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超边际经济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小农经济效率改进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长期以来,小农经济效率改进一直就是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生产要素组合创新论、生产要素现代改进论、二元经济发展论、制度改进论、技术与制度诱导发展论等都是关于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重要思想。
     在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余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逐步形成了“农业外”与“农业内”有机结合的改造小农经济的理论与政策主张。如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减少农业人口、用工业反哺农业等就属于农业外主张;调整农产品结构、农业产业化、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健全农业市场体系、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就属于农业内主张。
     上述国内外理论研究都涉及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各个方面,但是,似乎没有一个核心范畴和一根红线把这些问题逻辑地“串联”起来。再者,我国小农经济的效率改进到了不是依靠某个方面、某项措施就能解决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中,放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才有可能找到出路。因此,在理论研究上应该找到这样一个范畴,既能够把小农经济效率改进所涉及的主要问题逻辑地串联起来,又有利于从国民经济整体系统中寻找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办法。我认为分工就是这样的一个范畴,分工演化就是这样一根红线。
     (一)
     小农经济是以一定的农业活动为基础的小农户经济,具有土地和(或)资本经营规模小且以家庭经营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特征。由于人地矛盾的制约,效率与公平的必然兼顾,小农经济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难以改变的基本格局。然而,它在许多方面又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在这个两难面前,我们没有选择余地,只能在小农经济状态下求解其效率改进,使其做到“小而有效”。
     “小而有效”中的“小”不是指数值中的某一个值,不是静止不变的,可以由小变大,只要经营规模没有达到某个可以称得上大的数值之前,都算是小的。“小而有效”当然也不能被界定为传统农业的那种“有效而贫穷”的状态,而是要探求效率的不断改进,报酬的不断递增。
     进一步而言,效率改进的含义是指报酬递增。一种是指与报酬递减相对应的报酬递增,即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某要素的边际产量在一定阶段表现出来的先
    
    h升趋势;另一种是指“历史的报酬递增”,即约束条件(如技术、制度等)变化
    带来的要素报酬增加。第一种含义的报酬递增将构成理论分析的前提(这是我们
    将要使用的超边际经济学的特征之一),第二种含义的报酬递增正是要追求的结
    果。
     关于中国小农经济“小而有效”的发展道路,我们提出“提高农村、农业和
    农民的分工水平是小农经济效率改进之基本出路”这一假说。这一假说提出的主
    要依据,一是分工与报酬递增思想的发展;二是美国及日本农业分工的成功发展。
     分工是专业化、专业多样化、迂回化和组织化的统一。一旦把分工作为理论
    分析的中心范畴,那么,以报酬递增和超边际分析为主要特征,以分工演化为主
    线,由一系列两难冲突折衷所形成的超边际经济学自然就成为理论分析工具的首
    先对象。我们将运用这一理论在分工“四化”的统一中,在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
    用、专业化经济与互补经济、外生交易费用与内生交易费用等一系列两难冲突的
    折衷中求解小农经济的效率改进
    (二)
     人地矛盾是我国小农经济效率改进面临的基本矛盾。以全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人低矛
    盾,将放松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约束条件,扩展小农经济效率改进的选择空间。
     本文以三种产品的非线性模型,演化了从自给自足结构到有城市的完全分工
    结构的发展过程,再现了杨小凯等人揭示的一些重要现象:一是非土地密集型工
    业品出现足够高水平的分工是城市出现的充分条件;二是分工演进过程中会产生
    城市居民的专业化与生产力水平、人均商业化收入水平及商业化程度都比农村居
    民高的自然的过渡性二元经济结构。但是,只要交易效率能得到不断改进,保障
    人民有自由择业和自由迁移的权利,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会为完全分工所取
    代,城乡差别终将消失。
     对不完全分工状态的比较分析显示,城市出现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工业品生产
    者,也来自于农产品生产者。如果当生产工业品的人集中居住于城市时,有利于
    节约农民的交易成本,那么,在最初的城市发展中从农业抽出一部资金用于城市
    建设具有合理性,只要农民因城市发展、交易集中所节省的交易费用大于为城市
    建设所担负的成本,对农民就是有利的。对不完全分工状态的比较分析,还揭示
    了;(l)在有城乡交易效率差异的情况下,工农兼业型的人向工业兼业型转化,即
    使其自给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过去低,但按比较劣势自给能够产生足够大的交
    易效率改进时,一部分人在自给品上放弃生产上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人均真实收入
    提高;(2)在城市出现并给定城市不均衡分工的情况下,出卖农产品的人或以农业
    
    为主的人在从事一定工业品生产自给时,应该选择城市中专业化程?
At present, the problem of " agriculture, peasant, rural" concentrates on low-income and the difficulty for peasants to increase income. As far as increasing peasant's income is concerned, promoting efficiency amelioration of peasant econom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a long time, theory circle ha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efficiency amelioration of peasant economy all the time: innovative theory of production-factor combination, modern amelioration theory of production-factor, dual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institution amelioration theory,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 inducement theory, etc. all of the above are the important thoughts of efficiency amelioration of peasant economy.
    In Chin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experience over the past more than 20 years, the theories and policies improving peasant economy have formed progressively, which organize " outside agriculture " and " inside agriculture ". Reducing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through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r industrial back feeding agriculture belongs to the methods outside agriculture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expanding farmland business scale, increasing the agricultural inpu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fecting agricultural market system, developing the rural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carrying on the rural land institution reform belong to the methods inside agriculture.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heoretical research involves all respects of efficiency amelioration of peasant economy, however, it seems that there's no key category and a red line " contact" these question logically. Moreover, it is not the time that only relying on a certain respect, a certain measure the efficiency amelioration of peasant economy can be solved. Only it be placed among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system and put in the co-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may find outlet. So, such a category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should be found, thus not only the subject problems involved with peasant economy efficiency can be contacted logically, but also the way to ameliorate peasant economy efficiency from the whole 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can be found. I think that it is such a category to divide the work; it is such a red line to divide the work and evolve.
    C-)
    Peasant economy is the economy of peasant household based on certain
    
    
    agricultural activity,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land and (or) capital management and taking household management as basically organizational form.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contradictions between land and people, with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both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inevitably, the peasant economy is the basic pattern tha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over a long time in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However, it cannot meet the needs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in many aspects. This is an awkward choice. Facing a difficult choice in the front of this, we have no choice at all, and can only solve its efficiency amelioration under peasant economy, make it" small and effective ".
    The word " small "from " small and effective " does not refer to one of the numerical values and not static, it can change from small to big; so long as business scale has not reached some certain size can it be regarded as the small one. " small and effective " can't be taken as the traditional state of " effective and poverty " of agriculture certainly, and the amelioration of efficiency as well as the constant increase of the remuneration should be seek.
    Step forward, the amelioration of efficiency means that the returns increase progressively. One kind refers to increasing returns corresponding to decreasing returns progressively, namely, depending on that technology does not change, marginal output of some key elements takes on earlier ascendant trend during a certain course; the other kind means " return's increasing of history ", that is the increasing returns of key element from restrained conditions (such
引文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2.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4.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1964年版。
    7.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8.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9.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lO.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版。
    11.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2.西奥多.W.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4.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1989年版。
    15.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劳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版。
    16.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7.冈纳.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18.道格拉斯.诺思、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9.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20.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国人民答案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4.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分析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5.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6.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
    28.R.科斯、A.阿尔钦、D.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
    
    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利和公共选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2.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3.速水佑次郎、神门善久:《农业经济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34.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国际前景》,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5.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6.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7.德布拉吉.瑞:《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普兰纳布.巴德汉:《发展微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40.J.T.施莱贝克尔:《美国农业史》,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158页。
    41.L.B.施米特:《美国农业史读本》,埃姆斯1925年版。
    42.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3.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000年版。
    44.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5.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理论与经验证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版。
    47.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版。
    48.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版。
    49.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年版。
    50.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年版。
    51.林毅夫:《再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3.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4.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5.张晓山等:《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农民中介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谭向勇、辛贤等:《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57.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8.陈武:《比较优势与中国农业经济国际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9.理查德.R.纳尔森:《经济增长的源泉》,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60.盖尔.克拉默、克拉伦.斯詹森:《农业经济学和农业企业》,中国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61.丹尼尔.F.斯普尔伯:《市场的微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社。
    62.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产业经济学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罗必良、李孔岳、王京安、吴忠培:《农业产业组织:演进、比较与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4.陈吉元等:《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5.陈宗胜:《改革、发展与收入分配》,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6.夏振坤:《绿色革命之路——大国的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7.程漱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8.何清涟:《人口:中国的悬剑》,四川人民出版社,第87页。
    69.樊亢和戎殿新:《美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济日报出版社,1994年版。
    70.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1 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72.贾根良:《劳动分工、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第232页。
    73.吴方卫、孟令杰、熊诗平《中国农业的增长与效率》第6章,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4.史清华:《农户经济活动及行为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
    75.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76.陈凯:《农户经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77.郑风田:《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民经济行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78.刘斌、张兆刚、雷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第228页。
    79.张杰主编:《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80.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218-223页。
    81.李建德,《经济制度演进大纲》,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4月。
    82.刘兆发:《农村的非正式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83.赖作卿:《产业分化与企业成长——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84.侯东民、段成荣、王美艳:“关于调整我国‘耕地动态平衡’概念、做法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中国农村经济》2000第10期。
    85.普斯特罗曼等:“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政策适当吗?”,《中国农村观察》1996第6期。
    86.罗必良:“农地经营规模的效率决定”,《中国农村观察》2000第5期。
    87.张宝珍:“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特点及作用”,《世界经济》1995第2期。
    88.陈忠暖、王力新:“日本农业现代化特征概述”,《世界地理研究》第7卷第2期。
    89.陶传友:“日本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林业财务与会计》1996第7期。
    90.余维祥:“论我国农户的兼业化经营”,《农业经济》1999第6期。
    91.温思美、赵德余:“我国农户经营的非专业化倾向及其根源”,《学术研究》2002第10期。
    92.李实:“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增长和分配”,《中国社会科学》1999第2期。
    93.李实、赵人伟:“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
    94.安晓宁、姜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分析”,《调研世界》1998年第6、7、8期。
    95.唐华俊、罗其友:“基于比较优势的种植业区域结构调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1第5期。
    96.盛承发、王红托、苏建伟、宣维健:“我国棉花主产省区比较优势分析”,《地理科学》2001第2期。
    97.王拓:“江西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根本出路”,《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第6期。
    98.何伟:“关于农业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理论前沿》2003第1期。
    99.钟甫宁、朱晶:“结构调整在我国农业增长中的作用”,《中国农村经济》2000第7期。
    
    
    100.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北方经济》2002第11期。
    101.戴小枫、杜彦坤:“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国际与国内背景”,《调研世界》2003第3期。
    102.范小建:“新形式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3第3期。
    103.郑凤田:“我国农产品走出国门的现实困境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第10期。
    104.郭华平、陈曦:“论我国农产品加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农业经济》2002第11期。
    105.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引自中经网50人论坛。
    106.黄季、马恒运:“从流动资金看改革20年农业的基础作用”,《改革》1998第5期。
    107.郭熙保:“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问题”,《世界经济》2002第12期。
    108.武力:“1978年前后人力资源配置及效率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网站,2003年7月。
    109.耿明斋:“河南科迪食品集团土地‘承租返包’模式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0第7期。
    110.马晓河、韩俊等:“野力模式:农业产业化的新探索”,《中国农村经济》2000第2期。
    111.蒋永穆和王学:“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相关措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第8期。
    112.牛若峰:“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转变”,《调研世界》2000第6期。
    113.陈敏敏:“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农业保护”,《中国农村经济》2000第5期。
    114.张雪梅.“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优化探讨”,《农业技术经济》1999第6期。
    115.胡靖:“中国粮食安全:公共品属性与长期调控重点”,《中国农村观察》2000第4期。
    116.邓大才:“效率与公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思路”,《经济评论》2000第5期。
    117.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中国农村经济》2000第1期。
    118.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1期。
    119.郭熙保、张克中:“社会资本、经济绩效与经济发展”,《经济评论》2003年第2期。
    120.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社会资本:流行的狂热抑或基本的概念”,《经济社会体
    
    制比较》2003年第2期。
    121.高强:“国外农户兼业化研究述评”,《世界农业》1998年第11期。
    122.高强:“发达国家农户兼业化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9期。
    123.祁峰、宋喜善:“我国农户兼业化的几个问题”,《经济纵横》1995年第1期。
    124.余维详:“论我国农户的兼业化经营”,《农业经济》1999年第6期。
    125.朱明芬、王磊、李南田:“农业劳动力兼业行为及发展趋势”,《调研世界》2000年第6期。
    126.程保平:“论中国农户行为的演化及校正思路”,《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127.胡荣华:“农户兼业行为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7期。
    128.王小龙、李斌:“经济发展、地区分工与地方贸易保护”,《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3期。
    129.林刚:“关于中国的二元结构和三元结构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30. Allyn Young(1928),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 ,The Economic Journal, 38: 527-542.
    131. Alwyn Young(1998), "Growth without Scale Effec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6(1): 41-63.
    128. A. P. Thirlwall(1999), Growth and Developmen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Developing Eeonomies, Pubulished by Macmillan Press Ltd; 郭熙保译:《增长与发展》,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32. D. Gale Johnson(2000), "Population, Food, and Knowledg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1): 1-14.
    133. Donald R.Davis(1997), "Critical Evidence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North-North Trade in a Multilateral World",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6(5): 1051-1060.
    134. Gene M. Grossmam and Giovanni Maggi(2000), "Diversity and Trad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0(5): 1255-1275.
    135. Grossman, G. and Hart, O.(1986),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4: 691-719.
    136. Justin Yifu Lin(1994), "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1): 34-51.
    137. Jeff Borland and Xiaokai Yang(1992), "Specialization and a New Approach to Econonmic Organization and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389-391.
    
    
    138. Katherine Inman and Donald M. meleod(2002), "Property Rights and Public Interests:A Wyoming Agricultural Lands Study", Growth and Change, 33(1): 91-114.
    139. Karl Ove Moene(1994), "Poverty and Landownership",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1): 52-64.
    140. Pierre Desrochers(2001), "Local Diversity, Human Creativity,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Growth and Change, 32: 369-394.
    141. Paul S. Segerstrom(1998), "Endogenous Growth Without Scale Effects" ,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5): 1290-1310.
    142. Richard R. Nelson and Sidney G. Winter(2002), "Evolutionary Theorizing in Economic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6(2):23-46.
    143. Romer, P.(1987), "Groth Based on Increasing Returns Duo to Specializ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77: 56-72.
    144. Theodore C. Bergstrom(2002),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r: Individual and Group Selec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6(2):67-88.
    145. Xiaokai Yang(1994), "Endogenous vs. Exogen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Economies of Specialization vs.Econonies of Scale ", Journal of Economics, 60(1): 29-54.
    146. Xiaokai Yang and Robert Rice(1994), "An Equilibrium Model Endogenzing the Emergence of a Dual Structure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Sector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35: 346-368.
    147. Xiaokai Yang and Geoff Hogbin(1990), "The Optimun Hierarchy",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ume 1, Number 2, 125-140.
    148. Xiaokai Yang, Jianguo Wang and Ian Wills(1992), "Econonmic Groth, Commerci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In Rural China, 1979-1987", China Economic Review, 3: 1-37.
    149. Xiaokai Yang and Helin Shi(1992), "Specialization and Product Diversi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2: 392-398.
    150. Xiaokai Yang and Yew-Kwang Ng(1995), "Theory of the firm and structure of residual right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26: 107-128.
    151. Wenli Cheng, Jeffrey Sachs and Xiaokai Yang(2000), "An Inframarginal Analysis of the Ricardian Model",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2): 208-220.
    152. Zhang-Yue Zhou, Daniel A. Sutrmer, and Hyunok Lee(2001), "Part-time Farming Trends in China: A Comparison with the Japanese and Korean Experience",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XLⅢ, No3: 99-13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