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国际体系的演变与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际体系是世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国际体系的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当前国际体系的转型。
     古代区域性国际体系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从中国西汉时期至清朝后期,东亚的古代区域性国际体系,是当时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和结构相对稳定的区域性国际体系。由于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以及它政治、经济和悠久灿烂文化的巨大影响,使古代东亚地区这一相对独立的国际体系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封贡”体系。
     17世纪后半期,欧洲建立了近代国际体系。这包括17世纪后半期至18世纪末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1815年至1914年的维也纳体系。由于欧洲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全球影响,实际上到19世纪40年代以后,欧洲区域性国际体系已发展为世界性国际体系。
     作者对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进行了比较,认为二者有一些显著特点:近代欧洲国际体系是以资本主义初期发展为背景的,而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是以封建制度为背景的;近代欧洲国际体系是均势和大国协调体系,而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是非对称的家庭式体系;近代欧洲国际体系是以体系内民族国家主权平等为基础的,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是以在绝大多数时期主导性国家不主动干涉它国内政为基础的;近代欧洲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来调整国家之间关系,古代东亚国际体系是以“礼”来约束和调整国家之间关系;近代欧洲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对体系外国家进行侵略和殖民统治,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的中国对体系外国家基本采取争取友善或防御政策。
     人类已经历过的现代世界性国际体系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世界正逐渐进入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全球化趋势发展对国际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促使当前国际体系处于深刻变革之中。当前国际体系转型有一个很长过渡时期,现正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相持阶段。
     作者在对国际体系的四个主要构成部分,即国际行为体、国际力量结构、国际互动规则和国际机制进行研究基础上,认为当前国际体系转型具有下述特点:国际行为体多元化;国际力量结构多样化;国际互动模式多种共存;国际机制在各方博弈中变革发展。
     国际力量结构是国际体系的基础,而国际力量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大国战略关系。作者对构成当前国际力量结构和大国战略关系的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三边关系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以及它们对国际体系转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大国战略关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大国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协调又相互防范。为了推进建立互信、互利、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全球安全架构,有必要构建21世纪大国战略稳定框架。
     当前国际体系向国家之间相互依存为主要特征转型,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期。从长远来说,相互依存状态的国际体系还将再发展到一体化条件下的国际体系,这将为进一步建立和谐世界奠定基础。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that should be analyzed in world history studies. Making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s is beneficial for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cient regional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ir own. From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of China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cient regional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East Asia was the biggest in covering area and in population, and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structure. Because China has been the largest country in East Asia and the enormous influence of her politics and economy and long-term, splendid national culture, there was th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tribune with China as its core in East Asia in the ancient tim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600s, in Europe modern internation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e Westphalia System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600s to the end of the 1700s and the Vienna System from 1815 to 1914. Because the colonial expansion of the European powers to Asia, Africa and Latin America and the global impacts of Capitalist commodity economy, European regional international system has in fact developed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whole world since 1840s
    The author has compared the moder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with the ancient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arguing that the two have very different features:
    ■ the moder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exist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apitalism, while the ancient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exist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feudal society;
    ■ the moder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the balance of power and concert of major powers as its major features, while the ancient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the asymmetrical family style as its major features;
    ■ the moder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been based on the equality of sovereign states within the systems, while the ancient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been based on dominant power not taking initiative to interfere in the internal issues of other countries;
    ■ the moder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readjusted their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law, while the ancient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bound and readjusted their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according to the propriety; ■ powers in the modern Europe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invaded and colonized the outside-system countries, while China in the ancient East Asian international systems had basically pursued the policy of friendliness and defense.
    The contemporary world systems which human being have experienced included the 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Yalta System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world has entered the period of globalization, which theme is peace and development.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has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spurring it currently in deep transformation. The curr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ill experience long-term transit.
    Based on the analyzing of the four major parts of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re are some features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cluding the pluralism of international actor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power structures; the co-existence of the models of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echanisms when gaming between parties.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structures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structures is the strategic relations between major powers. The author analyzes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ilateral relations and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ilateral relations — Sino-U.S. relations - in the international power structures and the strategic relations between major power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rguing that at present the strategic relations between major powers have been in deep and unprecedented changes, and they have both mutual cooperation and mutual competition, and both mutual coordination and being on guard to each other.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new global framework of security with mutual trust, mutual benefit, equality and mutual respects,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up the mechanism of strategic stability between major powers.
    The current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owards one with mutual interdependence as its major features has provided China with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opportunity. From the long-time view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ith mutual interdependence as its major feature will further develop into the one with integ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as its major feature, which will become the foundation to further establish the harmonious world.
引文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8页。
    2 Hoffmann, Stanley, Janus and Minerva: Essays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estview Press, 1987, p.308-314.
    3 Kaplan, Morton,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 E. Krieger Publishers, 1975, p.4.
    4 Kaplan Morton, System and Proces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R. E. Krieger Publishers, 1975, Chapter 3.
    5 McClelland, Charles, Theo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96, p. 21 and 27.
    6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47页。
    7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47页。
    8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523页。
    9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523页。
    10 Morton Kaplan, System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Publishers, 1957, p.21-86.
    11 许嘉:《权力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12 [美]汉斯·摩根索:《围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13 Kenneth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cGraw 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p.79.
    14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38页。
    15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61页。
    16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530页。
    17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18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9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20 Karl W, Deutsch, ed.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p.296.
    21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下册,本册主编张芝联等),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1972年第2版,第411页。
    22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5年第1版,第一卷总序第5页。
    23 杨洁勉:《国际恐怖主义与当代国际关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24 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 转引自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0年第1版,第28页。
    2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页。
    3 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第508-509页。
    4 启良著:《中国文明史》(上册),花城出版社 2001年第1版,第355页。
    5 钱穆著:《中国文化导论》,上海三联书店 1988年第1版,第107-108页。
    6 资料引自俞正梁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1版,第7页。
    7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页。
    8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北京,2006年版,第37页。
    9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309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0页。
    11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13页。
    12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11页。
    13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12页。
    14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12页。
    15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12页。
    16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12页。
    17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11-12页。
    18 [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第8页。
    19 齐思和主编:《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第416页。
    20 齐思和主编:《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第408页。
    21 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第117页。
    22 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第309页。
    23 Jansen, Marius B., China in the Tokugawa Worl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2, pp. 1-9.
    24 当时的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语,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一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法律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324页。
    24 当时的法国总理克里蒙梭语,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一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法律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324页。
    25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第1版,第129页。
    26 George Kennan, Memoires, 1925-1950, pp.557.
    27 Thomas Patterson(ed.): Major Problems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Vol. Ⅱ, pp. 299-302.
    28 Joseph Jones (ed.), Public Papers: Harry Truman, 1947, pp.20-23.
    29 Joseph Jones (ed.), Fifteen Weeks, pp.281-284.
    30 FRUS, 1950, Vol.1, pp.288.
    31 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一从杜鲁门到里根(上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第1版,第102页。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
    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第1版,第252页。
    3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册),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95年第1版,第63页。
    4 http://www.whitehouse.gov
    5 李渊:《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报告预测亚太经济增长将继续领先》,《人民日报》2007年4月20日,第七版。
    6 荷兰外交大臣兼欧盟部长理事会主席贝尔纳德·鲁道夫·博特:《亚洲对欧盟来说的确重要》,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4年10月9日。
    1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笔者认为,interdependence译成相互依存比相互依赖更为贴切。据此在引用中修改译著中这一词的翻译。下同。
    2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3 美国前国务9即鲍威尔2003年11月5日在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举办的美中关系研讨会上的讲话,http://www.whitehouse.gov
    4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一次与中国的广泛对话》,《华盛顿邮报》,2006年12月11日。
    5 中国《国际先驱导报》,2007年4月5日。
    6 《中美金融‘恐怖平衡’?》,《香港商报》,2007年1月23日。
    7 美国国务卿赖斯2005年3月19日在日本东京上智大学发表的关于美国亚洲政策的讲话,http://www.whitehouse.gov
    8 《人民日报》,2005年8月10日。
    9 《解放日报》,2007年2月16日,第7版。
    10 《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
    11 尹希成等著:《全球问题与中国》,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1996年第1版,第2-3页。
    12 http://www.usembassy-china.gov.cn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2页。
    14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15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16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from T Shirt to National Bonds, Economy, July 29, 2005, pp.8.
    17 China and World Economy: from T Shirt to National Bonds, Economy, July 29, 2005, pp.8.
    18 Harry Harding,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Brookings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1992.
    19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20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3页。
    21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序言,第40页。
    22 [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23 美国国务卿赖斯2005年3月19日在日本东京上智大学发表的关于美国亚洲政策的讲话,http://www.whitehouse.gov
    24 邓小平语,见高金钿主编:《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3页。
    25 见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载《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
    26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1年7月16日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的谈话,载《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
    27 邓小平同志的谈话,见高金钿主编:《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28 [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中文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一册,第218页。
    29 David Landau, The Kissinger: the uses of power,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the United States, 1972, pp. 105.
    30 [美]布热津斯基:《实力与原则——1977-1981年国家安全顾问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464页。
    31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2001 年6月16日第1版。
    32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2001年7月25日在第八届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议上的讲话,见2001年7月26日《人民日报》第3版。
    33 Charles Crosummer, Bushism: ABM, Kyoto Protocol and U.S. New unilateralism, Banner Weekly, June 4, 2001, pp.26.
    34 Thorn Shanker, White House Says the U.S. Is Not a Loner, Just Choosy, New York Times, July 31, 2001.
    35 Charles Crosummer, Bushism: ABM, Kyoto Protocol and U.S. New unilateralism, Banner Weekly, June 4, 2001, pp. 25.
    36 Charles Crosummer, Bushism: ABM, Kyoto Protocol and U.S. New unilateralism, Banner Weekly, June 4, 2001, pp.25.
    37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见《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
    38 Martin Wight, Systems of States,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77.
    39 Lowell Dittmer,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33 (4) July 1981.
    40 [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中文版,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三册,第46页。
    41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总统普京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见《人民日报》2001年7月17日。
    42 《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
    43 《文汇报》,2007年1月22日,第3版。
    44 [美]戴维·卡列奥:《欧洲:中国的缪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国际研究学院《SAIS环球》,2006年12月25日。
    45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ptember 2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
    46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ptember 2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
    47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ptember 2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
    48 Javier Solana, "The Transatlantic Rift U.S. Leadership After September 11",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Winter 2003, ⅩⅩⅣ, issue 4.
    49 Haass,Richard(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任),Sovereignty: existing Rights, Evolving responsibilities, remarks to the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and the Mortar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March 26, 2003, http://usembassy.state.gov.
    50 Joseph Nye, the Strong Europe Should not Neglected, Finance Time, Britain, March 11, 2003.
    51 Haass,Richard(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主任),Defining U.S. Policy in a Post-Post-Cold War World, the Arthur Ross Lecture, remarks to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New York, April 22, 2002, http://usembassy.state.gov.
    52 Jim Lobel, New Conservatives Seek for the Support from Democrats to the post-War Objectives, Focus of Foreign Policy, March 24, 2003.
    53 The Transatlantic Dialogue on China: Final Report, Report 49, 2003,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http://www.stimson.org/pubs
    54 The Transatlantic Dialogue on China: Final Report, Report 49, 2003,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http://www.stimson.org/pubs
    55 [美]《中欧,欠成熟的伙伴“绕礁”而行》,载美国《华盛顿观察》2007年1月24日一期。
    56 俄塔礼圣彼得堡2003年4月11日电。
    57 《中俄首脑会谈牵制美国单极主宰》,载日本《每日新闻》2003年5月28日。
    58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3年5月16日在克里姆林宫发表的国情咨文,俄塔社同日俄文电。
    59 毛泽东:《矛盾论》,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322页。
    60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52-53页。
    61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53页。
    62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53-54页。
    63 转引自[英]萨拉·巴克斯特:《争相大白:美国好战者的导师》,载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2003年5月11日。
    64 [美]吉姆·洛贝:《新保守派争取民主党人对战后目标的支持》,载美国《外交政策聚焦》2003年3月24日。
    65 [美]新美国基金会资深研究员迈克尔·林德:《支持布什发动战争的一群不可思议的人》,载英国《新政治家》周刊2003年4月7日一期。
    66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 51页。
    67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54-55页。
    68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54页。
    69 任晓:《一位现实主义理论家如是说——约翰·米尔斯海默访谈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2期,第31页。
    70 Haass, Richard, Defining US. Policy in a Post-Post-Cold War World, the Arthur Ross Lecture, Remarks to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New York, April 22, 2002, http://usembassy.state.gov.
    71 Haass, Richard, Policy Planning in the Current World, Speech at the Dinner 2003 by the Kaynan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May 22, 2003, http://usinfo.state.gov
    72 Haass, Richard, Policy Planning in the Current World, Speech at the Dinner 2003 by the Kaynan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May 22, 2003, http://usinfo.state.gov
    73 Haass, Richard, Policy Planning in the Current World, Speech at the Dinner 2003 by the Kaynan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May 22, 2003, http://usinfo.state.gov
    74 Haass, Richar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Sovereignty, remarks to the School of Foreign Service and the Mortara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January 14, 2003, http://usinfo.state.gov
    75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362页。
    76 毛泽东:《矛盾论》,载《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322-323页。
    77 [英]Judy Dempsey, EU Foreign Ministers to Agree to Use of Force to Prevent Proliferation, Financial Times, June 16, 2003, http://www.nti.org/d_newswire/issues/newswires/2003_6_16.html
    78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2003年6月11日在维也纳由奥地利信贷银行举办的欧洲论坛上发表的演讲,新华社维也纳同日电,载《人民日报》2003年6月13日,第3版。
    79 [美]帕屈克·卡森与朱莉亚·莫顿:《绿就是金》(中译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4页。
    80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2001年12月9日,转引自何月香和王兵银《21世纪初中日发展环境合作有利因素分析》,载《当代亚太》2002年第6期。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载《人民日报》2000年3月18日。
    82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报道》2001年12月9日,转引自何月香和王兵银《21世纪初中日发展环境合作有利因素分析》,载《当代亚太》2002年第6期。
    83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数字,转引自《东北亚学刊》2002年第2期,第35页。
    84 《解放日报》,2006年12月21日,第4版。
    85 刘浩远:《中日经贸合作空前发展 走向互利合作多元格局》,《解放日报》,2007年4月7日,第6版。
    86 《文汇报》,2007年1月22日,第3版。
    87 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90页。
    88 日本著名海上安全问题专家、海上自卫队退役少将川村纯彦2002年7月18日在会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时的谈话,根据谈话记录整理。
    89 日本著名海上安全问题专家、海上自卫队退役少将川村纯彦2002年7月18日在会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时的谈话,根据谈话记录整理。
    90 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在五十七届联合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纽约,2002年9月13日,载《人民日报》2002年9月16日第7版。
    91 参见吴寄南:《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载陈佩尧主编:《21世纪中国对外战略》,百家出版社,上海,1998年11月第1版,199-200页。
    9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4月19日在美国西雅图午餐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3月21日,第6版。
    93 [英]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中国:泥足巨人》,英国《金融日报》,2007年1月26日。
    94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年8月28日在会见日本共产党中央主席不破哲三时的谈话,《人民日报》2002年8月29日,第1版。
    95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2003年9月5日在东京隆重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时的致词,转引自香港《亚洲周刊》2004年9月14日一期文章:《日本破除迷思“中国威胁论”破功》。
    96 江泽民总书记1997年9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第15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北京,第409页。
    97 [日]船桥洋一编著:《日本战略宣言》,讲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98 日本国会参议院外交防卫委员会委员长、参议员武见敬三2002年7月15日会见上海国际所代表团时的谈话,根据谈话记录整理。
    99 Speech by Condolisa Rice, Advisor of National Security to President, at a news conference November 1, 2003, http://www.whitehouse.gov/nsc/
    100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003年11月5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举行的“中美关系:过去、现在与未来” 上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3年11月7日第3版。
    101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2002年8月28日在会见日本共产党中央主席不破哲三时的谈话,《人民日报》2002年8月29日,第1版。
    102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4年4月23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时的谈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24日,第1版。
    103 日本国会参议院外交防卫委员会委员长、参议员武见敬三2002年7月15日会见上海国际所代表团时的谈话,根据谈话记录整理。
    104 张幼文、燕仁伟等著:《2006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19页。
    105 胡锦涛:《深化互利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在美国西雅图午餐会上的讲话》,2006年4月19日,《人民日报》,2006年4月21日,第2版。
    106 世界银行:《2004/2005世界发展指标》,2005年4月17日。
    107 世界银行:《2004/2005世界发展指标》,2005年4月17日。
    108 美国高盛公司吉姆·奥奈尔等:《全球经济报告第134号:BRICs国家有多稳固?》,2005年12月1日,http://www.gs.com/hkchina/insight/research/.
    109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10 美国国务卿赖斯2006年3月访美时的讲话,《今日印度》,2006年第4期,印度驻华大使馆出版,第7页。
    111 王伟华:《印度总理访美》,《2006国际形势年龄》,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
    112 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2006年1月25日在第57个印度共和国日前夜向全国发表的讲话:“十亿人民:一个理想”,《今日印度》,2006年第1期,印度驻华大使馆出版,第2页。
    113 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语,转引自印度外交秘书萨兰2006年1月11日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的演讲:“目前印度的外交政策”,《今日印度》,2005年第12期,印度驻华大使馆出版,第18页。
    114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2005年12月12日在吉隆坡在东盟经济顾问委员会领导人特别对话会议上的主题演讲,《今日印度》,2005年第11期,印度驻华大使馆出版,第2页。
    115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pentagon/
    116 [美]肯尼斯·沃尔兹著,胡少华、王红缨译:《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5页。
    117 布什总统2006年4月20日在美国白宫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时的致词,李学江:“一次成功的峰会”,《人民日报》2006年4月22日。
    118 布什总统2006年4月20日在美国白宫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时的发言,《人民日报》2006年4月21日。
    119 胡锦涛:《深化互利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在美国西雅图午餐会上的讲话》,2006年4月19日,《人民日报》,2006年4月21日,第2版。
    120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转引自《人民日报》,2006年6月24日,第2版。
    121 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06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8页。
    122 《中印联合宣言》(新德里,2006年11月21日),《今日印度》,2006年第11期,印度驻华大使馆出版,第12页。
    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inprc.gov.cn/chn/wjb/zzjg/yzs/gjlb/1328/1328x0/default.htm
    124 Jairam Ramesh(印度经济学家、国会联邦院议员、国大党少壮派领袖)新著:Making Sense of Chindia: Reflections on China and India.转引自谭中:《中美印新三角互动观察》,《中国评论》,2005年9月号(总第93期),第82-83页。
    125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和英国经济学家莫里茨·舒拉里克:《“中美经济共生体”在认识》,美国《华尔街日报》,2007年2月6日。
    126 Robert O. Keohane, Lisa Martin, "The Promise of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 1(1995), p.42.
    127 胡锦涛主席2005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9日。
    128 温家宝总理2005年12月14日在首届东亚峰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5日。
    129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2005年12月12日在吉隆坡在东盟经济顾问委员会领导人特别对话会议上的主题演讲,《今日印度》,2005年第11期,印度驻华大使馆出版,第2页。
    130 印度外交部联合秘书(相当于东亚司司长)康(Ashok k.Kantha)特2005年2月20日会见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代表团时的谈话。
    131 Alexander Wendt,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No.2, 1994, p.88.
    132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ch 2006, http://www.whitehouse.gov p.39.
    133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Speech at a news conference with Indian Prime Minister, July 18, 2005, http://www.whitehouse.gov.
    134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135 印度外交秘书萨兰2006年1月11日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的演讲,《今日印度》,2005年第12期,印度驻华大使馆出版,第16页。
    136 王晓德著:《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137 罗伯特·阿特著,郭树勇译:《美国大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138 罗伯特·阿特著,郭树勇译:《美国大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139 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503页。
    140 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520-521页。
    141 [美]劳伦斯·弗里德曼:《核战略的演变》(中文版,黄钟青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年版,第227页。
    142 [美]托马斯·谢林和莫顿·霍尔珀林:《战略和军备控制》,纽约20世纪基金会1961年出版,第1-2页。
    143 [美]劳伦斯·弗里德曼:《核战略的演变》(中文版,黄钟青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0年版,第223页。
    144 [美]罗伯特·奥本海默:《原子武器与美国政策》,载《外交季刊》,1953年7月号,第529页。
    145 高余钿主编:《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146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在联合国裁军研讨会上的讲话”,北京,2002年4月2日。
    147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articles/A3360-2002May24.html
    148 The Inaugural Speech by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t the Inaugural Ceremony, January 20, 2000, American United Press, Washington.
    149 The Speech by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at the meeting of nominating Coll in Powell as Secretary of State, December 17, 200, French News Agency, Texas.
    150 德国《明镜》周刊2001年1月1日刊登的一篇对美国前国务卿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的专访。
    151 美国《洛杉矶时报》国际辛迪加《全球视点》专栏对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采访录:《正在形成的另一种世界新秩序:美国外交政策专家预测布什执政期间及其后的全球强权政治前景》,载《曼谷邮报》2001年1月28日。
    152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年版,第297页。
    153 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年版,第298页。
    154 Modelski, George, Long Cycles in World Politics, Seattle, pp.220.
    155 Modelski, George, Exploring Long Cycles, Colorado, pp.4.
    156 世界银行预测,美国经济2000年至2010年的增长率为3.3%,见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1, published by the World Bank, December 2000.
    157 Matthews, Jessica, Chairman of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Changes in the World During the One Year Since 911, Policy Brief, No.8, August 2002, pp.7.
    158 The observer, Why We Still Need Empires, April 7, 2002, http://www.observer.co.uk/worldview/story/
    159 Haass, Richard, Defining U.S. Policy in a Post-Post-Cold War World, the Arthur Ross Lecture, Remarks to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New York, April 22, 2002, http://usembassy.state.gov.
    160 时任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在五十七届联合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纽约,2002年9月13日,载《人民日报》2002年9月16日,第7版。
    161 U.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The Assurance of Freedom, New York Time, September 12, 2002.
    162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ptember 2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
    163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ptember 2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
    164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ptember 2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
    165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September 20,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
    166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2年7月6日在圣彼得堡接待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时的讲话,载The Russia Issues, Com, http://www.yahoo.com
    167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2年5月20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载The Russia Issues, Com, http://www.yahoo.com
    168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2年6月6日在会见《人民日报》记者时的谈话,见Natalia hlekeyeva文章:From Triangle to Arc,载The Russia Issues, Com, http://www.yahoo.com
    169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2年7月6日在圣彼得堡接待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时的讲话,载The Russia Issues, Com, http://www.yahoo.com
    170 俄罗斯副外长阿列克谢·梅什科夫:《战略稳定学说—21世纪初的俄罗斯外交和安全政策》,载俄《独立报》2002年8月8日。
    1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5页。
    2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47-348页。
    3 [法]让-马克·维托里:《世界贸易的新面貌》,法国《回声报》,2006年3月30日。
    4 [法]皮埃尔·帕拉西:《新型全球易货贸易》,法国《回声报》,2006年2月22日。
    5 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8页。
    6 Joseph S. Nye, Jr., 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 Reading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8, p. ⅵ-ⅶ.
    7 马孆:《区域主义与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8 Andrew Hurrel, "Regionalism i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n Louise Fawcett and Andrew Hurrell (eds.),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38.
    9 Bjorn Hettne and A. Inota, "The New Regionalism: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UNU/WIDER, Helsinki, 1994, p.69.
    10 参见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11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64页。
    12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64页。
    13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48页。
    14 美国高盛公司吉姆·奥奈尔等:《全球经济报告第99期:与BRICs一起梦想》,2003年12月1日,http://www.gs.com/hkchina/insight/research/
    15 美国高盛公司吉姆·奥奈尔等:《全球经济报告第134期:BRICs国家有多稳固?》,2005年12月1日,http://www.gs.com/hkchina/insight/research/
    16 美国高盛公司吉姆·奥奈尔等:《全球经济报告第134期:BRICs国家有多稳固?》,2005年12月1日,http://www.gs.com/hkchina/insight/research/
    17 世界银行2006年度报告:《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展望:驾驭下一波全球化浪潮》,《解放日报》2006年12月14日。第6版。
    18 [英]马丁·沃尔夫:《全球必须认真应对经济大变迁》,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2月1日。
    19 世界贸易组织:《2000年世界贸易组织年报》,第18页。
    20 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世界贸易组织年报》,第18页。
    21 世界银行2006年度报告:《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展望:驾驭下一波全球化浪潮》,《解放日报》2006年 12月14日。第6版。
    22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347页。
    23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中文版序言,第2页。
    24 阿萨德·拉蒂夫:《内阁资政李光耀:美国无须害怕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新加坡《海峡时报》2004年10月28日。
    25 Henry Kissinger, The Task of the U.S., News Week, November 18, 2004.
    26 Edwin Truman, A Strategy for IMF Reform,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anuary 2006, Washington DC, p.24.
    27 Edwin Truman, A Strategy for IMF Reform,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anuary 2006, Washington DC, p.25.
    28 新华社内罗毕2006年4月14日电:《非洲统一世贸谈判立场》。
    1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93年第1版,第275页。
    2 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北京,2002年第1版,第244页。
    3 [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华龄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76页。
    4 [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华龄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75-76页。
    5 http://www.whitehouse.gov
    6 吉姆·洛贝:《新保守派争取民主党人对战后目标的支持》,载美国《外交政策聚焦》2003年3月24日。
    7 俄塔社圣彼得堡2003年4月11日电。
    8 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理查德·哈斯2002年12月在华盛顿对外关系委员会的讲话《促使穆斯林世界更加民主化》,http://www.state.gov
    9 Washington Post, April 25, 2003.
    10 http://www.cnn.com/2003/WORLD/asiapcf/east/04/24/nkorea.us/index.html
    11 新美国基金会资深研究员迈克尔·林德:《支持布什发动战争的一群不可思议的人》,载英国《新政治家》周刊2003年4月7日一期。
    12 金奇:《渴望石油的中国易受战争副作用的影响》,载英国《金融时报》2003年3月18日。
    13 塞利格·哈里森:《天然气与东北亚地缘政治——天然气管道、地区稳定以及朝鲜核危机》,载美国《世界政策杂志》2002/3年冬季号。
    14 金奇:《渴望石油的中国易受战争副作用的影响》,载英国《金融时报》2003年3月18日。
    1 [美]莉萨·马丁和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4页。
    2 刘杰著:《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3 《联合国宪章》,引自郭隆隆、俞冠敏:《国际风云中的联合国》(附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
    4 [美]吉姆·洛贝:《新保守派争取民主党人对战后目标的支持》,载美国《外交政策聚焦》2003年3月24日。
    5 转引自王逸舟著:《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344页。
    6 Kindleberger, Charles P., Hierarchy Versus Initial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No.4, 1986, p.42.
    7 Kindleberger, Charles P.,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p.19.
    8 [美]罗伯特·斯卡拉皮诺:《迈向一种可行的国际秩序》,门洪华主编《中国:大国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2页。
    9 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卜大年(Dan Blumenthal)2006年4月24日在该所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的“中美关系转型”研讨会上的发言。
    10 2005年7月《印美联合公报》,http://www.hindu.com/thehindu/nic/indousjoint.htm
    11 [美]莉萨·马丁和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页。
    12 《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全文参见尤先迅:《世界贸易组织法》附录一,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430-439页。
    13 《联合国宪章》,引自郭隆隆、俞冠敏:《国际风云中的联合国》(附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14 《联合国宪章》,引自郭隆隆、俞冠敏:《国际风云中的联合国》(附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8页。
    15 刘杰著:《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175页。
    16 [美]莉萨·马丁和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页。
    17 布什总统2006年4月20日在美国白宫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谈时的发言,《人民日报》2006年4月21日,第1版。
    18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2006年4月20日在美国白宫会谈时的发言,《人民日报》2006年4月21日,第1版。
    19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20 黄仁伟、刘杰:《国家主权新论》,时事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第2-3页。
    21 [美]罗伯特·斯卡拉皮诺:《迈向一种可行的国际秩序的》,门洪华主编《中国:大国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2页。
    22 [美]罗伯特·斯卡拉皮诺:《迈向一种可行的国际秩序》,门洪华主编《中国:大国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2页。
    1 负责贸易的欧盟委员彼得·曼德尔森:《发展欧洲与崛起中的中国的关系》,香港出版的《亚洲华尔街日报》2004年12月8日。
    2 转引自印度前驻约旦大使K·贾金德拉·辛格:《欧盟与印度加强战略关系》,香港亚洲时报在线网站2004年11月9日。
    3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教授、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戴维·香博(沈大伟):《中国与欧洲:正在出现的轴心》,美国《现代史料》2004年9月号。
    4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新年贺词《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人民日报》2005年1月1日。
    5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2004年6月24日对国民的讲话,《今日印度》(中文版)第54期,印度驻华大使馆编辑,北京,2004年6月,第4页。
    6 俄塔社圣彼得堡2003年4月11日电。
    7 英国首相和印度总理2004年9月20日联合声明:《开创新的充满生机的伙伴关系》,《今日印度》(中文版)第57期,印度驻华大使馆编辑,北京,2004年9月,第5页。
    8 俄罗斯总统和印度总理2004年12月3日签署的《俄印联合声明》,《今日印度》(中文版)第59期,印度驻华大使馆编辑,北京,2004年11月,第6页。
    9 俄罗斯总统普京2003年5月16日在克里姆林宫发表的国情咨文,俄塔社同日俄文电。
    10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2、41页。
    11 [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42-43页。
    12 印度外长纳特瓦尔·辛格2004年11月4日在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以多边主义为基础 迈向国际新秩序》,《今日印度》(中文版)第59期,印度驻华大使馆编辑,北京,2004年11月,第9页。
    1 [美]肯德尔·麦耶斯:《历史对于国际问题研究为什么重要——在华东师范大学大夏讲坛的演讲》,余华川译,《解放日报》2006年7月2日,第8版。
    2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80页。
    3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中文版序言第2页。
    4 [西]马里洛·伊达尔戈:《文明联盟》,西班牙《荟萃》月刊,2005年12月号,第8页。
    5 郁龙余等著:《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出版社2004年版,季羡林开卷题词。
    6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2000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44页。
    7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3日,第3版。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3日,第3版。
    10 美国学者克莱因曾提出著名的对国家实力综合计量的公式,又称“克莱因公式”:P。=(C+E+M)×(S+W)即:国家实力=〖(人口十领土)+经济能力+军事能力〗×(战略意图+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本文在参考这一公式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11 [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志国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12 《上海合作组织五周年宣言》,《文汇报》2006年6月15日,第3版。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5年12月),《国际形势年鉴2006》,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编,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45页。
    14 《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00年版,第11页。
    15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上海《支部生活》2001年第7期,第15页。
    1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17 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3版。
    18 中国外交部编写组:《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00年第1版,第101页。
    19 《汉语成语词典》(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1986年版,第606页。
    20 邓小平1992年1-2月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载《邓小平文选》,八一出版社重印,北京,1993年版,第383页。
    21 《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00年版,第104-105页。
    22 《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00年版,第105页。
    23 《邓小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00年版,第104页。
    24 楚树龙:《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1年版,第164页。
    2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八一出版社重印,北京,1993年版,第279页。
    26 《五经宝典》,北京燕山出版礼,1996年10月,第1版,第3页。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5年12月),《国际形势年鉴2006》,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编,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55页。
    28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人民日报》2005年12月23日,第3版。
    1 [美]约翰·托夫勒:《第四次浪潮》,华龄出版社,北京,1996年版,第75-76页。
    2 郁龙余等著:《梵典与华章:印度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出版社2004年版,季羡林开卷题词。
    1.陈启懋主编:《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2.楚树龙著:《冷战后中美关系的走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丛凤辉主编:《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当代世界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4.《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邓鹏等著:《剪不断理还乱:美国外交与美中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6.段炳麟等著:《世界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
    7.上海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黄仁伟、刘杰等:《国际体系与中国的软力量》(国际关系研究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8.孙关洪、胡雨春主编:《政治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高会钿主编:《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10.宫力主编:《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与实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版。
    11.郭树勇、郑桂芬主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年版。
    12.郭树勇著:《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郭树勇著:《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
    14.何方:《论和平与发展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5.胡鞍钢著:《中国大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16.胡元梓等主编:《全球化与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7.黄仁伟、刘杰著:《国家主权新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18.黄仁伟著:《中国崛起的时间和空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0.金应忠、倪世雄著:《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金重远等著:《世界现当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2.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梁守德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
    2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
    25.刘杰著:《秩序重构—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机制》,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6.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27.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28.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年第1版。
    29.马孆:《区域主义与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毛泽东外交文选》,世界知识出版社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31.潘振强主编:《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3.齐思和主编:《世界通史》(上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
    34.启良著:《中国文明史》,花城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5.钱穆著:《中国文化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版。
    36.钱其琛著:《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7.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任晓等著:《中美日三边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9.石源华、胡礼忠主编:《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苏格著:《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1版。
    41.唐永胜和郭新宁著:《角逐亚太》,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42.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4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第1版。
    44.王逸舟著:《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
    45.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46.王正毅:《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7.王正毅:《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8.韦正翔著:《国际政治中的强权与道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9.吴心伯著:《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50.武桂馥主编:《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国防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51.夏立平、江西元著:《中国和平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52.夏立平著:《亚太地区军备控制与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3.肖佳灵等主编:《大国外交》,时事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4.熊玠:《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5.许嘉:《权力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75页。
    56.阎学通:《中国与亚太安全》,时事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57.阎学通著:《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
    58.杨洁勉、赵念渝等著:《国际恐怖主义与当代国际关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59.杨洁勉等著:《国际合作反恐——超越地缘政治的思考》,时事出版社,2003年第1版。
    60.杨洁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外交政策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61.杨洁勉著:《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危机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62.杨毅主编:《全球战略稳定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叶江著:《大变局—全球化、冷战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4.叶自成著:《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65.叶自成著:《中国大战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主要问题及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66.易杰雄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版。
    67.尹希成等著:《全球问题与中国》,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68.余伟民:《“强大国家”与“先进国家”——关于大国崛起两重含义的辨析》,载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编《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367-371页。
    69.余伟民:《世界当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
    70.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1.俞新天著:《机会与限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条件比较》,上海社会科学出版1998年版。
    72.俞正梁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73.张海冰著:《欧洲一体化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74.张蕴岭主编:《21世纪:世界格局与大国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5.张蕴岭主编:《伙伴还是对手——调整中的中美日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6.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2004年第1版。
    77.周一良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部分)(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
    78.周一良主编:《世界通史》(中古部分),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版。
    79.朱成虎主编:《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80.朱宁等著:《变乱中的文明——霸权终结与秩序重建(公元1000-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81.资中筠主编:《国际政治理论探索在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82.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83.[美]罗伯特·阿特:《美国大战略》,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84.[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浦·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版。
    85.[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86.[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主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87.[美]恩斯特-奥托·岑皮尔:《变革中的世界政治:东西方冲突结束后的国际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8.[巴西]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版。
    89.[美]罗伯特·基欧汉 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90.[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版。
    91.[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2.[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93.[挪威]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何宗强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94.[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91.[美]查尔斯·库普乾:《美国时代的终结—美国外交政策与21世纪地缘政治》,潘忠岐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第1版。
    92.[美]杰里尔·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1月第1版。
    93.[美]莉萨·马丁和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
    94.[美]哈拉尔德·米勒著:《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延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95.[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96.[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7.[美]约瑟夫·奈、约翰·唐纳胡主编:《全球化世界的治理》,王勇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98.[美]约瑟夫·奈著:《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郑治国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99.[美]美国高盛公司吉姆·奥奈尔等:《全球经济报告第134期:BRIGs国家有多稳固?》,2005年12月1日,http://www.gs.com/hkchina/insight/research/
    100.[美]美国高盛公司吉姆·奥奈尔等:《全球经济报告第99期:与BRIGs一起梦想》,2003年12月1日,http://www.gs.com/hkchina/insight/research/
    101.[日]山本吉宣主编:《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1版。
    102.[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4卷),尤来寅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
    103.[美]布兰德利·沃麦克:《可持续的领导权:来自968-1885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宋鸥译),载《史学集刊》2004年第1期。
    104.[日]星野昭吉:《变动中的世界政治——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沉思录》,刘小林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版。
    105.[美]阿拉斯泰尔·伊恩·约翰斯顿、罗伯特·罗斯主编:《与中国接触—应对一个崛起的大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106.[日]猪口邦子:《战争与和平》,刘岳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第1版。
    1. Aggarwal, Vinod K. and Urata, Shujiro ed., Bilateral Trade Agreements in the Asia-Pacific: Origins,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2006.
    2. Bennett, 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and Issue, (5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1991.
    3. Binnendijk, Hans, edited, Transforming America's Military,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D.C., 2002.
    4. Blackwill, Robert D. and Dibb, Paul: "America's Asian Alliance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2000.
    5. Blackwill, Robert D. and Dibb, Paul, "America's Asian Alliance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 2000.
    6. Blank, Stephen J., "East Asia in Crisis: the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the Collapse of Economic Institutions", published by th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the U.S. Army War College, February 5, 1999.
    7. Booth, Kenneth and M. Zalewicki (eds.), International Theory-Positiv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State Press, 1996.
    8. Booth, Kenneth and Steve Sw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9. Brown, Seyom,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Global System: Toward a Theory of World Polity, Westview Press, 2nd ed., 1992.
    10. Bull, Hedley,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MacMillan, 1995.
    11. Cox, Robert W. (ed.), The New Realism: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World Order,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12. Boren, David L. and Perkins, Edward J., Preparing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for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Norman, 1999.
    13. Deutsch, Karl W., ed.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14. Dougherty, James and Pfaltzgraff, Robert,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Longman, Fourth ed., 1997.
    15. Fawcett, Louise and Hurrell, Andrew (eds.), 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 Regional Org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6. Friden, Jeffrey and Lake, David (ed.), IPE: Perspectives on Global Power and Welth, St. Martin's Press, 1987.
    17. Friedman, Thomas, The Lexus and the Oliver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Farrar Straus Giroux, 1999.
    18. Fukuyama, Francis,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Free Press, 1992.
    19. General Goodpaster, Andrew J. (USA, Ret.), "An American Legacy: Building a Nuclear-Weapon-Free World", the Final Report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Project on Eliminating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published by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DC, USA, March 1997.
    20.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m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1. Goodby, James E. and Feiveson, Harold, "Ending the Threat of Nuclear Attack", published by the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CA, USA, May 1997.
    
    22. Halliday, Fred, Rethink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acMillan, 1994.
    
    23. Hettne, Bjorn and A. Inota, "The New Regionalism: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UNU/WIDER, Helsinki, 1994.
    
    24. Hoffmann, Stanley, Primacy or World Order-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the Cold War, McGraw-Hall Book Company, 1980.
    
    25. Huntington, Samuel,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World Order, Simon and Schuster, 1997.
    
    26. Jansen, Marius B., China in the Tokugawa Worl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92.
    
    27. Kant, Immanuel, 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 Indianapolis, IN.: Bobbs-Merrill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957.
    
    28. Kaplan, Morton, System and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Publishers, 1957.
    29. Katzeastein, Peter and Keohane, Robert and Krasner, Stephen, Exploration and Contestation in the Study of World Politics, The MIT Press, 1999.
    30. Katzenstein, Peter J.,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31. Kennedy, Paul and Danks, Catherine J., Globaliz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Crisis or Opportunity? Palgrave, 2001.
    32. Keohane, Robert and Nye, Joseph,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Little Brown, 2000 (3~(rd)).
    33. Keohane, Robert,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34. Keohane, Robert,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35. Krasner, Stephen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36. Krepon, Michael ed. "Chinese Perspectives on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Report No. 23,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Washington, DC, May 1997.
    37. Lawton, Thomas C; James N. Rosenau; Amy C. Verdun, Ed., Strange Power: Shaping the Parameter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shgate,2000.
    38. MacClelland, Charles, Theo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MacMillan, 1996.
    39. Mittelman, James(ed.), Globaliz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s, Lynne Reinner Publishers, 1996.
    40. Moher, Mark, "The Nuclear Disarmament Agenda and the Future of the NPT",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Fall 1999, Volume 6, Number 4, 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CA., USA.
    41. Nye, Joseph S., Jr., International Regionalism: Reading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8.
    43. Papayoanou, Paul A., Power Ties: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Balancing, and Wa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9.
    44. Spero, Joan and Hart, Jeffrey,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St. Martin's Press, 1997.
    45.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July 2000.
    46.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47. Truman, Edwin, A Strategy for IMF Reform,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ashington DC, January 2006.
    48. US Defense Department Reports to Congress,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5.
    49. Waheguru Pal Singh Sidhu and Jing-dong Yuan, China and India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Boulder, London, 2003.
    50. Waltz, Kenneth,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cGraw 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51. Yoichi Funabashi, "Alliance Adrift", published by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New York, 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