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民工”文学形象流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中国的农村改革正式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工作的重点发生转移,中国开辟经济特区,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这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提供了进城就业、谋生的机会。在这两种力量的指挥下,从1978年开始,中国农民开始进城打工。此后,历经30年的发展中国出现了汹涌澎湃的“民工潮”。从此,中国改革、发展的各个环节都闪烁着“农民工”的身影和智慧,他们成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农民已成为国家级的社会话题和国家级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生活的变化,进入到文学想象的世界。从此,“农民工”自己开始书写自己的生活和遭遇,精英作家开始以想象的方式先去描绘农民进城,接着描写“农民工”的悲欢渴望、梦想、苦难、挣扎、彷徨。历经30年发展,关于“农民工”的文学书写和记录已成为一道不可忽视的文学景观。理论研究的命题从实践中来,同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又可以对实践加以指导。为此,本文从30年来“农民工”文学形象的流变入手,对中国文学的这一新命题展开梳理、归纳和探讨,以求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追寻新时期以来文学嬗变的轨迹,凸显“农民工”形象变迁的美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文本研读分析为主,以社会学、文化学为理论支撑,对30年来“农民工”文学形象进行分类、归纳和梳理,将30年来“农民工”的文学形象分为两大“阵营”,即“农民工自我书写和精英作家的想象性描绘;其中,“农民工”自我书写这一阵营,借助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等的社会学和经济学参考,分为1984年至1992年“‘离乡’的都市‘边缘人’”、1993年至2000年都市风景里的沉浮者、新世纪农民精神的守望者三种形象,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中梳理,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个流变的结果:记录自我——讲述群体——剖析灵魂。精英作家的想象性描绘这一阵营,按照中国30年来“三农”文学的发展脉络,分为八十年代几十年代和新世纪三个阶段,其中,八十年代的“农民工”形象是以“农民进城”为阐述对象发生的,归结起来,分别可以用“陈奂生式的进城者”、“高加林式的出走者”两种“农民进城”的形象;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与时代的发展同呼吸、共脉动,受市场化、都市化、时尚化的影响出现了娱乐化倾向,作家面对全球化语境开始开始自我反思并寻找自我认同,导致“农民进城”或“农民工”严重缺席;新世纪,中国城市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城市建设和国家基础建设用地量逐年扩大,2004年,国家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将对土地的“征用”正式改为“征收”,土地所有权发生变化,面对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地,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土地的大批征收,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由此,而产生了更多失去土地所有用权的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唯一的资本,失去土地,它们便失去了生活和生存的唯一依靠。而这时,商品经济对农村的冲击日益强大,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农民亟需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而对来势汹汹的生活新诱惑,农民们开始彻底来开家园去城市寻找财富,寻找致富的道路。因此,作家们对这个进城来的群体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诞生了大批描写“农民工”的文学作品,据统计,从2001年第五期到2003年第十期,以著名文学期刊《收获》、《十月》、《当代》、《中山》为调查对象,其中关于农民脱离土地进城的题材共计275篇,足见数量之巨。在这些作品中,“农民工”的形象可分为:“城市身份的渴望者”、“出卖尊严求生存者”、“拮据但浪漫的生存者”、“金钱掩盖了道德者”、“悲情的报复者”和“精神漂泊的返乡者”等形象类别。纵观精英作家笔下的“农民工”形象,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变化规律:求生存——求发展——既求生存又需发展,还要在城市立足。
     纵观30年,中国“农民工”文学形象自我记录、想象性描写,已成过去,而对未来的文学新征途,“农民工”这一文学形象会在中国文学史里存在多久,会以怎么样的形式走向终结,或者会发生什么样的蜕变,都值得我们在30年的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探讨。
During the latest 30 years, a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 rheology of these two camps' "peasant-workers" images enables us to easily find out that the South "peasant-orkers" image in their self-writing gradually moved closer to the image of the elite writers', and that they began to capture the theme of their works from the soul level while the writers'works about "peasant-orkers" are becoming more vivid and plump. After entering into the city and securing a foothold, writers began to return home in their spirits and took care of the real life and aspirations of the bottom "peasant-orkers". In short, the literary images of "peasant-workers" are moving toward integration.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hina's rural reform start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liberated the peasants from their land. In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 we decided to shift the focus of the party's work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China opened up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set off a economic construction boom, which provide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earn a living for these farmers liberated from the land. Under the command of these two forces, Chinese farmers have began to seek jobs in cities since 1978, which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a "tide of peasant-workers"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Since then,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ave flickered with the "peasant-workers" figures and wisdom in all aspects, and they hav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riving forces of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easant-workers" have become a national focus and one of the targets of social topics. Life's change is always the concern of literature. Then,“peasant-workers”started to write about their own lives and experiences. The elite writers began to depict peasants'city life with imagination as well as their joys and sorrows.
     The present paper, based on textual analysis and through classification, induction and summary, taking sociology and cultural science as tools, divides "the peasant laborer" literary figure's changing of the past 30 years into two main'camps', namely, self-written of "peasant laborers" and imagin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outstanding writers, in which, the camp of self-written peasant laborers, with the aid of such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references as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and the market economy construction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surround the city", a stage of two kinds of images, "enter the city", and hence got the result of such a changing. Self-recording--community narration--soul analysis. The camp of imaginative description of outstanding writer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hree agricultur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30 years, is divided into the 80s, the 90s and the new century, three stages, in which, the image of the 80s peasant laborers is developed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ity entering of the peasant laborers". To sum up, there are three images, namely, Chen Huanshen, the city enterer, Gao Jialin, the leaver, and Suan Shao'an, the wanderer. The 90s Chinese literature, deeply connec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 a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arketability, the urbanization, the fashion, presented the entertainment tendency, which caused the serious absence of the" city entering peasant" or " peasant laborer". In the new century, the step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is speeding up,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untry infrastructure land quantity is expanding year by year. In 2004, the country revis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and Control law", and "taking over for use" to the land was changed into "the collection" officially, the land ownership was critically changed. China is rapidly changing, but behind this fast development, is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collections of land, the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for which, more and more farmers of land losing appear. The land is farmers'only capital. Losing the land, they lose the life and lose the only survival dependence. However, the impact of commodity economy, day by day, is by now formidable to the countryside. The consumption notion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people, and the farmer needs to raise their own living standard. Facing the threatening life and new seduction, the farmers start to leave the homeland for citites thoroughly to seek for the wealth, the path of becoming rich. Therefore, the writers put into this group of farmers enormous attention, which leads to the appearance of a large quantities of literary work of descriptions of "the peasant laborer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2001, the fifth issue, to 2003, the tenth issue, taking the well-known literature periodical "Harvest", "in October", "Present age", "Zhongshan" as the investigation objects, works about farmers leaving their land and entering city are up to 275. In these works, the images of the "'peasant laborers" may divide into:"the hopers of urban status", "the suffers of dignity lost", "romancers of the bitterness", " the wipers of traditional virtues", "the revengers of pathos" and“the spirit drifters of returning to one's native village”, etc.
     After three decades of development, literary writing and recording about the "peasant-workers" have become a literary landscape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Theoretical research'propositions are from practice, while the resul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can also guide practice. To this end, through the rheological image of "peasant-workers" from the latest 30 years, this paper starts to comb, summarize and discuss this new proposi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order to find out trajec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s developoment and change during this process of change.
引文
许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一期。
    1 参考周水涛:《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现状及特征考察》,《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1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4月版,2页。
    2 参见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段——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版,序6-7页。
    3“三农”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由著名经济学家温铁军于1996年提出。
    4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3页。
    5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12页。
    1 “推力”、“拉力”理论是“农民工流动研究”的理论之一,参见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2005年2月版,118页。
    2 “农民工”一词首先出现在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里。
    3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版,152页。
    4 以上数据,参考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4月版,3页。
    5 参见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之“两会”特别节目《小崔会客·韩长赋》,2010年3月12日。
    7 参见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之“两会”特别节目《小崔会客·韩长赋》,2010年3月12日。
    7 曹丕、徐斡:《典论·中论》,台北广文书局,1977年版,1页
    1 刘冬协:《“农民视角”与百年中国文学》,《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 现任深圳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的评论家杨宏海,1985年首次提出“打工文学”这一概念。
    2 杨宏海:《打工文学纵横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版,序2页。
    1 周水涛:《农民工小说的流变与发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3期。
    2 张一文在《打工文学思虑》一文中,借杨宏海的观点,按时间顺序把打工文学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84—1994年,深圳《特区文学》杂志率先发表打工文学作品, 随后出现了一批反映打工者生存状况的文学作品, 标杆式人物:安子;第二阶段是在1995—2000年,打工文学作品市场化, 打工影视和歌曲日益流行,打工文学评论也见诸报刊,打工文学的代表性读物《打工世界:青春的涌动》出版;第三阶段是从进入新世纪开始,标志性事件:共青团中央等单位设立进城务工青年“鲲鹏文学奖”,打工文学开始受到官方认可,逐渐融入主流文坛。
    3 宫瑞华:《“打工文学”的骤热与慢热》,《特区文学》2009年5月。
    4 柳冬妩:《打工散文:来自底层内部的身份叙述》,《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3期。
    1 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页
    2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31-37页。
    3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香港文学研究社,1968年版,131页。
    1 参见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2010年两会特别节目《小崔会客·韩长赋》,2010年3月12日。
    2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140页。
    3 毛少莹:《打工文学与下层职业女性》,引自:http://www.anzisky.com/ver2/anzi_view.asp?cataid=12 & id=620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176页。
    3 朱德付:《安子印象》,《南方周末》1991年12月。
    4 周崇贤:《打工:挣扎或希望》,《人民文学》2001年2月。
    1 石一宁:《打工文学:我们时代的一种心声》,转引自杨宏海《打工文学纵横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版,62页。
    1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版,5页。
    2 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版,6页。
    3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4月版,3页。
    3 王为理:《打工文学的文化意义与视角调适》,转引自杨宏海《打工文学纵横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版,68页。
    1 参考:周水涛:《农民工小说的流变与发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3期。他认为,周崇贤的《南部沧桑》与《南国迷情》,秦和涛的《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寇崇善的《我要嫁给深圳》等属于“通俗文学”是打工小说或打工文学蜕变的产物,是商人介入打工文学生产的产物,它们以情杀、情仇、苦情、包二奶三奶、一见生情、邂逅逢场作戏或“一夜情”、未婚同居、怀孕、堕胎、三角或多角性爱纷争、移情别恋等为主要内容,也是以牟利为办刊物的目的产物。
    2 参见贺绍俊《意义、价值和蜕变——关于打工文学以及王十月的写作》,转引自杨宏海《打工文学纵横谈》,2009年10月版,19页。
    3 参见贺绍俊《意义、价值和蜕变——关于打工文学以及王十月的写作》,转引自杨宏海《打工文学纵横谈》,2009年10月版,20页。
    4 尤凤伟:《蛇会不会毒死自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转引自杨宏海《打工文学纵横谈》,20页。
    1 江腊生:《当代打工文学的叙述模式探讨》,《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 彭学明:《在疼痛中苏醒和超越——深圳打工文学初探》,《打工文学纵横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版,49页。
    2 杨宏海把这新世纪以后的南方“打工文学”创作称为“扩大内涵和健康发展”的阶段,
    3 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2页。
    4 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3页。
    1 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 胡桂良:《文学的乡村情结》,《中国乡村发现》2007年第2期。
    3 邵宁宁:《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1期。
    4 转引自,胡桂良:《文学的乡村情结》,《中国乡村发现》2007年第2期。
    5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126页。
    1 牛学智:《文学的农民叙述:一个单调而尖锐的线索——从陈奂生、散落民间的“父亲”到贾平凹的清风街》,《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
    2 陈军:《“乡下人进城”论题的多向度对话》,《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 余华:《兄弟·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257页。
    1 徐学鸿:《现代性观照下底层文学“乡下人进城”的创作观察》,《电影文学》2007年10月下半月。
    1 牛学智:《文学的农民叙述:一个单调而尖锐的线索—从陈奂生、散落民间的“父亲”到贾平凹的清风街》,《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
    1 牛学智:《文学的农民叙述:一个单调而尖锐的线索—从陈奂生、散落民间的“父亲”到贾平凹的清风街》,《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
    2 有评论者把高加林和贾平凹《浮躁》(1988年)里的主人公金狗,并称为20世纪20年代“农民进城的先行者”。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239页。
    1 郑万鹏:《〈平凡的世界〉:中国农民二次翻身的史诗——与〈安娜·卡列尼娜〉比较》,《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夏之卷。
    1 李红秀:《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的通俗化流变》,《天府新论》2004年第4期。
    2 刘醒龙:《信仰的力量》,《延河》1996年第4期。
    1 土地征收: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决定,将原文中的“征用”改为“征收”,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不同之处在于,征收的法律后果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所有权由农民集体所有变为国家所有;征用的法律后果只是使用权的改变,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农民集体,征用条件结束需将土地交还给农民集体。简言之,涉及土地所有权改变的,是征收;不涉及所有权改变的,是征用。
    2 许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1 许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2 贾平凹:《我和高兴》,《〈高兴〉后记(一)》,《高兴》,作家出版社,2007年9月版,450页、446页。
    1 刘宁:《论贾平凹小说中“城乡”间的两难抉择》,《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
    2 夏玲彩:《进城农民工异化现象文学叙述》,《鸡西大学学报》2007年2月第1期。
    1 尤凤伟:《我心目中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1 韩长赋:《关于“90”农民工》,《人民日报》2010年2月1日。
    1 倪伟:《农村社会变革的隐痛—论张炜早期小说》,《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2 陈思和主持的《当代小说讨论(三)》,《文学如何面对当下底层现实生活——关于长篇小说〈泥鳅〉的讨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 刘庆邦:《与农民同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 逢增玉 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 小说《我们的路》里的一个人物形象,十六岁就被迫堕入风尘,被老板玩弄并生下孩了,后被老板抛弃。
    1 刘丽:《人·土地·日常生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题材文学和当代农民的精神危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 陈军:《“乡下人进城”论题的多向度对话》,《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1卷第4期。
    1 段亚兵 张洪华等:《打工文学与构建和谐社会》,《打工文学纵横谈》2009年10月版,12页。
    1 韩长赋在《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一书中认为,中国农民工这个群体大约在2020年随着中国经济和改革的发展而逐渐消亡。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段——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6]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中央电视台.小崔会客·韩长赋[J].小崔说事.2010.3.12.
    [8]曹丕 徐斡.典论·中论[M].台北:台北广文书局,1977年.
    [9]刘冬梅.“农民视角”与百年中国文学[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4).
    [10]周水涛.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现状及特征考察[J].小说评论,2008(6).
    [11]杨宏海.打工文学纵横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周水涛.农民工小说的流变与发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3).
    [13]宫瑞华.“打工文学”的骤热与慢热[J].《特区文学,2009(5).
    [14]柳冬妩.打工散文:来自底层内部的身份叙述[J].扬子江评论,2009(3).
    [15]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M].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香港:香港文学研究社,1968.
    [1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7]尤凤尾.蛇会不会毒死自己[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18]江腊生.当代打工文学的叙述模式探讨[J].中国文学研究,2008(4).
    [19]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20](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1]胡桂良.文学的乡村情结[J].中国乡村发现,
    [22]邵宁宁.城市化与社会文明秩序的重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进城”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1).
    [23]牛学智.文学的农民叙述:一个单调而尖锐的线索——从陈奂生、散落民间的“父亲”到贾平凹的清风街[J].小说评论,2008(5).
    [24]陈军.“乡下人进城”论题的多向度对话[J].扬州大学学报,2007(4).
    [25]余华.兄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26]徐学鸿.现代性观照下底层文学“乡下人进城”的创作观察[J].电影文学,2007(10).
    [27]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8]郑万鹏.《平凡的世界》:中国农民二次翻身的史诗——与《安娜·卡列尼娜》比较[J].中国文化研究1999.夏.
    [29]李红秀.论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的通俗化流变[J].天府新论,2004(4).
    [30]刘醒龙.信仰的力量[J].延河,1996(4).
    [31]许德明.“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述[J].文学评论,2005(1)
    [32]刘宁.论贾平凹小说中“城乡”间的两难抉择[J],文艺争鸣,2007(8).
    [33]夏玲彩.进城农民工异化现象文学叙述[J].鸡西大学学报,2007年(2-1).
    [34]尤凤伟.我心目中的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2(5).
    [35]单光鼎.中国娼妓——过去和现在[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36]王金玲.误入歧途的女人—中国大陆卖淫女透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7韩长赋.关于“90”农民工[J].人民日报,2010.2.1.
    [38]丁帆.论近期小说中乡土与都市的精神蜕变[J].文学评论,2003(3).
    [39]倪伟.农村社会变革的隐痛—论张炜早期小说[J].文学评论,2005(3).
    [40]陈思和.文学如何面对当下底层现实生活——关于长篇小说《泥鳅》的讨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1).
    [41]刘庆邦.与农民同在[J].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4).
    [42]逢增玉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J].兰州大学学报,2008(1).
    [43]刘丽.人·土地·日常生活——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村题材文学和当代农民的精神危机[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4]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林坚:《别人的城市》,《花城》1990年第1期。
    [2]张伟明:《下一站》,《特区文学》1990年第1期。
    [3]张伟明:《对了,我是打工仔》,《广州文艺》1990年第2期。
    [4]梦溺:《默默地拥着自己》,《特区文学》1992年第4期。
    [5]安子:《青春驿站》,《深圳特区报》1991年开始连载。
    [6]吕啸天:《摇摇滚滚青春路》,《大鹏湾》1994年10月。
    [7]黎志扬:《打工妹在“夜巴黎”》,《广州文艺》1995年第2期。
    [8]黎志扬:《驶出欲望街》,《广州文艺》1995年第2期。
    [9]王十月:《出租屋里的磨刀声》,《作品》2001年第6期。
    [10]曾楚桥:《幸福咒》,《收获》2007年第6期。
    [11]于怀岸:《台风之夜》,《芙蓉》2004年第4期。
    [12]高晓生:《陈奂生上城出国记》,《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13]铁凝:《哦,香雪》,《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
    [14]张一弓:《黑娃照相》,《上海文学》1981年第7期。
    [15]路遥:《人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5月版。
    [16]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17]周克芹:《周克芹文集·秋之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7月版。
    [18]郑义:《老井》,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5年3月版。
    [19]贾平凹:《浮躁》,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4月版。
    [20]张炜:《张炜作品精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21]王梓夫:《花落水流红(王梓夫小说精品)》,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2月版。
    [22]刘醒龙:《城市眼影:刘醒龙小说选》,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3]贾平凹:《高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24]夏天敏:《接吻长安街》,《山花》2005年第1期。
    [25]北村:《愤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3月版。
    [26]傅垣:《大都市里唱山歌》,《北京文学》2005年第7期。
    [27]徯晗:《出门打工》,《江南》2005年第4期。
    [28]李进祥:《屠户》,《小说月报》2005年第5期。
    [29]刘庆邦:《家园何处·神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版。
    [30]刘庆邦:《到城里去》,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1]尤凤伟:《泥鳅》,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版。
    [32]铁凝:《谁能让我害羞》,《长城》2002年第3期。
    [33]项小米:《二白》,《人民文学》2005年第3期。
    [34]艾伟:《小姐们》,《收获》2003年第2期。
    [36]王雪梅:《王良的理想》,《北京文学》2006年第4期。
    [37]邵丽,《明惠的圣诞》,《小说选刊》2005年第2期。
    [38]张驰,《城里的月亮》,《十月》2003年第4期。
    [39]迟子建:《踏着月光的行板》,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40]鬼子:《瓦城上空的麦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1]陈应松:《归来》,《上海文学》2005年第1期。
    [42]梁晓声:《荒弃的家园》,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
    [43]刘庆邦:《红煤》,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8月版。
    [44]胡学文:《一个谜面有几个谜底》,《飞天》2004年第3期。
    [45]罗伟章:《我们的路》,《长城》2005年第3期。
    [46]李锐:《扁担》,《天涯》2005年第6期。
    [47]吴玄:《发廊》,《花城》2002年第5期。
    [48]李铭:《幸福的火车》,《满族文学》200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