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现状及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媒体的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写了原有媒体的生态版图,拓展了媒介融合的发展领域,媒介环境日益碎片化。在此基础上,手机媒体牵手传统报纸,形成了新闻信息传播形式——手机报。这一转变,促使传统报纸完成了向“数字化内容提供商”过渡的战略转型。然而,手机报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极其迅猛,但是诸多因素束缚了国内手机报发展的脚步,同时国内很多人开始怀疑手机报发展的可行性。本文将着力分析手机报的发展背景、现状、存在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方案,并借鉴日本手机报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发展方案。
     本文共分五部分论述手机报的现状与发展。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手机报现状以及研究缘起,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不足,指出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文章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手机报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章节,也是创新部分。第三部分的第一节对中国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进行了系统的个案分析,归纳出其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本章的其余几节分别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手机报的操作模式、信息传播特点和信息传播模式,并且对当前国内的手机报进行了价值链分析、运营模式分析和产业链分析。
     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目前手机报的市场、产品、运营、政策环境等,指出手机报目前面临的困境和瓶颈,借鉴外国手机报发展成功经验,针对存在问题逐一提出可行性发展方案。
     第五部分主要对日本I-Mode手机报进行了个案分析以及分析其对我国手机报发展的启示,并对手机报在即将到来的手机3G时代的美好前景进行了展望。3G手机报即将成为手机报的发展方向,手机报必然成为报社经营的又一重要品牌。
The rise of new media broke the traditional media dominating the world pattern,and further expanded the development domain of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the growing media environment become more and more varied. Based on this, the mobile medium associates itself with the traditional media, forming a new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ode—mobile phone newspap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newspaper makes itself a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as a Content Provider. Although mobile-newspaper grows fast in china, it displays conceptualization in actual operation. Because many factors hampe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many person doubt it feasibility and development in the homeland.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mobile phone newspaper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ence problem and the reason. This paper will profit from the Japanese mobile phone newspaper development, unify our country national condition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At last, this paper will propose the feasibility development program.
     This paper is divided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will introduce the present mobile phone newspaper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origin, and summarize the predecessor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insufficiency, point out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research technique. The second part will mainly analyze the background and the reason that the mobile phone newspaper produces.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parts are the important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third part will analyze the Chinese first mobile phone newspaper—"Chinese Woman Newspaper", which takes care of the later. After inducing its existence as well as its question, the first section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development proposal.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mobile phone newspaper operation pattern,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value chain analysis, operation pattern analysis and the industrial chain analysis, which will thoroughly be analyzed in the following section.
     The fourth part will mainly analyze the present mobile phone newspaper market, the product, the operation, the policy,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and point out the mobile phone newspaper facing at present the difficult position and the bottleneck, and proposes the feasibility development program in the view of the existence problem.
     The fifth part will mainly carry on the case analysis of our country mobile phone newspaper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and the Japanese I-Mode mobile phone newspaper, and the mobile phone 3G time magnificent prospect which soon arrived. The 3G mobile phone newspaper will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newspaper, and the mobile phone newspaper inevitably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brand which the newspaper office manages.
引文
[1]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2]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
    [3]许向东,常红梅:《美国报业解困之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4]卓伯棠:《新媒体将取代传统媒体?》,《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1]卓伯棠:《新媒体将取代传统媒体?》,《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2]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网
    [3]崔保国:《2007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第67至68页
    [4]吴锋:《平稳经营 融合创新—2007年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之报刊篇》/《今传媒》2008年
    [5]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0页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04页
    [1]陆斌、李安渝、赵其刚、王东明编著:《移动信息技术及应用》,西安交大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56页
    [1]孙若瑜:《基于GSM—R/GPRS的WAP应用》,《青海科技》2006年第5期,第62页
    [2]法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移动增值业务IVR)),《当代通信》,2004年第24期,第54页
    [1]沃纳·赛佛林等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44页
    [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第135页
    [1]屈平:《手机报:有待深入挖掘的金矿》,《中国报业》,2007年第4期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2,23页
    [1]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14页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第125页
    [1]孙琏:《手机报如何实行赢利三方合作是最好形式?》,千龙网:http://news.xinhuanet.com
    [1]彩信手机报网首页
    [2]罗建华:《手机报纸的现状与前景》,2006年第6期
    [2]彭剑:《“响”亮西部—华西手机报的定位与营销策略》/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第2期
    [1]彭剑:《“响”亮西部—华西手机报的定位与营销策略》,《广告大观媒介版》,2006第2期
    [1]王晓雁:《我国首个手机报地方管理暂行办法问世》,《法制日报》,2006年11月7日,第四版
    [1]高莹:《试论手机报新媒体特征和意义》,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第40页
    [1]匡文波:《论日本手机报纸的益利模式》,《传媒》,2007年第5期
    [1]参见:www.mil.gov.cn
    [2]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第33页
    [3]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第36页
    [1]尚进:《你的手机够聪明吗?》,三联生活周刊,2003年,(49):50-53
    [2]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 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2]马歇尔·麦克卢汉:《机械的新娘》,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数馆,2000年版.
    [4]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
    [5]崔保国:《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6]崔保国:《200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7]罗以澄、张金海、单波:《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7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8]程予诚:《新媒介科技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9]马花兴:《解惑3G业务:概念、实现和规划》,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10]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体》,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11]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12]王雪莲、王雷:《我国手机报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新闻界》,2008年第2期.
    [13]潘玉鹏、夏欣、周岩:《手机媒体—报纸发展的新机遇》,《中国记者》,2006年第4期.
    [14]陆云红:《手机报的传播特点》,《当代传播》,2005年第2期.
    [15]贾耀钟、张华君:《报纸应与新媒体互动》,《新闻爱好者》,2006.年9期.
    [16]赵静:《报纸与手机如何互动》,《新闻前哨》,2006.年第7期.
    [17]罗建华:《手机报的现状与瓶颈—探析报业新平台),《新闻前哨》,2006年第6期.
    [18]鞠宏磊:《手机报赢利模式探究》,《当代传播》,2008年第1期.
    [19]徐一化:《论手机报创新》,《中国报业》,2007年第12期.
    [20]贾蓓:《找准定位,实现手机报功能》,《新闻窗》,2007年第3期.
    [21]陈谷川:《手机报的建设模式探讨》,《中国传媒科技》,2005年第9期.
    [22]高丽莎:《手机报:电子媒介时代的新闻快餐》,《东南传播》,2005年第8期.
    [23]范以锦:《报业:打造‘新闻数码港'》,《青年记者》,2006年第16期.
    [24]马莹:《手机媒体挣脱镣铐的起舞》,《传媒》,2005年第11期.
    [25]吴海民:《中国媒体大变局—报业的未来走势和京华时报的战略选择》,《今传媒》,2005年第12期.
    [26]郭学文:《手机报:值得重视的新媒体》,《青年记者》,2006年第3期.
    [27]赵庆:《全球30市场发展现状》,《通讯世界》,2003年12月1日.
    [28]张玉良、钟致民、杨广龙:《3G手机报业务发展前景研究》,《移动通讯》,2007年第10期.
    [29]袁志坚、涂慧:《手机报对3G的期待》,《中国地市报人》,2007年第12期.
    [30]郑有强:《日本—30业务发展的领头羊》,《电信技术》,2005年第2期.
    [31]徐玉:《3G时代的移动增值业务发展趋势》,《移动通信》,2008年1月.
    [32]秦萍:《手机报发展与展望》,《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12期.
    [33]D Miller.The unpredictable mobile phone,BT Technology Journal,July/October 2007.
    [34]J A Harmer.Mobile multimedia services,BT Technology Journal,July2003.
    [35]Emily Moto Murase.The Case of NTT DOCOMO and Innovation in the Wireless Internet in japan,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August 2003.
    [36]H Lacohee and N Wakeford.A social history of the mobile telephone with a view of its future,BT Technology Journal,Luly 2003.
    [37]D-Cross-media and cross-network strategies for mobile media,March12 2003.
    [38]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http://www.cnnic.cn
    [39]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官方网站 http://www.mii.gov.cn
    [40]北京好易时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网站 http://www.ehaui.com
    [41]新华网—传媒在线 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
    [42]传媒学术网:aeademie.mediaehina.ne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