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枣庄市是传统农业型城市,庞大的农业流动人口大军构成的农民工,成为城市各类重体力、艰苦行业的劳动主体;作为以煤兴城的老工业城市,目前在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机床制造业、旅游服务业、纺织及物流业的同时,涌入枣庄市的外来流动人口也不在少数。至2008年底,枣庄市流动人口已达9.98万,其对枣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突出。城乡流动人员数量庞大且流动性强,居无定所,变更频繁,这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流动人员政策外生育的管理难度很大,往往出现管不住和无法管的困难。
     为此,根据对枣庄流动人口管理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出适合枣庄本地实际情况,顺应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作为国务院审批的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枣庄的发展必须立足现有工业体系,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努力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科技领先型之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是当前枣庄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及政府部门发展枣庄的重中之重,而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不完善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外生育难控制正是制约枣庄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难点,本论文在其他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立足枣庄实际,查阅众多资料,用大量翔实的数据来证明本人的观点,结合当前全国流动人口管理的新形势,以理论指导实际,探讨出适合枣庄本地情况的流动人口管理方式的思路和建议,探讨分析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指出枣庄的流动人口发展思路、完善措施、管理模式,并有针对性地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必将对枣庄的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事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As the market economy, growing population mobility, Zaozhuang City is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based cities, the huge army of composi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floating popul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cities in all kinds of heavy physical, hard labor of the main industries; as coal Xingcheng of the old industrial city, at present to develop coal chemical industry, machine too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urism and service industries, textiles and logistics industry, the influx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Zaozhuang City, there are also many. To the end of 2008, Zaozhuang city,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reached 99.8 thousand,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act of Zaozhuang very prominent. The large number of rural-urban movement of personnel and the liquidity, of no fixed abode, change frequently, which gives the management of family planning has brought new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particular, floating policy, the management of birth is very difficult, often then appear do not live and could not control difficulties.
     To this end, based on the status of Zaozhuang manage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explore suitable Zaozhuang local conditions, conform to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new mechanisms to effectively do a good job of floating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work, potential will definitely go ahead without delay. State Council for approval as a second batch of the national resource-exhausted cities, Zaozhuang development must be based on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system, and actively carry out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strive to take the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road-based, control population, to 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 optimiz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currently Zaozhuang sector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of family planning a top priority the development of Zaozhuang, whil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adequat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nd mobile population, family planning, fertility is harder to control constraints Zaozhuang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areer development difficulties, the paper in other experts and scholars based on the study, based on the actual Zaozhuang, access to a number of data, with a large number of detailed data to prove my point of view,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country the new situation, to the theory to guide practical to explore the local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the flow of population in Zaozhuang management ideas and suggestions 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 analysis, pointing out that the flow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in Zaozhuang ideas, improve measures, management models, and targeted the work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management improvement measures will certainly Zaozhua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amily planning have a positive impact.
引文
1盖国强同志在全省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9月2日
    2王国强: 《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1期,第13页。
    3枣庄市统计局编:《2007年枣庄统计摘要》,内部资料,2008年2月版
    4张维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9版,第32页
    5江立华:《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问题与对策》,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3卷第3期
    6李安平:《关于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调查与思考》,载于《衡阳通讯》2006年第9期.
    7朱传耿、顾朝林、张伟:《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载于《人口学刊》,2002年第2期
    8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载于《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06期
    9张跃:《关于取消暂住证管理制度的思考》,载于《公安研究》,2003年第9期
    10谢升华:《论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及其权益保障》,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1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2王国强、付伟:对国际人口移徙现状的分析及其思考,http://www.jxjsw.gov.cn/shoplist.asp?shop_id=247
    13朱传耿、顾朝林:《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载《地理学报》2001年第56卷第5期
    14枣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8年考核年度统计报表》,内部资料,20008年10月上报
    15枣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8年考核年度统计报表》,内部资料,20008年10月上报
    16枣庄市统计局编:《2008年枣庄统计摘要》,内部资料,2009年3月版,第6页
    17枣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城管科:《2007年流动人口情况调查》,表四
    18枣庄市统计局编:《2008年枣庄统计摘要》,内部资料,2009年3月版,第8页
    19枣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城管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统计报表》,内部资料,2009年8月制
    20常青:《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探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第17-23页
    21枣庄市统计局统计局编:《2007年枣庄统计摘要》,内部资料,2008年2月版,第21页
    22公维才:《中国农民养老保障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2月版第57页。
    23王述智、张仕平:《关于当前农村养老问题及其研究的思考》,载于《人口学刊》,2001年第1期,第29页
    24于国强: 《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一期,第17页
    26孟建柱在中央综治委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领导小组2008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6月30日
    27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68页
    [1]王建明、胡琪:《中国流动人口》,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2]蔡防:《2001年中国人口问题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9月
    [3]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中、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4]张维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
    [5]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载于《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四期
    [6]黄彩英、孙跃明:《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探讨》,载于《南京人口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7]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1月版
    [8]枣庄市统计局编:《2007年枣庄统计摘要》,内部资料,2008年2月版
    [8]国家统计局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10]陈桂贵、王延中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NO.2(2001-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1]王义才:《21世纪的中国老龄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载《人口研究》,2002(5)
    [1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宣传司:《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上),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年9月
    [13]王承宽:《21世纪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
    [14]于永涛、王宏: 《关于破解流出人口计生管理服务难落实的调查及对策》,http://www.nn365.org.cn/NewsCenter/news-2007-05-30-20711804917469441.htm
    [15]王超强、周彩珍、李从勋: 《当前人口和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www.jsrkw.com/ReadNews.asp?NewsID=586
    [16]国务院法制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答记者问,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5/21/content_17811886.htm
    [17]连玉明、武建忠: 《中国国策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18]李培林: 《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
    [19]郑杭生: 《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载于《人民日报》,2004年11月30日
    [20]李强: 《当前我国城市化和流动人口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于《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1]温勇、尹勤: 《人口统计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22]王国强: 《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载于《人口与计划生育》,2005年第一期
    [23]袁亚惠:《对近年来歧视进城务工农民现象的思考》,载于《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24]国家统计局: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
    [25]国家统计局: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
    [26]枣庄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08年考核年度统计报表》,内部资料,20008年11月
    [27]朱传耿、顾朝林:《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载《地理学报》2001年第56卷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