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隐喻:神垕钧瓷历史变迁的社会学考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豫中古镇神垕钧瓷特色文化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钧瓷特色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运作过程的历史考察,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风起的区域“名”文化或特色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一般性运作机制和运转逻辑,同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本理论的社会学框架。
     改革开放以来的神垕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以钧兴镇”的“钧瓷带动”文化经济发展战略,以钧瓷文化为核心,发展地方经济,使一个小小古镇成为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瓷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特别进入2007年以后,随着神垕钧瓷知名度的进一步张扬,在上级的关注和重视下,河南、许昌、禹州各级政府提出着力打造神垕钧瓷文化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力争在三五年内把神垕打造成“河南周庄”。以传统钧瓷文化为中轴的经济发展思路正在向更高水平的层级上拓展。钧瓷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不仅为地方带来发展的奇迹,还不失政治时机地与国家宏观的政治经济发展政策相契合,并已经逐渐形成一种日益成熟的文化经济发展战略运作机制。
     神垕钧瓷文化经济发展战略成功或成熟化运作的新型发展思路,在当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浪潮中具有相当的现实典型性和普遍意义。考察这种地方特色文化或“名”文化经济发展政策的一般性运作逻辑和机制,不仅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特别是社会学界对于这种“名”文化经济发展战略却少有真正学理上的分析。本研究从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出发,抱持两方面的雄心:一是通过对钧瓷文化历史变迁的考察分析,揭示钧瓷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运作逻辑和运转机制,进而发现一般性的“名”文化或地方特色文化经济发展战略的运行规则机制。二是通过对钧瓷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战略运行机制的考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资本理论。
     本研究沿循如下分析框架逐次深入:首先以“传统-现代”的视角重新构建神垕钧瓷发展历史(实际上也是“中国钧瓷”的史记纲要),由以从宏观的历史角度观察钧瓷文化资本的演化变迁——对于钧瓷这样特别尊重或强调“传统”继承的手工技艺,历史资源对其当代品质及资本形式的现代转化往往起着根本性影响。其次详细解释本研究的理论资源和研究视角。第三,分析钧瓷文化资本的三种形态:具体化的钧瓷艺人、客观化的钧瓷作品,以及制度化的资质或品质认证,考察了钧瓷文化资本内在结构的运作机制和运转逻辑。第四,分析作为钧瓷文化主体的钧瓷艺人在市场和政治双重作用下的结构分化,进一步考察作为钧瓷文化市场主体的钧瓷企业组织的历史演化和政府在钧瓷文化历史变迁过程的功用。最后,通过对钧瓷文化带动经济战略的解析,致力建构一般性的“名”文化或特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的运作机制和运转逻辑;同时通过钧瓷文化资本的运转和转换机制的分析,致力建构一般性的文化资本运转理论,并揭示文化资本理论与现代性的渊源关联。
     钧瓷文化历史变迁的社会学考察,开辟了一般性文化资本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即与布迪厄的“阶级分析”或“结构分析”不同的“过程分析”或发展分析。由此发现了在社会资本、经济资本之外,历史传统资源或历史资本和自然资源或自然资本对文化资本运转的根本性影响;在传承方式或者文化资本再生产方式上,传统的亲近性、单一性传承方式在像钧瓷文化资本这样更重视传统资源的文化资本形式而言,系统传授知识的现代学校教育方式显得不可能或不可及,进而在文化资本的传承资质或资格的认可上,感性、直观的认证方式依然显得犹为重要。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市场转型背景下,特别在现代产业化、工业化潮流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资本。都面临萎缩、退化甚至失真失传的危险。这也是传统文化资本现代性转化过程遭遇到的不得不克服的两难困境。
     考察钧瓷文化的运作机制和逻辑,为“名”文化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行提供了一般性框架。首先,“名”文化或特色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对地方特色文化传统的挖掘继承,推动这种传统文化资源历史名声的恢复,本色性的“继承”是地方文化经济发展战略形成、清晰化的逻辑起点;同时,在保持传统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创新,传统文化载体现代品质的提升,同样能够打造和提高传统特色文化本源的知名度。知名度的提升要通过不断完善公正的制度化形态,使文化资本的具体化形态和客观化形态从个体性向集体性或社会性转化。依托于这种文化资本获利的经济组织依赖这种知名度,进一步通过对高知名度的文化客观形态的市场化运作,促动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转化;政治组织借助其政治优势,借助特色文化资本的知名度,一方面纵向“向上”争取区域发展的各类稀缺资源;一方面横向向社会吸纳或引进自己发展的各类迫切需要的各类资源,这种双向的资源汲取运动是伴随着地方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的,从而形成特色文化资源带动地方社会、政治、经济良性运转的逻辑机制。
The su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Jun porcelain characteristic culture in ancient Shen Hou town in central Henan province.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evolv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strategy of Jun porcelain characteristic culture driving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study explores the general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logic of the strategy of regional "Name" cul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driv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which has been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as well as the sociology ramework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Shen Hou town has been trying to find out the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Shen Hou through Jun porcelain culture".Centering On this culture while developing local economy,Shen Hou town has made remarkable economic achievement and established itself as the national or even world renowned key porcelain region.In particular,with Shen Hou Jun porcelain's growing popularity since 2007 and the concern of the authorities,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Henan,Xuchang and Yuzhou has proposed the policy of building the Shen Hou Jun porcelain cultural industry.Adherin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governments attempt to make SHEN HOU the "Zhouzhuang of Henan"within three to five years.Economic development idea taking traditional Jun Porcelain culture as central axile is exploiting to higher level.Jun Porcelain-led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not only brings local development miracle,but also comply with the national macr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now,it has gradually formed an increasingly mature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success of Shen Hou Jun porcelain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r the mature operation of this new type of development idea,has great actual representativeness and universal significance in the current economic restructuring wave in China.The study of the general operation logic and mechanism of such local characteristic culture,or the "Name" 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not only possesses huge practical significance,but also has profound theoretical value.However,the academia,especially the sociology Circles,has long been short of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is 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Based on Pierre Bourdieu's culture capital theory,this study attempts to attain two objectives:1.Revealing the operation logic and mechanism of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driven by the Jun Porcelain Culture through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in Jun Porcelain Culture,thus seeking the operation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the normal "Ming" culture or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2.Building a cultural capital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oristic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Jun Porcelain Culture-l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Following an successive framework,this study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s: First of all,the rebuilding of the Shen Hou Jun porcelain development history through a "traditionalmodern" view.which is in fact the outline of Jun porcelain historical records,particularly from a macro point of view to observe the evolution of Jun porcelain cultural capital.As for Jun porcelain which especially emphasizes or respects "traditional inheritance",historical resources exert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its temporary quality of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its resources and capital into a modern form.This was followed by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is study theory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Third,Ju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three patterns:the specific artist Jun,Jun objective of the work,as well as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quality or quality certification,Jun visited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operation of the logic..Fourth,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cultural Jun artists in the market and political role under the dual structure of the division,and further study of the cultural market Jun Jun main business organizations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Ju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Function.Finally,on Jan's strategy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cultural analysis,and general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logic.At the same time,through Jun cultural capital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conversion,building the general operation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theory, and reveals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the modern theory of the origin and releVance.
     Ju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study of sociology,cultural capital of the general opening up theoretical studies of a new vision,that is,the Bourdieu's "class "or "structural " analysis, which is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Resulting in the discovery of social capital,economic capital,resources and historical tradition or history or natural resources,capital and natural capital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the fundamental influence,In the way of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the cultural,capital,close to the traditional,single In the way of transmission of cultural Capital such as Jun pay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capital, the system of imparting knowledge of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appears to be impossible or not and then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capital qualification or qualification recognition,the perceptual, intuitive way of certification remains still appears to be of paramount importance.Especially in the contemporary context of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in particular,modern industrialization,the impact of the trend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capital are facing shrinking,the degradation of the risk of lost or distorted.This is als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modern capital into the process had to face the dilemma to overcome.
     Jun's inspection of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ulture and logic,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provides a general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adopted by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mining succession to achieve this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to restore the reputation of history,the character of the "succession" is the local culture to form a strategic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logic of a clear starting point.At the same time,it maintains the best traditions on the basis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ys a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modern-quality vector.Upgraded to the same build and enhance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known origin. To enfiance the visibility of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ized form of justice,the cultural capital of the specific objective of the shape and form of individual or collective aptitude social transformation.Relying on such a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economic profit organizations that rely on name recognition,and furthered by engaging in cultural well-known objectivity of the state's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apital into economic capit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 with its political advantage,with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well-known capital, on the one hand,vertical "up"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scarce resources;on the one hand,horizontal to the community:or to absorb the introduction of its own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much-needed resources to draw on the resources of this two-way movement is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demand of deepen.To form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resources,promote social,political,economic logic of the benign operation of the mechanism.
引文
[1]转引自晋佩章:《中国钧瓷艺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127-146页。
    [2]叶喆民:《河南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载《文物》1964年第8期第27-36页。
    [1]叶喆民:《河南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载《文物》1964年第8期第27-36页。
    [1]苗锡锦主编:《钧瓷志》,1999年1月版第48页。
    [2]同上。
    [1]阎夫立等:《中国钧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第433页。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第433-434页。
    [1]河南省禹县志变为总编辑室编印:《禹县大事记资料选编(公元前2277年.公元1984年)》第32页。
    [2]杨恒珊:《钧瓷发展史概述》,载《河南史志资料》第五辑。
    [3]见2008年3月10日《大力弘扬钧瓷文化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禹州市神厘镇特色文化产业汇报材料》第2页。资料来源:神厘镇档案室。
    [4]杨玉润:《曹广权在禹轶事》,载《禹州文史资料》第八辑第92页。
    [1]苗锦主编:《钧瓷志》,1999年1月第一版版第59页。
    [1]赵霁虹、许廷合:《第五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暨第43届国际陶艺大会禹州分会隆重开幕》,《许昌日报》2008年9月18日头版。
    [1]Bourdieu,Pierre,1989,The forms of capital,in J.G.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York,P.244.
    [2]Bourdieu,Pierre,1979,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1984.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101-114.
    [1]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P192-193。
    [2]Bourdieu,Pierre,1979,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1984.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Iy Press,p1-7.
    [1]Edward Grant Andrew,Pierre Bourdieu Nertitioner of a Theory of Practice,iichiko,新曜社,2002,p,47。转引自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12
    [1]Dimaggio,P.,Review Essay:"On Pierre Bourdieu",AJS.,Vol.84,No.6:Dimaggio,P.,"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ASR.Vol.47.No.2.1982.
    [2]朱伟珏:《布迪厄“文化资本论”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5月版。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载《社会科学》2005年6期P117-123。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3期。
    [3]#12
    [4]约翰·霍尔,“文化资本:等级地位、阶层、性别和种族的不全面研究”,《全球化与文化资本》(薛晓源、曹荣相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转引自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3期。
    [2]周红云:《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2期。
    [3](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1]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4期P52-59。
    [2]Granovetter,Mark.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Granovetter,Mark.1974,Getting A Job.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Granovetter,Mark.1982,"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in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edited by Nan Lin and Petter V.Marsden.Beverly Hill,CA:Sage.
    [3]参见,Ronald Burt,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pp.13-34,45-49.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4]布迪厄、华康德(Bourdieu,Pierre and Wacquant,Ioic):《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P134、133、347、143、142、172、222、22-23、376。
    [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P25、P78。
    [2](美)林南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
    [3]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殊动力》,《社会学研究》1995年6期P46-58。
    [4]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2期。
    [5]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载《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3期。
    [6]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载《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3期。
    [1]参见:郭贵春、宋艳琴:《丹尼尔·贝尔:社会分析方法论》,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年第2期第20-25,42页。
    [2]参见[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丁学良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6年新版序言》。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学术研究》2007年第6期。
    [1]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刊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3]郑杭生杨敏:《新布达佩斯学派狭义转型论的重大理论缺陷》,载于《红旗文稿》2008年第3期。
    [4]美国人类学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长期致力于农村社区的研究,自1930年起对墨西哥南部尤卡坦进行了长达16年的考察,曾到中国、印度、波多黎各及欧洲考察。在《农民社会与文化》(1956)一书中,他首次提出大传统(great 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 tradition)的这对概念范畴。在他看来,拥有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传统的都市社区,跟保持有大量口传的、非正式记载的文化内涵的乡村社区,是很不相同的。雷德菲尔德以大传统和小传统来指称文明社会的两个方面,前者指都市文明,后者指地方性的社区文化。他强调大传统是一个社会中占优势的文化模式,为整个文化提供了规范性的要素,形成了整个文明的价值内核(尤其是体现为都市文明的文化模式);而小传统的各种因素往往是由大传统进行解释的,大传统创造了文化,小传统只是简单地接受而已。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把“大传统”视为建立在书面文本基础上的、合理 化的传统,其形式有宗教、民族国家的规范及意识形态等;“小传统”是存在于地方社区中的、表现为形形色色的小型口承文化(oral culture),如魔术、巫术和当地的其他习惯、日常生活的惯例等。这些小传统与过滤下来的合理化的“伟大传统”“不是相去甚远便是直接冲突”。 现代性过程的重要一面是民族国家的不断成长走向极盛,其间,地方社区的人民不断从地方性制约中解放出来,直接面对国家的全民性规范、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的过程。参见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一种“大传统”和“小传统”的社会学视野》,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1]郑杭生:《警惕“类发展困境”--社会学视野下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新形势》,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2]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4期。另参见郑杭生:《新型现代性及其在中国的前景》,载《学术月刊》2006年2期和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
    [1]参见2008年7月2日笔者所做“温剑博访谈”记录,温剑博为许昌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秘书长。
    [2]郭雯、李小娟::《许昌学院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了》,载《许昌日报》2007年7月20日。
    [3]赵霁虹:《我市钧瓷技术人才即将“批量化”培养》,载《许昌日报》2008年4月8日。
    [4]参见李英杰:《我市钧瓷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思考》,《禹州通讯》2008年7月8日。李英杰时为禹州市钧瓷文化发展委员会主任、禹州市委副书记。
    [1]陈万里:《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紫禁城出版社、雨木出版社1990年版第105页。
    [1]苗锡锦主编:《钧瓷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第113页。
    [2]见张金伟:《“钧瓷新工艺”的回顾与思考》,载禹州钧瓷发展委员会会刊《钧瓷研究》2007年9月(总第二期)第5-8页。
    [1]李争鸣、丁建中、温剑博等:《追根求源话钧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第73-74页。
    [2]耿青岩:《钧窑的兴起与钧窑艺术》,载载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河南文物研究所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第75-76页。
    [3]李知宴认为,钧瓷造型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倾向,体现出一种纯粹的民族精神。见李知宴:《钧瓷的艺术成就》,载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河南文物研究所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第23页。
    [4]李知宴:《钧瓷的艺术成就》,载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河南文物研究所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第23页。
    [5]张金伟《浅谈钧瓷艺术的发展方向》,载许昌中国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刊《中国钧瓷》(创刊号)2004年10月第21页。
    [1]阎夫立等著:《中国钧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2]参见赵霁虹:《创新,让钧瓷艺术更加绚丽》,载《许昌日报》2008年9月18日:赵霁虹:《钧瓷之光让人“眼前一亮”》,载《许昌日报》2008年9月28日。
    [1]阎夫立等著:《中国钧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发展史上最“产业化”的成功试验,但因为缺乏窑变效果和乳浊感以及颜色单一而夭折。实际上现在流行的气烧工艺也像当年的新工艺生产一样受到钧瓷界的诟病。钧瓷艺人也在探索气烧达到煤烧、柴烧那样的窑变效果和乳浊感。
    [1]河南省禹县志编委总编室编印:《禹县大事记资料选编(公元前2277年-公元1984年)》第32页。
    [2]杨玉润:《曹广权在禹轶事》,载《禹州文史资料》第八辑第92页。
    [3]一说清末神垕钧瓷生产厂家发展到50家(参见杨恒珊:《钧瓷发展史概述》,载《河南史志资料》第五辑)。一说当时神垕本地烧制钧瓷10多家(参见2008年3月10日《大力弘扬钧瓷文化,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禹州市神垕镇特色文化产业汇报材料》,资料来源:神垕镇政府档案资料室)。
    [4]河南省禹县志编委总编室编印:《禹县大事记资料选编(公元前2277年-公元1984年)》第35页。
    [1]河南省禹县志编委总编室编印:《禹县大事记资料选编(公元前2277年-公元1984年)》第36页。
    [2]王照青:《回忆禹县县立陶瓷职业学校》,载《禹州文史资料》第八辑第136页。
    [1]苗锡锦主编:《钧瓷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P233-241。
    [1]赵学仁:《钧瓷的发展》,河南省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河南钧官窑址博物馆出版2000年8月第一版P82-112。
    [1]参见苗锡锦主编:《钧瓷志》“大事记”,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第301-336页。
    [1]赵学仁著:《钧瓷的发展》第45-48页。
    [2]1990年12月15日中共神垕镇委员会向时任禹州市市长连子恒的《关于筹建钧瓷研究所问题研讨会纪要汇报》。
    [3]赵学仁著:《钧瓷的发展》第48-49页。
    [1]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再考),《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3期。
    [2]郑杭生杨敏:《新布达佩斯学派狭义转型论的重大理论缺陷》,载于《红旗文稿》2008年第3期。
    [明]明嘉靖《钧州志》点注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发行。明嘉靖33年(1554年)成书的的《钧州志》,现存宁波天一阁孤本,2007年由禹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注出版。
    [清]朱裴修等:顺治《禹州志》。
    [清]刘国儒等:康熙《禹州志》。
    [清]邵大业等:乾隆《禹州志》。
    [清]朱炜等:道光《禹州志》。
    [清]宫国勋等:同治《禹州志》。
    [清]朱琰撰,傅振伦译注:《(陶说)译注》,轻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清]徐之衡:《饮流斋说瓷》,邓宝辑:《美术丛书》三集第六辑。
    [清]陈浏:《陶雅卷》(下)。
    [清]寂园叟:《陶雅》,中国书店1991年影印贵山房重刊本。
    [清]佚名:《南窑笔记》,邓宝辑:《美术丛书》四集第一辑。
    [清]蓝浦:《景德镇陶录》,中国书店1991年影印同治刊本。
    曹广权等:民国《禹县志》。
    苗锡锦主编:《钧瓷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晋佩章著:《钧窑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出版。
    晋佩章著:《中国钧瓷艺术》,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晋佩章著:《话说钧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出版。
    晋佩章,晋晓童编著:《中国钧窑探源》,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陈万里:《中国青瓷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陈万里:《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紫禁城出版社、雨木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冯先铭:《冯先铭中国古陶瓷论文集》,紫禁城出版社、雨木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图典》,文物出版社1998年1月版。
    冯先铭:《中国古陶瓷文献集释》(上),台湾艺术图书公司2000年1月版。
    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月版。
    李辉柄:《宋代官窑瓷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李辉柄:《中国瓷器鉴定基础》,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8月版。
    李辉柄:《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两宋瓷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中国的瓷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63年版。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古陶瓷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李国桢、郭演仪:《中国名瓷工艺基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6月版。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河南文物研究所、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10月第一版。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1996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
    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版。
    叶喆民:《中国陶瓷史》,三联书店2006年1月版。
    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第一版。
    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官钧”瓷器研究》(未刊稿),2006年11月。
    张发颖:《唐英集》,辽沈出版社出版1991年10月版。
    杨静荣:《古陶瓷鉴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熊寥:《中国陶瓷古籍集成》,江西科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
    赵青云、赵文斌著:《钧窑瓷鉴定与鉴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
    赵青云著:《中国古陶瓷标本·河南钧台窑》,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
    赵青云著:《钧窑》,文汇出版社2003年出版。
    阎夫立、阎飞、王双华著:《中国钧瓷》,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
    阎夫立编选:《钧瓷的传说》,海燕出版社1999年出版。
    李争鸣编著:《追根求源话钧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出版。
    李争鸣编著:《中国当代钧瓷名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王根发、张天惠、周占林编著:《中国钧瓷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
    苗峰伟编著:《钧瓷乾坤》,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苗峰伟主编:《大宋官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金堂钧窑编印:《钧瓷春秋》。
    梅国建、熊云新编:《二十世纪中国传统钧瓷》,文物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梅国建、熊云新、刘富安编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钧瓷作品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张金伟、李少颖著:《钧台窑发现与探索》,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杨国政、杨永超著:《中国钧瓷工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
    李争鸣编著:《中国钧瓷十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刘国安、周应和等编著:《河南省禹县钧瓷一厂志(1953-1984)》,1985年11月刊印(内部资 料)。
    地方国营瓷厂:《钧瓷简介》(草稿),1973年6月刊印(内部资料)。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中国古陶瓷研究》第七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禹州官钧窑址博物馆编:《2005中国禹州钧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象出版社2007年4月版。
    禹县志编委总编辑室编印:《禹县人物资料汇编》,1986年3月。
    河南省禹县志编委总编辑室编印:《禹县大事记资料选编(公元前2277年-公元1984年)》(增订本),1985年6月刊印(内部资料)。
    禹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国钧瓷志》,2008年6月“征求意见稿”。
    禹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禹州志》(修订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修订重印版。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河南古瓷窑址资料汇编》(内部印刷),1985年9月。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禹州钧台窑》,大象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中华民国文物艺术品收藏家协会:《夺得千峰翠色来“青瓷之美”特展文学选粹·1991》,1991年8月刊印。
    岳先洲、郭全德主编:《禹州市工运人物志》,1991年10月内部刊印。
    李震、霍子敬主编:《中国共产党禹州市瓷厂组织史》(1949年4月-1998年12月),1999年6月内部刊印。
    林斌:《钧瓷英魂--任坚传》,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5年1月出版。
    任星航:《钧艺千秋--钧瓷传人任星航自述》,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赵学仁著:《钧瓷的发展》,河南省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河南省官钧窑址博物馆2000年8月第一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禹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禹州文史资料》第八辑,1995年10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禹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禹州文史资料》第三辑(钧瓷专辑),1987年10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许昌市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许昌文史资料》第十八辑,2004年10月。
    田培杰著:《岁月无痕》,世界文明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3月出版。
    许昌中国钧瓷文化艺术研究会编印的内部会刊:《中国钧瓷》(2004年10月创刊号;2005年1月总第二期,2005年10月总第三期)。
    禹州市钧瓷研究所编印的内部季刊:《钧瓷研究》(2007年创刊号总第一期、2007年9月总第二期、2007年12月总第三期)。
    张国栋、温剑博主编《中国当代钧瓷宝鉴·钧魂》,中国国际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温剑博主编:《中国当代钧瓷宝鉴·神艺》,2004年6月刊印(内部资料)。
    陈万里:《禹州之行》,《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2期。
    陈万里:《汝窑的我见》,《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2期。
    秦大树:《论磁州窑与定窑的联系和相互影响》,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年4期。
    秦大树:《河南省禹州市神厘镇刘家门钧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11期。
    秦大树:《钧窑三问--论钧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5期P19-29。
    秦大树:《钧窑始烧年代考》,载《华夏考古》2004年第2期。
    秦大树:《河南省禹州市神厦镇下白峪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5期。
    秦大树、赵文军、刘岩:《河南省禹州市神厘镇下白峪窑址发掘简报》,载《文物》2005年5期P16-37。
    秦大树:《论“窑系”概念的形成、意义及其局限性》,载《文物》2007年5期。
    关松房:《金代瓷器和钧窑问题》,载《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2期。
    李知宴:《关于钧瓷几个问题的探讨》,载《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8年2期P123-129。
    冯先铭:《河南临汝县宋代汝窑遗址调查》,载《文物》1964年8期。
    陈万里、冯先铭:《故宫博物院十年来对古窑址的调查》,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1期。
    冯先铭:《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年1期。
    冯先铭:《略谈北方青瓷》,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58年1期。
    叶喆民:《河南省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载《文物》1964年8期P27-36。
    李辉柄、李知宴:《河南鲁山段店窑》,载《文物》1980年5期。
    李辉柄:《钧窑的性质及其创烧年代》,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2年2期。
    刘凯民、李洁、苗锡锦、刘春伟、苗长强:《唐代花瓷釉的本质及其与后世分相乳光釉的关系》,载《山东陶瓷》2006年29卷1期。
    刘凯民:《钧窑釉的研究》,载《山东陶瓷》1981年第一期P40-57.
    刘凯民:《钧窑釉的进一步研究》,载《中国古陶瓷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P239-241.
    张义:《唐代花瓷釉的实验和形成机理分析》,《中国陶瓷》2006年第42卷第10期。
    张义:《中国钧瓷釉的分相与析晶》,载《硅酸盐通报》2008年第27卷第3期。
    赵青云:《钧台窑的兴起与兴盛》载《景德镇陶瓷》1984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二辑》。
    赵青云:《河南禹县钧台窑址的发掘》,载《文物》1975年6期。
    赵青云:《河南禹县钧台窑遗址的发掘》,载《文物》1975年9期P57-63;
    陈显求:《唐代花瓷的结构分析研究》,载《硅酸盐通》1986年6期P6-11。
    王世兴:《夺千峰翠色-钧瓷艺术欣赏》,载《陶瓷研究》2001年2期P33-37。
    王世兴:《元代钧瓷艺术特色》,载《陶瓷科学与艺术》2004年4期P57-58。
    王世兴:《宋代钧瓷的艺术特色》,载《陶瓷科学与艺术》2004年3期P51-54,
    王世兴:《钧瓷科学美》,载《陶瓷研究》2004年2期P36-39。
    王世兴:《新钧瓷的鉴赏与收藏》,载《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年2期P53-56。
    郭强:《钧瓷釉的仿制实验》,载《中国陶瓷》2001年4期。
    冀启明:《钧瓷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探析》,载《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9卷5期。
    李国霞、高正耀、冯松林、杨勇、田红宇、杨大伟、孙洪巍、李融武、赵维娟、赵青云、孙新民、赵文军、郭敏、谢建忠:《三种釉色钧官瓷和现代高档钧瓷的中子活化分析》,载《硅酸盐学报》2008年第6期。
    郑军:《宋代钧瓷官窑的监管机制》,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秦宏:《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浅谈宋瓷生态之美》,载《云梦学刊》2007年第2期。
    杨益民、冯敏、毛振伟、王昌燧、凌雪:《汝瓷及其仿制品瓷釉的显微结构分析和“汝钧不分”难题的破解》,载《分析测试学报》2005年第6期。
    刘学功:《试论乡镇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神厘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启示》,载《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3期。
    刘学功、朱俊阁:《钧瓷业可持续发展与神厘的城镇化》,载《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丁建中:《气烧钧瓷产品缺陷分析及预防》,载《陶瓷科学与艺术》2004年第1期。
    周晓峰:《论中国钧瓷艺术的历史演进》,载《艺术教育》2006年第4期。
    王升、李国霞、孙洪巍、赵维娟、李融武:《应用PIXE技术无损鉴别天青色古钧瓷和古汝瓷》,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洪秀明:《浅议钧瓷及其“窑变”之艺术美》,载《陶瓷工程》2001年第5期。
    李欣营、李中阳:《浅析钧瓷的恢复和发展》,载《陶瓷研究》1990年第4期。
    李浩:《禹州以钧瓷为媒打造“中原名镇”》,载《中国建设信息》2003年第296期。
    赵维娟、李融武:《用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古钧瓷和古汝瓷起源关系》,载《核技术》2002年第2期。
    赵维娟、李融武:《用指纹元素分析古汝瓷和古钧瓷的起源关系》,载《核技术》2002年第6期。
    王光尧:《明清仿钧窑瓷器的文献考察》,载《文物世界》2001年第3期。
    刘建华、高正耀:《古钧瓷和仿古钧瓷的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载《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2期。
    苗松华:《钧瓷新工艺的研究与分析》,载《河北陶瓷》1992年第4期。
    丁建中、李桂彩:《天蓝釉钧瓷探秘》《河北陶瓷》1991年第1期。
    高正耀、晋佩章:《元代钧瓷釉的穆斯堡尔谱分析》,载《核技术》1992年第3期。
    苗松华:《用氧化焰烧制钧瓷》,载《河北陶瓷》1993年第1期。
    李建锋、曹石领:《天蓝色钧釉的试验研究》,载《河北陶瓷》1993年第2期。
    许海君、朱淑芳:《点与线在钧瓷造型中的应用》,载《河北陶瓷》1993年第5期。
    苗松华、张现利:《墨唐钧的研制》,载《陶瓷》(湖南)1993年第6期。
    高正耀、黄忠祥:《古钧瓷和现代钧瓷的模糊聚类分析》,载《核技术》1997年第9期。
    丁建中:《钧瓷窑变的艺术特征及影响因素》,载《陶瓷工程》1998年第6期。
    张天政:《古今钧瓷之鉴别》,载《陶瓷工程》1998年第6期。
    孙洪巍、王淑玲:《烧成工艺对钧瓷釉呈色的影响》,载《陶瓷》(咸阳)2000年第3期。
    李国霞、李融武:《古钧瓷和现代钧瓷的指纹元素分析》,载《河南科学》2000年第4期。
    孙洪巍、杜新玲:《组成对钧瓷釉呈色的影响》,载《中国陶瓷》2000年第6期。
    罗永明、赵海雷:《钧釉呈色机理及烧制工艺的研究》,载《陶瓷》(咸阳)2000年第6期。
    赵霁虹、许廷合:《钧瓷之光让人“眼前一亮”--省陶瓷专家张玉骉刘延忠谈钧瓷》,载《许昌日报》2008年9月28日第三版。
    杨俊峰:《中国钧瓷综论》,载《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4期P30-32。
    赵克俭、赵淑珍:《钧瓷史话》,载《中州统战》1999年10期P8-40。
    阎夫立:《钧瓷的发展及其特点》,载《史学月刊》1994年5期P25-50。
    张金伟、徐华烽、李少颍:《试析钧瓷艺术发展的经济社会因素》,载《美与时代》2005年5期P21-23。
    毛保枝、苗锡锦:《浅谈钧瓷的窑变艺术》,载《中原文物》1997年4期P118-120。
    贾福林:《钧瓷的鉴赏与收藏》,载《中国艺术报》2007年。
    江巨源、尚玮民:《从民间走出的宫廷贡瓷--钧瓷》,载《河南科技报》2007年。
    胡珂:《中国钧瓷起源于北宋时期》,载《中国矿业报》2005年.
    贾福林:《泥土烧成的黄金--钧瓷》,载《中国文化报》2006年。
    刘俊旺:《钧瓷“三谜”初探》,载《人民政协报》2006年。
    李涛、张华君、李岚:《发现“传世宋钧”的秘密》,载《河南日报》2004年。
    张华君、李涛:《专家破译钧瓷“身世”》,载《河南日报》2005年。
    杨静荣:《正说钧瓷》,载《中国文物报》2001年。
    陈辉:《河南名瓷探寻复兴路》,载《河南日报》2007年。
    赵会军、李景州、赵明星:《河南登封新发现钧瓷窑址》,载《中国文物报》2007年。
    张琪:《钧窑瓷》,载《东南文化》2002年11期P75-76。
    丁鹏:《钧变-访钧瓷专家阎夫立》,载《中州今古》2004年5期P18-19。
    洪秀明:《浅议钧瓷及其“窑变”之艺术美》,载《陶瓷工程2001年5期P49-50。
    温剑博:《道之愈深,行之愈远--钧瓷审美随想》,载《东方艺术》1998年3期P62-63。
    刘进亭、白朝阳:《漫话禹州钧瓷》,载《档案管理》1999年3期P22。
    王继熊:《国之瑰宝-钧瓷》,载《上海工艺美术》1998年2期P11-12。
    张天政:《禹州钧瓷的艺术特色与传统工艺》,载《陶瓷工程》1998年3期P52-55。
    赫连玉芳、刘土岭:《钧台·钧窑·钧瓷》,载《中州今古》1998年6期P46。
    安廷瑞:《禹州唐代古瓷窑群遗址的发现与研究》,载《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21卷1期。
    李松涛:《河南历史文化名镇神厘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2005年郑州大学硕士论文。
    马克思:《资本论》,郭大力,王亚南译,人民出版社,1953年。
    包亚明:《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列维-斯特劳斯:《原始思维》,影印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徐崇温、刘放桐、王克千等:《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罗红光:《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朱伟珏:《布迪厄“文化资本论”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和行动的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李惠滨、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版。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版。
    王洪伟:《国家与社会:一个中原社区里的民间信仰表述》,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
    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50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朱国华:《习性与资本: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萧俊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与文化再生理论》,载《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4期。
    闫西安:《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及其实践价值研究》,载《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2期。
    王宏伟:《布尔迪厄评介》,载《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12期。
    邓琐:《实践中超越--析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理论》,载于《青年研究》,2000年1期。
    王岳川:《布迪厄的文化理论透视》,载于《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经济研究》1996年6期。
    朱伟珏:《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社会科学》2005年6期。
    朱伟珏:《超越社会决定论》,《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3期。
    [美]布朗(Brown,Tomas Ford):《社会资本理论综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2期。
    陈宇秦:《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局限及应注意的问题》,《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期。
    戴萍萍:《社会资本理论综述》,《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5期。
    周红云:《社会资本:布迪厄、科尔曼和帕特南的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4期。
    吴江、黄晶:《社会资本理论剖析》,《理论学刊》2004年5期。
    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的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3期。
    孙丽军、石磊:《社会资本:文献与》,《湖湘论坛》2004年4期P71-73。
    爱德华·格拉泽、罗建辉《社会资本的投资及其收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2期P34-41。
    蒋春华:《试论社会资本的性质》,《企业经济》2004年2期P174-175。
    张文宏:《社会资本:理论争辩与经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年4期P25-37。
    王积超:《社会资本及其测量的理论研究》,《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期P63-66。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龙虎:《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2期P25-33。
    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3期P51-59。
    吴江、黄晶:《社会资本理论剖析》,《理论学刊》2004年5期P40-43+129。
    方智毅:《关于社会资本的几个问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3期P12-13+18。
    张克中、郭熙保:《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理论及展望》,《当代财经》2004年9期P5-9。
    顾慈阳:《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天津大学》2004年8期。
    郑杭生、奂平清:《社会资本概念的意义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学术界》2003年6期。
    张广利、桂勇:《社会资本:渊源·理论·局限》,《河北学刊》2003年3期。
    陈宇秦:社会资本理论的解释力及其困境》,《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5期。
    张文宏:《中国的社会资本研究:概念、操作化测量和经验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3期。
    钟涨宝、黄甲寅、万江红:《社会资本理论述评》,《社会》2001年10期。
    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2期。
    托马斯·福特·布朗、木子西:《社会资本理论综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2期。
    赵延东:《“社会资本”理论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3期。
    边燕杰:《社会资本研究》,《学习与探索》2006年2期。
    周红云:《社会资本理论述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5期。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3期。
    何君安:《社会资本理论若干问题的再探讨》,《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6年新版序》,丁学良译,见http://www.ptext.cn/section_gwsc.php。
    郑杭生:《究竟如何看待“价值中立”?》载《社会科学研究》(成都)2000年第1期。又见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173页。
    郑杭生:《中国社会学百年的轨迹》,载《东南学术》1999年第5期。又见郑杭生《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郑杭生:《费孝通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载《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1期。
    郑杭生:《当代中国理论社会学面临的创新任务》,载《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1期。
    郑杭生:《论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期。
    杨敏、郑杭生:《依然在路上:穿越历史大弯道的个人与社会》,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6期。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对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6期。
    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被发明》,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3期。
    郑杭生:《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载《学术研究》2007年6期。
    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日趋成熟的中国社会学--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几个重大问题》,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3期。
    郑杭生、杨敏:《新布达佩斯学派狭义转型论的重大理论缺陷》,载于《红旗文稿》2008年3期。
    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载《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4期
    郑杭生、杨敏:《“两种类型的现代性与两种类型的社会学--现代性与社会学的全球之旅”》,载《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期。
    郑杭生:《“三失”制约中国社会矛盾高发期”》,载《南方日报》,2006年5月25日。
    郑杭生:《“论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被发明”》,载《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杨敏:《现代性的反叛与理论社会学的前景》,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1期。
    Pierre,Bourdieu,1979,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1984.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ierre,Bourdieu,1985,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Theory and Society,vol.14.
    Pierre Bourdieu,1966,Condition de classe et position de classe,Archives europ(?)ennes de sociologre.
    Pierre,Bourdieu,1987,"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vol.32.
    P.Bourdieu,"The Form of Capital",in J.G,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1989.
    Lin,Nan,1989,"Chinese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nese Society",Bulletin of Sociology,25:467-87.
    Lin,Nan and Gina lai.1995."Urban Stress in China",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41(8):1131-45.
    Lin,Nan.1999."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5:467-87.
    Lin,Nan,2001," Guanxi:A Conceptual Analysis."pp.153-66 in The Chinese Triangle of Mainland,
    Taiwan,and Hong Kong: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edited by Alvin So,Nan Lin and Dudley Poston.Westport,CT:Greenwood.
    Lin,Nan,Social Cap 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19-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