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主理论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形态。从古雅典到现在,民主理论几经变迁,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古典民主意味着自由而平等的公民,通过公民大会等形式直接参与城邦的治理。这种参与并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参与本身就是目的,公民只有参与政治,个人的道德才能趋于完善,人性才能充分展现。这时,选举被认为是寡头性质的,因为某些人可以凭借其出身或财富,容易在选举中胜出,而话语、言说和讨论被认为是民主的本质。在公民大会等形式上是否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决定了一个公民是否真正参与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但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以直接参与公共事务讨论为主要特征的古典民主已经被代议民主所取代。随着代议民主的实践,熊彼特等人认为古典民主是规范性的,是从应然的角度把民主理想化,这样的民主理论已不能令人信服地分析现实民主国家是如何运作的,因此,他们试图构建出一种对现实更具有解释力的民主理论。通过对现实国家民主制度运作的考查,熊彼特提出了“竞争性民主理论”的经典定义,即“民主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由于熊彼特等人认为公民是懦弱的、冷漠的、堕落的、易受感情控制和外部力量左右的非理性“动物”,因此,公民在竞争式民主中的作用,只是通过投票来选择替他们治理的领导人。民主也仅仅成为择取领导的竞争方法的副产品。
     实际上,自由竞争式民主自产生以来就遭到了众多的批评。譬如,巴伯认为,竞争式民主就像“一位心脏欠佳的长跑选手,表面上跑的稳健,但内在的力量却迅速消耗”,以至于出现一些“病症”。这种以多党竞争选举为核心的民主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最终沦为“弱势民主”(weak democracy)。到了20世纪90年代,协商民主对竞争式民主的缺陷也进行了批评,并逐渐成为当前民主理论的显学。有些协商民主理论者甚至认为:“民主的本质是协商,而不是投票”,以“投票为中心”的民主理论应该逐渐被以“协商为中心”的民主理论所取代。如果说,19世纪到20世纪初,民主化关心的是扩大选举,落实每个公民投票的权利;今天,民主化重视的是如何扩大公共领域,让每个公民都能发表意见。“发声(voice)而不是选票,成为新的赋权方式。”
     协商民主就是在反省竞争性民主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赋予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认为公民的政治参与不应该局限于定期的投票和不定期的游行示威等活动方式,公民应该在信息公开透明的条件下,依据一定的程序,自由而平等地对影响到自己的公共政策进行公开且充分的讨论,通过公共协商赋予决策的合法性,从而提升民主治理的品质。协商民主在两个方面希望对竞争式民主有所改进。第一,竞争式民主强调公民通过选举授权给代理人,让他们替自己治理国家;而协商民主认为公民的参与不应该局限于选举,应该直接参与公共治理。第二,竞争式民主强调选票和多数决定原则,而协商民主则关注投票之前的公共协商和讨论。
     协商民主自兴起以来,不仅仅停留在规范的层面,而且在协商民主理念和正式体制的接轨方面,即“民主对话的制度化”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创新出许多具体的制度设计,譬如:公民会议、协商式民意调查、公民陪审团、愿景工作坊和协商日等。当前,协商民主不仅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的运用,而且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实践这种新兴的民主形式,譬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就多次举办了公民会议等形式。甚至,协商民主的实践已经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譬如,欧盟已开始把协商民主作为解决其“民主赤字”的重要手段。
     根据协商民主实践的个案来看,协商民主确实发挥着促进公共决策的合法性、改善民主治理的质量、提升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和提高公民的知能等作用。但是,如果把协商民主作为解决竞争式民主所产生的问题的万灵丹,恐怕也显得过于浪漫和乐观,其实同任何理论一样,协商民主也面临着质疑和挑战:公民在公共讨论协商之后,有时候不但不会产生民主的决策,反而会导致公民朝向更加极端的方向前进,产生“群体两极化”的现象;公民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不平等,限制了公共协商的效果;参与诱因论和社会分工论的诘难,也使协商民主的运用大打折扣。
     协商民主是立体式的,是企图为民主的未来筑梦,是民主想象的继续而非对民主现状的描绘。因此,协商民主是可以说是一种规范性的理论,试图恢复古典民主中公民的积极身份和协商的传统,重新肯定了参与和协商在民主理论建构中的重要意义,这样就提供了对现存民主制度一个检验和批判的标准,希望用理想的(规范的)力量改善现实民主运作的弊端,从而提升民主的质量。实际上,在现代民族国家,协商民主不是全盘取代也不可能取代竞争式民主的运作,它只能依附于现有的民主体制的活动或过程而存在。
     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探讨的核心,不再是该不该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加有效地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但“民主的基础是民主的双腿,只有在测量了这双腿和它们的跨度之后,理想才能真正显现出风采,才能会给我们的步伐以动力和方向。”当前,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使公民对竞争性民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有着明确的价值取向,不主张搞竞争式民主,回避竞争性的价值偏好和制度设计。这种回避必然大大延缓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因此,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难题是:在不得不告别非竞争性民主,而竞争性民主又面临着困境和国家价值偏好遗弃的情况下,怎样推动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这个时候,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选举民主的压力。
     因为,协商民主实际上是一种“治道民主”(治权的民主),就是不问统治权力来源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只关心立法和公共决策等领域是否民主的问题。因此,协商民主是民主政治的“改良”,而非“革命”,也就是不在于变革现行权力结构的安排,通过各种协商民主的形式将社会不同的利益和要求汇聚到公共决策的过程,这样公共治理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呈现出大众性、开放性和参与性。通过公民的对立法和公共决策等领域的参与和协商,可以激发良好意见的表达,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改善民主治理质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竞争性选举民主的压力。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运用也有着局限性。因为,民主政治的根本是“政道民主”(政权的民主),也就是关注统治权力来源合法性这个最根本问题的民主形式。在现代,政权的民主就是选举民主,通过选举赋予统治者治理国家的权力与合法性。实际上,在政权民主和治权民主的关系上,只有政权民主才能保障治权民主的顺利运行。当前协商民主在中国运用的最大局限就是,由于选举民主的赤字,官员不能真正体会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不能保证官员会真心实意地与公民进行协商,这样就影响了协商的真实。因此,中国在推行协商民主的同时,也需要对选举民主的需求进行适当的回应。
Though democracy has been the universal value pursuit by human beings, theories on democracy takes different themes and form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ancient Greece till now, democratic theories have experienced many changes and unfolded rich diversity. Ancient democracy means citizens with freedom and equality participate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polis directly through the form of citizen conference or alike. This kind of participation is not a means to achieve other aims, but rather, the participation itself is the aim. Only by participating politics, the moral and talents of citizens can be improved and human nature be fully presented. At this stage, election is considered as with oligarchic nature, because some people can succeed easily with their origin or wealth, while discourses, speeches, and discussion are considered as with democratic essence. Whether to enjoy equal rights of speeches decides whether a citizen really takes p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affairs.
     However,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states, the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has replaced the ancient democracy featured by the direct participation in the discussion on public affairs. With the practice of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Schumpeter and others hold that ancient democracy is nominative and idealized. This kind of democratic theory cannot convincingly analyze how democratic country operates in reality, and therefore they try to map out a democratic theory. that can explain the reality more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mocratic system in reality, Schumpeter raises the classical definition of "competitive democratic theory", i.e. democracy is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mplemented for the purpose of political decision. In this arrangement, some people acquire the power for decision by striving for people's votes. Because Schumpeter thinks citizens are irrational "animal" that are cowardly, listless, degenerated, easily controlled by emotion and exterior forces, the role of citizen in competitive democracy is only to vote and select the leaders who can govern on their behalf, and democracy is only the by-product of competitive method of selecting leaders.
     Actually, liberal competitive democracy has been criticized by many since its birth. For instance, Barber believe that competitive democracy is like "a long-distance runner that has heart-trouble, strong in appearance, but worn out quickly inside" and therefore having many "malady". This kind of democracy with multi-party competitive election as the core has its inborn limitation and eventually falls into weak democracy. In the 1990'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riticized competitive democracy and has by and by become the most prominent democratic theory. Som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orists reckon, "the nature of democracy is deliberation instead of vote" and "vote-centered" democratic theory should be replaced by "deliberation-centered" democratic theory gradually. If the concern of democratization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as the expansion of election and fulfillment of each citizen's right to vote, today its focus is how to enlarge the public area and let each citizen express individual opinion. "Voice instead of vote is a new way of endowing power."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on the basis of reflecting competitive democratic theory, regives citizens the enthusiasm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affairs. It reckons that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hould not be restricted to periodic vote or aperiodic activities such as demonstrations. Citizens should, under the premise of open and transparent information and according to certain procedures, freely and equally carry out in full the discussion on the public policies that affect them, and through the legalization of decision by public deliberation, the quality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is enhanced. In this way, we can see tha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s made two improvements as compared to competitive democracy. First, competitive democracy emphasizes citizens' entrusting power to representatives through election and letting representatives governing the country on their behalf; whil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onsiders that citizens' participation should not be restricted to election but direct public governance. Secondly, competitive democracy emphasizes election; whil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focuses on the public deliberation and discussion before the vote.
     Sinc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e into being, it has not been resting on the nominative sphere but has made many creative and specific institutional designs on gearing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oncept and formal system, i.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democratic dialogue," such as citizens conference, deliberative opinion poll, citizens jury, scenario workshop, deliberative day and so on. Right now,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not only widely applied in Europe and America, but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Asia is also starting to adopt this new form of democracy. For instance, Japan, ROK and Taiwan have held many citizens conference etc.. Even more, the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s exceeded the border of nation-state, such as EU, which has started to tak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solving its "democracy deficit".
     According to the cas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actic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really plays the role of promoting the legalization of public decisi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enhancing the wish of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public affairs and improving citizens' awareness. But i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taken as the elixir to solve the problem caused by competitive democracy, it is too romantic and optimistic. Actuall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like any other theory, is facing inquiry and challenges. Citizens, after public deliberation, might not reach democratic decision, but extremes, causing "group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inequality of citizens in reality has restricted the effect public deliberation. The question on participation inducement theory and social division also abates the applic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three-dimensional, hoping to improve the reality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through the power of ideal. It is a dream created for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and a delineation of the ideal democracy rather than the status quo. Therefor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a normative theory intending to restore the ancient active role of citizens and the deliberation tradition. It affirm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participation and deliber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theory, and provides a criterion for testing and criticizing the existing democratic system. This is conducive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quality of democracy. In modern nation-states,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nnot fully or possibly replace the operation of competitive democracy. It only finds its existence in attachment to the activities and procedures of present democratic system.
     Today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at home and abroad is no longer whether to promote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 but how to push forward it in a more effective way. But "the basis of democracy is the two legs of democracy. Only by measuring the two legs and their span, can ideal show its real demeanor, and can we be guided in power and director." At present, on the one hand, the pluralization of economy and social structure makes citizens' demand for competitive democracy more great, and one the other,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clear value orientation, not advocating competitive democracy and avoiding competitive value preference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This kind of avoidance is sure to delay the course of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our country's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 i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having to farewell to non-competitive democracy but competitive democracy facing dilemma, how to push forward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this case, the applic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n moderate the pressure of electoral democracy.
     This is becaus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a kind of "democracy of governing power", which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basic question of ruling power, but only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lawmaking and public decision sector are democratic. Therefor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amendment" to democratic politics, rather than "revolution", i.e. the process that does not change the present power structure and converge the various social interests and requirements into public decision through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this way public governance is no longer the patent of the small group of elites, but is popular, open and widely participated in. Through citizens' participation and deliberation on lawmaking and public decision sectors, the expression of sound opinions is encouraged, the legalization of public policy enhanced, the quality of democratic governance improved and thus the pressure on competitive election mode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is also limited, because 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is "the democracy of regime", i.e. the democracy that focuses on the legalization of ruling power origin and on who enjoy the legal power to govern the country. At present, the democracy of regime is electoral democracy, the rulers being endowed the power to govern the country through election. In fac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mocracy of regime and that of governing, only the democracy of regime can sec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democracy of governing. In China, the biggest restriction in apply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lies in that, due to the deficit of electoral democracy, officials cannot really feel the power in hand is endowed by people. Officials cannot be secured to carry our deliberation with citizens whole-heartedly. This affects the truthfulness of deliberation. Therefore, China, while promotin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needs to respond to some extend to the requirement for electoral democracy.
引文
① [美]里普逊:《民主新诠》,香港:新知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
    ② 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年,第12—31页。
    ③ Jennifer Tolbert Roberts.Athens on Trial:The Antidemocratic Tradition in Western Though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8.转引自: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视角的民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年,第42页。
    ④ 自由主义民主一开始是以代议民主形式出现的,因此,有时候通常把自由主义民主和代议民主看作是同义词。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5-396页。
    ② Ellen Meiksins Wood,“Democracy:An Idea of Ambiguous Ancestry”,in J.Peter Euben,John R.Wallach and Josiah Ober(eds.),Athenian Political thought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American Democracy,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5.Ellen Ueiksins Wood,“Demos Versus‘We,the People’:Freedom and Democracy Ancient and Modern”in Josiah Ober and Charles Hedrick(eds.)Demokratia:A Conversation On Democracies,Ancient and Moder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p.125.转引自: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年,第44页。
    ③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④ [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⑤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① [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 Chambers Simone,“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s and Democratic Deliberation” in M.Mendelsohn and A.Parkin.(eds.),Referendum Democracy:Citizens,Elites and Deliberation in Referendum Campaigns,NY:Palgrave,2001,pp.231-255.转引自:林国明、陈东升:《公民投票与审议民主》,公投民主在台湾研讨会,台北,2004年.第1页。
    ③ The Editors, "Will China Democratiz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ume 9, Number 1, January 1998, pp. 3-64.
    ① 根据2003年《东亚民主动态调查》的资料:韩国只有49%的公民相信“民主是最好的体制”,有33%的人认为“在有些情况下威权体制比较好”,还有17%的人“不在乎民主不民主”。台湾的民众只有42%相信“民主最好”,有24%认为“威权有时比较好”,还有25%的“民众不在乎民主或不民主”根据2003年《拉丁美洲民主动态调查》的资料,在这个地区有53%的公民同意“只要能解决经济问题,不在乎一个不民主的政府上台”,在巴西、墨西哥、秘鲁同意这个看法的受访者分别是65%、63%与57%。参见:朱云汉:《对民主与市场的反思:一个政治学者在二十一世纪开端的沉痛思考》,民主这条路:全球视野下的民主体检国际研讨会,台北,2006年。
    ②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5-396页。
    ③ 曾建元:《审议式民主在我国的创新应用》,2006年中国政治学会年会暨“宪政、民主与人权”学术研讨会论文,台北,2006年,第1页。
    ④ 朱云汉:《对民主与市场的反思:一个政治学者在二十一世纪开端的沉痛思考》,民主这条路:全球视野下的民主体检国际研讨会论文,台北,2006年,第2页。
    ⑤ Fareed Zakaria, "The Rise of Illiberal Democracyn,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1997, Vol. 76, No. 6, pp. 22-43.
    ① F. Gregory Gause, "Can Democracy Stop Terrorism?"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2005, Vol. 84, No. 5, pp. 62-76.
    ② [美]霍华德·威亚尔达:导论:民主与民主化—西方传统的产物抑或普遍现象,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6—7页。
    ③ 朱云汉:《对民主与市场的反思:一个政治学者在二十一世纪开端的沉痛思考》,民主这条路:全球视野下的民主体检国际研讨会论文,台北,2006年,第2页。
    ④ 当今世界上非自由民主的兴起是值得引起我们深思的现象,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民主指的是“自由民主”,即不仅是一个以自由和公正的选举为标志的政治体制,而且它还包括法治、分权,以及对于言论自由、集会自由、宗教自由这些基本自由和财产权的保护。这些特征具有自由属性被称为“立宪自由主义”,它并不是民主的固有属性,而且两者并不总是一致的,即使在西方也是如此,希特勒是也通过自由选举而上台的。实际上,“西方政府模式”的最大象征并不是大量的公民投票,能够把欧美的政府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的政府区别开来的东西,并不是民主,而是立宪自由主义。参见:Fareed Zakaria,The Future of Freedomi Illiberal D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New York:W.W.Norton。2003.Fareed Zakaria,“The Rise of Illiberal Democracy”,Foreign Affairs,November/Decemberl997,Vol.76,No.6,pp.22-43.
    ⑤ [美]拉里·戴蒙德:《第三波过去了吗?》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09页。
    ⑥ [美]亨廷顿:《第三波:二十年之后看未来》,刘军宁主编:《民主与民主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3—424页。
    ① 吴稼祥:《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高全喜主编:《大国》,2004年第1期,第97页。
    ② 一是向上推行时间的不确定;二是由于选举民主本身具有“先分裂、后结合”的逻辑,这会对国家的统一形成威胁。详细论述参见本文第四章的第三节。
    ① 陈家刚:《以协商民主看待政治协商》,参见中国政府创新网:http://www.chinainnovation.org/cx20/ArticleShow.asp?ArticleID=31(2007年3月15日)。
    ② 谈火生编:《审议民主》(编选说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① [日]加藤节:《政治与人》,唐士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② [印度]阿玛蒂亚·森:《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2期。
    ③ [英]藏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④ [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⑤ Cambers Simone,“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s and Democratic Deliberation” in M.Mendelsohn and A.Parkin.(eds.),Referendum Democracy:Citizens,Elites and Deliberation in Referendum Campaigns,NY:Palgrave,2001,pp.231-255.转引自:林国明、陈东升:《公民投票与审议民主》,公投民主在台湾研讨会,台北,2004年,第1页。
    ① Jon Elster, "Introduction", in Jon Elster (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1.
    ②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40页。
    ③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8.
    ④ 科恩的著作是《协商与民主合法性》(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67页)。曼宁的著作是“On Legitimacy and Political Deliberation” (Political Theory:1987-15,pp.338-368)。
    ⑤ 罗尔斯的著作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哈贝马斯的著作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⑥ [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 C.M.Sherover eds,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Idea,New York:The New A=erican Liberary Inc,1974,p.ⅹⅶ.转引自:张明贵:《民主理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41页。
    ② 有的学者认为,公元前600年左右,古斯巴达人就有条文规定公民大会的举行,而古雅典人直到公元前508年才有条文对定期的公民大会作了规定,因此,古斯巴达为民主作出的贡献可能比古雅典还早。参见:[英]西蒙·霍恩布洛尔:《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创立与发展》,[英]约翰·邓思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20页。
    ③ [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130页。
    ④ [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页。
    ① 古雅典民主内容主要参考了:[英]约翰·索利:《雅典民主》,王琼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年。
    ② 竞争式民主在本文中指的就是西方的自由主义民主,因为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竞争”,因此,可以简称为竞争式民主。
    ③ Jennifer Tolbert Roberts,Athens Dn Trial:The Antidemocratic Tradition in Western Though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p.8.转引自: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年,第42页。
    ④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⑤ 实际上,熊彼特对古典民主的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古雅典的民主,他把18世纪流行的功利主义的民主观念称为古典民主。这种功利主义的民主观依然强调共善、人民意志等古雅典民主所强调的观念,因此,熊彼特某些对功利主义民主批判的观点可以引申到对古雅典民主的批判。另外,在行为主义、精英主义和实证研究结论的支持下,其他竞争式民主理论家通过对古雅典民主的批判,从而得出赞同竞争式民主的结论。就是说,从整个竞争式民主理论的角度看,它是在对古典民主即古雅典民主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
    ⑥ 除了熊彼特以外,被称为竞争式民主理论代表人物的还有拉斯维尔、萨托利、达尔等学者.本文主要以熊彼特的理论为分析对象,主要是因为熊彼特提出竞争式民主理论的时间早,影响大,其后的竞争式民主理论家或多或少都受他的影响。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5-396页。
    ② [英]大卫·桑德斯:《行为主义》,[英]大卫·马什、格里·斯托克编:《政治科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景跃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③ 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39—48页。
    ④ [意大利]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① 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9页。
    ② [意大利]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峰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5-395页。
    ⑤ 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39—59页。
    ① Benald Berelson et.al,Voting: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4,pp.322—323.转引自: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43页。
    ②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 Lester W.Milbrath and M.Lal Goel,Political Participation: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Chicago:Rand Mc Nally Collage Pub Co,1976,pp.147—148.转引自: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46—47页。
    ④ [英]理查德·贝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0-378页。[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248页。
    ②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8页。
    ③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0-389页。
    ④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7页。
    ①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②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③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④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86页。
    ⑤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①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② 勒庞认为,群众缺乏理性,崇尚权威,容易被煽动和偏执野蛮,因此,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就会产生极权主义运动。参见:[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9页。
    ④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6-418页。
    ① [英]藏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
    ②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③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页。
    ④ 这种新版本“民主神话”和规范的标准不再是“人民主权”的古典民主理想,而是现行西方政体所实际运作的“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作决定权力”的一种方法,古典民主的价值在这里已经看不到踪影。竞争式民主本身强调以经验为依据,价值中立为原则,但实际上却成了为西方民主政体现状辩护的形式。
    ⑤ 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⑥ [美]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⑦ 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84页。
    ①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第14—21页。
    ③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④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⑤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⑥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① 冯克利:《尤利西斯的自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125页。
    ②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③ 冯克利:《尤利西斯的自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125页。
    ④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⑤ Arend Lijphart, Unequal Participation: Democracy' s Unresolved Dilemma,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1, No. 1, Mar., 1997, pp. 1-14.
    ⑥ 作为一种评判其他政体是否民主的标准。
    ⑦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 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② 阿伦特认为:官僚制是“没有专制者的专制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冷酷无情的政府形式,在一个发展完备的官僚体系里,我们找不到任何一个人可与之讨论、抗议或施以(人民)权力的压力。”参见: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220页。
    ③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④ [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6页。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83页。
    ⑤ 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第83页。
    ⑥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104页。
    ①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7—338页。
    ② 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③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219页。
    ④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序言),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12页。
    ⑤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页。
    ⑥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344页。
    ⑦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①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②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序言),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③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312页。
    ④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⑤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①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339页。
    ②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1984年版序言),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③ 协商民主兴起的背景和参与式民主的有些类似,都是起源于对竞争式民主的批判。具体到两者的关系,有人认为协商民主是参与式民主的一种,也有人认为协商民主和参与式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形式。本文认为可以把协商民主看作是参与式民主范式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因为,协商民主有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强调参与,即所有受公共决策影响的公民都有权利参与政策的制定;第二,强调协商,即公共政策的制定应该是以公共协商为基础,支持或反对公共政策的主张都应该给出彼此都可以接受的理由。从本质上看,协商民主强调的重点仍然是“参与”,只是在参与的方式上,协商民主比参与式民主更进一步,提出了以公共协商为参与的具体方式。可以说,协商民主是参与式民主的发展和深化,但参与的手段也是为了实现参与,协商民主的本质仍然是参与式民主,因此,可以把协商民主归纳为参与式民主的范畴。
    ①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② 汪行福:《通往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③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
    ④ [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页。
    ⑤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9页。
    ⑥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92—393页。
    ① 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62页。
    ② [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页。
    ③ 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64页。
    ① 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78页。
    ② [美]约翰·费尔约翰:《建构协商民主制度》,李静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92页。
    ③ enlarged mentality是汉娜·阿伦特对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的一种观点的英译,康德认为如果一个人抛开个人的主观意见和私利,从他人的立场来反思自己的判断,即为“扩大的心胸”。
    ④ 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78页。
    ⑤ 早在理性选择理论形成以前,熊彼特就以经济学的方式思考民主,把政治比拟为市场,因此,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其名著《经济学》(第16版)中认为;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开创了理性选择理论.著名的理性选择理论学家唐斯也认为:熊彼特关于民主政治的深刻分析是他们获得灵感的来源。(参见:[美]格林、沙皮罗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徐湘林、袁瑞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这充分说明熊彼特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自己的理论是理性选择式的,但他的民主理论本身已经体现了聚合式民主的特点,只不过那时理性选择理论还没有形成,还没有对他的民主理论进行新的概括。
    ① [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 [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页,
    ③ [美]小莱尔·卡特:《协商民主能挽救我们吗?》,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89页。
    ① [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页。
    ② 爱尔兰]梅维·库克:《协商民主的五个观点》,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3页。
    ③ 陈家刚:《协商民主: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页。
    ④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tive Democra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7.
    ⑤ Jon Elster, "Introduction", in JonElster (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8.
    ⑥ Young Iris Marion,Inclusion and Democrac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转引自:邓宗业、吴赢苓:《法人论坛——新兴民主国家的公民参与模式》,《台湾民主季刊》,2004年第1卷第4期,第35—56页。
    ①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pp.3—7.林火旺:《审议民主与公民养成》,《台大哲学评论》,2005年第29期,第114—115页。[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审议民主意味着什么?》,谈火生译,谈火生编:《审议民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① Seyla Beahabib,“Toward a Deliberative Model of Democracy Legitimacy”,in S.Benhabib(ed.),Democracy and differenc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转引自;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68页。
    ① An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Deliberative Demo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80.
    ② [英]马修·费斯廷斯泰因:《协商、公民权与认同》,[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8页。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第56页。
    ③ Jack Knight and James Johnson,“Aggregation and Deliberation:On the Possibility of Democratic Legitimacy”,Political Theory,Vol.22,No.2,May.1994,pp.277-296.转引自:陈俊宏:《邻避(NIWIBY)症候群,专家政治与民主审议》,《东吴大学学报》,1999年第10期,第120—122页。
    ① Lynn M. Sanders, "Against Deliberation", Political Theory, Vol. 25, No. 3 (Jun, 1997), p. 349.
    ② 也有人对这种包容性提出了质疑:“协商是与他人达成政治决策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其竞争者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但如果所有政治互动方式都分别地成为‘协商’,那么这种独特优势也许就不存在了。”参见:[美]戴维·米勒:《协商民主不利于弱势群体》,[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③ 陈俊宏:《邻避(NIMNY)症候群,专家政治与民主审议》,《东吴大学学报》,1999年第10期,第122页。
    ① 参见:Erik Oddvar Eriksen and John Erik Fossum eds.,Democracy in the European Union:Integration through Deliberation?,London:Routledge Press,2000.Catherine Hoskyns,Deliberative Democracyand theguropean Union,Paper for the Political Studies Association-UK 50th Annual Conference,London:10-13 April.2000.卢倩仪:《审议式超国家主义》,《问题与研究》,2004年第6期,第53—71页。
    ② [澳]卡罗琳·亨德里克斯:《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郝文杰、许星剑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4页。③ 公民会议的主要内容参考以下文献和网站:林国明、陈东升:《公民会议与审议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参与经验》,《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6期,第61—118页。林国明、黄东益:《公民参与模式及其运用》,《行政院二代健保规划小组第三阶段相关技术报告》,2004年。科技、民主与社会网站:》公民参与的模式《,http://tsd.social.ntu.edu.tw/citizenparticipation.htm.(2006年10月16日)Carolyn M.Hendriks,“Consensus Conferences and Planning Cells——Lay Citizen Deliberations”in John Gastil and Peter Levine (eds.),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an Francisco:Jossey-Bass,June 2005,pp.80—110.
    ① Ida-Elisabeth Andersen and Birgit Jaeger, "Danish Participatory model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volume 26, number 5, October 1999, pp. 331-340.
    ② 丹麦科技委员会采取的模式可分为五大类:第一是公民咨询会议(citizen consultation):包括公民会议(citizen conference)、公民高峰会(citizen summit)、观点工作坊(perspectire workshop)、访谈会议(interview meeting)和投票会议(voting meeting).第二类是与利害关系人相关的会议(stakeholder involvement):包括未来研究(future search)、政策训练(policy exercise)和愿景工作坊(scenario workshop)。第三类是专家分析(expert analysis):包括工作团体(work groups)、会议与工作坊(conference&workshop)和结构性的脑力激荡(structured brainstorms).第四类是咨询功能(advisory function):包括国会听证(parliament hearings)、未来专门小组的讨论(future panel)和预警与简述(early warning:briefings).第五类是大众讨论(publ ic debate):包括地区讨论(local debate fund)和网络讨论(debate products/www).参见:傅凯若:《公共审议团体成员互动行为之研究——以“新竹科学园区宜兰基地”公民会议为例》,青年公民参与议题研究论文发表会,中国台北,2005年。第4页。“丹麦科技委员会”网站中参与方法的介绍,http://www.tekno.dk/subpage.php37survey=16*language=uk(2006年10月16日)。
    ① 参见:科技、民主与社会网站:《韩国共识会议公民小组报告》,http://tsd.social.ntu.edu.tw/koreaCCconclusion.pdf (2006年10月20日)。
    ② 协商式民意调查的内容主要参考了以下文献和网站:黄东益:《审慎思辨民调——研究方法的探讨与可行性评估》,《民意调查季刊》,2000年第1期,第123—143页。黎士华:《审慎思辩式民意调查在政策规划之应用》,硕士论文,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2005年。林国明、黄东益:《公民参与模式及其运用》,《行政院二代健保规划小组第三阶段相关技术报告》,2004年.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5版。James Fishkin and Cynthia Farrar,“Deliberative Polling——From Experiment to Community Resource”in John Gastil and Peter Levine(eds.),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z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an Francisco=Jossey-Bass,June 2005,pp.68—79.斯坦福大学协商民主研究中心网站:http://cdd.stanford.edu/(2006年10月22日).科技、民主与社会网站:《公民参与的模式》,http://tsd.social.ntu.edu.tw/citizenparticipation.htm(2006年10月22日)。
    ① 为了避免参加会议与态度改变之间的关系是由其它因素所造成,必须设计两组“控制组”:一是没有参加第一次调查的全国性样本,另一组是参加第一次调查而没有参加“焦点团体”即小组讨论会议的样本。
    ② 公民陪审团的主要内容参考了以下文献和网站:格雷厄姆·史密斯、科琳娜·威尔斯:《公民陪审团与协商民主》,[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18页。林国明、黄东益:《公民参与模式及其运用》,《行政院二代健保规划小组第三阶段相关技术报告》,2004年。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5版.Ned Crosby and Doug Nethercut,“Citizens Juries——Creating a Trustworthy Voice of the People”in John Gastil and Peter Levine(eds.),The De]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Twenty-First Century,San Francisco:Jossey-Bass,June 2005,pp.111—119.杰斐逊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jefferson-center.org(2006年10月24日).科技、民主与社会网站:《公民参与的模式》,http://tsd.social.ntu.edu.tw/citizenparticipation.htm(2006年10月24日)。
    ① 愿景工作坊的主要内容参考了以下文献和网站:林国明、黄东益:《公民参与模式及其运用》,《行政院二代健保规划小组第三阶段相关技术报告》,2004年。科技、民主与社会网站:《公民参与的模式》,http://tsd.social.ntu.edu.tw/citizenparticipation.htm (2006年10月25日)。
    ① Paul Krugman,“Pride,Prejudice,Insurance”,The New York Times,November 7,2005,Section A,P23.
    ② 参见: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网:《超越政治与意气—推动民众、医界、政府共赢的健保改革》等文章,http://www.thrf.org.tw/Page_Show.asp?Page_ID=500(2006年11月6日)。
    ③ 参见: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网:《健保双涨——民意没有到位,卫署一意孤行!》,http://www.thrf.org.tw/Page_Show.asp?Page ID=499(2006年11月6日)。
    ① [美]托马斯·克里斯蒂亚诺:《公共协商的意义》,[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① [美]詹姆斯·博曼:《协商民主与有效社会自由》,[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① [美]乔舒亚·科思:《协商与民主合法性》,[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①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57页。
    ① [美]乔舒亚·科思:《协商与民主合法性》,[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稿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① [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2页。
    ① [美]乔·埃尔斯特:《协商与制宪》,张潜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页。
    ② [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2页。
    ③ 参见:[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页。
    ① 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年,第10—12,31页。实际上,在古雅典,即使对某项立法或行政事务进行投票,也必须在公共会场经过长时间和彻底的辩论,凡是不曾参与辩论的公民,都无投票表决权.这样就是希望通过辩论后,每一张选票都能代表一种合乎智慧的判断。参见:[美]保罗·S·芮恩施:《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罗家伦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② 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年,第44页。
    ③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① [美]托马斯·克里斯蒂亚诺:《公共协商的意义》,[美]詹姆斯·博曼、威康·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187页。
    ② Michael Walzer,“Deliberation,and What Else?”in Stephen Macedo(ed.),Deliberative Poli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59.转引自: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83页。
    ③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Democratic Disagreement”,inStephen Macedo(ed.).Deliberative Poli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p.243—279.转引自: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83页。
    ① [美]托马斯·克里斯蒂亚诺:《公共协商的意义》,[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
    ②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Princeton=Princeton Lrniversity Press,1996,pp.21—22.转引自:陈俊宏:《邻避(NIMBY)症候群,专家政治与民主审议》,《东吴大学学报》,1999年第10期,第118页。
    ②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认为:人在知识、信息、时间、经验和能力等限制下,拥有的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因此,人对问题无法完全了解和掌握,无法作出完全理性的选择。③ 卢倩仪:《审议式超国家主义》,《问题与研究》,2004年第6期,第57—60页。
    ③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 讨论可以减少有限理性的影响,主要在于两方面:第一,讨论具有“附加”价值;第二:讨论具有“倍增”价值。具体具体参见:[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页。
    ②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与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58—409页。
    ③ 林国明、陈东升:《公民会议与审议式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参与经验》,《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6期,第74—75页。
    ④ [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页。
    ① Barber Benjamin,A Place for Us:How to Make Soceity Civil and Demcracy Strong,New York:Hill and Wang.转引自: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82—83页。
    ② [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页。
    ③ 张福建:《参与和公民精神的养成:弥尔(J.S.Mill)(代议政府论)的一种解读》,《东吴政治学报》,2005年第21期,第57页.[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4—55页。
    ④ 林国明、陈东升:《公民会议与审议式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参与经验》,《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6期,第69页。
    ① "Deliberative Trouble? Why Groups Go to Extremes", The Yale Law Joural, Vol. 110, No. 1, Oct., 2000, pp. 71-119.
    ② [美]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94,113页。
    ③ [美]杰克·耐特、詹姆斯·约翰森:《协商民主要求怎样的政治平等》,[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225页。
    ④ [美]詹姆斯·博曼:《协商民主与有效的社会自由:能力、资源和机会》,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 联书店,2004年版,第145页。
    ① [美]戴维·米勒:《协商民主不利于弱势群体》,[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② Lynn M. Sanders. "Against Deliberation", Political Theory, Vol.25, No.3(Jun, 1997), pp.347-376.
    ③ [美]戴维·米勒:《协商民主不利于弱势群体》,[南非]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141页。
    ① Lynn M. Sanders, "Against Deliberation", Political Theory, Vol. 25, No. 3 (Jun, 1997), pp. 347-376.
    ①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1页。
    ①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30—531页。
    ② 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③ 王振海:《民主与中国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81—85页。
    ④ 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0—366页。
    ①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第22页。
    ① 景跃进:《行政民主:意义与局限——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启示》,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47—48页。
    ② 挂牌销号制度就是要求工作人员把民主恳谈会上群众提出来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其他途径反映上来的问题,边行归类、编号、登记和整理后交给镇主要领导签发意见,并予以挂牌。承办人对受理的事情要及时和公正地处理,当事人对处理结果表示满意的予以销号,不满意的重新办理,直到满意为止。参见:谢庆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拓展——论温岭市的“民主恳谈”》,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6—27页。
    ③ 《中国温岭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民主恳谈”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意见》,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08—216页。郎友兴:《商议民主与中图的地方经验: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田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4—218页。
    ④ 郭宇宽:《地方政改创新:聚焦浙江温领“民主恳谈会“》,参见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c/2004-02-17/18172886523.shtml (2006年12月3日)。
    ① 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第1—93页。
    ② 吴乐珍:《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220—222页。
    ③ 道是相应政权而言,就是关于政权的道理.治道是相应治权而言,就是关于处理公共事务中的具体权力运用的道理。政道民主是关注权力合法性来源,谁合法享有国家政治权力的资格等政治根本问题解决之道的政治民主形式。治道民主就是不问权力合法性来源与谁堪统治这类紧要的、国家层面的政治基本问题,而仅仅关注政治运行过程中公共治理问题处理方式是否民主的民主形式。参见: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新版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④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①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② 《论语·学而》
    ③ 《孟子·公孙丑》
    ④ 《礼记·十义》
    ⑤ 河清:《民主的乌托邦》,香港:明报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⑥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① Suzanne Ogden, 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257.
    ②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第21页。
    ③ 《尚书·五子歌》
    ④ 《孟子·尽心下》
    ⑤ 《礼记·礼远》
    ⑥ 《吕氏春秋·孟春纪第一》
    ⑦ 《札记·大学》
    ⑧ 《尚书·尧典》
    ⑨ 《国语·周语上》
    ①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2页。
    ② 《明夷特访录·学校》
    ③ 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3页。
    ① 陈剩勇:《中国的协商政治传统与地方民主的发展》,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91页。
    ② 由于前面已经分析了中国基层创新的民主恳谈会、公民评议会和社区议事园等形式的实践,为协商民主在中国农村和社区治理的运用提供了现实资源;另外,有关协商民主在农村和社区运用的相关论述已经比较充分。因此,本文这里主要从立法和公共决策的领域分析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运用。
    ③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27页。
    ④ 全国国家事务民主学会:《加强在立法—行政关系中立法机构的能力》(立法研究系列,第6号报告),http://www.accessdemocracy.org/library/980_gov_legcapacity_chin.pdf(2006年11月20日)。
    ⑤ [英]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9页。
    ① [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2页。
    ②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7页。
    ③ [法]孟德斯坞:《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
    ④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8页。
    ⑤ 李林:《立法机关比较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⑥ 汪全胜:《立法听证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① 陈端洪:《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立法至上》,《中外法学》,1998年6期,第59页。
    ② 孙琬钟:《立法学教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页。
    ① 赵建民:《中国大陆立法听证制度之发展》,2006年两岸发展模式之比较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2006年,第148页.
    ②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美]凯斯·R.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金朝武刘会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③ [美]詹姆斯·D.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王文玉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7页。
    ④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24页。
    ① 于兆波:《立法决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89页。
    ② [德]哈贝的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田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9—380页。
    ①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镱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 Kelly, T, "Unlocking the Iron Cag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2004; 36(1): p. 47.
    ③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④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园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27页。
    ① Gerald E.Caiden.Administrative Reform Comes of Age,New York:Waiter de Gruyter,1991.p.1.转引自:明修:《再造公民性政府》,地方自治与国家发展研讨会论文,1997年,第5页。
    ② 吴春波编译:《官僚制统治》,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86—102页。
    ③ 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④ “现代化的精英们几乎总是公开赞扬和宣传更广泛的政治参与的优点。但是,这种普遍的态度反映在其行动和政策上的程度则不相同。就参与对精英本身以及政策的支持而言,大多数政治精英无疑期望从广泛的参与中捞到好处。但就参与对其权力的限制、争取支持所耗费的时间和经历以及参与会产生对有限资源的再分配的要求而言,他们就不愿为此付出代价了。”参见;[美]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① John S.Dryzek,Discursive Democrac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p.114-123.转引自:谢宗学:《网际民主与审议民主之实践——资讯化社会的桃花源村?》,《资讯社会研究》,2003年第4期,第98页。
    ② T.Welber,“Right Discourse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An Evaluative Yardstick,”in O.Renn,T.Welber,and P.Wiedemann(eds.),Fairness and Competence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Technology,Risk and Society,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pp.35-86.转引自:谢宗学:《网际民主与审议民主之实践——资讯化社会的桃花源村?》,《资讯社会研究》,2003年第4期,第99—100页。
    ③ [澳]卡罗琳·亨德里克斯:《公民社会与协商民主》,郝文杰、许星剑译,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25页。
    ①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97—104页。
    ②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① 孙柏瑛:《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124—129页。
    ② [美]伊桑·J.莱布:《美国人民协商制度的设计理念》,张明译,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① 蔡子强:《选举制度与投票行为》,郑宇硕、罗金义主编:《政治学新论:西方学理与中华经验》,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172页.转引自:张国赞:《中国大陆政治民主化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中山大学大陆研究所,2004年,第41—42页。
    ① 韩福国:《商议性民主的中国空间》,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129页。
    ②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社会利益不断分化,这通常会使政治共同体面临多党制的压力,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吸收新的利益阶层入党,是缓解这种压力的一种途径。
    ③ 黄卫平、陈文:《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对“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的思考》,肖滨、郭忠华主编:《中大政治学评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0页。
    ④ 譬如,温家宝总理于2006年9月5日在接受欧洲五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坚信,群众通过基层的直接
    ① 江宜桦:《台湾民主意识的变迁与挑战》,黄俊杰、何寄澎主编:《台湾的文化发展:世纪之交的省思》,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胡全威:《恶紫夺朱:台湾民主政治中的民粹》,http://www.npf.org.tw/PUBLICATlON/NS/O93/NS-R-093-001.htm (2006年108日)。
    ② 许国贤:《民主的政治成本》,《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5年第6期,第271—297页。
    ③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第19—25页。
    ④ [美]伊桑·J.莱布:《美国人民协商制度的设计理念》,张明译,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68页。
    ①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29页。
    ②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③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④ 徐家良:《民主合作制:政府与公民间的双赢博弈》,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① 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 Why Peliberative Democra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11.
    ② [美]谭青山:《中国协商民主和村民自治》,邵正峰译,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白益华:《中国基层政权的改革与探索》,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55年版。李凡主编:《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③ 参见:中国选举与治理网:董江爱:《村委会选举中的竞选与贿选——山西老窑头村230万竞选村官的调查与思考》等相关文章。http://www.chinaelections.ors/NewsList.asp?SortID=692.(2006年11月22日)。
    ① [美]谭青山:《中国协商民主和村民自治》,邵正峰译,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191页。
    ② 张小劲:《民主建设发展的重要尝试——温岭“民主恳谈会”所引发的思考》,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0页。
    ①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新版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② [美]托马斯·克里斯蒂亚诺:《公共协商的意义》,[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① [法]皮埃尔·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② 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第73页。
    ③ Fareed Zakaria, The Future of Freedom: Illiberal Democracy at Home and Abroad, New York: W. W. Norton, 2003. Fareed Zakaria, "The Rise of Illiberal Democracy", Foreign Affairs, November/December1997, Vol. 76, No. 6, pp. 22-43.
    ④ Carothers Thomas,“How Democracies Emerge:The‘Sequencing’Fallacy”,Journal ofDemocracy, Volume 18。Number 1,January 2007,p.12.蔡爱眉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她认为“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market-dominant minorities)的现象就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少数族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趋向于在经济上起控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他们周围的“本土”族群。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在菲律宾、印尼和缅甸等国家,华人是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在南非、巴西、厄瓜多尔和危地马拉等国家,白人是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在西非的图家,黎巴嫩人是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等。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是自由主义民主的不起眼却又致命的缺陷。在有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存在的国家,市场和民主不单偏爱不同人,或者不同阶级,而且偏爱不同的族群。市场为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聚敛了大量的财富,而民主则赋予了贫困的大多数人以政治力量。这种情况下,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市场经济的追求,成为启动潜在的灾难性民族国家主义的发动机,“本土”的多数族群在追求选票的政客的煽动下,会用暴力对抗他们仇视的富有的少数族群。因此,蔡爱眉教授反对把市场和民主看作是治理发展中国家病症的万灵丹,只能说,从长远看,市场和民主也许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最佳的经济和政治前景,但在短期内,市场和民主却是问题的一部分。尤其在那些普遍贫困和一个主导市场的少数族群的国家中,民主和市场——至少以目前它们被推行的形式看——只能处于彼此的强烈对峙状态。这种情况下,同时追求市场经济和自由民主化,会不断催生种族冲突,并导致灾难性后果,即种族灭绝性的暴力以及对市场和民主自身的颠覆。参见:[美]蔡爱眉:《起火的世界——输出自由市场民主酿成种族仇恨和全球动荡》,刘怀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② Carothers Thomas, "How Democracies Emerge: The 'Sequencing' Fall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ume 18, Number 1, January 2007, p. 12.
    ③ [法]笛卡儿:《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5页。
    ④ Carothers Thomas, "How Democracies Emerge: The 'Sequencing' Fallacy",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ume 18, Number 1, January 2007, p. 21.
    1、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艾伦·C·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白益华:《中国基层政权的改革与探索》,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版。
    5、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6、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大卫·桑德斯:《行为主义》,[英]大卫·马什、格里·斯托克编:《政治科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景跃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冯克利:《尤利西斯的自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杨白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2、格林、沙皮罗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政治学应用批判》,徐湘林、袁瑞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
    14、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5、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6、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17、黄俊杰、何寄澎主编:《台湾的文化发展:世纪之交的省思》,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河清:《民主的乌托邦》,香港:明报出版社,1994年版。
    19、亨廷顿:《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0、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2、加藤节:《政治与人》,唐士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贾鹤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24、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联经出版社,2001年版。
    25、凯斯·R.孙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金朝武刘会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6、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8、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峰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理查德·贝拉米:《重新思考自由主义》,王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李凡主编:《中国选举制度改革》,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1、李林:《立法机关比较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32、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3、里普逊:《民主新诠》,香港:新知出版社,1972年版。
    34、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6、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7、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8、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0、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1、毛里西奥·帕瑟林·登特里维斯主编:《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王英津 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42、马丁·洛克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3、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4、慕毅飞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45、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彭怀恩:《精英民主理论评介》,台北:正中书局,1983年版。
    47、潘维:《法治与“民主迷信”》,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49、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50、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1、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2、孙琬钟:《立法学教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0年版。
    53、吴春波编译:《官僚制统治》,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54、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5、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6、汪全胜:《立法听证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7、汪行福:《通往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8、王振海:<民主与中国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59、肖滨、郭忠华主编:《中大政治学评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61、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2、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约翰·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丁开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64、约翰·索利:《雅典民主》,王琼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65、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67、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8、于兆波:《立法决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张明贵:《民主理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
    70、詹姆斯·博曼:《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黄相怀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71、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Amy Gutmann and Dennis Thompson,Why Deliberative Democrac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2、Jon Elster (ed.) Deliberative Democra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John Gastil and PeterLevine (eds.),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an Francisco:Jossey-Bass,June 2005.
    4、Suzanne Ogden,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阿玛蒂亚·森:《民主的价值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2期。
    2、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陈端洪:《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立法至上》,《中外法学》,1998年6期。
    4、陈俊宏:《邻避(NIMBY)症候群,专家政治与民主审议》,《东吴大学学报》,1999年第10期。
    5、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6、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
    7、何包钢:《协商民主之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2月13日,第5版。
    8、黄东益:《审慎思辨民调——研究方法的探讨与可行性评估》,《民意调查季刊》,2000年第1期。
    9、黄东益:《审议日:治理的乌托邦或务实的民主创新工程?》,《公共行政学报》,2006年第18期。
    10、康晓光:《再论“行政吸纳政治”——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研究》,《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8月号。
    11、林国明、陈东升:《公民会议与审议式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参与经验》,《台湾社会学》,2003年第6期。
    12、卢倩仪:《审议式超国家主义》,《问题与研究》,2004年第6期。
    13、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14、刘晔《公共参与、社区自治与协商民主——对一个城市社区公共交往行为的分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5、裴敏欣:《抗争会否导致中国大乱》,《苹果日报》,2004年9月8日。
    16、孙柏瑛:《公民参与形式的类型及其适用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7、盛华仁:《依法做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求是》,2006年第16期。
    18、吴稼祥:《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高全喜主编:《大国》,2004年第1期。
    19、吴乐珍:《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的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0、许国贤:《商议式民主与民主想象》,《政治科学论从》,2000年第13期。
    21、许国贤:《民主的政治成本》,《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5年第6期。
    22、谢宗学:《网际民主与审议民主之实践——资讯化社会的桃花源村?》,《资讯社会研究》,2003年第4期。
    23、张福建:《参与和公民精神的养成:弥尔(J.S.Mill)(代议政府论)的一种解读》,《东吴政治学报》,2005年第21期。
    1、 Adrian Karatnycky,"Muslim Countries and the Democracy Gap,"Journal of Democracy,Vol.13,No.1,January 2002.
    2、 Bruce Ackerman and James S.Fishkin,"Deliberation Day",Public Opinion Quarterly,2004,Volume 68,Number 4.
    3、 Cass R.Sunstein,"Deliberative Trouble?Why Groups Go to Extremes",The Yale Law Joural,Vol.110, No.1,Oct.,2000.
    4、 Kelly,T,"Unlocking the Iron Cage: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Administration & Society,2004(1).
    5、 Lynn M.Sanders,"Against Deliberation",Political Theory,Vol.25,No.3,Jun,1997.
    6、 Paul Krugman,"Pride,Prejudice,Insurance",The New York Times,November 7,2005.
    1、林国明、黄东益:《公民参与模式及其运用》,《行政院二代健保规划小组第三阶段相关技术报告》,2004年。
    2、林猛:《论古典民主与现代民主——历史视角的民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1年。
    3、黎士华:《审慎思辨式民意调查在政策规划之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2005年。
    4、李尚远:《从Seyla Benhabib与Joshua Cohen谈审议式民主的概念》,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2000年。
    5、张国赞:<中国大陆政治民主化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中山大学大陆研究所,2004年。
    6、赵建民:《中国大陆立法听证制度之发展》,2006年两岸发展模式之比较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2006年。.
    7、朱云汉:《对民主与市场的反思:一个政治学者在二十一世纪开端的沉痛思考》,民主这条路:全球视野下的民主体检国际研讨会,台北,2006年。
    1、《国语》
    2、《礼记》
    3、《吕氏春秋》
    4、《明夷待访录》
    5、《孟子》
    6、《尚书》
    1、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http://www.npf.org.tw
    2、丹麦科技委员会网站,http://www.tekno.dk
    3、杰斐逊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jefferson-center.org
    4、科技、民主与社会网站:http://tsd.social.ntu.edu.tw
    5、全国国家事务民主学会:http://www.accessdemocracy.org
    6、斯坦福大学协商民主研究中心网站:http://cdd.stanford.edu
    7、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网:http://www.thrf.org.tw
    8、协商民主网:http://www.deliberative-democracy.net
    9、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
    10、中国医疗保险网:http://www.mib.com.cn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http://www.mca.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