本,4页。
    ⑤(汉)班固:《西都赋》,载费振刚等校释《全汉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358页。
    ⑥(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三十八《度尚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1286页。
    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五《东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820页。
    ⑧向达:《汉唐间西域及海南诸国古地理书叙录》,载《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1957年版,569页。
    ①(汉)杨孚著,(清)曾钊辑:《异物志》,载《南越五主传及其它七种》,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8页。
    ②(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35页。
    ③(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339页。
    ④(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1页。
    ⑤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94页。
    ①(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7页、14页。今据《晋书·荀勖传》载:“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书,诏勖撰次之,以为《中经》,列在秘书。”可知《中经》是将汲郡中出土的古书分目别裁而成,是为目录著作。另据《隋书·经籍志》载:“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是为一证。
    ②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79页。
    ③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411页。
    ④(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2344页。
    ①(汉)刘安著,(汉)高诱注,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417页。
    ②(汉)王充:《论衡》卷十一《谈天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167页。
    ③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306页。
    ④有学者称:“邹衍对地理方面的论述,目的主要是阐明‘治各有宜’,而不是让人到海上求仙。”邹衍学说的本质还在于他“力图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来解释历史的变迁、宇宙运行的法则和人事的兴废”,他还是以帮助国君治理国家为自己的终极目标的。见陆玉林、唐有伯著《中国阴阳家》,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21页、22页。
    ⑤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载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416页。冯友兰也说:“邹衍的地理学说,扩大了人的心胸。”载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2版,487页。
    ⑥曹胜高:《国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31页。
    ⑦《尚书·禹贡》曰:“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划定了九州的疆域,计分天下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州。见(清)孙星衍辑《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136—137页。关于《禹贡》的成书,新时期学者多以为是西周初年史官根据史实作了整理记录,而最后增益定型则在战国年间,见刘起釪《<禹贡>写成年代与九州来源诸问题探研》,载唐晓峰主编《九州》(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2—12页。
    ⑧如童书叶先生以为,“古人尚有一种空泛之‘九州’观念,……殆即九方之意,九方者,东南西北及其四隅加中央也;此类空泛而非实际制度之‘九州’,亦当为《禹贡》‘九州’前身之一。”又说:“春秋而后,各大国努力开疆之结果,所谓‘中国’愈推愈大,渐有统一之倾向,于是具体区划‘天下’之需求乃起;《吕览》、《禹贡》、《尔雅》、《职方》等书始有具体之‘九州’制度。‘九州’之名各书所载不同,……由此知‘九州’制度之背景,实为春秋、战国之疆域形势。”见童书叶《中国疆域沿革略》,台湾开明书店,1974年版,51—52页。
    ①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文集》卷二“释三九(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年版,73页。
    ②(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239页。
    ③载唐晓峰主编《九州》(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42页。
    ④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628页。
    ⑤葛兆光:《古代中国人的天下观念》,载唐晓峰主编《九州》(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125页。
    ⑥(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2页。
    ①(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22页。
    ②(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页。
    ③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中华书局,2007年版,19页。
    ①(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1页。
    ②(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35页。
    ③(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50页。
    ④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221页。
    ⑤王玉仓:《科学技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90页。
    ⑥(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50页。
    ⑦转引自杜石然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270页。
    ⑧(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8页。
    ⑨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32页。
    ①余敦康:《魏晋玄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32页,上引也见于此页。
    ②《周易·系辞上》,载(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81页。
    ③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载其《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版,18—27页。
    ④(晋)陈寿著,(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1115页。
    ⑤(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悖骸妒浪敌掠镄<恪罚谢榫郑?984年版,382页。
    ⑥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载其《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32页。
    ⑦范文澜先生说:“西晋统一,影响到各个方面,士人博学也是其中之一。”载其《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4版,296页。
    ⑧(宋)曾慥辑:《类说》,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29页。
    ①(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7页。
    ②贺昌群先生说:“每一时代皆有其时代之特性,当其特性在发展之时,往往与其前一代之传统势力,发生参差之反应作用,申言之,即必然承继其传统之一部分,同时革弃其传统之另一部分,复增入其他新异之部分,此历史演变之恒律也。”见其《魏晋清谈思想初论》上篇《汉魏间学术思想之流变》,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页。刘汝霖亦言:“这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最特别的时期。一般学者的态度,都与别代不同。他们讨论行为,则提倡适性;研究思想,则崇拜虚无;谈到政治,则主张放任。”见其《汉晋学术编年》(下),中华书局,1987年版,245页。
    ③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彩图版),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112页。宗白华先生也认为,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时期,前此的两汉与六朝的审美风尚发生了变迁,大致两汉时期以“错彩镂金,雕缋满眼”为美,魏晋之后则宗“初发芙蓉,自然可爱”为美。见其《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4—38页。他们都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观照这段历史的,笔者大致同意他们的划分,但在具体论述时又有不同,详见文中论述。
    ④袁行霈编著:《中国文学史纲要》(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版,4页。
    ⑤(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17页。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477—478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十七《杜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935页。
    ③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3版,148—149页。
    ④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版,258—259页。
    ①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追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有论述,载其《而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80—98页。王朝闻先生亦以为,人们的审美理想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的,载其《美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93页。
    ②(日)青木正儿著,孟庆文译:《中国文学思想史》,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10页。
    ③罗宗强先生以为葛洪的文学观点并不代表建安以来文学思想发展的主潮,是一种杂糅的、凌乱的议论。见其《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2版,117页。笔者鄙意以为葛洪的文艺思想很能说明问题,其后刘勰《文心雕龙·谐隐》亦云:“稗官所采,以广视听”,也是说明即便是如笑话、诙谐文、小说等都能广博人的见闻,从这个角度来说,葛洪无疑是发论甚深的。见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272页。
    ④(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三十二《尚博》,四部丛刊本,195页。
    ⑤(唐)魏徵等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1729—1730页。
    ①(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49页。
    ②(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十七《杜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2258页、2259页。
    ③陈寅恪:《清谈误国》,载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版,45页。
    ④余英时:《名教思想与魏晋士风的演变》,载《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357—387页。
    ⑤詹福瑞主编:《中国古代文人心灵史丛书·前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页。
    ⑥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18页。
    ⑦(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四十六《正郭篇》,四部丛刊本,232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悖骸妒浪敌掠镄<恪罚谢榫郑?984年版,46页。
    ②《世说新语·言语》:“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王云:‘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贞。’孙云:‘其山嶵巍以嵯峨,其水氵甲渫而扬波,其人磊砢而英多。’”载(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悖骸妒浪敌掠镄<恪罚谢榫郑?984年版,47页。
    ③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63—117页。
    ④(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悖骸妒浪敌掠镄<恪罚谢榫郑?984年版,122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附从弟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236页。
    ②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清谈”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881页。吕先生在《读史札记》“晋人之矫诞”条亦云:“自后汉以名取士,而当世遂多矫伪之人,色取行违,居之不疑,至易代而犹未革。”见同书886页。
    ③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162页。
    ④白化文:《麈尾与魏晋名士清谈》,载《文史知识》,1982年第7期。
    ⑤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438页。
    ⑥(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168页。
    ⑦余嘉锡撰:《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13页。
    ⑧(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中华书局,1972年版,908页。同样的见解还有: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云:“江左诗文溺于玄风,辞谢彫采,旨寄玄虚,以平淡之词,寓精微之理?仕铮ㄋ?绰)、许(许珣)、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语皆平典,由嵇阮而上溯庄周,此南文之别一派也。……郭璞之作,佐以彪炳之词,而出以挺拔。”见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264页。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亦曰:“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单乎此。自建武暨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中华书局,1974年版,1778页。郭璞不能不受这些影响。
    ⑨(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701页。
    ①(梁)萧绎:《金楼子》(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41—42页。又(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三《伏暅传》亦曰伏暅“幼传父业,能言玄理,与乐安任昉、彭城刘曼俱知名。”中华书局,1973年版,774页。可知任昉也确曾参与到清谈中。
    ②唐长孺:《清谈与清议》,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版,299页。
    ③(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二十六《职官八》,中华书局,1988年版,736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074页、1070页。
    ②(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八《华阳博议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508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悖骸妒浪敌掠镄<恪罚谢榫郑?984年版,140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郭璞葛洪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1913页。
    ⑤(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任昉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254页。
    ⑥(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6—17页。
    ⑦(宋)欧阳修:《博物说》,载《欧阳修全集·笔说》,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1045页。
    ⑧(梁)锺嵘:《诗品》,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8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七《杂曲歌辞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970页。
    ②(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193页。
    ③(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一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189页。
    ④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475页。
    ⑤(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任昉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253页。
    ⑥(清)严可均辑:《全梁文》卷十一,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16页。
    ⑦(清)许梿评选,黎经浩笺注:《六朝文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85—86页。
    ①(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八《掾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15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五,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106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九《光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384页。
    ④参吕思勉著《吕思勉读史札记》“选举寒素之士”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936页。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267页。
    ①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2版,191—192页。
    ②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348页。
    ③黄少英:《魏晋人物品题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33—46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769页。
    ⑤(唐)李延寿:《南史》卷三十三《徐广传附郗绍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859页。
    ⑥(三国)曹丕撰,(清)孙冯翼辑:《典论》卷一《论文》(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2页。
    ⑦(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郭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901页、1904页。
    ⑧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221页。又见刘跃进、范子烨编《六朝作家年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93页。
    ⑨(梁)萧绎:《金楼子》卷四《立言》(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75页。
    ⑩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68—169页。
    ①(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九《九流绪论下》,中华书局,1958年版,375页。
    ②(明)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页。
    ③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卷四《晋之历史家与小说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57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2159页。
    ⑤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载其《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72页。
    ⑥(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273页。
    ⑦这个数字是包括魏晋南北朝及隋,直至唐初,见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883—896页。
    ①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546页。
    ②(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3—4页。
    ③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9页。
    ④(晋)葛洪:《西京杂记》,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孔天胤《西京杂记》本。
    ⑤(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刊《顾氏文房小说》本。
    ⑥(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2页。
    ⑦(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274页。
    ⑧(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7页。
    ①(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210—211页。
    ②(梁)任昉:《述异记》,随庵丛书本。
    ③(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8页。
    ④(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71—72页。
    ⑤(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614页。
    ⑥(汉)王充:《论衡》卷十三《别通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206页。
    ⑦(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546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611页。
    ②(战国)屈原著,卫瑜章集释:《离骚集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19页。
    ③(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142页。
    ④(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4页。
    ①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1600页。
    ②(三国)韦昭注:《国语》卷一《周语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6页。
    ③(汉)伏胜撰,(汉)郑玄注,陈寿祺辑校:《尚书大传》(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80—81页。
    ④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958页。
    ⑤(三国)韦昭注:《国语》卷十八《楚语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209页。
    ⑥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36页。
    ⑦(宋)洪兴祖:《离骚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51页。
    ⑧(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52页。
    ⑨章太炎撰,庞俊、郭诚永疏证:《国故论衡疏证》,中华书局,2008年版,429页。
    ⑩也有认为任昉之诗不是由于用典过多的缘故,《诗人玉屑·用事》曰:“李商隐诗好积故实,如喜雪诗:‘班扇佣裁素,曹衣讵比麻?鹅归逸少宅,鹤满今威家。’又‘洛水妃虚妒,姑山客谩夸。联辞虽许谢,和曲本惭巴。’一篇中用事者十七八,以是知凡作者须饱材料。傅称:任昉用事过多,属辞不得流便。余谓昉诗所以不能倾沈约者,乃才有限,非事多之过。”见(宋)魏庆之编,王仲闻校勘《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49页。《诗话总龟·用事门》曰:“传称任昉用事过多,属辞不得流便。余谓昉诗所以不能倾沈约者,乃才有限,非用事(事多)之过。”见(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138页。今观宋人的诗文中多喜欢用事,而且诗学理论也特重以学问入诗,但钟嵘所处的齐梁时代诗文虽也用事,却未在理论上引起关注。11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二,中华书局,1977年版,183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郭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901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五,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1111页。
    ③(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908页。
    ④闻一多批评唐初五十年的诗是较精密的类书,他说:“我们从《书钞》看到《初学记》,便看出了一部类书的进化史,而在这类书的进化中,一首初唐诗的构成程序也就完全暴露出来了。你想,一首诗做到有了‘事对’的程度,岂不是已经成功了一半吗?余剩的工作,无非是将‘事对’装潢成五个字一幅的更完整的对联,拼上韵脚,再安上一头一尾罢了。这样看来,若说唐初五十年间的类书是较粗糙的诗,他们的诗是较精密的类书,许不算强词夺理吧?……我们许要想到前面所引时人批评李善‘释事而忘意’,和我批评类书家‘采事而忘意’两句话。现在我若给那些作家也加上一句‘用事而忘意’的案语,我想读者们必不以为过分。”见闻一多《唐诗杂论》之一《类书与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5—6页。闻先生固然有对初唐诗歌有贬低的倾向,今天的研究者已认识到它们在唐诗思想、艺术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一环,但鲜有研究者从诗人身份这一角度来探索这一时期的诗歌发展,闻先生显然是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对初唐诗研究的视角直到今天仍对我们有启迪意义。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477—478页。
    ①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52页、285页、311页。
    ②(汉)王充:《论衡》卷十三《别通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209页。
    ③(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4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075页。
    ⑤(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38页、47页。
    ⑥(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543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二《郭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901页。
    ②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90页。
    ③(梁)任昉:《述异记》,随庵丛书本,8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5页。
    ①(三国)徐干:《中论》第十五篇《务本》,四部丛刊本,37页。
    ②(三国)曹丕:《典论》,载(明)张溥辑评、宋效永校点《三曹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180页。
    ③(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2页。
    ④(梁)萧统:《陶渊明传》,载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611页。
    ⑤参李剑锋著《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66页。
    ⑥(晋)陶潜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11—12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十二《干宝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2150页。
    ②(晋)葛洪:《抱朴子·序》,四部丛刊本,3页。
    ③(晋)葛洪:《神仙传·序》,载(元)辛文房撰、韩放校点《唐才子传》后附《神仙传》,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 497页。
    ④(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1页。
    ⑤卿希泰,唐大潮著:《道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56—83页。
    ⑥参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81页、130—131页。
    ⑦(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一《临川烈武王道规传附子义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1477页。
    ⑧(日)高楠顺次郎,净空法师编:《大藏经》(第五十二册)二一一0《辩正论》,台北财围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504页。
    ⑨(唐)释玄恽:《法苑珠林》,四部丛刊本。
    ⑩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93页。11 (齐)陆杲:《系观世音应验记》,载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19页。1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9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144页。
    ②(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62页。
    ①(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63—64页。
    ②(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14页。
    ③(晋)葛洪:《神仙传》,载(元)辛文房撰、韩放校点《唐才子传》后附,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541—542页。
    ①(南朝宋)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载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13页。
    ②(南朝宋)张演:《续光世音应验记》,载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中华书局,1994年版,10页。
    ③(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46页。
    ①(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中华书局,1996年版,15页。
    ②(魏)曹丕:《列异传》,载郑学弢校注《列异传等五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1—2页。
    ③(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574页。
    ④(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8页。
    ⑤(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23页。
    ⑥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6页。
    ①(魏)曹丕:《列异传》,载郑学弢校注《列异传等五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33页。
    ②(晋)陶潜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29页。
    ③胡不归:《读陶渊明集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00页。
    ①(汉)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69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唐之传奇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54页。
    ③(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23页。
    ④(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111页。
    ⑤(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23页。
    ①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5—486页。
    ②(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33页。
    ③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13页。
    ④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44页。
    ①(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141—142页。
    ②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2—43页。
    ③詹石窗:《道教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162页。
    ①(晋)孔约:《孔氏志怪》,载鲁迅《古小说钩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181—183页。
    ②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115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19页。
    ②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2版,97页。
    ③(晋)张华:《博物志》(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2页。
    ④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90页。
    ⑤(汉)无名氏撰,(后魏)郦道元注,(清末)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水经注疏》卷三十六《若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2947页。
    ⑥(晋)张华:《博物志》(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2页。
    ①(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5页。
    ②鲁德才:《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256页。
    ③(晋)张华:《博物志》(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3页。
    ④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113页。
    ①(苏)高尔基著,冰夷等译:《论散文》,载《论文学》(续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387页。
    ②(晋)张华:《博物志》(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4页。
    ③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9页。
    ④马振方:《小说艺术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54页。
    ⑤(晋)张华:《博物志》(诸子百家丛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24页。
    ①(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235—236页。
    ②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76页。
    ③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9页。
    ④(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13页。
    ⑤(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3页。
    ①(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2页。
    ②王国良:《幽明录研究》,载静宜文理学院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2》,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58页。
    ③(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210—211页。
    ④唐久宠:《博物志校释·序》,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版,6—7页。
    ⑤(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46页;下引见71页。
    ⑥(汉)刘安撰,(汉)高诱注,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46页。
    ⑦(旧题秦)孔鲋:《孔丛子》卷一《论书》,四部丛刊本,8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14页。
    ②(汉)扬雄:《蜀王本纪》,载林贞爱校注《扬雄集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17页。
    ③(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34页。
    ①(梁)吴均撰,王根林校点:《续齐谐记》,载《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1004页。
    ②(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载徐震堮选注《汉魏六朝小说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55—56页。
    ①张力伟,冯瑞生:《小说别裁》,学苑出版社,1998年2版,100页。
    ②(齐)祖冲之:《述异记》,载张学弢校注《列异传等五种》,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92页。
    ①王旭川:《中国小说续书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7页。
    ②参考方南生著《段成式年谱》,载《酉阳杂俎》之后附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309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六七《段文昌传附子成式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4369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八十九《段志玄传附成式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3764页。
    ⑤(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296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篇《唐之传奇集及杂俎》,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74页。
    ②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49页。
    ③(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四部丛刊本,7页。
    ④(明)毛晋:《酉阳杂俎前集跋》,载(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296页。下引序跋、故事也见于此书,不一一注明了。
    ⑤(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14页。
    ⑥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50页。
    ⑦程毅中先生谓:“与同时的和较早的小说集相比,《酉阳杂俎》应该算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小说,在科技史、民俗史上有一定文献价值,但从文学性来衡量,只能说价值不高。”见其《唐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249页。
    
    ①(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118页。
    ②(明)李云鹄:《酉阳杂俎序》,载《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1年版,294页。
    ③(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14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215页。
    ②(宋)李石:《续博物志》,稗海本(康熙年振鹭堂补刻本)。
    ①(宋)李石:《续博物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943页。
    ②(宋)李石:《续博物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965页。
    ③(明)都穆:《续博物志后记》,载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422页。
    ④(宋)李石:《续博物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947页。
    ⑤(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中华书局,2007年版,5页。
    ⑥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340—398页。
    ⑦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196页。
    
    ①(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序》,载(明)董斯张撰《广博物志》,明万历年高晖堂序刻本。
    ②(明)韩敬:《广博物志叙》,载(明)董斯张撰《广博物志》,明万历年高晖堂序刻本。
    ③(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156页。
    ④(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1326—1327页。
    ⑤(明)董斯张:《广博物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8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57页。
    ①(明)董斯张:《广博物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8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85页。
    ②(明)董斯张:《广博物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8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286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悖骸妒浪敌掠镄<恪罚谢榫郑?984年版,483页。
    ①(明)张溥辑评,宋效永校点:《三曹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168页。
    ②(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自叙》,四部丛刊本,250页。
    ③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71页。
    ④(梁)萧绎:《金楼子》卷四《立言上》(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63页。
    ⑤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70页。
    ⑥(宋)郑樵:《通志》卷七十五《昆虫草木略·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865页。
    ⑦(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八《华阳博议上》,中华书局,1958年版,502—503页。
    ⑧张涤华:《类书流别》,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16页。
    
    ①慈波:《宋代文化与类书繁荣》,载《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
    ②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1982年版,126页。
    ③(宋)王应麟辑:《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版,5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八章《近世之学术》,载《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11页。
    ②胡适:《<镜花缘>的引论》,载《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8年版,1014页。
    ③(清)李汝珍著,锦文标点:《镜花缘》,岳麓书社,1989年版,1页、3页。
    ④(清)李汝珍:《李氏音鉴》,嘉庆15年刻本,1页。
    ⑤(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93页。下文所引的材料均见于此书,不一一注明矣。
    ⑥钱静方:《小说丛考》,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53—56页。
    ⑦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三篇《中国小说类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85页。
    
    ①袁世硕:《<镜花缘>和<山海经>》,载《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②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64页。
    ③(汉)无名氏撰:《神异经》,载《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54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五篇《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23页。
    ①(清)王念孙:《<说文解字注>序》,载(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1页。
    ②胡适:《<镜花缘>的著者李汝珍》,载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第四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84页。
    ③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75页。
    ④(韩)郑荣豪:《<镜花缘>的结构》,载《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
    
    ①(晋)陆机:《陆士衡文集》卷一《文赋》,四部丛刊本,2页。
    ②(三国)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中华书局,1957年版,413页。
    ③(汉)陆贾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7—9页。
    ①(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20页。
    ②陈文新:《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49页。
    ③(唐)张文成:《游仙窟》,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32页。
    ④周和军:《论空间叙事的兴起》,载《理论探索》2008年第1期。罗钢先生也说:“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的结构特征却是所谓的‘缀段性’,全书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故事,只有若干较小规模故事的连缀,连缀的中介也不是时间的延续,而是空间的转换。”见其《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79页。
    ①(美)浦安迪著,沈亨寿译:《明代小说四大奇书》,三联书店,2006年版,381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54页。
    ③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30页、31页。
    ④(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2版,362页。
    ⑤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72页。
    ①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1982年版,118页,前引也见于此页。
    ②参王媛:《<博物志>的成书、体例与流传》,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第6期。
    
    ①(明)董斯张:《广博物志》,明万历年高晖堂序刻本。
    ②(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156页。
    ③(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1155页。
    ①(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36页。
    ②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8页。
    ③(宋)徐铉:《稽神录》,中华书局,1996年版,142页。
    ④(明)瞿佑:《剪灯新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66—68页。
    ⑤(清)袁枚著,朱纯标点:《子不语》,岳麓书社,1985年版,161页。
    ①(清)李百川著,侯忠义整理:《绿野仙踪》第十二回《桃仙客龙山烧恶怪冷于冰玉洞炼神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85—87页。
    ②分别见于(明)洪楩编辑,石昌渝标点《清平山堂话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145—161页;(明)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285—295页;(明)凌濛初著,章培恒整理《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417—432页。
    ③(明)凌濛初著,章培恒整理《拍案惊奇》,上?偶霭嫔纾?982年版,564页。
    ④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92页。
    ⑤刘旭平:《唐代狐精故事论析》,载刘守华,黄永林主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333—342页。
    ⑥(唐)沈既济:《任氏传》,载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版,33—42页。
    ⑦(明)凌濛初著,章培恒整理:《二刻拍案惊奇》,上?偶霭嫔纾?983年版,571页。
    ①(德)汉斯-约尔格·乌特著,许昌菊译:《论狐狸的传说及其研究》,载《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第1期,译自enzy klop?die des m?rchens band 5,“fuchs?”,g?ttingen 1987.
    ②(清)蒲松龄著:《聊斋志异》,齐鲁书社,1981年版,83页。
    ③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9页。
    ④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206页。
    ⑤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126—127页。
    ①(元)王晔:《桃花女破法嫁周公》,载臧晋叔编《元曲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1029页。
    ②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2版,270页。
    ③钟敬文:《禁忌与中国文化·序》,载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3页。
    ④(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49页。下引各条也见于此书,不再一一注明。
    ⑤(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2633页。
    ⑥(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版,311页。下引见于(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130页。
    ①鲁迅:《古小说钩沉》,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485页。
    ②(汉)王充:《论衡》卷二十五《解除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386页。
    ③(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九十五《礼仪志中》,中华书局,1965年版,3127—3128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五十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546页。
    ⑤余敦康等著:《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159页。
    ⑥(梁)任昉:《述异记》,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622页。
    ⑦唐久宠:《博物志校释》,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版,10页。
    ①(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妇人方上》,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版,21页。
    ②(宋)陈自明著,(明)薛立齐校注:《校注妇人良方》,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年版,9页。
    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817页、934页。
    ④(北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152—153页,下引见于本书394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九八《儒学传上·萧德言传》,中华书局,1979年版,5650页。
    ②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91页。
    ③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2版,97页。
    [1] (三国)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413.
    [2] (清)孙星衍辑.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6-137.
    [3]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7.48-50.
    [4]程俊英,蒋介元著.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958.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72-87,185-200.
    [6] (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57.11.
    [7] (晋)郭璞注.尔雅(丛书集成初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4.
    [8]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72-87,2531-2746.
    [9]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4.
    [10] (汉)伏胜撰,(汉)郑玄注,陈寿祺辑校.尚书大传(丛书集成初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80-81.
    [11] (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丛书集成初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2,8-9.
    [12]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39.
    [13]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1.
    [14] (汉)刘熙.释名(四部丛刊本)[M].1.
    [15] (汉)扬雄撰,(晋)郭璞注.方言(四部丛刊本)[M].1.
    [16]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7] (清)李汝珍.李氏音鉴(嘉庆15年刻本)[M].1.
    [18] (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52,1260,2344,3129.
    [19]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744,1972.
    [20]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2465.
    [21]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14.
    [22]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68,1074.
    [23] (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477.
    [24] (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908.
    [25] (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399,774.
    [26] (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618.
    [27] (唐)魏徵,令狐德棻等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982,1729.
    [28] (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06,2794.
    [29]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859,1421.
    [30]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369.
    [31]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3764.
    [32] (元)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5219.
    [33]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173.
    [34] (三国)韦昭注.国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6,209.
    [35] (宋)郑樵.通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865.
    [36] (宋)罗泌撰,(宋)罗苹注.路史(清同治四年重刻宋本)[M].32.
    [37] (元)辛文房撰,韩放校点.唐才子传[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541-542.
    [38] (汉)赵晔撰,(元)徐天祜音注,苗麓校点.吴越春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96.
    [39]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109,339.
    [40] (北魏)郦道元注.水经注[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
    [41] (北魏)郦道元注,(清末)杨守敬疏.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2947.
    [42] (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77.
    [43](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M].北京:中华书局,1961.118.
    [44]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736.
    [45] (宋)王尧臣等编次,(清)钱东垣等辑释.崇文总目(丛书集成初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6]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43-546.
    [47]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丛书集成初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8]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17.
    [49]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156,1214-1215.
    [50]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17,273.
    [51] (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校讐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64.
    [52] (旧题秦)孔鲋.孔丛子(四部丛刊本)[M].8.
    [53] (汉)陆贾著,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6.7-9.
    [54](三国)王肃注.孔子家语(四部丛刊本)[M].45.
    [55] (三国)徐干.中论(四部丛刊本)[M].37.
    [56](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00.
    [57] (战国)庄子著,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411.
    [58] (战国)列禦寇.列子[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22.
    [59] (晋)葛洪.神仙传[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497,541-542.
    [60] (晋)葛洪.抱朴子(四部丛刊本)[M].3,195,232.
    [61] (宋)张君房纂辑.云笈七签(四部丛刊本)[M].194-195.
    [62] (唐)释玄恽.法苑珠林(四部丛刊本)[M].
    [63] (日)高楠顺次郎,净空法师编.大藏经[M].台北:台北财围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504.
    [64](汉)刘安著,(汉)高诱注,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17,646.
    [65] (汉)王充.论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167,209,442.
    [66] (汉)桓谭.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9.
    [67] (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574-596.
    [68] (三国)刘劭.人物志(四部丛刊本)[M].14.
    [69] (北魏)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70,371.
    [70] (梁)萧绎.金楼子(丛书集成初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41-42.
    [71] (宋)曾慥辑.类说[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29.
    [72]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375,502-503.
    [73](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5.
    [74] (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306-1324.
    [75] (清)黄丕烈著,屠友祥校注.荛圃藏书题识[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901-902.
    [76] (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知不足斋丛书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9.281.
    [77]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168.
    [78] (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130,152-153.
    [79]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11.
    [80]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21.
    [81] (宋)陈自明著,(明)薛立齐校注.校注妇人良方[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9.
    [8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817,934,2633.
    [83] (三国)曹丕撰,(清)孙冯翼辑.皇览(丛书集成初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3.
    [84] (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3.
    [85]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6]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3937.
    [87]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754,3652.
    [88]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9] (宋)王应麟辑.玉海[M].南京,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5,1025.
    [90] (明)董斯张.广博物志(文渊阁四库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7,285-286.
    [91](明)董斯张.广博物志(明万历年高晖堂序刻本)[M].
    [92] (晋)郭璞注,(清)毕沅校.山海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4.
    [93]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64,477-478.
    [94]王贻梁、陈建敏著.穆天子传汇校集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17-118.
    [95] (汉)刘歆.西京杂记(抱经堂校本)[M].11.
    [96](汉)刘歆著,(晋)葛洪集.西京杂记(四部丛刊本)[M].4.
    [97] (汉)郭宪.汉武帝别国洞冥记(顾氏文房小说本)[M].上海:上海涵芬楼影印明刊.
    [98] (汉)无名氏.神异经(诸子百家丛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5.
    [99] (汉)无名氏.神异经(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54.
    [100] (汉)杨孚著,(清)曾钊辑.异物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38.
    [101] (三国)曹丕.列异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2.
    [102] (晋)张华.博物志(诸子百家丛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14.
    [103] (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23,46.
    [104]唐久宠.博物志校释[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6-7.
    [105] (晋)孔约.孔氏志怪(古小说钩沉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181-183.
    [106]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2,71-72.
    [107] (晋)陶潜撰,汪绍楹校注.搜神后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29,36.
    [108] (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210-211.
    [109] (晋)郭璞撰,(清)叶德辉辑.郭氏玄中记(丛书集成续编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110] (晋)郭璞撰.玄中记(古小说钩沉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88,491.
    [111] (南朝宋)刘义庆著,(梁)刘孝标注,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4.213-214,382.
    [112] (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07-108.
    [113] (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幽明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44.
    [114] (南朝宋)刘义庆撰.幽明录(汉魏六朝小说选本)[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55-56.
    [115] (南朝宋)张演著,孙昌武点校.续光世音应验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10-13.
    [116] (齐)陆杲著,孙昌武点校.系观世音应验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19.
    [117] (齐)祖冲之.述异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92.
    [118] (梁)吴均撰,王根林校点.续齐谐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004.
    [119] (梁)任昉.述异记(随庵丛书本)[M].1-2.
    [120] (梁)任昉.述异记(文渊阁四库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18-619.
    [121]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四部丛刊本)[M].7.
    [122]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8.
    [123] (唐)沈既济.任氏传(唐宋传奇集本)[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33-42.
    [124] (唐)张文成.游仙窟[M].北京: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32.
    [125] (宋)李石.续博物志(稗海本)[M].
    [126] (宋)李石.续博物志(文渊阁四库本)[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943-947.
    [127] (宋)徐铉.稽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6.142.
    [128] (明)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古今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285-295.
    [129] (明)洪楩编辑,石昌渝标点.清平山堂话本[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145-161.
    [130] (明)瞿佑.剪灯新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6-68.
    [131] (明)凌濛初著,章培恒整理.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17-432.
    [132] (明)凌濛初著,章培恒整理.二刻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71.
    [133] (清)李百川著,侯忠义整理.绿野仙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85-87.
    [134] (清)李汝珍著,锦文标点.镜花缘[M].长沙:岳麓书社,1989.1-3.
    [135](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93.
    [136] (清)袁枚著,朱纯标点.子不语[M].长沙:岳麓书社,1985.161.
    [137] (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362.
    [138] (清)蒲松龄著.聊斋志异[M].济南:齐鲁书社,1981.83.
    [139]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489-492.
    [140]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8.
    [141]曾祖荫等选注.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选注[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5.
    [142]侯忠义编.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82.
    [143]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14.
    [14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621-622.
    [145]费振刚等校释.全汉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358,511.
    [146]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197,787.
    [147]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547,970.
    [148] (清)许梿评选,黎经浩笺注.六朝文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85-86.
    [149] (清)陈元龙编.历代赋汇[M].南京,上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
    [150] (清)严可均辑.全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10-411.
    [151](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86,546.
    [152](清)严可均辑.全晋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288,1364.
    [153](清)严可均辑.全梁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37-438.
    [154] (汉)扬雄著,林贞爱校注.扬雄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317.
    [155] (明)张溥辑评,宋效永校点.三曹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168-180.
    [156] (晋)陆机.陆士衡文集(四部丛刊本)[M].2.
    [157]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142,193.
    [158]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611.
    [159]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1045.
    [160] (清)汪中著,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M].台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73.
    [161] (晋)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99.
    [162] (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67.
    [163]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183-189.
    [164] (梁)钟嵘.诗品[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2-8.
    [165] (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4,52.
    [166] (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38.
    [167] (宋)魏庆之编,王仲闻校勘.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49.
    [168] (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92-99.
    [169] (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
    [170] (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7.334-337.
    [171] (宋)洪兴祖.离骚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7.51.
    [172]臧晋叔编.元曲选[M].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1029.
    [173]黄霖主编.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M].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6.183.
    [17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62.
    [175]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191-192.
    [176]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45.
    [177]钟肇鹏.谶纬论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241.
    [178]陈文新.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75.
    [179]曹胜高.从汉风到唐音——中古文学演进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4.
    [180]卿希泰,唐大潮著.道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6-83.
    [181]詹石窗.道教文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62.
    [18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09.
    [18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348.
    [184]胡不归.读陶渊明集札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0.
    [185]鲁迅.而已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80-98.
    [186]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93.
    [187]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7.
    [188]潘建国.古代小说书目简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49.
    [189]刘叶秋.古典小说笔记论丛[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9,40.
    [190]王平.古典小说与古代文化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4.
    [191]鲁迅.古籍序跋集(鲁迅全集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192]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416.
    [193]余嘉锡.古书通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71.
    [194]程毅中.古小说简目[M].北京:中华书局,1981.8-9,32.
    [195]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191.
    [196]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4-166.
    [197]章太炎撰,庞俊、郭诚永疏证.国故论衡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8.429.
    [198]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8-149,358.
    [199]曹胜高.国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1.
    [200]姜书阁.汉赋通义[M].济南:齐鲁书社,1989.320.
    [201]汪文学.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290.
    [202]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7.245.
    [203]李立.汉墓神画研究——神话与神话艺术精神的考察与分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
    [20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1,130-131.
    [205]侯忠义.汉魏六朝小说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206]王枝忠.汉魏六朝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207]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8.
    [208]张世君.《红楼梦》的空间叙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0-31.
    [209]胡适著,耿云志,李国彤编.胡适传记作品全编[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84.
    [210]胡适.胡适学术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1014.
    [211]黄药眠.黄药眠文艺论文选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103.
    [212] (英)崔瑞德,(美)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815.
    [21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2.
    [21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6.
    [215]万建中.禁忌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
    [216]唐晓峰主编.九州(第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12,42.
    [217]唐晓峰主编.九州(第四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5.
    [218]王玉仓.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90.
    [219]张涤华.类书流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16.
    [220]刘师培著,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64.
    [221]朱大渭.六朝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18-27.
    [222]刘跃进,范子烨编.六朝作家年谱[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393.
    [223]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81-886.
    [224] (苏)高尔基著,冰夷等译.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87.
    [225]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00-112.
    [226]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3.
    [227]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24-38.
    [228]刘守华,黄永林主编.民间叙事文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33-342.
    [229]陈大康.明代小说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96.
    [230] (美)浦安迪著,沈亨寿译.明代小说四大奇书[M].北京:三联书店,2006.381.
    [231]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340-398.
    [232]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2.
    [233]郑杰文.穆天子传通解[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2.
    [234]曹道衡,刘跃进著.南北朝文学编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221.
    [235]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8,129.
    [236]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1.
    [237]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92.
    [238]叶舒宪,萧兵,(韩)郑在书.山海经的文化寻踪——“想象地理学”与东西文化碰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117.
    [239]王国良.神异经研究[M].台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36.
    [240]刘宗迪.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28.
    [24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57-387.
    [242]李少雍.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111.
    [243]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20-1155.
    [244]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北京:三联书店,1957.569.
    [245]程毅中.唐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249.
    [246]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5,23,217.
    [247]闻一多.唐诗杂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5-6.
    [248]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749-750.
    [249]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266.
    [250]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7.5.
    [251]容肇祖.魏晋的自然主义[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166.
    [252]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7.883-896.
    [25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55.299.
    [254]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72.
    [255]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481-494.
    [256]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M].合肥:黄山书社,1989.121.
    [257]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7.
    [258]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230-253.
    [259]刘叶秋.魏晋南北朝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8-56,71-78.
    [260]张庆民.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3.
    [261]王国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M].台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76-81,322-323.
    [262]唐翼明.魏晋清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3-117.
    [263]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
    [264]黄少英.魏晋人物品题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6.33-46.
    [265]胡孚琛.魏晋神仙道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8.
    [266]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M].北京:中华书局,2007.19.
    [267]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475.
    [268]余敦康.魏晋玄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269]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188.
    [270]赵明政.文言小说:文士的释怀与写心[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9.
    [271]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97.
    [272]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132-145.
    [273]万晴川.巫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小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6-127.
    [274]张力伟,冯瑞生.小说别裁[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100.
    [275]钱静方.小说丛考[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53-56.
    [276]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5.
    [277]马振方.小说艺术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54.
    [278]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79.
    [279]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284.
    [280]严薇青.严薇青文稿[M].济南:齐鲁书社,1993.5.
    [281] (英)克莱夫·贝尔著,周金环,马钟元译.艺术[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53.
    [28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586.
    [283]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87.
    [284]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37.
    [28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9.
    [286]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3.47-48.
    [287]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57.
    [288]王庸.中国地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6.
    [289]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8.
    [290]袁珂.中国古代神话[M].北京:中华书局,1960.241-261.
    [291]詹福瑞主编.中国古代文人心灵史丛书[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3.
    [292]吴光正.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70.
    [293]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9-85.
    [294]王增斌,田同旭.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295]齐裕焜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7.
    [296]张稔穰.中国古代小说艺术教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29.
    [297]鲁德才.中国古代小说艺术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256.
    [298]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
    [299]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M].济南:齐鲁书社,1982.118-126.
    [300]董乃斌.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26,160.
    [301]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03-125.
    [302]童书叶.中国疆域沿革略[M].台湾:台湾开明书店,1974.51-52.
    [303]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9.
    [304]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北京,上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
    [305]杜石然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70.
    [306]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306.
    [307]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70.
    [308]刘勇强.中国神话与小说[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101-103.
    [309]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258-259.
    [310]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1.
    [31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92.
    [312]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4-155,352-360.
    [313]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96.
    [314]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362.
    [315]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49-250.
    [316]郭延礼主编.中国文学精神[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70.
    [317] (日)青木正儿著,孟庆文译.中国文学思想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10.
    [318]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4.
    [31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
    [320]陈文新.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49.
    [321]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M].济南:齐鲁书社,1994.11,35.
    [322]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131.
    [323]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1.
    [324]林辰.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16,21-29.
    [325]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13,317-321.
    [326]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2-43.
    [327]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44.
    [328]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8-9.
    [329]郭箴一.中国小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90,103.
    [330]韩秋白,顾青.中国小说史[M].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36-37.
    [331]李悔吾.中国小说史[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5.34,52.
    [332]孟瑶.中国小说史[M].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8-9.
    [333]徐君慧.中国小说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34.
    [334]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编.中国小说史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33.
    [33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7-8,29-31,41-42.
    [336] (日)内田道夫.中国小说世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
    [337]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13-115.
    [338]王旭川.中国小说续书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7.
    [339]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546.
    [340]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55.
    [34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7.
    [342]余敦康等著.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59.
    [343]汪子春,范楚玉.中华文化通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66.
    [344]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2.
    [345]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3.
    [346]静生.中国古小说叙录[J].中华月报,1942,7(5):61.
    [347]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1).
    [348]王国良.幽明录研究[J].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2,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349]唐久宠.张华博物志之编成及其内容——博物志校释叙[J].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2,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350]白化文.麈尾与魏晋名士清谈[J].文史知识,1982(7):79-82.
    [351]方土.谈志怪小说的审美形态[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6):82-85.
    [352] (德)汉斯-约尔格·乌特著,许昌菊译.论狐狸的传说及其研究[J].民间文学论坛,1991(1).
    [353]曹道衡.论王琰和他的《冥祥记》[J].文学遗产,1992(1).
    [354]陈建樑.《神异经》成书年代平议[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3):1-6.
    [355]王晶波.从地理博物杂记到志怪传奇——《异物志》的生成演变过程及其与古小说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1997(4):60-64.
    [356] (韩)郑荣豪.《镜花缘》的结构[J].明清小说研究,2000(1):167-179.
    [357]夏南强.类书性质新辨[J].晋阳学刊,2000(4):69-75.
    [358]朱渊清.魏晋博物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5):43-51.
    [359]陈文新.近百年来唐前志怪小说综合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2001(2):114-116.
    [360]慈波.宋代文化与类书繁荣[J].江淮论坛,2004(1):130-135.
    [361]袁世硕.《镜花缘》和《山海经》[J].东岳论丛,2004(3):66-70.
    [362]黄霖.辨性质明角度趋大流——略谈古代小说的分类[J].明清小说研究,2006(3):4-5.
    [363]王媛.《博物志》的成书、体例与流传[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6):58-67.
    [364]周和军.论空间叙事的兴起[J].理论探索,2008(1):66-68.
    [365]李立.论汉赋与汉画的空间方位叙事艺术[J].叙事丛刊,2008(1):25-4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