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对辽宁方言成因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朝入主北京后,辽宁(东北)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东地区连年灾荒,连接东北地区交通便利,清朝中后期形成闯关东的高潮。民国年间,移民高潮继续向前发展。据移民过程专家估算,清代二百多年间,山东移民最多,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的总人数达1800多万人,留住东北790多万人。大规模并相对集中的移民必然会使方言之间产生某种程度的接触、交融和影响。在汉语的影响下,乾隆中期、道光年间,盛京和吉林地区相继出现了汉语代替满语的趋势。
     山东方言和辽宁方言相比较而言,语音方面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山东方言声母的数量一般多于辽宁方言;韵母的数量相差不大;从声调的角度来讲,山东方言有简化的趋势,有9个烟台型的三声调方言点,辽宁也有四个相同类型的三调方言点。山东方言一般有22到31个声母,辽宁方言一般19到23个;辽宁方言和山东的胶东方言日母字大多丢失[z]声母,读为零声母;“蟹止山臻”四摄合口端系字韵母在两种方言中大都丢失[u]介音。词汇方面,《俚语证古》中抽取的55个胶东方言特征词,仍活跃于现胶东地区,并广泛使用于现辽宁方言中,这是对辽宁方言和山东方言之间关系的补充和深化。这诸多的迹象证明了山东方言与辽宁方言之间密切的关系:清代初期,山东胶东半岛的移民带来的胶东方言奠定了辽东半岛方言形成的基础;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期间,闯关东移民掀起的高潮,奠定了山东方言在辽宁中西部(东北)方言的形成过程中基础的辐射性作用,因而辽宁中西部(东北)方言当形成于清末至上个世纪前叶。
After the Qing Dynasty invaded Beijing,Liaoning(Northeast China) regions were sparsely populated with fertile land and rich resources.The areas of Shandong,though inflicted by years of famine,were convenient to connect the Northeast China,thus formed the climax of venturing to Northeast China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climax of immigration continued to move forward.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made by the expert of the migration process, during the 200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the largest amount of immigrants in Northeastern China is from Shandong.It is about seven million to eight million people in between.In the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among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immigrants from Shandong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1800 million and more than 790 million people retained in the Northeast China.And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of large-scale immigration is bound to make a certain degree of contact,integration and impact between different dialect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in the years of mid-Qianlong and Daoguang,Shengjing and Jilin had gradually immerged trends of Chinese language replacing Man language.
     I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handong dialects and Liaoning dialects,the phonetic has a lot of similarities:The number of initial in Shandong dialects is in general more than the one in Liaoning dialects.The number of final is more or less the sam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ne,there is a trend to simplify in Shandong dialects.There are nine Yantai-based three-tone dialects areas.There are also four three-tone dialects areas of the same type in Liaoning.Shandong dialects generally have 22 to 31 initials and Liaoning dialects have 19 to 23.The "Ri" initial words in the Liaoning and Shandong dialects almost lost their initials,reading the zero-initial.The Xie;zhi;Shan and Zhen groups medial-u in Duan groups of the two dialects also almost lost the medial-u.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cabulary,55 featured words of Jiaodong dialects extracted from the "Ancient Slang Evidence" are still actively used in the region of Jiaodong and are also widely used in Liaoning dialects.This is the complement and deepen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lects of Liaoning and Shandong.These pieces of evidence prove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lects of Shandong and Liaoning.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the Jiaodong dialects brought by the immigrants from Jiaodong Peninsula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Liaodong Peninsula dialects.In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highest immigration wave made by those venturing to Northeast China has made Shangdong dialets a basic and radiative func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dialets of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in Liaoning(Northeast China). Thus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Liaoning(Northeast China) dialects should be form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last century.
引文
[1]曹凤霞《建国后五十多年来东北方言研究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28页。
    [1]钱曾怡 高义达 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第4期。第243页。东莱片包括现烟台(除莱州)和威海及莱西等15个县市。东潍片包括现青岛、潍坊、日照和临沂大部分地区,25个县市。西齐片包括现济南、德州、淄博、泰安等42个县市,属于冀鲁官话;西鲁片包括现曲阜、济宁、荷泽、枣庄等28个县市,西鲁片属于中原官话。
    [1]基本材料来源于《辽宁省地方志》辽宁省地方志办公室编,2002年,辽宁民族出版社
    [1]基本材料来源于山东省情网 http://sd.infobase.gov.cn/index.html
    [1]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前言》[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2页
    [1]马红丽《清朝山东人“闯关东”的成因及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5期,第131页
    [1]徐爱华《1775-1850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D],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6页
    [2]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61页
    [3]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57页
    [4]马红丽《清朝山东人“闯关东”的成因及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5期,第130页
    [1]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57页
    [2]田志和《关于清代东北流民》[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5期,第113页
    [3]徐爱华《1775-1850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D],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倾士学位论文,第9页
    [4]田志和《关于清代东北流民》[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5期,第107页。古登州始置于唐代,初治在今山东牟平,后徙治于蓬莱。明代升为登州府,清代因袭之,民国废。其辖域相当于今蓬莱、龙口、栖霞、海阳、莱阳、莱西、招远、文登、荣成、威海、乳山、烟台、福山、牟平等县市区。莱州始置于南北朝时期,叫代升为府,清代因袭之,民国废。其辖域相当于今莱州、平度、胶州、即墨、胶南、青岛等地。今日的莱州,只是烟台市辖区内的一个县级市。青州系古九州之一。明代建立青州府,清代因袭之,民国废。 其辖域相当于今青州、临朐、潍坊、寿光、昌乐、昌邑、寒亭、安丘等地。
    [1]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59页
    [2]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87年6月,第20页
    [3]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59页
    [4]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87年6月,第49页
    [5]刘德龙《山东人“闯关东”文化现象学术研讨会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57页
    [1]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第58页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1]牛淑萍《清代山东移民东北述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58页
    [1]张杰《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地区的兴废与影响》[J],《北方文物》1995年第1期 第65页
    [2]张杰《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地区的兴废与影响》[J],《北方文物》1995年第1期 第66页
    [3]张杰《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地区的兴废与影响》[J],《北方文物》1995年第1期 第67页
    [4]同上
    [5]同上
    [1]文中提到的古音均指《广韵》音系。
    [2]钱曾怡《古知庄章组声母在山东方言中的分化及其跟精见组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4年第6期,第537页。文中将山东方言中古知庄章组声母按韵母等呼为条件分为甲乙两类:知(开二)、章(开口止摄)、知章(合口,除遇摄)、庄组(开二、开三、合二、合三)归为甲类;知(开三)、章(开口,除止摄)、知章(合口遇摄)归为乙类,甲乙两类各地读音不同。
    [1]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M],齐鲁书社,2001年,第54页
    [2]罗福腾《胶辽官话概论》[A],《汉语方言与民间文化新观察》[M],新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8年,第5页
    [1]钱曾怡《古知庄章组声母在山东方言中的分化及其跟精见组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4年第6期,第542页
    [2]张树铮《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扩散方向和历史层次》[J],《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39页
    [3]王霜《大长山方言研究》[D],2004年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页,认为知章庄组合口三等字有[t]、[t']的音读,是受后面韵母影响的结果。
    [4]钱曾怡先生认为潍坊不分尖团,但是有例外音,本文采取罗福腾先生的观点。
    [5]只拼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
    [6]此处记音代表一类音,故记为[ts]。
    [1]钱曾怡《古知庄章组声母在山东方言中的分化及其跟精见组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4年第6期,第542页
    [2]注:发音不到位,比舌尖后音靠前。
    [3]长海县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县,由112个岛、坨、礁组成,岛上以丘陵地势为主,进出岛屿只何水陆,交通相对比较闭塞。县内居民大多数人都是山东移民的后裔。
    [1]陈洪昕 陈甲善《烟台方言音系》(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第50页
    [2]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M],齐鲁书社,2001年,第45页
    [3]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M],齐鲁书社,2001年,第42页
    [1]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M],齐鲁书礼,2001年,第13页
    [1]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M],齐鲁书社 2001年,第16页
    [1]罗福腾《胶辽官话概论》[A],《汉语方言与民间文化新观察》[M],新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8年,第13页
    [1]王力《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题》[A],《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07页
    [2]徐世荣《普通话语音知识》[M],文字改革出版社,1980年,第52页
    [3]金有景《论日母》[A],《罗常培纪念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45页
    [4]王力《再论日母的音值、兼论普通话声母表》[A],《王力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19页
    [5]朱晓农《近音》[J],《方言》,2007年第1期,第6页
    [6]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35页
    [7]叶沐耕《日母音值源流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第21页
    [8]本文用国际音标[z]表示日母的声母。
    [9]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38页
    [1]金有景《论日母》[A],《罗常培纪念论文集》[C],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46页
    [1][h、s、(?)]日母字三种读法分别见于覃远雄《桂南平话见组声母和日母的今读》[J],《方言》2006年第3期,第237、237、235页
    [2]注:本节以下提及“日母字”专指止摄以外的日母字。
    [1]张树铮《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扩散方向和历史层次》[J],《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39页
    [2]张树铮《山东方言“日”母字研究》[A],载《方言历史探索》[M]内蒙人民古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3]张树铮《山东方言“日”母字研究》[A],载《方言历史探索》[M],内蒙人民古出版社,1999年,第112页
    [1]张树铮著《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23页
    [2]张树铮著《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24页
    [1]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3版 第36页
    [2]冯蒸《汉语中古音的日母可能是一个鼻擦音》[J],《汉字文化》1994年第8期,第62页
    [3]叶沐耕《日母音值源流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第36页
    [4]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 1994年版,第344页
    [5]梦项冰《客家话古日母字的今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3页。梦先生认为第二套对应关系源自北方方言,但其中存在时间层次,零声母和半元音、浊擦音的读法属于早期文读(旧文读),边单的读法属于晚期文读(新文读)。
    [1]梦项冰《客家话日母字的今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5页。梦先生认为θ和j只是处理问题。
    [1]覃远雄《桂南平话见组声母和日母的今读》[J],《方言》2006年第3期,第236页
    [2]梦项冰《客家话古日母字的今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7页。长春型日母字读音与辽宁方言、胶辽官话日母读音基本相同。
    [3]同上。此处早晚期是从音类的分合格局和音类的读音类型两个角度来说的。从音类的分合角度看,北京型方言日母字和影组字不混,读音不同,如“染_日”zan~3、“掩_影”ian~3。长春型方言日母字和影组字相混。就维持日母字和影组字的区别而言,北京型方言归早,长春型方言归晚。从音类的读音类型看,北京型方言日母无介音[i],长春型方言日母字有[i]介音([y]介音可以分析为[iu]),就维持三等字[i]元音而言,北京型方言归晚,长春型方言归早。
    [1]梦项冰《客家话古日母字的今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89页
    [1]张世方《北京官话语音研究》[D],2002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5页
    [2]同上
    [3]张世方《北京官话语音研究》[D],2002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
    [1]张树铮《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1]张树铮《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2页
    [2]同上
    [1]张世方《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J],《语言研究》2000年第4期,第48页
    [2]同上。炳台型:阳平、去声合并:银川型:阳平上声合并;滦县型:阴平阳平合并;渑池型:阴平上声合并新绛型:阴平去声合并;延长型:上声去声合并;莱州型:去声分化归入阴平、阳平;古县型:去声分化归入阳平、上声。
    [1]张树铮《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扩散方向和历史层次》[J],《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第41页
    [1]张子才《<里语徵实>和<俚语证古>》[J],《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43页
    [1]姜荣《丁惟汾<俚语证古>引胶东方言考》[J],《语言文字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42页
    [1]李荣《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J],《方言》1985年第2期,第84页
    [1]罗福腾《胶辽官话研究》[D],1998年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3页
    [2]同上
    [1]钱曾怡《古知庄章组声母在山东方言中的分化及其跟精见组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4年第6期,第541页
    [1]贺巍《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3期,第172页
    [2]李如龙《论汉语方言比较研究(下)》[J],《语文研究》2000年第3期,第11页
    [3]贺巍《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3期,第173页
    [1]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第1期,第4页
    [1]张志敏《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5年第2期,第142页
    [1]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M].语文出版社.2003
    [3]翟时雨《汉语方言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高廉平《语言理论概要》[M].重庆出版社.2007
    [5]侯精一《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7]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9]钱曾怡主编《山东方言研究》[M].齐鲁书社.2001
    [10]钱曾怡《烟台方言报告》[M].齐鲁书社.1982
    [11]张树铮《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2]张树铮《方言历史探索》[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3]罗福腾《汉语方言与民间文化新观察》[M].新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
    [14]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M].语文出版社.2005
    [15]马思周、姜光辉《东北方言词典》[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16]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前言》[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7]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87
    [18]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商务印书馆.1988
    [1]锦州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锦州市地方志·方言谣谚》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2]沈阳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市地方志·方言》沈阳出版社.1994
    [3]大连市史志办公室编《大连市地方志·民俗志·方言》方志出版社.2004
    [4]潍坊市史志办公室、钱曾怡、罗福腾《潍坊市方言志》潍坊市新闻出版局出版.1992
    [5]济南史志办公室《济南市地方志》济南市情网
    [6]沂水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编《沂水县志·方言》齐鲁书社.1997
    [7]钱曾怡主编、马静、吴永焕著《临沂方言志》齐鲁书社.2003
    [1]张世方《北京官话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2]罗福腾《胶辽官话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
    [3]张丽娟《锦州方言与北京方言的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潘晓东《东港方言音系》[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根本晃《<新编辽东语类>与辽东方言音系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王霜《大长山方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7]洪小熙《蓬莱方言语音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8]章黎平《<广韵>止摄字在胶辽官话中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9]王晓军《山东方言语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0]徐爱华《1775-1850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马红丽《清朝山东人“闯关东”的成因及影响》[J].《边疆经济文化》2006年第5期
    [2]刘德龙《山东人“闯关东”文化现象学术研讨会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陈喜波《清代冀东地区移民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4]张杰《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在东北的兴废与影响》[J].《北方文物》1995年第1期
    [5]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年第2期
    [6]田志和《关于清代东北流民》[J].《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5期
    [7]牛淑萍《清代山东移民东北述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8]刁书仁《论清代东北流民的流向及对东北的开发》[J].《清史研究》1995年第3期
    [9]宋学等《辽宁语音说略》[J].《中国语文》1963年第2期
    [10]孙维张 路野 李丽君《吉林方言分区略说》[J].《方言》1986年第1期
    [11]郭正彦《黑龙江方言分区略说》[J].《方言》1986年第3期
    [12]林焘《北京官话溯源》[J].《中国语文》1987年第3期
    [13]林焘《北京官话区的划分》[J].《方言》1987年第3期
    [14]李荣《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J].《方言》1985年第2期
    [15]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第1期
    [16]李荣《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9年第4期
    [17]俞敏《北京音系的成长和它受的周围影响》[J].《方言》1984年第1期
    [18]钱曾怡 高文达 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第4期
    [19]钱曾怡《古知庄章组声母在山东方言中的分化及其跟精见组的关系》[J].《中国语文》2004年第6期
    [20]钱曾怡《<济南方言词典>引论》[J].《方言》1995年第4期
    [21]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方法新探》[J].《山东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2]张志敏《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5年第2期
    [23]张志敏《北京官话》[J].《方言》2008年第1期
    [24]黄锡惠《汉语东北方言中的满语影响》[J].《语文研究》1997年第四期
    [25]张世方《汉语方言三调现象初探》[J].《语言研究》2000年第4期
    [26]张世方《社会因素与北京话清入字的今调类》[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27]熊正辉 张振兴《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2008年第2期
    [28]周振鹤 游汝杰《人口变迁和语言演化的关系》[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第4期
    [29]刘勋宁《再论汉语北方话的分区》[J].《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30]高晓虹《北京话古清入声字归调历史及成因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31]厉兵《长海方言的儿化和子尾》[J].《方言》1981年第2期
    [32]刘虹《大连话语音差异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J].《语言研究》1986年第2期
    [33]高玉娟《对于大连话声调调长变化规律的实验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6期
    [34]赵敏《沂水方言的语音特点》[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2007年第1期
    [35]陈洪昕 陈甲善《烟台方言音系》(上)[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36]陈洪昕 陈甲善《烟台方言音系》(下)[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37]张树铮《胶辽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7年第4期
    [38]张树铮《山东方言语音特征的扩散方向和历史层次》[J].《山东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9]董绍克《山东方言语音特点四则》[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40]苏馨 王岩《辽宁方言中的单音节古语词源流札释》[J].《语文学刊》2005年第5期
    [41]金德平《唐代长安话日母读音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42]覃远雄《桂南平话见组声母和日母的今读》[J].《方言》2006年第3期
    [43]项梦冰《客家话古日母字的今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4]冯蒸《汉语中古音的日母可能是一个鼻擦音》[J].《汉字文化》1994年第8期
    [45]朱晓农《近音》[J].《方言》2007年第1期
    [46]叶沐耕《日母音值源流考》[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81年第1期
    [47]张子才《<里语徵实>和<俚语证古>》[J].《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
    [48]姜荣《丁惟汾<俚语证古>引胶东方言考》[J].《语言文字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9]姜荣 孙夫荣《丁惟汾<俚语证古>引日照方言考》[J].《文化学刊》2008年第3期
    [50]韩璐《<俚语证古>说略》[J].《文化学刊》2006年第2期
    [51]刘晓梅《期待绚烂绽放:百年东北官话研究述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2]曹凤霞《建国后五十多年来东北方言研究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