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奈保尔后期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的跨界生存和写作生涯具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审美个性和一定超前性。奈保尔始终是个开拓者,他一个多甲子年的创作清晰地反映一个当代严肃作家从早期学徒期以模仿和沿袭传统为主,过渡到创作中后期形成自己独有成熟风格,以理性思考和思辨为主要创作特色的转变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奈保尔对体裁的创新体现他作为一个学者型作家的风格;他对其他作家作品的评论体现他作为一位睿智文学评论家的特点;而他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又体现他作为一位严肃史学家的风范。身处二战后国际化特征显著的移民大都市伦敦使得奈保尔的作品清晰地呈现了从狭隘的地域特色过渡到描摹全球化时代的移民社会,奈保尔的创作在激活传统的人文精神同时体现了新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生态。
     本文以奈保尔后期创作中的四部重要作品《抵达之谜》、《作家看人》、《浮生》和《魔种》为主要研究内容,借鉴新批评文本细读、叙事学、心理现实主义和文化时空体等理论批评手段和方法,分析几部作品内含的作家伦理思想、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揭示奈保尔创作一以贯之的“近距离”思想。本文以为,“近距离”思想是奈保尔文学思想的核心,表征在作家伦理上即作品要体现作家高度的道德关怀和伦理介入意识,表征在创作思想上即作品要体现作家的“现代敏感性”,抓住能体现时代和社会的最典型特征,表征在创作艺术上即作品要“近距离”描摹现实,逼视历史,以达到揭示真理、与真理对话的艺术效果。
     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概述奈保尔早、中和后期的创作情况,对与本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全面而又精简的综述,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意义。第一章详细分析奈保尔“近距离”思想生成的家庭背景、文化和历史动因,“近距离”思想具体提出的文本背景、主要内容和表现,指出奈保尔按照自己观察方式评论其他作家作品,苛评背后实质是他强烈的作家伦理关怀意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手法上的审美特征。这是本文的核心,是解读奈保尔作品的钥匙。第二章是对反映奈保尔“思想地图”的散文随笔集《作家看人》的研究,解析奈保尔对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萨朗波》的不同态度,指出正是奈保尔本人的“近距离”思想导致他对福楼拜两部作品完全不同的评价;对待自己来自的特立尼达岛国的作家们的评论,反映奈保尔对故乡历史、文化和文学的关注,蕴含对殖民者的批判;而对母国印度,奈保尔通过自己独特的、人本论的历史观解读了印度的历史、文学和圣雄甘地,微察秋毫地分析印度人的“视而不见”是导致国民愚昧、国家落后的根源,阐释今后印度崛起的可能,而全面认识甘地则是奈保尔本人几十年不断理解、阅历知识丰富的结果,反映奈保尔“近距离”观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通过对自传体小说《抵达之谜》的文本细读,指出小说实质是在“近距离”书写奈保尔的理想人生观、赞颂印度流裔的人本论生存宗教意识,同时对大英帝国贵族思想对当今英国国民起着腐蚀作用进行客观揭露。第四章是对后期长篇姊妹篇《浮生》和《魔种》进行研究,指出主人公威利是奈保尔后期塑造的一个后殖民时代的“多余人”,他的生存、为理想的奋斗挣扎和所体验的彷徨迷惘的心路历程在一定意义上是全球化时期后殖民境遇下移民命运的普遍写照,很有典型意义。两部小说运用的心理现实主义和时空体叙述手法将主人公威利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经历生动而又极富特征性地进行展现,是他“近距离”文学思想在艺术上的表现,体现奈保尔本人对创作艺术的不断突破和创新。
     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奈保尔创作在三个方面的创新和突破:“近距离”思想、普世关怀的博大深厚和艺术手法上的创新。“近距离”思想是奈保尔特有的作家伦理、创作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出发点和理据,通过以上论述,厘清在东西方文化交汇点上的奈保尔本人矛盾复杂的作家生涯一贯遵循的作家准则和始终坚守作家使命的原驱力,奈保尔始终追求真理的意识和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是他创作的核心关注点,成就了他辉煌的文学生涯!
The trans-boundary living and writing of V.S.Naipaul, the winner of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2001, has showed his unique thinking connotations, aesthetical tendencies and forsights. As a literary pioneer writing for over60years, Naipaul has experienced between appreticeship, mainly following literary traditions, and mid-late periods, developing maturally a writing style characteristic of rational and speculative thoughts. In some sense, Naipaul is a literary scholar for his innovation in styles; an intelligent critic for his original literary viewpoints; a serious historian for his keen awareness of history. His writing has developed from narrow localism to colorful immigrant societies in global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his living in London, a metropolis after World War II.
     In light of perspectives of New Criticism, narratological theory, psychological realism and cultural chronotop,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disclose "Close Distance" thought in Naipaul's four important works ("The Enigma of Arrival","The Writer's People","Half a life"and "Magic Seeds") and his ethics and themes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works as well. Hence, I argue that "Close Distance"thought is the core of Naipaul's works,which comprises of followng aspects: Works should reflect moral concern, ethical emphathy and "Modern Sensibility" of the writer, incarnate those most characteristic of times and society so as to close to history and truth.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parts."Introduction" part generally introduces Naipaul's three writing periods and gives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and brief introduction of studies on V.S.Naipaul at home and abroad whiling pointing out the main standpoints of this paper. First chapter is the detailed presentation of "Close Distance"thought, its background of culture, history and main contents as well. I argue that it is his strong ethical concern and writing aesthetics that lead to Naipaul's critical assessment to those masterpieces by other writers, which are also the keynotes to read and understand his works. Chapter two is the study of prose work "The Writer's People", a map of Naipaul's thought (called by "New York Book Review"). It is "Close Distance"thought that leads to Naipaul's different remarks about "Madame Bovary"and "Salammbo" by Flaubert. While repudiating colonists, Naipaul shows his great concern o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rinidad through his remarks on those writers from Trinidad, his hometown. Upon his unique humanistic views of history to penetrate amazingly into Indian history and literature, Naipaul points out that Indian people's blindness to their own faults is the root cause for their ignorance and backwardnes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ion of Mahatma Gandhi not only shows Naipaul's sustainable academic efforts, but reflects objectively the formation of his "Close Distance" thought. Chapter three highlights "The Enigma of Arrival", 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 Thinking highly of Trinidad Indian's humanistic attitudes towards religion, Naipaul in essence presents his views of ideal life and criticizes Britain aristocracy for its bad efforts on modem people. Chapter four is the study of novel "Half a Life"and its sequel "Magic Seeds", which attempt to analyze the hero William, a contemporary "superfluous man", with his loss and struggle for idealism, is typical among those immigrants in globalization to some degree. Perspectives of psychological realism and culture chronotop, vividly describing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of William, are two aspects of "Close Distance" Thought.
     "Conclusion"part summarizes that Naipaul's writing in his late period has three innovative facets:"Close Distance" Thought, ideas of deepening universal concern and artistic innovation in writing. It is "Close Distance" Thought that builds up Naipaul's ethical writing and aesthetical thinking. It is his pursing truth and profound humanism that measure his intricate writing and bring forth hi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for world literature.
引文
① 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②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③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的辉光: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外国文学》,1997年第1期,第4页。
    ④ 西蒙·杜林:《后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见王宁等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37页。
    ⑤ 瞿世镜、任一鸣:《英国后殖民文学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203页。
    ⑥ 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导言》,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6页。
    ① 罗伯特·麦可拉姆(英):《傲慢与偏见—记V.S.奈保尔》,孙仲旭译,《译林》,2010年第2期。第195页。
    ① 法·德洪迪:《奈保尔访谈录》,邹海仑译,载《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第124页。
    ①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 常文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36页。
    ② Barry Argyle, A House for Mr. Biswas, A West Indian Epic, Caribbean Quarterly, Dec.1970, p.61.
    ③ Derek Walcott, A Great New Novel of the West Indies & the Man Who Was Born Unlucky, Sunday Guardian(Trinidad) Nov.5,1961, p.17.
    ④ Derek Walcott, The Achievement of V.S.Naipaul, Sunday Guardian, Trinidad, April 12,1964: p.15.
    ⑤ Alfred Kazin, V.S.Naipaul as Thinker,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May 1,1977:7, p.20,p.22.
    ⑥ Peter Hughes. V.S.Naipaul, Lo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88, p.38.
    ① Gordon Rohlehr. Predestination, Frustration and Symbolic Darkness in Naipaul's A House for Mr. Biswas, Caribbean Quarterly 10, March 1964:pp.3-11.
    ② V.S.Naipaul, The Middle Passage, New York: Vintage Book,2002, p.20.
    ③ 法鲁克·德洪迪:《奈保尔访谈录》,邹海仑译,《世界文学》2002年第一期,第116页。
    ③ H.B.Singh, V.S.Naipaul: A Spokesman for New Colonialism, in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2(1969) p.71.
    ⑥ 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义》,马雪峰 苏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5页。
    ⑥ 埃里克·威廉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民史》,吉林师范大学外语系翻译组,吉林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82页。
    ① 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534页。
    ② 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540页。
    ③ 梅晓云:《在边缘写作:后殖民作家的奈保尔其人其作》,《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85页。
    ① 张德明:《后殖民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V.S.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第51页。
    ① 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
    1 V.S.Naipaul.On Being a Writer. New York: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987.
    ① See Selwyn R.Cudjoe, V.S.Naipaul: A Materialist Reading,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 p.21.
    (?) See Selwyn R.Cudjoe,V.S:Naipaul: A Materialist Reading,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P.23.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12页。
    (?) V.S.Nalpaul.Finding the Center;Penguin Books.1985,P.51.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12页。
    (?) Ganesh in the Years of Guilt,Sunday Guardian(Trinidad),June 16,1957,p.23,p.27.
    ① V.S.奈保尔:《神秘按摩师》,吴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46页。
    ② V.S.奈保尔:《神秘按摩师》,吴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26页。
    ① V.S.奈保尔:《神秘按摩师》,吴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272页。
    1 King, Bruce. V.S.Naipaul, in West Indian Literature, Hamden, Conn:Archon Books,1979, p.165.
    ① King, Bruce. V.S.Naipaul.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3. p.123.
    ② 奈保尔第一次到东非和扎伊尔是在1965-1966年,那时他目睹新近独立的非洲国家的政治动乱和军事政变。
    ① 法·德洪迪:奈保尔访谈录,邹海仑译,《世界文学》,2012年第1期,第122页。
    ① Boxhill, Anthony. The Little Bastard Worlds of V.S.Naipaul's The Mimic Men and A Flag on the Island. International Fiction Review,1976,3, p.12-19.
    ① Naipaul. On Being a Writer. New York: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987.
    ① 石海峻:《奈保尔:失望的理想主义者》,2002年10月10日《环球时报》。
    ② 林贤治:《记忆》第3期,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本文主要参考目前国内南京大学出版社译本,2009年3月第一版,由孙仲旭译。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3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18页。
    ③ 国内传统翻译将福楼拜的《萨朗波》中“萨”字译为“撒”,本文参考《作家看人》中译者孙仲旭的翻译,下同,不赘述。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7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6-67页。
    ①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② 转引自《傲慢与偏见——记V.S.奈保尔》,《译林》2010年第2期,第198页。
    ① V.S.Naipaul, Reading and Writing, a Personal Account, New York: NYREV, Inc.2000. p.14.
    ②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82页。
    ①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②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③ 这封信写于1950年10月5日,当时奈保尔刚去牛津,年仅18岁。
    ④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⑤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1页。
    ①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②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5-6页。
    ③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④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⑤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3-4页。
    ⑥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①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②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③ V.S.奈保尔:《奈保尔家书》,北塔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76页。
    ① 指1941年的英美协定,其内容之一是英国把在西印度群岛的一部分地区,包括特立尼达西北半岛的恰瓜腊马斯(即奈保尔出生地查瓜纳斯),租借给美国九十九年。具体见埃里克·威廉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民史》,吉林师范大学外语系翻译组,吉林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23-624页。
    ② 季羡林:《季羡林全集第十卷学术著作二 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60页。
    ① 罗伯特·麦克拉姆(英):《傲慢与偏见——记V.S.奈保尔》,孙仲旭译,《译林》2010年第2期第197页。
    ② 罗伯特·麦克拉姆(英):《傲慢与偏见——记V.S.奈保尔》,孙仲旭译,《译林》2010年第2期第197页。
    ③ 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和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台湾)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11页。
    ④ Naipaul.On Being a Writer.New York: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1987.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页。
    ① 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和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台湾)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272页。
    ① 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和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台湾)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272页。
    ② 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和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台湾)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272页。
    ③ 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和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台湾)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272页。
    ④ 季羡林:《季羡林全集 第十卷学术著作二 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第44-45页。
    ⑤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转引自《季羡林全集第十卷学术著作二 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第396页。
    ①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未来结果》,转引自《季羡林全集 第十卷 学术著作 二 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第388页。
    ②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转引自《季羡林全集第十卷学术著作二 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第391页。
    ① 保罗·索鲁:《文学评论》,转引自《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V.S.奈保尔著,黄道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559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0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1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2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45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46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49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41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41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64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56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4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56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3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3页。
    ① 指古代罗马人的一种用奶酪加大蒜捣成的糊状佐餐物,抹在面包上吃。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4页。
    ① 指文中主人公西米卢斯的唯一帮手,女黑奴。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5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6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6-7页。
    ② S.L.Goldbeerg, Agents and Lives: Moral Thinking in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pp.23.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3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4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58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57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57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90页。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4页。
    ① 荷兰在南美的领上,当时叫做荷属圭亚那,与英属圭亚那接壤,在文化上英属圭亚那和特立尼达史接近。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92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93-4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96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97页。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00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9页。
    ② Mcsweeney, Kerry. Four Contemporary Novelists: Angus Wilson, Brian Moore, John Fowles, V.S.Naipaul. Canada: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3, p.4..
    ① Aamer Hussein, Delivering the truth: An Interview with V.S.Naipaul, in Conversations with V.S.Naipaul. ed. Feroza Jussawalla,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7, p.154.
    ② 法·德洪迪:奈保尔访谈录,邹海仑译,《世界文学》,2002年第一期,第123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序言》,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
    ② 严蓓雯:《奈保尔“看待和感受世界的方式”》,转引自《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第三期,第157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1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2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3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5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5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5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5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6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6页。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6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6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6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6页。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7页。
    ⑤ 牛鞭:以前牛的阴茎可以用做马鞭。
    ⑥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7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7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7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8页。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8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8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8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9页。
    ① 罗伯特·麦克拉姆(英):《傲慢与偏见——记V.S.奈保尔》,孙仲旭译,《译林》2010年第2期,第194页。
    ②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第266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1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2-3页。
    ② 伊比利亚人为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土著人或居民。
    ③ 在西班牙东部。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3-4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4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4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7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50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51页。
    ① 转引自傅小平:《“莫高热”背后,如何确立当代文学价值?》,《文学报》2012.12.6,第2版。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3页。
    ② 克半斯托弗·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1593),英国剧作家和诗人。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3页。
    ① 当时担任BBC对加勒比海地区广播杂谈节目主任。
    ② 迪伦·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1953),英国威尔士诗人。
    ③ 当时担任BBC第三频道制作人。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6页。
    ⑤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5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7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7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6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28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35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34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8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8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9页。
    ④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8页。
    ① 弗里德里希·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刘北成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 陶水平:《“文学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的双向阐释——试论格林布拉特文化诗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第133页。
    2 Friedrich Nietzsche. The Use and Abuse of History. Trans, by Adrian Coli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ulius Kraft. (New York:Liberal Arts Press,1957), p.74.
    3 V.S.Naipaul, Forward to A House for Mr. Biswas, See Literary Occasions. Alfred A. Knopf New York, Toronto, 2003.p.128.
    ①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2页。
    ①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2页。
    1 V.S.Naipaul. A Way in The World, Vintage International,1995. p.339.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8页。
    ① 裔昭印:《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2-143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3-144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3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4贝。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4页。
    ① 屠卡兰:印度16世纪马哈拉施特拉诗人和圣人。
    ②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黄道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127页。
    ③ 马克思:《不列颇在印度的统治》,转引自《季羡林全集第十卷学术著作二 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第401页。
    ① 阿尔贝鲁尼(Alberuni):又称为AI-Biruni(全名Abu Arrayhan Muhammad ibn Ahmad Al-Biruni),973-1048,伊斯兰学者、科学家。他十1017年奉有名的穆斯林苏丹加兹纳维(King Mahmood Ghaznawi,971-1030)之命前往印度,学习关于印度的一切,包括宗教、科学及文学,后来他在印度待了十三年。写下传世的著作《印度》(Kitab alHind),
    ②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黄道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176页。
    ①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转引自《季羡林全集第十卷学术著作二 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第396-8页。
    ②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黄道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453页。
    ③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黄道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429页。
    ④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黄道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429负。
    ①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黄道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473页。
    ① 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78-79页。
    ① 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75页。
    ② 转引自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80页。
    ③ 转引自V.S.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81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19-120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44页。
    1 King, Bruce. V.S.Naipaul.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3.P.138.
    ② 梅晓云:《V.S.奈保尔:从未抵达的感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第25页。
    ③ 杜维平:《从未抵达吗?》,《外国文学》2008年第2期,第43页。
    ④ 索鲁:《维迪亚爵士的影子:一场横跨五大洲的友谊》,蔡於理译。台北:马可波罗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430-431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邰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98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邰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99页。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邰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99-100页。
    ③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邰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99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28页。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42页。
    ③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47页。
    ④ Jussawalla Feroza. Conversations with V.S.Naipaul.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7. p.163.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353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22页。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12页。
    ③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52页。
    ④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12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98页。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198页。
    ③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221页。
    ④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292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292页。
    ① 黄铁池:《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① 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吴鸿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243页。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78页。
    ① 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吴鸿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434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第221页。
    ①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① 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阮学勤译,载《世界文学》,2002年第一期,第134页。
    ①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14页。
    ②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14页。
    ① V.S.奈保尔:《灵异推拿师》,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249-250贝。
    ①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09页。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8页。
    ③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9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9页。
    ①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14页。
    ① 李天道:《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322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③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④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52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2页
    ③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① 麦事利:《人的生存》,转引自《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6版,第50页。
    ②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等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47页。
    ① V.S.奈保尔:《抵达之谜》,邹海仑、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53页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① Coetzee, J. M. "The Razor's Edg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 November 2001) p.8-10.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41页。
    ② 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与帝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2页。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05页。
    ②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91页。
    ③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00页.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04页。
    ②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06页。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36页。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63页。
    ②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64页。
    ③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第171页。
    ① 纳萨尔派(Naxalite)② 印度的主张通过农民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共产党人,因为最早活动于西孟加拉邦的纳萨尔巴里地区而得名。
    2 www.51junshi.com/bbs/201208/thread-6...2012-9-15
    ① V.S.奈保尔:《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李永平译,三联书店,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第350页。
    ① Day, Martin S. A Handbook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Queensland, 1975, p185.
    ② Ronald Gottesman, etal.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M].NewYork:W.W.Norton&Company,1980. p.1066.
    ①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5页。
    ①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8页。
    ②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8页。
    ①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4页。
    ②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26页。
    ①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20-121页。
    ①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45页。
    ②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45页。
    ③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48页。
    ①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50页。
    ②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51页。
    ③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36页。
    ④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37页。
    ①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82页.
    ② V.S.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98页。
    ① 罗们特·麦克拉姆(英):《傲慢与偏见——记 V.S奈保尔》,孙仲旭译,《译林》,2010.02.第194页。
    ② 转引自何平:《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载《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第73页。
    ① 转引自冯之浚:《科学与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第107页。
    ② 转引自刘跃进:《文化就是社会化》,载《北方论从》,1999年第3期,第47页。
    ③ 如美国学者克鲁伯、克拉克洪和帕森斯以及我国学者庞朴、何晓明等人都对此进行了探索。
    ④ 裔昭印:《世止界文化史导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l1月第一版,第2-3页。
    ① 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2003年8月北京第1版,第28页。
    ② 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2003年8月北京第1版,第14页。
    ③ 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2003年8月北京第1版,第403页。
    ④ 奈保尔:《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2003年8月北京第1版,第403页。
    ①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4-275页。
    ① 奈保尔:《自由国度》,刘新民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21页。
    ① 踏提彦(Lutyens): Sir Edwin Landsecr Lutvens,1869-1944.英国建筑师,以乡村建筑而闻名。著名作家有怀特霍尔的战争死难者纪念碑(1919-1920)、新德里城市规划及其富丽堂皇的总督府(1912-1930)。
    ②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90页。
    ①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45页。
    ① 顾资银行:该银行成立时专门为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服务,故又称为女王银行,后把服务对象扩充到全球富豪阶层。
    ① 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3页。
    ② 奈保尔:《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273页。
    ① 保罗·罗宾逊(1898-1976),美国黑人男低音歌唱家及演员,毕生投身于反种族压迫运动。
    ②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1716-1771),英国十八世纪感伤主义诗人,代表作《墓园晚歌》。
    ③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84页。
    ④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85页。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81-82页。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36页。
    ① V.S.奈保尔:《浮生》,孟祥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第146页。
    ① 罗伯特·麦克拉姆(英):《傲慢与偏见——记V.S.奈保尔》,孙仲旭译,《译林》,2010.02,第194页。原文发表十2008年3月16日的英国《观察家报》。
    ① Naipaul, V.S. Two Worlds (The Nobel Lecture), in Literary Occasions: Essays.ed. Pankaj Mishra. New York: Knopf,2003,p.194.
    ② 法·德洪迪:奈保尔访谈录,邹海仑译,《世界文学》,2002年第1期,第123页。
    ① V.S.奈保尔:《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一版,第147-8页。
    ① 李瑞华:《边缘的历史与历史的边缘——读奈保尔的<河湾>》,载《中华读书报》,2002年9月27日。
    The Mystic Masseur.London: Deutsch,1957.
    Miguel Street.London: Deutsch,1959.
    A House for Mr.Biswass.London: Deutsch,1961.
    An Area of Darkness.London: Deutsch,1964.
    In a Free State London: Deutsch,1971.
    India:A Wounded Civilization.London:Detusch,1977.
    A Bend in River. London:Detusch,1979.
    Finding the Centre.London: Detusch,1984.
    The Enigma ofArrival.London: Penguin Books,1987.
    India: A Million Mutinies Now,London:Heinemann,1994.
    Between Father and Son: Family Letters.London:Little, Brown and Co,1999.
    Reading and writing: A Personal Account.New York:New York Review of Books,2000.
    Half a Life.New York: Alfred A.Knopt,2001.
    Literary Occasions: Essays.New York: Alfred A.Knopt,2003.
    Magic Seeds.New York: Alfred A.Knopf,2004.
    A Writer's People: Ways of Looking and Feeling.Vintage International,2009.
    《米格尔街》,张琪译,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河湾》,方柏林泽,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余珺珉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米格尔街》,王志勇泽,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印度:受伤的文明》,宋念申泽,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李永平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黄道琳译,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抵达之谜》,邹海伦,蔡曙光,张杰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奈保尔家书:父与子通信集》,北塔、常文琪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灵异推拿师》,吴正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魔种》,吴其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自由国度》,刘新民、施容根、徐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作家看人》,孙仲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Aamer Hussein, Delivering the truth: An Interview with V.S.Naipaul, in Conversations with V.S.Naipaul. ed. Feroza Jussawalla,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7.
    Alfred Kazin, V.S.Naipaul as Thinker,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May 1,1977:7.
    Athill.Diana. Stet: A Memoir.New York: Grove Press,2000.
    Bala, Suman. V.S.Naipaul:a literary response to the nobel laurate.New Delhi:Khosla Pub.House in association with Prestige Books,2003.
    Barnouw, Dagmar. Naipaul's Stranger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 2003.
    Barry Argyle, A House for Mr. Biswas, A West Indian Epic, Caribbean Quarterly, Dec.1970.
    Boxill, Anthony. V.S Naipaul's fiction: in quest of the enemy. Fredericton, N.B., Canada: York Press, c1983. The Little Bastard Worlds of V.S.Naipaul's The Mimic Men and A Flag on the Island. International Fiction Review,1976,3.
    Ball, John Clement. Satire&the postcolonial novel: V.S.Naipaul, Chinua Achebe, Salman Rushdie.New York: Routledge,2003.
    Beckles, Hilary.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Indies Criket. Volume:2.Barbados: University of West Indies Press,1998.
    Bender, John.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Novel.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Bongie, Chris. Islands and Exiles: The Creole Identities of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1998.
    Bowman; Larrry W.Mauritius: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Indian Ocean. Westview Press,1991.
    Brown, L.Carl. Religion and State: The Muslim Approach to Politics.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0.
    Coovadia Imraan. Authority and Authorship in V.S.Naipaul.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9.
    Coetzee, J. M. "The Razor's Edg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 November 2001).
    Cudjoe, Selwyh Reginald. V.S.Naipaul: A Materialist Redding. 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 Caribbean Women Writers: Essays from the First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Amherst, MA: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0.
    Cristina, Emanuela Dascalu.Jmaginary Homelands of Writers in Exile: Salman Rushdie, Bharati Mukherjee, and V.S.Naipaul.Cambria Press.2007.
    Day, Martin S. A Handbook of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Queensland,1975.
    Derek Walcott, A Great New Novel of the West Indies & the Man Who Was Born Unlucky, Sunday Guardian(Trinidad) Nov.5,1961. The Achievement of V.S.Naipaul, Sunday Guardian, Trinidad, April 12,1964.
    Dissanayake, Vdimal. Self and Colonial Desire: Travel Writings of V.S. Naipaul. New York: P.Lang,1993.
    Dooley, Gillian. V.S.Naipaul: Man and Writer.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2006.
    Davidson, Cathy N.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
    Ehrenfeld, David. The Arrogance of Humanism.Oxford: Oxford US,1981.
    French, Patrick, The World Is What It Is: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of V.S.Naipaul.Vintage, 2009.
    Feder, Lillian. Naipaul's Truth: The Making of a writer. Lan-ham, Md: 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2000.
    Goodheart, Eugene. Naipaul and the Noices of Negation in Salmagundi,54(1981).
    Gardner, Helen. In Defence of the Imagin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
    Gastil, Raymond Duncan.Progress: Critical Thinking about Historical Change.Westport, CT: Praeger Publishers,1993.
    Gordon Rohlehr. Predestination, Frustration and Symbolic Darkness in Naipaul's A House for Mr. Biswas, Caribbean Quarterly 10, March 1964.
    Gorra, Michael Edward. After Empire: Scott, Naipaul, Rushdie.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Green, Martin. Dreams of Adventure, Deeds ofEmpire.Basic Books,1979.
    Griffith, Glyne A.Deconstruction, Imperialism and the West Indian Novel.Kingston, Ont: University of the West Indies Press,1996.
    Hammer, Robert D. V.S.Naipaul.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Inc,1973.
    Hamner, Robert D., ed.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V.S.Naipaul.London: Heinemann,1979.
    Hassan, Dolly Zulakha. V.S.Naipaul and the West Indies.New York: P. Lang, c2989.
    Hayward, Helen. The Enigma of V.S:Naipaul:Sources and Context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2.
    Hallengren, Anders.ed. Nobel Laureates in Search of Identity and Integrity: Voices of Different Cultures.New Jersey: World Scientific,2004.
    H.B.Singh, V.S.Naipaul: A Spokesman for New Colonialism, in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2(1969).
    Honderich, Ted.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Hutner, Gordon.American Literature, American Culture.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Judith Jussawalla, Feroza.ed.Conversations with V.S Naipaul Jackson:Univ.Press of Mississippi, 1997.
    Joseph, Margaret Paul.Caliban in Exile: The Outsider in Caribbean Fiction.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King, Bruce."The new English literatures-cultural natianlism"in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St Martin's,1980,pp.98-117.
    Kamra, Sashi.The Novels of V.S. Naipaul: A Study in Theme and Form. New Dwlhi:Prestige Books in association with Indian Socitey for Commonwealth Studies,1990.
    Kelly, Richard. V.S.Naipaul.New York: The Continum Pub-lishing Company,1987.
    Khan, Akhtar Jamal: V.S.Naipaul: A Critical Study. New Delhi:Creative,1998.
    King, Bruce. V.S.Naipaul. Basingstoke: Macmillan,1993.
    King, Bruce. V.S.NaipauL.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3,2nd ed.
    K.Ray, Mohit. Critical Essays: V. S. Naipaul. Atlantic Publishing,2007.
    Kumar Eai, Amod. V.S.Naipaul: A Study of His Non-fictions. Sarup&Son,2009.
    Kanti P.Bajpai, Stephen P.Cohen.South Asia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Westview Press,1996.
    King, Bruce. Derek Walcatt and West Indian Drama: Not Only a Playwright but a Company, the Trinidad Theatre Theatre Workshop 1959-1993.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Levy, Judith. V.S.Naipaul: Displacement and Autobiography.New York: Garland,1995.
    Miller, Karl,"V.S.Naipaul and the new order"in Kenyon Review,29 (November 1967),pp.685-98.
    Modern Fiction Studies, Vol.30, No3, Autumn 1984.V.S.Naipaul Special Number.
    Morris, Robert K. Paradoxes of Order: Some Perspections on the Fiction of V.S.Naipaul.Columbia, Missouri: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75.
    Mason, Nondita. The Fiction of V.S.Naipaul.Calcutta: The World Press Privated Limited,1986.
    Mcsweeney, Kerry. Four Contemporary Novelists: Angus Wilson, Brian Moore, John Fowles, V.S.Naipaul. Canada: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3.
    Morris, Robert K. Paradoxes of Order: Some Perspectives on the Fiction of V.S.Naipaul. Columbia: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75.
    Mustafa, Fawzia. V.S.Naipaul.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Mcleod, John. Postcolonial London: Rewriting the Metropolis.London: Routledge,2004.P.211.
    Maingot, A.P. A short History of the West Indies.New York: St.Martin's Press,1987.
    Maley,Willy.Postcolonial Criticism.London: Longman,1997.
    Moore-Gilbert, Bart J. Postcolanial Theory: Contexts, Practices, Politics..New York:Verso, 1997.
    Neill, Michael. "Guerrillars and gangs: Frantz Fanon and V.S.Naipaul"in Ariel,13, iv (1982),pp.21-62.
    Nightingale, Peggy. Journey through Darkness: the Writing of V.S.Naipaul.St.Lucia:Univ.of Queensland Press,1987.
    Nixon, Robert. London Calling: V.S. Naipaul, Postcolonial Mandarin.1954--.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Nelson, Emmanuel S.Asian American Novelists: A BioBibliographical Critical Sourcebook.Westport, CT: Green wood Press,2000.
    Nelson, Emmanuel S. Reworlding: The Literature of the Indian Diaspora.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Panwar, Purabi. V.S.Naipaul: An Anthology of Recent Criticism. Delhi: Pencraft,2003.
    Patel, Vasant. V.S.Naipaul's India.Standard Publishers,2005.
    Peter Hughes. V.S.Naipaul, Lo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88.
    Pousse, Michael H.R.K.Narayan: A Painter of Modern India.Peter Lang,1995.
    Ramchand, Kenneth. The West Indian Novel and Background.New York:Barnes&Nobel Inc., 1970.
    Ray, Mohit k.V.S Naipaul: Critical Essays. New Delhi:Atlantic Pub.,2002.
    Rai, Sudha. V.S.Naipaul: A Study in Expatriate Sensibility.New Delhi: Arnold Heinemann,1982.
    Ronald Gottesman, etal.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M].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80.
    Stanton, Robert J. "V.S.Naipaul "in A Biolography of Modern British Novelists.Vol.2 Troy, NY: Whitston,1978, pp.621-64.
    Swinden, Partrick. The English Novel of History and Societry, 1940-80.New York: St Martin's, 1984, pp.210-52.
    Sarkar, Rabindra Nath. India related Naipaul: a study in art. New Delhi:Sarup & Sons,2004.
    Schwarz; Bill (eds). West Indian intellectuals in Britain.U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Distributed exclusively in the USA by Palgrave,2003.
    Sturrock, John. The Oxford Guide to Contemporary Writ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1996.
    Schwarz, Henry; Richard Dienst.Reading the Shape of the World: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Studies.Westview Press,1996.
    Scott, David. Refashioning Futures: Criticism after Postcoloniality.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Theroux.Paul. V.S.Naipaul: An Introduction to His Work.London:Deutsch,1972.
    Thieme, John. V.S.Naipaul: The Mimic Men, a Critical View.edited by YolandeCantu.London:Colli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1985.
    Walsh, William.V.S.Naipaul.Edinburgh:Oliver& Boyd,1973.
    White, Landegg. V.S.Naipaul: A Critical Introduction.London: Macmillan Press,1975.
    Woodcock, George."Two great Commonwealth novelists; R.K.Narayan and V.S.Naipaul"in Sewanee Review,87(1979),pp.1-28.
    Weiss, Timothy F. On the Margins: the Art of Exile in V.S.Naipaul.Amherst: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92.
    阿里夫·德里克:《后殖民的辉光: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批评》,《外国文学》,1997年第1期。
    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知识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爱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埃里克·威廉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民史》,吉林师范大学外语系翻译组,吉林人民出版社,1972年。
    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后殖民批评·导言》,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保罗·索鲁:《维迪亚爵士的影子:一场横跨五大洲的友谊》,秦於理译。台北:马可波罗文化出版社,2001年。
    陈春霞:《流散文学的文化研究》,苏州大学,2007年。
    程娇艳:《论奈保尔作品的创作主题》,辽宁大学,2003年。
    蔡云艳:《论奈保尔创作的边缘性》,《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杜琳娜:《评维·苏·奈保尔的流亡主题》,辽宁大学,2004年。
    杜维平:《“总有新东西”:<河湾>中的现代化主题》,《外国文学》2006年第1期。《从未抵达吗?——破译<抵达之谜>》,《外国文学》2008年第2期。《政治的奈保尔》,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年。
    董岳州:《论后殖民语境下奈保尔及其创作的边缘性》,湘潭大学,2006年。
    邓中良:《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解读》,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弗里德里希·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刘北成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方杰:《“社会喜剧”中的焦虑与渴望-------论V.S.奈保尔早期的小说创作》,《外国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弗朗兹·范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奈保尔<河湾>中的悲观主义历史观》,《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第4期。
    格雷马斯:《结构语义学》,吴鸿渺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高建国:《无根的浮萍: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兰州大学,2006年。
    高照成、黄晖:《奈保尔创作思想初探》,《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高照成:《殖民时代的特立尼达的社会喜剧---------奈保尔<米格尔街>》与<灵异推拿师>简评》,《苏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奈保尔笔下的后殖民世界》,苏州大学,2006年
    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朱雯,乔佖,朱乃长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胡芳:《从疏离到亲近:V.S.奈保尔的“印度三部曲”解读》,苏州大学,2009年。
    胡荣娟:《V.S奈保尔小说的后殖民性》,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韩艳:《奈保尔<河湾)的后殖民主题研究》,中南大学,2007年。
    黄应利:《论奈保尔小说中的双重性》,湘潭大学,2005年
    黄芝:《追寻“普世文明”》,苏州大学,2005年。
    胡志明:《(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一个自我反讽的后殖民寓言》,《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黄铁池:《当代美国小说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海舟子:《一部半个世纪后面世的珍贵文学资料——维·苏·奈保尔的(父子之间:家庭书信集)》,《外国文学动态》2000年第2期。
    季羡林:《季羡林全集第十卷学术著作二 印度历史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版。
    科斯塔斯·杜兹纳:人权与帝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罗伯特·麦可拉姆(英):《傲慢与偏见—记V.S.奈保尔》,孙仲旭译,《译林》,2010年第2期。
    刘丰丽:《寻求自我: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河湾)和<黑暗的心)》,河南大学,2008年。
    刘辉:《论奈保尔作品中的文化迷失》,辽宁大学,2005年。
    李刚:《一位永不停息的探索者——试论奈保尔文化身份的流变》,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陆建德:《奈保尔的作家梦》,《瞭望》2001年第43期
    李杰:《殖民文化的果实——(没有名字的东西)赏析》,《语文世界》2003年第11期。
    李天道:《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北京第一版。
    刘利平:《边缘者——<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女性世界之文化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吕娜:《效颦人的困境:<效颦人>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吉林大学,2005年。
    李强:《被穿透的人性底线——读奈保尔的(花炮制造者)》,《名作欣赏》2008年第7期。
    李庆学:《维迪阿达·苏拉吉普萨德·奈保尔——小说(游击队员>的边缘性主题》,山东大学,2002年。
    李雪:《“林勃”状态中父与子的寻家之旅——解读奈保尔的小说(半生>》,《北方论丛》2004年第3期。《奈保尔小说中的后殖民因素》,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年。
    李筱洁:《无望的身份追求——解读奈保尔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郑州大学,2006年。
    罗小云:《从<曼曼)看奈保尔的短篇小说艺术》,《名作欣赏》2003年第11期。《建构特殊环境体验文明冲突——解读奈保尔后殖民小说<大河湾>》,《国外文学》2004年第3期。
    刘小艳:《(博加特>不定点的艺术魅力》,《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第12期。《(米格尔街>的飞散文化和叙事策略》,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罗艳:《身份的追寻——奈保尔<河湾)的后殖民主义解读》,三峡大学,2007年。
    刘毅:《奈保尔的文化身份与叙事语言》,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雷艳妮:《奈保尔作品中的“模仿”主题》,《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梅晓云:《在边缘写作-------作为“后殖民作家”的奈保尔其人其作》,《深圳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奈保尔笔下“哈奴曼大宅”的社会文化分析》,《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无根人的悲歌——从(黑暗之地)解读V.S.奈保尔》,《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V.S.奈保尔:从未抵达的感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从(父子之间)看早期生活对奈保尔文学创作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文化无根——以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西北大学,2003年。《文化无根——以奈保尔为个案的移民文化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聂薇:《解读<抵达之谜>形式之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沿袭与超越——评奈保尔的小说<半生)》,《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第4期。《奈保尔小说<半生>中的讽刺艺术》,《名作欣赏》2007年第22期。《V.S.奈保尔小说(抵达之谜)辨证解读》,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欧阳灿灿:《“漂流的洋水仙”——从<大河湾)看奈保尔的文化认同》,《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潘纯琳:《奈保尔的现代性空间体验》,《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奈保尔<抵达之谜)中杂糅视觉体验》,《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论V.S.奈保尔的空间书写》,四川大学,2006年。
    潘飞:《自我的追寻——解读奈保尔的封笔长篇<魔种)》,《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
    乔丽媛:《从“印度三部曲”看奈保尔的民族情结》,《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秦琼芳:《(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齐亚鸟J‘·萨达尔:《东方主义》,马雪峰苏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瞿世镜:《后殖民小说家-------漂泊者奈保尔》,2002年3月5日《文艺报》。《英国后殖民文学研究》,与任一鸣合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当代英国小说》,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钱冰:《身份悖论下的挣扎之途》,《社科纵横》2008年第9期。
    秦银国:《后殖民小说叙诉策略的内涵和效果--------评英国作家V.S.奈保尔的小说创作》《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邱智晶、宋芳芳:《后殖民时代文化旅行者的艰难抵达——析奈保尔及其作品<抵达之谜)》,《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齐亚乌丁·萨达尔:《东方主文》,马雪峰苏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阮炜:《维迪亚爵十的鞭子》,《国外文学》2004年第4期。《(游击队员)与(在一个自由的国度)》,《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游击队员)与(在一个自由的国度>》,《外国文学》2005年第2期。
    孙妮:《西印度群岛文学文化传统对奈保尔的影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V.S.奈保尔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两个世界:后殖民作家的双重困境-------以V.S.奈保尔为个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种族、性、暴力、政治——解读V.S.奈保尔的(游击队员>》,《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自由世界”的牺牲品——解读奈保尔的(在一个自由的国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9年第1期。《V.S.奈保尔小说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尚必武:《二律背反:流亡者无法走出的困境——(河湾>与<洛丽塔)的后殖民主义解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石海军:《记忆与认识:以奈保尔为例》,《外国语文》2009年第3期。
    史龙:《陌生人的孤独寻根逆旅——解读V.S.奈保尔的(抵达之谜>》,《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苏鑫:《论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旅行者维·苏·奈保尔》,山东大学,2006年。
    唐国清:《无根者的悲歌——从<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浅析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苏州大学,2007年
    谈瀛洲:《奈保尔:无根的作家》,《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1期。
    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王丹莎:《论V.S奈保尔“印度三部曲”的叙事策略》,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王刚:《以英国为圆心的流散——评奈保尔的(河湾)与希尔的(黄河湾>》,《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飘游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奈保尔涉印作品的流散特征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8年。
    王辽南:移民文学的文化多重性和世界主义倾向-------解析奈保尔及其作品的精神实质》,《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
    王守仁、方杰:《想象.纪实.批评------解读V.S.奈保尔的”写作之旅“》,《南京大学学报》2003 年第4期。
    王婷婷:《飞散的女性:<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王晓红:《(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复调魅力在那里?》,《文艺研究》2009年第6期。
    吴学丽:《试谈奈保尔小说的艺术特征》,《语文学刊》2005年第11期。《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话语表征——评V.S.奈保尔的小说<花炮制造者>》,《理论学刊》2005年第1期。
    吴业凤:《小人物背后的大历史命运——读奈保尔<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夏成:《非洲的噩梦:论<河湾>的循环模式》,《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论奈保尔的流浪书写》,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席楠:《从奈保尔的作品看其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黑龙江大学,2008年。
    杨锏:《奈保尔与后殖民世界的印度书写------”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中的印度书写“研究系类”之三》,《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3期。《论奈保尔的后殖民家园书写》,暨南大学,2004年
    杨丽英:《一曲移民的悲歌——解读(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V.S.奈保尔:文学世界的漂泊者》,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裔昭印:《世界文化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于晓丹:《因含蓄而愈显深刻<米格尔街>译本序》,《外国文学》1993年第2期
    尹锡南:《奈保尔:后殖民时代的印度书写--------“殖民与后殖民文学中的印度书写”研究系列之三》,《南亚研究季刊》2004年第2期。《奈保尔的印度书写在印度的反响》,《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俞曦霞:《历史凝视:坦诚背后的真实》,《山东文学》,2011年第1期。《<抵达之谜)和奈保尔的批判意识》,《名作欣赏》,2011年第5期。《超现实的隐喻之谜》,《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论奈保尔(抵达之谜>中的抵达》,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事叙事》,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周长才:《奈保尔的最新小说——<半生>》,《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月第二版。
    张德明:《<米格尔街>的后现代、后殖民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悬置于“林脖”中的幽灵——解读<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后殖民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V.S.奈保尔“印度三部曲”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邹颉:《后殖民作家中的佼佼者---------评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的创作》,《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
    祝平:《边缘审视-------奈保尔创作述评》,《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赵祥凤:《(抵达之谜)的“模仿”主题解读》,《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抵达之谜>的女性人物对世界和平的启示》,《学术交流》2009年第7期。
    www.5ljunshi.com/bbs/201208/thread_6…2012-9-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