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伦理视角下的职业经理人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西方,企业的发展使得职业经理人成为一个日益引人瞩目的群体,正是因为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在中国,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经理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线主力其地位也正在凸现。然而,近几年来,职业经理人与企业、企业所有者上演了一幕幕分分合合之剧,使职业经理人与企业所有者双双落入了信用缺失的陷阱,一方面企业和企业所有者困惑于难以找到值得信任的职业经理人,另一方面职业经理人在寻求值得信任的企业所有者过程中也倍感失落。对此,经济学和管理学界对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信用问题从建立现代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社会信用制度等方面做了有益深入的探讨。然而,信用问题首先是道德价值问题,需要从伦理学领域进行分析,明确职业经理人应该遵循的价值理念。本文笔者将本文行为主体定位在信用这种道德框架内,借用伦理研究将其人格化,在人伦关系和共同体中重塑人格统一性。通过道德践履而内化为心灵自觉的道德品性,即德性或美德(这便是个体的人格),并融合道德人和经济人从而引入权利人,致使职业经理人(权利人)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
     本文在人性假设理论的指导和多方咨询相关专家的基础上,从职业经理人、企业组织及外部环境角度提出了原因假设,在具体验证这些假设时,笔者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借助于社会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从信用伦理的视角切入,着眼于对信用理念内在德性自律引导的挖掘,又致力于信用的外在制度安排和他律强制性规则的建设,从而将自律与他律结合共建社会道德共同体。
In the Wes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professional managers become the increasingly eye-catching groups, and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y let us see one after another economic miracle. In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 and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managers are highlighting its status. However,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professional manager and the enterprise, the enterprise owners have occurred case of success and failures, caused the professional manager and the enterprise owners has fallen into the credit flaw trap in pairs.On the one hand, enterprises and enterprise owners puzzle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worthy of the trust of professional manager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search for professional managers trusted business owners also felt lost in the process. In this regar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lars on Chinese professional managers of the issue of credi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rn enterprise incentive - restraint mechanisms or social credit system and so on, has done a deeply discussions. But, credit problem, first of all, is a morality, and need to analyze from ethics, make a professional manager clear ought to abide by values and ideals. In this paper, the professional managers will be locat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redit ethics, and ethical research will use its personification in order to unify it in human moral relations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Through moral and soul practice consciously into a moral nature, namely, morality or virtue (the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 moral person and the economic person who are united that lead into the right person, which professional managers (the right person ) better serv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arket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expert advic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ssumption from professional managers, enterprise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perspective. Making use of the way of the questionnaire which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SPSS13.0, the author certified their assump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research the autonomy of the credit ethics which will be standardized the virtue and the heteronomy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which will be standardized the norms.Thereby, the moral community of society will be build together with the autonomy and heteronomous union.
引文
1王成: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责任,硕士论文
    2刘红霞:中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聘用阻力研究,硕士论文
    3李亮学:信用伦理研究,博士论文
    4王淑琴:《信用伦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5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博士论文
    6方金:企业伦理管理理论与我国民营企业的伦理管理实践研究,硕士论文
    7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博士论文
    8肖遥: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共生,硕士论文
    9肖遥: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共生,硕士论文
    10方金:企业伦理管理理论与我国民营企业的伦理管理实践研究,硕士论文
    11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亚当·斯密:《道德情感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亚当·斯密:《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的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
    【4】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七版
    【5】热罗姆·巴莱,弗朗索瓦斯·德布里:《企业与道德伦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王明辉:《何谓伦理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9】王玉珍:《道德秩序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史璞:《管理学哲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1】王淑琴:《信用伦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2】杨韶刚:《超个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3】王国顺:《企业理论:契约理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4】宁向东:《公司治理理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版
    【15】黄速建,黄群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年版
    【16】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张维迎:家族企业的成长与职业经理人,经理人,2001年
    【18】张维迎:企业家与经理人的信任博弈,制度论衡,2003年第10期
    【19】张维迎:企业家与经理人如何建立信任,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4年第8期
    【20】储小平:社会信用与家族企业向经理式企业的演变,中国软科学,2001年
    【21】储小平:.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管理世界,2002年
    【22】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管理世界,2003年
    【23】万俊人:信用伦理及其现代解释,孔子研究,2002年第5期
    【24】陈绪新:我国信用伦理研究述评,江淮论坛,2004年第5期
    【25】罗珊:规范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博弈思考,求索,2005年6月
    【26】陈万明,张晔林: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博弈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4期
    【27】韩秀兰,阚先学:企业所有者与职业经理人如何走出“零和”博弈的误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第4期
    【28】赵士辉:中国传统诚信观特点及其现代意义,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1期
    【29】石淑华,李建平:论现代信用文化建设,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
    【30】曹详涛:我国家族企业发展路径分析,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1】郭强:企业中个人的绝对权力与企业衰败,管理世界,2001年第1期。
    【32】李新春:信任、忠诚与家族主义困境,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33】李新春:经理人市场失灵与家族企业治理,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34】粟战书: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35】潘必胜:乡镇中的家族经营问题——兼论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历史命运,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1期
    【36】张建琦:经理人“背叛”的机理与雇主的对策取向,管理世界2002年第5期
    【37】朱卫平:论企业家与家族企业,管理世界,2004年
    【38】叶银华:家族控股集团、核心企业与报酬互动研究,管理评论(台湾),1999年
    【39】魏杰,谭伟:我国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与出路,改革与理论,2003年第2期
    【40】韦前:我国近年有关家族企业与家族式管理问题的研究综述,学术研究,2001年第5期
    【41】韩经纶,郑秀芝:当代家族企业研究综述与展望,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2】张震:信任与家族企业研究综述,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43】廉勇,李宝山:中外家族企业前沿理论研究综述,财经科学,2006年第1期
    【44】徐林:职业经理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浙江经济,2005年第9期
    【45】卢财福等:信任扩展与家族企业创新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9期
    【46】刘平青:协同进化:发达市场经济中家族企业成长模式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47】张建琦:经理人“背叛”的机理与雇主的对策取向,管理世界2002年第5期
    【48】张建琦、黄文锋: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49】周建华:中西信用伦理比较与重构,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0】聂文军:亚当·斯密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1】徐林: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
    【52】张珉:我国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之间的合作困境及其突破,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4年
    【53】李亮学:信用伦理研究,博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4】瞿群臻: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研究,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6年
    【55】陈绪新:信用伦理及其道德哲学传统研究,博士论文(东南大学),2006年
    【56】方金:企业伦理管理理论与我国民营企业的伦理管理实践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57】刘红霞:中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聘用阻力研究,硕士论文(首都经贸大学),2005年
    【58】黄锦:论当前我国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硕士论文(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9】刘良春:中国民营企业与职业经理人双赢博弈分析,硕士论文(中南大学),2005年
    【60】付顺梅: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失败的问题研究,硕士论文(同济大学),2006年
    【61】王博栋:影响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因素研究及双方心理契约体系的构建,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6年
    【62】金莹:企业员工信任激励的相关因素及对策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6年
    【63】周燕燕:从伦理角度分析我国家族企业的问题与出路,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4】王成: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责任,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6年)
    【65】肖遥:论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共生,硕士论文(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66】Leonard H·Freiman.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M]. New York: Guilford. 1985.
    【67】Daniel L·McConaughy and Michael C·Walker. Founding family controlled firms: efficiencyand value[J].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8.
    【68】Francesco Caselli,Nicola Gennaiol . Dynastic Management [J] . SSRN Working Papers series .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