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已逐步从经济增长优先转为资源配置效率优先,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资源由政府管制向市场化转变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提升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的重要制度选择之一。在诸多相关研究将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与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同项改革直接比较,认为国内利率市场化已实现“里程碑”并进入最后阶段时,本文研究指出,国内利率市场化过程仍将任重道远,远不只是放开利率水平管制如此简单,而研究的起点应回归至利率基础决定机制和实体经济的“金融选择权”上。
     我国金融体系的单项改革相对滞后于其他经济领域,且具备明显的外植性特征,为解决经济改革初期金融资源稀缺和经济增长战略的矛盾,金融体系是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外生植入至实体经济的资金供求双方中的。其机制设计的前提是切断或阻碍实体经济中金融资源的直接供求关系,并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主要媒介,这导致了实体经济中资金供求双方缺乏基本的“金融选择权”,即表现为内生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要的金融权利缺失,如大部分实体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缺乏且需要严格的行政审批,居民难以直接投资各类企业债券,居民除存款及类存款产品之外缺乏金融市场参与权与配置权等,这亦使得实体企业或居民在与金融机构的竞争性定价中缺乏议价能力,如表现为商业银行在存贷款两个市场上拥有显著定价优势。在此前提下,实体经济之议价劣势与银行在存贷款市场之“卖方定价优势”是利率实质市场化难以实现的主要障碍。
     基于这样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本文以中国利率机制改革为研究标靶,以利率之实质市场化为衡量准则,定义了实体经济之“金融选择权”并以此为主要研究抓手,从建立理论分析的统一框架,到国内外样本的比较分析,以及从实体经济中居民、企业和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视角,运用两部门和拓展的两部门经济模型分析了内生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金融选择权”的基本关系;讨论了金融管制和市场化条件下的利率决定机制;阐明了实体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两个部门居民与企业所拥有的“金融选择权”在利率决定机制中的基本角色和作用,形成了全文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逻辑。
     在此基础上,全文论证过程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全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章引入两部门和拓展的两部门经济内生金融模型,该章节关于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理论分析,以及关于金融管制对利率决定机制的影响研究,将形成全文的理论基础与逻辑研究框架;第三章是对自由市场经济之代表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剖析与观察,重点关注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在该项改革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及其影响,论证了内生金融体系下实体经济拥有“充分金融选择权”对利率实质市场化的关键意义;第四章以中国主要利率市场为研究对象,着力论证我国利率体系运行现状与实质市场化定价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第五章分析我国存贷款市场之利率决定机制,论证我国主要利率市场中,居民和企业“金融选择权”十分缺乏,利率议价权缺失导致实质利率市场化并未实现;第六章以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和盈利结构研究为出发点,着力论证在银行“卖方优势”下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主体单一,层次不足,银行处于显著“卖方议价优势”。第七章将研究的范围由“面”聚焦至“点”,采用案例分析补充全文论证疏漏;第八章为全文结论。
     本文从理论推演到实证检验,从国外样本分析到国内事实比较,重点观察了我国外植性金融体系下,金融管制对实体经济“金融选择权”,进而是利率议价能力的关键性影响。本文有望能够弥补当前多数相关研究中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研究存在的理论框架缺失或不清晰、国内外样本比较缺乏前提等方面的不足,并为目前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运行中存在部分现象提供一个新的解释思路,也基于这个全新的角度论证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仍任重道远,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The priority of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program has been moving from thegrowth to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and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hasbeen selected as one of the apt institution arrangements promoting the finance reformprogram which aims to enhancing its ability to serve real economy. Most relatedliteratures found that after the government released the control of the loan rate in2013,this reform in China has created a milestone and the remaining will be the loosing ofdeposit rate control. This study was focused on the basic interest rate determinationmechanism and made a viewpoint tha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for the realization of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in China.
     Compared with other fields of economy reform, the finance reform in China wasdelayed for historical reasons. And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being explanted, whichmeans that the finance institution was made and explanted by the top-down process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finance resources in the real economy. For theneeds of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lan, the insufficient finance resources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specified fields, and the financial system should be designedto cut the direct link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entities in the real economy and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were used to allocate the resources. Consequently,the financial right which was originally owned by the real economy were deprived.For example, the majority enterprises in China did not have enough financingchannels, and the residents were not authorized to buy the bonds directly, as well asthe deposit was the main financial assets of the residents in China. Under thebanking-oriented financial system, th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which resulted ininterest markets disintegration, as well as interest rate non-market oriented in China.And the lack of financial right for the real economy, which directly related to theexplanted and controlled finance institution, made the real economic entities had noenough bargain pow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pricing.
     Based on this new research aspect, the Chinese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processwas chosen to be the object, and the true marketilization was adopted to be thestandard, as well as the financial right was employed to be the main argument content.This study raised a two-sector macroeconomic model and did more investigation onthe enhanced o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and enterprises’ financial rightand the endogenous finance system was well explained and this formed the basic and instrumental argument logic in this paper.
     The following sections were employed to run the argument process:1. Issuesraised→2.The endogenous basic real economy model,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fundand the basic mechanism of interest rate determination→3.The empirical study offinancial right in free market economy status and the evidences of free interest ratedetermination mechanism→4.The gap analysis between China interest rate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al liberalization→5.The empirical study on residents andenterprises’ financial right and their bargain power on interest ratedetermination→6.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bank’s profitability and balance sheetcomponents to demonstrate the bank’s interest rate pricing advantage→7. Casestudies to be the supplementary argument. Thus the argument process will move fromtheoretical to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abroad experience to domestic practices. Thekey viewpoint was that the effect of insufficient financial right under financeregulation was significant and obstacle to the real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re was still a long way to realize true interest rateliberalization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rais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process.
引文
①李扬:《金融改革:回归资源配置本质》,《中国投资》2014年第1期,第22页。
    ②王松奇:《中国金融改革构想》,《银行家》2013年第5期,第2~4页。
    ③本文将在导论部分对“金融选择权”进行讨论,并在第二章第一节对其做出定义。
    ①参见中国人民银行主页(http://www.pbc.gov.cn/)新闻板块。
    ②殷剑锋:《迎来金融大变革时代》,《财富管理》2014年第一期(创刊号),第2~4页。
    ①王松奇:《利率市场化的配套设计应同步》,2013年10月11日《经济参考报》第3版。
    ②巴曙松:《利率市场化会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成显著影响》,《江淮论坛》2012年第4期第5~10页。
    ③邵伏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分析》,《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第90~103页。
    ④Martin B., K.Colin.“Financial Reg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l.37(1),2000, p.1-24.
    ⑤Abdul A., Enrica.D, and T.Tressel.“A New Database of Financial Reforms”, IMF Working Paper No.266,2008.
    ②Sarkis J. Khoury.The Deregulation of the World Financial Markets-myths, realities and impact, New York:Quorum Books,1990, p.258.
    ③Krugman, P.“Saving Asia: It’s Time to Get Radical”, Fortune, September7,1998. p.74–80; Soros G. OnGlobalization, Public Affairs,2002. p.132-146; Stiglitz J.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W.W. Norton&Company,2002, p.92-136.
    ①Silke B., Niels H., and Robert L.“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Vol.33,2013, p.255-281.
    ②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Washington, DC: IMF,2012.
    ③Levine R.“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9(4),2001, p.684-98.
    ④Graciela Kaminsky and Sergio Schmukler.“Short-Run Pain, Long-Run Gain: The Effects of FinancialLiberaliz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c,2002, p.836-892.
    ⑤Evert Gummesson.“Commentary on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Driving the Economy: Lessons from theGlobal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67(1),2014, p.2743-2750.
    ⑥Thorsten Beck.“Finance, Growth, and Stability: Lessons From the Cri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Vol.10,2014, p.1-6.
    ①李宝伟:《美国的金融自由化与经济虚拟化》,《开放导报》2010年第1期,第44~48页。
    ②车大为:《金融管制体制产生的内生机制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增2期,第41~50页。
    ③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第4~16页
    ①王松奇:《中国金融改革构想》,《银行家》2013年第5期,第2~4页。
    ②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2013年7月22日《上海证券报》第6版。
    ①马胜杰:《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第56~60页;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第41~45页;黄隽,汤珂:《商业银行竞争、效率及其关系研究——以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70~86页;韩鑫韬:《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教训及启示》,《中国金融》2011年第15期,第19~19页;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第69~75页;谢仍明,马亚西:《利率市场化改革:巴西、印度的经验》,《银行家》2013年第5期,第44~58页;朱琰、王一峰:《利率市场化下的国际银行业经营比较》,《银行家》2012年第8期,第74~77页;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②陆磊:《市场结构和价格管制: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评析》,《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第46~57页;谢平、袁沁敔:《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第1~13页;韩伟:《市场结构与政策冲击: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效应研究》,《金融研究》2004年11期,第128~132页;王晋斌、于春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第79~87页;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4页;刘雅然:《中国利率市场化及利率政策效应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杜婷:《“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银行业影响及策略选择》,《金融发展评论》,2012第4期,第149~154页;吴富林:《中国利率市场化达到什么程度》,《经济学家》2012年第4期,第70~76页。
    ③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经济研究》2001第8期,第25~32页;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17~26页;梁建华:《从银行经营者行为差异看利率市场化》,《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第118~124页;杨德勇:《垄断与产权: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性障碍》,《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1期,第25~30页;张宗益,吴恒宇,吴俊:《商业银行价格竞争与风险行为关系——基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6期,第1-14页;张磊,徐忠:《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制改革》,《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第58~66页。
    ④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19~28页;邵伏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分析》,《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第90~103页;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第16~24页;张宗益、吴恒宇、吴俊:《商业银行价格竞争与风险行为关系——基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6期,第1-14页。
    ⑤张磊,徐忠:《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制改革》,《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第58~66页;苏宁:《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戴晓凤、尹伯成:《论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的道德风险》,《世界经济》2001年第11期,第45~48页;汤洪波:《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公司治理》《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第154~159页;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第16~24页。
    ①王国刚:《寻找我国金融改革的着力点》,《农村金融研究》2005年第4期,第20~21页。
    ②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版,第56~78页。
    ③李扬:《金融改革:回归资源配置本质》,《中国投资》2014年第1期,第22页。
    ④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2013年7月22日《上海证券报》第6版。
    ①Mckinnon R.I.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 p.112.
    ②E.S., Shaw.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p.75-86.
    ③黄隽,汤珂:《商业银行竞争、效率及其关系研究——以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70~86页。
    ④Honohan, P., and Klingebiel, D. Controlling Fiscal Costs of Banking Crises,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2000; Philip Arestis,“Washington consensus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2004,Vol.27(2), p.251.
    ①殷剑锋:《迎来金融大变革时代》,《财富管理》,2014年第1期(创刊号),第2~4页。
    ②徐建炜:《“中国式”调息、金融管制与信贷扭曲》,《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第100~108页。
    ③王松奇:《利率市场化的配套设计应同步》,2013年10月11日《经济参考报》第3版。
    ①Friedman, Benjamin M., and Kenneth N. Kuttner.“Money, Income, and Prices After the1980s”. WorkingPaper no.2852. Cambridge, Mas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9.
    ②Calomiris, Charles W, and R. Glenn Hubbard.“Price Flexibility,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Economic Fluctuations: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4,1989, p.429-452.
    ③Fisher, I. The Theory of Interest, New York: Macmillan,1930, p.139-162.
    ④Carlson, J.“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as Predictors of Inflation: Com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7,1977, p.469-475; Garbade, K. and Wachte,l P.“Time Vari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Interest Rat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Vol4,1978, p.755-765.
    ⑤Fama, E.,“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as Predictors of Infl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65,1975, p.269-282
    ⑥Frederic S. Mishkin,“Symposium on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Journal of EconomicPerspectives, Vol.9(4),1995, p.3-10.
    ⑦戴相龙:《加强虚拟经济研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第29~33页;史宝平:《利率市场化: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时机选择》,2003年年第12期,第22~27页;邓超、代军勋:《银行存贷利差分析》,《金融研究》2008年第3期,第33~38页;徐建炜:《“中国式”调息、金融管制与信贷扭曲》,《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第100~108页。
    ⑧钱小安:《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道路选择》,《管理世界》1995年第4期,第74~78页;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2000年第8期,第25~34页。
    ①戴相龙:《加强虚拟经济研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第29~33页。
    ②王晓博:《对利率理论及其实践问题的在思考》,《财贸研究》2002年第3期,第36~41页。
    ③姜再勇:《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均衡利率形成问题探讨》,《南方金融》2013年第4期,第23~26页。
    ④杨雪飞:《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国际金融》2003年第5期,第61~62页。
    ⑤本节关于古典到非古典利率理论的讨论主要参考:[美]托马斯·梅耶、詹姆斯·S·杜森贝里、罗伯特·Z·阿利伯著:《货币、银行与经济》,林宝清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2~446页;
    [美]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刘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本,第237~316页。
    ①Philip A. Klein."Instalment Credit", NBER Chapters, in: The Cyclical Timing of Consumer Credit, National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c.1971, p.14-35
    ②Frederic S. Mishkin.“Symposium on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Journal of EconomicPerspectives, Vol.9,1995, p.3-10.
    ①Bengt Holmstrom and Jean Tirole,“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Loanable Funds and the Real Sector”,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2(3),1999, p.663-691.
    ②Freixas,Xavier, Jean-Charles Rochet, Microeconomics of Banking,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MIT Press,2008,p.70-120.
    ③Funke, Michael and Michael Paetz,“Financial System Reforms and China’s Monetary PolicyFramework”,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HKIMR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hineseEconomy,2013, p.56-97.
    ④王一鸣、李敏波:《非正规金融市场借贷利率决定行为:一个新分析框架》,《金融研究》2005年第07期,第12~23页。
    ⑤程昆:《非正规金融利率决定机制——一个信息基本对称的NASH议价解析》,《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第37~45页。
    ①徐爽、李宏瑾:《一个利率市场化模型》,《世界经济》2006年第6期,第13~22页。
    ②Mckinnon,R.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Institution,1973, p.112.
    ③Shaw, E. S.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p.142.
    ④Fry M. J. Money, Interest and Bank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p.432-457.
    ⑤Geert Bekaert, Campbell R. Harvey and Christian T. Lundblad.“Equity Market Liberalization in EmergingMarkets”,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Vol.26(3),2003, p.275-299.
    ①Fukuchi, Takao.“Liberalization Effect in Financially Repressed Economy: the Case of Indonesia,1982-1990”,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95, p.271-309.
    ②Lanyi and Saracoglu,“Interest Rate Policies in Development”, IMF Occasional Paper,1983, p.71-86.
    ③Roubini N.&Sala-I-Martin X.“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NBER Working Paper No.3876,1992.
    ④Gelb Alan H.,“Financial Policies, Growth, and Efficiency”, World Bank Research Working Papers No.202,1989, p.112-134.
    ⑤[美]罗纳德·I·麦金农著:《经济发展中出的货币与资本》,卢骢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⑥Galbis,V.“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 TheoreticalApproach.”, Journal of DevelopmentStudies, Vol.13,1997, p.58-72.
    ⑦Fry M. J.,“Models of Financially Repressed Developing Economies”. World Development, Vol.10(9),1982,p.730-746.
    ⑧Chirwa Mlachila,“Financial Reforms and Interest Rate Spreads in the Commercial Banking System in Malawi”.IMF Staff Papers, Vol.51(1),2004, p.58-72.
    ⑨Nicholas. M.,“Interest Rate Reforms, Savings and Economic Growth: Emperical Evidence From South Africa”,Actual Problems of Economics, Vol.145(7),2013, p.394-404.
    ①Silke B., Niels H., and Robert L.“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Vol.33,2013, p.255-281.
    ②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第13~20页。
    ③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经济研究》1999年第11期,第39~46页。
    ④谢平、袁沁敔:《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第2~13页。
    ⑤Stiglitz J. and Weiss,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81, p.34-50.
    ⑥贺学会:《利率市场化: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支点》,《金融研究》1999年第11期,第39~45页。
    ①[美]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载于青木昌彦:《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第79~95页。
    ②王晋斌、于春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第79~87页。
    ③Stiglitz J.,Weiss,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 p.34-78.
    ④Pereira L., V. Sundararajan,“Issues in Interest Rate Management and Liberalization”, IMF Staff Papers, PalgraveMacmillan, Vol.37(4),1999, p.735-752.
    ①Jean-Pierre Allegret and Philippe Dulbecco.“The institutional failures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conditionality”, Th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pringer,Vol.2(4),2007, p.309-327.
    ②Felipe. B.,D. Fishcher and Felipe R.“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Market Structure and Credit Penetra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Vol.23,2014, p.47-75.
    ③周小川:《中国金融业的历史性变革》,《中国金融》2010年第1期,第12~17页。
    ④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4页。
    ①Giovannini,Alberto and Martha de Melo.“Government Revenue from Financial Depression”, AmericanEconomic Review,Vol.83(4),1993, p953-962.
    ②Kuijs, L.“Investment and Savings in China”, Work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 Series, No.3633,2005.
    ③Aziz, J. and Dunaway, S.“Rebalancing China’s Economy”, IMF Working Paper, No.291,2007.
    ④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第48~58页。
    ⑤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⑥车大为:《金融管制体制产生的内生机制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增2期,第41~50页。
    ⑦李扬:《努力实现无水分的经济增长》,《求是》2013年第10期,第21~23页。
    ①马胜杰:《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第56~60页;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第41~45页;黄隽,汤珂:《商业银行竞争、效率及其关系研究——以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70~86页;韩鑫韬:《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教训及启示》,《中国金融》2011年第15期,第19~19页;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第69~75页;谢仍明,马亚西:《利率市场化改革:巴西、印度的经验》,《银行家》2013年第5期,第44~58页;朱琰,王一峰,肖斐:《利率市场化下的国际银行业经营比较》,《银行家》2012年第8期,第2~3页;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第18页。
    ②陆磊:《市场结构和价格管制: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评析》,《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第46~57页;谢平,袁沁敔:《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第1~13页;韩伟:《市场结构与政策冲击: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效应研究》,《金融研究》2004年11期,第128~132页;王晋斌,于春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第79~87页;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4页;刘雅然:《中国利率市场化及利率政策效应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杜婷:《“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银行业影响及策略选择》,《金融发展评论》,2012第4期,第149~154页;吴富林:《中国利率市场化达到什么程度》,《经济学家》2012年第4期,第70~76页。
    ③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和产权改革》,《经济研究》2011第8期,第25~32页;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65页;梁建华:《从银行经营者行为差异看利率市场化》,《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第118~124页;张宗益,吴恒宇,吴俊:《商业银行价格竞争与风险行为关系——基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6期,第1-14页。
    ④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19~28页;邵伏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分析》,《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第90~103页;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第16~24页。
    ①张磊,徐忠:《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制改革》,《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第58~66页;苏宁:《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50~84页;戴晓凤、尹伯成:《论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的道德风险》,《世界经济》2001年第11期,第45-~48页;汤洪波:《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公司治理》《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第154~159页;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第16~24页。
    ②胡代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问题思考》,《经济学家》2002年第6期,第4~8页。
    ③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2013年7月22日《上海证券报》第3版;王国刚:《金融业的回归之旅》,2014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第5版。
    ④参见:夏斌、陈道富:《中国金融战略2020》,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5页。
    ⑤徐建炜:《“中国式”调息、金融管制与信贷扭曲》,《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第100~108页。
    ①Adams D. and D. Fitchett.“Informal Finance in Low-income Countries”,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1992,p.112-156.
    ②Bottomley, A.“Interest Rate Determin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Economics, Vol.57(2),1975, p.279-291.
    ③江春:《我国民间信用中的产权问题》,《经济科学》1998年第1期,第43~48页。
    ④张军:《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7年秋季卷,第18页。
    ⑤王一鸣,李敏波:《非正规金融市场借贷利率决定行为:一个新分析框架》,《金融研究》2005年第7期,第12~23页。
    ⑥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5年第07期,第35~44页。
    ⑦王国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2005年12月1日《证券时报》第5版。
    ⑧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版,第56~78页。
    ①王国刚:《金融业的回归之旅》,2014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第5版。
    ②陆珉峰:《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分析》,《财经科学》2013年第6期,第3~9页。
    ③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第35~46页。
    ④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第59~69页。
    ①王国刚:《金融业的回归之旅》,2014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第5版。
    ②马昀:《金融必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中国金融》2012年第7期,第63~64页。
    ③逄金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5期,第170~171页。
    ④白钦先:《论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金融研究》2006年第7期,第48~56页。
    ⑤King, R.and R.Levine.“Finance and Growth: Shumpeter Might be Righ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8,1993, p.717-738.
    ⑥Beck,T. and R.Levine.“Industry Growth and Capital Allocation: Does Having Market-or Bank-Based SystemMatter?”, NBER Working Paper No.8982,2002.
    ⑦[美]悉尼·霍默、理查德·西勒著:《利率史》,肖新明、曹建海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22~131页。
    ①更为详细的讨论可参见:[美]悉尼·霍默、理查德·西勒著:《利率史》,肖新明等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329~368页。
    ①王国刚:《金融业的回归之旅》,《上海证券报》2014年1月24日第5版。
    ①李扬:《金融改革:回归资源配置本质》,《中国投资》2014年第1期,第20~22页。
    ①参见:Giovannini,Alberto and Martha de Melo.“Government Revenue from Financial Depression”, AmericanEconomic Review,Vol.83(4),1993, p953-962;麦金农著:《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时期的金融控制》,中译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56页;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金融研究》2004年第3期,第5~56页;李义奇:《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3期,第88~99页。
    ①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市场分割与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的体制及经济效应》,《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第126~138页。
    ②车大为:《金融管制体制产生的内生机制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增2期,第41~50页。
    ①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经济研究》2001第8期,第25~32页。
    ①王国刚:《“中国银行业垄断暴利”的说法并不成立》,《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5期,第75~86页。
    ①银行业结构研究课题组:《全球银行业结构与发展》,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版,第78页。
    ②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第69~75页。
    ①Stiglitz J.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W.W. Norton&Company,2002, p.92-136.
    ②Giovannini,Alberto and Martha de Melo.“Government Revenue from Financial Depression”, American EconomicReview,Vol.83(4),1993, p953-962.
    ③Aghion,p.and Howitt,“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onvergence: Theory and Evidence”,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2005, p.173-222.
    ④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4~20页。
    ⑤车大为:《金融管制体制产生的内生机制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增2期,第41~50页。
    ①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10~18页。
    ②魏倩:《中国金融管制的历史与变革》,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6~18页。
    ①魏倩:《中国金融管制的历史与变革》,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6~18页。
    ①徐建炜:《“中国式”调息、金融管制与信贷扭曲》,《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第100~108页。
    ①徐建炜:《“中国式”调息、金融管制与信贷扭曲》,《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第100~108页。
    ①张雪春:《民间借贷利率与民间资本的出路:温州案例》,《金融研究》2013年第3期,第51~58页。
    ①张静:《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及其结构分析》,《金融经济》2011年第6期,第57~58页。
    ①甘犁等:《中国家庭资产状况及住房需求分析》,《金融研究》2013年第4期,第3-14。
    ①张海超等:《分析“余额宝”的发展模式及其对银行金融的冲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74~78页。
    ①丁华明:《余额宝后发崛起的秘籍》,《中国农村金融》2013年第16期,第34~39页。
    ②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2013年7月22日《上海证券报》第3版。
    ①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上海证券报》,2013年7月22日第3版。
    ①王国刚:《金融业的回归之旅》,2014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第5版。
    ①王国刚:《金融业的回归之旅》,《上海证券报》,2014年1月24日第5版。
    ①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12期,第11~22页。
    ②巴曙松、湛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中国农村金融》2012年第24期,第15~17页。
    [1][美]罗纳德·I·麦金农著:《经济发展中出的货币与资本》,卢骢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美]罗斯、赫金斯著:《商业银行管理(第七版)》,刘园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版。
    [3][美]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刘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本,第237~316页。
    [4][美]托马斯.赫尔曼、凯文.穆尔多克、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金融约束: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载于青木昌彦:《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第79~95页。
    [5][美]托马斯·梅耶、詹姆斯·S·杜森贝里、罗伯特·Z·阿利伯著:《货币、银行与经济》,林宝清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2~446页。
    [6][美]悉尼·霍默、理查德·西勒著:《利率史》,肖新明、曹建海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122~131页。
    [7]巴曙松、湛鹏,《互动与融合: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竞争新格局》,《中国农村金融》2012年第24期,第15~17页。
    [8]巴曙松:《利率市场化会对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形成显著影响》,《江淮论坛》2012年第4期,第5~10页。
    [9]车大为:《金融管制体制产生的内生机制及其影响》,《经济研究》2011年增2期,第41~50页。
    [10]程昆:《非正规金融利率决定机制—一个信息基本对称的NASH议价解析》,《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第37~38页。
    [11]程昆:《非正规金融利率决定机制——一个信息基本对称的NASH议价解析》,《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第37~45页。
    [12]迟国泰、朱战宇、徐王争:《基于三性分析的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模型》,《中国管理科学》1999年第4期,第58-67页。
    [13]戴相龙:《加强虚拟经济研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第29~33页。
    [14]戴相龙:《加强虚拟经济研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南开学报》2003年第2期,第34~38页。
    [15]戴晓凤、尹伯成:《论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的道德风险》,《世界经济》2001年第11期,第45-~48页。
    [16]邓超、代军勋:《银行存贷利差分析》,《金融研究》2008年第3期,第33~38页。
    [17]丁华明:《余额宝后发崛起的秘籍》,《中国农村金融》2013年第16期,第34~39页。
    [18]丁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SWOT分析及其可持续性战略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6期,第62~63页。
    [19]杜婷:《“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路径选择、银行业影响及策略选择》,《金融发展评论》,2012第4期,第149~154页。
    [20]韩伟:《市场结构与政策冲击: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效应研究》,《金融研究》2004年11期,第128~132页。
    [21]韩鑫韬:《韩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教训及启示》,《中国金融》2011年第15期,第19~19页。
    [22]贺春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经济评论》2004年第6期,第96~102页。
    [23]贺学会:《利率市场化:新一轮金融改革的支点》,《金融研究》1999年第11期,第39~45页。
    [24]胡代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问题思考》,《经济学家》2002年第6期,第4~8页。
    [25]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19~28页。
    [26]黄隽,汤珂:《商业银行竞争、效率及其关系研究——以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70~86页。
    [27]江春:《我国民间信用中的产权问题》,《经济科学》1998年第1期,第43~48页。
    [28]姜再勇:《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均衡利率形成问题探讨》,《南方金融》2013年第4期,第23~26页。
    [29]李宝伟:《美国的金融自由化与经济虚拟化》,《开放导报》2010年第1期,第44~48页。
    [30]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经济研究》1999年第11期,第39~46页。
    [31]李扬、王国刚:《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32]李扬:《金融改革:回归资源配置本质》,《中国投资》2014年第1期,第20~22页。
    [33]李扬:《努力实现无水分的经济增长》,《求是》2013年第10期,第21~23页。
    [34]李义奇:《金融发展与政府退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分析》,《金融研究》2005年第3期,第88~99页。
    [35]梁建华:《从银行经营者行为差异看利率市场化》,《金融研究》,2003年第4期,第118~124页。
    [36]林格辉:《人民币理财业务与利率市场化》,《中国金融》2006年第8期,第52~53页。
    [37]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第10~18页。
    [38]林毅夫,孙希芳:《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5年第07期,第35~44页。
    [39]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修订版。
    [40]林毅夫、刘明兴:《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第48~58页。
    [41]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第4~16页。
    [42]林毅夫:《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第4~20页。
    [43]刘必金、宋清华,赵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信贷化现象》,《中国金融》2012年第14期,第84~85页。
    [44]刘骏民、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模型》,《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第59~69页。
    [45]刘雅然:《中国利率市场化及利率政策效应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46]鲁丹,肖华荣:《银行市场竞争结构、信息生产和中小企业融资》,《金融研究》2008年第5期,第107~113页。
    [47]陆磊:《市场结构和价格管制:对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评析》,《金融研究》2001年第4期,第46~57页。
    [48]陆珉峰:《金融支持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分析》,《财经科学》2013年第6期,第3~9页。
    [49]马胜杰:《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第56~60页。
    [50]马昀:《金融必须回归服务实体经济》,《中国金融》2012年第7期,第63~64页。
    [51]麦金农著:《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时期的金融控制》,中译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56页。
    [52]逄金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解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5期,第170~171页。
    [53]钱小安:《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道路选择》,《管理世界》1995年第4期,第74~78页。
    [54]邵伏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分析》,《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第90~103页。
    [55]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2000年第8期,第28~37页。
    [56]盛朝晖:《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7期,第41~45页。
    [57]史宝平:《利率市场化: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时机选择》,2003年年第12期,第22~27页。
    [58]苏宁:《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59]谭中明、陶羽:《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中国商业银行效率》,《预测》2004年第2期,第51~53页。
    [60]汤洪波:《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公司治理》《金融研究》2008年第7期,第154~159页。
    [61]涂晓兵:《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62]王国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2005年12月1日《证券时报》第3版。
    [63]王国刚:《金融业的回归之旅》,2014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第5版。
    [64]王国刚:《利率市场化需要外科手术》,2013年7月22日《上海证券报》第3版。
    [65]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财经研究》2004年第2期,第16~24页。
    [66]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第13~20页。
    [67]王晋斌,于春海:《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能路径》,《金融研究》2007年第12期,第79~87页。
    [68]王松奇:《利率市场化的配套设计应同步》,2013年10月11日《经济参考报》第3版。
    [69]王松奇:《中国金融改革构想》,《银行家》2013年第5期,第2~4页。
    [70]王晓博:《对利率理论及其实践问题的在思考》,《财贸研究》2002年第3期,第36~41页。
    [71]王一鸣、李敏波:《非正规金融市场借贷利率决定行为:一个新分析框架》,《金融研究》2005年第07期,第12~23页。
    [72]魏倩:《中国金融管制的历史与变革》,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73]魏煜、王丽:《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一种非参数的分析》,《金融研究》2000年第3期:第88-96页。
    [74]吴富林:《中国利率市场化达到什么程度》,《经济学家》2012年第4期,第70~76页。
    [75]吴俊镜:《邮储银行市场定位的SWOT研究及战略选择分析》,《邮政研究》2010年第1期,第11-13页。
    [76]吴晓勇、池宏:《商业银行分理处效率对效益的影响程度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第3期,第18~22页。
    [77]伍超明:《货币流通速度的再认识》,《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第35~46页。
    [78]奚君羊、曾振宇:《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分析——基于参数估计的经验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第17~21页。
    [79]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1期,第69~75页。
    [80]谢平、袁沁敔:《我国近年利率政策的效果分析》,《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第1~13页。
    [81]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12期,第11~22页。
    [82]谢仍明、马亚西:《利率市场化改革:巴西、印度的经验》,《银行家》2013年第5期,第44~58页。
    [83]徐建炜:《“中国式”调息、金融管制与信贷扭曲》,《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第100~108页。
    [84]徐爽、李宏瑾:《一个利率市场化模型》,《世界经济》2006年第6期,第13~22页。
    [85]许小年:《自由与市场经济》,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版。
    [86]杨德勇:《垄断与产权: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性障碍》,《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1期,第25~30页。
    [87]杨雪飞:《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国际金融》2003年第5期,第61~62页。
    [88]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经济研究》2001第8期,第25~32页。
    [89]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金融研究》2009年第1期,第1~14页。
    [90]殷剑锋:《迎来金融大变革时代》,《财富管理》,2014年第1期(创刊号),第2~4页。
    [91]银行业结构研究课题组:《全球银行业结构与发展》,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版。
    [92]于良春、鞠源:《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第14~18页。
    [93]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94]张芳:《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95]张海超等:《分析“余额宝”的发展模式及其对银行金融的冲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第74~78页。
    [96]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金融研究》2004年第3期,第5~56页。
    [97]张静:《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及其结构分析》,《金融经济》2011年第6期,第57~58页。
    [98]张军:《改革后中国农村的非正规金融部门:温州案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7年秋季卷,第18页。
    [99]张磊、徐忠:《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制改革》,《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第58~66页。
    [100]张雪春:《民间借贷利率与民间资本的出路:温州案例》,《金融研究》2013年第3期,第51~58页。
    [101]张宗益、吴恒宇、吴俊:《商业银行价格竞争与风险行为关系——基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研究》,《金融研究》2012年第6期,第1-14页。
    [102]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03]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市场分割与信贷配给:利率市场化的体制及经济效应》,《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126~138页。
    [104]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版。
    [105]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中国金融》,2011年第15期,第13~15页。
    [106]周小川:《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金融时报》2011年1月5日,第1版。
    [107]周小川:《中国金融业的历史性变革》,《中国金融》2010年第1期,第12~17页。
    [108]朱琰、王一峰:《利率市场化下的国际银行业经营比较》,《银行家》2012年第8期,第74~77页。
    [109] Abdul A., Enrica.D, and T.Tressel.“A New Database of Financial Reforms”, IMF WorkingPaper No.266,2008.
    [110] Adams D. and D. Fitchett.“Informal Finance in Low-income Countries”, Boulder,Co:Westview Press,1992, p.112-156.
    [111] Aziz, J. and Dunaway, S.“Rebalancing China’s Economy”, IMF Working Paper, No.291,2007.
    [112] Beck,T. and R.Levine.“Industry Growth and Capital Allocation: Does Having Market-orBank-Based System Matter?”, NBER Working Paper No.8982,2002.
    [113] Bengt Holmstrom and Jean Tirole.“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Loanable Funds and the RealSector”,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2(3), p.663-691.
    [114] Bottomley, A.“Interest Rate Determin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American Journal ofAgricultural Economics,1975,Vol.57(2), p.279-291.
    [115] Calomiris, Charles W, and R. Glenn Hubbard.“Price Flexibility, Credit Availability, andEconomic Fluctuations: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4(August)1989, p.429-452.
    [116] Carlson, J.“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as Predictors of Inflation: Comment”, AmericanEconomic Review, Vol.67,1977, p.469-475.
    [117] Chirwa Mlachila.“Financial Reforms and Interest Rate Spreads in the Commercial BankingSystem in Malawi”. IMF Staff Papers, Vol.51(1),2004,p.58-72.
    [118] E.S., Shaw.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75-86.
    [119] Evert Gummesson.“Commentary on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Driving the Economy:Lessons from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67(1),2014, p.2743-2750.
    [120] Fama, E.“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as Predictors of Infl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5,1975, p.269–282
    [121] Felipe. B.,D. Fishcher and Felipe R.“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Market Structure and CreditPenetr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Vol.23,2014, p.47-75.
    [122] Fisher, I. The Theory of Interest, New York: Macmillan,1930, p.139-162.
    [123] Frederic S. Mishkin.“Symposium on the 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he 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9(4),1995, p.3-10.
    [124] Freixas,Xavier, Jean-Charles Rochet, Microeconomics of Banking,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MIT Press,2008, p.70-120.
    [125] Friedman, Benjamin M., and Kenneth N. Kuttner.“Money, Income, and Prices After the1980s”.Working Paper no.2852. Cambridge, Mas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Research,1999.
    [126] Fry M. J.“Models of Financially Repressed Developing Economies”. World Development,Vol.10(9),1982, p.730-746.
    [127] Fry M. J. Money, Interest and Bank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Press,1988, p.432-457.
    [128] Fukuchi, Takao.“Liberalization Effect in Financially Repressed Economy:The Case ofIndonesia,1982-1990”, The Developing Economies, Sep,1995,p.271-309.
    [129] Funke, Michael and Michael Paetz.“Financial System Reforms and China’s Monetary PolicyFramework”,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HKIMR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hineseEconomy,2013, p.56-97.
    [130] Galbis,V.“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Theoretical Approach.”, Journal of DevelopmentStudies, Vol.13,1997, p.58-72.
    [131] Garbade, K. and Wachte,P.“Time Vari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and InterestRat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78, Vol.4, p.755-765.
    [132] Gelb Alan H.“Financial Policies, Growth, and Efficiency”, World Bank Research WorkingPapers No.202,1989, p.112-134.
    [133] Giovannini,Alberto and Martha de Melo.“Government Revenue from Financial Depress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3(4),1993, p953-962.
    [134] Graciela Kaminsky and Sergio Schmukler.“Short-Run Pain, Long-Run Gain: The Effects of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Inc.2002, p.836-892.
    [135] Honohan, P., and Klingebiel, D. Controlling Fiscal Costs of Banking Crises, World Bank,Washington, DC,2000.
    [136] 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Washington, DC: IMF,2012.
    [137] Jean-Pierre Allegret and Philippe Dulbecco.“The Institutional Failures of InternationalMonetary Fund conditionality”, Th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Springer, Vol.2(4),2007, p.309-327.
    [138] King, R.and R.Levine.“Finance and Growth: Shumpeter Might be Right”, the 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8,1993, p.717-738.
    [139] Krugman, P.“Saving Asia: It’s Time to Get Radical”, Fortune, September7,1998. p.74–80;Soros G.,On Globalization, Public Affairs,2002, p.132-146;
    [140] Kuijs, L.“Investment and Savings in China”, Work Bank Policy Research Paper Series, No.3633,2005.
    [141] Lanyi and Saracoglu.“Interest Rate Policies in Development”, IMF Occasional Paper,1983,p.71-86.
    [142] Levine R.“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Review 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9(4),2001, p.684-98.
    [143] Martin B., K.Colin.“Financial Reg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Journal ofDevelopment Studies, Vol.37(1),2000,p.1-24.
    [144] Mckinnon R.I.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3,p.112.
    [145] McKinnon, R. I.,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The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p.112.
    [146] Nicholas.M.“Interest Rate Reforms, Savings and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romSouth Africa”, Actual Problems of Economics, Vol.145(7),2013,p.394-404.
    [147] Ogaki, Masao, Jonathan D. Ostry, and Carmen M. Reinhart.“Saving Behavior inLow-and-Middle-Inc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omparison”, IMF Working Papers,Vol.43(1),2008.
    [148] Pereira L., V. Sundararajan.“Issues in Interest Rate Management and Liberalization”, IMF StaffPapers, Palgrave Macmillan, Vol.37(4),1999, p.735-752.
    [149] Philip A. Klein."Instalment Credit," NBER Chapters, in: The Cyclical Timing of ConsumerCredit,1920-67,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Inc.1971, p.14-35
    [150] Philip Arestis.“Washington consensus and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Economics, Vol.27(2),2004,p.251.
    [151] Rossi,Nicola.“Government Spending, the Real Interest Rate, and the Behavior of LiquidityConstrained Consum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MF Staff Papers, Vol.35(6),2002,p.104-40.
    [152] Roubini N. and Sala-I-Martin X.,“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NBERWorking Paper No.3876,1992.
    [153] Sarkis J. Khoury, The Deregulation of the World Financial Markets-myths, realities and impact,New York: Quorum Books,1990, p.258.
    [154] Shaw, E. S.,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73,p.142.
    [155] Silke B., Niels H., and Robert L.“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Meta-analysi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Vol.33,2013, p.255-281.
    [156] Stiglitz J.&Weiss,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81,p.34-50.
    [157] Stiglitz J..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W.W. Norton&Company,2002, p.92-136.
    [158] Thorsten Beck.“Finance, Growth, and Stability: Lessons From the Crisis”, Journal of FinancialStability, Vol.10,2014, p.1-6.
    [159] Y. Li, Matsui, A. A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 Competition and Discipline, Journal of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23,2009, p.407-4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