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与清末民初政治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治权力的产生,标志着人类从非政治社会进入政治社会,人类所有的政治活动和政治行为都围绕着政治权力展开。这就需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即政治权力的归属、政治权力的配置和政治权力的运行。对于第一个问题,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主权在民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至少公开宣称反民主的国家和政党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如何建构合理的政治权力配置模式,以尽量减少政治权力运行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就成了我们尚未完成的课题。
     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权力配置模式是封建君主的专制独裁权力配置模式,这种政治权力的配置模式,是以皇帝为核心的。而自鸦片战争以来,所谓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这种的传统的政治权力配置模式所支撑的立国之道,显然已不足以应付新的世界形势的挑战,于是,政治权力配置模式的转型以实现中国政治的现代化迫在眉睫。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从西方找到了政治权力配置模式转型的目标,那就是民主宪政,用宪法来配置政治权力。中国用宪法来配置政治权力的第一步是在迫于无奈的背景下迈出的,为了清王朝的苟延残喘,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进行了为期10年的政治改革,试图重新分配政治权力。然随着清朝政府在革命大炮中的土崩瓦解,近代中国进行政治权力配置模式转型的第一次尝试彻底失败。
     在辛亥革命中匆忙诞生的南京临时政府,对于如何选择和建构自己的政治权力配置模式,亦有一个认识和争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的声音渐渐清晰,那就是宋教仁。被誉为“未来的民主共和国的叔孙通”和“中国的杰斐逊”的宋教仁,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对当时中国的政治权力配置模式的建构有着自己清晰的认识,并在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论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解读宋教仁的政治思想,注意把握其政治思想的渊源流变及内在逻辑,并强调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剖析宋教仁关于民初政治权力配置模式的设计及其实现路径。
Emerge of political power, marked the entry of human society from non-political political society to political society and all political activity and political behavior of human developed around political power, which require to solve three basic problems, namely, the attribution of political power, alloc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and oper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For the first problem, the concept of people sovereignty has gained recognition in the human society in the 21st century, at least, countries and political parties who openly declared opposing democratic no longer exists. So, how 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mode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political power, becomes a subject we have not yet completed.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during the past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 is the mode of feudal autocratic monarchy, which core is the emperor. Since the Opium War, facing the change so-called three thousands years have not seen, the traditional allocation model of political power was clearly insufficient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world situation, therefore,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llocation model of political power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politics .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of modern China found a transformational goal of allocation model of political power political power goals from the west, which is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 using Constitution to allocate political power. The first step in modern China allocating political power by the Constitution began in the context of forced by situation. In order to retrieval, the Qing dynasty government carried a 10-years political reform trying to reallocate political power. However, the Qing government collapsed with the guns of the 1911 revolution, the first try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completely failed.
     The Nanjing provisional government hastily born in the 1911 revolution had a process of awareness and debate about how to choose and construct their own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In this process, Song Jiao-Ren's voice gradually cleared. Hailed as“Shu Sun-Tong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in the future”and“Chinese Jefferson”, Song Jiao-Ren had a clear understand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played a major role. The thesis attempts to interpret Song Jiao-Ren's political though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which pays attention to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and the internal logic of his political thought, and stressed that analyzing the design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and its realizing way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thesis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of its issues and points out that studying Song Jiao-Re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would make up the idea break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thesis studies the current researching situation of Song Jiao-Ren in China and overseas, and brings forward the researching access of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life and the thought evolution of Song Jiao-Ren. The thesis divides Song Jiao-Ren's life into three stages, namely the early political thought and activities, designing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and bloodshed for the constitution, and recalled Song Jiao-Ren's outstanding talent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China's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 in his the short life. Republican Constitution and democracy is the essence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goal which Chinese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in modern china struggling to pursue, so, Song Jiao-Ren Constitutional thought has an irreplaceable position in history of constitutional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Song Jiao-Ren addicted himself to political practice of the early Republic China with his political ideals and beliefs, which death broke the dream of a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and left his footprints in the constitutional history with his blood.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idea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of Song Jiao-Ren. Song Jia-Ren addicted himself to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nd stand to construct a parliamentary republic who thought that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is a powerful tool and method to build a strong country. Song Jiao-Ren's ideal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is tha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parliament and standing that the leader of the majority party in parliament would take up the post of the prime minister and the prime minister should organize the Cabinet which be responsible to parliament, and the president simply to enjoy high status and reputation of the state. Song Jiao-Ren inclined British-style two-party system in particular political party system.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s Song Jiao-Ren's practi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In this chapter, the thesis firstly describes Song Jiao-Ren's practice of political party cabinet, listing the Song Jiao-Ren's efforts in the Chinese United League, struggles insisting on the responsible cabinet system, organiz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and participation in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Song Jiao-Ren's opinion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not only consists in his drafting documents for 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 political commentary and speech, but also reflected in his several drafting legal texts detailed and exactly. The thesis analyses Song Jiao-Ren's concrete specific design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represented pattern plate of E Zhou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and thinks that the E Zhou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created a new era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with its idea, principles, content and form of modern constitution, and provided a ide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possibilities for realizing the ideal of constitutionalism in China at last.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Song Jiao-Re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the basic theory of political power and its allocation mode, demonstrates why the human society should have political power, approaches the basic content of political power allocation, analyzes traditional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in china and recalls the transformation try of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s new politics.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further expounds the positions and ideas of Song Jiao-Ren through Song Jiao-Ren's criticizing on late Qing's new politics and its allocation mode of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nd, the thesis draws a simple conclusion that Song Jiao-Ren's political practice started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modernization in modern China.
引文
1周光辉著:《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3-4页。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6429094.html。
    2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页。
    3邓小平著:《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1文骏:《宋渔夫<我之历史>序》,见宋教仁著:《我之历史》,桃源三育乙种农校,1920年印行,文骏序。
    2请参见郭汉民:《宋教仁》,见林增平等主编:《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298-299页。
    3郭汉民:《宋教仁》,见林增平等主编:《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页。
    
    1陈旭麓:《论宋教仁》,《历史研究》,1961年第5期。
    2杨柳:《宋教仁的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江汉论坛》,1963年第7期。
    3郭汉民:《宋教仁》,见林增平等主编:《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299页。
    4陈旭麓:《谈<宋教仁集>》,见陈旭麓著:《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1页。
    
    1陈旭麓:《谈<宋教仁集>》,见陈旭麓著:《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2页。
    2朱宗镇:《宋教仁与民初法治》,《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3请参见华友根:《宋教仁宪政思想初探》,《政治与法律》,1987年第2期。
    1黄坚:《试论宋教仁的民主共和思想》,《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
    2两个切入点的区分仅是为了梳理研究状况的方便,宋教仁的民主宪政思想与政党政治、责任内阁制的主张是无法截然区分的,事实上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正是宋教仁民主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只是前者更多地关注民主宪政的理念,后者更多的关注民主宪政制度的具体设计或模式。下文关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宋教仁研究现状的梳理,亦是此意,不再赘言说明。
    3李益然:《宋教仁力主责任内阁制及其失败》,《史学月刊》,1981年第3期。
    4陈德华:《试论宋教仁的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1宋教仁著:《宋教仁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校注说明第2页。
    2【美】普莱斯:《谈关于宋教仁的研究》,见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桃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桃源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版,第15页。
    3请参见徐血儿等编:《宋教仁血案》,岳麓书社,1986年版,前言第1-2页。
    1陈旭麓、何泽福著:《宋教仁》,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00-101页。
    2请参见【美】普莱斯:《谈关于宋教仁的研究》,见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桃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桃源文史资料·第1辑》,1985年版,第15页。
    3请参见陈旭麓:《谈<宋教仁集>》,见陈旭麓著:《近代史思辨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2页。
    4郭汉民:《宋教仁与辛亥革命研究述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2期。
     1郝延军:《简析宋教仁民初民主制度的设计》,《唐都学刊》,2003年第4期。
    
    
    1陶用舒:《宋教仁组建国民党述论》,《上冻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2李书源:《宋教仁与民初国民党的建立》,《长白学刊》,1993年第3期。
    3张继才:《论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船山学刊》,2003年第3期。
    4请参见王晓华:《宋教仁与孙中山政见略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请参见陶用舒:《《孙中山与宋教仁民初政见的比较研究》,《焦作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
    2杨天宏:《梁启超与宋教仁议会民主思想异同论》,《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1迟云飞:《宋教仁的边疆史地研究——以<间岛问题>为中心》,《求索》,2008年第6期。
    2宋月红:《宋教仁的政党政治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6月答辩通过。该文已经由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正式出版。
    3宋月红:《关于宋教仁评价问题的再探讨》,《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4曾德厚、何忠华著:《宋教仁:护法先驱》,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5迟云飞著:《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刘景泉、张静、汪向阳著:《宋教仁与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河北人民出,1998年版。
    
    1吴相湘著:《宋教仁: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自序。
    2郭汉民:《宋教仁》,见林增平等主编:《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第300页。
     1文骏:《宋渔夫<我之历史>序》,见宋教仁著:《我之历史》,桃源三育乙种农校,1920年印行,文骏序。
    2陈毖涛:《忆宋教仁》,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会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湖南文史资料·第十辑》,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96页。
     1宋教仁著:《我之历史(宋教仁日记)》,第四卷,1907年四月九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53-654页。
    2宋教仁:《社会改良宣言》,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7页。
     3宋教仁:《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6页。
    2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7页。
    1宋教仁:《致袁世凯电》,本文原载于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6页。
    2请参见渔父(宋教仁):《日本内阁更迭感言》,本文原载于一九一一年九月五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5-307页。
    3请参见渔夫(宋教仁):《英国之国会革命》,本文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八月三十至三十一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8-302页。
    1【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著,周勇等译:《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前言”。
    2【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主编,周叶谦译:《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页。
    3请参见杜维明:《儒家人文主义与民主》,见《儒家传统的现代化》,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8页。
    1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4页。
    2渔父(宋教仁):《论都察院宜改为惩戒裁判所》,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八月二-三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1页。
    3宋教仁:《宋钝初先生演说辞》,原载于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二十一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编者将标题改为《国民党沪交通部欢迎会演说辞》,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0页。
    1宋教仁:《宋钝初先生演说辞》,原载于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二十一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编者将标题改为《国民党沪交通部欢迎会演说辞》,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0页。
    2宋教仁:《国民党交通部公宴会演说辞》,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7页。
    3【美】阿兰·S.罗森鲍姆编,郑戈、刘茂林译:《宪政的哲学之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4页。
     1渔父(宋教仁):《希望立宪者其失望矣》,原载于一九一一年七月九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4页。
    1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原载于一九一三年四月二日-七日《民立报》,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9-493页。
    2 E Volaire: on Faction,1778,p765,转引自金安平:《对政党理念的知识考古学分析》,《陕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美】萨托利著,雷飞龙译:《政党与政党制度——一种分析框架》,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公司,2000年版,第40页。
    2【英】埃德蒙?柏克著,蒋庆等译:《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版,第148-149页。
    
    
    1三石善吉著,余项科译:《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2请参见三石善吉著,余项科译:《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181页。
    
    1【日】古城贞吉译:《政党论》,《时务报》,第17册,1897年。
    2侯宜杰著:《二十世纪初政治改革风潮》,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9页。
    3彭怀恩著:《从政治发展看中国政党试验》,台北风云出版社,1989年版,第50页。
    1冰心:《北京社会之面面观》,《时事新报》,1913年1月3日。
    2请参见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5年版,第35-38页。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4渔父(宋教仁):《近日各政党之政纲评》,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十五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0页。
     1请参见渔父(宋教仁):《近日各政党之政纲评》,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十五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1页。
     1请参见渔父(宋教仁):《近日各政党之政纲评》,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十五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2-233页。
    1【英】埃德蒙?柏克著,蒋庆等译:《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版,第148-149页。
    2请参见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3清白:《七哀篇》,《民立报》,1911年10月5日。
    4【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革命与改良:辛亥革命在两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4页。
    1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7页。
    2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7页。
    3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7页。
    1请参见周光辉著:《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06-107页。
    2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7-748页。
    3宋教仁:《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6页。
     1 Wilbur Abbot, The Origin of English Political Parties,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 24.4, 1916.6, P.587.
    2《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http://www.dffy.com/sifashijian/ziliao/200904/20090404181051-3.htm。
    1【美】古德诺著,王元译:《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1-72页。
    2郭凌燕:《西方的议会与政党》,《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8页。
     1宋教仁:《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6页。
    1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见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3·饮冰室文集之三十一》,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9页。
    2《顺天时报》,1911年11月16日。
     1渔父(宋教仁):《英国之国会革命》,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八月三十至三十一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1页。
    1宋教仁著:《我之历史(宋教仁日记)》,第二卷,1905年七月二十八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45-546页。
    1孙中山:《建国方略》,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7页。
    2“取缔”系日语,翻译成中文应为约束或禁管。请参见景梅九:《罪案》,见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二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42页。
    3陈天华:《陈星台先生绝命书》,《民报》,1906年第2号。
    1胡汉民著:《胡汉民自传》,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1页。
    2冯自由著:《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页。
    3章太炎著:《太炎先生自订年谱》,见王云五主编:《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十辑·明国章太炎先生炳麟自定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页。
    1宋教仁著:《我之历史(宋教仁日记)》,第六卷,1907年二月二十八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18页。
    2谭人凤著:《石叟牌词》,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
    3请参见刘揆一:《黄兴传记》,见饶怀民编:《刘揆一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4页。
    
    1谭人凤著:《石叟牌词》,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4页。
    2徐血儿等编:《宋渔父·传略》,见徐血儿等编:《宋教仁血案》,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3宋教仁:《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章程》,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7页。
    
    1宋教仁:《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章程》,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7-278页。
    2宋教仁:《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总务会暂行章程》,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9页。
    3徐血儿等编:《宋渔父·传略》,见徐血儿等编:《宋教仁血案》,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5页。
    1转引自金冲及、胡绳武著:《辛亥革命史稿·第三卷·1911年的大起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9页。
    2刘星楠:《辛亥各省代表会议日志》,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63年版,第248-249页。
    3《民立报》,1911年12月27日。
    
    
    1胡汉民著:《胡汉民自传》,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2-63页。
    2《民立报》,1912年1月3日。
    1谷钟秀著:《中华民国开国史》,转引自迟云飞著:《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2谷钟秀著:《中华民国开国史》,转引自迟云飞著:《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3居正:《梅川日记》,见居正著:《辛亥人物文集丛书·居正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4《南京临时政府公报·大总统咨参议院法制局职制》,见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组编:《辛亥革命资料》,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4页。
    1宋教仁:《致李燮和书》,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民立报》,原标题为《宋参谋致李司令函》,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68页。
    2孙中山:《中国之革命》,见孙中山著:《中山丛书·传略》,太平书店,1927年版,第31页。
    1李剑农著:《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310页。
    2请参见邱远猷等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72-373页。
    3刘揆一:《布告政党请取消从前党会名义书》,《神州日报》,1911年12月8日。
    4章太炎著:《太炎最近文录》,国学书室,1915年版,第77页。
    1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9页。
    2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9页。
    3在国民党准备召开正式成立大会的时候,全国联合进行会也表示愿意加入,国民党欣然同意,故应当是六党合并。请参见《民立报》专电,1912年8月22日。
    4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8页。
     1宋教仁:《国民党宣言》,原载于一九一二年八月十八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9-750页。
    1宋教仁:《致北京各报馆书》,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0-421页。
    2宋教仁:《同盟会本部总务部通告海外书》,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9页。
    1宋教仁:《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6页。
    2李剑农著:《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8页。
    3数据来自邹鲁著:《中国国民党史稿》,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44页。
    4《民立报》,1913年1月26日。
    1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原载于一九一三年四月二日-七日《民立报》,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8页。
    2宋教仁:《国民党交通部公宴会演说辞》,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7页。
    3《时事新报》,1913年2月19日。
    
    1《时事新报》,1913年2月23日。
    2宋教仁:《答匿名反驳词》,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6-477页。
    3宋教仁:《答匿名反驳词》,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4-485页。
    1迟云飞先生对此进行了考证,在其著作中引述了11条史料为佐证,请参见迟云飞著:《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5-218页。
    2宋教仁:《国民党鄂支部欢迎会演说辞》,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6页。
    3宋教仁:《国民党鄂省交通部欢迎会演说辞》,本文原载于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三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7-458页。
    4宋教仁:《国民党沪交通部欢迎会演说辞》,本文原载于一九一三年二月二十-二十一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9-463页。
    5宋教仁:《致袁世凯电》,本文原载于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96页。
     1周叶中主编:《宪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28页。.
    2张难先:《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见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五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0-221页。
    1李廉方著:《辛亥武昌首义记》,转引自邱远猷等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2胡祖舜:《武昌开国实录》,转引自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0页注。
    3胡祖舜:《六十谈往》,见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湖北人民出版,1981年版,第88页。
    4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转引自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0页注。
    5迟云飞著:《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1《临时政府公报》第三号《大总统咨参议院南京府官制草案请议决咨复并中华民国临时组织法草案》,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页。
    2《参议院议决案汇编·甲部》,转引自邱远猷等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5页。
    3顾敦鍒著:《中国议会史》,苏州木渎心正堂,1933年版,第114页。
    4杨幼炯著:《近代中国立法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91-92页。
    1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转引自张国福:《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请参见张亦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起草人辨正》,《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3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0页。
    4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1页。
    1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1页。
    2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1页。
    1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1页。
    2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0页。
    1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2页。
    2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2-353页。
    3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2页。
    1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3-354页。
    2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临时约法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4页。
     1宋教仁:《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及官制草案·政务省官职令草案》,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4-355页。
     1安宇:《<鄂州约法>新论》,《江淮学刊》,2000年第6期。
    1严格地说,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是有区别的,但本文的表述中,它们是可以通约的。政治权力更倾向于反映权力主体之间的互相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故本文采用政治权力。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10页。
    1请参见【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中文)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1页。
    2转引自周光辉著:《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4页。
    3引自“百度百科”政治权力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33403.htm?fr=ala0_1。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式、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8页。
     1周光辉著:《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3页。
     1周光辉著:《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148页。
    1表面上看,亚里士多德的三个要素接近于近代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事实上,根据亚里士多德对三个机构的职能的划定,并非如此。具体请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14-215页。
    2人们一般将分权学说的发明归功于孟德斯鸠,事实上洛克才是权力分立与平衡学说的创始者,请参见J.W. Gouth, John Locke’s Political Philosophy (second edition), Clarendon Press, pp.104-105.
    3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163页。
    
    1【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54页。
    2引自“百度百科”单一制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41480.htm。
    1引自“百度百科”复合制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74410.htm。
    2《资治通鉴?秦纪》。
    3《史记·秦始皇本纪》。
    4刘泽华著:《中国的王权社会: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张创新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2《新书·大政上》。
     1《孟子·离娄上》。
    1关于宰相制的流变请参见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180页。
    2张创新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3请参见“百度百科”三公九卿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49730.htm?fr=ala0_1。
    
    1请参见“百度百科”三省六部制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55671.htm。
    2请参见“百度百科”郡县制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103018.htm?fr=ala0_1。
    
    1请参见“百度百科”行省制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88793.htm?fr=ala0_1。
    2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1469页。
    1《庆亲王奕劻等奏厘定中央各衙门官制缮单进呈折》,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挡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3页。
    2请参见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3刘体仁著:《异辞录》,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46页。
    4请参见张建伟著:《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中国杜会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1《庆亲王奕劻等奏厘定中央各衙门官制缮单进呈折》,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挡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4-465页。
    1《裁定奕劻等核拟中央各衙门官制谕》,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挡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71-472页。
     1《宪政编查馆资政院会奏宪法大纲暨议院法选举法要领及逐年筹备事宜折·附宪法大纲暨议院法选举法要领清单》,见故宫博物院明清挡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8-60页。.
    1宋教仁著:《我之历史(宋教仁日记)》,第二卷,1905年八月二十二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0页。
    2《醒狮》第一期,1905年9月出版发行,出版时无署名,由日记当知为宋教仁所作。
    3宋教仁:《清太后之宪政谈》,原载于《醒狮》第一期,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页。
    4宋教仁:《清太后之宪政谈》,原载于《醒狮》第一期,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页。
     1宋教仁:《清太后之宪政谈》,原载于《醒狮》第一期,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18页。
    1渔父(宋教仁):《论今日政府只倒行逆施》,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六月五-六、十-十一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7-219页。
    1渔父(宋教仁):《论今日政府只倒行逆施》,原载于一九一一年六月五-六、十-十一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2-223页。
    2渔父(宋教仁):《希望立宪者其失望矣》,原载于一九一一年七月九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2-253页。
    3渔父(宋教仁):《希望立宪者其失望矣》,原载于一九一一年七月九日《民立报》,见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5页。
    1【以】艾森斯塔特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2【美】西里尔·E.布莱克编,杨预、陈祖洲译:《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3【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2页。
    1【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4页。
    2【美】]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3张紧根:《政治参与功能分析:政党研究的一种新范式》,http://www.studa.net/2003/9-10/2003910164317.html。
    [1]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C].北京:中华书局,1979.
    [4]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5]陈敏之、丁东.顾准寻思录[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金坛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金坛文史资料第9辑·徐血儿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专辑(1891-1991)[C].1991.
    [7]宋教仁.我之历史[M].桃源三育乙种农校,1920.
    [8]林增平等.辛亥革命史研究备要[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9]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0]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徐血儿等.宋教仁血案[M].长沙:岳麓书社,1986.
    [12]陈旭麓、何泽福.宋教仁[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13]【美】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杜,2005.
    [14]曾德厚、何忠华.宋教仁:护法先驱[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15]迟云飞.宋教仁与中国民主宪政[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6]刘景泉、张静、汪向阳.宋教仁与民国初年的议会政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17]萧公权.宪政与民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8]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9]【美】卡尔·J.弗里德里希.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0]【美】斯蒂芬·L.埃尔金、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1]杜维明.儒家人文主义与民主[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2.
    [22]韩大元.亚洲立宪主义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3]【美】阿兰·S.罗森鲍姆.宪政的哲学之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4]【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制度——一种分析框架[M].台北: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公司,2000.
    [25]【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6]三石善吉.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7]侯宜杰.二十世纪初政治改革风潮[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8]彭怀恩.从政治发展看中国政党试验[M].台北:台北风云出版社,1989.
    [29]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M].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5.
    [30]李景鹏.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1]宋春、朱建华.中国政党辞典[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32]【美】周锡瑞.革命与改良:辛亥革命在两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3]【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中华书局,1936.
    [35]【美】薛君度.黄兴与中国革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
    [36]张玉法.清季的革命团体[M].北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37]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8]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二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39]胡汉民.胡汉民自传[M].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
    [40]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1]王云五.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第十辑·明国章太炎先生炳麟自定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
    [42]谭人凤.石叟牌词[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43]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组.辛亥革命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61:.
    [4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
    [45]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第三卷·1911年的大起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6]居正.辛亥人物文集丛书·居正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7]孙中山.中山丛书·传略[M].太平书店,1927.
    [48]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1840-1926)[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9]邱远猷等.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0]章太炎.太炎最近文录[M].国学书室,1915.
    [51]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52]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五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53]邱远猷.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4]陈旭麓.宋教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5]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1981.
    [56]顾敦鍒.中国议会史[M].苏州:苏州木渎心正堂,1933.
    [57]杨幼炯.近代中国立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58]【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59]【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2002.
    [6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式、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6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4]刘泽华.中国的王权社会: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5]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6]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68]淳于森冷.宪政制衡与日本的官僚制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9]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0]刘体仁.异辞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4.
    [71]张建伟.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M].北京:中国杜会出版社,1993.
    [72]【以】艾森斯塔特.现代化:抗拒与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7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74]【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75]吴相湘.宋教仁传[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76]冯自由.革命逸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77]石彦陶、石胜文.黄兴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8]马宝成.政治合法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79]K.S .Liew.Strugglef or Democracy: Sung Chiao jena and the 1911 Chinese Revolution[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
    [80] J.W. Gouth, John. Locke’s Political Philosophy (second edition)[M],Clarendon Press.
    [1]陈旭麓.论宋教仁[J].历史研究,1961(5).
    [2]杨柳.宋教仁的政治思想与政治活动[J].江汉论坛,1963(7).
    [3]朱宗镇.宋教仁与民初法治[J].广东社会科学,1987(4).
    [4]华友根.宋教仁宪政思想初探[J].政治与法律,1987(2).
    [5]黄坚.试论宋教仁的民主共和思想[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9(2).
    [6]李益然.宋教仁力主责任内阁制及其失败[J].史学月刊,1981(3).
    [7]陈德华.试论宋教仁的政党政治和责任内阁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4).
    [8]郭汉民.宋教仁与辛亥革命研究述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2).
    [9]郝延军.简析宋教仁民初民主制度的设计[J].唐都学刊,2003(4).
    [10]陶用舒.宋教仁组建国民党述论[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11]李书源.宋教仁与民初国民党的建立[J].长白学刊,1993(3).
    [12]张继才.论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J].船山学刊,2003年(3).
    [13]王晓华.宋教仁与孙中山政见略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2).
    [14]陶用舒.孙中山与宋教仁民初政见的比较研究[J].焦作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1).
    [15]杨天宏.梁启超与宋教仁议会民主思想异同论[J].战略与管理,1996(5).
    [16]迟云飞.宋教仁的边疆史地研究——以<间岛问题>为中心[J].求索,2008(6).
    [17]宋月红.关于宋教仁评价问题的再探讨[J].史学月刊,2000(6).
    [18]郭凌燕.西方的议会与政党[J].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2).
    [19]陈旭麓.论宋教仁[J].历史研究,1961(5).
    [20]迟云飞.<国民党宣言>的作者是宋教仁[J].史学月刊,1989(5).
    [21]张国福.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制定的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22]张亦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起草人辨正[J].历史研究,1983(3).
    [23]安宇.<鄂州约法>新论[J].江淮学刊,20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