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春秋时期“五等爵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等爵”是西周及春秋歷史中的一個重要概念。針對“五等爵制”與“五等爵稱”的研究,牽涉到西周時期很多其他制度的研究進展,甚至對整個西周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探討“五等爵制”學說的形成過程,亦將為東周時期儒家思想的研究帶來很多啟示。
     文章在充分吸納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對金文等考古發掘資料、尤其是近年來新發現之資料的研究和分析,利用多學科交叉方法,對西周春秋時期的“五等爵稱”和“五等爵制”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全文分為八章:
     在第一至五章中,文章對“公”、“侯”、“伯”、“子”、“男”五個稱謂在西周春秋時期的使用情況分別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梳理和分析。第一章將現有西周金文資料中的“公”稱根據實際情況和研究需要分為了自稱、生稱、死稱等多種類型來分別考察,並基本確定了西周時期生稱之“公”主要分為職務之稱與尊稱兩大類的結論。職務之“公”具有明確的職掌範圍,但絕大多數不世襲;尊稱不具有明確的等級意義,其中的大部份也並不存在世襲與否的問題。第二章通過對金文“侯”稱及與之相關的一系列稱謂進行的分析和對比,總結出了西周時期“侯”稱最主要的三個特征:“侯”可以用作動詞、“侯”之軍事職能明確、“侯”之封建地域具有一定規律。第三章的論述圍繞“伯”稱用法中“長”這一基本含義展開,通過實例分析,明確了西周時期“伯”與“侯”之間不存在等級差異關係的事實。第四章對西周春秋金文中“子”稱相關的“兒子”、“宗子”、“國君”等含義進行了分別分析,并進一步總結出“子”稱這樣兩方面的特徵:第一,西周早期的“子”稱具有鮮明的商人特色,使用人群以殷遺為主;第二,“子”稱與“伯”稱所代表的身份存在交集,從而不應具有等級差異。由於金文中“男”的相關信息過少,因此文章第五章在對“男”稱進行分析時主要依靠的還是文獻資料。從《左傳》等傳世文獻來看,應當可以確定西周時期的“男”稱,是且僅是“侯甸男”體系中的一個稱謂。
     第六章綜合運用前幾章得出的結論,對所謂“爵名兼稱”現象進行了具體的例證分析,基本證明了這一現象只是一種假象,并進一步探索了造成這一假象的四點原因。
     第七章通過對文獻中有關諸侯排序之相關資料的分析,重點關注了春秋時期“五等爵稱”使用情況與西周時期的異同,並對“五等爵稱”如何成為了“五等爵制”的問題進行了一定的探討。種種跡象表明,“五等爵制”始終並未作為一種自上而下頒行的完善制度存在過。同時,在會盟政治的背景下,“公侯伯子男”雖然並不構成一套完整的國君等級制度,但是卻真實地反映了實際的諸國之君的等級次序情況。文章認為,“五等爵制”體系理論正是在對春秋時期真實存在的歷史材料進行補充完善的基礎上逐漸成型的。
     第八章在前幾章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現有資料,對“公侯伯子男”演變為“五等爵制”的時間和成因進行了推斷,並進一步分析了這一演變與東周時期儒家思想之間的關係。“五等爵制”體系理論的出現,大致應當在戰國早期偏晚至戰國中晚期之間。這一理論迎合了儒家學說中的社會等級觀念和“法古”思想。戰國時期動蕩的社會現實,尤其是軍功爵制的出現及成為主流,是促成“五等爵制”理論體系出現的重要外部原因。“五等爵制”理論是儒家學說體系及政治模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有構擬成份,仍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The “Five Ranks”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Zhouperiod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study on the “Title of the Five Ranks”and the “System of the Five Ranks of Nobility” is correlated to the research on manyother systems throughout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It is even crucial to the researchof the history of the whole Western Zhou Dynasty. Moreover,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forma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Five Ranks of Nobility” will bring revelations to thestudy on the Confucianism in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ults, this thesis gives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review and research on the “Title of the Five Ranks” and the “System of the FiveRanks of Nobility” by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archaeologicalmaterials of 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 especially some recent excavations. The thesiscontains8chapters:
     The use of the five titles of the “Five Ranks”, which are “Gong”,“Hou”,“Bo”,“Zi” and “Nan”,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is reviewed and analyzed thoroughlyfrom Chapter1to Chapter5. The title of “Gong” in the available archaeologicalmaterials of 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is categorized intoself-title, alive-title and dead-title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researchneeds in Chapter1. Such a conclusion is also drawn that the alive-title of “Gong” inthe Western Zhou period mainly consists of official title and honorific title. Theofficial title of “Gong” has an explicit scope of authority, but it is not hereditary.While, the honorific title of “Gong” does not possess a clear define of rank, most ofwhich do not involve any hereditary issue, either.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title of “Hou”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nalysis andcomparison of the title of “Hou” in 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 with its relevant titlesin Chapter2. The one characteristic is that “Hou” can be used as a verb. The secondcharacteristic is that “Hou” has an explicit scope in the military function. The thirdcharacteristic is that the feudal region of “Hou” is complied with certain rules. Thediscussion in Chapter3is expanded from the primary signification of the title of “Bo” which is “the Oldest”.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re is no ranking differentia between thetitle of “Bo” and the title of “Hou” concluded from case study. The significations ofthe "Son", the "Direct Descendant" and the "Monarch",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titleof "Zi" in the inscriptions on bronze in the Western Zhou period, are analyzed inChapter4, respectively. The tw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tle of "Zi" are furthersummarized as:(1) the title of “Zi” in the early Western Zhou period has a clearfeature of the merchant and is used mainly among the adherents of the Yin Dynasty;(2)the status represented by the title of "Zi" and that represented by the title of "Bo" haveoverlaps with each other so that there should be no ranking differential between thesetwo titles accordingly.Since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of the title of “Nan” in theinscription on bronze is rather deficient, the analysis of the title of “Nan” in Chapter5is mainly based on literatures. From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literatures, such as“Zuo’s Commentary”, it is quite clear that the title of “Nan” during the Western Zhouperiod is only used as the title in the system of “Hou Dian Nan”.
     The phenomenon of the so-called “Jue Ming Jian Cheng”(to hold two or morerank titles concurrently) is analyzed in Chapter6using case study with the summaryand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conclusions from previous chapters, and thisphenomenon is basically proved to be a misleading appearance. The cause of suchphenomenon is also deduced
     Chapter7is focused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se of the“Title of the Five Rank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at in the WesternZhou peri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s related to the ranking of seigneurs,and the evolvement of the “Title of the Five Ranks” into the “System of the FiveRanks of Nobility” is also discuss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System of the FiveRanks of Nobility” never exists as a perfect system implemented throughout thehierarchy. At the meantime,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alliance politics, the rankingof “Gong Hou Bo Zi Nan” does reflect the ranking level of each actual seigneur,although it does not constitute an integrated monarch ranking system. The disciplineof the “System of the Five Ranks of Nobility” should have been developed graduallybased on the extension and supplement of the real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he Springand Autumn period.
     The timeline and cause of the evolvement of the title of “Gong Hou Bo Zi Nan”into the “System of the Five Ranks of Nobility” are deduced from available materialsin Chapter8based on the study in previous chapters. The links between thisevolvement and the Confucianism in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are also analyzed. Thetheory of the “System of the Five Ranks of Nobility” should be formed between thelatter of the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the Middle and Late Warring Statesperiod. This theory well serv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hierarchy in the Confucianismand the idea of imitating the ancients. The turbulent social reality during the WarringStates period, especially with the origination and prevalence of the System ofGranting Noble by Military Merits, is the crucial external cause of the formation ofthe “System of the Five Ranks of Nobility”. The theory of the “System of the FiveRanks of Nobility” is an important composition in the system and political models ofthe Confucianism. Although reconstruction is included, the theory of the “System ofthe Five Ranks of Nobility” still possesses certain historical values thereof.
引文
1《孟子·萬章下》。
    2童書業:《春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2頁。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以及脚注和参考文献中的“中央研究院”均应加双引号。
    1王國維:《古諸侯稱王說》,《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152頁。
    2傅斯年:《論所謂五等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本第1分,1930年。
    1顧頡剛:《戰國秦漢間人的造偽與辨偽》,《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42-143頁。原文載燕京大學《史學年報》第二卷第二期,1937年。
    2郭沫若:《金文所無考》,《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五卷《金文叢考》,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102-107頁。
    3郭沫若:《周代彝銘中無五服五等之制》,《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四編,《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262-266頁。
    4楊樹達:《古爵名無定稱說》,《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249-256頁。
    1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歷史研究》1983年3期。
    2趙伯雄:《周代國家形態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20-134頁。
    3見前引趙伯雄先生專著130頁。
    4盛冬鈴:《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文史》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27-64頁。
    5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126-136頁。
    6俞鹿年:《中國奴隸社會官制研究》,《學習與探索》1980年4期。
    1束世澂:《爵名釋例——西周封建制探索之一》,《學術月刊》1961年4期。
    2陳世輝:《“爵名釋例”質疑》,《學術月刊》1961年8期。
    3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1994年6期。
    1馬衛東:《春秋時代五等爵制的存留及其崩壞》,《史學集刊》2006年4期。
    2晁福林:《先秦時期爵制的起源與發展》,《河北學刊》1997年3期。
    3趙緼:《五等爵溯源——兼論三代血緣政治》,《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2期。
    4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64-187頁。
    1楊為星:《周代等級制度述微》,《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4期。
    2楊亞長:《金文所見之益公、穆公與武公考》,《考古與文物》2004年6期。
    3應永深:《試論周代三公制度的建立、發展及其衰亡》,《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307-321頁。
    4楊寛:《西周王朝公卿的官爵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93-119頁。
    1陳槃:《“侯”與“射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本,1950年。
    2勞榦:《<“侯”與“射侯”>後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本,1950年。
    3裘錫圭:《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的研究》,《文史》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3頁。
    4駱賓基:《“男”為古三族(伯、子、男)之一的親稱》,《安徽大學學報》1981年2期。
    5楊升南:《甲骨文中的“男”為爵稱說》,《中原文物》1999年2期。
    1林澐:《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323頁。
    2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文史》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26頁。
    3駱賓基:《以<春秋左傳>證<史記·陳杞世家>之誤——杞桓公稱子稱伯及輩次考》,《龍巖師專學報》1983年1期。
    4孫慶偉:《晉侯墓地M114年代與墓主的推定》,《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239-247頁。
    1韓巍:《新出金文與西周諸侯稱謂的再認識——以首陽齋藏器為中心的考察》,芝加哥:新见古代中国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
    2李學勤:《先秦人名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91年5期。
    3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172-177頁。
    4白川靜:《西周史略》(袁林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78頁。
    5楊寛:《西周王朝公卿的官爵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93-119頁。
    1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107-111頁。
    2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8年,188-199頁。
    3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131-258頁。
    4王健:《西周王朝的政治地理結構及其相關問題》,《南京社會科學》2001年12期;王健:《史密簋銘文與齊國的方伯地位》,《鄭州大學學報》2002年3期;王健:《西周方伯發微》,《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5期;王健:《從楚公逆鐘銘文論到西周的方伯制度》,《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2期;王健:《論周初管叔的方伯地位》,《中州學刊》2003年1期;王健:《西周衛國為方伯考》,《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4期。
    1邵蓓:《西周伯制考索》,《中國史研究》2008年2期。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年。後文簡稱《集成》。
    3參見郭沫若《釋應監甗》,《考古學報》,1960年1期;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267頁。
    4伍仕謙:《論西周初年的監國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120-130頁。
    5趙伯雄:《周代國家形態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46-156頁。
    6徐中舒:《西周史論述》(上),《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3期。
    7任偉:《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272-281頁。
    1參見王玉哲《周初的三監及其地望問題》,《古史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245-255頁;楊寛:《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8-134頁;趙伯雄:《周代國家形態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46-156頁;耿鐵華:《西周監國制度考》,《研究生論文選集·中國歷史分冊(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21-34頁;陳昌遠、陳隆文:《“三監”人物疆地及其地望辨析——兼論康叔的始封地問題》,《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4期;顧頡剛:《“三監”人物及其疆地——周公東征史事考證之一》,《文史》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19頁;劉起釪:《周初的“三監”與邶、鄘、衛三國及衛康叔封地問題》,《歷史地理》第二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66-81頁。
    2李學勤:《清華簡<系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3期。
    1參見王玉哲《左傳解題》,《歷史教學》1957年1期;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前言29-41頁。
    2參見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前言29-41頁;朱鳳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57-58頁。
    3參見朱鳳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46-47頁。
    4參見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導言3-7頁。
    5參見朱鳳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61-62頁。
    6參見朱鳳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59-61頁。
    1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歷史研究》1983年3期。
    2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1994年6期。
    3所謂“境內稱‘公’”,指文獻中記載的諸侯在本國中褒稱“公”的現象,說見何休《公羊傳》注及《白虎通·爵篇》,詳見本文第三節。
    4為與自稱區別,此處的生稱特指他稱。
    1《西清古鑒》卷十三,影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二十至二十二頁。
    2器形見郭沫若《班簋的再發現》,《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427頁。
    3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二一至二三頁;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4-27頁。
    4劉心源:《古文審》第五·毛伯彝,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11冊,北京:線裝書局,2005年,467-470頁;楊樹達:《毛伯班簋跋》,《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2-123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46-355頁;于省吾:《班彝銘》,《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59-161頁;白川靜:《金文通釋》卷二,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年),35-62頁;李學勤:《班簋續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81-188頁。
    5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5期。
    1唐蘭:《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15-167頁。
    2見前引諸家文;另見黃盛璋《班簋的年代、地理與歷史問題》,《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1期。
    3參見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937頁。
    4參見周寶宏《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265-281頁。
    5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97頁。
    6郭沫若:《班簋的再發現》,《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428頁;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5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49頁;李學勤:《班簋續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82頁。
    1參見杜勇《說甲骨文中的蜀國地望》,《殷都學刊》2005年1期。
    1器形參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3頁及141頁。
    2唐蘭:《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15-167頁。
    3金文中的“”字,沈長雲先生主張釋為“夭”(參見沈長雲《談銅器銘文中的“夭王”及相關歷史問題》,《考古與文物》1989年6期),陳絜先生認為當釋為“吳”(參見陳絜、馬金霞《叔鼎的定名與西周歷史上的國》,《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紀念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今依傳統觀點釋為“夨”。
    1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62頁上二·夨令彝銘;李學勤:《令方尊、方彝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218-224頁。
    2郭沫若:《令彝、令簋與其他諸器物之綜合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61年,43頁。
    3譚戒甫:《周初夨器銘文綜合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56年第1期;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24-125頁。
    1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35-40頁。
    2馬敘倫:《令夨彝》,北京大學《國學季刊》1934年第4卷第1號。
    3吳其昌:《夨彝考釋》,《燕京學報》1931年9期。
    4唐蘭:《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15-167頁;唐蘭:《作冊令尊及作冊令彝銘考釋》,《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6-14頁。
    5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392頁。
    6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56-257頁。
    7趙光賢:《“明保”與“保”考釋》,《中華文史論叢》第1輯,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81-196頁;杜勇:《關於令方彝的年代問題》,《中國史研究》2001年2期。
    8後文另有詳述。
    1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94頁。
    1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81頁。
    2詳見本文第二章。
    3此組器銘曰:“隹十又七年十又二月既生霸乙卯,王在周康宮夷宮。旦,王格大室,即立(位),司土毛叔右此,入門,立中廷。王呼史翏冊命此曰:旅邑人、善夫,錫汝玄衣、黹屯、赤巿、朱黃、。”旅此敢對揚天子丕顯休命,用作朕皇考癸公尊簋,用享孝于文神,用匄眉壽。此其萬年無疆,畯臣天子霝終,子子孫孫永寶用。”在其中兩件此簋(《集成》8:4306-4307)銘中,器主對其先父的稱謂不是“皇考癸公”而是“皇考朱癸”,易知“朱”為此受命擔任“旅”職前之氏名。受命後此獲得了新氏“旅”,并於同一篇銘文中立刻改稱“旅此”。參見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386-388;陳絜:《周代農村基層聚落初探——以西周金文資料為中心的考察》,《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11年,148-153頁。此簋拓本見本章附錄。
    1二代周公名君陳,說見《尚書序》:“周公既沒,(成王)命君陳分正東郊成周。”(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490頁。)《禮記·坊記》鄭玄注:“君陳,蓋周公之子,伯禽弟也。”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656頁。
    2李學勤:《周公廟遺址性質推想》,《文博》2004年5期。
    2此器器形未見,銘中有“召公建匽”之說。“建”字為裘錫圭先生所釋讀,見氏著《釋“建”》,《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206-209頁。
    3陳夢家先生首先提出召公即召公奭的說法,并將器之年代定在成王時,後為多家所從。參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3-44頁。
    4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73頁。
    5學者普遍認為三器器形屬於西周早期偏早階段,且銘中所記亦與周初史事大略相合,因此大多將周公諸器定在成王時(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0-11頁及17-19頁及27-29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65-66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16-217頁)。或有不同意見,皆不會晚於成王以後。唐蘭先生持周公稱王說,故將諸器定在周公時,見《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36-44頁(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郭沫若先生將小臣單觶定在武王時,禽簋定在成王時,見《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二至三頁及十一至十三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6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76頁。
    7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84頁。
    8周公未與器主發生直接互動,二者同事周王,周公排在器主之前,可推測地位高低有差。
    9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41頁。
    1關於濂公三器的年代。鼎銘中所記伐東夷,郭沫若、陳夢家二家以為即成王東征之事,并將諸器皆定於成王時(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二八至二十九頁鼎及三十至三十一頁厚趠;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3頁鼎及89頁司鼎)。白川靜先生亦認同成王說(白川靜:《金文通釋》卷一上,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年),217-222頁及357-361頁及362-365頁)。唐蘭先生將鼎和厚趠方鼎定在昭王時,彭裕商先生亦認為鼎和司鼎屬昭王時,王世民等則認為厚趠方鼎屬於昭王時(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220-221頁鼎及227-228頁厚趠方鼎及228-229頁司鼎;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75-276頁;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5頁)。綜合來看,成王說似無明顯漏洞,當可從。
    2器形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5頁。
    3器形見唐復年輯《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器影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7頁62。
    4器形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圖編二十頁167盂卣。
    5學者普遍認為此器與盂爵(《集成》14:9104),為同人所作。此二件盂器之年代,郭沫若先生定在康昭之際,并認為二器之器主盂就是盂鼎(大盂鼎,《集成》5:2837;小盂鼎,《集成》5:2839)之器主盂(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四九至五〇頁)。陳夢家先生定在成王時,并認為此二器之器主盂與盂鼎之器主盂未必是同一人(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3頁)。唐蘭先生將盂爵定在康王初年,同時亦認可其與大小盂鼎器主盂皆為同一人(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31-132頁)。綜合來看盂卣的年代以定在成康時期比較合理。
    6器形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60頁。
    7學者普遍認為,銘中之畢公即為《顧命》中之畢公,器主史是畢公下屬,也正與畢公任作冊之職的史事相合。參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四五至四六頁;唐蘭:《史簋銘考釋》,《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82-186頁;長水:《岐山賀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文物》1972年6期;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58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09-110頁。器之斷代應在康王時。
    8器形未見著錄。
    9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90頁。
    1郭沫若先生初時曾認為伯懋父就是康伯髦,故將相關諸器定於成王時,陳夢家先生認同此說(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二三至二六頁;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31-35頁)。目前學者對此多持不同意見,普遍認為伯懋父是昭穆時人。彭裕商先生將此器定在昭王時,唐蘭、劉啟益二先生則定穆王。參見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70-273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17-318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21頁。筆者認為昭穆時期的說法當可從。
    2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76頁。
    3學界普遍認為此器之毛公就是班簋中之毛公,器之斷代也當與班簋相近。本文採取穆王說。
    4鐘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後文簡稱《彙編》。
    5器形見王龍正、姜濤、婁金山《匍鴨銅盉與覜聘禮》,《文物》1998年4期。
    6見前引王龍正等文,又王龍正《匍盉銘文補釋并再論覜聘禮》,《考古學報》2007年4期;李學勤:《論應國墓地出土的匍盉》,《平頂山師專學報》1999年1期。
    7器形見呂大臨、趙九成《考古圖續考古圖考古圖釋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50頁;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76頁。
    8郭沫若先生定在宣王時,陳夢家、唐蘭、劉啟益諸家定在恭王時,彭裕商先生定在孝夷時,李學勤先生定在穆王晚期。考慮到瓦紋是西周中期流行的紋飾,穆恭二說似較可信。參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五一頁;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76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48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68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46頁;李學勤:《穆公簋蓋在青銅器分期上的意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8-72頁。
    9二器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16-717頁。
    10盠器群之斷代,學界頗多爭議。陳夢家、劉啟益二先生主張恭王說,李學勤先生主張穆王說,上述諸家都明確表示盠器與簋等器可相繫聯,諸器銘之“穆公”當為同一人(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69-174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66-267頁;李學勤:《穆公簋蓋在青銅器分期上的意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8-72頁);彭裕商先生亦認同“穆公”可繫聯,但認為簋之銘文詞句或較晚,故將盠器定在懿孝時,簋則定在孝夷時(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44-346頁);郭沫若先生將盠器定在懿王時,并認為“穆公”不必是同一人(郭沫若:《盠器銘考釋》,《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110-138頁);唐蘭先生將盠器定在懿王時(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81頁);王世民等認為當定昭王時(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2頁及141頁)。筆者認為,生稱的兩組“穆公”相關銅器,還是有相當大的可能可相繫聯的。綜合各家觀點分析,目前當以穆、恭兩說較為可取。
    1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20頁。
    2陳夢家先生定在恭王時,唐蘭先生定在孝王時。目前來看恭王說更可信。參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75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90頁。
    3參見唐蘭《永盂銘文解釋》,《文物》1972年1期。
    4此器斷代觀點主要有恭王十二年(見前引唐蘭先生文;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60頁)、夷王十二年(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56-357頁)兩說。從器形來看,永盂的作器年代當不會晚至西周晚期,傳統觀點較傾向於恭王,當可從。
    5器形參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36頁。
    6斷代歷來有郭沫若先生之宣王說、陳夢家先生之夷王說、唐蘭先生之恭王說、劉啟益先生之懿王說、彭裕商先生之厲王說等諸說,另斷代工程以之入恭王二十年。參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五二至一五三頁;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88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29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315-316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11頁;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31頁。
    7銘曰:“唯廿又三年初吉戊戌,益公蔑倗伯爯暦,右告,令金、車、旂。爯拜手稽首對揚公休,用作朕考寶尊。爯其萬年永寶用享。”器形參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發掘簡報》,《文物》2006年8期。
    8簡報定為穆王時期或偏晚,李學勤先生認為定於恭王二十三年較為合理(李學勤:《論倗伯爯簋的歷日》,《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538-540頁)。李學勤先生的觀點當可從。
    9參見劉興《申簋蓋銘考釋》,《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2期。
    10劉興先生最早定為穆王到恭王時期(見前引劉興先生文),劉啟益先生定為恭王時(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73頁)。另有厲王說,但此說對在“益公僅一人”觀點基礎上所作出的器物繫聯之依賴較大,或顯說服力不足(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12頁)。根據紋飾字體等方面綜合考慮,恭王前後的說法較為合理。
    1器形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安張家坡西周銅器群》,北京:文物出版社,1965年。
    2同出尚有同一器主的五年師簋,此組器之斷代,有懿王說(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03-205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77-478頁)、夷王說(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89及101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347-348頁)、厲王說(郭沫若:《長安縣張家坡銅器群銘文匯釋》,《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275-316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98-399頁)等多種看法。綜合來看元年簋的年代大致當在西周中期晚段。
    3器形參見上海博物館編《草原瑰寶——內蒙古文物考古精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6頁。
    4李朝遠先生認為依益公繫聯,應定在恭王至懿王時期(李朝遠:《師道簋銘文考釋》,《青銅器學步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243-250頁);彭裕商先生認為應定在厲王時期(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12-413頁);韓巍先生認為,此器形制與五年師簋(《集成》8:4216-4218)幾乎全同,後者年代當在夷王時期,則師道簋亦應當定在孝夷時期(韓巍:《西周金文世族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163頁及168頁)。綜合來看韓說可從。
    5器形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98頁。
    6作為另一件四要素俱全的“益公”器,斷代工程以之入夷王二年(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32頁),另有懿王(吳鎮烽、王東海:《王臣簋的出土於相關銅器的時代》,《文物》1980年第5期;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318頁)、孝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00-101頁)、厲王(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01-402頁)等諸說。由於此器銘中之“內史”亦見於諫簋(《集成》8:4285)、盨(《集成》9:4462)等器,經繫聯大致可判斷此數器皆屬於孝夷時期。
    7器形見唐復年輯《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器影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60頁209。
    8斷代方面有恭王(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18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73頁)、夷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87頁)、厲王(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08頁)、宣
    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四七至一四八頁)等諸說。就現有資料來看,上述觀點中除宣王說明顯有再商榷之餘地,其他諸家一時難斷孰是。考慮到乖伯簋之器形與詢簋等器近似,厲王說或較可取。
    9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34頁。
    10學界普遍認定此器與早有著錄的師詢簋(《集成》8:4342)為同人所作,師詢二器又與數件師酉器淵源頗深,針對上述諸器之斷代學界觀點紛繁。師酉鼎的發現,為師酉、師詢二人年代順序的判斷給出了較為
    確定的線索。朱鳳瀚先生曾專文論述,師酉仍當為師詢之父,詢簋以定在厲王十七年為宜。(朱鳳瀚:《師酉鼎與師酉簋》,《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1期。)綜合器形、銘文、人物繫聯等多方面因素考慮,筆者認為此說較為合理。
    1器形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39頁。
    2歷來研究者都傾向於將“武公”相關數器之斷代問題作綜合考慮。郭沫若先生最初根據與禹鼎同銘的宋代著錄的周穆王鼎銘文誤釋器主為“成”,并得出過夷王時的斷代結論,後將禹鼎和敔簋皆改定厲王時(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〇八至一一〇頁;郭沫若:《禹鼎跋》,《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70-76頁)。唐蘭、徐中舒二家皆定禹鼎為厲王器(唐蘭:《<青銅器圖釋>敘言》,《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0頁;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3期)。陳夢家先生定南宮柳鼎和敔簋為孝王器,禹鼎為夷王器(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229-231頁及268-277頁)。李學勤先生定相關諸器於厲王(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26-133頁),彭裕商先生認同此說(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91-394頁及396-398頁)。劉啟益先生亦認同禹鼎是厲王器,但將敔簋、多友簋、南宮柳鼎皆定為夷王器(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365-368頁)。綜合來看,李學勤先生的觀點可從。
    3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82頁。
    4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24頁。
    5器形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46頁。
    6器形見唐復年輯《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器影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07頁355。
    7器之斷代,依對器主曶之身份判定可分為兩種意見,郭沫若先生認為此器器主曶與曶鼎(《集成》5:2838)之器主為同一人,故將器定於孝王時(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〇〇頁);彭裕商先生認為二器之器主無論所司職務還是考之稱呼皆不同,恐怕並非同一人,斷代方面考慮器形、銘文用詞習慣等因素應當定在厲王以後(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86-487頁)。綜合來看後一種說法較可取。
    1參見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2“王行”或為王族直屬之軍隊名,轉化為管理“王行”的職官名,詳見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9頁。
    3郭沫若先生認為此字為“攝”字初文,有兼官之義。參見郭沫若《盠器銘考釋》,《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135頁。
    4此“三有司”僅限於宗周之官職。
    1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43頁。
    2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47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399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65-467頁。
    1器形見唐復年輯《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器影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67頁229。斷代意見參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三三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26-427頁。
    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42頁。
    2琱生器銘中並未將召伯虎稱為召公,或因彼時召伯虎尚未擔任稱“公”之職;也有可能召伯虎已經稱“公”,
    但琱生對大宗之子特意使用了表示宗子身份的“伯”稱。關於這個問題後文另有詳述,參見第六章。
    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44-145頁。
    2《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5頁。
    3西周晚期銅器有兩件器(虢季氏子鬲,《集成》3:683;虢文公子鼎,《集成》5:2634-2636),器主分別自稱“虢文公子”和“虢季氏子”,可知虢文公屬虢季氏。
    4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引程啓生云:“鄭伯為左卿士,則虢公右卿士也。鄭伯奪政之後,蓋周公黑肩代之,故桓五年伐鄭之役,虢公將右軍,周公將左軍。”參見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8頁。
    5器形見唐復年輯《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器影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28頁423。
    6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29頁。
    7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74頁。
    1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302頁。
    2西周時期貴族女子稱謂中出現的氏名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夫家氏名(參見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305頁及329頁),溓姬當為姬姓女子嫁於溓氏者。結合溓姬簋銘中使用日名來看,溓氏應屬殷遺。
    3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75頁。
    4“康侯”相關器計有如下幾件:康侯鬲(《集成》3:464)、康侯丰鼎(《集成》4:2153)、作冊疐鼎(《集成》4:2504)、康侯觶(《集成》11:6173)、康侯爵(《集成》13:8310)、康侯矛(《集成》18:11450)、康侯斧(《集成》18:11778-11779)、康侯刀(《集成》18:11812)、康侯車鑾鈴(《集成》18:12020)。其中作冊疐銘中“康侯”是他稱,康侯斧和康侯刀傳出於河南浚縣。
    5康氏相關內容後有詳述,參見本文第二章第二節和第六章。
    6鄭同媿當爲嫁於鄭同氏的媿姓女子。“鄭同”屬複合氏名,有可能是“同”氏之一支改封鄭地之後,在原有氏名“同”之前加“鄭”字而來,目的應當是與大宗同氏相區別。
    1《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2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18頁及325頁。
    3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348-351頁。
    1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68-273頁;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3期。
    2李學勤:《穆公簋蓋在青銅器分期上的意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8-72頁。
    3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3期。
    1韓巍:《西周金文世族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143頁。
    2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50頁;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26-133頁。
    3詳見第六章爵名兼稱部分。
    1李伯謙:《晉侯墓地墓主之再研究》,《文化的饋贈——考古學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79頁。李伯謙先生後在《晉侯墓地墓主推定之再思》(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9期)一文中修訂觀點,認為“晉公”為燮父、叔虞兩說皆有可能。
    1梁雲:《“晉公宗室”考辨》,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8期。
    2孫慶偉:《晉侯墓地M114年代與墓主的推定》,《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239-247頁。
    3此組器中的其餘諸器,即此鼎(《集成》5:2821-2823)、此簋(《集成》8:4303-4305、4308-4310)銘中,器主旅此對其父稱“癸公”,僅4307、4307二器中稱“朱癸”。此組器銘詳見第一章腳註。
    4朱鳳瀚:《器與魯國早期歷史》,《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0頁。
    1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47頁。
    2本章第四節另有詳述。
    3滕縣文化館:《山東滕縣出土西周滕國銅器》,《文物》1979年4期。
    1滕縣博物館:《山東滕縣發現滕侯銅器墓》,《文物》1984年4期。
    2王恩田:《滕國考》,《東夷古國史研究》(第一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260-269頁。
    3李魯滕:《鼎及其相關問題》,《齊魯文博——山東省首屆文物科學報告月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111-119頁。
    4見前引李魯滕先生文。
    5首陽齋、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首陽吉金——胡盈瑩、范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4及83頁。
    1朱鳳瀚:《滕州莊里西滕國墓地出土器研究》,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古代青銅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10年,17-28頁。
    2韓巍:《讀<首陽吉金>瑣記六則》,《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04-211頁。
    1參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存發掘簡報》,《考古》2011年2期;集體作者:《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筆談》,《考古》2011年2期。
    2《史記·齊太公世家》。
    1楚公逆鎛,《集成》1:106;楚公鐘,《集成》1:42-45;楚公戈,《集成》17:11064;楚公鐘,《彙編》659;楚公逆編鐘,《彙編》891-896。
    2益公鐘,《集成》1:16。
    3芮公鐘,《集成》1:31;芮公鐘鈎,《集成》1:32-33;內公鬲,《集成》3:711-712;內公鼎,《集成》4:2475;內公簋蓋,《集成》6:3707-3709;內公簠,《集成》9:4531;內公壺,《集成》15:9596-9598。
    4應公方尊,《集成》4:2150-2151;應公鼎,《集成》5:2553-2554;應公簋,《集成》3477-3478;應公卣,《集成》10:5177;應公卣,《集成》10:5220;應公尊,《集成》11:5841;應公鼎,《彙編》1438。
    5周公作文王方鼎,《集成》4:2268。
    6毛公旅方鼎,《集成》5:2724;毛公鼎,《集成》5:2841。
    7蘇公匜,《彙編》1916;蘇公簋,《集成》6:3739。
    8鄧公簋,《集成》7:3775-3776;鄧公簋,《集成》7:3858;鄧公簋蓋,《集成》7:4055;鄧公鼎,《彙編》1755;鄧公簋,《彙編》55-56。
    1穆公簋蓋,《集成》8:4191。
    2新收公簋,參見朱鳳瀚《公簋與唐伯侯于晉》,《考古》2007年3期。
    3公盨,《彙編》1607。
    4公簠,《集成》9:4684。
    5分別見李魯滕《鼎及其相關問題》,《齊魯文博——山東省首屆文物科學報告月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111-119頁;首陽齋、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首陽吉金——胡盈瑩、范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3頁。
    1器形見王黼《宣和博古圖》卷二周文王鼎,《四庫全書》本。
    2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44頁。
    3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29頁。
    4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74頁。
    5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302頁。
    6器形見彭曦、許俊成《穆公簋蓋銘文簡釋》,《考古與文物》1981年4期。
    1此“公大史”當指畢公。類似例子尚有稱召公為“公大保”,見於旅鼎(《集成》5:2728)、御正良爵(《集成》14:9103)等銘。
    1《逸周書·王會解》:“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殷公、夏公立焉。”孔晁注曰:“唐、虞二公,堯、舜後也。”(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858-859頁。)
    2《公羊傳》莊公二十七年何休注:“杞,夏後。不稱公者,《春秋》黜杞,新周而故宋,以《春秋》當新王。”(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76-177頁。)《公羊傳》隱公三年何休注:“宋稱公者,殷後也。”(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39頁。)
    3班固撰,陳立疏《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11頁。
    4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39頁。
    1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244頁。
    2“有事膰焉”指王者之後以異姓身份,可以無功受到致胙的禮遇;“有喪拜焉”言宋君弔喪,王以敵禮拜之(對其餘諸侯則不拜)。說見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427頁。
    1表1.1西周金文中所見“公”相關器情況簡表所列諸器銘文拓片。
    1參見董作賓《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本第3分,1936年。文中歸納甲骨中“侯”稱的用法,共有兼舉國名及人名的“某侯某”、但舉國名的“某侯”、但舉人名的“侯某”、以及單稱“侯”四種。
    1“諸侯侯甸男”,類似文字亦見於小盂鼎(《集成》5:2839)銘。但由於小盂鼎銘拓片不清、原器已亡佚,在細節方面難以提供進一步線索。故此處不作過多討論。
    2李學勤:《令方尊、方彝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218-224頁。
    1《左傳》昭公十三年。
    2《左傳》定公四年。
    1《尚書·大誥》中多次出現“友邦君”、“庶邦君”之稱。《尚書·酒誥》:“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於酒。”《尚書·梓材》:“以厥臣達王,惟邦君。”《尚書·梓材》:“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尚書·顧命》:“卿士、邦君麻冕蟻裳,入即位。”關於《詩·小雅·雨無正》中的“邦君”詳見後文。
    2梁其鐘銘:“梁其身邦君大正。”五祀衛鼎銘中出現了人物“邦君厲”。豆閉簋銘中出現了官職“邦君司馬”。義盉蓋銘文中的“邦君”詳見後文。
    3詳見後文。
    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發掘隊:《1984年灃西大原村西周墓地發掘簡報》,《考古》1984年11期。
    1劉雨:《西周金文中的射禮》,《考古》1984年12期。
    2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706頁。
    3參見周寶宏《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258-265頁。
    1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攜。”則此“邦君諸正”或即以虢公翰為首。參見范祥雍《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34頁。
    2參見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57-58頁。
    3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七七至七八頁。
    4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86頁。
    5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63頁。
    6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379-380頁。
    7吳鎮烽:《金文人名彙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35頁。
    8陳英傑:《金文中“君”字之意義及其相關問題探析》,《中國文字》新33期,台灣:藝文印書館,2007年12月。
    1李零:《西周金文中的職官系統》,《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21頁。
    2劉雨:《西周金文中的射禮》,《考古》1984年12期;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3-14頁。
    3任偉:《西周金文與文獻中的“邦君”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1999年4期。
    1第二節另有詳述。
    2第五章另有詳述。
    3《說文》謂“邑,國也,從囗”,又謂“國,邦也,從囗從或”,易知“邦”與“國”、“邑”概念接近。
    4金文、文獻中“萬邦”、“小大邦”用例列舉。史墻盤(《集成》16:10175)銘:“匍有上下,受萬邦。”
    《詩·小雅·六月》:“文武吉甫,萬邦為憲。”《尚書·洛誥》:“萬邦咸休,惟王有成績。”駒父盨蓋(《集成》9:4464)銘:“小大邦無敢不□,俱逆王命。”《尚書·多士》:“凡四方小大邦喪,罔非有辭於罰。”
    1《尚書·大誥》。
    2《尚書·召誥》、《尚書·康王之誥》。
    3“邦”解作天子直轄範圍,也就是“王畿”的實例,見於大克鼎(《集成》5:2826)銘。銘中曰:“丕顯天子,天子其萬年無疆,保□周邦,畯尹四方。”此句中“周邦”與“四方”相對,前者所指代的應當就是周天子的直轄區域。
    4幾簋(《集成》7:3954)銘曰:“仲幾父使幾使於諸侯、諸監,用厥賓作公寶簋。”監鼎(《彙編》1149)銘曰:“監作寶尊彝。”監父己鼎(《集成》4:2367)銘曰:“監引作父己寶尊彝。”其餘三器銘後詳。
    1朱心持:《江西余干黃金埠出土銅甗》,《考古》1960年2期。
    2器形見郭沫若《釋應監甗》,《考古學報》1960年1期。
    3見前引郭沫若先生文。
    4劉雨:《近出殷周金文綜述》,《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3期;耿鐵華:《應監甗考釋》,《東北師大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6期;李學勤:《應監甗新說》,《李學勤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180-185頁。
    5伍仕謙:《論西周初年的監國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120-130頁。
    6徐中舒:《西周史論述》上,《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3期;任偉:《西周封國考疑》,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272-281頁。
    1趙伯雄:《周代國家形態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46-156頁。
    2西周早期的應君作器目前所見僅有8件傳世應公器,年代分佈於成康至昭穆時期。目前所見年代最早的應侯器為斷代於穆王時期的器(尊,《彙編》68;卣,《彙編》69)。有關應國國君所作器的相關信息詳見第六章。
    3《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4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863頁。
    5根據毛傳、鄭箋,此句中“應”解作“當”、“侯”解作“維”,全句之義可釋為“(武王)能當此順德”。此說影響深遠,歷代學者多大力推崇,并紛紛在其基礎上進一步引申發微,使得“應侯”二字為副詞的看法一度幾成定論。趙伯雄先生的觀點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先,從字義角度講,“應”、“侯”解作“當”、“維”的說法始終比較牽強;其次,從全詩意思來看,“應侯”正與上文之“成王”呼應,理解為人稱明顯更加通順;第三,從傳世文獻中引此詩的用例來看,“應侯”人稱說雖始終未形成主流觀點,但實際的認同者並不少。基於上述諸多理由可知,將“應侯順德”一句中的“應侯”二字直接作人稱理解,確實比勉強解作副詞的傳統觀點更有說服力。說見趙伯雄《<詩·下武>“應侯順德”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6期。
    1羅西章:《扶風溝原發現叔趙父爯》,《考古與文物》1982年4期。
    2《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89頁。
    1器形見唐復年輯《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器影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62頁215。
    2斷代方面有穆恭(韓巍:《西周金文世族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109頁),恭
    懿(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62-163頁),孝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22頁),厲王(郭沫若:《輔師簋考釋》,《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210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14頁)等說。其中韓巍先生認同李零先生的主張,將本器銘中同之文考“惠仲”,與佐盤(《彙編》757)銘中的“惠仲盠父”相繫聯,相對來講更有說服力。
    3詳見第一章。
    4器形見西安市文物管理處《陝西長安新旺村、馬王村出土的西周銅器》,《考古》1974年1期。
    5原報告斷代為西周中期,後多家學者皆認為屬恭王時期(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38-139頁;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81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74頁),亦有夷王說
    (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58頁),目前來看還是恭王說較可取。
    6器形見岐山縣文化館、陝西省文管會《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西周銅器窖穴發掘簡報》,《文物》1976年5期。
    7學界圍繞裘衛諸器的斷代,主要有兩個分歧點。第一,五祀衛鼎(《集成》5:2832)銘出現了“恭王”,傳統觀點認為其為恭王時的標準器,而主張諡號說之學者則認為這是作器時間不早於懿王的標誌。因此對裘衛器年代的判斷,首先就取決於對王號生稱死謚問題的看法。第二,二十七年衛簋(《集成》8:4256)的紀年是二十七年,與其他三器(三年、五年、九年)相距較遠,且紀年較高很難排進恭王以後的幾個王世中。因此,主張恭王說就只能將二十七年衛簋定為穆王二十七年。但根據傳世文獻穆王五十五年的記載,如此衛簋與作於恭王初年的其餘三件裘衛器的時間距離未免太遠,恐怕不合情理。針對這些情況,李學勤先生認為可以將二十七年衛簋定為恭王二十七年,其餘三器分列懿王三、五、九年(李學勤:《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標尺》,《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1-92頁)。筆者認為,目前來看這種解決方法說服力較強,在新材料出現之前可從。
    8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63頁。
    9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15頁。
    10器形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冊圖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一頁。
    11斷代意見有恭王說(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276頁)、懿王說(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72-173頁)、孝王說(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22-225頁)、西周中期晚頁說(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
    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315頁)、夷王說(白川靜:《金文通釋》卷三上,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315-325頁)、厲王說(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八六至八七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
    年,361-373頁及418-419頁)等,諸說不一,器之年代或當定於西周中期晚段。
    1器形見應新、子敬《記陝西藍田縣出土的西周銅簋》,《文物》1966年1期。
    2年代有恭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88頁)、孝王(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333-334頁)、懿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10-211頁)、夷厲(白川靜:《金文通釋》卷三上,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478-484頁)、厲王(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18頁)、宣王(簡報)等說,綜合來看該器斷代於西周中晚期之際的結論較為穩妥。
    3器形見羅西章《宰獸簋銘略考》,《文物》1998年8期。
    4該器斷代有恭王(劉啟益:《六年宰獸簋的時代與西周紀年》,《古文字研究》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79-82頁)、孝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82頁)、夷王(見前引羅西章先生文)、厲王(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06-407頁)等說。由於該器冊命地點在“周師彔宮”,從而與諫簋(《集成》8:4285)等司馬共相關器發生繫聯。因此,諸家對宰獸簋斷代的分歧,一定程度上是來自對司馬共年代的不同判定。目前看來,陳夢家先生主張的司馬共為恭王時司馬邢伯彔之子的說法是比較合理的,則司馬共及周師彔宮就應當類推至懿王及以後,大致在西周中晚期之際前後。
    5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41頁。
    6斷代有恭王(李學勤:《西周青銅器研究的堅實基礎》,《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3-44頁),懿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95-197頁),西周中期(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65頁),夷王(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364-365頁),厲王(郭沫若:《輔師簋考釋》,《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210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13-414頁)等多種觀點。該器與傳世器師簋
    (《集成》8:4324-4325)器主之私名、官職皆相同,但器形與紋飾之年代卻相去甚遠,二器究竟是否同人所作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對二器年代的判斷。筆者認為,二器器主信息的重合度過高,實在很難理解為巧合;而器形、紋飾方面出現一定程度的復古,相對更好理解一些。綜合來看二器還是有較大可能出於同人之手的。師簋銘中之右者宰琱生是厲宣時人,則輔師簋的年代,應該也不會過早,至早也當在夷厲時期。
    7詳見第三章第二節。
    8器形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39頁。
    9斷代方面,除陳夢家先生定在懿孝時期之外,郭沫若、彭裕商二先生認為屬厲王,王世民等亦認為其年代當西周晚期。(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20-221頁;郭沫若:《輔師簋考釋》,《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金文叢考補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210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35頁;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41-42頁。)
    1詳見第一章。
    2董珊:《坂方鼎和榮仲方鼎銘文的釋讀》,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27期。
    1《漢書·地理志》:“分其畿內為三國,《詩·風》邶、鄘、衛國是也。鄁以封紂子武庚;庸,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逸周書·作雒》:“建管叔於東,建蔡叔、霍叔於殷,俾監殷臣。”(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撰《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44-548頁。)鄭玄之說則是“……乃三分其地,置三監,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監教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鄘,東謂之衛。”(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08-109頁。)上述諸說雖然對“三監”疆地的具體劃分不能統一,但卻有一點共識,就是“三監”之所以為“三監”,封於殷之故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對於“三監”來說,這是其有效行使“監殷民”職能的需要,也是其身為周天子宗室理應獲得的權利,更可能是其有資格參與叛亂的資本。《尚書·大誥》中的“亦惟在王宮、邦君室”,諸家注者皆認為是指參與武庚之亂的諸叔而言,正是諸叔領有封土的明證。
    2參見陳絜《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188-189頁。
    3目前所見“監”相關諸器的年代,應監甗與監鼎屬西周早期,監父己鼎屬西周中期,幾簋是西周中晚期,善鼎屬西周晚期,叔趙父爯則有可能晚至宣王之後。
    1張亞初:《太保罍、盉銘文的在探討》,《考古》1993年1期。
    2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45-146頁;陳絜:《燕召諸器銘文與燕召宗族早期歷史中的兩個問題》,《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一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16-25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28-230
    頁。
    1此字從杜廼松先生讀為寓,參見杜廼松《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銘銅器座談紀要》,《考古》1989年10期。
    2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549頁。
    1山西省文物局、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編《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窖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67-76頁。
    1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88頁。
    2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86-887頁。
    3《新唐書·世系表十一下》。
    4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李學勤:《續說晉侯邦父與楊姞》,《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265-268頁。
    5鄭樵:《通志》卷二十七《氏族三·晉邑·揚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志四五六上。
    6參見朱鳳瀚《公簋與唐伯侯于晉》,《考古》2007年3期;李學勤:《論覺公簋年代及有關問題》,《“夏商周斷代工程”簡報》163期;彭裕商:《覺公簋年代管見》,《考古》2008年10期;李伯謙:《公簋與晉國早期歷史若干問題的再認識》,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33期;朱鳳瀚:《簡論與西周年代學有關的幾件銅器》,《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3-51頁。
    1李伯謙:《公簋與晉國早期歷史若干問題的再認識》,《中原文物》2009年1期。
    2李學勤:《論覺公簋年代及有關問題》,《“夏商周斷代工程”簡報》163期;王澤文:《公簋試讀》,《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線裝書局,2008年,227-238頁。
    1相關論述參見本文第五章。
    2宜侯夨簋銘文見後文。宜侯夨簋中器主吳由“虞”徙封於“宜”,本人稱謂在銘文內即由“虞侯”改稱“宜侯”,但其亡父仍稱“虞公”,可見死稱不會因改氏而改變。此組器詳見本文第一章。
    1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75頁。
    2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5頁;陳夢家:《宜侯夨簋和它的意義》,《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5期。
    3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53-159頁。
    1郭沫若:《夨簋銘考釋》,《考古學報》1956年1期。
    2楊向奎:《宜侯夨簋釋文商榷》,《文史哲》1987年6期;何幼琦:《宜侯夨簋的年代問題》,《西周年代學論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107-117頁。
    3見前引李學勤先生文。
    1器形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圖編二十四頁199麥尊。
    2李學勤:《麥尊與邢國的初封》,《邢臺歷史文化論叢》,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98-105頁;楊文山:《青銅器“麥尊”與邢國始封》,《文物春秋》2001年3期。
    3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1-84頁。
    4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四〇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14-116頁。
    5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250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81-283頁。
    1李學勤:《麥尊與邢國的初封》,《邢臺歷史文化論叢》,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98-105頁。
    1劉節:《古國考》,《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141-145頁。
    2孫常敘:《麥尊銘文句讀試解》,《孫常敘古文字學論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44-162頁。
    3見前引李學勤先生文。
    4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四〇頁;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52頁;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3期。
    5辛樹幟:《禹貢新解》,北京:農業出版社,1964年,168-169頁;劉起釪:《卜辭的河與<禹>大伾》,《殷墟博物館館刊》創刊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沈建華:《卜辭金文中的伾地及其相關地理問題初探》,《中華文史論叢》總第七十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419頁。
    2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32頁。
    3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元氏縣西張村的西周遺址和墓葬》,《考古》1979年1期。
    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臺市文物管理處:《邢臺南小汪周代遺址西周遺存的發掘》,《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1任亞珊等:《1993~1997年邢臺葛家莊先商遺址、兩周貴族墓地考古工作的主要收穫》,《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臺中國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7-25頁。
    2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559頁。
    3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商周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安陽新鄉地區文化局、湖北省孝感地區博物館:《晉豫鄂三省考古調查簡報》,《文物》1982年7期。
    4劉節:《古國考》,《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141-145頁。
    5成皋、修武武德二說所據《水經注》及相關引文,并見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30頁。
    6參見沈建華《卜辭金文中的伾地及其相關地理問題初探》,《中華文史論叢》總第七十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王法星:《禹貢大伾今何在》,《黃河史誌資料》1985年2期。
    1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63頁。
    2杜勇:《安州六器與麥氏四器年代考辨》,《管子學刊》2001年4期。
    3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14-116頁;彭裕商:《麥四器與周初的邢國》,《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147-150頁。
    4尹盛平:《邢國改封的原因及其鄭邢豐邢的關係》,《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中國邢臺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126-132頁。
    5陳平:《邢侯簋再研究》,《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中國邢臺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105-117頁。
    6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23-327頁;楊文山:《邢國封建考》,《河北學刊》1989年5期;許倬云:《西周史(增訂本)》,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158頁。
    1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37頁。
    2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81-84頁。
    3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三九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59-163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14頁。
    4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79-280頁。
    1典型例如宜侯夨簋、此組器銘中的稱謂使用情況。
    2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三九至四〇頁。
    3器形見曹載奎《懷米山房吉金圖》,道光十九年(1839年)拓本。
    4拓本中作“旅五旅”。承陳絜先生指出,此處的“旅五旅”恐為“旂五旂”之誤刻。
    1陳槃:《“侯”與“射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本,1950年。
    1勞榦:《<“侯”與“射侯”>後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本,1950年。
    2裘錫圭:《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的研究》,《文史》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3頁。
    3晉侯穌鐘(《彙編》870-885)銘文節錄:“……王親命晉侯穌:率乃師,左復,觀。北復,□,伐夙夷。晉侯穌折首百又廿,執訊廿又三夫。王至于勳城,王親遠省師。王至晉侯穌師,王降自車,立南嚮。親命晉侯穌:自西北敦伐勳城。晉侯率厥亞旅、小子、人先陷入,折首百,執訊十又一夫。王至,淖淖烈烈,夷出奔。王命晉侯穌率大室小臣車僕從逋逐之。晉侯折首百又一十,執訊廿夫;大室小臣車僕折首百又五十,執訊六十夫。……王親儕晉侯穌秬鬯、弓、矢百、馬四匹。……”
    1圍繞這一系列地名,學界存在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上述地名除“世”尚不明以外,其餘皆在山西境內,京師是春秋中晉國的九京或九原,即今山西新絳北,楊冢屬於楊國。(參見田醒農、雒忠如《多友鼎的發現及其銘文試釋》,《人文雜誌》1981年4期;黃盛璋:《多友鼎的歷史與地理問題》,《古文字論集》(一),西安:《考古與文物》編輯部,1983年,12-20頁;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獫狁活動地域在鎬京西北,一系列地名皆為陝西境內。(參見李學勤《論多友鼎的時代及意義》,《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26-133頁;劉雨:《多友鼎銘的時代與地名考訂》,《考古》1983年2期;劉翔:《多友鼎銘兩議》,《人文雜誌》1983年1期;田率:《四十二年逨鼎與周伐獫狁問題》,《中原文物》2010年1期。)關於獫狁之活動地域,王國維、錢穆二先生早有舊說,認為當在山西境內,此說亦為第一種觀點所推重。(參見王國維《鬼方昆夷獫狁考》,《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583-606頁;錢穆:《周初地理考》,《古史地理論叢》,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2年,1-71頁。)筆者較為傾向楊冢與楊地有關的山西說。進一步結論的得出尚需依賴更多出土材料的發現。
    1參見李學勤《高青陳莊引簋及其歷史背景》,《文史哲》2011年3期;集體作者:《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筆談》,《考古》2011年2期。
    1《毛詩正義》之《大雅·烝民》引杜預言,見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19頁。
    2文獻資料多參考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無特殊情況不再一一標注。
    3王恩田:《紀、、萊為一國說》,《齊魯學刊》1984年1期;王恩田:《再說紀、、萊為一國》,《管子學刊》1991年1期。
    4《通志》卷四十一《都邑略》:“晉都唐……成王封母弟叔虞於此,初謂之唐,其子燮立,始改為晉。”參見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志五五四中。
    5參見任偉《西周封國考疑》第四章,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2《左傳》隱公十一年所記“滕薛爭長”一事,可證春秋時期的薛為任姓,其地近滕。
    3參見何景成《商代史族研究》,《華夏考古》2007年2期;陳絜:《淺談榮仲方鼎的定名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2期。
    1《戰國策·趙策三》:“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紂之三公也。”《史記·殷本紀》:“(紂)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
    2隨州市博物館:《隨州出土文物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24頁、28頁、31-33頁。
    3《史記·楚世家》:“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唐張守節《正義》引劉伯莊云
    “今東鄂州是也”,又引《括地志》“鄧州向城縣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692頁。)這裡的東、西鄂即今湖北鄂城和河南南陽。參見張昌平《噩國與噩國銅器》,《華夏考古》1995年1期;張昌平:《論隨州羊子山新出噩國青銅器》,《文物》2011年11期。
    1參見劉節《壽縣所出楚器考釋》,《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108-140頁;張昌平:《曾國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2李學勤:《曾國之謎》,《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146-150頁。
    3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發掘簡報》,《文物》2011年11期。
    4中甗銘曰:“王令中先省南國,貫行,在。……在噩師(次)。”靜方鼎銘中亦有“俾汝司在、噩師”之語,可見曾、噩二地鄰近。
    5集體作者:《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年11期。
    1傅斯年:《大東小東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本第1分,1930年。
    2參見徐中舒《殷周之際史跡之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本第2分,1936年;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6頁。
    3參見任偉《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27-30頁。
    4參見任偉《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59-76頁。
    5參見本文第一章“康公”注。
    6參見李學勤《清華簡<系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3期。
    7《尚書·康誥》:“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
    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591頁。
    2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54頁。
    3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23頁。
    4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54-156頁。
    5參見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22-23頁。
    6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3期;徐中舒:《數占法與<周易>的八卦》,《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79-387頁。
    7參見邵蓓《西周伯制考索》,《中國史研究》2008年6期。
    1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495-497頁。
    2《史記》中多處提到康叔在成王時擔任司寇之事。《左傳》定公四年亦有類似記載:“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為大宰,康叔為司寇。”康叔若確曾擔任司寇,那麼康伯作為康叔的繼承者,很可能亦任司寇之職。《正義》認為《顧命》中召公等六人依六官之序排列,其中的衛侯,也就是康伯,對應的正是司寇。這種分析看似合理,但事實上,《左傳》、《史記》中對周初職官的記載是否完全屬實,恐怕尚存疑問。已有學者指出,周初很可能尚無“司寇”之職(說見陳絜、李晶《季鼎、揚簋與西周法制、官制研究中的相關問題》,《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2期)。因此,康叔父子在周初擔任王官之事,應當是可信的,但彼時的職務是否司寇,恐怕還很難斷言。
    3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563頁。
    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589頁。
    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40頁。
    3部分學者主張的“啚”是康叔豐之字的觀點,恐怕難以成立。參見張光遠《西周康侯簋考釋》(《故宮季刊》1980年第14卷第3期)、周永珍《釋康侯簋》(《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295-304頁)等。
    4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27-29頁。
    5陳恩林:《魯、齊、燕的始封及燕與邶的關係》,《歷史研究》1996年4期。
    6董珊:《清華簡<繫年>所見的“衛叔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7郭寶鈞:《浚縣辛村》,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年。
    1見前引董珊先生文。
    1參見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340頁。
    2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二三至二四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238-241頁;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50頁;楊寛:《西周列國考》,《楊寛古史論文選集》卷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94頁;蔡運章:《洛陽北窯西周墓墨書文字略論》,《文物》1994年7期;蔡運章:《康伯壺蓋跋》,《文物》1995年11期;張應橋:《西周衛國國君康伯懋事蹟考》,《文博》2006年6期。
    1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590頁。
    2杜預:《春秋釋例》卷九世族譜第四十五之下,聚珍版叢書清乾隆敕刊本,411頁。
    1郭沫若先生最早將伯懋父器定在成王。《逸周書·作雒解》有“俾康叔宇於殷,俾中旄父宇於東”之句,孫詒讓認為“中旄父”就是康伯牟,郭老進一步認為此人也就是伯懋父,“中”乃“伯”之誤。“中旄父”與“康伯”之繫聯恐怕略顯牽強,這一點已為陳夢家先生所指出。一方面,中旄父與康叔同時受封,而康伯作為康叔之子,彼時恐怕並未成年;另一方面,中旄父排行為“仲”,而康伯自為“伯”,排行也存在矛
    盾(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0頁)。關於伯懋父相關器的年代,唐蘭、王世民等家提出的康、昭時期的結論較為可信。說見前引唐蘭先生著作;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29頁、62頁、101頁、116頁、125頁。
    1參見楊寛《西周列國考》,《楊寛古史論文選集》卷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68頁。
    1錢穆:《周初地理考》,《古史地理論叢》,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2年,1-71頁。
    2《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正義引《汲冢書紀年》:“平王奔西申……申侯、魯侯及許文公立平王於申……”。參見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417頁。
    3仲爯父簋(《集成》8:4188),仲爯父簋(《集成》8:4189)。
    4晁福林:《論平王東遷》,《歷史研究》1991年第6期。
    5“則安塞米脂以北,西連中衛,為申戎之國,所謂西申。”參見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14頁。
    6此器尚未公佈。參見陳絜《周代農村基層聚落初探——以西周金文資料為中心的考察》,《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0頁。
    1詳見本文第三章第二節。
    2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一·樊,《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五·春秋類。
    3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19頁。
    4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45頁。
    1即《詩·閟宮》所謂“至於海邦,淮夷來同,莫不率同,魯侯之功,保有鳧繹,遂荒徐宅,至於海邦,淮夷蠻貊”。
    1《說文》:“伯,長也。”《白虎通義·姓名》:“伯者,子最長,迫近父也。”
    2傅斯年:《論所謂五等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本第1分,1930年。
    1首陽齋、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首陽吉金——胡盈瑩、范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2-93頁及83頁。
    2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中),《北京大學學報》1978年2期。
    3韓巍:《重論西周單氏家族世系》,《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75-179頁。
    1《春秋》中有鄭厲公非嫡長子而稱“鄭伯”例,由於屬於孤證且情況特殊,本部分暫不進行過多討論。第七章另有詳述。
    1參見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361頁。
    1本部份關於五年、六年琱生簋的銘文考釋及理解皆從陳絜先生說。參見陳絜《琱生諸器銘文綜合研究》,《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82-105頁。
    2琱生鬲(《集成》3:744)銘文中琱生稱其亡父為“仲”,易知其人排行為“仲”。則琱生所屬的小宗很可能正是從仲一代由召氏大宗分支出來的,如此琱生與召伯虎之父幽伯就是堂兄弟關係。《儀禮·覲禮》有云:“同姓大國則曰伯父。”因此不能排除此處的“伯氏”僅是一種敬稱的可能。
    3《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0-32頁。
    4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861-872頁。
    5杜伯鬲(《集成》3:698)銘曰:“杜伯作叔祁尊鬲,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杜伯盨(《集成》9:4448-4452)銘曰:“杜伯作寶盨,其用享孝于皇神祖考,于好倗友。用壽匄永命其萬年永寶用。”
    1《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2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06-607頁。
    3器名當為“子方鼎”,此處依習慣仍用舊稱。第三節另有詳述。
    4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64-368頁。
    5詳見本章第二節。
    1器形見《彙編》76頁。
    2《左傳》昭公十三年“鄭伯男也”。詳見第五章。
    3典型例如《左傳》定公四年記載的“曹為伯甸”。
    4參見邵蓓《西周伯制考索》,《中國史研究》2008年6期。
    1其他明確稱謂,如“公”、“侯”等。“公”稱是一種個人稱謂,是在其人原有身份基礎上額外附加的,典型例如班簋(《集成》8:4341)銘中的“毛公”由“毛伯”更服而來。“侯”稱是世襲稱謂,但侯國之世子在即位前亦可以“國氏名”+“伯”自稱,正如本章第一節所論及的。可以說,無論“公”稱還是“侯”稱,其使用者都很有可能同時具有稱“伯”的資格。可見,有資格稱“伯”者遠比實際使用“伯”稱者數量多,一旦其人具有了使用“公”、“侯”等稱的資格,就不再使用“伯”稱。
    2楊寛:《西周王朝公卿的官爵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93-119頁。
    1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5期。
    1見前引朱鳳瀚先生文;黃天樹:《柞伯鼎銘文補釋》,《中國文字》新三十二期;李學勤:《從柞伯鼎銘談<世俘>文例》,《江海學刊》2007年5期;鄢國盛:《關於柞伯鼎銘“無殳”一詞的一點意見》,《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305-309頁;季旭昇:《柞伯鼎銘“無殳”小考》,張光裕、黃德寬主編《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31-39頁;袁俊傑:《柞伯鼎銘補論》,《中原文物》2008年1期。
    2蔡運章:《論虢仲其人》,《中原文物》1994年2期。
    3沒有證據證明,下屬對有“公”之身份者可以不稱“公”。目前所見唯一的有“公”之身份者不以“公”稱的實例,出現在番生簋蓋(《集成》8:4326)銘中。從職掌範圍來看番生很可能擔任稱“公”之職務,但銘中卻不以“公”稱。由於此例屬於器主自稱,無法以之類推他稱時的情況。目前所見為“公”者不以“公”稱的實例,僅銘一例。但是此例為作器者自稱時未用“公”稱,
    4典型例如《春秋》成公十七年諸侯會伐鄭國,尹子、單子列於晉侯、齊侯等一眾國君之前;又如《春秋》定公四年召陵之會,劉子亦列與會者之首位。
    1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60頁。
    2該器1993年出土於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M242。頸部內收,淺腹外鼓且傾垂,底部在矮圈足下另接一喇叭形高圈足;口沿下飾變形獸面紋,腹部飾大獸面紋,皆以細雷紋作地;矮圈足飾三角形凸目蟬紋,高圈足素面(器形見王龍正、姜濤、袁俊傑《新發現的柞伯簋及其銘文考釋》,《文物》1998年9期)。器之年代原考釋文章定於康王時期,但亦有觀點認為,從紋飾判斷此說或嫌過早,從而主張定在昭穆時期(李學勤:《柞伯簋銘考釋》,《文物》1998年11期)。
    3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60頁。
    4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1994年6期;王健:《西周衛國為方伯考》,《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8期;邵蓓:《西周伯制考索》,《中國史研究》2008年6期。
    1韌松、樊維岳:《記陜西藍田縣新出土的應侯鐘》,《文物》1975年10期。
    2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三),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163頁。
    3王世民:《應侯視工鐘的組合與年代》,《保利藏金續》,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256-257頁。
    4李學勤:《論應侯視工諸器的時代》,《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252-257頁;李朝遠:《應侯見工鼎》,《青銅器學步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282-293頁。
    1王國維:《周書顧命考》,《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50-58頁。
    1齊思和:《周代錫命禮考》,《燕京學報》1947年32期。
    2白川靜:《西周史略》(袁林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78頁。
    3楊寛:《西周王朝公卿的官爵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93-119頁;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107-111頁。
    4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8年,188-199頁。
    5見前引汪中文先生著作第194頁。
    1本文仍依傳統叫法統一稱榮仲方鼎。
    2陳絜:《淺談榮仲方鼎的定名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2期。
    3李學勤:《試論新發現的坂方鼎和榮仲方鼎》,《文物》2005年9期;集體作者:《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兩件銅方鼎筆談》,《文物》2005年10期;董珊:《版方鼎與榮仲方鼎銘文釋讀》,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27期。
    1“胡子”見於《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定公四年,《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2詳見第七章第二節。
    3盧連成、羅英傑:《陝西武功縣出土楚簋諸器》,《考古》1981年2期。
    4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64-368頁。
    5裘錫圭:《說簋的兩個地名——棫林和胡》,《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86-392頁。
    6詳見本文第七章第一節。
    1林澐:《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323頁。
    2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40-56頁。
    1羅西章、吳鎮烽、雒忠如:《陝西扶風出土西周伯諸器》,《文物》1976年6期。
    2見前引羅西章等文;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04-305頁;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8頁及60頁。
    3本人說:見前引羅西章等文;唐蘭:《用青銅器銘文來研究西周史——綜論寶雞市近年發現的一批青銅器的重要歷史價值》,《文物》1976年3期;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中),《北京大學學報》1978年第2期;盛冬鈴:《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文史》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27-64頁。父子說:杜正勝:《略論殷移民的遭遇與地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本第4分,1982年;白川靜:《金文通釋》卷6,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294頁。
    4彔卣(《集成》10:5419-5420)銘曰:“王令曰:‘!淮夷敢伐內國,汝其以成周師氏戍于古師’。伯雍父蔑彔歷,賜貝十朋。彔拜稽首,對揚伯休,用作文考乙公寶尊彝。”
    5汪中文:《“伯”與“彔”、“彔伯”諸器間繫聯問題之檢討》,《大陸雜誌》79卷第3期。
    6此說參見李學勤《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標尺》,《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90頁。
    1編號為M26:150,出土於陝西省韓城縣梁帶村墓葬M26。參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遺址M26發掘簡報》,《文物》2008年1期。
    2編號為M26:190,出土於陝西省韓城縣梁帶村墓葬M19。參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遺址M19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2期。
    1根據M26號墓隨葬器銘文中“仲姜作為桓公”之語判斷,其人應當是芮桓公。
    2器形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1973-197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1湖北省博物館:《湖北京山發現曾國銅器》,《文物》1972年2期。
    1效尊和效卣陳夢家先生主張定在康王時期(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21頁),郭沫若先生主張定在孝王時期(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〇二至一〇三頁),但其觀點是建立在將“效”與舀鼎(《集成》5:2838)銘中之“效父”視為同一人的基礎上,已有多家指出此觀點說服力不足,恐怕很難成立;唐蘭先生在《史徵》中將二器列在穆王時期但未及詳論(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86頁),王世民、彭裕商等多家皆認為器屬穆王時期(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9頁及128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32頁)。效尊和效卣二器皆通體滿飾鳳鳥紋和龍紋(器形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7頁及128頁),從形制看穆王時期的觀點較為可從。
    2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13頁。陳夢家先生將器之年代定在成康時期,其說可從。參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8頁。
    3對它簋蓋銘文中“它”與周公之間的世代關係之判斷,直接左右著對此器斷代的結論。陳夢家先生認為器主是周公的下一代,故定康王時期(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3-115頁);郭沫若先生認為“它”是魯煬公之子,故定昭王時期,白川靜、劉啟益、彭裕商等諸家皆認可此說(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四六至四九頁;白川靜:《金文通釋》卷二,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7-28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75-176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80頁);唐蘭先生初以沈為蔣之分支、它是周公之曾孫,故定昭王時期,後改變觀點認為沈是凡之分支,它是周公之第五代後人,故對器之斷代改為穆王時期(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236-333頁;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21-326頁)。它簋蓋滿飾方格乳釘紋,捉手呈圓圈型(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58頁),多家皆指出其形制與陝西寶雞茹家莊M1乙出土的伯簋類似(器形參見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63頁),後者屬於穆王時期;同時,它簋蓋銘文字體和佈局都較古樸,似又不太可能晚至西周中期。再者,唐蘭先生所主張的“陟二公”就是將已死的二位祖先升上去以與太祖合食的觀點,是對器銘斷代的關鍵所在,多家學者皆認可此說。此說若確,則器主它與周公之間至少間隔包括其考在內的兩代人。考慮到這諸多因素,筆者認為昭王時期的斷代意見較為合理。
    1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〇二至一〇三頁。
    2郭沫若先生認為此“沈”就是《左傳》中為魯之附庸的“沈”,見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四六至四九頁。唐蘭先生先定“沈”為蔣氏分支,後改同氏,參見唐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236-333頁;以及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21-326頁。
    3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13-115頁。
    4白川靜:《金文通釋》卷二,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14頁。
    5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5期。
    6董珊:《釋西周金文的“沈子”和<逸周書·皇門>》,《出土文獻》第二輯,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29-34頁;蔣玉斌、周忠兵:《據清華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說“沈子”、“沈孫”》,《出土文獻》第二輯,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35-38頁。
    1由於拓片不清晰,此篇銘文之隸定結論不一,或有定“毓子”為“毓孫”者。本文採取“毓子”說。
    2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續考》,《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441-443頁。
    3盛冬鈴:《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文史》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37頁。
    4《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23-24頁。
    5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348頁。
    6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656頁。
    7蔡運章先生認為此處“嗣國子”三字應連讀,意指“虢仲之嗣之國子”碩父,也就是虢仲之孫。(蔡運章:《虢碩父其人考辨》,《中國文物報》2007年3月23日。)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
    1此字從黃錫全先生讀。參見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49-152頁。
    2另一件翏簋(《集成》7:3994)與該器銘文大致相同,僅首句為“翏作北柞簋”,“耳”或為“乍”之誤。
    3“北伯”相關器目前有如下幾件。北伯作彝鬲(《集成》3:506):北伯作彝;北伯作尊鼎(《集成》4:1911):北伯作尊;北伯邑辛簋(《集成》6:3672):北伯邑辛作寶尊彝;北伯卣(《集成》10:5299):北伯作寶尊彝;北伯尊(《集成》11:5890):北伯作寶尊彝。諸器年代皆為西周早期,其中北伯卣、北伯尊、北伯作尊鼎出自河北淶水。
    4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77-78頁;劉彬徽:《湖北出土兩周金文國別年代考述》,《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239-351頁。
    5郭沫若:《跋江陵與壽縣出土銅器群》,《考古》1963年4期;陳恩林:《魯、齊、燕的始封及燕與邶的關係》,《歷史研究》1996年4期。
    6見前引黃錫全先生著作。
    7李學勤:《長子、中子和別子》,《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6期。
    8黃銘崇:《甲骨文、金文所見以十日命名者的繼統“區別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本第4分,2005年;宋華強:《由楚簡“北子”、“北宗”說到甲骨金文“丁宗”、“啻宗”》,《簡帛》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4-127頁;黃國輝:《江陵“北子”器所見人物關係及宗法史實》,《歷史研究》2011年2期。
    9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323頁。
    1金文中的“北子”器尚有:北子作母癸方鼎(《集成》4:2329)、北子作彝尊(《集成》11:5762)、北子
    觶(《集成》12:6476)、北子觶(《集成》12:6507)、北子宋盤(《集成》16:10084)。諸器出土地點皆不明,除北子觶年代屬西周中期以外,其餘皆屬西周早期。
    2見第三章第二節。
    3《春秋》中的國君稱“子”情況參見本文第七章附表。
    1參見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381頁;黃盛璋:《山東諸小國銅器研究——<兩周金文大系續編>分國考釋之一章》,《華夏考古》1989年1期。
    2王恩田:《滕國考》,《東夷古國史研究》第一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260-269頁;黃盛璋:《山東諸小國銅器研究——<兩周金文大系續編>分國考釋之一章》,《華夏考古》1989年1期。
    3參見周亞《楚大師登編鐘及其相關問題的認識》,《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十一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10月,146-167頁。
    4銘文釋讀從朱鳳瀚先生說。參見朱鳳瀚《關於以色列耶路撒冷國家博物館所藏楚大師編镈》,《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10月,18-27頁。
    1自《左傳》莊公十六年以來,滕國在盟會中的排位並未有太大變化,據此推斷滕國的淪為附庸時間很可能上推至莊公時甚至更早。
    2黃子魯天尊(《集成》11:5970)。
    3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749-1750頁。
    4該組器為香港私人收藏家所藏,共包括鼎、簠、浴缶、盞、都、鐎(盉)等楚氏器類,器主人稱黃子戌、黃子婁。
    5程欣人:《隨州溳陽出土楚、曾、息青銅器》,《江漢考古》1980年1期。
    6參見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351-353頁。另《左傳》中息侯之稱見於隱公十一年、莊公十年。
    1榮子所作器銘文情況如下。榮子旅鬲(《集成》3:582-583):“榮子旅作父戊寶彝。”榮子旅甗(《集成》3:930):“榮子旅作祖乙寶彝,子孫永寶。”榮子鼎(《集成》4:2206):“榮子作寶尊彝。”榮子旅鼎(《集成》4:2503):“榮子旅作父戊寶尊彝,其子孫永寶。”榮子旅簋(《集成》6:3584):“榮子旅作寶簋。”榮子旅卣(《集成》10:5256):“榮子旅作旅彝。”榮子方尊(《集成》11:5843):“榮子作寶尊彝。”榮子
    盉(《集成》15:9390-9391):“榮子作父戊。”榮子方彝(《集成》16:9880-9881):“榮子作寶尊彝。”榮子盤(《集成》16:10069):“榮子作寶尊彝。”榮子戈(《集成》17:10888):“榮子。”其中五銘器主名曰“榮子旅”,另外六件皆僅言“榮子”。陳夢家先生指出,由於“榮子”與“榮子旅”皆有為“父戊”所作器,因此這兩組器當出自同一人之手,這一點得到後來諸家學者的認可。參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123頁。
    1該器出土於河南鹿邑縣太清宮長子口墓,同出諸器之器主自稱見有“長子口”、“子口”、“長子”、“子”等多種。參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宮長子口墓》,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目前所見西周時期“子”稱與日名或族氏名號同現之例,僅僕麻卣(《彙編》1753)未列入表中。僕麻卣銘中器主稱上司為“州子”,并使用了日名和族氏名號。但由於此器銘中的“子”稱屬於他稱,“州子”的族屬信息不明,因此未列入表中。參見朱鳳瀚《僕麻卣銘考釋》,《于省吾教授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85-89頁。
    1參見李學勤《元氏青銅器與西周的邢國》,《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60-67頁。
    1參見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312-313頁。
    1裘錫圭:《說“伯大師武”》,《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357-358頁。
    1裘錫圭:《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的研究》,《文史》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13頁。
    2吳令方尊,《集成》11:6016;吳令方彝,《集成》16:9901。
    3《尚書·康誥》:“侯甸男邦采衛”;《尚書·酒誥》:“侯甸男衛邦伯”;《尚書·召誥》:“庶殷侯甸男邦伯”;《尚書·康王之誥》:“庶邦侯甸男衛”。
    4此器尚未公佈,銘曰:“男,作父丁寶尊旅彝。子。”參見陳絜《周代農村基層聚落初探——以西周金文資料為中心的考察》,《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0頁。
    1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99頁。
    2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387頁;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328頁。
    3典型例如下列文章。施之勉:《春秋伯子男同位說》,《東方雜誌》第四十一卷第十三號;金景芳:《釋“二南”、“初吉”、“三湌”、“麟止”》,《古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376-377頁;許子濱:《<左傳>“鄭伯男也”解》,饒宗頤主編《華學》第九、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236-245頁。
    4以“子男”為附庸之代表,說見《左傳》哀公十三年魯大夫子服景伯之語。
    5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328頁。
    6《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2頁。
    7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4頁;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358-1359頁。
    8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133-134頁。
    9參見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328頁)及《國語》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2頁)。
    10《鄭志》(二種),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39年,28頁。
    11改封、自貶二說,參見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62-65頁。
    1五服:甸服、侯服、賓服、要服、荒服。參見《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頁。
    2九服:侯服、甸服、男服、采服、衛服、蠻服、夷服、鎮服、藩服。參見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77頁。
    3金文中的“服”確有貢納之意,典型例如駒父盨蓋(《集成》9:4464)銘中的“厥取厥服”、“厥獻厥服”。“服”在金文中所見大多指官職、政事之意,如本文前幾章提到的班簋(《集成》8:4341)、邢侯簋(《集成》8:4241)和大盂鼎(《集成》5:2837)等銘。貢納之意或即從這一含義中特化出來。
    1《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2頁。
    2金景芳:《釋“二南”、“初吉”、“三湌”、“麟止”》,《古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376-377頁;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1994年6期。
    1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544頁。
    2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247頁;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334頁。
    3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94頁。
    4《左傳》莊公二十三年。
    1參見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9-10頁。
    2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76頁及1626頁;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54頁及1551頁。
    1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95頁及1541頁。
    2參見第二章,杜預、傅斯年等歷代學者多有主張“侯不封畿內”者,從封國地理位置判斷這一說法目前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1郭沫若:《金文所無考》,《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五卷《金文叢考》,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102-107頁。
    2楊樹達:《古爵名無定稱說》,《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249-257頁。
    1《簡報》將M84的年代定為恭王後期,目前來看是合理的。其中器的年代或可早到穆王時,也就是說應侯爯的活躍年代自穆王時開始,可一直延續到恭王時。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國墓地八十四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98年9期。
    3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藏金》,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73-78頁。
    1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藏金》,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113-116頁。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國墓地九十五號墓的發掘》,《華夏考古》1992年3期。
    3婁金山:《河南平頂山市出土的應國青銅器》,《考古》2003年3期。文中對該墓葬暫稱為PY臨M1。
    4應侯視工諸器斷代意見詳見第三章第二節。
    5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藏金續》,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122-127頁。
    6周亞、馬今洪、胡嘉麟:《應侯簋》,首陽齋、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首陽吉金——胡盈瑩、范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9頁。
    7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藏金續》,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148-155頁。
    8同出尚有一件應□□□鼎,銘文可辨部分有“……烈祖釐……”之字樣,考釋者認為此“烈祖釐……”或即爯簋(《彙編》1606)銘中之“文考釐公”,并進一步認為此殘器之器主可通過推斷定為“應侯視工”。
    在此基礎上,《簡報》將同出諸器年代皆定在了西周中期之末。筆者認為,一方面,應□□□鼎銘文嚴重毀損,其器主是否應侯視工恐怕很難定論;另一方面,同出諸器並非出於墓葬,其作鑄年代不一定集於一時。考慮到應侯盨的器形與宣王時器召伯虎盨(《彙編》374)近似,至少此器的年代目前還是定在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左右比較穩妥。
    1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平頂山市西高皇魚塘撈出的一批應國銅器》,《中原文物》2010年2期。
    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平頂山應國墓地八號墓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07年1期。
    1李家浩:《應國爯簋》,《保利藏金》,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77頁。
    1見前引九十五號墓發掘簡報;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353頁。
    2王龍正:《平頂山應國墓地九十五號墓年代、墓主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4期。
    3姜濤、賀全法、廖佳行:《商周時期的應國考辨及其相關問題》,《河南文物考古論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316-327頁;王蘊智、陳淑娟:《應國有銘青銅器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8年4期。
    4韓巍:《新出金文與西周諸侯稱謂的再認識——以首陽齋藏器為中心的考察》,芝加哥:新见古代中国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
    5見前引朱鳳瀚先生專著。
    1器形見呂大臨、趙九成《考古圖續考古圖考古圖釋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42頁。
    2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495頁。
    3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90頁。
    4白川靜:《金文通釋》卷三下,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年),733-739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399-400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444頁。
    5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一五五頁。
    1編號為M502:96。參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墓地北區2007年發掘簡報》,《文物》2010年6期。
    2另一件西周晚期與“畢伯”之稱相關的器是畢伯碩父鬲(《集成》3:642),銘曰:“畢伯碩[父]作叔妘寶鬲,其萬[年]子。”由於器主自稱“某伯某父”,很那判斷其銘中的“畢伯”究竟是否宗子、國君之稱謂。
    1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黃堆西周墓地鑽探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8期。
    2如旅鼎(《集成》5:2728)、御正良爵(《集成》14:9103)、大保方鼎(《集成》4:1735)等銘。
    1吳鎮烽:《近年新出現的銅器銘文》,《文博》2008年2期。
    2後者器形參見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8頁。
    3編號為M19:261,出土於陝西省韓城縣梁帶村墓葬M19。參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遺址M19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2期。
    1編號為M27:1007,出土於陝西省韓城縣梁帶村墓葬M27。參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遺址M27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6期。
    2芮公叔簋1980年出土於山東省黃縣莊頭村的一座墓葬中,墓葬年代屬西周早期。同出其他器物所屬族氏信息較混雜,目前很難判斷芮器出於山東的具體原因。參見王錫平、唐祿庭《山東黃縣莊頭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8期。
    3詳見本文第三章第一節。
    4參見《左傳》桓公三年、桓公四年、桓公九年、桓公十年。
    1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歷史研究》1983年3期。
    2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80-85頁。
    3白川靜:《金文通釋》卷一上,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59-60頁。
    4貝冢茂樹:《關於殷末周初的東方經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0-93頁;杜正勝:《略論殷遺民的遭遇與地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3本第4分,1982年。
    1李學勤:《清華簡<系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3期。
    2器形見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00頁。
    3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53-54頁。
    4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下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四五至四六頁;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10-111頁;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46頁。
    5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234-235頁。
    1參見李學勤《簋銘文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1期。
    1編號為M8:7,參見高智、張崇寧《西伯既戡黎——西周黎國銅器的出土與黎國墓地的確認》,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34期。
    2參見張懋鎔《新見西周金文叢考》,《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9-32頁。
    1見前引高智、張崇寧先生文。
    1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53頁。
    1詳見附表一《<春秋>中所見國君“五等爵稱”使用情況統計表》。
    1除前述兩件,齊君宋君同現,於經、傳中尚出現於如下年份:隱八經、桓十三經、莊十四經、莊十五經、莊十六經、莊十九經、莊二十七經、僖元經、僖二經、僖三經、僖四經、僖五經、僖六經、僖七經、僖八經、僖十三經、僖十五經、僖十六經、僖二十八經、文七傳、成五經、成七經、成九經、成十經、成十三經、成十七經、襄二十經、襄二十一經、襄二十二經、定十四經、定十四傳。另有僖九宋君雖在喪稱“子”,排序依然列於齊侯之後其餘諸君之前。
    2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95頁。
    3參見第二章。
    1《春秋》莊公十六年、僖公四年、僖公五年、僖公八年、僖公九年、僖公十三年、僖公十五年、僖公十六年、僖公二十一年、僖公二十二年、僖公二十七年、文公十四年、襄公二十四年、昭公四年、昭公五年、定公四年、哀公元年;《左傳》文公七年、文公十五年、襄公二十八年、襄公二十九年。
    2許男鼎(《集成》4:2549),銘曰:許男作成姜母媵尊鼎,子子孫孫永寶用。
    3《春秋》襄公五年、襄公九年、襄公十年、襄公十一年、襄公十八年、襄公二十年、襄公二十四年、襄公二十五年、昭公十三年、定公四年。
    4《春秋》襄公十六年、襄公二十年。
    5第二節另有詳述。
    6見《春秋》襄公五年、襄公九年、襄公十年、襄公十一年、襄公十六年、襄公十八年、襄公二十年、襄公二十二年、襄公二十四年、襄公二十五年、昭公十三年、定公四年。
    1此處僅列舉三國之君親臨與會的情況。
    1《左傳》定公四年。
    2詳見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535頁。盟主晉國欲長蔡於衛,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者蔡本從楚,此次改從晉;二者之前晉曾對蔡的伐楚要求予以推辭。由此二因,故晉欲以盟誓之排序安撫蔡君。
    3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626頁。“之”或作“為”,參見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541頁。
    1《左傳》昭公四年。
    2《左傳》昭公二十五年。
    3子產之言見《左傳》昭公十三年。按“公侯之貢”與西周時期宋不納貢並無矛盾。子產先稱“甸”、“男”,又言“公侯之貢”,看似皆指貢納,似為一事。實則不然。“甸”、“男”者,王貢也;“公侯之貢”,盟貢也。子產意在以“昔”比“今”,用鄭國在西周時期位列“男”之“王貢”等級的事實,論證其在春秋時期亦不應當繳納更高等級之“盟貢”的觀點。“公侯之貢”很明顯是就目前要對盟主交納的貢賦而言。其中“公”若有實指,那麼最具代表性的應當就是宋君。
    1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6頁。
    2《左傳》僖公五年。
    3《春秋》中記與盟的天子王官,稱“公”者僅有周公,見於僖公九年;其餘尹、單、劉諸氏宗子皆以“子”稱,如成公十六年尹子、成公十七年尹子單子、襄公三年單子、昭公十三年劉子、定公四年劉子等。
    1《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4頁。
    2《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44-545頁。
    3詳見本文第二章第二節。
    1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15頁。關於“君子曰”是否偽篡的問題,歷代質疑者甚眾。經楊向奎先生考辨,偽篡之說當可否定,“君子”之言是《左傳》原有內容無疑。參見楊向奎《論<左傳>之性質及其與<國語>之關係》,《繹史齋學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93-200頁。
    2《孟子·萬章下》。
    1《孟子·萬章下》。
    1毛亨傳、鄭玄箋、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81頁。
    2《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76頁。
    3孟子生卒年為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89年。
    1《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4頁。
    2同姓大國,則曰“伯父”,其異姓,則曰“伯舅”。同姓小邦,則曰“叔父”,其異姓小邦,則曰“叔舅”。
    (《儀禮·覲禮》)
    3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撰,李學勤審定《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863頁。
    1《論語·顏淵》。
    2《孟子·盡心下》。
    3《孟子·滕文公上》。
    4《禮記·中庸》。
    1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欒保羣呂宗力校點《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49-750頁。
    1朱紹侯:《軍功爵制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5頁及6頁。
    1分別見於《左傳》僖公四年和昭公十三年。詳見本文第五章。
    1《禮記》中提及“公侯伯子男”之間等級差異的記載,主要有如下幾段:“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禮記·王制》)“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上。九夷之國,東門之外,西面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上。六戎之國,西門之外,東面南上。五狄之國,北門之外,南面東上。九采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禮記·明堂位》)“聘禮,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貴賤也。”(《禮記·聘義》)不難看出,其中“五等”之級別區分尚不明確,各級諸侯的身份也並未得到嚴格界定,且“公侯伯子男”與“九夷”、“八蠻”、“六戎”、“五狄”、“九采”等其他體系的稱謂混雜。很明顯,《禮記》中的“五等爵”尚未成為獨立的系統。
    2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周禮·地官·大司徒)
    3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三百里,則七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
    子;方百里,則百男,以周知天下。凡邦國小大相維,王設其牧,制其職,各以其所能;制其貢,各以其所有。(《周禮·夏官·職方氏》)
    1公之服,自袞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鷩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周禮·春官·司服》)
    2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繅皆三采三就;子執穀璧,男執蒲璧,繅皆二采再就;以朝覲宗遇會同於王。諸侯相見亦如之。(《周禮·春官·典瑞》)
    3典命掌諸侯之五儀、諸臣之五等之命。上公九命為伯,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九為節。侯伯七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七為節。子男五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五為節。(《周禮·春官·典命》)
    4掌執鞭以趨辟。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侯伯則四人,子男則二人。(《周禮·秋官·條狼氏》)
    5以九儀辨諸侯之命,等諸臣之爵,以同邦國之禮,而待其賓客。上公之禮,執桓圭九寸,繅藉九寸,冕服九章,建常九斿,樊纓九就,貳車九乘,介九人,禮九牢,其朝位,賓主之間九十步,立當車軹,擯者五人,廟中將幣三享,王禮再祼而酢,饗禮九獻,食禮九舉,出入五積,三問三勞。諸侯之禮,執信圭七寸,繅藉七寸,冕服七章,建常七斿,樊纓七就,貳車七乘,介七人,禮七牢,朝位賓主之間七十步,立當前疾,擯者四人,廟中將幣三享,王禮壹祼而酢,饗禮七獻,食禮七舉,出入四積,再問再勞。諸伯執躬圭,其他皆如諸侯之禮。諸子執穀璧五寸,繅藉五寸,冕服五章,建常五斿,樊纓五就,貳車五乘,介五人,禮五牢,朝位賓主之間五十步,立當車衡,擯者三人,廟中將幣三享,王禮壹祼不酢,饗禮五獻,食禮五舉,出入三積,壹問壹勞。諸男執蒲璧,其他皆如諸子之禮。(《周禮·秋官·大行人》)
    6(《漢書·王莽傳》)。
    7《三國志·魏志·三少帝紀》。關於制度的詳細內容,《晉書·地理志》有如下記載:“惟安平郡公孚邑萬戶,制度如魏諸王。其餘縣公邑千八百戶,地方七十五里;大國侯邑千六百戶,地方七十里;次國侯邑千四百戶,地方六十五里;大國伯邑千二百戶,地方六十里;次國伯邑千戶,地方五十五里;大國子邑八百戶,地方五十里;次國子邑六百戶,地方四十五里;男邑四百戶,地方四十里。”
    8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366頁。
    【1】《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2】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3】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4】孫詒讓:《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5】杜預:《春秋左傳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6】楊伯峻:《春秋左傳住》,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7】楊伯峻:《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8】《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9】《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0】黃懷信、張懋镕、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1】范祥雍:《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2】伏勝撰,鄭玄注,陳壽祺輯校《尚書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3】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4】司馬遷撰,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15】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16】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17】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18】鄭樵:《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19】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0】許維遹:《呂氏春秋集釋》,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5年。
    【21】石磊譯注《商君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22】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23】班固撰,陳立疏《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24】《鄭志》(二種),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商務印書館,1939年。
    【25】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年。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
    【4】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5】劉雨、盧岩編《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6】鐘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7】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8】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北京:線裝書局,2005年。
    【1】王黼:《宣和博古圖》,《四庫全書》本。
    【2】曹載奎:《懷米山房吉金圖》,道光十九年(1839年)拓本。
    【3】呂大臨,趙九成:《考古圖續考古圖考古圖釋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4】《西清古鑒》,影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5】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台北:台灣大通書局,1973年。
    【6】台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館聯合管理處編輯《故宮銅器圖錄》,台北:台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8年。
    【7】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
    【8】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安張家坡西周銅器群》,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年。
    【9】唐復年輯《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器影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10】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1】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藏金》,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
    【12】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藏金續》,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
    【13】上海博物館編《草原瑰寶——內蒙古文物考古精品》,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
    【14】山西省文物局、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編《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窖藏》,北京出版社,2003年。
    【15】首陽齋、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合編《首陽吉金——胡盈瑩、范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6】鄧本章總主編,許順湛主編,秦文生、張鍇生冊主編《中原文化大典·文物典·青銅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1】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安張家坡西周銅器群》,北京:文物出版社,1965年。
    【2】陝西周原考古隊:《扶風黃堆西周墓地鑽探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8期。
    【3】西安市文物管理處:《陝西長安新旺村、馬王村出土的西周銅器》,《考古》1974年1期。
    【4】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墓地北區2007年發掘簡報》,《文物》2010年6期。
    【5】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遺址M19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2期。
    【6】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遺址M27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07年6期。
    【7】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南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韓城市文物旅遊局:《陝西韓城梁帶村遺址M26發掘簡報》,《文物》2008年1期。
    【8】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陝西眉縣楊家村西周青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6期。
    【9】岐山縣文化館、陝西省文管會:《陝西省岐山縣董家村西周銅器窖穴發掘簡報》,《文物》,1976年5期。
    【10】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張家坡西周墓地》,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年。
    【11】郭寶鈞:《浚縣辛村》,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年。
    【12】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口市文化局:《鹿邑太清宮長子口墓》,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3】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北窯西周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4】平頂山市文管會:《平頂山市新出土的西周青銅器》,《中原文物》1988年1期。
    【1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平頂山應國墓地八號墓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07年1期。
    【16】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國墓地九十五號墓的發掘》,《華夏考古》1992年3期。
    【1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平頂山應國墓地八十四號墓發掘簡報》,《文物》1998年9期。
    【18】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局:《平頂山市西高皇魚塘撈出的一批應國銅器》,《中原文物》2010年2期。
    【19】《黎城西周古墓發掘始末》,《上黨晚報》2007年1月30日。
    【2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發掘簡報》,《文物》2006年8期。
    【21】北京大學考古系商周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天馬——曲村(1980-1989)》,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22】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元氏西張村的西周遺址和墓葬》,《考古》1979年1期。
    【2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邢臺市文物管理處:《邢臺南小汪周代遺址西周遺存的發掘》,《文物春秋》1992年增刊。
    【24】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存發掘簡報》,《考古》2011年2期。
    【25】王錫平、唐祿庭:《山東黃縣莊頭西周墓清理簡報》,《文物》1986年8期。
    【26】滕縣文化館:《山東滕縣出土西周滕國銅器》,《文物》1979年4期。
    【27】滕縣博物館《山東滕縣發現滕侯銅器墓》,《文物》1984年4期。
    【2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29】湖北省博物館:《湖北京山發現曾國銅器》,《文物》1972年2期。
    【3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州市博物館:《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發掘簡報》,《文物》2011年11期。
    【31】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商周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南省安陽新鄉地區文化局、湖北省孝感地區博物館:《晉豫鄂三省考古調查簡報》《文物》1982年7期。
    【3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1973-1977》,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1】白川靜:《金文通釋》,東京:平凡社,平成十五年(2003)。
    【2】白川靜:《西周史略》(袁林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
    【3】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
    【4】陳絜:《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5】陳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6】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7】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陳平:《燕史紀事編年會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9】陳啓源:《毛詩稽古篇》,《皇清經解》卷六十至卷八十九。
    【10】崔述:《豐鎬考信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
    【11】杜勇、沈長雲:《金文斷代方法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杜預:《春秋釋例》,聚珍版叢書清乾隆敕刊本。
    【13】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4】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五·春秋類。
    【15】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顧頡剛:《古史辨自序》,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欒保羣、呂宗力校點《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8】郭沫若:《金文叢考》,《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五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19】郭沫若:《金文叢考補錄》,《郭沫若全集·考古編》第六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20】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21】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年。
    【22】郭沫若:《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61年。
    【23】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H:
    【24】韓巍:《西周金文世族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北京大學,2007年。
    【25】何幼琦:《西周年代學論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6】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27】黃益飛:《應國具銘銅器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K:
    【28】柯昌濟:《韡華閣集古錄跋尾》,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25冊,北京:線裝書局,2005年。
    【29】李朝遠:《青銅器學步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30】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31】李學勤:《李學勤集》,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32】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33】李學勤:《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34】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35】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36】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年。
    【37】劉節:《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38】劉啟益:《西周紀年》,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39】劉心源:《古文審》,劉慶柱、段志洪、馮時主編《金文文獻集成》第11冊,北京:線裝書局,2005年。
    【40】龐曉霞:《商周時期邢都邢國邢地綜合研究》,博士學位論文,鄭州:鄭州大學,2007年。
    【41】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42】錢穆:《古史地理論叢》,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2年。
    【43】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44】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5】任偉:《西周封國考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46】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S:
    【47】孫常敘:《孫常敘古文字學論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48】孫詒讓:《籀廎述林》,《續修四庫全書》1164子部·雜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9】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
    【50】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51】唐蘭:《殷墟文字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52】唐作藩:《上古音手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
    【53】童書業:《春秋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54】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55】王國維:《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56】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結構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57】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58】王引之:《經義述聞》,台北:世界書局,1975年。
    【59】王玉哲:《古史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60】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8年。
    【61】吳鎮烽:《金文人名彙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62】吳鎮烽:《考古文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63】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64】辛樹幟:《禹貢新解》,北京:農業出版社,1964年。
    【65】許倬云:《西周史(增訂本)》,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66】楊寛:《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7】楊寬:《楊寛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8】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69】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70】楊向奎:《繹史齋學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71】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72】姚鼐:《惜抱軒九經說》,《續修四庫全書》0172經部·群經總義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3】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74】俞樾等:《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75】曾運乾:《尚書正讀》,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76】張昌平:《曾國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77】張亞初、劉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78】趙伯雄:《周代國家形態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79】周寶宏:《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80】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81】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82】朱鳳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83】朱紹侯:《軍功爵制考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84】竹添進一郎:《左氏會箋》,東京:富山房,昭和五十三年(1978)。
    【1】集體作者:《保利藝術博物館收藏的兩件銅方鼎筆談》,《文物》2005年10期。
    【2】集體作者:《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年11期。
    【3】集體作者:《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筆談》,《考古》2011年2期。
    【4】貝冢茂樹:《關於殷末周初的東方經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5】蔡運章:《虢碩父其人考辨》,《中國文物報》2007年3月23日。
    【6】蔡運章:《康伯壺蓋跋》,《文物》1995年11期。
    【7】蔡運章:《論虢仲其人》,《中原文物》1994年2期。
    【8】蔡運章:《洛陽北窯西周墓墨書文字略論》,《文物》1994年7期。
    【9】長水:《岐山賀家村出土的西周銅器》,《文物》1972年6期。
    【10】晁福林:《論平王東遷》,《歷史研究》1991年第6期。
    【11】晁福林:《先秦時期爵制的起源與發展》,《河北學刊》1997年3期。
    【12】陳恩林:《魯、齊、燕的始封及燕與邶的關係》,《歷史研究》1996年4期。
    【13】陳恩林:《先秦兩漢文獻中所見周代諸侯五等爵》,《歷史研究》1994年6期。
    【14】陳昌遠:《古邢國始封地望考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年3期。
    【15】陳昌遠:《西周監官制度淺說》,《河南大學學報》1985年4期。
    【16】陳昌遠、陳隆文:《“三監”人物疆地及其地望辨析——兼論康叔的始封地問題》,《河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4年4期。
    【17】陳昌遠、王琳:《從“楊姞壺”談古楊國問題》,《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
    【18】陳漢平:《冊命金文所見西周輿服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
    【19】陳絜:《琱生諸器銘文綜合研究》,《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21】陳絜:《淺談榮仲方鼎的定名及其相關問題》,《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2期。
    【22】陳絜:《燕召諸器銘文與燕召宗族早期歷史中的兩個問題》,《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一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23】陳絜:《應公鼎銘與周代宗法》,《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6期。
    【24】陳絜:《周代農村基層聚落初探——以西周金文資料為中心的考察》,《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25】陳絜、李晶《季鼎、揚簋與西周法制、官制研究中的相關問題》,《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2期。
    【26】陳絜、馬金霞:《叔鼎的定名與西周歷史上的國》,《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紀念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27】陳槃:《“侯”與“射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本,1950年。
    【28】陳平:《邢侯簋再研究》,《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中國邢臺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29】陳世輝:《“爵名釋例”質疑》,《學術月刊》1961年8期。
    【30】陳英傑:《金文中“君”字之意義及其相關問題探析》,《中國文字》新33期,台灣:藝文印書館,2007年12月。
    【31】程欣人:《隨州溳陽出土楚、曾、息青銅器》,《江漢考古》1980年1期。
    【32】程永建:《東周王畿銅器墓用鼎狀況考察》,《考古與文物》2003年1期。
    【33】董珊:《坂方鼎和榮仲方鼎銘文的釋讀》,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27期。
    【34】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4期。
    【35】董珊:《清華簡<繫年>所見的“衛叔封”》,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論文。
    【36】董珊:《釋西周金文的“沈子”和<逸周書·皇門>的“沈人”》,《出土文獻》第二輯,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
    【37】董作賓:《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本第3分,1936年。
    【38】杜廼松:《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銘銅器座談紀要》,《考古》1989年10期。
    【39】杜勇:《安州六器與麥氏四器年代考辨》,《管子學刊》2001年4期。
    【40】杜勇:《關於令方彝的年代問題》,《中國史研究》2001年2期。
    【41】杜勇:《說甲骨文中的蜀國地望》,《殷都學刊》2005年1期。
    【42】杜正勝:《略論殷移民的遭遇與地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3本第4分,1982年。
    【43】馮時:《略論晉侯邦父及其名、字問題》,《文物》1998年5期。
    【44】傅斯年:《大東小東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本第1分,1930年。
    【45】傅斯年:《論所謂五等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本第1分,1930年。
    【46】高智、張崇寧:《西伯既戡黎——西周黎國銅器的出土與黎國墓地的確認》,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34期。
    【47】耿鐵華:《西周監國制度考》,《研究生論文選集·中國歷史分冊(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
    【48】耿鐵華:《應監甗考釋》,《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6期。
    【49】顧頡剛:《“三監”人物及其疆地——周公東征史事考證之一》,《文史》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50】郭沫若:《跋江陵與壽縣出土銅器群》,《考古》1963年4期。
    【51】郭沫若:《釋應監甗》,《考古學報》1960年1期。
    【52】郭沫若:《夨簋銘考釋》,《考古學報》1956年1期。
    【53】韓巍:《重論西周單氏家族世系》,《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4】韓巍:《讀<首陽吉金>瑣記六則》,《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55】韓巍:《眉縣盠器群的族姓、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7年第4期。
    【56】韓巍:《新出金文與西周諸侯稱謂的再認識——以首陽齋藏器為中心的考察》,芝加哥:新见古代中国青铜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
    【57】何景成:《商代史族研究》,《華夏考古》2007年2期。
    【58】黃國輝:《江陵“北子”器所見人物關係及宗法史實》,《歷史研究》2011年2期。
    【59】黃銘崇:《甲骨文、金文所見以十日命名者的繼統“區別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本第4分,2005年。
    【60】黃盛璋:《班簋的年代、地理與歷史問題》,《考古與文物》1981年1期。
    【62】黃盛璋:《多友鼎的歷史與地理問題》,《古文字論集》(一),西安:《考古與文物》編輯部,1983年。
    【63】黃盛璋:《關於詢簋的製作年代與虎臣的身份問題》,《考古》1961年6期。
    【64】黃盛璋:《山東諸小國銅器研究——<兩周金文大系續編>分國考釋之一章》,《華夏考古》1989年1期。
    【65】黃盛璋:《銅器銘文宜、虞、夨的地望及其與吳國的關係》,《考古學報》1983年第3期。
    【66】黃天樹:《柞伯鼎銘文補釋》,《中國文字》新三十二期。
    【67】季旭昇:《柞伯鼎銘“無殳”小考》,張光裕、黃德寬主編《古文字學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
    【68】姜濤、賀全法、廖佳行:《商周時期的應國考辨及其相關問題》,《河南文物考古論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69】蔣玉斌、周忠兵:《據清華簡釋讀西周金文一例——說“沈子”、“沈孫”》,《出土文獻》第二輯,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
    【70】金景芳:《釋“二南”、“初吉”、“三湌”、“麟止”》,《古史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1年。
    【71】勞榦:《<“侯”與“射侯”>後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2本,1950年。
    【72】李伯謙:《晉侯墓地墓主推定之再思》,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9期。
    【73】李伯謙:《晉侯墓地墓主之再研究》,《文化的饋贈——考古學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74】李伯謙:《公簋與晉國早期歷史若干問題的再認識》,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33期。
    【75】李伯謙:《也談楊姞壺銘文的釋讀》,《文物》1998年第2期。
    【76】李步青、林仙庭:《山東省龍口市出土西周銅鼎》,《文物》1991年5期。
    【77】李峰:《西周金文中的鄭地與鄭國東遷》,《文物》2006年9期。
    【78】李福泉:《詢簋銘文的綜合研究》,《湖南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2期。
    【79】李零:《讀楊家村出土的虞逑諸器》,《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3期。
    【80】李魯滕:《鼎及其相關問題》,《齊魯文博——山東省首屆文物科學報告月文集》,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81】李學勤:《班簋續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82】李學勤:《從柞伯鼎銘談<世俘>文例》,《江海學刊》2007年5期。
    【83】李學勤:《高青陳莊引簋及其歷史背景》,《文史哲》2011年3期。
    【84】李學勤:《簋銘文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1期。
    【85】李學勤:《晉侯邦父與楊姞》,《中國文物報》1994年5月29日。
    【86】李學勤:《令方尊、方彝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87】李學勤:《論覺公簋年代及有關問題》,《“夏商周斷代工程”簡報》163期。
    【88】李學勤:《論應國墓地出土的匍盉》,《平頂山師專學報》1999年1期。
    【89】李學勤:《麥尊與邢國的初封》,《邢臺歷史文化論叢》,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90】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文物》2010年5期。
    【91】李學勤:《清華簡<系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3期。
    【92】李學勤:《試論新發現的坂方鼎和榮仲方鼎》,《文物》2005年9期。
    【93】李學勤:《先秦人名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91年5期。
    【94】李學勤:《宜侯夨簋與吳國》,《文物》1985年7期。
    【95】李學勤:《柞伯簋銘考釋》,《文物》1998年11期。
    【96】梁雲:《“晉公宗室”考辨》,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研究通訊》8期。
    【97】林澐:《“百姓”古義新解——兼論中國早期國家的社會基礎》,《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7月。
    【98】林澐:《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99】劉彬徽:《湖北出土兩周金文國別年代考述》,《古文字研究》第13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00】劉桓:《關於匍盉“柬”字的考釋》,《考古》2001年6期。
    【101】劉啟益:《六年宰獸簋的時代與西周紀年》,《古文字研究》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102】劉啟益:《西周夨國銅器的新發現及有關歷史地理問題》,《考古與文物》1982年2期。
    【103】劉起釪:《卜辭的河與<禹>大伾》,《殷墟博物館館刊》創刊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104】劉翔:《多友鼎銘兩議》,《人文雜誌》1983年1期。
    【105】劉興:《申簋蓋銘考釋》,《考古與文物》1983年2期。
    【106】劉雨:《多友鼎銘的時代與地名考訂》,《考古》1983年2期。
    【107】劉雨:《近出殷周金文綜述》,《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3期。
    【108】劉雨:《西周金文中的射禮》,《考古》1984年12期。
    【109】婁金山:《河南平頂山市出土的應國青銅器》,《考古》2003年3期。
    【110】盧連成、羅英傑:《陝西武功縣出土楚簋諸器》,《考古》1981年2期。
    【111】駱賓基:《“男”為古三族(伯、子、男)之一的親稱》,《安徽大學學報》1981年2期。
    【112】駱賓基:《以<春秋左傳>證<史記·陳杞世家>之誤——杞桓公稱子稱伯及輩次考》,《龍巖師專學報》1983年1期。
    【113】羅西章:《扶風溝原發現叔趙父爯》,《考古與文物》1982年4期。
    【114】羅西章:《宰獸簋銘略考》,《文物》1998年8期。
    【115】羅西章、吳鎮烽、雒忠如:《陝西扶風出土西周伯 諸器》,《文物》1976年6期。
    【116】馬承源等:《陝西眉縣出土窖藏青銅器筆談》,《文物》2003年6期。
    【117】馬世之:《應國銅器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1986年1期。
    【118】馬衛東:《春秋時代五等爵制的存留及其崩壞》,《史學集刊》2006年4期。
    【119】馬敘倫:《令夨彝》,北京大學《國學季刊》1934年第4卷第1號。
    【120】彭曦、許俊成:《穆公簋蓋銘文簡釋》,《考古與文物》1981年4期。
    【121】彭裕商:《覺公簋年代管見》,《考古》2008年10期。
    【122】彭裕商:《麥四器與周初的邢國》,《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123】齊思和:《周代錫命禮考》,《燕京學報》1947年32期。
    【124】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層的初步研究》,《文史》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25】裘錫圭:《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的研究》,《文史》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26】裘錫圭:《釋“建”》,《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127】裘錫圭:《簋銘補釋》,《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7月。
    【128】韌松、樊維岳:《記陝西藍田縣新出土的應侯鐘》,《文物》1975年10期。
    【129】任偉:《西周金文與文獻中的“邦君”及相關問題》,《中原文物》1999年4期。
    【130】任亞珊等:《1993-1997年邢臺葛家莊先商遺址、兩周貴族墓地考古工作的主要收穫》,《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年河北邢臺中國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131】邵蓓:《西周伯制考索》,《中國史研究》2008年6期。
    【132】沈長雲:《談銅器銘文中的“夭王”及相關歷史問題》,《考古與文物》1989年6期。
    【133】沈建華:《卜辭金文中的伾地及其相關地理問題初探》,《中華文史論叢》總第七十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34】盛冬鈴:《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文史》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35】施之勉:《春秋伯子男同位說》,《東方雜誌》第四十一卷第十三號。
    【136】束世澂:《爵名釋例——西周封建制探索之一》,《學術月刊》1961年4期。
    【137】宋華強:《由楚簡“北子”、“北宗”說到甲骨金文“丁宗”、“啻宗”》,《簡帛》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38】孫慶偉:《晉侯墓地M114年代與墓主的推定》,《晉侯墓地出土青銅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2年。
    【139】孫慶偉:《晉侯墓地M63墓主再探》,《中原文物》2006年3期。
    【140】孫慶偉:《試論楊國與楊姞》,《考古與文物》1997年第5期。
    【141】譚戒甫:《周初夨器銘文綜合研究》,《武漢大學學報》1956年第1期。
    【142】唐蘭:《宜侯夨簋考釋》,《考古學報》1956年2期。
    【143】唐蘭:《永盂銘文解釋》,《文物》1972年1期。
    【144】田率:《四十二年逨鼎與周伐獫狁問題》,《中原文物》2010年1期。
    【145】田醒農、雒忠如:《多友鼎的發現及其銘文試釋》,《人文雜誌》1981年4期。
    【146】涂白奎:《周天子尊諸侯之稱與“柞伯簋”相關問題》,《史學月刊》2010年10期。
    【147】王恩田:《紀、、萊為一國說》,《齊魯學刊》1984年1期。
    【148】王恩田:《再說紀、、萊為一國》,《管子學刊》1991年1期。
    【149】王恩田:《滕國考》,《東夷古國史研究》第一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年。
    【150】王法星:《禹貢大伾今何在》,《黃河史誌資料》1985年2期。
    【151】王光堯:《從新出土之楊姞壺看楊國》,《故宮博物院院刊》1995年第2期。
    【152】王健:《從楚公逆鐘銘文論到西周的方伯制度》,《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年2期。
    【153】王健:《論周初管叔的方伯地位》,《中州學刊》2003年1期。
    【154】王健:《史密簋銘文與齊國的方伯地位》,《鄭州大學學報》2002年3期。
    【155】王健:《西周方伯發微》,《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5期。
    【156】王健:《西周王朝的政治地理結構及其相關問題》,《南京社會科學》2001年12期。
    【157】王健:《西周衛國為方伯考》,《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8期。
    【158】王龍正:《平頂山應國墓地九十五號墓年代、墓主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1995年4期。
    【159】王龍正:《匍盉銘文補釋并再論覜聘禮》,《考古學報》2007年4期。
    【160】王龍正、姜濤、婁金山:《匍鴨銅盉與覜聘禮》,《文物》1998年4期。
    【161】王龍正、姜濤、袁俊傑:《新發現的柞伯簋及其銘文考釋》,《文物》1998年9期。
    【162】王人聰:《楊姞壺銘釋讀與北趙63號墓主問題》,《文物》1996年第5期。
    【163】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諸侯爵稱》,《歷史研究》1983年3期。
    【164】王錫平、李步青:《建國來煙台地區出土商周銘文青銅器概述》,《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65】王玉哲:《左傳解題》,《歷史教學》1957年1期。
    【166】王蘊智、陳淑娟:《應國有銘青銅器的初步考察》,《中原文物》2008年4期。
    【167】王澤文:《公簋試讀》,《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一輯),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
    【168】汪中文:《“伯”與“彔”、“彔伯”諸器間繫聯問題之檢討》,《大陸雜誌》79卷第3期。
    【169】伍仕謙:《論西周初年的監國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
    【170】吳其昌:《夨彝考釋》,《燕京學報》1931年9期。
    【171】吳鎮烽:《近年新出現的銅器銘文》,《文博》2008年2期。
    【172】吳鎮烽、王東海:《王臣簋的出土於相關銅器的時代》,《文物》1980年5期。X:
    【173】徐錫臺:《應、申、鄧、柞等國銅器銘文考釋》,《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4】徐中舒:《數占法與<周易>的八卦》,《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75】徐中舒:《西周史論述》上,《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9年3期。
    【176】徐中舒:《殷周之際史跡之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本第2分,1936年。
    【177】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題》,《考古學報》1959年3期。
    【178】許子濱:《<左傳>“鄭伯男也”解》,饒宗頤主編《華學》第九、十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Y:
    【179】鄢國盛:《關於柞伯鼎銘“無殳”一詞的一點意見》,《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80】楊寛:《西周王朝公卿的官爵制度》,《西周史研究(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西安:人文雜誌編輯部,1984年。
    【181】楊升南:《甲骨文中的“男”為爵稱說》,《中原文物》1999年2期。
    【182】楊為星:《周代等級制度述微》,《云南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4期。
    【183】楊文山:《青銅器“麥尊”與邢國始封》,《文物春秋》2001年3期。
    【184】楊文山:《邢國封建考》,《河北學刊》1989年5期。
    【185】楊向奎:《宜侯夨簋釋文商榷》,《文史哲》1987年6期。
    【186】楊亞長:《金文所見之益公、穆公與武公考》,《考古與文物》2004年6期。
    【187】楊亞長:《再說金文所見之益公——兼與韓巍先生商榷》,《考古與文物》2009年5期。
    【188】尹盛平:《邢國改封的原因及其鄭邢豐邢的關係》,《三代文明研究(一)——1998中國邢臺商周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年。
    【189】應新、子敬:《記陝西藍田縣出土的西周銅簋》,《文物》1966年1期。
    【190】應永琛:《試論周代三公制度的建立、發展及其衰亡》,《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
    【191】俞鹿年:《中國奴隸社會官制研究》,《學習與探索》1980年4期。
    【192】俞偉超、高明:《周代用鼎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學報》1978年1期、1978年2期、1979年1期。
    【193】于省吾:《利簋銘文考釋》,《文物》1977年8期。
    【194】袁俊傑:《柞伯鼎銘補論》,《中原文物》2008年1期。
    【195】張昌平:《噩國與噩國銅器》,《華夏考古》1995年1期。
    【196】張昌平:《論隨州羊子山新出噩國青銅器》,《文物》2011年11期。
    【197】張光遠:《西周康侯簋考釋》,《故宮季刊》1980年第14卷第3期。
    【198】張利軍:《釋西周金文中“服”字義——兼說周代存在“服制”》,《考古與文物》2010年6期。
    【199】張懋鎔:《新見西周金文叢考》,《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200】張亞初:《太保罍、盉銘文的再探討》,《考古》1993年1期。
    【201】張亞初:《燕國青銅器銘文研究》,《燕文化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202】張應橋:《西周衛國國君康伯懋事蹟考》,《文博》2006年6期。
    【203】趙伯雄:《<詩·下武>“應侯順德”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6期。
    【204】趙光賢:《“明保”與“保”考釋》,《中華文史論叢》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05】趙緼:《五等爵溯源——兼論三代血緣政治》,《山東社會科學》1989年2期。
    【206】周亞:《楚大師登編鐘及其相關問題的認識》,《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十一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年10月。
    【207】周永珍:《兩周時期的應國、鄧國銅器及地理位置》,《考古》1982年1期。
    【208】周永珍:《釋康侯簋》,《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209】朱鳳瀚:《房山琉璃河出土之克器與西周早期的召公家族》,《遠望集——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華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西安: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210】朱鳳瀚:《關於以色列耶路撒冷國家博物館所藏楚大師編镈》,《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年10月。
    【211】朱鳳瀚:《簡論與西周年代學有關的幾件銅器》,《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212】朱鳳瀚:《公簋與唐伯侯於晉》,《考古》2007年3期。
    【213】朱鳳瀚:《僕麻卣銘考釋》,《于省吾教授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214】朱鳳瀚:《師酉鼎與師酉簋》,《中國歷史文物》2004年1期。
    【215】朱鳳瀚:《滕州莊里西滕國墓地出土器研究》,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中國古代青銅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10年。
    【216】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5期。
    【217】朱鳳瀚:《器與魯國早期歷史》,《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218】朱心持:《江西余干黃金埠出土銅甗》,《考古》1960年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