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农牧民的个体分散经营越来越不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提高内蒙古地区农牧民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就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通过产业化经营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改革和发展深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形成,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农业生产者与其他参与主体追求市场风险回避和节约交易费用的结果。
     农业产业化具有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运作一体化、产品市场化的基本特征,对农牧民增加收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小康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产业化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形式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现阶段,内蒙古地区农业产业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毕竟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农牧民参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比重还很低,而且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并不规范,相应的法规制度还没有得到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农业产业化地区的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真正找到适合内蒙古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组织形式,不断提高内蒙古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和规模效益,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
     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农业产业化的内涵,特征,类型和意义等相关理论,并结合产业组织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实行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生产经营效率提升,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保证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回顾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发展的历程,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找出阻碍其发展的问题,通过历史分析,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出其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第三章根据内蒙古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发展“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加快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As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decentralized operation of individual farmers and herdsmen increasing competitio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to such an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incom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in Inner Mongolia,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must be implemented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rough the industrial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to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deepening of r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inevitable choic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issue formation i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agriculture, rising levels of commer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context of the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ers and others involved in the pursuit of market risk aversion and transaction costs savings result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specialization of production, business scale, operational integration, product market 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to increase revenue,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achieve well-off targe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gricultural Industry, a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the form and means of 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At this stage, although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Inner Mongoli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after all, at the initial stage, the farmers and herdsmen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por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rganization is still very low, and all typ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rganization is not standardize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have not been perfect, which we need to constantly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countries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from the experience, sum up in practice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real find in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business organization,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ner Mongolia areas the overall leve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nomies of scale,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to improve their lives.
     This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types and meaning of th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resolve small-scale farmers and contradictions big market to ensure that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s to improve the income of peasants.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status and problems. Recalling the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impeding their development, through histo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Chapter III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under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rough field research,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process of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farmers" development model, and proposed to speed up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Development of policy recommendations.
引文
①陈吉元:《中国农业形式及农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4)。
    ②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管理世界》1999(1)。
    ①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中国农业部主编:《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5》,第12页。
    ①丁力:《农业产业化新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12月,第64-66页。
    ①吕中楼:《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第89-92页。
    ①张晓山:《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77页。
    ①杨建文,等《产业经济学》,学林出版社2004年9月,第6页
    ①刘家顺、杨洁、孙玉娟:《产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6页。
    ①(美)迈克尔·迪屈奇著,王铁生、葛立成译:《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0页。
    ①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统计资料。
    ②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文献汇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页。
    ③内蒙古统计局2009年统计资料。
    ①刘景平,郑广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95页。
    ①刘景平,郑广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6-247页
    ②内蒙古统计局统计2009年资料
    ①包广才,等:《改革开放三十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出的变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11第40卷第6期。
    ①内蒙古统计局2009年资料。
    ②内蒙古统计局2009年资料。
    ③包广才,等:《改革开放三十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出的变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11第40卷第6期。
    ①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97-98页。
    ①吴群:《新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78页。
    ①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67页。
    ①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第70页。
    ①张晓山:《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63页。
    ①黄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比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59-62页。
    ①张晓山:《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62页。
    ①程同顺:《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40页。
    [1]吕中楼.《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第89-92页.
    [2]刘家顺、杨洁、孙玉娟.《产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6页.
    [3]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黄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基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比较》.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59-62页.
    [5]张晓山.《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探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62-63,177,180页.
    [6]丁力.《农业产业化新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12月.第61-80,107-108页.
    [7]中国农业部主编:《中国农业发展报告1995》,第12页.
    [8](美)迈克尔·迪屈奇著,王铁生、葛立成译.《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0-23页.
    [9]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文献汇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6页.
    [10]吴群.《新时期农业产业化路径选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11月.第78页.
    [11]孙亚范.《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3月.
    [12]孙良媛.《经营环境、组织制度与农业风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3月.
    [13]陈吉元.《中国农业形式及农业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4)
    [14]程同顺.《中国农民组织化研究初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40页.
    [15]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农业产业化经济概论》.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年2月.
    [16]刘景平,郑广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概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7-247,295-297页.
    [17]杨建文,等.《产业经济学》.学林出版社2004年9月.第6页.
    [18]谭昭华.《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调查报告》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2004.第1-6页.
    [19]于光军.《从土地承包到户到土地整合—内蒙古三十年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未来》.《经济》2008年5月.
    [20]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产业化办公室(乡镇企业局)《内蒙古自治区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公共财政支持农畜产品加工业情况》2008年.
    [21]《2009内蒙古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2]《内蒙古草原牧区重建牧区合作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资料2009.
    [23]包广才,等.《改革开放三十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产出的变迁》.《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11第40卷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