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慈善超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慈善超市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新事物,日益成为慈善救助的新渠道,成为政府慈善救助体系之外的重要补充。慈善超市主要是面向低保户和低收入家庭,依托市、区的社会常年接收捐赠,集中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捐款捐物,以超市的形式展示并按捐赠人的意愿为社会困难家庭提供无偿帮助。慈善超市的设置类似于自选商场,救助对象凭券、凭卡自由选择救助物资,实行“捐赠——慈善超市接受——票证发放——领取”的一次性救助模式。因此,慈善超市不是政府机构,亦不是商业机构,而是立足社区接受捐赠、扶贫济困的慈善救助点。
     然而,慈善超市如火如荼地出现又相继陷入困境,实行“一次性救助”模式带来了诸多问题。有观点认为,慈善超市要走市场化道路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呼吁实行国外慈善超市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但是目前对国外慈善超市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只有“企业化管理”“市场化道路”等几个关键词频繁出现。因此,本文引入对国外慈善超市的介绍。国外慈善超市起源于美国好意慈善事业组织,有偿回收或者是无偿捐赠社区旧物,经过专业处理后在慈善超市低价出售。好意组织实行“董事会——执行总裁——付薪工作职员”的企业管理模式,所得收益用于培训、教育和服务贫困人群,使他们获得工作技能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慈善超市只是实现其教育目的的手段之一。
     可见,我国慈善超市与美国慈善超市在功能定位、运行模式、组织目标上相异,并且组织目标、制度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有很大差别。所以一方面呼吁我国慈善超市走国外“市场化道路”“企业化管理”的建议要慎而用之;另一方面,可以借鉴的管理经验和成熟做法要积极吸取。所以,本文在深入调研北京市海淀区慈善超市个案的基础上,指出了慈善超市在政府参与、社会参与、自身治理三个层面的困境,接着系统介绍了美国慈善超市的概况,最后结合我国慈善超市的实际情况和美国慈善超市的经验,从政府制度供给、慈善超市技术变革、社会参与文化培育三个层面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希望对慈善超市的理论与实践有所启示。
The Charity Market has been a new thing in China and has become a new way of charitable salvation in recent years. It directly faces to the disadvantaged families or individuals who have great difficulties in job hunting or mental and physical disability. The Charity Market accepts the donation goods and money, displaying goods that like in the supermarket and those who have the salvation cards can get necessities from it. The model of Charity Market is“one stop salvation”. In a word, The Charity Market is neither a governmental sector nor a profit organization, but a charitable one.
     Currently, most of the Charity Markets are trapped in the corner after a period of time and the“one stop salvation”can not maintain the resources coming. So there’s argument hold that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y’s experiences in marketing direction. But the truth is the study about the Charity Market aboard is nearly rare. So,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brings a brief outline of Charity Market in U.S. into our recognition. The origin of the Charity Market starts from the Goodwil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GII) in U.S. It focuses on recycling tings in communities. After having been processed professionally, these kinds of goods are sold to all the citizens in a low price. The revenue is used to educate or train disabled or those who need help to find a better job. Goodwill stores employ managers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inancial work independently to operate Charity Market.
     Therefore, the Charity Market in China and U.S are quite different not only in the function but also in the aim. Those argued to learn from GII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the real circumstances. But both Charity Markets ar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we still can draw lessons from them. Therefore,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the author proposed three approaches to improve the Charity Market in China, hoping it will give some significance to theory and practice study.
引文
①参见:高功敬:“慈善超市的运行模式”,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②笔者写作完成时间为2007年,故本文数据为2007年的研究结果。
    ①对于这一名称的英文注释,目前笔者收集到的文章都是引用为“Good well”。但是正确的英文名称是“Goodwil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简称为“Goodwill”。笔者经过与美国佐治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多次交流考证,并且在好意组织的官方网站得以证实。纠正误读将在下文介绍。
    ②参见:张彦:“社区慈善超市如何做久做大——以上海的经验为例”,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钟一彪、贺立平:“制度变迁与官办非营利组织及其转型——以慈善超市现象为例”,载《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62期。费湘军:“‘慈善超市’——路在何方?”,《江苏商论》,2005年8月,第3页。
    ③参见:http://www.goodwill.org/page/guest/about/whatwedo。
    ①参见:http://www.goodwill.org/page/guest/about/whatwedo
    ①此处以笔者论文写作期间收集资料的时间为准,截止2007年8月30日。
    ②笔者调研时,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负责慈善超市工作的负责人提供数据,时间到2007年1月止。
    ③高功敬:“慈善超市的运行模式”,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①张彦:“社区慈善超市如何做久做大——以上海的经验为例”,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②李雪萍、陈伟东:“社区慈善超市:慈善为本市场为径”,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③钟一彪、贺立平:“制度变迁与官办非营利组织及其转型——以慈善超市现象为例”,载《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62期。
    ①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10页。
    ②莱斯特.塞拉蒙:“非营利领域及其存在的原因”,载李亚平、于海编选:《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③莱斯特.塞拉蒙:“非营利领域及其存在的原因”,载李亚平、于海编:《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5页。
    ①邓国胜著:《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第3页。
    ②陈昌柏著:《非营利机构管理》,团结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第163页。另外也参见:http://www.ahnpo.gov.cn/dt2111111122.asp?DocID=2111111713 ,翻译为“国际亲善行业”( Goodwill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③张彦:“社区慈善超市如何做久做大?——以上海的经验为例”《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高功敬:“慈善超市的运行模式——济南慈善超市的个案分析”,《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韩全永:“如何经营管理‘慈善超市’”,《社区》,2004年第6期。
    ①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第165页。
    ②费湘军:“‘慈善超市’——路在何方?”,《江苏商论》,2005年8月,第3页。
    ③高功敬:“慈善超市的运行模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①参见:高功敬:“慈善超市的运行模式”,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①费湘军:“‘慈善超市’——路在何方?”,《江苏商论》,2005年8月,第3页。
    ②李雪萍、陈伟东:“社区慈善超市:慈善为本市场为径”,《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③李雪萍、陈伟东:“社区慈善超市:慈善为本市场为径”,《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①李雪萍、陈伟东:“社区慈善超市:慈善为本市场为径”,《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②参见:张彦:“社区慈善超市如何做久做大——以上海的经验为例”,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③此数据取2007年1月调研数据平均值。
    ①费湘军:“‘慈善超市’——路在何方?”,《江苏商论》,2005年8月。
    
    ①参见:http://www.forbes.com/lists/2006/14/pf_phil_06charities_Goodwill-Industries-International_CH0074.html
    ②参见:http://www.goodwill.org/page/guest/about/whatwedo/21st
    ③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8-89页。
    ①谢卡佳. Thrift Shop——美国社区的“爱心超市”[J].社区,2004,04(07)。
    ①参见:http://www.goodwill.org/page/guest/about/howweoperate
    ②姚俭建Janet Collins:“美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一种比较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一期第11卷。
    ①姚俭建Janet Collins:“美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一种比较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一期第11卷。
    ②同上。
    ①刘明:“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科技信息,2007年第19期。
    ②目前对企业捐赠免税提升到12%。但是如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捐赠达到100%免税。这也是我国对慈善捐赠税收方面标准不一、管理不足的表现。
    ③王建军:“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重构”,《社会治理》,2007年第6期总第264期。
    
    ①张彪:“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湖湘论坛》2002年第6期。
    ②李珍刚、王三秀:“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参见:http://www.goodwill.org/page/guest/about/whatwedo/ourhistory
    ②何兆武、柳卸林:《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75页。
    ①李珍刚、王三秀:“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②李珍刚、王三秀:“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①姚俭建Janet Collins:“美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一种比较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一期第11卷。
    1.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2.莱斯特.塞拉蒙:“非营利领域及其存在的原因”,载李亚平、于海编:《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3.莱斯特.塞拉蒙:“第三域的兴起”,载李亚平、于海编:《第三域的兴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4.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5.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6.陈昌柏编著:《非营利管理机构》,团结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7.田凯著:《非协调约束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2004年7月第1版。
    8.贾西津著:《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9.秦晖著:《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10.里贾纳·E·赫兹琳杰等著:《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11.何兆武、柳卸林:《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12.赵黎青著:《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1.费湘军:《“慈善超市”——路在何方?》载《江苏商论》2005年8月。
    2.钟一彪、贺立平:《制度变迁与官办非营利组织及其转型——以慈善超市现象为例》载《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62期。
    3.高功敬:《慈善超市的运行模式》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4.李雪萍、陈伟东:《社区慈善超市:慈善为本市场为径》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4期。
    5.张彦:《社区慈善超市如何做久做大——以上海的经验为例》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6.刘青:《社会资本视野下的慈善超市发展》载《商场现代化》2006年10月(下旬刊)总第483期。
    7.姚俭建Janet Collins:《美国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一种比较视角》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一期第11卷。
    8.刘明:《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载《科技信息》2007年第19期。
    9.李珍刚、王三秀:《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策略》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0.张彪:《非营利组织发展面临的财务困境及其对策》载《湖湘论坛》2002年第6期。
    11.王建军:《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重构》载《社会治理》,2007年第6期总第264期。
    1.刘红升:《反思与重建—:第三部门在中国》,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2。
    2.薛琴:《政府与企业以外的行动空间:第三部门在中国的发展》,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
    1. http://www.goodwill.org/page/guest/about
    2. http://www.goodwillny.org/home.jsp
    3. http://locator.goodwill.org/
    4. http://www.ging.org/
    5. http://www.chinapressusa.com/meiguo/200608190068.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