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发展质量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991年民政部推行社区建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成就有目共睹。然而,随着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现行社区建设模式中蕴涵的发展质量问题愈益凸现,其根源在于现行社区建设模式的治理结构影响了我国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即未来的社区发展模式应如何构建,是极具理论和应用价值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首先,本文以发展质量为目标研究城市社区建设。本文认为,当前社区建设模式存在物质增长与人的发展不协调的发展质量问题,单纯的物质增长并没有带来居民更多的需求满足和更高品质的生活,当然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本文不仅要解决发展理念问题,即为什么发展,更要解决怎么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未来社区建设如何提升发展质量、提高人的满意度问题。本文选择从治理结构角度切入,以我国现行城市社区建设模式为重点,通过历史分析和绩效衡量,在对我国以往“街-居”制和16年社区建设模式发展成效疏理的基础上,指出通过治理结构变革转变发展路径,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带来居民高满意度和能力提升的社区发展之路。
     其次,对3种基层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整体剖析。本文在分析“街-居”模式的基础上,着重对现行社区建设模式的成就和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和绩效测量。通过研究,本文指出治理结构的变革,推动社区建设模式替代“街-居”模式。较之于“街-居”模式,社区治理结构的变革(包括自治制度的发展)带来了居民满意度的明显提高。但直线式权力运行方式制约了社区建设满意度的进一步上升。随着未来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变革,网络治理模式将取代社区建设模式,引领社区走上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再次,建构并验证了社区合作网络治理模式。本文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高发展质量的社区合作网络治理模式,并通过对这一治理模式的内涵、价值取向、构建、未来绩效及可能存在困境的理论探讨,论证了一群相互依赖的社区建设主体通过社区合作网络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形态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这一社区治理模式由于采取自下而上的运行方式,能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居民需求;同时,由于这一治理模式能更广泛地吸引居民参与,能获得居民更高的满意度和能力的提升。随后,本文通过对上海已经存在的探索——采取合作网络治理的平凉社区独居老人精神慰藉服务模式的实证研究,从实践角度证明合作网络治理有助于提升社区发展的质量和居民的满意度。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单纯的物质增长不能带来居民更多的需求满足和更高品质的生活,当然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变革社区治理结构,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能带来居民高满意度和能力提升的网络治理之路。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y Ministry of CivilAffairs of PRC in 1991, many achievements have been witnessed. However, with the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issue of development qualityattracted more & more concerning. The trend, as it's always, that the speed ofquantity development is over the speed of quality, seriously hampered the harmonious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focu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find out thesolution to the issue, i.e. how to construct our future community. I believe this topichas its value theoretically & practically.
     The first focus is on the study of development quality of our communityconstruction. Nowadays, there exists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quality & quantity in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People realize that the quantity on thedevelopment will not automatically solve the issue of quality, that the essence of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human being but not the stuffs. The increase on materialsside is just the method but not the target. The real target should be the satisfaction ofhuman's demand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apability. In the angle of communitygovemance and based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model of our communities, thedissertation has the model of Street-Residential as sample study, which has the sixteenyears practice in China, so as to find out some way that is unique & suitable toChina's situation,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local residents and enhance the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governace.
     Secondly, our study will also be focus on the three basic model of community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treet-Residential Model", we studied theaccomplishment & issues of it through historical analyzing & performance measure.We would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we shall promote the change from current"Street-Residential Model" to modem community co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the"Street-Residential Model", moder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ill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from the local residents. While the straight line execution modelhampered the progress. In the further future, "Network Governance Model" willreplace the moder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hich will be finally resulted in higherdevelopment quality.
     Thirdly, the dissertation goes further on "Network Governance Model". Basedon the study on the theory & practice, we forecast that the "Network GovernanceModel" contains higher quality. Plus, based on the study on its content, value-assess,construction model, futur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possible issue...etc, we can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Network Governance Model" will make up a more mutualbenefits and harmony environment between several communities. The bottom-up &initiative model could stimulate more uniqu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community.Besides, the model could absorb more participation from the local residents, whichwill also benefit the satisfaction. Thus, we made case study on the solitaries in 'PingLiang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provides conciliative service to those old people,which is a testimony that the collaborative network could increase the residents'satisfaction.
     Last but not the least, only the improvement on materials cannot bring moresatisfaction to residents' demand and high-level living standard, nor could it realize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 We have to change our mind and the currentquantity-oriented model so as to find out one way suitable to our nation's conditionand to bring more satisfaction from our residents.
引文
① C. T. Jonassen, Community Typology, In Marvin B. Sassma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nalysis, Thomas Y. Crowell Company,1959.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0,Vol.1(2):1-6
    ① 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第2页
    ② 徐中振等.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第26页
    ③ 徐中振,李友梅.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第14页
    ①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第55—56页
    ① [德]HW·辛格.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增长部门.国际发展评论.1965(3)
    ② [英]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的意义.国际发展评论.1969(12)
    ③ 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财经科学.2005(6):59-65
    ① 同上
    ② 丰子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辑.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第38页
    ③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1页
    ④ 同上,第3页
    ① 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财经科学.2005(6):59—65
    ① 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为三步走,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之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也就是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之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2l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① 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1页
    ① 上海统计年鉴2006
    ②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以饮食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的恩格尔系数反映生活水平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大于0.6,贫困;0.5-0.6,温饱;0.0-0.5,小康;0.3-0.4,宽余;0.2-0.3,富裕。
    ① 卢汉龙.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65页
    ② 卢汉龙.均衡与稳定:发展的新价值.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第6页
    ① 徐家林.人文发展指数:构成、争论与超越.人文杂志,2006(5):63-74
    ② 马克·麦吉里夫雷.HDI:又一个多余的复合指标吗?.世界发展(英文).Vol.19(10),纽约和牛津.转引自:金玉国,李梅娟.发展尺度的演进评介.统计与信息论坛,1997(4):7-11
    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在碎裂的世界中深化民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第43页
    ④ 保罗·斯特里滕.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6,Vol.16(1):32
    ⑤ 中国建设宜居城市不能重蹈美国覆辙.新京报.2005.10.6
    ① 肖明超.宜居城市的公众视角.市场研究,2005(7):20-23
    ② 陈雪频,奚恺元.杭州最幸福上海最诱人.第一财经日报,2006.1.19
    ③ 王振海等.社区政治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第178页
    ① 近年来,我国城市入室盗窃案已占全部盗窃案的60%以上。见蒲蔚然,刘骏.探索村金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城市规划汇刊,1997(4):54-58
    ② 1998年中国8个城市列世卫组织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最严重城市。11个大城市燃煤产生烟尘每年使5万多人死亡,40万人感染慢性支气管炎;2000年,北方某城市40%的儿童血铅含量超标。珠三角一些城市大气中,挥发性毒害有机物的浓度已明显超过发达国家。上海已超过硫氧化物的世卫组织(WHO)基准。2007年太湖蓝藻泛滥,严重影响周边城市居民的饮用水质量。
    ③ 杜卫华、袁岳等研究显示,从2001年至今,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均明显低于农村居民,其中,2004年城市居民满意度为3.38分,农村居民满意度达3.59分。从变化趋势上来看,城市居民历年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增长率均低于农村居民,差距最大的一年是2002年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增长率为8.6%,而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增长率仅为0.1%。见杜卫华.经济增长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吗?一一对近20年来中国数据的经验透视及解释.上海经济研究.2005(6)
    ① Archie B.Carroll,Ann K.Buchholtz.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45页
    ① 摘自《教科文组织总千事提交社会发展世界高峰会议(1995年3月6—12日于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关于教科文组织立场的文件》,巴黎,1994年7月29日版,第3—4页
    ① 王雅林,何明升.论现代化的发展质量.社会学研究,1997(3):34-42
    ②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序第7、25页,正文第2页
    ① 保罗·斯特里滕.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6,Vol.16(1):32
    ② 徐家林.人文发展指数:构成、争论与超越.人文杂志.2006(5):69-74
    ③ 周长城.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30页
    ① 阿卜杜勒-马利克,黄高智.发展的新战略.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第187-228页
    ② 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综述,第ⅩⅩⅠ—ⅩⅩⅩⅡ
    ① 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3页
    ① 相关内容见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①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19-30
    ①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86-91页
    ② D. Kettle,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 Washington, K. C.: Brookings Istitution, 1993,p. 22
    ①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19-30
    ②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第48页
    ① 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第19页
    ② “囚犯的困境”(prisoner' sdilemma):假设有甲乙两名合伙作案的囚犯,尚未审判定罪。他们的供词将直接关系到对他们的处罚,他们面临着四种可能的惩罚:第一,两名囚犯都拒不认罪,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他们的处罚就会最轻,这是最好的结果;第二,甲认罪而乙拒不认罪,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甲的处罚就会轻于对乙的处罚;第三,乙认罪而甲拒不认罪,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乙的处罚就轻于对甲的处罚;第四,甲乙两犯都坦白认罪,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受到同等严厉的处罚,就总体而言,这是最坏的结果。甲乙两犯都会这样想:如果我承认而他不承认,那么对我的处罚就会比他轻;如果他承认而我不承认,那么对我的处罚就会比他重。所以,不管怎样,对我来说承认总是最有利的。本着这样的思维逻辑,最后他们两人都会选择承认,从而遭致同样严厉的处罚,对他们来说,这都不是最好的结果。
    ③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页
    ① 吴光芸,杨龙超.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东南学术.2006(3):11-16
    ② 同上,第42页
    ①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第51页
    ② G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ontinuum, London and New York, 2000, pp60
    ③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页
    ④ 同上,第173-174页
    ① 萨基凯·福库达·帕尔.人类发展分析路径:检阅、反思和前瞻.见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420页
    ② 何增科.人类发展与治理引论.见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377页
    ① 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第127、129页
    ② 同上,综述,第ⅩⅩⅥ页
    ③ 萨基凯·福库达·帕尔.人类发展分析路径:检阅、反思和前瞻.见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419页
    ① 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58页
    ② 同上,第95页
    ① 鲍曼.社区.Polity Press,2001,第1页
    ② Nesbit.R.社会学传统,纽约出版社,1966
    ① Park. R. E., Emest W. 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Univ. Of Chicago Press, p92
    ② 帕克,伯吉斯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华夏出版社,1987,第110页
    ③ 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18页
    ④ 徐中振,李友梅等.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第167页
    ⑤ 刘君德等.中国社区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第2页
    ① 徐琦,Larry Lyon,邓福贞.社区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第14页
    ② 同上,第16页
    ① 同上,第18页
    ② 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上海:三联书店,2002,第124页
    ③ 同上,第176页
    ①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0,Vol.1(2)
    ① C. Fischer. Toward a Subculture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5. Vol. 80
    ① 陈秉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第104页
    ② 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24页
    ③ Rachel Kallus, Hubert Law-Yone, neighborhood—the Metamorphosis of An Idea,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Plannng Research,Vol.14.2,1997:邵磊.意义的回归.国外城市规划.1999(3)
    ① 刘易斯·芒祸德.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月,第462页
    ② 张兵.浅析1860年—1920年美国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99(1):44-46
    ③ 下述分析均整合自Rachel Kallus,Hubert Law-Yone,neighborhood—the Metamorphosis of An Idea,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Plannng Research,Vol.14.2,1997及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203-210页
    ① 吴文藻.(花篮瑶社会组织)导言.引子.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第485页
    ② 徐中振,李友梅.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第165页
    ①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13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区研究的进展.中国社会学年鉴.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第102页
    ① Gray Graig, Marjorie Mayo and Marilyn Talor. Globalization From Below: Implication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mal 2000, No. 4, October, pp. 323-335
    ①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1):63-68
    ② 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34页
    ① 侯玉兰.大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社会科学,1998(3):4-12
    ① 卜万红.是走向社区自治还是建立社区治理结构.改革与发展.2004(6):58-61
    ① 朱建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7(4):4-3
    ② 卢汉龙.中国城市治理的模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1)
    ① 徐中振.走向社区治理.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1):66-72
    ② 张宝锋.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研究综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Vol.22(1):6-9
    ③ 汪大海,孔德宏.世界范围内的社区发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第4页
    ①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66页
    ① 李会欣,刘庆龙.中国城市社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第99页
    ①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1):86-99
    ① 王振耀,白益华.街道工作与居民委员会建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第179-181页
    ②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解放以来我国城市管理法令法规选编.上海:上海市社会学学会,1985,第226页
    ① 同上,第237页
    ② 马晓燕,刘敏.社区建设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甘肃社会科学,2005(6):158-160
    ① 本节的第一、第二部分整合自陈宪.人本精神:经济学人的告白.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第229-230页;徐中振.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第122-124页;刘庆龙.中国城市社区.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第55-64页
    ① 叶金生.社区经济论.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第162页
    ② 徐中振.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第122页
    ① 叶金生.社区经济论.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第259页
    ② 石全华.提高社区经济效益—南充市顺庆区经营社区的实践与成效.社区,2004(1):21
    ① 高连克.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类型、特征及发展.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5):29-32
    ②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经济·社会·人文·新发展观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2004,第80页
    ③ “社区厨房”多开在社区内或社区边,主要提供家庭用餐,特点是价廉、物美、家常化,电话定菜,送菜上门,且费用支出主要是家庭日常开销,已在上海市民中流行。
    ① 刘凤义,杜也力.社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对策.经济工作导刊,1999(4):23-24
    ② 具体见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第232-234页
    ③ 陈宪.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的思考.上海经济研究,2000(7):17-23
    ④ 刘君德.中国社区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第36页
    ⑤ 丁波,李蕾.街道,退出招商舞台后.解放日报 2007.7.29
    ① (美) 罗伯特·弗兰克.奢侈病.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第102页
    ② 同上,第150页
    ① 胡宗山.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中国民政,2001(6):21-22
    ①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37页
    ① 参见《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
    ① 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制度创新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Vol.8(1):38-44
    ② 参见江汉区社区建设知道委员会,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组.社区工作手册
    ①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213页
    ②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26-350页
    ① 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托管的新模式——以罗山市民会馆为例.社会学研究,2001(3):77-86
    ① 姚亮,林霖.解读社区听证会制度.社区,2004(17):18-19
    ②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第168-170页
    ① 陈伟东,李雪萍.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5(12):50-54
    ① 刘春燕.传统一现代双层结构中的居委会直选.未发表的研究报告,2003
    ① 彭穗宁.发展社区服务:城市社区建设的特殊路径.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4-7
    ② 蒋爱群,郑飞.城市居民社区服务需求调查.社区,2005(2):24-26
    ③ 孙苑芳.对城市社区服务现存问题的思考.城市问题,.2002,Vol.107(3):54-57
    ①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第183页
    ① 所谓可控性分权,是指决策者(执政党)建立一种分权收益与分权风险的平衡机制,逐步扩大地方自主权,既维护执政党领导地位、中央权威,激活地方活力,又将分权风险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② 陈伟东,李雪萍.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5(12):50-54
    ③ 黎熙元.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133页
    ④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第65页
    ①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06-207页
    ① 龚仁.一些社区行政化倾向太严重.组织人事报,2006.10.26,第2版
    ① 钱旭潮.市场营销——需求的创造和传递.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第96页
    ① 蒲蔚然,刘骏.探索村金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城市规划汇刊,1997(4):54-58
    ① 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l,第127、129页
    ① 谢遐龄.社区居民自治研究.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区研究优秀成果汇编.(林柄秋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第37页
    ② 陈钦春.社区主义在当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与展望.台湾:中国行政评论,2000.12
    ① 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第249页
    ① 卢汉龙.均衡与稳定:发展的新价值.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第318页
    ② Archie B.Carroll,Ann K.Buchholtz.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45页
    ① 该分类方法来自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召开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第二届研讨会。见Archie B.Carroll,AnnK.Buchholtz.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第48页
    ② 同上,第47页
    ① 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92页
    ② 上海社区发展报告.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第94页
    ③ 邓伟志.社区发展的若干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Vol.15(3):9-17
    ① 张卫,张超.论社区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学海,2001(6):71-75
    ② 于存海,文军.我国城市“文明社区”指标考核体系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Vol.22(3):93-97
    ① 马宝成.试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中国行政管理,2001(5):18-20
    ① 杨浦区志——L路街道,2006.1.22.,第23页
    ①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区发展发展报告(1996-200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代序 第7页
    ① 吴贵民.微型社区再造—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民政,1999(2):4-6
    ① 陈万灵.“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学术研究,2004(4):77-81
    ② 郭伟和.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Vol.11(2):1-6
    ① 涮研中笔者了解到2003年的非典防治让礼区居民印象深刻,而防治体系采取的就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机制,保证全体居民“一个也不拉下”,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的力量,因此该指标在此次测试中满意度分值较高。
    ② 李景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目标选择与“行政推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3-5
    ① 董克用.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356页
    ② 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困境与启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Vol.7(4):112-116
    ①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230页
    ② 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第70-71页
    ① 陈伟东.城市社区自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2001,第56页
    ② 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33-42
    ① 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92-95
    ② Richard C.Box.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第62页
    ③ 同上,第61页
    ④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00页
    ① 董克用.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第359页
    ② 常铁威.新社区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第150页
    ① 王振海,窦泽秀等.社区政治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第49页
    ②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等.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第9页
    ③ 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19-22
    ① 周芳玲.魅力社区的建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第68-77页
    ① 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92-95
    ① 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92-95
    ②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40页
    ①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262页
    ①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2004(1):63-68
    ②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为股东创造利润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所应负有的责任。
    ① 谢芳.美国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第141-161页
    ②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99页
    ③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34页
    ④ Jennifer M.Brinkerhoff 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A Defining Framework[J].public A dm 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2(22),p21
    ⑤ B. Guy peters. "With a Little Help From Our Friend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J].In Jon Pierre(ed.). Partnership in Urban Governance—European and American Experience. MACUILLAN PRESSTED, 1998, P12-13
    ①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页
    ① 甘峰.地域货币——日木循环型社会的社区治理.日本研究,2004(2):84-90
    ①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页
    ②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409页
    ① 整合自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困境与启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Vol.7(4):112-116
    ①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06-207页
    ① Robert Leach and Janie Percy Smith. LocalGovernance in Britain. New York:pal gove(2001)186.
    ② Robert Leach and Janie Percy Smith. LocalGovernance in Britain. New York:pal gore(2001)6
    ③ Sue Goss. Making Local Governance Work:Networks, Re lationship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New Yolk:Pal grave(2001)40
    ① 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92-95
    ②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95页
    [1] Anthony Giddens.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阿卜杜勒-马利克,黄高智.发展的新战略.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
    [3]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阿瑟·梅尔霍夫.社区设计.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5] 阿奇·B·卡罗尔,安K·巴克霍尔茨.企业与社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第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上海:三联书店,2000
    [7] 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保罗·斯特里滕.关于人文发展指数的争论.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6,Vol.16(1)
    [9]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10] 彼得·杜拉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北京:三联书店,2003
    [1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大城市社区发展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大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社会科学.1998,(3)。
    [12] 常铁威.新社区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3] 陈万灵.“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学术研究,2004(4)
    [14] 陈雪频,奚恺元.杭州最幸福 上海最诱人.第一财经日报,2006.1.19
    [15] 陈伟东.城市社区自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2003
    [16] 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一条中国化道路:一演变历程、轨迹、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1)
    [17] 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特色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Vol.(1)。
    [18] 陈伟东,李雪萍.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5(12)
    [19] 陈秉钊.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0] 陈钦春.社区主义在当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与展望.台湾:中国行政评论,2000.12
    [21] 陈宪.发展城市社区经济的思考.上海经济研究,2000(7)
    [22] 陈宪.人本精神:经济学人的告白.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3]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4] 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5] [英]达德利·西尔斯.发展的意义.国际发展评论.1969(12)
    [26] 大卫·路德林等.营造21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7]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8] 戴星翼,何惠琴.社区发育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29] David Osbome,Peter Plastrik.摈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0] 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上海:三联书店,2002
    [31] 邓伟志.社区发展的若干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32] 董克用.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3] 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4] Ebenezer Howard.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5] 丰子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辑.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
    [36] 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7]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8]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9] 方明,王颖.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1
    [40] George A. Steiner, John F. Steiner.企业、政府与社会.上海:华夏出版社,2002
    [41] 高连克.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经济类型、特征及发展.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5(5)
    [42] 甘峰.地域货币——日木循环型社会的社区治理.日本研究,2004(2)
    [43] 甘峰.新理性时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44] 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1)
    [45] 格里·斯托克.新地方主义、参与及网络化社区治理.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3)
    [46] 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学术月刊,2001(9)
    [47] 顾朝林,沈建法,姚鑫,石楠.城市管治——概念、理论、方法、实证.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8] 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9] 胡宗山.全国社区建设模式评析.中国民政,2001(6)
    [50]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1)
    [51] 侯玉兰.大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体制比较与借鉴.北京社会科学,1998(3)
    [52] 侯玉兰.国外社区发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53] 金玉国,李梅娟.发展尺度的演进评介.统计与信息论坛,1997(4)
    [54] 蒋爱群,郑飞.城市居民社区服务需求调查.社区,2005(2)
    [55] 姜蓬,陈启能.中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6] Janet V.Denhardt、Robert B.Denhardt.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7] 李景鹏.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目标选择与“行政推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
    [58] 黎熙元.社区建设——理念、实践与模式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9] 李会欣,刘庆龙.中国城市社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60] 卢汉龙.均衡与稳定:发展的新价值.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61] 卢汉龙.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2] 联合国人居中心.城市化的世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3]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等.追求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4]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在碎裂的世界中深化民主.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65]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66] 刘君德.中国社区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7] 刘庆龙.中国城市社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68] 刘凤义,杜也力.社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与新对策.经济工作导刊,1999(4)
    [69] 罗伯特·S·林德,海伦·梅里尔·林德.米德尔敦——当代美国文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0] (美)罗伯特·弗兰克.奢侈病.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
    [71]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2]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3] 林尚立.社区民主与自治: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4] 林崇杰.市民的城市——城市设计与地方重建的经验.台北:台湾创业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
    [75] 林柄秋.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区研究优秀成果汇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76] 马宝成.试论政府绩效测评的价值取向.中国行政管理,2001(9)
    [77] 马晓燕,刘敏.社区建设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甘肃社会科学,2005(6)
    [78] 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9] 帕克,伯吉斯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华夏出版社,1987
    [80] 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81] 彭穗宁.发展社区服务:城市社区建设的特殊路径.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82] 蒲蔚然,刘骏.探索村金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城市规划汇刊,1997(4)
    [83] 卞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4] 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北京:三联书店,1999
    [85] 钱旭潮.市场营销——需求的创造和传递.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6] 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利与公民参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87] 邱莉莉.俄罗斯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88] Richard C.Box.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5
    [89] 桑德斯.社区论.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2
    [90] 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91] 上海市社会学学会.解放以来我国城市管理法令法规选编.上海:上海市社会学学会, 1985
    [92] 世界银行.2000-2001年发展报告——与贫困作斗争.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93] 世界银行.2000发展指标.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0
    [94] 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建立市场体制.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2
    [95] 世界银行.绿色工业——社区、市场和政府的新职能.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
    [96] 世界银行.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改进制度、增长模式与生活质量.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3
    [97] 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4
    [98] 世界银行.增长的质量.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99] [美]斯大林.管理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00] 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1] 邵磊.意义的回归.国外城市规划.1999(3)
    [102] 石全华.提高社区经济效益—南充市顺庆区经营社区的实践与成效.社区,2004(1)
    [103] 单菁菁.社区情感与社区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4] 苏秦.现代质量管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05] 孙苑芳.对城市社区服务现存问题的思考.城市问题,2002,Vol.107(3)
    [106] 孙希存.面向幸福的经济社会发展导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107] [美]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8] 唐龙.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述评.财经科学.2005(6)
    [109] 唐学斌.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台北:金鼎图书文物出版社,1983
    [110] [美]纳特.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1] 托尼·麦克格鲁.走向真正的全球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112] 王振海,窦泽秀等.社区政治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113] 王振耀,白益华.街道工作与居民委员会建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114] 王雅林,何明升.论现代化的发展质量.社会学研究,1997(3)
    [115] 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16] 王青山,刘继同.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7] 王瑞华.合作网络治理理论的困境与启示.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Vol.7(4)
    [118] 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学,2006(6)
    [119] 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20] 汪大海,孔德宏.世界范围内的社区发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21] 吴光芸,杨龙超.超越集体行动的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东南学术.2006(3)
    [122] 吴贵民.微型社区再造一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中国民政.1999(2)
    [123] 吴文藻.(花篮瑶社会组织)导言.引子.费孝通文集第1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124] 武克全.以新的视野和思路推进社区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社会学研究,2002(4)
    [125] 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0,Vol.1(2)
    [126] [澳]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7] 肖明超.宜居城市的公众视角.市场研究,2005(7)
    [128] 徐家林.人文发展指数:构成、争论与超越.人文杂志,2006(5)
    [129]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30] 徐中振,李友梅.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131] 徐中振.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32] 徐中振,徐坷.走向社区治理.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1)
    [133] 徐琦,Larry Lyon,邓福贞.社区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34] 徐震.社区与社区发展.台北:正中书局,1980
    [135] 徐震.社区发展在欧美.台北:台湾国立编译馆,1983
    [136] [德]HW·辛格.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增长部门.国际发展评论.1965(3)
    [137] 谢芳.美国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38] 席酉民,尚玉钒.和谐管理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39] 姚亮,林霖.解读社区听证会制度.社区,2004(17)
    [140] 于存海,文军.我国城市“文明社区”指标考核体系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3)
    [141] 于雷.社区交往研究—在现代化与现代性语境中.建筑,2001(5)
    [142] 《杨浦区志:L街道》。
    [143] 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44] 杨荣.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探索,2003(1)
    [145] 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托管的新模式——以罗山市民会馆为例.社会学研究,2001(3)
    [146] 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上海:华夏出版社,2002
    [147] 杨叙.北欧社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48] 尹继佐.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2003年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49] 尹继佐.小康社会:从目标到模式——2004年上海社会发展蓝皮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150] 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51] 叶金生.社区经济论.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152] 俞可平.民主与陀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3]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4] 周芳玲.魅力社区的建设.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55] 周长城.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56] 周长城.全面小康:生活质量与测量——国际视野下的生活质量指标.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57] 周长城.中国生活质量:现状与评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58] 赵民,赵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59] 张鸿燕.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60] 张兵.浅析1860年—1920年美国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99(1)
    [161] 张卫,张超.论社区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学海,2001(6)
    [162] 张杰,探索村金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城市规划汇刊,1997(4)
    [163] 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64] 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5] 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66]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区研究的进展.中国社会学年鉴.北京: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4
    [167] 中国建设宜居城市不能重蹈美国覆辙.新京报.2005.10.6
    [168] 中发办[2000]23号.民政部关于在我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0.11.19
    [169]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经济·社会·人文·新发展观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70] Park, R.E., Emest W. Burgess,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 Univ. Of Chicago Press, 1921
    [171] Brownel, Baker. The Human Community:Its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For a Time of Crisis.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50
    [172] Hillery, George. "Definitions of Community: Areas of Agreement." Rural Sociology 20.1955
    [173] C.T. Jonassen, Community Typology, In Marvin B. Sassma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Analysis, Thomas Y. Crowell Company, 1959
    [174] Kaufman, Harold. Toward and Interactional Conception of Community. Social Force 38.1959
    [175] Buchanan, J. M. The Demand and Supply of Public Goods. Chicago: Rand McNally. 1968.
    [176] Warren, Roland. The Good Community What Would It Be. Journal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ety 1, no 1.1970
    [177] Hunter, Albert. The Loss of Commun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0.1975
    [178] C. Fischer. Toward a Subculture Theory of Urbanism, Amer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5, Vol. 80
    [179] Ley, David. A Social Geography of the Cit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83
    [180] Jan Tanghe, Sieg Vlaeminck & Jo Berghoef. Living Cities, Pergamon Press, 1984
    [181] Moser, Caroline 0. 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rojects in the Third World. Pergamon Press. 1989
    
    [182] Jacobs, J.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Vintage Books, 1992 [183]N. Rosenau & E. O. Czempeil,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eg:Cambrideg University Press,1992
    [184] D. Kettle, Sharing Power: Public Governance and Private Markets, Washington, K. C.: Brookings Istitution, 1993
    [185] Pinkerton, E., and M. Weinstein. Fisheries that :Sustainability through Community- based Management. Vancouver, BC:David Suzuki Foundation, 1995
    [186] Cable, Sherry, and Charles Cable. Environmental Problem, Grassroots Solution: The Politics of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Conflict. New York: St. Martin" s Press. 1995
    
    [187] Shevky E and Beill W. Social Areas Analysi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88] Sheer 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icipation[J].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Journal, 1995,35 (4)
    [189]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Western Asia.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ESCWA Region.. United Nations. 1997
    [190] Rachel Kallus, Hubert Law-Yone, neighborhood—the Metamorphosis of An Idea,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Plannng Research, Vol. 14. 2,1997
    [191] Fodor, Eben. Better nit bigger: how to take control of Urban growth and improve your community . New Society,. 1999
    [192] ardhan, Pranab. Irrigation and cooper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48 irrigation communities in South Ind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8(4), 2000
    [193] G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ontinuum, London and New York, 2000
    [194] Meinberg,Adans. Urban Recycling and the Search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y Development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95]Philipson, Chris. The Family and Community Life of Oldex People: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 in Three Urban Areas. Routledge, 2000
    [196] Gray Graig, Marjorie Mayo and Marilyn Talor. Globalization From Below: Implication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No. 4, October, 2000
    [197] Herbert-Cheshire, Lynda. Contemporary strategies for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in Australia: a governmentalit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2000
    [198] Claser, Mark A., Lee E. Parker, Stephanie Payton. The paradox between community and self- interest: Local government, neighborhoods, and media. Jorunal of Urban Affairs 2001,23(1)
    [199] Robert Leach and Janie Percy Smith. LocalGovernance in Britain. New York:palgove, 2001
    [200] Goss,S. Making Local Governance Work: Networks, Relationship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New York: Palgrave,2001
    [201] Sue Goss. Making Local Governance Work:Networks, Re lationships and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New Yolk:Pal grave, 2001
    [202] Kenneth B Hall, Jr Gerald A. Porterfield, Community by Design New Urbanism for Suburbs and Small Communities. Mc-Graw-Hill, 2001
    [203] Pierson, John. Rebuilding Community :Policy and Practice in Urban Regeneration. Palgrave, 2001
    [204] Jacobs, Jamie Elizabe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 the environment, and democracy: Brazil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 44(4), 2002
    [205] Jennifer M .Brinkerhoff Government — NonProfit partnershiP:A Defining Framework[J].public A dm 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2(22)
    [206] Stephen Goldsmith. Putting Faith in Neighborhoods Making Cities Work through Grassroots Citizenship. Hudson Institute Publications, 2002
    [207] Raco, Mike. Urban Renaissance :New Labour, Community and Urban Policy. Policy Press, 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