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创新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作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创立以来,总体上历经了“试验探索”、“发展改进”、“试点推广”与“正式推行”四个阶段,目前,业已成为我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基础制度之一。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需要,随着政治体制,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政府职能转型的现实诉求,公选制度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就是公选制度体系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本论文在分析大量公选制度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基本研究方法,综合使用制度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力图全景式地对我国近年来的公选制度创新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探究其创新目的、创新形式、创新路径、创新困境及创新趋向等。
     首先,本文的第一章对制度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考察,认为传统的制度分析在分析公选制度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进而根据公选制度的特殊性提出了新的制度分析框架——“两维一体”制度创新分析框架,所谓“两维”即制度的纵、横两个维度,所谓“一体”即制度通过纵横两个维度的创新后而形成的整个创新制度体系。基本理论的廓清为本文的立论提供了基本依据,而分析框架的确定则为本文的进一步分析与研究制定了蓝图。
     其次,本文的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按照“两维一体”制度分析框架,分别对公选制度的横向创新、纵向创新及制度体系创新效益进行了具体分析。本文认为,公选制度的横向创新包括三大分支的创新,分别是隶属于考任制、选任制和“考选结合制”的三大分支创新。其中,隶属于考任制的主要有“一推双考”、“公推公选”、“双推双考”、“两推一考”和“三推三考”等;隶属选任制的主要有“公推直选”、“两推一选”、“三推一选”和“三推两选”等;隶属于“考选结合制”的主要有“三推三考两票决”和“三推两考一选”等。公选制度的纵向创新主要是指公选制度各子制度的选拔任用流程的创新,其集中表现为“资格确定与审查制度”、“考试制度”、“考核制度”、“推荐制度”、“选举制度”、“监督制度”及“任用制度”等的创新。而公选制度的制度体系创新效益则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拓展了人才选拔机制、促进了民主政治发展、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加强了制度文明建设。第五章则从公选制度的内部和外部两大系统分析了其创新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其中,来自内部系统的主要困境有职位分析的缺位、考试方式的局限、选举方式的局限、公选范围的局限以及推荐方式的局限;来自外部系统的主要困境有选拔成本偏高、明文法规缺失、功利主义作祟、并行制度泛滥以及跟踪评核滞后。
     最后,第六章在综合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社会、经济、科技及文化等发展趋势,认为公选制度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四大趋向:一是公选制度的基本理论更加完善;二是结构体系更加合理;三是考核测评技术更加先进;四是制度法规体系更加健全,等。
The System that Selecting Cadres of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 (SSCOG) at different levels publicl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country's cadre personnel system,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since 1980s,by and large, it has experienced four phrases, exploration, improvement, experimental promotion and practical promotion, nowadays, it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our country's basic cadre selection system.Recently,with the deepening of our country's political reform and especially the deepening of cadre personnel system reform,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of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public selection system has gained great achievement which can be reflected by public selection system's innovation and perfection.
     This article trie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innovation fruits of public selection system which has been achieved recently to explore its innovation purpose, style, path, law and tendency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ing plenty of public selection system documents. It adopts views of systems approach and it makes analysis based on Marxism materialist dialectics, and it combines system analysis method with comparison method together.
     Firstly, in the first chapter,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sis to system's general theory, it considers traditional system analysis has disadvantages in innovation, and makes a new analysis method "two dimensions and their integration". What we call "two dimensions "in this new method means the system'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spects, "integration "means the new innovation system through these two dimensions' innovati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basic theory provides basic arguing materials for this article's view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alysis method makes blue map for further analysis and research.
     Secondly, in the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this article adopt "two dimensions and their integration "system analysis method to make detailed analysis to public selection system's horizontal innovation, vertical innovation and syste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is article holds following views public selection system's horizontal innovation includes three branch innovations testing recruitment、selection recruitment and "testing and selection integration recruitment ",during these three branch innovations, "the System of One-push and Two-test'、"the System of Public Nomination and public election"、"the System of Double-push Double-test"、"the System of Two-recommendation and One-test" and "the system of Three-push and Three-test "are belonged to testing recruitment; "the System of Decision-making Based on Three-push and Three-test and Two-ballot" and "the System of Three-push and Two-test and One-election" are belonged to testing and selection integration recruitment. Public selection system's vertical innovation research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selection and recruitment procedure of these branch systems, then extracting these branch systems' common points through comprehensive induction and analysis which put more emphasis on "quality confirmation and checking system"、"testing system"、"assessment system "、"recommendation system"、"selection system"、"monitoring system "and "recruitment syste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re mainly reflected by four aspects extending talent selection system, promoting democracy politics development,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pushing system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d the main dilemma for SSCOG to innovate from the internal and the external system of SSCOG, there into, the main dilemma which from the internal are the Vacancy of Position Analysis, the Limitation of Text, the;Limitation of Voting, the Limitation of Selecting Scope, and the Limitation of Recommendation; the main dilemma which from the external are the High Cost of Selection, the Deletion of Law, the Haunt of Utilitarianism, the Flood of Parallel Institution, and the Delay of After Evaluation.
     Lastly, with the summarization of main body's analysis, and integrating with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tendency, the author thinks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lection system will show four main tendencies its basic theory will become more perfect, structure system will become more reasonable, testing and assessment technology will become mare and more advanced and system law structure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ted.
引文
1.布兰特利·沃马克,詹姆斯·R·汤森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古代科举考试比较研究》课题成果汇编,2004年2月修订版。
    3.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笔试研究》课题成果汇编,2003年3月。
    4.董克用主编:《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唐晓腾著:《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6.漆书青著:《现代测量理论在考试中的应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鲁鹏编著:《实践与理论——制度变迁主要流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9.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杨俊一:《制度哲学导论:制度变迁与社会发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江美塘:《制度变迁与行政发展:公共行政之制度理论的比较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李军林:《制度变迁的路径分析:一种博弈理论框架及其应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萧斌著:《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洋龙著:《政治制度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6.徐崇温:《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王跃生:《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钱穆:《中国文化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9.吴翰飞:《中国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黄达强等:《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中共中央组织部.党政领导干部任用工作条例》,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
    22.浦兴祖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张永木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4.张立荣著:《中外行政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5.王德斌主编:《公开选拔与竞争上岗系列丛书》,中华工商联出版社,2004年版。
    26.赵洪俊著:《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面试教程》,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27.刘加林主编:《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教程》,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版。
    28.张家栋主编:《国家公务员制度纲要》,警官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9.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编:《探索的足迹—海南省首次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实录》,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30.广东省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等:《与时俱进创新干部选拔制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1.中华文化通志编组委:《中华文化通志:制度文化》(第四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三联书店,1998年版。
    34.(瑞典)汤姆.R.伯恩斯:《结构主义的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5.(美)乔纳森.卡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李民昌:《单一案例分析试题的“三步解题法”》,《领导科学》,2007年第14期。
    2.胡月星:《公开选拔考试测评机制变脸:公选考试参与者如何应对》,《决策探索》,2009年第3期。
    3.陈光:《公选笔试主观性试题解题方法》,《当代广西》,2007年第4期。
    4.王鹏润:《公选面试10种绝对正确的答题思路》,《决策探索》,2009年第2期。
    5.李晓跃:《公选面试答辩的语言技巧》,《领导科学》,2003年第4期。
    6.张美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问题探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7.冯志峰:《公开选拔考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陈凤鸣,羊淑蓉:《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9.王江红:《当前干部公开选拔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理论学刊》,2003年第5期。
    10.孙建强:《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探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张莉:《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与方法的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刘丁蓉,黄巍:《我国领导干部公选制度:历史发展、现状扫描与路径选择》,《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3.王伟强,陈晓勇:《对健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制度的思考》,《理论导刊》,2001年第6期。
    14.刘冰:《干部公开选拔工作中的组织成本及其控制》,《理论学刊》,2004年第9期。
    15.胡序杭:《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任用机制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6.张茂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实践与思考》,《前进》,2000年第4期。
    17.王济萍:《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研究与探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8.易军、于开文:《公开选拔干部是对党管干部原则的完善和发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
    19.阮殿龙:《关于建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试题库的研究报告》,《大庆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0.中共江苏省泰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关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的思考》,《党政干部论坛》,2001年第12期。
    21.洪自强,陈卫旗,严进:《领导干部选拔面试:2004年主要进展及今后发展趋势》,《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22.北京市妇联,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公开选拔中女干部参与情况调查与思考》,《中国妇运》,2002年第8期。
    23.王笑南:《不拘一格降人才—河南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思考》,《改革与理论》,2003年第12期。
    24.杨汉卿:《对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思考》,《岭南学刊》,2002年第2期。
    25.戴学明:《当前公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5期。
    26.刘兰芬:《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制度化建设》,《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0期。
    27.曾庆忠,王久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意义、问题与对策》,《实事求是》,2002年第5期。
    28.宋涛:《论干部公开选拔制度与党管干部原则》,《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9.曾东琳:《对选拔干部坚持群众公认原则之我见》,《江南论坛》,2004年第12期。
    30.李森林:《在干部选用全程中贯彻民主原则》,《领导科学》,2005年第6期。
    31.李冬梅,刘智,唐姝:《印度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制度结构的分析及其启示》,《世界农业》,2009年第5期。
    32.姚新勇:《“公选”实践与制度文化建设》,《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0期。
    33.廖平胜:《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的现实分析与前瞻探讨》,《考试研究》,2005年第4期。
    34.鲁子问:《国家建构视野中的考试》,《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35.鲁子问:《国家治理视野的考选制度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36.艾理生:《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选模式的回望与前瞻》,《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7.张美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问题探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8.黄巍:《公共行政民主化进程中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研究——兼以湖北省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9.曾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研究》,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0.朱东铁:《公开选拔制度的研究与思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004年MPA学位论文。
    41.周承涛:《公推公选制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MPA学位论文,2008年。
    42.何婷:《胜任力视角下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模式研究》,湖南师大硕士论文,2008年。
    43.孙建强:《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探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4.邵晓秋:《科举制与公选制的比较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45.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科学研究中心:《考试学硕士学位论文集》。
    46.刘刚:《中国制度变迁和演化路径的多样性》,《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大纲》
    2.《2005中国人才报告—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5.《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6.《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7.《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
    8.《关于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的意见》
    9.《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
    10.《2001——201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11.《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
    1. Hong Yung Lee(1991)From Revolutionary Cadres to Party Technocrats in Socialist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 Joseph W.Esherich and Mary Bacchus Rankin (1990)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Silvestre, J, Dykes, C (2007). Selecting political candidate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ssessment center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success in the 2005 UK General Election.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 Psychology,80,11-25.
    ①毛泽东:《论新阶段》,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政治报告。
    ②赵洪俊主编:《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古代科举考试比较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科举制的创立时间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定的争论,从总体上来看,有广义的科举制和狭义的科举制之分,从具体论点来看,目前国内外主要有汉代起始论、南北朝起始论、隋代起始论(又包括隋文帝起始论和隋炀帝起始论)以及唐代起始论等,但学界较为一致赞同的观点为以隋炀帝大业元年闰七月始建进士科为科举制创立的标志。参见刘海峰:《科举学导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5—95页。
    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http://rss.aqsiq.gov.cn/zcfg/200701/t20070105_23280.htm.
    ①汪继红:《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1页。
    ②参见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参见兰喜阳:《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与完善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汪继红:《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参见艾理生:《论增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笔试科学性的依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80-83页。
    ③参见王文成:《笔试主观性试题评分误差及其控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参见吴涤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心理测评研究》,河海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参见韩强:《对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37-45页。
    ②参见刘远我:《面试前有关被试的心理测验信息对考官面试评价的影响研究》,《中国考试》2008年第4期,第3页。
    ③参见吴安定:《对公选考试内容的反思》,《领导科学》2001年第5期,第14页。
    ④参见汪继红:《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笔试公共科目试卷结构研究》,《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第20期,第20-22页。
    ①参见张美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问题探讨》,厦门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参见冯志峰:《公开选拔考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参见陈凤鸣,羊淑蓉:《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18-21页。
    ④参见王江红:《当前干部公开选拔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理论学刊》2003年第5期,第114-115页。
    ⑤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认为,古代“科举学”是指专门研究应对科举考试的学问,即应试之学,而非现代意义的以科举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探求科举考试的内外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的科举学。
    ⑥所谓“策学”是与古代“科举学”性质与功用相同的学问,即针对科举考试考“对策”、“策问”等内容或题型而展开“应对回答”研究的学问。
    ⑦参见李民昌:《单一案例分析试题的“三步解题法”》,《领导科学》2007年第14期,第32-33页。
    ⑧李明昌:《公选备考谨防“伪案例”》,《决策》2009年第4期,第68页。
    ①参见李明昌:《公选结构化面试的答题技巧》,《领导科学》2008年第12期,第36-37页。
    ②参见陈光在:《公选笔试主观性试题解题方法》,《当代广西》2007年第4期,第60-61页。
    ③参见王鹏润:《公选面试10种绝对正确的答题思路》《决策探索(下半月)》2009年第2期,第82-83页。
    ④参见李晓跃:《公选面试答辩的语言技巧》,《领导科学》2003年第4期,第20页。
    ⑤参见李晓跃:《公选面试答辩的语言技巧》,《领导科学》2001年第10期,第23页。
    ⑥参见戴维新:《无领导小组讨论应试技巧》,《领导科学》2009年第4期,第44-45页。
    ①参见赵洪俊主编:《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古代科举考试比较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年版。
    ②参见孙建强:《我国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探究》,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汪继红:《公选考试与科举考试的报考条件及施测程序分析》,《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第8期,第16页。
    ④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①胡春梅:《制度分析方法与教育政策执行研究》,《教育探索》2005年第10期,第89页。
    ①廖平胜,何志雄,梁其健:《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王德胜,刘建和等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沈阳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参见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452666.html.
    ③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44211.htm.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http://rss.aqsiq.gov.cn/zcfg/200701/t20070105_23280.htm.
    ③廖平胜,何雄智,梁其健:《考试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①《公务员制度》,http:.//baike. baidu. com/view/315124. htm?fr=ala0_1.
    ②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③《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http://www. ccrc. com. cn/info/showNewsDetail. asp?newsid=52.
    ④《公务员法》,http://news. xinhuanet. com/lianzheng/2005-08/10/content_3333496. htm.
    ⑤谢炜丁,宝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路径——全面解读<公务员法>》,《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108页。
    ⑥《公务员法》,http://news. xinhuanet. com/lianzheng/2005-08/10/content_3333496. htm.
    ⑦《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http://rss.aqsiq.gov.cn/zcfg/200701/t20070105_23280.htm.
    ①《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http://www.xfc.gov.cn/html/gbrs/2006-11/28/15_55_47_674.html.
    ①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①参见李文涛,苏琳:《制度创新理论研究述评》,《学术动态》2001年期11期,第61页。
    ②陈琦:《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理论辨析》,《理论探索》2004年第10期,第33、34页。
    ③鲁鹏:《实践与理论——制度变迁主要流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④鲁鹏:《实践与理论——制度变迁主要流派》,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⑤刘明:《谈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知识经济》2009年第1期,第89页。
    ①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6/2007》,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版。
    ②参见《“公推直选”:基层党内民主的发展方向》,http://xnc. zjnm. cn/zdxx/xwlb/view.jsp?zdid=21160&l mid=141&id=189202.
    ③郭奔胜:《从“敏感”到“正常”中国多省市探索公推直选》,http://news. xinhuanet. com/politics/2009-11/09/content_12414785.htm.
    ①曲广宁:《深圳全国首试“公推直选”机关党委书记》,http://news. qq. com/a/20090519/000429. htm.
    ②参见潘奇峰,夏行:《“公推直选”:基层党内民主的发展方向》,http://news. xinhuanet. com/politics/200 9-04/28/content_11271088.htm.
    ①参见董江爱:《“两票制”、“两推一选”与“一肩挑”的创新性——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机制创新》,《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第73页。
    ②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两推一选”:发展基层民主的有益尝试》,《求是》2004年第5期,第50页。
    ①参见刘金川,喻静:《重庆首次通过“三推一选”产生镇长乡镇长选举图谋大变革》,《公民导刊》2005年第5期,第23页。
    ②韦仕宏,梁程:《提高农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的探索——宜州市村级党支部换届试行“三推一选”的调查》,《当代广西》2005年第13期,第34页。
    ③卫志良:《河南三门峡湖滨区基层党组织换届“三推一选”引起广泛关注》,http://dj. gaotai. gov. cn/Read News. asp?NewsID=6526.
    ④徐珂珂,李析:《中原区“三推一选”选任城区支部班子》,http://news. zynews. com/2009-06/08/content_616538.htm.
    ①参见王帅亮:《余干县推行村级党组织“三推两选”试点工作》,http://71bbs.people.com.cn/viewthread.php?tid =32713&extra=page%3D1197.
    ①参见王帅亮:《余干县推行村级党组织“三推两选”试点工作》,http://71bbs.people.com.cn/viewthread.php?tid =32713&extra=page%3D 1197.
    ②李振东:《简论一推双考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作用》,《党建与人才》1995年第6期,第7页。
    ③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坚持“一推从考”,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科学社会主义》1993年第3期,第26页。
    ①杭天珑:《对公推公选党政领导干部的理性思考》,《组织人事报》2004年3月18日,第6.版。
    ①张杰:《公推公选的政治学解读》,《中国人才》2008年第12期,第70页。
    ②刘瑞华:《施行“双推双考”拓展党外干部选拔渠道》,《中国统一战线》2009年第4期,第41页。
    ③刘瑞华:《施行“双推双考”拓展党外干部选拔渠道》,《中国统一战线》2009年第4期,第41页。
    ①陆智国:《镇江市开展“两推一考”选拔领导干部》,http://news.sohu.com/20081105/n260456877.Shtml.
    ②参见镇江市“两推一考”工作办公室: 《镇江市“两推一考”领导干部工作简章》,http://www. zjdj. gov. cn /Show_Art. asp?ID=1092.
    ①朱信:《单县农村“三推三考”选干部三年取得明显成效》,《党建研究》2003年第3期,第46页。
    ②参见刘剑锐,肖春明:《江西遂川县实行“三推三考两票决”选拔科级领导干部》,http://dangjian. peopl e. com. cn/GB/117103/9079484. html.
    ①浦祖:《虚位以待纳贤才——福建省莆田市试行“三推两考一选”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共产党员》2001年第12期,第22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9页。
    ①《江苏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简章》,http://news. sina. com. cn/c/2005-11-21/08067493792s. shtml.
    ②刘宇辉:《面试将采用“大评委制”》,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4/20/content_90367.ht m?div=-1.
    ③刘宇辉:《面试将采用“大评委制”》,http://epaper. bjnews. com. cn/html/2010-04/20/content_90367. ht m?div=-1.
    ④参见李森林:《积极推动民主推荐制度创新》,《红旗文稿》2004年第7期,第41页。
    ①参见《省直机关职位面试采取“大评委制”》,http://news. cnhubei.com/ctdsb/ctdsbsgk/ctdsb05/200907 /t733477. shtml.
    ②刘宇辉:《面试将采用“大评委制”》,http://epaper. bjnews. com. cn/html/2010-04/20/content_90367. ht m?div=-1.
    ①程评,龚雪:《湖北省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笔试现场传真》,http://news. sina. com. cn/c/2009-08-01/1711 16050871s. shtml.
    ② http://myy. cass. cn/file/200512155140. html
    ①张宇航:《完善任人唯贤监督制度初议》,载广东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广东省竞争上岗办公室编:《与时俱进——创新干部选拔制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①布兰特利·沃马克,詹姆斯·R·汤森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①周志坤,谢苗枫:《广东今年实施干部考评新办法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http://gd.people.com.cn/GB/1239 35/124953/10926340.html.
    ②[美]怀特:《行政学概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340页。
    ③乔琳琳:《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县处级党政领导人才选拔机制研究》,湖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④王充:《论衡》。
    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2月28日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专访并与网民在线交流时语录,http://news.sin a.com.cn/c/2009-02-28/163417308941.shtml.
    ⑥史浩林:《论推进和实行法治的基本条件》,《当代法学》1998年第5期,第8页。
    ⑦黄发良:《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259页。
    ①徐勇:《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政策》2008第2期,第39页。
    ②张毅:《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71023/08541737152.shtml.
    ③参见杨洗:《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36期,第174页。
    ①姜承红:《我国政府职能六十年的变迁与展望》,《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31页。
    ②王艳成:《论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的重构》,《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43页。
    ①《墨子·尚贤上》。
    ②吴兢:《贞观政要》,卷七。
    ③刘德福:《试论制度文明》,《行政与法》2009年第9期,第53页。
    ④转引自刘德福:《试论制度文明》,《行政与法》2009年第9期,第53页。
    ①赵洪俊主编:《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考试与古代科举考试比较》,党建读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赵洪俊主编:《中国领导人才能力测评技术参考手册》,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①《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http://rss. aqsiq. gov. cn/zcfg/200701/t20070105_23280. htm.
    ②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课题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成本研究》,http://www. hzdj. gov. cn/dybg/7. html.
    ①参见赵洪俊主编:《中国领导人才能力测评技术参考手册》,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②宁本荣:《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问题与改进——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探讨》,《理论探讨》2009年第6期,第157页。
    ①周良金:《浅析我国选举制度缺陷及其完善》,《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42页。
    ②陈兴国:《村民选举的十大》,《领导科学》2006年第18期,第46页。
    ③龚慕霞,肖卉:《推进村民选举的思考》,《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55页。
    ④沈路涛,邹声文:《民主的细节——全国人大完善选举和表决方式透视》,http://news. xinhuanet. com/newm edia/2006-11/01/content_5277327.htm.
    ⑤王勇:《现行人大选举监督体系的制度缺陷及理论困惑》,《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第18页。
    ⑥吴家麟:《论“设立宪法监督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法学评论》1991年第2期,第5页。
    ①罗媛:《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成本困境与对策》,《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1期,第32页。
    ②罗媛:《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成本困境与对策》,《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1期,第32页。
    ①张成:《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第161页。
    ②罗媛:《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成本困境与对策》,《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1期,第32页。
    ③参见郭永军:《论功利主义与非功利主义》,《理论学刊》1998年第3期,第26页。
    ①罗媛:《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的成本困境与对策》,《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11期,第33页。
    ②宁本荣:《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问题与改进——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探讨》,《理论探讨》2009年第6期,第156、157页。
    ③宁本荣:《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制度问题与改进——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探讨》,《理论探讨》2009年第6期,第157页。
    ①刘德福:《试论制度文明》,《行政与法》2009年第9期,第53页。
    ②董克用:《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天学出版社2004年版,31页。
    ①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3页。
    ②汪继红:《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7页。
    ③见吴瀚飞于2001年12月8日在干部选拔制度创新研讨会上作“努力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科学性”的讲话,载广东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广东省竞争上岗办公室编.:《与时俱进——创新干部选拔制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①林活力:《中西公务员(文官)制度选拔人才机制比较》,载广东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广东省竞争上岗办公室编:《与时俱进——创新干部选拔制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②唐晓腾:《基层民主选举与农村社会重构——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徐勇作序。
    ③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④《管子·明法》。
    ①李先波:《关于中国实现法治化的基础和进程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18页。
    ②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
    ③蒋元文:《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4304201.html.
    ④《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1987年6月29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44-245页。
    ⑤林活力:《中西公务员(文官)制度选拔人才机制比较》,载广东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广东省竞争上岗办公室编:《与时俱进——创新干部选拔制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
    ①广东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办公室,广东省竞争上岗办公室编:《与时俱进——创新干部选拔制度》,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鲁子问:《国家治理视野的考选制度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第15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