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至隋唐时期鲜卑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以往学者多侧重汉文化对鲜卑文化的影响研究,很少关注鲜卑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即使有所涉及,也缺乏系统性。所以,对魏晋至隋唐时期鲜卑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很有意义。
     鲜卑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民族大融合、鲜卑内迁、魏晋民族政策、鲜卑政权建立、隋唐政权与鲜卑渊源关系、民族经济交往增多、民族通婚等。鲜卑文化在畜牧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物质文化,与祭祀文化、婚俗文化、音乐舞蹈文化、石窟文化等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鲜卑文化传播的类型可依据其传播模式、传播途径、传播维度、传播主体来划分。其中,依据鲜卑文化的传播模式可分为直接传播与媒介传播;依据传播途径可分为迁徙传播、商业传播以及战争传播;依据传播维度分为共时性传播与历时性传播;依据传播主体又可分为官方传播与民间传播。但这些不同类型的文化传播却渗透着共同的文化传播规律,即由文化接触引起文化冲突,并在文化整合与创新中解决文化冲突,从而实现鲜卑文化的传播。同时,鲜卑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特点有:传播范围广泛性与内容多样性、传播风格实用性与时尚性、传播客体原生性与创新性、传播结果复合性。
     不容忽视的是,鲜卑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促成了中原统治者开明的民族观、而且影响了中原王朝政治制度建设、促进了中原王朝军事改革,不仅促使中原汉族精神面貌转变,而且加速了中原地区民族融合,并推动了中原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The former scholars always stressed the influence of Han culture on Xianbei culture. And few scholar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Xianbei culture on Han culture. Even if there were some, those researches have not been systematic yet. Therefore, it is very significant to conduct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Xianbei culture in the area of the central plains from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o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re were many reason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Xianbei culture in the area of the central plains. For instance, the national fusion, the migration of Xianbei, the nationality policies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regime establishment of Xianbei,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Xianbei and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more economic association among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intermarriage, and so on. The Xianbei culture has brought about the huge influence to the area of the central plains from two aspects: the material culture like the animal husbandry culture, the diet culture, the clothing culture, and so on; the spiritual culture like the sacrificial culture, the marriage culture, th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the grotto culture, and so on.
     The types of Xianbei culture dissemination could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dissemination pattern, the dissemination way, the dissemination dimens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subject. They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e direct dissemination and the medium dissemination based on the various dissemination patterns of Xianbei culture; 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migration dissemination, the commercial dissemination as well as the war dissemin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t dissemination ways; they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synchronic dissemination and diachronic dissemination based on the various dissemination dimensions; and they also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e official dissemination and the folk dissemin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t dissemination subjects. But these various types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were actually been penetrating the common culture dissemination rule. To be specific, the cultural contact caused the cultural conflict, and the cultural conflict could be solved in the cultural conformity and the cultural innovation, thus the dissemination of Xianbei culture came true.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ianbei culture dissemination were: universality and multiplicity, usability and fashion, primary and innovation, and compound.
     Which not can be neglected is that the influences of Xianbei culture dissemination were various, too. It not only facilitated the enlightened nationality views of the rulers in the area of the central plains, but also affected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s system; moreover it promoted the military reform; and it not only urged the mental outlook of Han Nationality in the area of the central plains to transform, but also accelerated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o fuse; what’s more, it impelled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Thus the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has been enriched.
引文
①马长寿.乌桓与鲜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②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③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④王金芦.鲜卑诸部与北方民族的融合.松辽学刊,1993,(2)。
    
    ①洪俊,邢玉林.我国古代民族的迁徙及其影响.民族文丛,1984,(1)。
    ②陈育宁.论历史上的民族迁徙.甘肃社会科学,1991,(5)。
    ③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徙少数民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2)。
    ④李克建.再论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⑤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学习与探索,2007,(1)。
    ⑥黄小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⑦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⑧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81。
    ⑨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⑩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11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合肥:黄山书社1992。
    12卢勋,李根蟠.民族与物质文化史考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3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4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5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上海书店,1991。
    
    ①张承宪,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②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汉族风俗志(第二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③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④梁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⑤柏贵喜.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⑥李根蟠.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国农史,2002,(2)。
    ⑦任建新.从饮食看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宁夏社会科学,1997,(2)。
    ⑧李泳.从考古发现看鲜卑族农业.农业考古, 1991,(3)。
    ⑨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服饰融合.闽江学院学报,2006,(1)。
    ⑩徐亦亭.魏晋南北朝的鲜卑人教育初探.民族教育研究, 2000,(1)。
    11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①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②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③吴格言.文化传播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④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⑤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
    ⑥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⑦郭齐勇.文化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
    ①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23。
    ①陈寿《三国志?魏志》卷30,注引《魏书》。
    
    ①《三国志·魏书》卷二十六,田豫传。
    ②《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
    ③《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
    ①《新唐书》卷七十六,文德长孙皇后传。
    ①柏贵喜.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06-212。
    ②《裴注三国志》卷26。
    ③《魏书》卷3《太宗本纪》。
    ④《马书》卷1《孳牧政议》之八“宋民牧议”。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端拱元年。
    ②《齐民要术?养羊第五十七》。
    ③李根蟠.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J].中国农史,2002,(2)。
    ④《魏书》卷106《地形志》。
    ⑤《魏书》卷74《尔朱荣传》。
    ⑥《北史》卷73《贺娄子干传》。
    ⑦《全唐文》卷269张廷珪《请河北遭旱涝州准式折免表》。
    ⑧《太平广记》卷133“朱化”条引《奇事》载洛阳人朱化贞元初西行邠、宁贩羊事。
    ⑨《旧唐书》卷141《张孝忠传附茂宗传》。
    ①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真品选粹.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②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上册.上海:上海书店,1985,101。
    
    ①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真品选粹.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②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25。
    ③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真品选粹.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①何正璜.话说李寿石椁.美术,1982,(1)。
    ②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646。
    
    ①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3)。
    ②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3)。
    ③杨鸿.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01。
    ④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97。
    ⑤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上海书店,1991,154。
    
    ①《魏书?礼志一》,参以《通鉴》晋纪三十二?晋安帝隆安二年注引《通典》之文。
    ②《隋书·礼仪志二》《通典》四十九《礼典·时享条》。
    ③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239。
    
    ①《新唐书?太宗诸子传》。
    ②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123-128。
    ③《封氏闻见记》卷五。
    ①《隋书·经籍志一》。
    ②《旧唐书?音乐志二》北狄乐条。
    ③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164。
    ④《旧唐书?音乐志二》。
    ⑤《魏书?乐志》。
    ⑥《旧唐书?音乐志二》。
    ⑦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入诸姓·侯氏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①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宗族十姓·长孙氏条.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②《隋书》卷一五《音乐志》下。
    ③《乐府诗集》卷二一《横吹曲辞》序。
    ④《通典》一百七《开元礼纂类二》。
    ⑤《通典》一百三十二《开元礼纂类二十七》。
    ⑥《北史?齐宗室诸王下?文襄诸子传》。
    
    ①《全唐文》二七九郑万钧《代国长公主碑文》。
    ②阎丽川.中国美术史略.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
    ①何兹全.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载《读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①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63,140。
    ②程树德.九朝律考?后魏律考序.北京:中华书局,1988。
    ③杨华双.简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的法制比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1)。
    ①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2。
    ①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文化传播学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1。
    
    ①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7。
    ②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271。
    ③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49。
    ④陈寿《三国志?魏志》卷30,注引《魏书》。
    ⑤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49。
    ①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3。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海:上海新知书店,1948。
    
    ①《晋书》卷一一〇,慕容儁载记。
    ②《通典》四十二《礼·郊天上》。
    ①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49。
    ①参考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51。
    ②参考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351。
    ③《旧唐书?舆服志》。
    ①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49。
    
    ①田继周等.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24。
    ②《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③《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④《帝范》卷一。
    ①《隋书》卷2。
    
    ①《晋书》卷一二六,秃发利鹿孤载记。
    ②王冰.试论马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黑龙江史志,2007,(4)。
    ③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3)。
    ④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97。
    ①赵野春.民族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论南迁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民族研究,1998,(4)。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6、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7、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9、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3、唐仲友.帝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14、司马光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6、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7、郭璞.穆天子传[M].台北:广文书局,1981。
    18、杨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9、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0、释慧皎,汤用彤校注.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1、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2、杜宝.大业杂记[A].转引自张涤华.类书流别(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3、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4、杨时乔等撰,吴学聪点校.马书[M].农业出版社,1984。
    25、陶宗仪等.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6、董诰等.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香港:香港中华书局,1981。
    3、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4、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5、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M].合肥:黄山书社1992。
    6、卢勋,李根蟠.民族与物质文化史考略[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7、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8、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上海:上海书店,1991。
    11、周耀明,万建中,陈华文.汉族风俗志(第二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2、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梁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5、赵文润.隋唐文化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6、臧嵘,王宏凯.中国隋唐五代习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刘士文,陈奕纯,王本兴.中国隋唐五代艺术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8、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9、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北京:北平文化学社,1928。
    20、程树德.九朝律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22、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23、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4、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5、柏贵喜.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6、许宪隆,雷召海,盘剑波.整合的魅力[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27、佐藤.西藏历史地理研究[M].东京:岩波书店,1977。
    28、周伟洲.吐谷浑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
    29、梁家勉等.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30、唐启宇.中国农史稿[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31、段文杰.敦煌石窟艺术论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
    32、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真品选粹[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33、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上册[M].上海:上海书店1985。
    34、杨鸿.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35、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36、阎丽川.中国美术史略[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
    37、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上海:上海新知书店,1948。
    38、闫天灵.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9、赵文林.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0、田继周等.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41、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2、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M].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43、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4、吴格言.文化传播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45、刘双、于文秀.跨文化传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46、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
    4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8、郭齐勇.文化学概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庄晓东.文化传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9、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文化传播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李根蟠.从《齐民要术》看少数民族对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贡献[J].中国农史,2002,(2)。
    2、任建新.从饮食看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J].宁夏社会科学,1997,(2)。
    3、李泳.从考古发现看鲜卑族农业[J].农业考古, 1991,(3)。
    4、黄清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服饰融合[J].闽江学院学报,2006,(1)。
    5、徐亦亭.魏晋南北朝的鲜卑人教育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 2000,(1)。
    6、王金芦.鲜卑诸部与北方民族的融合[J].松辽学刊,1993,(2)。
    7、洪俊,邢玉林.我国古代民族的迁徙及其影响[J].民族文丛,1984,(1)。
    8、陈育宁.论历史上的民族迁徙[J].甘肃社会科学,1991,(5)。
    9、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徙少数民族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2)。
    10、李克建.再论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迁徙[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
    11、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J].学习与探索,2007,(1)。
    12、黄小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杂居与民族融合[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13、露易斯?S?史宾德勒,乔治?D?史宾德勒.文化变迁[J].载B?J?西尔.两年以来的人类学回顾[M].帕拉阿图: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59。
    1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完工古墓清理简报[J].考古,1965,(6)。
    15、郑隆.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群(上、下)[J].文物,1961,(9);考古,1961,(12)。
    16、何正璜.话说李寿石椁[J].美术,1982(1)。
    17、湖南省博物馆.长沙两晋南朝隋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3)。
    18、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
    19、杨华双.简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与汉族政权的法制比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1)。
    20、王车,陈徐.洛阳北魏江阳王元乂墓的星象图[J].载文物,1974,(12)。
    21、王冰.试论马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07,(4)。
    22、何兹全.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J].载《读史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3、赵野春.民族融合的良性发展模式——论南迁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J].民族研究,199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