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材料产业成长与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以产业成长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为理论依托,对我国新材料产业从产业萌芽成长至现阶段这一过程进行全面梳理,从中寻找我国新材料产业成长的特征并加以分析,对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产业特征、产业链、产业规模、产业集中度以及产业标准进行全面分析,对我国新材料产业成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产业组织和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等影响新材料产业成长的环境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认为,从理论上来说,对新材料产业的研究意义在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中国完全有机会在这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新材料产业应该是一个具有跨越式成长特性的产业。在传统的产业成长理论中,并没有提出产业跨越式或跳跃式发展的系统理论(除熊彼特的创新导致产业突变理论外),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新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研究,提出产业成长中跨越式发展的现实因素及其理论分析,从而丰富产业成长理论的内涵。同时从现实角度来说,本文试图从构建国家战略产业的高度、从国家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角度去研究,提出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成长与发展的具体对策措施,为政府制定促进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共分三个版块: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与分析,为论文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其中第三章介绍分析了新材料产业的特性,描述了世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第四章回顾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成长阶段,着重分析了转型阶段我国新材料产业在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方面的特征,并阐述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国际地位;第五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对我国新材料产业技术进步进行了测算,以测算资本投入、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增长对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不同贡献率,从而揭示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式以及形成这种方式的主要原因。第六章运用SCP理论框架,并结合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特点,通过翔实的数据资料,分别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经济绩效角度研究评价我国新材料产业组织状况,找出我国新材料产业成长中产业组织方面存在的障碍。
     第七章、第八章是本文的第三部分,着重对影响我国新材料产业成长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重点对政府在产业成长中的作用、新材料产业组织的变革等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成长的有关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一、我国的新材料产业的分布主要是以产业基地的形式进行的。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是属于产业成长中的引导模式与强制模式相结合的一种促进产业成长的方式。
     二、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制造在全球处在从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的转型过程中,而新材料最有可能首当其冲。新材料是我国在国际水平分工中可能突破的第一大领域。
     三、通过对2002-2005年上市新材料企业C-D模型回归计算,新材料产业2002-2004年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效率提升推动的,2005年的井喷式增长则主要由资本投入的扩张推动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上市新材料企业加大了资本运作力度,兼并和收购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这种并购活动在2005年至2006年达到了高峰,规模报酬递增效应明显。随着产出规模的扩大,我国新材料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却不断降低,特别是2005年产出急剧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效率不再提升的现象。这说明大量新材料上市企业采用的是购并等外延式的产业扩张模式,在短时间内投入了大量的资本,扩展了行业规模,真正依赖技术进步的内涵式发展的模式十分少见。
     四、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该产业的市场运作行为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1、新材料在其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更多地依赖于政府的财力支持和产业发展政策。各地政府在新材料的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新材料产业在中国尽快地形成并发育成熟。但同时,政府的深深进入却也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由于地方政府对新材料产业宏观进程把握的缺陷、对新材料产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市场的微观变化反应有一定的时滞,因此,在选定新材料发展的具体目标时,往往内容雷同,其直接结果是,在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中造成了某些行业的重复建设(特别是在进入成本相对较低、市场化启动较为容易的新型建材领域),某些行业的投入却又严重不足。2、新材料在其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较多地依赖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好坏、依赖于各地不同的产业基础,一般来说,与本地产业关联度大的新材料项目都发展得较好,反之,则大多在低水平中运行。
     五、中国大飞机项目的确定是中国新材料产业从量变走向质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意味着中国的新材料产业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一批在世界上领先的核心技术,已经具备了对世界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从产业发展层面来说,意味着对新材料产业链的整合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意味着对新材料产业组织的变革已经越来越急迫,新材料产业的成长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六、由于产业突变,打破了传统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更多的产业突变成为一种现实与可能。特别是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更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同时我们必须对熊彼特的理论作出中国式的解释,熊彼特解释了构成产业突变的五种情形,但并未对这5种情形之间的关系作出逻辑分析和定量分析。而对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分析,在中国显得特别重要。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体系中,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政府的依赖性更大,表现在对研发资金的需求上、自然资源的取得上、对产业链的整合上等各个方面。由于产业组织的主体是政府或是体现政府产业政策的大型企业,因此在中国要想取得熊彼特式的产业突变,必须首先变革产业组织体系,即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组织体系的创新。本文认为,如果说对于熊彼特来说,构成产业突变的5个要件之间是一种层次上的递进的话,那么,对于中国来说,构成产业突变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能应该演变为这样的顺序:产业组织体系的创新—市场及资源的创新—技术与方法的创新—产业突变。
     七、地方政府特别是强势地方政府更应该在合理运用行政资源的同时,改变用计划指令的办法来划定创新区域、分配创新资金。政府绝不能用发展制造业的做法来指导技术创新,不能像管理制造业一样来定时间节点、定数量指标,地方政府更应该重点去研究发现全球不同区域创新主体的不同运作方式、基于不同区域特征而形成的各自知识系统的特点尤其是形成这些知识系统的文化背景。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政策要作出调整,不能用发展工业化的思路来管理新材料产业,而要用产业化的思路来规划新材料产业。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search out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new material industry in China by way of analyzing its growth at all stages based on industry growth theory, industry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theory.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relevant advices and suggestions for new material industry in China to advance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promote industry growth through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chain, scale centralization and standard in this industry.
     The author’s opinion is that new material industry displays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for salutatory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are no relevant views in traditional industrial growth theory (except for Schumpeter’s theory of innov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a‘saltatory development’theory for industrial growth by way of feasibility study in relevant area of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y. Some realistic advice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o stimulate health growth in this industry. The author hopes such advices and measures can also help government to make relevant, effective polices.
     This article includes three main sections:
     1. The first section-theory research includes chapter one and chapter two. They are summaries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theori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article.
     2. The second section is from chapter 3 to chapter 6, which is the soul of this article. Chapter 3 is the introduction of characteristics, state of the art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 industry in the world. Chapter 4 is the review of all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y, which emphasize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y, product and region at stage of transition. This chapter also introduces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y. Chapter 5 is the calculation of contribution rate of capital inpu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labor force increase to new material industry in China. Cobe-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is applied in this calculation to reveal development forms of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y and main causes leading such forms. Chapter 6 is the evaluation of organization status in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y from aspects of marketing structure, marketing behavior and economy performance. SCP theory frame is used to find out barriers existing in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 Detailed and accurate data is used for analysis of mode of production.
     3. Chapter 7 is analysis of factors restricting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 industry in China, which focuses on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he important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article are:
     1.‘Industrial base’is main distributing form of new material industry in Chin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it combines guidance mode with compulsion mode to stimulate industry growth.
     2. Industrial division for China is at 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course of changing form the vertical to the horizontal.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y is likely to be the first field to achieve such divisions.
     3. The C-D model regression analysis of listed new material companies in China from year 2002-year 2004 shows that efficiency improvement coming from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results in rapid growth in this industry.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ial was booming in 2005 due to huge capital inpu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culminated during year 2005 and 2006, which results in obviously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However, along with expanding scale of output, contribution rate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was continuously decreasing, especially in year 2005.
     4. Particularity of development in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y determines particularity in its market operation. Such particularities includ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re depends on: 1). Financial support and policies of government in the course of industrialization; 2). Macro-economical situation and industry found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5. Chinese Big-airplane project is a milestone (from quantitative change to qualitative change) in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 indust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ustrial technique, it indicates China’s leading role of some core technologies in this area. Chinese new material industry has already had ability to absorb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 the world after nearly 20 years’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last 10 yea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t indicates conformity of industrial chain will reach a higher level;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s in new material industry is peremptory; and new material industry will enter a whol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6.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 where government plays a leading rol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 industry more depends on the governments polices regard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unds, natural resources and conformity of industrial chain. In China, the main bod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s government or enterprises implementing industrial polices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ust be achieved first to obtain so-called‘industrial mutation’in Joseph A Schumpeter’s theory of innovation.
     7. Local government especially stern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make rational use of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and abolish executive orders to designate innovation zone and allocate innovation funds. The government must never use administrative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direc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licies, especially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must be adjusted to accelera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new material industry.
引文
1 (参见:《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 年 1 期,作者:国家新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吴玲 史冬梅 王滨秋)
    2 (参见:陈文龙,国内外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003 年 2 月,《化工新型材料》)
     1 (参见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 年版)
    
    1 (参见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 年)
    2 (参见 J.A.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 年)
    3 (参见:《增长经济学》作者:林岗,出版: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1 (参见:Alchian,A.A. 1950,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8; 211-222)
     1 (参见: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第 145 页)
     1 (参见: Steven Klepper , Ent ry , Exit , Growt h and innovationover t he Product Life Cycle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96.)
    2 (参见:江汉论坛,2004 年 6 月,第 18 页)
    1 (参见:2003 年 9 月,第 75 页)
    2 (参见:鲍志强 《新经济条件下对产业及企业生命周期再认识》现代经济探讨,2000 年第 8 期,第 25页)
    1 (参见:吕政《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与问题——“十五”时期的状况与“十一五”时期的建议》,国研网,2007 年 8 月 9 日)
    2 (参见:陆国庆,《论产业演进的系统动力机理》,江汉论坛,2002 年 4 月,第 15 页)
    3 (参见:向吉英,《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产业成长模式》,学术论坛,2005 年第 7 期,第 49 页)
    
     1 (参见:郑林:《产业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年,第 56 页)
    2 (参见:彭骥鸣、钱存林:〈产业成长模式:从移植型向内生型过渡〉,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 年 11 月)
    
    1 (参见:中国经济导报,2005 年 7 月 8 日)
    2 (参见:中国经济导报,王晓涛 2005-7-6)
    1 (参见:廖志明、陈仲伯、钟赛香,〈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功能及评价研究〉,经济地理,2004 年 7月)
    2 (参见:王明明等,新材料领域知识产权策略管理,〈科技管理研究〉,2007 年第四期,217 页)
     1 (参见:向吉英,产业成长及其阶段特征,学术论坛,2007 年第 5 期,)
     1 (参见:向吉英.自组织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在市场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 文 ,1994. 尹焕三,宋波.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动力机制 中国软科学,1997,(9).)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 474 页
     1 (参见:刘 传 江李雪.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经济评论、2001 年 6 期)
    2 (参见:Edw ard H. ChamberLin.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1 (参见:吉 恩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 I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 (参见:丁 立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1 (参见:Deme setz,H. Industry s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1973)
    2 (参见: 英 I 约翰·卡布尔(John C able).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文版)IM] 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电子出版社,2000 〕
     1 (参见:夏大慰 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新奥地利学派 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 第 10 期)。
     1 (参见:[美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M].李明轩,邱如美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1 (参见:金焙.竞争力经济学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 (参见:《求是》2005 年 20 期 2005 年 11 月 24 日)
     1 (参见:晓方 “火炬”计划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 科学新闻》周刊 2002 年 1 月 14 日)
     1 (参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高技[2007]911 号》)
    2 (参见《中国质量报》,2007 年 2 月 7 日)
     1 (参见: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网站,2007 年 12 月 9 日中国电子报 作者:鲁瑾 李清岩)
     1 臧旭恒:《产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07 页
     1 王俊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年,第 40 页
     1 王俊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年,第 40 页
     1 刘志彪:《现代产业经济分析》,2001 年,第 418 页
    1 (参见:阎晓杰,李文兴,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 年 9 月)
    1、金锫:竞争力经济学 广州经济出版社,2003 年
    2、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华夏出版社,2002 年
    3、杨建文、周冯琦:产业组织-21 世纪理论研究潮流 学林出版社,2003 年
    4、杨建文:产业经济学 学林出版社,2004 年
    5、江小涓: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 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
    6、吉恩-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7、约翰-卡莱尔: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年
    8、刘志彪等:现代产业经济分析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9、夏大慰: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新奥地利学派 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 年
    10、 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 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
    11、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1997 年版
    12、 于立:产业经济学理论与问题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年
    13、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 经济学,2002 年第 1 期
    14、 王贻志,陈晓声等:科技投入与产出的计量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 年第 7 期
    15、 钱存林等:产业成长模式:从移植型向内生型过渡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年第 6 期
    16、 向吉英:产业成长及其阶段特征 学术论坛,2007 年第 5 期
    17、 向吉英: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产业成长模式 学术论坛,2005 年第 7 期
    18、 陆国庆:论产业演进的系统动力机理 江汉论坛,2002 年第 4 期
    19、 鲍志强:新经济条件下对产业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再认识 现代经济探讨,2002 年第 8 期
    20、 黎志成 左相国:产业成长周期与产业成长速度特征分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 年第 9 期
    21、 马尚平 张世龙:论产业生命周期 江汉论坛,2004 年第 6 期
    22、 陶良虎 张道金:论产业竞争理论体系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
    23、 柴丽俊 李晓辉等:略论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当代财经,2003 年第10 期
    24、 李春艳等:产业创新系统生成机理与结构模型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 年第 1 期
    25、 吕薇: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实践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年
    26、 国家统计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27、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8、 李国强:中国新材料产业现状与投资价值 新材料在线,2003 年
    29、 吴玲:新材料产业现状与发展机遇 新材料在线,2003 年
    30、 李成功:新材料研究发展与产业化趋势 机械工艺师,2001 年第 10 期
    31、 王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发展 科技潮,2005 年第 4 期
    32、 邢小江: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 年第 5 期
    33、 马燕合:重视发展战略研究加强材料技术创新—介绍日本材料产业发展战略 材料导报,2000 年第 8 期
    34、 刘平洋:中国电子信息业国际竞争力的差距及提升对策 经济师,2003 年第 9 期
    35、 袁桐:电子信息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 年第6 期
    36、 金怡等: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科技导报,2002 年第 1期
    37、 张会元: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年第 5 期
    38、 舒春等:日本、美国、中国三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比较分析 科技管理,2004 年第 5 期
    39、 于江勇:化工新材料行业和上市公司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1 年第 3 期
    40、 陈文龙:我国新材料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5 年第 12期
    41、 苏盛安 赵付民:政府科技投入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 科技管理研究,2005 年第 9 期
    42、 曹吉云:我国总量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贡献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 年第 11 期
    43、 范德成 周豪:基于结构模型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系统结构研究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 年第 2 期
    44、 梁利:高新技术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测算 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07 年第 10 期
    45、 徐侠等:外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与技术进步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第 4 期
    46、 张晓强:《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序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 年第 11 期
    47、 澳大利亚新材料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全球科技经济暸望,2000 年第 2 期
    48、 邓玉勇 刘志远等: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评析及对策研究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2 年第 3 期
    49、 祖强 孙军:跨国公司 FDI 对我国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的影响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 年第 5 期
    50、 王明明等:新材料领域知识产权策略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2007 年第 4 期
    51、 廖志明 陈仲伯等: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功能及其评价研究 经济地理,2004 年第 4 期
    52、 王水庆:论新材料的发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必要性 佛山陶瓷,2000 年第 1 期
    53、 吕明元:产业政策、制度创新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成长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 年第 1 期
    54、 左相国:规模经济与产业成长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55、 小野丰广著 吕梦仙等译:日本企业战略与结构 冶金出版社,1990 年版
    56、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 商务印书馆,1991 年中文版
    57、 罗勃特-莫克勒著:战略管理—从世界名牌企业看经营的审时度势 国际文化出版社,1996 年版
    58、 伊查克—爱迪思著:企业生命周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年中文版
    59、 约瑟夫—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 商务印书馆,1997 年 8 月版
    60、 彭绍仲:企业竞争论 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年版
    61、 哈肯:协同学导论 原子能出版社,1984 年
    62、 王先庆:产业扩张 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年
    63、 尹焕三等: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动力机制 中国软科学,1997 年第9 期
    64、 范-杜因:创新与经济波动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年
    65、 H-钱纳里,S-鲁宾逊: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 上海三联出版社,1986 年
    66、 西蒙-库兹涅兹:各国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 商务印书馆,1971 年
    67、 刁永作:创新的调整与调整的创新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 年第 1 期
    68、 姜颖: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科技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报告选,2000 年第 18期
    69、 熊义志 胡鞍钢:中国能否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 暸望,2000 年第 7 期
    70、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技所: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若干问题 宏观经济研究,1999 年第 11 期
    71、 保罗-G-黑尔:转型时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 5 期
    72、 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73、 李义春:中国新材料发展年鉴(2001—2002)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74、 陈海宁: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浅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 年
    75、 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高新产业发展规律研究 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年
    76、 沈坤荣等: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和内生经济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77、 朱英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空间集群与地区增长 中国工业经济,2002 年
    78、 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研究,2002 年第4 期
    79、Alchian,A.A. 1950,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58; 211-222)
    80、Steven Klepper , Entry , Exit , Growth and innovation the Product Life Cycle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June ,1996.
    81、Edward H. ChamberLin. 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82、 Mills,T.C:The Econometric Modelling of Financial Time Ser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
    83 、 Stock,J.H.and Waston,M.W.:Business Cycles,Indicators,and forecasting.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NBER Studies in Business Cycles,Vol.28,1993.
    84、Demsetz.H.Industry Structure,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1973
    85.Marshell,A.1920:Principlesof Economics.An Indystry Volume.London:Macmillan,
    86.Porter,M.E.1980.”Competitive Strategy”,New York:Free Press.
    87.ARMSTRONG,M.,S.Cowan,and J.Vickers:1994,Regulatory Reform:Economic Analysis and British Experienc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88.Arrow,K.J.;1951,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89.Buchanan,J.,R.Tollison,and G.Tullock,eds.:1980,Toward a Theory of The Rent Seeking Society,College Station:Texas A&M Press.
    90.Farrel,Joseph,and Shapriro,carl:1991,Horizontal Merg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