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20世纪百年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如何与政治合谋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衍变之路。贞节观念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给予“贞节”的解释是不同的。笔者从古代至20世纪文学的阅读经验中发现,贞节观念从古至今的衍变说明了它身上承载了很多文化、政治、社会心理等复杂内容,贞节观念已经不仅代表贞节本身,而且是影响与制约社会上男女两性和谐相处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从20世纪初中国打开国门与世界潮流接轨开始,文学中的贞节观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革也有了曲折辗转的衍变历程,贞节观念的这种衍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时期、不同的社会风气中呈现出复杂各异的面貌。
     论文在第一章中主要是回顾东西方贞节观念的历史衍变过程,从历史上来梳理贞节观的来龙去脉。中国、日本、印度、伊斯兰教国家等东方国家历史上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对贞节观念的高度重视,并由此形成了相应的婚姻制度及各种与贞节有关的习俗,有的甚至绵延至今。西方国家大多受基督教等宗教影响,历史上也曾经有严酷的贞节制度,但随着西方启蒙运动、思想解放及性解放运动带来的影响,贞节的绳索逐渐松绑,西方人突破了贞节观对人情欲的束缚,获得了崭新的男女两性关系。当20世纪初西风东渐,慢慢地贞节不再成为一个全球性太过沉重的话题,东方社会也逐渐摒弃了严酷的贞节制度,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性关系都获得了新的发展。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20世纪初期至五四时期贞节观念上历史的觉醒,人们打破性禁忌的坚冰,从理论批判到文学形象的塑造,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揭示传统贞节观的劣根,宣传西方新的性解放思想,一潭死水开始初泛微澜。在这其中,最突出的是清末狭邪小说等世情小说与鸳鸯蝴蝶派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这种世纪初贞节观念的变化。狭邪小说中以妓院为中心描摹世态,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与封建道德传统相左的思想倾向。鸳鸯蝴蝶派小说很多已把男女的婚姻自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大量表现年轻人挣脱封建传统礼教桎梏的艰难,展示了当时小市民的婚恋观、贞操观,他们既不满于父母专制的包办婚姻,又希望获得父母恩准他们的自主婚姻,既渴望婚姻自由不容人干涉,又不能像后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青年人那样理直气壮地宣告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鸳鸯蝴蝶派小说是新旧交替时代青年的情感真实写照。
     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现代文学30年中除了革命文学、左翼文学与延安文学之外的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状况。如果说激情飞扬的五四时期令千百年来由根深蒂固的传统贞节观念一统天下的中国社会死水微澜的话,那么这30年表现出来的便是勇敢的反抗与犹疑徘徊双重奏的30年,现代文学中的贞节观念表现出的极为复杂的情态是其他时期所不能比拟的,而且总体来说,男女作家们在表现这一主题时遵循了非常不同的创作思路。面对传统中国典型的贞节观念造成女性的千年苦难,角度的不同认识的不同使男女作家在对题材的把握上也存在差异。男性作家往往从客观的角度深刻地揭示这种苦难的社会根源,而女性作家往往会以感性的笔调,从自身的体验出发抒写这种苦难的哀痛。另一方面,男性作家笔下那些被传统贞节观束缚的女性大多数是弱者形象,是无法自救逆来顺受的可悲可怜的社会牺牲品,而在女性作家笔下,这些受害者往往表现出顽强的个性,惊人的生命力,她们的抗争闪耀着追求人性的精神光辉。从作家本身的贞节观念来看,现代文学中男性与女性作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男性作家受社会整体上男性中心主义习惯思维的影响,他们一面表现着传统贞节观压迫下女性的悲苦,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却不自觉地在赞美维护这种贞节的观念,所以有时候他们的贞节观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态度。而相对来说,女性作家对传统贞节观的反抗性更为强烈,态度更为坚定。
     第四章主要梳理了贞节观从革命文学开始经过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发展到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这一长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新的畸变现象,这种畸变直到文革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便是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革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学写什么不写什么不断受到规范,开始追求女性的忠贞纯洁,爱情是有小资情调的不能提,性是有伤风化的东西不能表现,那些追求性解放的女人便是落后的反动的,当无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并取得了政权之后,性的正面描述就基本消失了,这部分地是缘于男权主义与极左政治相结合给文学中贞节观带来的深刻影响。20世纪的文学从最初赞美勇敢猛烈追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的现代女性,到此时竟然出现了极端的无爱无情亦无性的文学创作规则,这种变化的答案就隐藏在20世纪中国走的现实道路中。革命,抗战,救亡,就存这为拯救国家危机进行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文学逐渐地失去了独立存在的空间,变成了革命工作的一部分,即变成了革命的宣传工作,因而不可避免地,中国20世纪文学进入了很长时间的与政治纠结在一起受规整的发展时期,它严重地受到政治的制约,深刻地反映着政治对它的严格要求,20世纪文学由此走上了深具中国特色的贞节观念与政治合谋的曲折衍变之路。
     第五章论述的是新时期文学如何对贞节观进行再度的反省。在古代传统与革命传统双重影响下的新时期文学又接受了一场西方思想的启蒙,极端保守的贞节观念得到了松绑,但松绑并不意味着一下子就彻底获得解放,这个过程中有不断的迂回曲折。主流意识形态弘扬主旋律,求稳定不求激进,所以对于些在贞节观念上表现新锐的作品往往会采取规训的方式以期减少思想影响。但社会毕竟是从极端的一元慢慢趋向多元发展,不同的音调开始获得发声的机会,尽管这样的一些突围不断的受到来自主流的批判与规训,但并没有阻挡作家们从小心翼翼到义无反顾的突围,直到走向另一个极端:性泛滥,特别是1990年代后被认为是一个欲望叙事的时代,这是新时期文学中贞节观发展的另一种走向。
     总体来看,在20世纪初在国门开放、人心思变的五四前后以及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时期,知识界流行的是谴责封建贞节观残害中国女性的罪恶史的文学表达,新知识分子憎恶封建贞节观,他们与当时流行于西方的性解放思潮相呼应,拥有较为开放的性观念。但毕竟古老的因袭沉重而顽固,在社会的下层以及保留着古老传统的封建大家族里,这股清新的风气吹来后仅现若有若无的涟漪,前者表现在大量描写农村贞妇惨剧的新文学作品中,后者体现在凌叔华等作家描写“高门望族精魂”的一系列作品中。另一方面,从左翼文学开始便已经埋下了“禁欲”的种子,到了延安文学、建国初社会主义文学时期我们会看到“解放”的婚姻观念与“保守”的性观念并存,“禁欲”因为有严酷的战争而获得了“正当”的理由。我们能看到对婚姻自主、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宣传作品,但已经很少看到对爱情的叙说,更少看到对情欲的描写,人们把这些个人的情愫都抛在一边,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了统一思想有利于取得革命胜利的政治洪流中。这时连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主人公都极少出现,主人公变成了英雄的工农兵,而这些没有接受过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启蒙的工农兵主体所尊崇的贞节观念仍然是传统的。这种状况在新时期文学中得到了反拨,甚至又发展到了另一个性泛滥的极端。但实际上对这种所谓“性泛滥”我们也勿需用“全民道德沦丧”的惊呼来简单粗暴地进行否定。因为在社会转型期,泥沙俱下,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在一种纷繁的现象背后,我们能觉察到那种生机与死寂并存的尴尬。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贞节观的角度切入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打通了20世纪文学中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研究脉络。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贞节观深深地与政治相纠结的发展轨迹,对这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做整体研究是本文倾力进行的重点所在。二是迄今未见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完成的对贞节观念在20世纪文学中的衍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因此本论文在理论视角和研究对象方面有突破。三是本论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范式,综合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大的人文社科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进行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突破。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he chastity concept and the political evolution conspired to go a roundabout way in the20th centu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hastity concept does not remain the same, whereas the explanations for "chastity concept" in different period and by different social group are different. The author finds that from ancient time to the20th century the ideas of chastity described carrying a lot of cultural, political,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other complex contents. And chastity has not represented itself, but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and restricting gender harmony, especially since China began to open its doors in the early20th century with world practice, the chastity concept of Chinese literature changes with Chinese social evolution. This evolution of the chastity concept took on complex faces at different times and in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The first chapter is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concept of chastity in the East and West. One common characteristic in China, Japan, India, Islamic countries and other oriental countries is the emphasis on the concept of chastity, and thus forms corresponding marital system and customs associated with chastity, some of which even stretches so fa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 religion, cruel chastity system once appeared in Western countries, however, with influences brought about by the Enlightenment, emancipation and sexual liberation movements, chastity untie the ropes gradually, people break the shackles of chastity in favor, and get a new gender relations between men and women. When the westerly East came out in the early20th century, chastity is no longer a heavy global topic, Oriental society has gradually abandoned the harsh chastity system, love, marriage, family and sex relationships has got new development.
     Chapter two mainly discusses the awakening of the concept of chastity from the early20th century to the May Fourth period; people broke the taboos of sex, and reveals traditional chastity in the inferior root, propaganda of Western New emancipation from theoretical criticism to the creation of literary images, of which the prominent one is the evil love novels in the late Qing and the 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School. The evil love novels often tell stories about prostitutes, partly showing ideological trends conflicting with traditional feudal morality. The 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School novels often tell about men's and women's marriage freedom, large numbers of young people break traditional feudal etiquette shackles. They were discontent with marriage arranged by parents, and hope to get marriage freedom approved by parents, and desire for free marriage without interference, but cannot be the owners of their marriage like young people in May4th Movement. So this sort of novel is real depiction of young people's emotion in the exchange of old and new time.
     Chapter three mainly deals with chastity concept in30-year modern literature except the revolution literature,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Yan'an literature. In modern literature, the concept of chastity took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iod of May4th Movement and the perio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Provided the traditional chastity concept rule of China had some changes in the period of the May4th Movement, in this30years Chinese literature the chastity concept is both brave rebellion and suspected wandering. The chastity concept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performance is more complex than other periods, and usually men and women writers follow different thoughts of chastity concept. To face the Millennium sufferings caused by typical concept of chast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women, different men and women had different perceptions. Male writers often wrote from an objective point and revealed the social causes of this suffering, whereas women writers tended to a perceptual style, proceeding from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maintain sorrows of this suffering. On the other hand, most of the women bound by traditional chastity were weak images, were only sad pathetic victim of society in male writers'novels. But women writers tended to endow these women with strong personality, amazing vitality, and their struggle shinning with sparkles of the pursuit of human spir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riters, male and female writers are also different, male writers were affected by male center doctrine, on the one hand, they reflected the oppression women suffere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praised and defended this chastity of concept unconsciously, so sometimes their views wandered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oncepts, and exposed an attitude of suspicion and contradictions. However, women writers held a more firm attitude towards it.
     Chapter four mainly surveys the chastity concept from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Yan'a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o the new China's socialist left-wing literature, until to the pinnacle of this aberration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at is, no love ruthlessly clon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literature. In proletariat revolution period, the contents of literature were restricted, and began to pursue fidelity pure, love should not be petty ambience, sex is a corruption morality which cannot be described, those who pursued sexual liberation is backward and reactionary. When proletariat went on historical stage and made regime, positive description of sex almost disappeared, which the deep affection was brought by male chauvinism and left wing politics. Literature of the20th century change from initially praising women pursuing freedom and love and marriage to extreme" no love no sex" literary principle, which lies in the road taken by China in20th century. Literature gradually lost its independence and became a part of revolution on the way of revolution, war and salvation to explore access to save our nation. Thus inevitably Chinese literature in20th century entered a period of combining with politics. It was limited by politics and revealed the severe discipline imposed on it, so Chinese literature in20th century entered a winding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chastity concept and conspiring with politics.
     Chapter five mainly tells how the literature in the new era reconsiders on the concept of chastity once again. Influenced by ancient tradition and revolutionary tradition, literature in the new period was enlightened by western ideas, and conservative concept of chastity has been loosened, but restrictions does not mean it was liberated completely, but it had constant twists in this process. Mainstream ideology carries forward the main theme, seeking stable and progressive, so for some of the performance of new works on the concept of chastity will often take the form of discipline to reduce its impact. But social after all is from extreme of a Yuan slowly trend multiple development, different of tone began get vocal of opportunities, despite so of some breakthrough constantly of was from mainstream of criticism and rules training, but and no barrier writers were from carefully to back of breakthrough, until to another extreme:sexual flood, especially the period past1990is considered as a desire narrative of times, this is another trend of chastity literature in the a new era.
     Overall, the doors open and people are longing for change in early20th century left-wing literature and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May Fourth period, intellectual fashion is condemnation of feudal history of chastity in crimes against Chinese women's literature expression, new intellectual abomination feudal concept of chastity, they are echoing with the liberation of thought prevailing in the West, with more liberal sexual attitudes. But after all the old hereditary heavy and stubborn, social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preserved ancient traditions of feudal clans in the atmosphere of this fresh blow came only after vague ripples, the former description of performance in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Lucretia tragedies in new literary work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Ling Shuhua's writers, such as describing "Sublime Porte Family " in a series of works. The other hand, starting from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has been laid "abstinence" seeds, the Yan'an literature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the Socialist literature period we will see the "liberation" of marriage of the concept of "conservative" attitude, enthusiastic,"abstinence" as a result of the war because the harsh "legitimate" reasons. We can see on the advocacy work of independent, feudal marriage, but is rarely seen on the speaking of love, much less see description of lust, people throw these personal feelings aside, and all forces are gathered political torrent to unify their thinking in favor of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When connected to a "petty-bourgeois style" heroes are rare, the hero becomes a hero of workers, and these have been of May Fourth enlightenment emancipation of workers of the exalted idea of chastity is still traditional. Get-back in this state of affairs in the new period literature, even rampant development to another extreme. But in fact, this so-called "sexual promiscuity" we don't need "universal moral turpitude" roughly and scream to simple negation. Becaus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with different values, behind a complex phenomenon, we can see the embarrassment of that kind of life and dead coexist.
     The innovation of the thesis lies in:Firstly, the author makes her research from the angle of chastity in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20th century, through modern literature in20th century literature, modern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n the research context. The chast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20th century deeply presents that is entangled with political development,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is unique study is to focus efforts in this article. Secondly, there is still no results from social gender theory perspective on chastity concept in20th century literature, so this paper makes a breakthrough in theory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object area; thirdly, integrated history,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the author takes interdisciplinary paradigm in this paper by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in literature research, making a breakthrough in research method.
引文
1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扉页。
    1(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1988年11月第三次印刷,第391页。
    2潘绥铭:《生存与体验:对一个地下“红灯区”的追踪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340页。
    1(英)罗素著,李惟远译:《婚姻与道德》,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9月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影印,第63页。
    1(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455页。
    1刘少曼:《试谈诗经、汉乐府中的女性贞节观》,《名作欣赏》,2006年第12期。
    2毛阳光:《唐代妇女的贞节观》,《文博》,2000年第4期。
    1陈家桢:《“理”对“情”的窒息与扼杀——兼谈<金瓶梅>中的贞节现象》,《学术交流》,2001年第6期。
    2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1月初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重印。
    3戴薇薇:《现代女作家文本与传统贞节观念》,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1(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7月第一版,1988年11月第三次印刷,第390页。(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7月第一版,1988年11月第三次印刷,第390页。
    2(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7月第一版,1988年11月第三次印刷,第390页。
    3吕文浩:《潘光旦的“贞节”新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贺拥军:《中国早期贞节观念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2王向贤:《“抗属”的贞节》,《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3赵德雷:《论贞节观对婚姻家庭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页。
    1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0页。
    2费孝通:《生育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5-46页。
    1(美)凯特·米利特著,钟良明译:《性与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85页。
    2(美)凯特·米利特著,钟良明译:《性与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86页。
    1徐坤:《双调夜行船》,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78页。
    1叶渭渠,唐月梅著:《东方文化集成.日本文化篇.日本文学史》(近古卷)上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5页。
    2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47页。
    1(英)霭理土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7月第一版,1988年11月第三次印刷,第84页。
    1胡发贵:《痛苦的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5页。
    2(日)山川丽著 高大伦 范勇译:《中国女性史》,西安:三泰出版社,1987年版,第27页。
    1胡发贵:《痛苦的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第90页。
    1(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1转引自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311页。
    1(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6l页。
    1(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65页。
    2(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第66页。
    3刘士圣:《中国古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
    1杜芳琴:《明清贞节的特点及其原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4期,1997年10月。
    1胡发贵:《痛苦的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1戴震:《原善卷上》,转引自郑思礼:《性文化——千年不解之结》,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1月第一版,2002年1月第二次印刷,第171页。
    1(美)坦娜希尔,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 83页。
    1(美)坦娜希尔,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344页。
    2(美)坦娜希尔,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346页。
    1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162页。
    2(美)坦娜希尔,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401页。
    1(美)坦娜希尔,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81页。
    1黎菱:《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31页。
    2正是因为印度的寡妇这样受迫害,所以不少寡妇逃离家庭奔向维伦达文。印度宗教圣地维伦达文所在的地区是英雄之神克里什那居住的地方,这里成为各地寡妇的聚集之地可追溯到500多年以前。最初,一些寡妇来到维伦达文并在克里什那庙宇里安顿下来,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侍奉这位英雄之神。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此,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印度的寡妇之家。在最鼎盛时期,约有超过15000名寡妇同时居住在维伦达文,其中有许多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妇女。这些可怜的寡妇们靠慈善团体和朝圣者的施舍过日子。印度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将她们安排到服装厂等地方工作,帮助她们重新回到社会。寡妇们的命运也引起了印度宝莱坞电影界的关注并被拍成了电影。资料来自搜狐网,《探秘印度寡妇城9000寡妇之家》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9日13:21,网址http://travel.sohu.com/20100319/n270948202 2.shtml
    3黎菱:《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27-28页。
    1黎菱:《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25页。
    2黎菱:《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45页。
    3黎菱:《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9月版,第130页。
    1(美)坦娜希尔: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333页。
    1李银河:《两性关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72页。
    1(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06页。
    1裔昭印:《古希腊的妇女——文化视域中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版,第100页。
    1商昭印:《古希腊的妇女——文化视域中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版,第161页。
    2商昭印:《古希腊的妇女——文化视域中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版,第120页。
    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Ⅰ》,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第98页。
    1(美)坦娜希尔,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47页。
    2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198页。
    3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271页。
    1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280页。
    1(英)罗素著,李惟远译:《婚姻与道德》,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9月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影印,第52页。
    1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354页。
    2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314页。
    1(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346页。
    2(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296页。
    1李银河:《李银河文集(第一辑)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29页。
    2(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454页。
    1(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455页。
    2(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7月第一版,1988年11月第三次印刷,第392页。
    1李银河:《李银河文集(第一辑)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313-314页。
    1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205页。
    2(英)罗素著,李惟远译:《婚姻与道德》,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9月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影印,第120页。
    1李小江主编:《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12月,第87页。
    1(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456页。
    2(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89页。
    3(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456页。
    1(法)热内·居伊昂著,李迈等译:《性与道德》,北京:图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1页。
    2(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2页。
    1(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2-43页。
    2(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182页。
    1李银河:《李银河文集(第一辑)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3月第1版,第281页。
    2李小江主编:《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12月,第113页。
    1李小江主编:《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12月,第113页。
    1(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第401页。
    1(法)热内·居伊昂著,李迈等译:《性与道德》,北京:图书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页。
    2(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著,郑文彬译:《同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版,第4页。
    1(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著,郑文彬译:《同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版,第5页。
    2(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著,郑文彬译:《同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版,第6页。
    1李铁:《婚前守贞教育,不傻不天真》,《南方周末》,2012年2月16日,第29版。
    1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12月,第102页。
    1中华全国妇女联合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12月,第142页。
    1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12月,第116页。
    2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12月,第118页。
    3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12月,第122页。
    1鲁迅:《鲁迅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323页。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1月初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重印,第414页。
    2珊格夫人:《女子应有的的知识》,杨步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转引自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中华编译出版社,2005年1月,第74页。
    3舒芜:《女性的发现》,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2月,第41页。
    1舒芜:《女性的发现》,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2月,第256页。
    2郑思礼:《性文化——千年不解之结》,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1月第一版,2002年1月第二次印刷,第184页。
    1黄蓉芳:《张竞生:“25世纪或能通行”》,《学习博览》,2009年第l期。
    1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著:《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187页。
    1沈从文:《边城》,见《沈从文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56页。
    1贺兴安:《湘土异域情》,见《沈从文精选集》序,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页。
    2贺兴安:《湘土异域情》,见《沈从文精选集》序,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页。
    1冰心著,陈恕编:《关于女人和男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219页。
    1冰心著,陈恕编:《关于女人和男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95。96页。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一版,1993年5月第八次印刷,第268页。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一版,1993年5月第八次印刷,第267页。
    1盛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159页。
    2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164页。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见《鲁迅序跋集》下卷,刘运峰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6月,第597页。
    1张爱玲:《我看苏青》,见《张爱玲典藏全集散文卷二1939-1947年作品》,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12页。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典藏全集散文卷一1939-1947年作品》,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8页。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典藏全集散文卷一1939-1947年作品》,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9页。
    1苏青:《饮食男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86页。
    2苏青:《饮食男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87页。
    1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2页。
    1刘剑梅、郭冰茹:《革命加恋爱:政治与性别身份的互动》,《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1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93页。
    1郭沫若:《郭沫若自叙》,团结出版社,转引自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23页。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61页。
    1参考茅盾:《茅盾全集(20)》,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338-339页。
    2林语堂:《冰莹<从军日记>序》,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卷2》,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398页。
    1谢冰莹:《从军日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3月,第58-59页。
    2谢冰莹:《从军日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3月,第59页。
    1茅盾:《茅盾全集子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70页。
    1资料见朱鸿召:《延安文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1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263页。
    2丁玲:《关于立场问题我见》,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267页。
    1丁玲:《“三八节”有感》,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252页。
    2丁玲:《“三八节”有感》,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252页。
    3丁玲:《“三八节”有感》,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253页。
    4丁玲:《“三八节”有感》,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254页。
    2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216页。
    3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216-217页。
    4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见陈明编:《我在霞村的时候——丁玲延安作品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8月,第223页。
    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3年8月出版,第302-304页。
    1赵树理:《赵树理文集》,第1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1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2页。
    1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297页。
    2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一版,第94页。
    1于少:《小九儿,杨丽坤》,《读库》0805期,新星出版社,2009年1月,第69页。
    1浩然:《艳阳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页。
    1郑思礼:《性文化——千年不解之结》,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1月第一版,2002年1月第二次印刷,第213页。
    1李自芬:《无性的两性关系:性别文化视野中的1950-1970年代中国诗歌》,《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6月北京第一版,第256页。
    1柳青:《创业史》(第一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274-275页。
    1柳青:《创业史》(第一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463页。
    1冯牧:《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文艺报》,1958年第21期。
    2吴强:《写作<红日>的几点感受》,《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1陆一帆:《(三家巷)和(苦斗)的错误思想倾向》,《文学评论》1964年第5期。
    2罗泅:《评色情诗(吻)》,《红岩》1957年第3期。
    3马德俊:《关于<吻)争鸣的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第2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50页。
    1臧克家:《郭小川同志的两篇长诗》,《人民文学》1958年第3期。
    1张少康:《“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人民文学》1958年9月号。
    1陆文夫:《小巷深处》,《萌芽》1956年第10期。
    1玉果:《方采英的爱情》,《延河》1957年第2期。
    2李古北:《<方采英的爱情)是一首严重地歪曲现实生活的诗》,《延河》1957年第11期。
    1郑思礼:《性文化——千年不解之结》,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1月,第88页。
    2郑思礼:《性文化——千年不解之结》,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1月,第213页。
    3潘绥铭:《生存与体验:对一个地下“红灯区”的追踪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352页。
    1谢冕:《浪漫星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92页。
    2张永枚:《张永枚诗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4月,第64页。
    3张永枚:《螺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9月,第44-45页。
    1朱安平:《碧血琼岛英雄花》,《大众电影》,2008年第18期。
    1白士弘编:《暗流——“文革”手抄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4月,第16页。
    2白士弘编:《暗流——“文革”手抄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4月,第17、19页
    1白士弘编:《暗流——“文革”手抄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4月,第24页。
    2杨东晓:《(少女之心):那个年代的性与罪》,《看历史》,2010年第11期。
    1戴厚英:《慢慢熬吧!》,见《我的写作生涯:戴厚英文学作品精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00-101页。
    1天天:《蒙难人体女模特儿的畸型家庭》,《家庭》1988年第10期。
    1郭小东:《中国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论非主流倾向的现状表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郭小东:《中国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论非主流倾向的现状表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郭小东:《中国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论非主流倾向的现状表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华铭:《评(醉入花丛)》,《中国青年》,1981第19期,转引自《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d^争鸣实录》张学正等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95页。
    1华铭:《评(醉入花丛)》,《中国青年》,1981第19期,转引自《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张学正等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96页。
    2赵铁信:《文学应该给人以美的享受——读李剑同志的几篇小说所想到的》,《河北日报》,1981年10月25日,转引自《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张学正等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96页。
    3李剑:《谁酿的苦酒》,《文汇》月刊1981第8期,转引自《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张学正等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94页。
    1戴厚英:《我的写作生涯:戴厚英文学作品精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21页。
    2戴厚英:《我的写作生涯:戴厚英文学作品精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121-122页。
    1任世琦:《让坏事变好事》,《人民文学》,1987第3期,转引自《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张学正等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30页。
    1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300-301
    1黎辉:《文艺创作必须面对现实、面向人民——重评<爱情的位置)》,《天山》,1980年第3期,转引自《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张学正等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66页。
    1季玲:《值得教育工作者一读》,《作品与争鸣》89年第9期,转引自《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张学正等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29页。
    2丁一:《关于<早安,朋友>的争议》,《作品与争鸣》89年第9期,转引自《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张学正等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29页。
    1汪曾祺:《大淖记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第7页。
    1易准:《评<春天的童话>的错误倾向——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羊城晚报》,1982年5月20日。
    2易准:《评<春天的童话>的错误倾向——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羊城晚报》,1982年5月20日。
    1钟金龙:《为败坏道德鸣锣开道——评小说<金灿灿的落叶)》,《青春》1982第4期。
    2华实:《“亚当”与“夏娃”都将困惑》,《文汇报》1986年10月27日,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70页。
    3冬澜:《“时髦”和病态——也评(阴阳大裂)兼与艾扬商榷》,《文汇报》,1986年11月10日,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70页。
    1林大中:《黄色,色情,爱情》,《读书》,1979年第2期。
    2林大中:《黄色,色情,爱情》,《读书》,1979年第2期。
    1方惠:《“出国潮”中的人生悲剧》,《作品争鸣》1990年第5期,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60页。
    2吴涛:《走火入魔的文本一一评<玫瑰房件>》,《作品与争鸣》1990年第5期,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60页。
    1金惠敏:《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从(白鹿原)(废都)谈起》,《文论报》,1993年11月6口,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84页。
    22009年7月《废都》解禁再版,但已经时过境迁,这本书静静地竖在各大书店柜台上而风光不再。
    1陈忠实:《关于(白鹿原)的答问》,《小说评论》1993年第3期,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84页。
    2李星:《人与历史历史与人——再评陈忠实的<白鹿原>》,《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6期,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84页。
    3傅迪:《试析(白鹿原>及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6期,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84页。
    1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第16—17页。
    1陈染、萧刚:《另一扇开启的门》,《私人生活》附录,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3月,第249-250页。
    1董学文:《·头两脚兽的表演》,,《中流》,1991年第9期,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62页。
    2曾镇南:《幻觉中的心灵裸照——读(习惯死亡)》,《厦门文学》,1990年第7期,转引自张学正等主编:《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463页。
    1王小波:《黄金时代》,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7月,第414页。
    1王小波:《黄金时代》,华夏出版社,1994年7月,第312页。
    2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1殷贝贝:《英国骚乱之后,现在开始吃药》,《南方周末》,2011年8月25日。
    1李铁:《中秋月圆,重估家庭的价值》,《南方周末》,2011年9月15日。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一版,1993年5月第八次印刷。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3年8月出版。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第一版。
    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著:《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
    盛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刘慧英:《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华编译出版社,2005年1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6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洪子诚:《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五四—1960年代)》,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郑春:《精神与局限》,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贺立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知识分子人格精神》,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贺仲明:《中国心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贺仲明:《真实的尺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贺桂梅:《历史与现实之间》,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鲁迅:《鲁迅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12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8月。
    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潘绥铭:《生存与体验:对一个地下“红灯区”的追踪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8月。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1月初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重印。
    叶渭渠,唐月梅著:《东方文化集成.日本文化篇.日本文学史》(近古卷)上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12月。
    胡发贵:《痛苦的文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
    刘士圣:《中国古代妇女史》,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黎菱:《印度妇女:历史现实新觉醒》,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9月版。
    郑思礼:《性文化——千年不解之结》,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1月第一版,2002年1月第二次印刷。
    周运清:《性与社会》,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葛红兵:《中国文学的情感状态》,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
    孟悦戴锦华著:《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戴锦华:《犹在镜中》,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戴锦华:《涉渡之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作人:《性爱的新文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刘达临:《世界当代性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刘达临:《世界古代性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达临:《中国当代性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刘达临:《性社会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达临:《中国情色文化史》,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李小江:《性别论坛: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小江主编:《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0年12月。
    李银河:《李银河文集(第一辑)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3月第1版。
    李银河:《两性关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银河:《性的问题·福柯与性》,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北京:中国友联出版公司,2002年版。
    康正果:《风骚与艳情——中国古典诗词的女性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杜芳琴:《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商昭印:《古希腊的妇女——文化视域中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月版。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北 京: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12月。
    舒芜:《女性的发现》,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2月。
    冰心著,陈恕编:《关于女人和男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4月。
    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
    徐坤:《双调夜行船》,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白士弘编:《暗流——“文革”手抄文存》,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4月。
    李杨:《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庐隐李唯建:《云鸥情书集》,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12月。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6月北京第一版。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浩然:《艳阳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12月。
    苏青:《饮食男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0月。
    王小波:《黄金时代》,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7月。
    茅盾:《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谢冰莹:《从军日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3月。
    赵树理:《赵树理文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陈染、萧刚:《另一扇开启的门》,《私人生活》附录,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3月。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谢冕:《浪漫星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日)山川丽著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美)坦娜希尔著,童仁译:《历史中的性》,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3月。
    (美)凯特·米丽特著,钟良明译:《性与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
    (美)贝蒂·弗里丹著,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女性的奥秘》,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
    (美)贝蒂·弗里丹著,邵文实、王爱松译:《女性白皮书》,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美)理安·艾斯勒著:《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英)罗素著,李惟远译:《婚姻与道德》,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9月出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7月影印。
    (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三联书店出版,1987年7月第一版,1988年11月第三次印刷。
    (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法)热内·居伊昂著,李迈等译:《性与道德》,北京:图书出版社,1988年11月。
    (法)米雷耶·德韦尔·富尔戈德著,郑文彬译:《同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
    方维保:《情爱与国家——论张恨水的小说创作与接受》,《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方维保:《文学书写的情感祛魅与知识分子的主体隐身》,《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刘剑梅、郭冰茹:《革命加恋爱:政治与性别身份的互动》,《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5期。
    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2期。
    殷贝贝:《英国骚乱之后,现在开始吃药》,《南方周末》,2011年8月25日。
    李铁:《中秋月圆,重估家庭的价值》,《南方周末》,2011年9月15日。
    李铁:《婚前守贞教育,不傻不天真》,《南方周末》,2012年2月16日,第29版。
    刘少曼:《试谈诗经、汉乐府中的女性贞节观》,《名作欣赏》,2006年第12期。
    陈家桢:《“理”对“情”的窒息与扼杀——兼谈<金瓶梅)中的贞节现象》,《学术交流》,2001年第6期。
    毛阳光:《唐代妇女的贞节观》,《文博》,2000年第4期。
    戴薇薇:《现代女作家文本与传统贞节观念》,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吕文浩:《潘光旦的“贞节”新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贺拥军:《中国早期贞节观念初探》,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王向贤:《“抗属”的贞节》,《思想战线》,2004年第1期。
    赵德雷:《论贞节观对婚姻家庭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黄蓉芳:《张竞生:“25世纪或能通行”》,《学习博览》,2009年第1期。
    杜芳琴:《明清贞节的特点及其原因》,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4期,1997年10月。
    于少:《小九儿,杨丽坤》,《读库》0805期,新星出版社,2009年1月。
    李自芬:《无性的两性关系:性别文化视野中的1950-1970年代中国诗歌》,《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冯牧:《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文艺报》,1958年第21期。
    吴强:《写作<红日>的几点感受》,《文艺报》1958年第19期。
    陆一帆:《(三家巷)和<苦斗>的错误思想倾向》,《文学评论》1964年第5期。
    罗泅:《评色情诗(吻>》,《红岩》1957年第3期。
    臧克家:《郭小川同志的两篇长诗》,《人民文学》1958年第3期。
    张少康:《“红豆”的问题在哪里?》,《人民文学》1958年9月号。
    李古北:《(方采英的爱情)是一首严重地歪曲现实生活的诗》,《延河》1957年第11期。
    朱安平:《碧血琼岛英雄花》,《大众电影》,2008年第18期
    天天:《蒙难人体女模特儿的畸型家庭》,《家庭》1988年第10期。
    杨东晓:《(少女之心):那个年代的性与罪》,《看历史》,2010年第11期。
    郭小东:《中国知青文学的另类书写——论非主流倾向的现状表述》,《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易准:《评<春天的童话>的错误倾向——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羊城晚报》,1982年5月20日。
    林大中:《黄色,色情,爱情》,《读书》,1979年第2期。
    钟金龙:《为败坏道德鸣锣开道——评小说<金灿灿的落叶>》,《青春》1982第4期。
    1、《性革命催进性玩意发明》网址http://news.cn.yahoo.com/050317/346/2a03d.html上网时间2005-03-17 14:55
    2、李银河的博客,上网时间 2010-07-1307:59:39,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53360100k3ou.html
    3、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文献资料”,网址 http://www.cass.net.cn/zhuanti/2009xizang50/show_News_1.asp?id=9336
    4、摩罗:《冷硬与荒寒——中国当代文学的基本特征》发表于博客中国,摩罗博客,网址http://www.blogchina.com/20080616554173.html,发表时间:2008-06-16 16:28:56
    5、魏明伦2006年9月9日在现代文学馆讲座发言,网址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17057_5.html
    6、蔡震:《曾因格调低下被查禁贾平凹<废都>新出修改版》,网址:http://news.qq.com/a/20090729/000856.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