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蓝天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学校中弱势群体的存在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型过程中的现象。研究和探讨该问题对于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有重要的意义。
     兰州市何家庄小学是一所区属的城市小学,以其为个案,以五年级的小学生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学校中不同类型的弱势群体学生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以及一些特殊场景中的生活现状的描述,展现学校的真实生活、教师的困惑和学生的切实感受。通过研究对象的主位视角,揭示学校教育中存在的弱势群体问题。
     从批判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个案法等多种方法,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分析了弱势群体地位形成的原因,以及学校、家庭面临的困境,最终尝试提出解决学校中弱势群体问题的策略。
     在学校中,弱势群体大致分为家庭生活贫困、单亲家庭弱势;性格差异弱势;性别角色弱势;能力不足弱势;生理缺陷弱势。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与其他学生群体间的差距拉大;心理上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精神上有强烈的不公平感;学业成绩不良;个人的行为与班级生活分离。造成弱势的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不公正。
     针对学校中弱势群体存在的现实及其成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在学校中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促成家庭--学校的合作;更新学校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学校单一的评价制度。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i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social transition, and there is also the same group resulting from the school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quantity-aimed education to the quality-aimed education in the school. Thus the study of such proble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ushing forward the quality education and in practicing of the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justice.
    The HeJiazhuang primary school is a city primary school of Lanzhou. The study chooses it as the case and its three pupils in grade five as the study objects.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life and study of the disadvantaged students both in the class and out the class, the study shows the disadvantaged students' real life, feelings and also the bewilderment of teachers. On the standing point of the object's view, the thesis demonstrat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choo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theory and multi-intelligences theory, the thesis analyses the reason of disadvantaged group's formation in the perspectives in the level of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with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individual-case etc, and points out the dilemma faced by these three levels in the end. The thesis presents the possible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In the primary school,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ive types: Poor family and single parent type; Character-difference type; Gender-role type; Disability type; Physical deficiency type. What their common characters is: Great gap between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and other students group; Obvious imbalance in psychology; Intense unfairness in spirit; Low scores in learning; Separation between personal behavior and class activities. The main reasons for causing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lie in lack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unfairness of school education.
    Confronting the reality and the cause of the disadvantaged group in school, we can solve the problem by following ways: 1 .We should admit and resp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udents and students in school; 2.We should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of the family and the school; 3. We should update the school education conception; 4.We should change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current education.
引文
[1] 王思斌著: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 戚建庄金法著:素质教育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3] 崔相录主编: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4]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陆有铨著: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6] 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7] 刘旭东著: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8] 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 Stephen D.Brookfield著,张伟译: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10] 时蓉华著: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1] 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1999。
    [12] 陈向明著:在行动中学做质的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3] 陆有铨著:躁动的百年,[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14]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 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6] 肖川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17] 萧雪慧著: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萧雪慧教育随笔,[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8] 刘德华著:让教育焕发生命的价值:审视教育中的“罪”与“罚”,[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9] 胡东方著:教育新思维—东西方教育对话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0] 夏惠贤著: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1] 张汝伦著:思考与批判,[M].上海三联书店,1999。
    [22] 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3] 张敏杰著:中国弱势群体研究,[M].长春出版社,2003。
    [24] 马忠虎著: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5] 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6]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7]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8] 金生鈜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9] JIB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0] 周明星 曾令国著:家庭教育新区,[M].科学出版社,2001。
    [31] 谢维和著: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2] 钟志贤 范才生著: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3] 陈厚德著:有效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4] 郭元祥著: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5] 赵洪海著: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6] 卢梭著:爱弥尔,[M].商务印书馆,1978。
    [37] 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8] 沈红著:中国贫困状况与贫困形势分析,汝信,陆学艺,单天伦,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9] 李书磊著: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0] 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2] 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文化批判,[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43] 霍克海默著:批判理论,[M].重庆出版社,1989。
    [44] 乔纳森.H.特纳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的理论结构,[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45] 戴维·波普诺著,刘云德、王弋译:社会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6] 朱永新著: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7]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8] 马和民 高旭平著: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教育教育出版社,2000。
    [49] 项贤明著: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山系教育出版社,2001。
    [50] 程鸿勋著: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M].新世界出版社,2003。
    [51] 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 朱旭东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2] 唐恩群 屠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熊川武 江玲:理解教育的道路.[J].《人民教育》,2002(10)。
    [2] 吴康宁:简论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0(1)。
    
    
    [3] 李林:法制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J].《前线》,2001(5)。
    [4] 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3)。
    [5] 张富良:弱势群体及其社会关怀,[J].《理论与改革》,2002(5)。
    [6] 田菩提: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成因、现状及对策,[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7] 王玉兰:关注“弱势群体”,[J].《北京教育》,2003(1-2)。
    [8] 唐德海:泛论教育学视野中的弱势群体,[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9] 程天君:“差生”从何而来:基于教学过程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4(4)。
    [10] 刘树仁:新基础教育课程与学生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2(7)。
    [11] 黄志成:全纳教育展望:对全纳教育发展近10年的若干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3(5)。
    [12] 杨中枢: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性别倾向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13] 朱小石:课程改革应以现代教育评价制度为导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4,3。
    [14] 王一军:课程意识与教学觉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0).
    [15]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16] 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5(7/8)。
    [17] 顾志跃:全面性、差异性和主动性: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的三个问题,[J].《人民教育》,2002(8)。
    [18] 吴鹏森:论弱势群体的“社会报复”,[J].《全球化与中国社会的发展》,(2002社会学年会论文集),甘肃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中国 兰州。
    [19] 罗桂芬 白南风 仇雨临:社会心理承受力的深层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4(4)。
    [20] 朱力:脆弱群体与社会支持,[J].《江苏社会科学》,1995(6)。
    [21] L·科尔伯格R·马雅著:发展即教育之目的(上)(下),[J].《外国教育资料》,1995(2.3)。
    [22] 杨启亮:关怀普及:淡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化取向,[J].《教育研究》,2003(9)。
    [23] 姚本先 刘世清:论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公平,[J].《教育发展研究》,2003(8)。
    [24] 《大家文摘报》:[P].2002,4.8——4.12。
    [25] 马维娜:试析教育中的弱势群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
    [26] 黄崴:素质教育之我见,[P].《中国教育报》,1995.8.9.
    [27] 蔡敏: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情感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4(3)。
    
    
    [28] 田爱丽 张晓峰: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29] 韩立福: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3)。
    [30] 吴大庆:课堂教学的本义,[J].《教育探索》,2003(2)。
    [31] 马维娜:学校场域: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新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2] 金生鉉: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为教育的应然研究做一个哲学辩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
    [33] 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34] 石中英: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论思考,[J].《人民教育》,2002(1)。
    [35] 吕远:浅谈素质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J].《中国教育学刊》,2002(4)。
    [36] 江鹏峰:不评判学生:教师工作的一个原则,[J].《教育评论》,2001(1)。
    [37] 齐学红:教育的出发点: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J].《教育评论》,2000(5)
    [38] 刘旭东:西北地区课程改革实验遇到的难题及其解决思路,[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2)。
    [39] 金生鈜:论个人自由在教化中的地位,[J].(2002年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内蒙古。
    [40] 和学新:论尊重学生差异的教学策略.[J].《学科教育》,2000(12).
    [41] 周险峰 钟毅平:教师课堂教学功能期待偏差及其矫正,[J].《教育评沦》,2002(5)。
    [42] 燕国材:教育人本论刍议,[J].《云梦学刊》,1995(2)。
    [43] 臧铁军:考试的人道性及人道原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
    [1] Smith, E.A. Social Welfare: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1965,116.
    [2] Howard Gardner,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Palmer & Dodge Agency, 2000.
    [3] Fullan, M. and Pomfret, A.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 1977. Vol. 47, No.3.
    [4] 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and Henley: Rout ledge & Kegan Paul. 195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