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形而上学反思与人的现实生命的自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是哲学的奥秘”,不同的哲学对人有着不同的理解,而肇始于笛卡尔的现代主体形而上学对人的理解是抽象化的。那么这种抽象化理解的渊源来自哪里?它在现代社会又有什么现实体现?我们如何克服这种抽象化给人的现实生命带来的困境?这是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现代哲学的一种典型的形态,主体形而上学对人的抽象化理解源于主体形而上学与传统形而上学的渊源关系:主体形而上学作为传统形而上学在现代的体现,它沿袭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发问方式,也就是对作为第一原因、最高原理和终极依据的“存在本身”的寻求;因而也沿袭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体现就是终极化和实体化,理性化、同一化和科学化。因而主体形而上学也就必然像传统形而上学一样,具有不可摆脱的“抽象性”。
     正因为沿袭了这种“抽象性”,并且将其嫁接在“主体”之上,因此人的现实生命在主体形而上学视阈内,才显现为一种自因、自足、自律,进而无所需求的“抽象主体”。这种“抽象主体”显然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以“他者”为对象的唯我论。它不仅遮蔽了“他者”,也毁灭了“自身”,最终使得人的现实生命成为不可能。
     在现实层面上,主体形而上学体现在现代性这一维度上,在这一维度上,现代性作为我们这个时代里推动社会和人类生活向前发展的本质性的构成性力量,它是建基在主体形而上学之上的“抽象的社会力量”,就此而言,我们可以说现代性是主体形而上学的呈现形式与现实运作。
     因而人的现实生命在现代性面前依旧难逃被遮蔽的生存处境;其最极端的事件就是奥斯维辛:人的现实生命在这一现代性事件面前被彻底的虚无化了。在一定意义上,现代性正因触及到了主体形而上学自身的限度,而发生了“自反”现象。
     随着这一“自反”现象的进行,不仅现代性自身的存在样态、而且人们的生存状态也发生了转变。对于人们的生存状态而言,人类在前所未有的解放的同时,也暴露在“不确定性”、“无序”和诸多的自由选择面前,由此丢掉了安全感、迷失了方向,也由此,人类身处在一片“荒漠化”时代风景之中。其典型体现就是当代语境之中各种“终结”话语的盛行,比如上帝的终结、世界的终结、主体的终结、意义的终结等等。由此,人的现实生命从一极的长期的遮蔽状态,转化为另一极的被放逐的生存状态。然而这并不是主体形而上学的终结,而是另一种主体形而上学的体现,是一种颠倒的主体形而上学。这主要是因为,这种人的放逐状态保留了主体形而上学的唯我论遗产:它在现代互为“陌生人”的城市生活中——如鲍曼所言,现代生活必然是城市生活——,表现为“自我”避免对“他者”承担任何责任、避免与他者发生任何道德关系。而这实质上是“自我”对“他者”的视而不见和弃之不顾。
     因此之故,超越主体形而上学及其颠倒形态对人的现实生命的遮蔽与放逐,在后“主体形而上学”视阈内实现对人的现实生命的理解,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的一个迫切而重大的课题。就此而言,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对人的现实生命的自觉,消解了主体形而上学及其唯我论对“人”的抽象化理解,实现了对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
     结合《1844年经济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尤其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我们认为马克思对人的现实生命的自觉及相应的对主体形而上学对“人”的抽象化理解的超越和消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的现实生命不再是主体形而上学视阈内不需要“肉身”的幽灵,而是一个以这一“肉身”为真实载体和基础的身心统一的整体。其次,人的现实生命不再是主体形而上学视阈内脱离或鄙弃感性活动的纯粹的“精神”存在物,而恰恰是由这一感性实践活动所生成的、她的感性的现实生活过程本身。第三,人的现实生命不再是主体形而上学视阈内单一的“理性本质”,而是具有不可被这一“理性本质”所还原和囊括的,多重性和矛盾性的存在物。第四,人的现实生命不再是主体形而上学视阈内的“非历史”或“超历史”之物,而是处于现实的历史之中的、历史性存在物。最后,人的现实生命不再是主体形而上学视阈内脱离社会的、孤立的、进而遮蔽他者的封闭实体,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与他者“共在”的社会存在物。
     沿着马克思哲学的重大启示,在后“主体形而上学”视阈内,要超越主体形而上学对人的现实生命的遮蔽与放逐,我们需要进一步自觉到人的现实生命的丰富性与全面性。这种丰富性与全面性,首先就需要一个不同于传统形而上学和主体形而上学的新的意义家园,这一意义家园必然是以丰富性与全面性的意义体系为真实载体和生长土壤、与合乎人的现实生命的有限的善相关的意义家园。
     最后,要超越主体形而上学及其颠倒形态对人的现实生命的遮蔽与放逐,就要超越它的各种唯我论对他者的同一和整合,对他者的视而不见和弃之不顾。由此,后“主体形而上学”就内在要求着生命相互敞开的“共在”。这一共在所强调的是“自我”的有限性、历史性、社会性和“他者”的异质性;这就是处于社会历史之中的、真实有限的“自我”与不可化约的“他者”的共在;就是全面性、丰富性的自我对他者的回应[response]与责任[responsibility],就是“自我”与他者的“相依”状态[Being-for]。
“Mankind is the mysteries of philosophy”,different philosophers have differentunderstanding on human, Modern Subjective metaphysics originating fromDescartes's understanding of man is abstract. Where the origin of such abstractcomprehension from? I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reflects what? How can weovercome this abstraction to people's real life dilemma? This paper is to solve theproblem.
     As a typical form of modern philosophy, subjective metaphysics of the abstractunderstanding of people from subjective metaphysics and traditional metaphysicsorigin: subjective metaphysics as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in modern embodiment. Itfollows the traditional metaphysical questions, that is, as the first cause of the highestprinciple and the ultimate basis of existence seeking; therefore followed the thinkingmode of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following the typical of this way of thinking is theultimate,with a rational, scientific. So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may like thetraditional metaphysics is can not get rid of the abstraction.
     Because followed this "abstractive" and it will be grafted on the "subjective ", sothe reality of human life in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in perspective, It appears as aself caused, self-contained, self-discipline, abstract subjective.The "abstractsubjective " is obviously a "self" as the center, to the "others" as the object ofsolipsism. It not only covered the "others", but also the "self" is destroyed, the realityof human life become impossible.
     In reality, Subjective Metaphysics embodied in this dimension of modernity, onthis point, the modernity as the nature of our age and promote social and human lifeforward constructive force, which is based on the abov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as the"abstract social force", in this regard, we can regard the modernity as a form ofSubjective Metaphysics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So the reality of human life is still not covered in the modern face of survivalsituation; Aus Wessin is its most extreme event: the reality of human life in front ofthe modern event was completely nihility. In a certain sense, cause the modernitytouches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own limits,then comes the occurrence of"reflexive" phenomenon.
     With this "reflexive" phenomenon, not only the modernity of its own existence,an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have changed. For people's survival condition, thehuman in the hitherto unknown liberation at the same time,it also exposed the"uncertainty","disorder" and a lot of freedom of choices, thereby lost security, lostdirection, thus, the human in a piece of "Desertification" era scenery. Its typicalembodiment is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of "the end" discourse prevails, such asGod's end, the end of the world, the end of subject, meaning the end and so on. Thus,reality of life from the shielding state long pole, the other pole into exile living state.However, this is not the end of Subjective Metaphysics, but also another subjectivemetaphysics, reversalingof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exile state retained the main metaphysical solipsism Heritage: it is in the modernmutual "strangers" city of life--such as Bauman said, the modern city life--life isinevitable, as "self" to avoid the others bear any responsibility, avoiding any moralrelationship with others. This is essentially a "regardless of self" to "the others" to payno heed and abandon.
     Therefore, beyond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and its reverse form on thereality of human life from exile, in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in view of thereality of human understanding of life, having become an urgent and important task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n this point, realizing by Marx's philosophy on thereality of human life consciousness, digesting of subjective metaphysics and solipsismabstract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realizing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subjectivemetaphysics.
     According to text of "Economic&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1844","ThesesOn Feuerbach Written", especially the "The German Ideology
     ", we think the real life Marx to human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to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bstraction of "human" transcendence of the subjectivemetaphysics. Digestion is th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thereality of human life is no longer need to "flesh" the ghost of Subjective Metaphysics,but a unity of body and mind to the "body" as the carrier and base of the whole real.Secondly, the reality of human life is no longer a detachment or disdain the perceptualactivity subjective metaphysics in the visual threshold of pure "spirit" existence, but itis generated by the perceptual practice activity.Thirdly, the reality of human life is nolonger as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of single "rational essence", but has not been a"rational essence"and the reduction and include multiple and contradictory existence.Fourth, the reality of human life is no longer subjective metaphysics in view of "nonhistorical" or "history", but in the history of existence in reality history. Finally, thereality of human life is no longer the closed entity metaphysics in perspective fromthe society, isolated, and then cover the others, but in certain social relations, and theother "co-existence the society.
     Along the great inspiration of Marx's philosophy, in the "subjectivemetaphysics" in perspective To shelter and exile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of lifeof people, we need to consciously to the richness and comprehensiveness of humanlife. This rich and comprehensive and we need a different way from the traditionalmetaphysics and subjective metaphysics of the new meaning of home, the meaning ofhome is to enrich and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the real meaning of carrier andgrowth of soil and meet the people's real life Limited good correlation significance oftheir homes.
     Finally, to go beyond the subjective metaphysics and its reverse form on thereality of human life from exile, will go beyond its various solipsism toothers.Regardless of others to pay no heed and abandon. Thus, after the subjectivemetaphysics is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life are open to each other. This is "a limitedheterogeneity, self" historical, social and "others" in stressed this is in the socialhistory, the real Co.'s "self" and irreducible "others, is comprehensive, rich "self" for Other to response and responsibility, is the "self"’s"dependent" state on[Being-for]the Others.
引文
[1]宋继杰:《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下),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6页。
    [1]贺来:《哲学是人幸福生活的仆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7月。
    [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65页。
    [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16页。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中央编译局1995: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1.
    [3][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1]宋继杰:《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下),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6页。
    [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9页。
    [3][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4]高清海《信仰理性·认知理性·反思理性——理性“天然合法性”的根据何在》,《学海》,2001年第2期。
    [1][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付德根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3页。
    [2]Martin Heidegger,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trans.Stambaugh,New York:Harper&Row,1969.pp.70-71.
    [1]Martin Heidegger,"Kant's Thesis about Being", in Pathmark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8.p.340.
    [2][英]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邱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3][德]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264页。
    [4][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0页。
    [1][德]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页。
    [2]“这个时代的人,把自己理解为一切现实的生产者并照之行动的人,今天感到身陷越来越紧迫人的‘强制之网’的人,能否自己产生一种手段,来摆脱‘强制’造成的困境呢?”[参阅:《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自《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第57-58页。]海德格尔深知这种“摆脱”在当今技术时代的艰难。
    [3][德]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页。
    [4]Martin Heidegger,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trans. Stambaugh, New York:Harper&Row,1969.pp.70.
    [5][法]施兰格:《哲学家和他的假而具》,徐友渔编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6][美]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2页。
    [7]贺来哲学是人幸福生活的仆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7月。
    [1][德]尼采:《权力意志》,贺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25页。
    [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774-775页。
    [1][德]海德格尔:《尼采》下卷,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80页。
    [2]可参阅海德格尔在《柏拉图的真理学说》一文中对柏拉图洞穴喻的著名解读。见《路标》。
    [3]这当然与智者运动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对于智者运动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予赘述。
    [4][德]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1]Benjamin jowett.The Dialogues of Plato: Vol II [M].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7.p.115.
    [2]Benjamin jowett.The Dialogues of Plato: Vol I [M].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7.p.448.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1959年版。第266-267页。
    [4]《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8、59页。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0、275页。
    [2][古希腊]柏拉图称这一过程为“心灵的转向”,及由意见状态转向知识状态的过程。
    [3]Benjamin jowett.The Dialogues of Plato: Vol II [M].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7.p.40.
    [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4-215页。
    [1]Plato,Timaeus,35b.自The Dialogue of Plato, trans. Benjamin Jowett (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7), Vol. III, pp.453-454。
    [2]宋继杰.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下)[C].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6页
    [3]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4][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9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2]可参阅[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33页。
    [2][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3][德]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108页。
    [1]奥古斯汀指出了此处的“理性”与“真理”的区别,他认为“理性”是属于人的、动态的反思过程,而“真理”则是属于上帝并与上帝一体的、“静止不动”的绝对存在。可参阅:A. Hyman, J.Walsh,Philosophythe Middle Ales:The Chrietian,Islamic.and Jewish Traditions[M].Indianapolis: Hackett,1973.p.46.
    [2][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1]对于“主体形而上学”的“唯我论”面向,我们将在下一章进行论述,此处指将关注点集中在“主体形而上学”所禀赋的传统形而上学之“实体化”思维之上。
    [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5页。
    [3]指:“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具有、活动、遭受”,可参阅: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页。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08页。
    [1][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00页。
    [2]同上,第5页。
    [3]同上,第95页。
    [4]同上,第101页。
    [5]同上,第101页。
    [1]曹卫东,付德根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2][德]伽达默尔《摧毁与解构》,《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
    [3][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4][德]马尔库塞著:《理性与革命》,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38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58页。
    [2]贺来:《从“形而上学现代性”到“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德]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96、9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笔者认为恩格斯的批判本身还笼罩在一种科学化及理性化的思维之中,首先是恩格斯对黑格尔的命题“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的赞誉与推崇之中所体现的对形而上学理性化特征的认肯,尽管他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唯物主义化了;其次是其历史观中所体现的现代性的单向进步观,尽管它是螺旋式的;最后是他对“现实”概念的读解中表现出的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及实践观点之理解的相对匮乏(如其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科学实践”化理解)。[可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3]孙正聿:《哲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1][法]德里达:《立场》,自《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0页。
    [1][美]巴雷特,《非理性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2]司退斯:《黑格尔哲学》,廖惠和、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页。
    [3]以下简称《手稿》,见单行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或可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手稿》96.
    [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3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57页。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9页。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57页。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页。
    [5]《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36、613页。
    [6]费尔巴哈如是说,“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可参阅: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7页。.]
    [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5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57页。
    [3]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见《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573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476页。
    [2]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0页。
    [3]《手稿》:96.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1]《手稿》:9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14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73-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4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4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99页。
    [3]《手稿》,99。
    [4]《手稿》,100。
    [1]《手稿》,9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59页。
    [3][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96-97页。
    [1]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81-82页。
    [2]《手稿》,102-103。
    [3]《手稿》,109。
    [4]这以过程的实质就是以上提及的由尼采宣称、并由海德格尔进一步作出诊断的“形而上学的虚无主义命运”。
    [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2][美]弗莱德·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前言”第1页。
    [3][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页。
    [1]Ren Descartes. The Philosophical Essays andorrespondence[M].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2000.p.60-61.
    [2][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82页。
    [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7页。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33页。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9-61页。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4][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81页。
    [5][美]弗莱德·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83页。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全集》第3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页。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页。
    [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康德全集》第3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4]同上,第232页。
    [5]同上,第30页。
    [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2、93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3页。
    [3][美]洛克摩尔:《在康德的呼唤下——20世纪西方哲学》,徐向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1页。
    [4]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1996,湖南教育出版社,第48页。
    [5][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1]可参阅:费希特,1796,Foundations of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Wissenschaftslehre novamethodo).
    [1] Ren Descartes. The Philosophical Essays andCorrespondence[M].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2000.p.60-61.
    [2][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1]高清海:《信仰理性·认知理性·反思理性——理性“天然合法性”的根据何在》,《.学海》,2001年第2期。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1][德]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导言。
    [2][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第5页。
    [3]同上,第5页。
    [4][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页。
    [5][德]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264页。
    [1][美]弗莱德·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2][美]弗莱德·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13页。
    [1]E. Levinas,En decouvrant l’existence avec Husserl et Heidegger(Paris: Vrin,1974), p.188.
    [2]E. Le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 trans. Alphonso Lingis (Hague, Boston, London: MartinusHijhoff Publishers,1979), p.43. Hereinafter cited in text as TI with proper pages.
    [1][英]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41;42页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68、59页。
    [1]Benjamin jowett.The Dialogues of Plato: Vol II [M].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7.p.40.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14-215页。
    [3]Plato,Timaeus,35b.自The Dialogue of Plato, trans. Benjamin Jowett (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7), Vol. III, pp.453-454。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1][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4-65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3页。
    [3][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18-919页。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02页。
    [2]同上,第918-919页。
    [3]同上,第916页。
    [4]同上,第919页。
    [1]贺来:《“主体性”观念的反思与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2][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89-90页。
    [3]Lacan Jacques A Selection.trans by Buce Fink.New York: W.W.Norton&Company,2002:4.
    [1][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90页。
    [2]同上,第259页。
    [3]倪梁康:《现象学的效应》,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206页。
    [1][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4页。
    [2]同上。
    [3][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79、213页。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63页。
    [2][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01-102页。
    [3][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1页。
    [1][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A344/B,364,中译本第406页。
    [2]对“客体化行为”的分析可见《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册,A562/B90。相应的,与“客体化行为”相对应的就是“非客体化行为”:《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册,A462/B497;A462/B497。简单的客体化行为与复杂的客体化行为:A463/B498。
    [3]胡塞尔指出,“任何一个意向体验要么本身就是一个客体化的行为,要么就以一个客体化的体验为其‘基础’。”而任何意识行为“都必然地包含着客体化行为种类的行为质性”,(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册,A49/B494;A461/B496。)
    [4][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2月。A409-410/B436.
    [5]同上A386-387/B411.
    [1]同上:A390/B415.
    [2]同上:A392/B417.
    [3]进一步而言,质料对于质性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以下一段话中得到集中体现:“质性特征它在其内部本质中不具有与对象的关系。但这个本质中建立着一个观念规律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这样一个(质性)特征没有补充的“质料”就不可能存在;只有带着这个‘质料’,那种与对象的关系才能进人到完整的意向本质之中并因此而进入到具体的意向体验本身之中。这一点当然也可以引申地运用于表述性体验的合乎含义之本质上,即引申地运用于这样一个体验上,由于这个体验的缘故,我们才可以例如谈论不同个人所陈述的同一个判断。”(同上,A409-410/B436。)
    [4]即图根特哈特所指出的:“含义”这个概念一般说来比较适合运用于表述,即适用于逻辑语言分析,而“意义”则比较适用于行为,即适用于意识分析。参阅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5]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6页。
    [1][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12月,第5页。
    [2]同上,第10页。
    [3][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84页。译文有改动。
    [4]同上,第39页。
    [1]本质直观方法在胡塞尔那里是始终一贯且重要的(虽然提法及具体内容略有变化),从胡塞尔刚涉足哲学领域一直到晚年“超越论还原方法”时期莫不如此。其重要性用《现象学的观念》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现象学最严格的还原内进行的直观的和观念化的操作方法是它唯一的财产”。(《现象学的观念》,第49页。)
    [2][德]胡塞尔《文章与报告(19111一1921)》,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3][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40页。
    [4][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46页。
    [5][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46页。关于“本.质.直.观.”.的.具.体.“.操.作.”.问.题.,.胡.塞.尔.常.常.以.对“红本身”的直观为例来予以说明。“我们对红的因素进行观察,但同时进行着一种特殊的意识行为,这种意识行为的意向是指向观念、指向‘一般之物’的。”通过这种对“红本身”(“红的本质”,“一般的红”)的指向与直观,“我们便直接把握了红本身的特殊统一;这种把握是建立在一个对某个红的事物的个别直观的基础上的。”《现象学的观念》中的一段话对此表述的更为明了,“关于红,我有一个或几个个别直观,我抓住纯粹的内在,我关注现象学的还原。我除去红此外还含有的、作为能够超越地被统摄的东西,如我桌子上的一张吸墨纸的红等;并且我纯粹直观地完成一般的红和特殊的(in specie)红的思想的意义,即从这个红或那个红中直观出的同一的一般之物;现在个别性本身不再被意指,被意指的不再是这个红或那个红,而是一般的红。”[《现象学的观念》,第48页。]从“个别的红的事物”中直观到“红本身”,这初看起来有点类似于柏拉图的杂多的事物与单一的理念的关系,这无非是从“多”中抽象出“一”,从“现象”中抽象出“本质”的。然而两者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前者“不是指在对一个感性客体的某个非独立因素进行突出提取这种意义上的抽象,而是一种观念直观的抽象,在这种抽象中,不是一个非独立的因素,而是它的‘观念’,它的一般之物被意识到,它成为现时的被给予。”[[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二册,A634/B162.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6月.A634/B162.]
    [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26页。
    [2][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29页。
    [3][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第51页。
    [4]Edmund Husserl. Cartesian Meditations: an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M]The Hague: MartinusNijhoff,1960:P.89.
    [1]E. Levinas,Time and the Other, trans. Richard A. Cohen(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87:p.65.
    [2]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3页。
    [1]Martin Heidegger,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time:[M]Prolegome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5:p.108.
    [2][德]克劳斯·黑尔德:《海德格尔与现象学原则》,载孙周兴编:《世界现象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43页。
    [3]Martin Heidegger,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time:[M]Prolegome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5:p.107.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2页。
    [1][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47页。
    [2][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81页。
    [3]同上,第381页。
    [4]同上,第392页。
    [5]相关论述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82页。
    [1]可参阅: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载自《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德]海德格尔:《哲学的终结和思的任务》,载《面向思的事情》,第70页。
    [3]同上,第76页。
    [4]同上,第86页。
    [1]使“他者”挣脱匿名的动词性的“存在”(或列维纳斯自己的概念“ilay”)而保持为禀赋“他异性”的“他者”本身,这大抵是列维纳斯《从实存到实存者》一书的初衷。可参阅(De l'Existence à l'Existant),Ed. de la revue Fontaine,1947.
    [1]黄裕生:《时间与永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15页。
    [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英文版,夏尔·吉尼翁,上海:三联书店,第311页。
    [4]ID,P.321.
    [1][英]马尔霍尔:《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元校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9页。
    [2]E.Levinas,Time and the Other, p.93.
    [3][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294页。
    [4]同上,第309页。
    [1]E.Levinas,Time and the Other,p.74.
    [2]E.Levinas,Time and the Other,p.74.
    [3]Id,pp.75-76.
    [1]Seán Hand (ed.).The Levinas Reader.Basil Blackwell,1989: P.67.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3]同上,第111页。
    [1][德]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罗悌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07页。
    [2][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页。
    [3][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484-485页。
    [4]周宪:《现代性的张力》,《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5]李佑新:《现代性的双重意蕴及其实质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2][美]卡林内库斯:《现代性的五副面孔》,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页。
    [3][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4][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前言第7页。
    [5][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5页。
    [1][德]康德:《历史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5页。
    [3][法]福柯:《福柯集》,杜小真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528页。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86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2][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唐长庚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3]同上,第5页。
    [4][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15-916页。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02页。
    [2]同上,第918-919页。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19页。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3]《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4]《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
    [1]Fredric Jameson,“Notes on Globalization as a Philosophical Issue”, in Fredric Jameson andMasao Miyoshi (eds),The Cultures of Globalization,Durham&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1998,p.58.
    [1][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85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60页。
    [3]同上,第260页。
    [4]同上,第820页。
    [5]同上,第260页。
    [1]同上,第22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8页。
    [3]同上,第170-171页。
    [4]对于这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抽象化,我们可以以资本家与工人为例加以体验,既然工人的活的劳动被抽象化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的关系之衡量物是可以通过某一中介物予以量化、予以计算的,这种中介物就是货币,这一过程的原因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交换价值由价值决定,价值又是由抽象劳动决定的,这种抽象劳动是被抽出了一切具体性规定的无差别劳动,实际上这是一种形式化的劳动。这种形式化的劳动,只能通过劳动时间来计量,而这种劳动时间又是被抽出了具体规定的劳动时间,成为无差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说是一种机械化的时间。在这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衡量下,工人便成为被数字所量化了的、本质上无差别的人,这种无差别的人同商品交换的本质相一致的。”[仰海峰拜物教批判:马克思与鲍德里亚《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
    [5][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顾良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1][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143页。
    [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3-94页。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91页。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97页。
    [1][英]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邱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2][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00页。
    [3][德]阿多尔诺:《否定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62页。
    [4]同上,第362-363页。
    [5][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1]同上,第222页。
    [2]同上,第222-223页。
    [3][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143页。
    [1]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5页。
    [2][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24页。
    [3]同上,第223-224页。
    [4]同上,第221页。
    [1]同上,第225-226页。
    [2]同上,第222页。
    [3][英]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邱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1]其中较为我们所熟知的即为贝克等所著作的《自反性现代化》,[可参阅[德]乌尔利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75.
    [2]Anthony Giddens, Runaway World, How Glonbalisation Is Reshaping OurLives,London: Profile-Books,2002, p.1xxiii.p.xxii.
    [1]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p.175.
    [2]John Tomlinson, 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New York: Continuum,2001,p.175.
    [3]Anthony Giddens, Runaway World, How Glonbalisation Is Reshaping OurLives,London: Profile-Books,2002, pp.2-3.
    [1]转引自金惠敏:《主体的浮沉与我们的后现代性》,《外国文学》,2001年11月。
    [2][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美]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王逢振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英]拉雷恩(Larrain,J.):《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当然此处只是笼统言之,现代化在全球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不是一个均衡的过程,对于一些刚刚迈进现代化的非西方世界的民族国家而言,这一现代性从一开始就已经不同于西方传统的现代性,因而严格说来,对于这些后起的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本身就不存在所谓的转变;而对于因诸如历史等各种复杂原因而被边缘化的非洲大部分国家而言,在这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现代化本身如果不是值得怀疑的,也是无比艰巨的。
    [2][德]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43页。
    [3][德]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6页。
    [1][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90页。
    [2]可参阅[英]齐格蒙特·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0-41页。
    [3][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前言,第7-8页;第131-132页。
    [1]相关论述参见[德]卡尔·亚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德]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7-108页。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2][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唐长庚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3]同上,第5页。
    [4][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页。
    [1][德]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页。
    [2][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4-36、33页。
    [3]同上,第29页。
    [1][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陈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372页。
    [2]转引自金惠敏《主体的浮沉与我们的后现代性》,外国文学2001年11月。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0页。
    [2][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页。
    [3]同上,第37页。
    [4]同上,第63页。
    [1]钱永祥:《纵欲与虚无之上》,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8页。
    [2][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页。
    [3]可参阅[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第一章:《无伦理的道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4]对于这种焦虑、不安和彷徨,鲍曼举了一个例子,几乎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有过这种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突发状况时的体验,他们在乘坐飞机的某一瞬间,“发现自己对这一情况的恐惧:驾驶舱空无一人,而且没有法子从标有‘自动驾驶’字样的神秘的黑匣子中获得任何这方面的信息:飞机正在哪里飞行、将在哪儿着陆、谁来选择着陆的机场、是否有让乘客为安全抵达而必须遵守的规则。”(鲍曼:《流动的现代性》,第90-91页。)
    [5][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9页。
    [6][英]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前言;第94页。
    [1][法]米歇尔·福柯:《什么是启蒙》.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0页。
    [2][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4页。
    [3][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84-485页。
    [4][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0页。
    [Baudrillard: Selented Tnterviews.转引自金惠敏《从形象到拟像》,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1][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49-50页。
    [1]Jean-Luc Nency,Being Singular Plural,Trans.Robert D. Richardson and Anne E.0'Bym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es,2000.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2][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2页。
    [1][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70页。
    [2]Signs, traps. Richard C. McCleary,p.164.
    [3][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4][德]尼采:《道德的谱系》,周红译,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62-63页。
    [1][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8页。
    [2][德]尼采:《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28页。
    [3][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等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59页。
    [4][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14页。
    [1]Michel Foucault.Power/Knowledge[M].edited by Colin Gordon.The Harvester Press,1980:pp73-74、p.117.
    [2]杨大春,主体形而上学解体的三个维度.文史哲,2002年第6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72页。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页。
    [2]同上,第4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版,1979年,第126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第32页。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页。
    [2]转引自[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3页。
    [3]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1]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7、58页。
    [2]贺来:《超越“绝对”与“相对”的知性对立:哲学未来发展的重大主题》,《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14页。
    [2]转引自杨大春:《主体形而上学解体的三个维度》,《文史哲》,2002年第6期。
    [3]同上。
    [4]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页。
    [1]同上,第92页。
    [2]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3]同上,第107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5-359页。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1页。
    [3]同上,第5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5]同上,第92-93页。
    [1]刘福森:《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探讨》,2001,年第6期。
    [2]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4]欧阳康:《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5]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2]同上,第7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1]《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1-222页。
    [2]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2]同上,第294页。
    [3]同上,第119页。
    [4]同上,第61页。
    [1]Jean-Luc Nency,Being Singular Plural,Trans.Robert D. Richardson and Anne E.0'Bym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es,2000.
    [1]郭春明《孤独意识的时代独显与现实关切》[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库.2009.绪论
    [1][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4页;第40-41页。
    [1]这种思维方式首次在黑格尔哲学中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圆融”外观——它以思辨辩证法之矛盾概念而展开,吸纳或扬弃了一切异质性,最终达到和实现了自身同一的“圆形封闭体”(德里达语),马克思也在相似意义上指出,“这就是神秘的主体—客体,或笼罩在客体上的主体性,作为过程的绝对主体,作为使自身外化并且从这种外化返回到自身的、但同时又把外化收回到自身的主体,以及作为这一过程的主体;这就是在自身内部的纯粹的、不停息的圆圈”。(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页。)
    [1][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38-39页。
    [1]见[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贺来先生将前者称为“形而上学的恐怖”,将后者称为“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以“边界意识”来超越二者的抽象对立。可参阅:《“边界意识”:当代哲学“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载自《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或可详尽参阅:《边界意识与人的解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法]德里达.《解构与思想的未来》,夏可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4]这一共生的意义系统主要包括以儒、道为主的中国价值体系,以西方哲学与文化为主的外国价值体系与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三个部分。
    [1]应该指出的是,对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就已经看到其虽然无奈却积极的效应,“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日益成为不可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2]贺来:《宽容意识》,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3][法]德里达:《写作与差异》,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47页。
    [4][英]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应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5[美]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庞金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1][美]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庞金友译,杭州: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法]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3][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4]Jean-Luc Nency,The Sense of the World,Translated and with a Foreword by Jeffrey S.Librett,Minnesota/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pp.80;24.
    [1][美]威廉·V·斯潘诺斯:《教育的终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导言第3页。
    [2][英]伯林:《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190、195页。
    [1](Théorie de l'lntuition dans la Phénoménologie de Husserl),Librairie académique Perrin,1930;英文译本见,E. Levinas,The Theory of Intuition in Husserl’s Phenomenology, trans. AndreOrianne (Evanston, Illino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95), p.134.
    [1][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49-50页。
    [1]Emmanuel Levinas.Time and the Other(and Additional Essays). Tr. Richard A Cohen. 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87,p.83.
    [2]Seán Hand (ed.).The Levinas Reader.Basil Blackwell,1989,p.51.
    [1][Seán Hand (ed.).The Levinas Reader.Basil Blackwell,1989,p.67.
    [2]此处提及的海德格尔对阿纳克西曼德“裂缝箴言”的解读可参见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338页。德里达的相关分析可参阅见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5-41页。
    [1][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55页。
    [2][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年版,第42-43页。
    [3]同上,第41页。
    [1]金惠敏《无限的他者——对列维纳斯一个核心概念的阅读》,《外国文学》,2003年5月,第3期。
    [2]金惠敏:《主体的浮沉与我们的后现代性》,《外国文学》,2001年11月。
    [3]叶秀山:《从康德到列维纳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52页。
    [1][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2]可参阅上书,第二章《和睦的形式》。
    [3]同上,第52-53页。
    [1][古希腊]柏拉图:《政治家篇》,黄克剑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年。
    [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6][古希腊]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0年。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9][古希腊]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余纪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汪子蒿等著:《希腊哲学史》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2]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
    [14][法]帕斯卡:《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
    [15][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
    [16][法]卢梭:《漫步遐想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17][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9][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A].康德全集:第3卷.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21][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
    [22][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23][德]康德:《实践理性研究》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25][德]康德:《历史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
    [26][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神学著作》.商务印书馆,1988年。
    [2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28][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2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3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1][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
    [3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96年。
    [33][美]司退斯:《黑格尔哲学》廖惠和、宋祖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34][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35][丹麦]克尔凯郭尔:《恐惧与战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36][丹麦]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10月。
    [37][丹麦]克尔凯郭尔:《致死的疾病》,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9月。
    [38][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
    [39][德]尼采:《权力意志》,商务印书馆,1991年。
    [40][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41][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42][德]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周红译三联书店,1992年。
    [43][德]尼采:《超善恶·未来哲学序曲》张念东、凌素心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4][德]尼采:《偶像的黄昏》卫茂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5][德]尼采:《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46]王民安、陈永国主编:《尼采的幽灵:西方后现代语境中的尼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47][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48][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一卷),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50][德]胡塞尔:《逻辑研究》(第二卷第一部分),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51][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52][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53][德]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54][德]卡西尔:《人论》,李琛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55][德]卡尔·亚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56][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57][德]马克斯·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8][德]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5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
    [60][德]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诠释学》,何卫平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61][德]海德格尔:《时间概念史导论》,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62][德]海德格尔:《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丁耘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63][德]海德格尔:《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赵卫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64][德]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孙周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65][德]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66][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67][德]海德格尔:《思的经验(1910-1976)》,陈春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68][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本)三联书店1999年。
    [69][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
    [70][德]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7年。
    [71][德]海德格尔:《林中路》(修订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72][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73][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4][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75][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顾良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76][法]拉康:《拉康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77][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78][德]吕·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来自德国的大师》,靳希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79] Benjamin jowett.The Dialogues of Plato: Vol II [M].Bristol: Thoemmes Press,1997.
    [80] Benjamin jowett.The Dialogue of Plato, trans. Benjamin Jowett (Bristol:Thoemmes Press,1997), Vol. III.
    [81] A. Hyman, J.Walsh,Philosophy the Middle Ales:The Chrietian,Islamic.andJewish Traditions[M].Indianapolis: Hackett,1973.
    [82] Ren Descartes.The Philosophical Essays and Correspondence
    [M].Indianapolis/Cambridge:Hackett,2000.
    [83] Lacan Jacques?A Selection.trans by Buce Fink.New York:W.W.Norton&
    [84] Anthony 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0.
    [85] Anthony Giddens,Runaway World, How Glonbalisation Is ReshapingOurLives,London: Profile-Books,2002.
    [86] John Tomlinson,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1.
    [87]Michel Foucault.Power/Knowledge[M].edited by Colin Gordon.The HarvesterPress,1980.
    [88] Martin Heidegger,"Kant's Thesis about Being", in Pathmarks,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8.
    [89] Martin Heidegger, Identity and Difference,trans.Stambaugh,NewYork:Harper&Row,1969
    [90][德]伽达默尔:《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91][德]伽达默尔《摧毁与解构》,《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
    [92][法]列维纳斯:《生存及生存者》,顾建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93][法]列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94][法]列维纳斯:《塔木德四讲》,关宝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95][法]列维纳斯:《幻象:世界的终结》,胡继华译,见《世界哲学》2003年第5期。
    [96] Seán Hand (ed.).The Levinas Reader.Basil Blackwell,1989.
    [97]杨大春主编:《列维纳斯的世纪或他者的命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98][法]德里达:《声音与现象》,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9][法]德里达:《写作与差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00][法]德里达:《多义的记忆》,蒋梓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01][法]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2][法]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3][法]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杜,1999年版。
    [104][法]雅克·德里达:《论精神:海德格尔与问题》,朱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105][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6][法]德里达和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明天会怎样?》,苏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107][法]德里达[意]瓦蒂莫编:《宗教》,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08][法]德里达:《世纪与宽恕》,载《跨文化对话》(第4,5辑),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5月、2001年1月出版。
    [109][法]德里达:《解构与思想的未来》,夏可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4
    [110][法]德里达:《德里达中国讲演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11][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李朝晖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2][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从柏拉图到尼采、海德格尔》,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113][法]让-吕克·南希:《解构的共通体》,夏可君编校,郭建玲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4月。
    [114]Jean-Luc Nency, The Sense of the World,Translated and with a Foreword byJeffrey S.Librett,Minnesota/lond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115]Jean-Luc Nency, The Birth to Presence,in Postmodernism:Critical Concepts,ed.Victor E. Taylor and Charles E. Winquist, London/Now York: Rautledge,1998.
    [116] Jean-Luc Nency, The Inperative Community, in Postmodernism: CriticalConcepts,ed. Victor E. Taylor and Charles E. Winquist, London/NowYour:Routledge,1998.
    [117] Jean-Luc Nency, Being singular Plural,Minnesota/london:University ofMinnesota Press,2000.
    [118][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9][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20][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1][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
    [122][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
    [123][德]马尔库塞著:《理性与革命》[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124][德]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25][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0月。
    [126][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李安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7][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128][德]哈贝马斯:《后民族解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9][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究》人们出版社1981年。
    [130][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31][法]巴塔耶:《巴塔耶文选: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杜,2004年。
    [132][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33][法]利奥塔:《后现代道德》,莫伟民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134][法]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35][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36][法]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137][法]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38][法]福柯:《权利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39][法]米歇尔·福科:《什么是启蒙》[A].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40][美]弗莱德·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41][德]毕尔格:《主体的退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2][美]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5年。
    [143][美]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44][美]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7年。
    [145][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46][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147][美]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48][英]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149][德]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
    [150][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1][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152][美]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53][法]施兰格等:《哲学家和他的假面具》,徐友渔编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54][美]戴维森:《真理、意义、行动与事件》,牟博编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55][美]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6][德]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157][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58][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59][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60][德]阿尔布莱希特·维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商务印书馆2003年
    [161][德]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62][德]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1.
    [163][美]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
    [164][美]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的终结》,郭春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65]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6][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7][法]居伊·落波:《景象社会》,肖伟胜译,载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68][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5
    [169][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70][美]詹明信:《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1][美]詹姆逊《单一的现代性》,王逢振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72][美]格拉切:《形而上学及其任务》,陶秀傲、朱红、杨东东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3][美]施特劳斯等(编写):《政治哲学史》(上下卷),李天然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74][美]利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载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六辑)·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75][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76][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177][美]罗尔斯:《万民法》,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8][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79][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
    [180][英]以赛亚·伯林:《现实感:观念及其历史研究》译林出版社2004年。
    [181][英]以赛亚·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材》,意林出版社,2009年。
    [182][伊朗]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译林出版社2002年4月。
    [183][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8月。
    [184][英]安德鲁·甘布尔:《自由的铁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185][英]克劳德:《自由主义与价值多元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6][美]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87][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88][美]斯蒂芬·贝斯特和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9][美]道格拉斯·凯尔斯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190]乌尔利希·贝克等:《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191][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1月。
    [192][美]J·L·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5月。
    [193][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0年。
    [194][美]卡洪:《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95][德]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96]盛宁《人文困感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97][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198][德]斐迪南·璐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99][英]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200][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1][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陷》,郁建力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202][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3][英]齐格蒙特·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204][英]丹尼斯·史密斯:《后现代预言家:齐格蒙特·鲍曼传》,萧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20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导言,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
    [206][英]拉雷恩(Larrain,J.)《: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与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07][美]威廉·V·斯潘诺斯:教育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08][美]洛克摩尔:《在康德的呼唤下——20世纪西方哲学》,徐向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09]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10]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2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98年。
    [2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2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2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2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2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2]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4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
    [22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224]孙周兴:《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25]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226]孙周兴编:《世界现象学》,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227]杨祖陶、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228]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修订版),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229]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230]张志伟主编《: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1]倪梁康等编:《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1-5辑).上海译文出版社。
    [232]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233]倪梁康:《自识与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34]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235]倪梁康,“胡塞尔:通向先验本质现象学之路”,载于:《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二辑,1987年。
    [236]欧阳康:《社会认识论》——人类社会自我认识之谜的哲学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37]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38]尚杰:《归隐之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9]杜小真:(“他者”的哲学家),载《跨文化对话》,第6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40]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7月。
    [241]胡继华:《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论列维纳斯、德里达和南希》,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
    [242]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43]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44]孙正聿:《哲学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
    [245]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
    [246]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247]贺来:《边界意识与人的解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48]贺来:《宽容意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249]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250]贺来:《辩证法与实践理性》[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51]贺来:《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何以可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52]贺来:《“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孙冠臣:《形而上学的蜕变与思想的开端——论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克服》,载《天津社会科学》(天津),2009年第3期,第36-41页。
    [2]周宪:《现代性的张力》,《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3]李佑新:《现代性的双重意蕴及其实质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杨大春:《主体形而上学解体的三个维度》.《文史哲》,2002年第6期。
    [5]金惠敏:《从形象到拟像》,《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6]金惠敏:《无限的他者——对列维纳斯一个核心概念的阅读》,《外国文学》2003年5月,第3期。
    [7]金惠敏:《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
    [8]金惠敏:《主体的浮沉与我们的后现代性》,《外国文学》,2001年11月。
    [9]叶秀山:《列维纳斯面对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当代哲学关于‘存在论’的争论》,载《文史哲》(济南),2007年第1期,61-70页。
    [10]叶秀山:《从康德到列维纳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1]仰海峰:《拜物教批判:马克思与鲍德里亚》,《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
    [12]朱刚:《开端、裂缝与未来一一海德格尔与德里达对‘阿那克西曼德之篇言’的双重解读》,《现代哲学》,2006年第4期,第78-85页。
    [13]高清海:《信仰理性·认知理性·反思理性——理性“天然合法性”的根据何在》[J].学海,2001(2).
    [14]高清海:《探索新的哲学思维模式》[J].求是学刊,2005(5).
    [15]高清海:《形而上学与人的本性》[J].求是学刊,2003(1).
    [16]高清海,孙利天:《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J].江海学刊,2003(5).
    [17]刘福森:《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J].理论探讨,2001,(6).
    [18]孙正聿:《哲学的形而上学历险》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12-17、100页。
    [19]孙利天:《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通的基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5月第3期.
    [20]孙利天:《生存论的态度与本体论的理解》[J].社会科学战线,2001(2).
    [21]孙利天:《价值哲学的困惑与思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5).
    [22]王天成:《至善、自由与生命——西方道德哲学中超道德价值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23]贺来:《从“形而上学现代性”到“后形而上学现代性”——自由观的哲学反省与范式转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4]贺来:《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J].社会科学战线,2005(3).
    [25]贺来:《用哲学追求和创造希望》[J].天津社会科学,2005(3).
    [26]贺来:《个人责任、社会正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克服》[J].哲学动态,2009(8).
    [27]贺来:《当代哲学的思想成果与重大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8]贺来:《启蒙精神与哲学的当代合法性》,《哲学研究》2010年第8期。
    [29]贺来:《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现实生长点》,《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
    [30]贺来:《“主体性”观念的反思与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31]贺来《: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J]《.学术研究》2007年第1期。
    [32]贺来:《论真理的社会生活本性》[J].《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
    [33]贺来《:哲学是人幸福生活的仆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7月。
    [34]贺来:《超越“绝对”与“相对”的知性对立》,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5]贺来:《“边界意识”:当代哲学“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6]邹诗鹏:《马克思思想与后现代性》[J].现代哲学,2003(2).
    [37]白刚:《“本体论”与“伦理学”——形而上学的两个向度》[J].学海,2005(4).
    [38]白刚:《超越启蒙——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J].理论学刊,200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