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齐河县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被征用的农村土地数量在不断增加,失地农民也越来越多。由于体制、管理和自身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农民失地又失业,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影响社会的稳定。如何使失地的农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使他们过上长期稳定的生活,是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协调城乡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山东省齐河县的失地农民入手,探讨失地农民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齐河县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想法,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齐河县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种种缺陷,首先是土地征用制度存在严重的缺陷,法律规定不完备,导致征地权力运用不规范;土地征用范围不明,公共利益扩大化;土地征用程序不合理,没有给农民提供充分参与博弈的机会,从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其次,土地补偿的标准低、补偿方式单一、失地补偿费用分配不合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表达和诉求权利,使他们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新弱势群体。再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社会保障费用缺乏,筹资渠道单一,且缺乏有效的运营和监管;失地农民就业困难重重,就业难以得到保障。我们要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就必须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完善的土地征用法规,规范政府的权利,明确土地征用的范围,界定公共利益的内容,改革土地征用程序,使征地制度更加合理;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要提高标准,采用多种补偿方式,补偿费用分配合理化,对土地征用补偿纠纷要引进司法救济体系;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要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社会保障费用的资金来源、运营和监管,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维持失地农民长远的生活来源。
With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specially the speeding up of the market-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quantity of land requisition in rural areas is increasing, more and more farmers are losing their lands. Because of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and their own qualities, and many other reasons, a part of farmers losing their land and becoming unemployment, have become a new vulnerable group, thus resulting in certain problems of social stability. So how the land-lost farmers can maintain their original standard of living without declining it and live on the lives of long-term stability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blization of society and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land-lost farmers and probes some relative solutions in Qihe county of Shangdong province. This thesi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invstigates the general condition and probes their problems and ideas of land-lost farmers in Qihe, and tries to find some solution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re are some kinds of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defects: First of all, there are serious shortcomings in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of Qihe . The law provides inadequate prescriptions, resulting in non-standard use of land requisition power; the unclearness of land requisition scope, 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interest; unreasonable land requisition procedures and not providing farmers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fully in the game. All these prolems cause the detriment of the farmers interests. Secondly, Low standard of land compensation, single compensation means and irrational allocation of compensation for lost land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and the demands of the rights of expression, so that they become a new vulnerable groups who become no land ,no job and no low social security. Thirdly, the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as not yet formed a complete system : the small coverage and low protection level; lack of social security costs; a single fund-raising channels,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monitoring; land-lost farmers facing much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their employment hard to be guarant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and-lost farmers, we must reform and improve the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formulate complete land requisition laws and standardize the rights of the government; clear the scope of land requisition; define the contents of the public interest; reform land recquisition procedures. So that the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becomes more rational. We are to improve the farmer’s compensation standards, to employ a variety of ways of compensation, to rationalize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ensation costs, to introduce judicial relief system for land acquisition compensation disputes . I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 unified urban and rural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clear the sources of social security funding, operation and supervision;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land-lost farmers and to maintain long-term sources of livelihood.
引文
①陈江龙,曲福田:《土地征用的理论分析及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①廖红丰:《英美日等征地管理的办法》,《价格月刊》,2006年第1期。
    ②毛雷尔[德]: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③郭洁:《土地征用补偿法律问题探析》,《当代法学》,2002年第8期。
    
    ①王正立,张迎新:《国外土地征用范围问题》,《国土资源情报》,2003年第9期。
    ②卢丽华:《加拿大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借鉴》,《中国土地》,2000年第8期。
    ③廖红丰:《英美日等征地管理的办法》,《价格月刊》,2006年第1期。
    ④余志波:《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上饶县为例》,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张永良,李世平,包纪详:《我国土地征用制的理论思考》,《国土经济》,1999年第4期。
    ②陈锡文:《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必须改革征地制度》,《地政研究动态》,2002年第11期。
    ③王海全:《土地“农转非”与我国农地制度变革一个产权分析框架》,《中国农村研究》,2005年第4期。
    ④黄祖辉,汪晖:《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⑤黄东东:《土地征用公益目的性的理解》,《中国土地》,2003年1月。
    ①刘慧芳:《论我国农地地价的构成与量化》,《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第5期。
    ②黄贤金,陈龙乾:《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农业经济学》,年第2001年第9期。
    ③朱明芬:《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研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
    ④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⑤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建议》,中国社会学网,2004。
    ⑥吴次芳:《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安置途径探索》,《中国土地》,2003年4月。
    ⑦张汝立:《从农民工到工转居——整地安置方式的变化与成效》,《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4月。
    ①张时飞:《解决实地农民问题的政策框架》,中国社会院网,2004。
    ②冯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初探》,《财政研究》, 2004年第6期。
    ③杨盛海,曹金波:《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瓶颈及对策思路》,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5月。
    ④安微森:《失地农民补偿研究》,《求索》,2006年6月。
    ⑤梁世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民主认识和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中国乡镇企业》,2004年5月。
    ⑥周志坚:《兰西社会城市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http://www.lxdx.gov.com.
    ①陈锡文:《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必须改革征地制度》,《地政研究动态》,2002.11。
    ②刘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征用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2002。
    ①郭岚:《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年第5期。
    ①张寿正:《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
    ①刘小玲:《制度变迁中的城乡市场发育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②魏缦,刘锦,胡它佛:《浅析我国农民失地农民的补偿与保障》,《武汉科技大文法与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①楼培敏:《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
    
    ①颜朝晖:《关于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的若干问题》,《农业经济学》,2006年第9期。
    ②任维哲:《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探讨》,2006年第8期。
    ①《齐河政务信息》,齐河县人民政府网,2007年第5期。
    ②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4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内部资料)。
    ③韩正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中国农垦经济》,2004年第10期。
    ①邵朋来,袁刚,孙胜存:《西部大开发一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①张永良,李世平,包纪详:《我国土地征用制的理论思考》,《国土经济》,1999年第4期。
    ②李燕琼,嘉蓉梅:《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①《国家关于土地管理的28号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①吕萍,刘新平,龙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确定方法实证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6期。
    ②李琼:《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探讨》,湖南领导人才网。
    
    ①任维哲:《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探索》,《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②张红:《我国征收制度大补偿方式与标准:问题与对象》,《企业家天地》,2006年第4期。
    ①杨涛,施国庆:《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7期。
    ①邓大松:《转型期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①冯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初探》,《财政研究》, 2004年第6期。
    ①武晓岩:《针对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1.陈江龙,曲福田:《土地征用的理论分析及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廖红丰:《英美日等征地管理的办法》,《价格月刊》,2006年第1期。
    3.毛雷尔[德]:行政法学总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70页。
    4.郭洁:《土地征用补偿法律问题探析》,《当代法学》,2002年第8期。
    5.张永良,李世平,包纪详:《我国土地征用制的理论思考》,《国土经济》,1999年第4期。
    6.陈锡文:《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必须改革征地制度》,《地政研究动态》,2002年第11期。
    7.王海全:《土地“农转非”与我国农地制度变革一个产权分析框架》,《中国农村研究》,2005年第4期。
    8.黄祖辉,汪晖:《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刘慧芳:《论我国农地地价的构成与量化》,《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第5期。
    10.黄贤金,陈龙乾:《中国农村土地市场运行机理分析》,《农业经济学》,年第2001年第
    9期。
    11.朱明芬:《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研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
    12.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管理世界》2002年第10期。
    13.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加强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建议》,中国社会学网,2004。
    14.张时飞:《解决实地农民问题的政策框架》,中国社会院网,2004
    15.冯健:《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初探》,《财政研究》, 2004年第6期。
    16.陈锡文:《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必须改革征地制度》,《地政研究动态》,2002.11。
    17.刘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土地征用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2002。
    18.张寿正:《关于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失地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
    19.刘小玲:《制度变迁中的城乡市场发育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0.郭岚:《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及政策建议》,《外国经济与管理》,1996年第5期。
    21.魏缦,刘锦,胡它佛:《浅析我国农民失地农民的补偿与保障》,《武汉科技大文法与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9期。
    22.楼培敏:《中国城市化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生活状况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
    23.颜朝晖:《关于农村土地征用补偿的若干问题》,《农业经济学》,2006年第9期。
    24.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4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调查报告》(内部资料)
    25.韩正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中国农垦经济》,2004年第10期。
    26.邵朋来,袁刚,孙胜存:《西部大开发一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27.张永良,李世平,包纪详:《我国土地征用制的理论思考》,《国土经济》,1999年第4期。
    28.吕萍,刘新平,龙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确定方法实证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6期。
    29.李琼:《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探讨》,湖南领导人才网。
    30.任维哲:《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探索》,《西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31.张红:《我国征收制度大补偿方式与标准:问题与对象》,《企业家天地》,2006年第
    4期。
    32.杨涛,施国庆:《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7期。
    33.邓大松:《转型期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4.俞颂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0期。
    35.武晓岩:《针对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36.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的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7.丁秋菊.:《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3期。
    38.鹿心社:研究整地制度,探索改革之路》,2002年第一版。
    39.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
    40.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1.陈俊:《失地农民问题与制度变迁》,《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2期。
    4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改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43.李军林:《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葛丽芬.:《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几个问题》,《农业经济问题》, 2005年第7期。
    45.江怡,郑善文:《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其转型》,江汉论坛, 2004年第7期。
    46.徐小军:《城郊结合部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探讨》,《求实》, 2004年第12期。
    47.徐莉:《我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农村经济》, 2004年第11期。
    48.赵淑琴:《农地征用制度与实践:问题及征用补偿方略》,《农业经济问题》, 2004年第4期。
    49.Tratter,Walter I.From Poor Law to Welfare State.US:The Free Press.1989.
    50.Adam Smith. The Wealth of Nations Bantam Classics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