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经验与反思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庆阳作为传统中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人文底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有“中国农耕之乡”、“中国香包之乡”美誉。此外,庆阳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较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受制于时代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因素,庆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总结成绩和分析困难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第一部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针对容易混淆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澄清;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通行的做法,并进行了比较。
     第二部分为庆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出立法保护、政府推动、积极申报遗产项目、“公司+农户”文化产业化尝试、灵活的机构设置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等六条经验。
     第三部分是对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工作中面临的困难的分析,存在传统流失,后继无人的难题,如“有包无香”——人文底蕴的流失,“有纸无剪”——传统艺人的断层,“有皮无影”——陇剧基础的侵蚀,以及现代化生产工艺对传统制作工艺的冲击等;存在法制保障缺位,维权困难,如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缺位、人口流动对文化产业品牌的影响、侵权事件频发、维权困难等。
     第四部分试图解决第三部分的困难,从完善法制保障,产业发展与相关文化、技术研究相互结合联动发展,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结合,“强制传承”——民间艺术进课堂,保护理念转变——从“博物保护”到“整体保护”,加强档案建设等六方面进行阐述。
     第五部分是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引发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分别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基础(积极保护亦或放任的判断依据),对政府主导的行政保护模式中政府保护动机的质疑,关注本土文化发展转变保护观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软实力之间的关系等。
     第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观点,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尤其是要尊重现实。
QingYang District, as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a, has abundant details of culture and colorfu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refore she enjoys many great appellations, such as‘The cradle of Chinese agriculture’,‘The hometown of fragrant sachet’and so on. With regard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ome measures have been adopted earlier by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positive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Many difficulties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legal protection due to social factors and self-disadvantages. The main context of this paper is the achievements and difficulties of legal protection in intangible cultural protection.
     The paper wa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at is more, some familiar mistakes were clarified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finition. Besides, international measures of legal protection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re formulat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were compared.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ing legislative protections, governmental actions, applications of heritage items, attemp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stitutions establishment and efficient working mechanisms.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which should be coped with during the process of executing the law.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foundation was corroded by modern craft, such as‘the package without spicery’,‘the paper no shape’and‘the framework no simulacrum’and so on. Other hand, many social factors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e, for instance, legal deficiencies, population flow and difficulty to the defense of the rights.
     The fourth part attempts to solve the mentioned problems above. The plan will be remarked from six aspects, including improvement of legal guarante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levant aspects, combin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opularization of folk art, change of protective way ( from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to overall protection ).
     The fifth part points out several theories about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QingYang District. The focus is to argue the valuable foundation of the actions and the aim of governmental model. Besi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national soft power was discussed.
     The sixth part summarizes all of points in this paper, name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uman-orientat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reality and history should be respected, especially reality.
引文
①如世界八大奇迹都是人类文明成果。
    ②如埃及金字塔在修建阿斯旺大坝时搬迁遇到的问题。在我国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的制作工艺,至今仍然无法达到。
    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②费安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③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2页。
    ①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②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③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④如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是典型的沿河文明,文化中的温和、内敛、服从隐忍的特质较明显,而西方文明于其环海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个性、自由、冒险的因子较多。
    ⑤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①髙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学术概念的成型》,《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①宋兆麟:《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界定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①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②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③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7页。
    ①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①据《兰州日报》2006年2月17日。
    ②②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的通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附件)。
    ①张济和、靳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取得显著成果》,《经济日报》2009年12月13日第5版。
    ①《中国五年投入2.36亿元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http://www.ccnt.gov.cn/xxfb/xwzx/whxw/200803/t20080307_52212.html。
    ①《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设成绩显著》,http://www.zgqingyang.gov.cn/html/mswh4/08_49.html。
    ②庆阳所辖7县1区中,7个县均为贫困县。
    ③《庆阳:民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甘肃日报》2008年9月4日第4版。
    ①最初是指出生在美国的华人,现在泛指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一代、第二代后人。虽然他们还是黄面孔,但是他们的思想、文化思维已经王全和当地人一样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知之甚少,是“白心“。用香蕉人类比现在的一些文化产品非常贴切。
    ①庆阳香包刺绣代表性传承人贺梅英,70岁,2007年公布;环县道情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史呈林,60岁,高清旺,44岁,2008年公布。
    ②参见文化部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①参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①庆阳某文化官员向笔者坦陈,由于手工的制作的效率不高,往往本地开发设计出一种新款式,立刻就被外地的厂家模仿并机械化批量生产,甚至侵权产品最后返销到原产地庆阳来。
    ①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陕西为逾1.5万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档案》,新华网陕西频道2010年4月1日。
    ①王淼:《把根留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王淼:《把根留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①以庆阳为例,香包刺绣在本世纪初纳入政府的视野,仅仅7、8年的时间,在政府的全力推动之下,庆阳香包的知名度、影响力逐渐提高。依托香包刺绣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每年为庆阳带来2亿多的经济回报,对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庆阳市来说,是个不小的成绩。
    ②中国政府目前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文化,关注点在于中国的影响力,而非经济收益,实际上,也没有经济收益。
    ③在国际上,一个极端的例子便是,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曾经以炸毁阿富汗大佛要写国际社会给予其支持。
    ④④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①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②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①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工作主要依托民俗学和人类学两门学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18名专家成员中,人类学家有5名,民俗学家有1名。
    ③曾经引起广泛争议的南京彭宇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④宋兆麟:《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界定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①郭继文:《从话语权视角谈约瑟夫·奈“软力量”理论的创新》,《前沿》2009年第9期。
    ②丁成际:《文化软实力刍议》,《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5期。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称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欧盟。
    ③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4]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5]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
    [6]文化部、建设部、文物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旅游局、宗教局:《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8]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郑培凯:《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郑成思:《知识产权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郑成思:《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刘春田:《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余振东、曹焕荣、高仲选、谢君国:《中国香道》,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7]曹焕荣:《正宁香包》,内部资料。
    [8]王淼:《把根留住——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列思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艾德等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1]李玉璧、王勇:《西部开发法治保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甘肃省法学会主编:《构建西部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4]甘肃省法学会编:《甘肃省第一届法治论坛论文集》,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5]甘肃省法学会编:《2008-2009甘肃省法学优秀论文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文显:《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7]朱景文:《法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冯玉军:《中国法经济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9]冯玉军:《法经济学范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王勇、戴明刚:《有场景的法律和社会科学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 [美]理查德·A·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 [美]唐纳德·A·威特曼:《法律经济学文献精选》,苏力等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一)期刊论文
    [1]齐爱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构成要件》,《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第4期。
    [2]徐辉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公法与私法保护研究》,《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2期。
    [3]柴以华、傅娇灵、许慧宏、吴声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问题研究》,《经济师》2005年第10期。
    [4]李宗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以知识产权为中心的考察》,《百家言》2005年第6期。
    [5]杨艳、肖京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思考》,《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6]费安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的基本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7]党和苹、景浮英:《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著作权保护的探讨》,《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
    [8]时吉光、喻学才:《我国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9]周超:《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0]姜言文、滕晓慧:《论国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法学杂志》2007年第5期。
    [11]刘俊、邹权:《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几个主要问题》,《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2]梅术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综述》,《法商研究》2007年第4期。
    [13]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14]王启梁:《传统法文化的断裂与现代法治的缺失:少数民族农村法制秩序建构路径选择的社会个案研究》,《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
    [15]汪进元:《宪法认同的文化分析》,《中国法学》2005年第1期。
    [16]谢晖:《民间规范与习惯权利》,《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
    [17]高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保护立法模式选择》,《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8]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9]髙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学术概念的成型》,《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0]宋兆麟:《关于非物质文化的界定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21]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浙江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2]高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宪政考量》,《法商研究》2009年第1期。
    [23]曾霖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基础教育》,《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3期。
    [24]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5]孙晓霞:《民间社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艺术》2007年第1期。
    [26]刘永明:《权利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
    [27]刘永明:《权利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
    [28]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9]郭继文:《从话语权视角谈约瑟夫·奈“软力量”理论的创新》,《前沿》2009年第9期。
    [30]丁成际:《文化软实力刍议》,《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5期。
    [31]周兴茂周丹:《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几个基本问题——以土家族为例》,《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二)学位论文
    [1]加依娜西:《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勾玉华:《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效保护机制研究》,暨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李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和特别权利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胡小红:《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5]张德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6]彭冬梅:《面向剪纸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浙江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