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登举抗击日、俄侵略的斗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朝建立后,为防止汉人北上,防止本民族“汉化”,致力于修补柳条边墙,是为老边。从康熙九年(1670年)开始,清朝为划清满蒙两个民族居住区域的界限,以减少由于蒙人游牧越境产生的摩擦和麻烦,又在“老边”外另筑了一道“新边”。清朝的封禁政策时紧时弛,并没有阻挡住各族人民的进入。在清朝封边的二百多年时间罩,山东、河北等各地人民不断地流入边外。在柳条边外、长白山北麓、松花江上游广大地区,山东流民韩宪宗于清末建立了以今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为采矿中心,桦树林子为经济中心,不受清政府管辖的权似政府的“韩边外”地区。韩家从1854年起到1934年,韩宪宗、韩绶文、韩登举、韩绣堂四代统治该地区共八十年。
     1894年,日本发动吞并朝鲜、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越过鸭绿江,兵临辽南。清政府在良将缺乏、军队战斗力不强、军费短缺的情况下,采纳朝廷重臣贵铎招用吉林“韩边外”士勇抗敌的奏请,两次檄调韩边外抗日。韩登举自备粮饷、军械,率兵赴辽南,被编入“敌忾军”,参加了海城外围战,五次收复海城会战,回援辽阳防守等数百次战斗。韩登举的名字令日寇所惧。到1897年回师时,和韩登举一同出师抗日的7000余人仅剩16人。以韩登举为首的“韩边外”地区人民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为抗击日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日甲午战争后至日俄战争前,俄国势力在远东和东北亚迅速膨胀时期,俄日矛盾尖锐。沙俄于1900年7月,于中东铁路沿线全面进犯中国东北地区。沙俄在侵入珲春、延吉后,朝俄两国签订秘密协议,共同密谋侵占“间岛”领土。危急时刻,韩登举被吉林将军长顺委任为吉林靖边强军统领,率民团赶赴舒兰法特哈门驻兵防守。此后,长顺在得知清廷意图后,令韩登举撤离法特哈门,并手执白旗迎俄军进入吉林城。在清政府和吉林将军长顺不战自退的形势下,韩登举率乡勇在蚂蚁岭阻击俄军,后以游击战术与俄军周旋,两次使俄军败退吉林省城。韩登举在赴辽南抗日后,为吉林“韩边外”的历史又加上了重彩的一笔。
     20世纪初,日本制造“间岛”问题,企图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继而又将夹皮沟金矿划入“间岛”范围之内。1907年6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东北三省新军督练处监督吴禄贞前往延吉与日本交涉所谓“间岛”问题,在延吉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吴禄贞带着结交的胡匪张作霖、汤玉麟、冯麟阁等人的介绍信,前往夹皮沟动员韩登举加入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去,以捍卫祖国的疆土。韩登举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吴禄贞的请求下,率兵3000随同吴禄贞前往延吉,做谈判后盾,弥补了清政府兵力的不足,为维护我国东疆主权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中国东北近代史上存在了八十年的“韩边外”,虽有镇压农民起义、窝匪、种植大烟、牺牲革命党人林趾仁以换取家族的稳定,以及后期的家风腐败等负面影响,但在东北近代史上所起的推动历史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应是主流。其中第三代韩登举保家卫国的爱国义举,可谓是功昭日月。
Qing government devote to mend Wicker Wall in order to guard against Han people's going up north and prevent the transform of Manchu people to Han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which is call ed Old Border. After 1670, Qing constructed a New Border in order to make a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areas of Qing and Meng residents so that it can decrease the trouble of Meng people's roving about as a nomad and crossing the borders. Qing's banning policy was not tense all the time, so it didn't prevent the coming of other nationalities. During those 200 years when Qing government sealed up the border, people from Shandong and Henan went out of the border. At the outside of Wicker Wall Border, northern part of Changbai Mountain and the upper part of Songhua River, Han Xianzhong from Sandong set up "Han Bianwai" area which took Jia Pigou in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 as center of mining and birch woods as an economical center not governed by Qing government. From 1854 to 1934, the four generations of Han including Han Xianzhong, Han Shouwen, Han Dengju and Han Xiutang governed this area for 80 years totally.
     In 1984, Japan initiated the Sino-Japanese war to take over Korea and invade China, they crossed the Yalu River and the region to the south of the Liaohe River was under siege. At that time Qing government lacked excellent generals, the troops had low combat effectiveness and did not have enough military fees, so it transferred "Han Bianwai" to resist Japanese troops. Han Dengju provided foods and guns for themselves, took the troops to the south of the Liaohe River and took part in the Hal Cheng War, got several victories during the conquer of Japanese. The name of Han Dengju scared the Japanese invaders. In 1897, when Han Dengju came back, there only remained 16 people. The people in the area of"Han Bianwai" contributed a lot to fighting against Japanese invaders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After the end of Sino-Japanese War and before Sino-Russian War, the influence of Russian boosted greatly in far east and northeastern Asia, thus there existed sharp contradiction between Japan and Russian. In July, 1900, Russian began to invade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China along the Middle East railway line.
     After Russian intruded into Hunchun and Yanji, Korea and Russian signed a secret consultation, trying to take illegal possession of "Jiandao". Han Dengju was named commander of Jingbian powerful force of Jilin by Jilin general Changshun and led his troops to Shulan. Later, when Changshun got the intention of Qing government, he commanded Han Dengju to retreat and surrendered to Russian. In this kind of condition, Han Dengju bravely blocked the Russian troops at Ant Mountain Ridge, later fought with the enemy with great tactical skills and flexibility, making the Russian troops retreat out of Jilin City twice, which decorated the history of "Han Bianwai" again.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Japan created a problem of "Jiandao", trying to seize more profits. Then they took Jiapi Gou golden mine into the area of Jiandao. In June, 1907, Xu shichang sent Wu Luzhen to Yanji to negotiate with Japan on the problem of Jiandao. For the weak force, Wu Luzhen took the recommendation of Zhang zhuolin, Tang Yulin and Feng Linge aroused Han Dengju to take part in the war against Japanese and defend the territory of our motherland. Taking the profits of the country first, Han Dengju took 3000 soldiers to Yanji with Wu Luzhen to be the backing of the negotiation, Which made up the lack Qing' s force and made a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to safeguard the eastern border sovereignty of our country.
     Though"Han Bianwai" which has existed in modern northeastern Chinese History for 80 years has some negative influence like suppressing the revolt of farmers, giving shelters to bandits, planting opium sacrificing revolutionary Lin zhiren to get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clan and in later period the decadent of the family, it really did a lot to impel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served to spur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which is the main points, in which the patriotic righteous deed of Han Dengju can be called an achievement outshine the sun and the moon.
引文
1 陆家玺、赵凡夫主编:东北城市规划建设丛书《北国金城—桦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2 薛虹、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研究系列之一《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405页
    3 长白丛书五集:《吉林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4 《吉林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5 刁书仁主编:长白丛书研究系列之二十八,孟东风著:《吉林近代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6 田志和、潘景隆编著:《吉林建置沿革概述》.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7 陆家玺、赵凡夫主编:东北城市规划建设丛书《北国金城—桦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8 长白丛书五集:《吉林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9 刁书仁主编:长白丛书研究系列之二十八.孟东风著:《吉林近代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10 李德滨、石方、高凌著:《近代中国移民史要》.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11 田志和编著:《吉林省沿革史要》.吉林省地名委员会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12 李德滨、石方、高凌著:《近代中国移民史要》.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版,第62页
    13 薛虹、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研究系列之一《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14 长白丛书五集:《吉林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15 长白丛书五集:《吉林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页
    16 薛虹、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研究系列之一《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428页
    17 田志和编著:《吉林省沿革史要》.吉林省地名委员会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18 (日)川久保悌郎著:《满洲金匪考—“韩边外”》.弘前大学人文学部纪要《文经论丛》第七卷第三号史学篇Ⅶ.昭和四十七年三月六日发行,第30页
    19 薛虹、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研究系列之一《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446页
    20 薛虹、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研究系列之一《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第465~466页
    21 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吉林省志》卷二十一《重工业志·冶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5~406页
    22 王季平主编:《吉林省编年纪事》(上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124页
    23 吉林省地方志丛书(31)《桦甸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6页
    24 长白丛书五集:《吉林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页
    2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年版,第89页
    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年版,第97页
    2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年版,第98页
    2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年版。第99~103页
    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年版, 第93页
    30 吉林省地方志丛书(31)《桦旬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7页
    31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693页
    3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年版,第104页
    33 胡维革、乔钊著:东北史丛书《淘金王传奇》.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34 臧运估著:《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35 姜龙范、刘子敏、王臻等著:《清代中朝日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36 《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第九十卷,第29页
    37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1976年版,第907页
    38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9页
    39 中国史学会主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1页
    40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黑龙江将军电,附件一“贵铎奏请招用奉天东山猎户及吉韩边外士勇片”,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0页
    41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42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一).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版,第530页
    43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81页
    44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二).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版,第127页
    45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二).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版,第127页
    46 《辽海丛书》影印本.辽沈书社,1985年版,第2588页
    47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一).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版,第119页
    48 《辽海丛书》影印本.辽沈书社,1985年版,第2583页
    49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一).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版,第323页
    50 《辽海丛书》影印本.辽沈书社,1985年版,第2583页
    51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文史委员会、政协吉林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黄金王国的兴衰—韩边外祖孙四代纪实》.吉林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52 胡维革、乔钊著:东北史丛书《淘金王传奇》.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页
    53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37页
    54 《辽海丛书》影印本.辽沈书社,1985年版,第2583页
    55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40页
    56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0页
    57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1页
    58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70页
    59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文史委员会、政协吉林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黄金王国的兴衰—韩边外祖孙四代纪实》.吉林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60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文史委员会、政协吉林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黄金王国的兴衰—韩边外祖孙四代纪实》.吉林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页
    61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40页
    62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3页
    63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9页
    64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6页
    65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6页
    66 陈铁梅总纂:《桦甸县志》.(伪)大同元年(1932年)铅印本.第16页
    67 姜龙范著:《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68 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1959年版,第429页
    69 (清) 朱寿明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出版年版,第4541页
    70 (清) 朱寿明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朝东华录》(四).中华书局出版年版,第4545页
    71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文史委员会、政协吉林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黄金王国的兴衰—韩边外祖孙四代纪实》.吉林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33页
    72 姜龙范著:《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73 姜龙范著:《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74 邱玉林、拿新清主编:中国黄金第一矿《夹皮沟金矿史志》.中国文史出版社年版,2005年版,第59页
    75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版,第815页
    76 胡维革、乔钊著:东北史从书《淘金王传奇》.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页
    77 张书海著:《韩登举传》.桦甸市档案馆1号全宗39号目录116号卷.4页
    78 原东北档案馆藏件:光绪二十六年八月韩登举给俄军官的信,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从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164页
    79 张书海著:《韩登举传》.桦甸市档案馆1号全宗39号目录116号卷.第4页
    80 张书海著:《韩登举传》.桦甸市档案馆1号全宗39号目录116号卷.第4页
    81 韩登举给吉林将军的禀文,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从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165页
    82 原东北档案馆藏件: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吉林将军长顺给韩登举的回信,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页
    83 陈铁梅总纂:《桦甸县志》.(伪)大同元年(1932年)铅印本.第16页
    84 (日)门仓三能著:《北满金矿资源》.日本丸善株式会社出版,桦甸市地方志办公室存原文复印本,1936年版,第316页
    85 (日)守田利远著:《满洲地志》.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公司档案室存件,1906年版,第461页
    86 张相文《南园从稿》,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87 张相文《南园从稿》,摘自拿澍田主编:长白从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88 张相文《南园从稿》,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从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89 (日)门仓三能著:《北满金矿资源》.日本丸善株式会社出版,桦甸市地方志办公室存原文复印本,1936年版,第316页
    90 桦甸市博物馆25号目录54号卷:韩边外生活史调查简报(内部参考),1959年12月21日,第5页
    91 张相文《南园从稿》.摘自拿澍田主编:长白丛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92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古林文史出版社, 1989年版,第53页
    93 孙春日,《中日签订“间岛”协约始末》,摘自延边海外问题研究所编:《交流与思考》.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
    94 姜龙范著:《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95 崔洪彬,《延边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自延边海外问题研究所编:《交流与思考》.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96 杨昭全、孙玉梅主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635页
    97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88页
    98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99 杨昭全、孙玉梅主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703页
    100 《宽城随笔》,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从书《韩边外》.青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101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帅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102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72页
    103 长白从书:《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页
    104 长白从书:《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页
    104 长白从书:《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光绪丁朱延吉边务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106 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摘自长白丛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107 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摘自长白从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108 杨昭全、孙玉梅主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574页
    109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70页
    110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页
    111 《吉林省旧志资料类编·矿产矿物篇》.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
    112 《吉林省旧志资料类编·矿产矿物篇》.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第242页
    113 (日)守田利远《满洲地地志》,摘自拿澍田主编:长白从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114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115 杨昭全、孙玉梅主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116 《宽城随笔》,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从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117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0页
    118 《湖北革命知见录·吴禄贞传》.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119 《湖北革命知见录·吴禄贞传》,摘自李澍田主编:长白从书《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87~88页
    120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290页
    [1]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五),中华书局出版,1957年版
    [4] 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版
    [5]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1976年版
    [6]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出版,1979年版
    [7] (清)朱寿明编、张静庐等校点:《光绪东华录》(四),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版。
    [8] 田志和编著:《吉林省沿革史要》.吉林省地名委员会出版社,1984年版
    [9] 《吉林省旧志资料类编·矿产矿物篇》,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版
    [10] 长白丛书初集:《吉林外纪·吉林志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6月版
    [11] 长白丛书整理系列《吉林地志·鸡林旧闻录·吉林乡土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6月版
    [12] 长白丛书《延吉厅领土问题之解决·光绪丁未延吉边务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3] 长白丛书 《韩边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6月版
    [14] 长白丛书初集:《长白汇征录·长白山江岗志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8月版
    [15]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一),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版。
    [16]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二),中华书局出版,1989年版
    [17] 杨昭全、李铁环编:《东北地区朝鲜人革命斗争资料汇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
    [18] 长白丛书五卷:《吉林纪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19] 杨昭全、孙玉梅主编《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
    [20] 陈铁梅总纂:《桦甸县志》,(伪)大同元年(1932)铅印本
    [21] 《辽海丛书》影印本,辽沈书社,1985年版
    [22] 胡维革、乔钊:东北史丛书《淘金王传奇》,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4月版
    [23] (清)徐世昌等编纂、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整理、李澍田等点校:《东三省政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24] 田志和、高乐才著:东北史丛书,《关东马贼》,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4月版
    [25] 田志和、潘景隆编著:《吉林建置沿革概述》,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26] 东北城市规划建设丛书,陆家玺、赵凡夫主编:《北国金城—桦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
    [27] 一家之言丛书,李德滨、石方、高凌著:《近代中国移民史要》,哈尔滨出版社,1994年5月版
    [28] 孟东风著:长白丛书,研究系列《吉林近代史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29] 吉林省地方志丛书(31)《桦甸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0] 薜虹、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研究系列《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31] 政协吉林省委员会文史委员会、政协吉林市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编:《黄金王国的兴衰——韩边外祖孙四代纪实》,吉林摄影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32] 赵凡夫、张书海编著:《金城风云——桦甸革命斗争史》,吉林摄影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3] 姜龙范、刘子敏著《明代中朝关系史》,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4] 姜龙范著《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版
    [35] 寇伟著:《甲午战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版
    [36] 邱玉林主编:《中国黄金第一矿——夹皮沟金矿史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8月版
    [37] 姜龙范、刘子敏著:《清代中朝日关系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6月 版
    [38] 长白丛书《东疆研究论文集》中,郑毅著:《略论“间岛问题”》,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39] 杨昭全编:《中朝边界研究文集》(上)(下),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韩国独立运动研究中心,1998年
    [40] 守田利远著《满洲地志》中卷:第二章 夹皮沟金场。《满洲地志》下卷:第二章 韩边外。日俄战争后所著,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档案室存
    [41] 门仓三能著《北满金矿资源》,桦甸市地方志办公室存原文复印本。日本丸善株式会社,1936年版
    [1] 延边海外问题研究所编:《交流与思考》,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孙春日:《中日签订“间岛协约”始末》
    [2] 延边海外问题研究所编:《交流与思考》,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崔洪彬:《延边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日)川久保悌郎著《满洲金匪考—韩边外》,弘前大学人文部纪要“文经论丛”第七卷 第三号史学篇Ⅶ 昭和四十七年(1972年)三月六日发行
    [1] 韩边外生活史调查简报(内部参考)桦甸市博物馆25号目录54号卷,1959年12月21日
    [2] 张书海《韩登举传》桦甸市档案馆1号全宗39号目录116号卷
    [3] 《满蒙通览》:夹皮沟砂金金矿,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档
    [4] 《满洲金矿业》:第二款 吉林省内主要产金地概要第一项夹皮沟脉金,中国黄金集团央皮沟矿业有限公司档案室存。
    [5] 《通化县史话》:十二 韩边外册封受“当家的”,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档案室存
    [6] 《吉林省矿产》:第六章桦甸县属金矿第一节 夹皮沟脉金矿,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档案室存
    [7] 《省政汇览》第一辑《吉林省篇》,中国黄金集团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档案室存
    [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吉林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吉林市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