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村弱势群体是中国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拥有农村户籍,生活在农村的最底层或者是游离于城市的边缘。农村弱势群体不仅经济贫困,而且社会地位低下,缺乏政治影响力和社会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加快,各阶层利益的分化和冲突也逐渐加剧,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愿望和要求也十分强烈。但是,由于转型时期全面性缺失的“效率优先”发展战略和公平性缺失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村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仍不够畅通,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仍然比较普遍。
     以中国转型时期为背景,本文从社会分层理论、冲突理论和相对剥夺理论入手,在界定农村弱势群体和利益表达机制概念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国转型与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关系。从利益表达的主客体两方面,分析了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畅的表现和原因。论文着重分析了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形成机制,指出利益表达机制不畅是造成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根本原因,如果不能及时构建畅通有效的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危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文章还针对当前中国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公平和和谐为视角,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农民组织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手段,来构建畅通有效的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此外,利益表达的效果离不开表达主体的表达能力,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也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力量和法制的保障。最后,论文针对所提出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农村弱势群体和利益表达机制的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第三章分析了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变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分别从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和谐的角度论述了构建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的必要性;最后一章主要是从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制度化、主体、媒介和法制的视角,提出了全方位构建农村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对策。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are special population in China's transition period.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own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liv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rural areas or at the edge of the city. Not only are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living in poverty, but also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low social status, lack of political influence and social competence. As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ition is speeding up in China,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conflict among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have gradually intensified; the wishes and requirements of interest's expression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are also very strong.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ack of total ness of the" efficiency first"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the absence of fairness of "the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ransition period, the interests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is still blocked, non-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 of interest is still more common.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transition period, the paper presents 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conflict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starting with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the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and interest expression mechanisms, and it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a's transition and the interests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From the both subject and object of interests express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interests expression mechanism's un-smooth performance and why. The paper also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non-institutionalized interest expression, and it points out that the un-smooth of the interests expression mechanism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interest expression of uninstitutionalization. If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interests express mechanism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can't be built successfully, to a certain extent, it will jeopardize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The article includes problems of the interests express mechanism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in current China, and infers that it should be regarded fair and harmonious as perspective, take system construction as a core, take peasant organizations and political democracy as measures to construct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interests express mechanism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interests expression relies on the expression ability of expressed subject, and the interests expression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also need the help of the power of mass media and legal protection. At last, the paper propose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indicated problems from different visual angles.
     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a research background, present research,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paper; ChapterⅡdefines clearly on the concept of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and interests expression mechanism; ChapterⅢanalyses the interests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rural disadvantaged groups'evolution, present problem and its causes in China transition period; ChapterⅣdiscussing the necessity of establish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interests express mechanism respectively from views of social justice, socialist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social harmony;The last chapter put forward holistic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build rural vulnerable groups interests express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ganization,systematization, subject, mass media and legal system of interests expression.
引文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40—41页。
    2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
    3 [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4 崔凤,张海东:《社会分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及其政策选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 指那些从来没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过,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6 张伟杰:《法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载于《工人日报》,2002年3月16日。
    7 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8 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0-321页。
    9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国政府网。参见:http://www.gov.cn/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10 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仍然处于转型时期。但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转型处于慢速时期,各方面的转变都不明显。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才进入快速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开始发生全面的、较快速度的转变。因此,本文所探讨 的转型时期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转型。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群体划分边界逐渐模糊。所有制多样化带来的经济成分多样化和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是我国转型时期阶层分化的根本原因。12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80228_402464933.htm
    13 此处的贫困人口是指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之和。《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90226_402540710.htm14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6页。
    15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6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148万人》,《调研世界》,2007年第4期。
    16 [美]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397页。
    17 [美]德博拉·斯通著,顾建光译:《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18 吴家庆,吴敏:《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20 胡守钧:《社会共生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128页。
    21 [美]德博拉·斯通著,顾建光译:《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22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页。23 金太军:《政治学新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24 [美]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25 [英]安德鲁·海伍德著,吴勇译:《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26 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27 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28 [英]凯特·纳什等主编,李雪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29 [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30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
    31 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32 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193页。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人民网。参见: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rdlf/1958/111605195801.html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政府网。参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4.htm
    35 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页。
    36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33—334页。
    37 刘智、史卫民等:《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366页。
    38 任中平,陈冕:《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9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5.htm
    40 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
    41 《选举“同票同权”彰显权利平等》,中国人大网。参见:http://www.npc.gov.cn/huiyi/lfzt/xjfxzaca/2009-10/29/content_1524561.htm
    42 杨耕身:《同票同权铺开国民平权之路》,《新闻晨报》,2009年10月28日。
    43 《国务院信访条例》,国家信访局网站。参见:http://www.gjxfj.gov.cn/2005-01/18/content_3583093.htm
    44 王文祥:《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45 转引自孙展:《“接访战役”能否化解信访洪峰?》,《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5期。
    46 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47 《国务院信访条例》,国家信访局网站。参见:http://www.gjxtj.gov.cn/2005-01/18/content_3583093.htm
    48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人大网。参见: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5/content_4716.htm
    49 任中平,陈冕:《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50 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1992年以来中国农村的政治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51 [英]哈罗德·拉斯基著,王造时译:《国家的理论与实际》,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2页。
    52 [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53 参见H. Ye. Chang:Criminology:Towards a Neo-Rational Choice Approach Prec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3(2):246.也可参见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8页。或者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社学学研究》,2001年第1期。
    54 《群体性事件多发亟待关注》,《大公报》,2005年7月6日。转引自胡联合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59 阚吉玲:《反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60 吴忠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究竟错在哪里》,《北京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1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62 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63 “两免一补”是指国家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的一项资助政策,简称“两免一补”。参见《解读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教育部门户网站。参见: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3619176239281&infoid=1223974369676514
    64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6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页。
    6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68 《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
    69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70 [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2页。
    71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72 程通顺等:《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再论中国农民的组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1,22页。
    73 袁素平:《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及途经探析》,《农业经济》,2008年第2期。
    74 王勇:《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回顾与反思:1978~2008年》,《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5 表中数据整理自程通顺等:《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再论中国农民的组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76 此处为段应碧在“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国际论坛”上的讲话摘要。参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编:《中国农民组织建设》,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年第3期。
    79 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80 同上书,第77页。
    81 同上书,第77-78页。
    82 何俊志:《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制度模式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
    83 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5-04/21/content_2860076.htm
    84 赵树凯:《走近上访群体,反思信访体系》,《改革内参》,2004年第3期。
    85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37页。
    86 参见“青县模式”——河北青县的基层民主制度改革措施。《村民自治实践中的问题》,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3/19/content_11034101.htm
    87 同上书,第22页。
    88 温铁军:《舆论领域应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中国改革论坛。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rdbbs/dispbbs.asp?BoardID=11&ID=85611&replyID=&skin=1转引自温铁军:《舆论领域应高度关注弱势群体》,中国选举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7275
    89 叶国平:《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对策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90 任中平,陈冕:《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91 Habermas, J.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1989, P.3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7].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8].陈红霞:《社会福利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程通顺等:《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再论中国农民的组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何俊志:《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制度模式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14].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15].李学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7].陆学艺:《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陆学艺主编:《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9].刘智、史卫民、周晓东:《数据选举:人大代表选举统计研究》,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1].孙关宏等:《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3].王惠岩:《法学基础理论》,北京:红旗出版社,2000年版。
    [2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5].王道勇:《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现代性变迁:以失地农民为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1992年以来中国农村的政治发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27].薛晓源,李惠斌:《当代西方学术研究前沿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0].朱力:《社会问题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1].郑杭生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编:《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3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4].[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杨昌裕译:《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5].[美]阿尔蒙德,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6].[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37].[美]莉莲.B.露宾(Lillian B.Rubin):《沉默的大多数——美国工人阶 级家庭生活》,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38].[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40].[美]塞缪尔·亨廷顿等:《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1].[英]安德鲁·海伍德著,吴勇译:《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2].[英]凯特·纳什等主编,李雪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社会学指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3].[英]哈罗德·拉斯基著,王造时译:《国家的理论与实际》,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5].[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46].王文祥:《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46].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48].《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49]. Habermas, J.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1989.
    [1].崔凤,张海东:《社会分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及其政策选择》,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董江爱:《“两票制”、“两推一选”与“一肩挑”的创新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机制创新》,载《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6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148万人》,载《调研世界》,2007年第4期。
    [4].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5].胡联合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变化态势的实证分析》,载《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4期。
    [6].景跃进:《两票制:组织技术与选举模式——“两委关系”与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7].金太军:《公共权力与公共福利保障—兼论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诉求与保障》,载《学术月刊》,2003年第10期。
    [8].阚吉玲:《反思“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9].陆利水:《利益群体的分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载《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0].陆学艺:《农民工问题要从根本上治理》,载《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
    [11].任中平,陈冕:《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重构》,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2].孙展:《“接访战役”能否化解信访洪峰?》,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5期。
    [13].王勇:《中国农民组织化的回顾与反思:1978~2008年》,载《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4].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载《社学学研究》,2001年第1期。
    [15].吴忠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究竟错在哪里》,载《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6].袁素平:《农民组织化的必要性及途经探析》,载《农业经济》,2008年第2期
    [17].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载《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18].张伟杰:《法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载《工人日报》,2002年3月16日。
    [19].赵树凯:《走近上访群体,反思信访体系》,载《改革内参》,2004年第3期。
    [20]. H. Ye. Chang, Criminology:Towards a Neo-Rational Choice Approach Precedings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C: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3(2):246.
    [21].Dai Jia Jia,Yang Aijun:A Modified Chi-Squared Goodness-of-Fit Test,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2009(01).
    国家信访局门户网站:http://www.gjxfj.gov.cn/
    国家统计局门户网站:http://www.stats.gov.cn/
    教育部门户网站:http://www.moe.edu.cn/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
    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中国改革论坛:http://www.chinareform.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