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觀心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亦是汇集南北朝佛学文化精华,开展出中国佛学思想体系,成立中国佛教宗派的第一人。智者大师在临入灭前,将自己一生修行的精华以口述偈颂弟子记录的方式写成《观心论》,传给弟子及后世修行人参考,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但未引起学界关注。目前对于此论专门的研究很少,还有待深入,本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对天台观心法门的重视。
     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交代动机与目的、学界既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方法与论述程序等。第二章、《观心论》外围问题处理,对智者大师的生平贡献及死因有一些讨论,并对《观心论》的版本作了校对处理。第三章至第五章是本文核心讨论的部份,主要针对《观心论》内容加以分析,将《观心论》核心三十六问内容透过架构分析和天台四部止观相比较,解析出《观心论》三十六问的奥妙。在分析三十六问之前,先探讨了智者对心的定义及天台观法的特殊性。第四章、第五章展开《观心论》内容分析,将《观心论》内容析分为五个区块,即观心知外道魔行、观心知四教差别、观心知止观行业、观心知所证果位、观心知度众方便等。第六章谈智者观心法门的思想价值及特殊性及本文的回顾与检讨。
     探讨中发现,智者大师在这短短不到三千字的遗言中,不但是撷取了四部止观的的精华,而且将《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六妙法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及《摩诃止观》等未讲授流通的部份加以补充,让四部止观著作中的缺漏在此完整补足。虽然只是短短的几行偈颂,但这对天台行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修行指导及标竿。
Master Zhiyi, founder of the eclectic Tiantai Buddhist sect,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develop an ideology ofBuddhism in an indigenous Chinese system, which exhibited the Buddhist cultural essence of Southern andNorthern dynasties. Before Master Zhiyi entered into nirvana, he dictated to his disciples in verses theprinciples of his lifetime practice of Buddhism. It was named The Treatise of Contemplating the Mindwhich was handed down to his disciples and following generations of Buddhist practitioners for reference.However, this invaluable research theory has not attracted appropriate attention from the academia. At present,there is minimal special study though this subject warrants much deeper exploration. This text hopes to initiatediscussionandattractsfarmoreseriousstudyregardingTiantai’sapproachincontemplatingthemind.
     The study of this treatise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of its motives and aims, result of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study method, and discusses formality of this text etc.
     -Chapter two looks at the peripheral problems of The Treatise of Contemplating The Mind,discusses the lifetime contributions made by Master Zhiyi and the cause of his death, and also collatethe versions of TCM.
     -Chapters three to five are the core discussions of thisthesis, mainlyaimed at the36questions,analyze the meaning of its profoundness by filtering through the framework and comparison madewith the four books of Tiantai on concentration and contemplation (Zhiguan): Mohe Zhiguan,Jianci Zhiguan, Buding Zhiguan and Xiao Zhiguan. Before the study of these36questions,will look at Zhiyi’s definition of contemplating the mind and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iantaicontemplation methods first.
     -Chapters four and five expand the analysis of TCM contents by dividing into5parts i.e.contemplating this self-arising of mind thus;1.be aware of the deviance of non orthodox teaching,2.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each teaching in four doctrines,3.cultivate the practice ofconcentration and contemplating the mind,4.achieve attainment of enlightenment,5.liberate sentientbeings with expedient means.
     -Chapter sixdiscussesthe value of Zhiyi’s thought of contemplatingthe mindand its specialfeatures and review this thesis.
     During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the last sermon of Master Zhiyi which is less than three thousand words,not only extracted the essential parts from his four books of concentration and contemplation (Zhiguan), but alsoaddedsupplementarytotheuntaughtandcirculatedpartsof ShichanBoluomiCidiFamen, LiumiaoFamen,KeyWaysofMindfulnessPracticeofConcentration,ContemplationandMeditation and MoheZhiguan etc.,which filled up the inadequate gaps of these4books. Although, these verses are just a few short lines, for Tiantaipractitioners, these are very important instructions and milestones.
引文
①钱穆在《国史大纲》,页220中说「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由已在战国秦汉间彻底打破,然而东汉以来的士族门第,他们在魏晋南北朝的地位,几乎是变相的封建了。」
    ②王云五主编,《百纳本二十四史(十四)梁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1967年台北,页8122-8124。
    ③参见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页109--110。
    ④参见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页133。另外,在萨孟武〈南北朝佛教流行的原因〉中提出一份南北朝庶民受难表,说明南北朝时代,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天天受生活的压迫,成为豪族娱乐的牺牲品。参见《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五期,144--146页。
    ⑤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页133中亦说到:「南朝由于赋税过重,百姓不堪,贫者卖妻儿或自缢而死颇多。如遇水旱兵灾,则百姓流亡,人山谷江湖采草叶以食,困顿流离死之蔽野的现象,更是史不绝书。这与豪贵富家的奢侈放纵,形成强烈鲜明对比,加以徭役烦苛,更迫得百姓走投无路,于是断截肢体,产子不养的现象相当流行。」
    ①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308--310页。
    ②萨孟武《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五期,〈南北朝佛教流行的原因〉146页,中提出南北朝时代,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国家、皇帝、官吏、名士都不拯救他们,他们只有求救于宗教,寻求一种新的人生观,以安慰他们贫穷的生活。
    ③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页170--171。
    ①杜繼文,《佛教史》,頁161--164。
    ②參見杜繼文,《佛教史》161--193頁。
    ①《大正藏》第51册,100页上。
    ②智者大师回山时间有三说,现采用李四龙开皇十六年的研究结论。参见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页251注3。
    ①潘桂明,《智顗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44。
    ②其中,《金光明忏法》及《请观音忏法》见于《国清百录》。又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101中,统计35部,166卷。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40中写成38部,171卷。其中,加入《证心论》一卷,以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卷错计成十二卷。
    ③《妙华莲华经玄义》卷十上《大正藏》第33册,800页上。
    ①《妙华莲华经玄义》卷二下《大正藏》第33册,702页中。
    ②《妙华莲华经玄义》卷二下《大正藏》第33册,702页上--中。
    ①谈壮飞:〈名僧智顗死之疑〉,载《中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页377。
    ②张哲永:〈智顗的生平与死因〉,《华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92页。
    ③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94。潘桂明,《智顗评传》,页4470中,亦有相类似的说法。
    ④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页37。
    ⑤张风雷《智顗评论》,页99,京华出版社1995年。
    ⑥张伟然〈历史学家缺席的中国佛学研究〉,《华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页20。
    ①《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卷1:「大师所造有为功德,造寺三十六所;大藏经十五藏;亲手度僧一万四千余人;造栴檀金铜素画像八十万躯;传弟子三十二人;得法自行不可称数。」《大正藏》第50册,197页下。
    ②《大正藏》第46册,802页下。
    ③《隋书》卷35〈经籍志〉:「开皇元年,高祖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天下之人,从风而靡,竞相景慕,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页1099。另外,可参考潘桂明,《智顗评传》,页5253中,亦列出了,隋朝对佛教的提倡与扶持的事项。率土蒙度数十万人」
    ①《续高僧传.智顗传》《大正藏》第50册,566页中下。
    ②《大正藏》第50册,194页下。
    ③潘桂明,《智顗评传》,页52。
    ④谈壮飞:〈名僧智顗死之疑〉页385。
    ⑤同上,页385—387。另外,张风雷《智顗评传》页72-73中,亦有类似见解。
    ⑥同上,页51。
    ⑦张伟然于〈历史学家缺席的中国佛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第20页。
    ①《国清百录》卷三,《大正藏》第46册,页809下—810上。
    ②《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页196中。
    ①杜继文,《佛教史》页260-261。
    ②《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50册,页193上。
    ③张风雷,《智顗评传》页41。
    ④《续高僧传》卷17:《大正藏》,50册,页567上。
    ⑤《国清百录》卷4《大正藏》,46册,页820上。
    ①《国清百录》卷3《大正藏》,46册,页809中。
    ②谈壮飞:〈名僧智顗死之疑〉,载于《中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页380。
    ③包兆昌有一篇〈智顗与陈、隋王朝关系新探—兼与潘桂明、董平相榷〉,载于《台州学院学报》第二九卷第五期,文中详细讨详此一部份的问题,值得参考。
    ④《国清百录》卷3,《大正藏》,46册,页810上。
    ①参见,张风雷,《智顗评传》页103。
    ②《国清百录》卷3,《大正藏》,46册,页810上—中。
    ③《国清百录》卷3,《大正藏》,46册,页810上—中。
    ④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页37。
    ⑤潘桂明,《智顗评传》,页67。
    ⑥《中论》卷4〈观四谛品〉《大正藏》,30册,页33中。
    ⑦《大正藏》,46册,页1中。
    ⑧《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卷一:「秦孝王闻风延屈,先师对使而言:虽欲相见终恐缘差。既而王人催促迫不得止,将欲解缆忽值大风累旬之间,妖贼卒起水陆壅隔遂不成行。至尊昔管淮海万里,廓清慕义崇贤归身,如舍遣使招引束钵赴期师云:我与大王深有因《大正藏》,50册,页194下。
    ①《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卷一:「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减十人得法,其后徒众转多,得法转少,妨所安,吾欲从吾志。……陈世所检僧尼无贯者万人。朝议策经,不合诵万言,不免地狱;盘特诵一行偈,获罗汉果。笃论唯道,岂关多诵《大正藏》,50册,页193上--194中。
    ②《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卷一中说智者:「陈太建七年秋九月初入天人皂帻绛衣。有一老僧引之而进曰:禅师若欲造寺,山下有皇太子寺止如今日草舍尚难,当于何时能办此寺。老僧答云:今非其时,三国成寺若成国则清,当呼为国清寺。」《大正藏》,50册,页193上。
    ③《国清百录》卷3,《大正藏》,46册,页808上—中。
    ④《续高僧传》卷17,《大正藏》,50册,页567上—中。
    ①《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卷一《大正藏》,50册,页195下。
    ②《大正藏》,12册,页690下—691上。
    ③《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二《大正藏》,33册,页693上。
    ④《大般涅槃经》卷三〈长寿品〉:「有一富人,缘事欲行,当至他方,以百斤金寄彼老人,而作是言:我今他行以是宝物持用相寄。」《大正藏》,12册,页618下--619上。
    ⑤《妙法蓮華經》卷五〈如来寿量品〉:「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大正藏》,第9册,页43上—中。
    ①《大正藏》,第50册,页195下。
    ②《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1中下。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上—中。
    ②《大智度论》卷二〈序品〉中说,佛告阿难:「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于是比丘内观身,常当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大正藏》第25册,页66下。
    ①章安法师《观心论疏》的科判如下:然论有序、正、流通。从初问佛经无量下去至四月一岁,有三纸半,论文并是序分。从问观自生心云何四不说下去,至寂然无言说,有三十六行偈是正说。从今约观一念下去,有十行三字,是流通分。就初序分,为二:一、问;二、答。就问中为五意:一、问佛经无量;二、问论亦甚多;三、问弘法之人诜诜盖世;四、问听法之众无处不有;五、则结问,云:是则法雨普润利益无量,何所见闻,更何利益而欲造论者耶?此之五意在于论初,读则可见,今不更释。就第二答中,为二:一、长行略答;二、偈中广答。……第二正说分,有三十六偈,为三十六问。就正说,分为十章。初一偈,明教理圆妙不可说。二有两偈,明迷理教起见、思二惑。三有四偈,明悟理有浅深,致有四教之别。四有一偈,明欲寻教下之理,应依四种三昧方轨而修。五有一偈,明妙理不可顿阶,应先修二十五方便。六有一偈,明心观理实,而诸境杂发不同。七有一偈,明随观一境,用十法成乘。八有七偈,明十法观成,证诸地住,具诸法门不同。九有十四偈,明化他起用法不同。十有四偈。总结自行、化他法门,并在于一心,尽净言语道断也。《大正藏》,46册,页587中596中。
    ①《观心论疏》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594中。
    ②《大正藏》,第33册,页809上。
    ④《大般涅槃经疏》卷七〈长寿品〉《大正藏》,38册,页76中—下。
    ①《大正藏》,55册,页83上。
    ②《大正藏》,55册,页327上。
    ③《大正藏》,37册,页653中。
    ④《大正藏》,33册,页67中。
    ⑤《大正藏》,46册,页586上。
    ⑥《高僧传》卷三,《大正藏》,50册,页341中。
    ⑦《大般涅槃经》卷三〈长寿品〉,《大正藏》,12册,页619上。
    ①《大正藏》第46册,462页中。
    ②据陈英善在<天台智者思想形成之时代背景--南北朝佛教思潮对智者之激发>中所作的归纳,智者所处时代所面对的佛学问题可以分为:1、二谛问题;2、佛性问题;3、染净问题。参见陈英善<天台智者思想形成之时代背景--南北朝佛教思潮对智者之激发>,《谛观》第81期,页134。
    ③杜继文,《佛教史》第199页中说:「《涅槃经》在南北朝的流行程度,堪比《般若》之在魏晋,几乎没有一个中国知识僧侣不加研习的。」又潘桂明《智顗评传》第462页中亦提到说:「至南北朝中后期,出现了以探讨专门经论为中心的各种佛教学派,……涅槃学派开始了中国佛教…心性论研究的历史。」
    ①《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卷一《大正藏》第50册,196页上。
    ②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105页。
    ③谈壮飞:〈名僧智顗死之疑〉,载《中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页387。
    ①可参阅:Martin Riesebrodt,The Promise of Salvation: A Theory of Religion, translated by StevenRendall,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pp.76,89-91.
    ①《大正藏》,46册,页587中596中。
    ②《摩诃止观》卷五,《大正藏》第46册,页52中。
    ②《大正藏》第46册,页4上。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下。
    ③《大正藏》第46册,页4上。
    ①《大正藏》第33册,页685下。
    ②吴汝钧于<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中,也说到:「质多即梵语citta之音译。污栗驮、矣栗驮即梵语或hrd或hrdaya的音译。citta通当指识心的心倾向于认识意味;hrdaya则是指物理的、心理的心,即心藏。《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页316。
    ③《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二,《大正藏》第33册,页693上中。
    ④《大正藏》第33册,页778下。
    ①《大正藏》第46册,页665中666上。
    ②《菩萨戒义疏》卷一,《大正藏》第40册,页563上。又《金光明经文句》卷四〈释空品〉中亦说:「释论云:心、意、识一法异名。对数名为心;能生名为意;分别名为识。」《大正藏》第39册,页68下。
    ③《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621下。又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亦如是说。《大正藏》第46册,页14下。
    ①原文为「无没无明,盛持一切种子。」陈坚引成「无始无明,盛持一切种子。」
    ②陈坚〈论智顗的「一念心」〉页《中华佛学研究》第九期页131--134。
    ①《大正藏》第46册,页52上--54上。
    ②《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二:「以十如是约十法界,谓六道四圣也。」《大正藏》第33册,页693下。所谓的法界,智者大师的定义是:「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为法。各各有界畔分齐,查名为界。」《大正藏》第34册,页884上。
    ③三种世间指:(一)众生世间,即指五阴所成一切众生的正报。又称作假名世间,因于十界、五阴等法之上,假立名字,各各不同,故称假名世间。(二)国土(住处)世间,即器世间,指有情所居的国土,如山河大地等。(三)五众(蕴)世间,又作五阴世间,五阴即色受想行识,十界五阴各有差别,故称五阴世间。出自《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卷七十。《大正藏》第25册,页402、546;亦可参见《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
    ④吕澂,《吕澂佛学论着选集》卷一,页417。
    ①《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言介尔者谓剎那心。无间相续未曾断绝。纔一剎那三千具足。……又介尔者。介者弱也。诗云。介尔景福谓细念也。但异无心三千具足。《大正藏》第46册,页295下296上。
    ②《大正藏》第33册,页693下。
    ③《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五〈知识品〉:「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为众生说色趣空,说受想行识趣空,乃至说一切种智趣空。为众生说色非趣非不趣。何以故?是色空相,非趣非不趣。说受想行识非趣非不趣。何以故?是受想行识空相,非趣非不趣。乃至一切种智非趣非不趣。何以故?是一切种智空相,非趣非不趣。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为世间趣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一切法趣空,是趣不过。何以故?空中趣不趣不可得故。须菩提!一切法趣无相,是趣不过。何以故?无相中趣不趣不可得故。须菩提!一切法趣无作,是趣不过。何以故?无作中趣不趣不可得故。……」《大正藏》第8册,页332下。
    ④《摩诃止观》卷五:「又十种五阴一一各具十法。谓: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大正藏》第46册,页53上。
    ⑤《大正藏》第9册,页5下。
    ①《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页53上下。
    ②《妙法蓮華經文句》卷三〈释方便品〉,《大正藏》第34册,页42下。
    ①《大正藏》第34册,页42下--43上。
    ②「约十法界者,谓六道、四圣是为十也。法虽无量,数不出十。一一界中,虽复多派,不出十如。如地狱界,当地自具相性本末,亦具畜生界相性本末,乃至具佛法界相性本末,无有缺减。故《毗昙毗婆沙》第七云:地狱道,成就他化天法,即是其例。余九法界亦如是。当知一一界,皆有九界十如。若照自位,九界十如,皆名为权,照其自位,佛界十如,名之为实。一中具无量,无量中具一,所以名不可思议。……所以一中无量,凡夫虽具,绝理情迷。二乘虽具,舍离求脱。菩萨虽具,照则不周,名不了了。如来洞览,横竖具足。……」《大正藏》第34册,42下--43页上。
    ③「约佛法界释者,佛界非相非不相,而名如是相,指万善缘因;……佛界非性非不性,而名如是性,指智慧了因;……佛界非本非末,而言本末,本即佛相,末即佛报,是自行权也,佛界非等非不等,而言究竟等,指于实相,故标章云实相也,是自行之实也。即实而权,故言本末;即权而实,故言为等。此是如来自行权实,最为无上。无上相乃至无上果报,横广竖深而无有上,故标章云诸法实相也。例亦应言诸法实性、实体、实力,乃至应言实究竟等,但略举一而蔽诸耳。三约离合者,若佛心中,所观十界十如,皆无上相,乃至无上果报,唯是一佛法界……此即自行权实。若随他意,则有九法界,十如相性等,即是化他权实。化他虽复有实,皆束为权;自行虽复有权,皆束为实。此即自行、化他权实,随他则开,随自则合,横竖周照,开合自在。」《大正藏》第34册,43页上--中。
    ①「四约位者,如是相者,一切众生皆有实相,本自有之,乃是如来藏之相貌也;如是性即是性德智慧第一义空也;如是体即是中道法性之理也;是为三德,通十法界位位皆有。若研此三德入于十信位,则名如是力、如是作;入四十一地,名如是因、如是缘;若至佛地名如是果、如是报;初三名本,后三名末,初后同是三德,故言究竟等。初位三德通恶、通善、通贤、通圣、通小、通大、通始、通极,虽在恶而不沈,虽在善而不增,虽在贤而不下,虽在圣而不高,虽在小而不窄,虽在大而不宽,虽在始而非新,虽在极而非故。」《大正藏》第34册,页43中--下。
    ①《大正藏》第33册,页693下。
    ②界,梵文dhatu。界的原义有二:1领域义;2本元、成分义,所以智者大师的解释是很符合梵文原意的。参见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亦可参考恒清法师〈《佛性论》之研究〉中有关「佛性」之界定。《中印佛学之泛论--傅伟勋教授六十大寿论文集》页47--48。
    ③《大正藏》第33册,页692下--693上。
    ①《大正藏》第46册,页8下--9上。
    ②《大正藏》第33册,页696上。
    ③《大正藏》第38册,页527中。
    ①陈坚〈论智顗的「一念心」〉,《中华佛学研究》第九期页131。
    ②同上。
    ③《天台四教仪》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780下。
    ④陈坚〈论智顗的「一念心」〉页《中华佛学研究》第九期页145。
    ⑤《大正藏》第33册,页685下。
    ⑥《大正藏》第46册,页54上。
    ①吴汝钧对此有一相当肯定的看法,他说:「我们可对心具诸法作一总的阐述与推论。心是我们的主体,较切当地说是经验的主体;诸法则泛指存在的世界:现象界。心与存在是在以作用作为枢纽而建立两者的关系。在有作用时,心与存在同时冒犯;在没有作用时,心与存在同时沉降。心与存在同起同寂。有有作用与没有作用,总是在心方面说的,因心是具有能动性,能活动的。……无论如何,就存在于这个世间来说,心与存在总是对等的,没有一方比另一方具有更强的先在性。通过这种心具诸法的观念,就能让心保住存在,对存在有正面肯定,不会走虚无主义的路线,使存在下坠以至泯灭。对于这种心藉作用为枢纽而存在同起同寂的关系,智者称为「不可思议境」。吴汝钧<天台三大部所反映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中华佛学学报》第十期326页。
    ②在陈英善<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中,对一念三千整体架构以图表列得很清楚。请参见《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二期页86。
    ③《大正藏》第46册,页55上。
    ④《大正藏》第46册,页54下。
    ①《大正藏》第46册,页9上--中。
    ②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即位,称为六即佛。据《摩诃止观》卷一下载,(《大正藏》第46册10页中--下。)六即佛即:(一)理即佛,指一切众生,因为理上说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与诸如来无二无别,故称理即佛。(二)名字即佛,指从善知识处闻知,或从经卷中见得,而了知众生即佛此一道理人;此等人,于名字中通达解了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故称名字即佛。(三)观行即佛,指既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进而依教修行而达到心观明了、理慧相应(即境智相当)、观行相即之人;此等人,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言行一致,能证此位,故称观行即佛。此位分为五品位,即: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四)相似即佛,指于前述「观行即」位中,愈观愈明,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二惑,制伏无明的人;此等人,虽未能真证实理,但于理仿佛,有如真证,故称相似即佛。此位分为十信位。(五)分证即佛,指分断无明而证中道位的人;此等人,渐次破除一品无明,而证得一分中道。(六)究竟即佛,指断除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者,即证入极果妙觉的佛位。此六佛虽因智(悟)情(迷)之深浅,而有六种之别,然其体性不二,彼此互即,故称为「即」。亦可参见《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卷一《大正藏》第37册,页200上。
    ③张瑞良在,<天台智者「一念三千」说之研究>中说到,「一念三千」即是指日常一念心具备一切可能的存在样相,并且强调说,「一念三千」是具有深刻修道意义的实践理论,即必须正视日常一念,捕捉此一念并净化它,这才是修道者的要紧处。《台大哲学评论》第十一期,页199。
    ①《大正藏》第46册,页578中。
    ②《大正藏》第46册,页21中--下。
    ①《大正藏》第33册,页743下。
    ②《大正藏》第46册,页82下--83上。
    ③《大正藏》第46册,页131上。
    ①《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正藏》第30册,页2中。
    ②同上。
    ③《中论》卷一〈观因缘品〉,《大正藏》第30册,页2中。
    ④「问曰:『诸法各有性,以有力用故,如瓶有瓶性,布有布性,是性众缘合时则出。』答曰:『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若诸法有性,不应从众缘出。何以故?若从众缘出,即是作法,无有定性。』问曰:『若诸法性从众缘作,有何咎?』答曰:『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大正藏》第30册,页19下。
    ①参见杨惠南〈《中论》里的「四句」之研究〉页284。
    ②《大正藏》第46册,页54上--中。
    ①同上。
    ②同上。
    ③《大正藏》第46册55页上。
    ④谢大宁于〈般若的两种论式----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中有所详细论述,可参见。《国立中正大学学报第一期卷五1994出版页1943。
    ⑤《大正藏》第33册764页中。
    ①《大正藏》第9册37页中。
    ②《维摩诘所说经》卷二:「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大正藏》第14册547页下。
    ③《维摩经玄疏》卷二:「今明若知爱见由无明生,则一切三界皆从心起。故《华严经》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造。」而此诸法皆从假者,无明爱见所起之法,皆有三假之相。三假者:一、因成假;二、相续假;三、相待假。此三虚设故云假也。」《大正藏》第38册526页上。
    ④《大正藏》第38册,页526下527中。
    ①同上。
    ②《大正藏》第38册,页527中。
    ①《大正藏》第38册,页525上中。
    ②《大正藏》第33册,页685下。
    ①《大正藏》第46册,页462上。
    ②《大正藏》第46册,页5上
    ③《大正藏》第46册,页9下
    ④《大正藏》第46册,页5中
    ⑤《大正藏》第46册,页4上5中。另外,《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比较简单,只于第一章大意中分兩点说明:一、简除不当发心;二、正明发四弘愿行菩萨道。《大正藏》第46册,页476上477中。
    ①参见《大正藏》第46册,页4中。另外,《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中亦有提到此十心偏邪,不得与禅波罗蜜相应。《大正藏》第46册,页476中
    ②《摩诃止观》卷1:「又九种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俱非故双简。前九是世间不动不出,后一虽出,无大悲俱非双简也。有为、无为、有漏、无漏、善、恶、染、净、缚、脱、真、俗等,种种法门亦如是。又九法约世间苦谛,后一非苦谛。虽非苦谛,曲拙灰近故双非简却。次有为、有漏约集谛,后一非集谛,虽非集谛,曲近灰拙亦双非简也。次善、恶、染、净约道谛,后一是道谛,虽是道谛亦如前简。次缚、脱、真、俗约灭谛,后一虽是灭谛,亦如前简。」参见《大正藏》第46册,页4中--下。
    ①参见《大正藏》第46册,页6上。
    ②《大正藏》第46册,页6下--7上。
    ③《如来藏经》:尔时世尊,告金刚慧及诸菩萨言:「善男子!有大方等经名如来藏……譬如萎变花……譬如岩树蜜……譬一切粳粮……如金在不净……譬如贫人家……譬如庵罗果……譬人持金像……譬如贫女人……譬如大冶铸。」《大正藏》第16册,页457中459下。
    ①《摩诃止观》卷1:推理发心者:法性自天而然,集不能染,苦不能恼,道不能通,灭不能净。如云笼月,不能妨害;却烦恼已,乃见法性。经言:「灭非真谛,因灭会真。」灭尚非真,三谛焉是?烦恼中无菩提;菩提中无烦恼,是名推生灭四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发菩提心。推无生四谛发心者:法性不异苦、集,但迷苦、集,失法性。如水结为冰,无别水也。达苦、集、无苦、集,即会法性。苦、集尚是,何况道、灭?经言:「烦恼即是菩提;菩提即是烦恼。」是名推无生四谛,上求下化,发菩提心。推无量者:夫法性者,名为实相,尚非二乘境界,况复凡夫?出二边表,别有净法。如《佛藏经》十喻云云。是名推无量四谛,上求下化,发菩提心。推无作者:夫法性与一切法,无二、无别。凡法尚是,况二乘乎?离凡法更求实相,如避此空,彼处求空。即凡法是实法,不须舍凡向圣。经言:「生死即涅槃。」「一色一香皆是中道。」是名推无作四谛,上求下化,发菩提心。若推一法即洞法界,达边到底,究竟横竖,事理具足,上求下化,备在其中,方称发菩提心。参见《大正藏》第46册,页6上--中。
    ②《大正藏》第46册,页685中--下。
    ①《教观纲宗》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936下。
    ②《妙法蓮華經玄义》卷八,《大正藏》第33册,页784中。
    ③《大正藏》第46册,页33中。
    ①《大正藏》第46册,页1下。
    ②《卍续藏》第99册,页44右上。同文见《维摩经玄疏》卷二,《大正藏》第38册,页529中--下。
    ③疑者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若通、若别,言语道断,无能说、无所说。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故吾于此不知所云。」净名云:「其所说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斯人不能说,斯法不可说,而言示人?然,但引一边,不见其二。《大经》云:「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若通、若别,皆可得说。《大经》云:「有眼者,为盲人说乳。」此指真谛可说。《天王般若》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此指俗谛可说。又,如来常依二谛说法。《净名》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即说是无说。《大经》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即多闻。」此指不说而是说也。《思益》云:「佛及弟子常行二事:若说、若默。」《法华》云:「去、来、坐、立,常宣妙法,如注大雨。」又云:「若欲求佛道,常随多闻人。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大经》云:「空中云雷,生象牙上华。」何时一向无说?若竞说默,不解教意,去理逾远。离说无理;离理无说。即说无说;无说即说。无二无别,即事而真。……须知文、非文,达一切文;非文、非不文,能于一文得一切解。为此义故,以三种文,作达一门也。……文是其门,于门得实相。故文是其门,门具一切法,即门即非门,即非门非不门。《大正藏》第46册,页3上页4上。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1中下。
    ①《大正藏》第46册,页41下。
    ②同上。
    ①参见振华法师编着《串起粒粒宝珠《摩诃止观》导读》页121。
    ①《大正藏》第8册,页333中。
    ②《大正藏》第46册,页4下。
    ③《大正藏》第46册,页47上。
    ①《大正藏》第46册,页52中。
    ②参见《慈光禅学学报》创刊号,页302-303。
    ③《大正藏》第39册,页6下。
    ①《大正藏》第33册,页696上。
    ②《大正藏》第33册,页685下。
    ③《摩诃止观》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8中。
    ④《大正藏》第46册,页54上。
    ⑤《大正藏》第33册,页696上。
    ⑥《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一:「心即实相」,《大正藏》第33册,页685下。
    ⑦张风雷,〈天台智者大师止观学说〉,《慈光禅学学报》创刊号,页304。
    ⑧《摩诃止观》卷1《大正藏》第46册,页6中。
    ⑨此问题学界有些不同的论述,可参见王雷泉〈《摩诃止观》片论〉,《法音》第八、九、十期,1988年。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同上。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下。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1下。
    ②《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1下。
    ③同上。
    ④《杂宝藏经》卷二:「昔有比丘,名曰驼骠,有大力士力。出家精勤,得阿罗汉,威德具足,恒营僧事,五指出光,而赋众僧种种敷具。由是佛说营事第一。弥多比丘,自薄福德,当次会处,饮食粗恶,乃反恚言:「若此驼骠,料理僧事,我终不得好食自活,当设方便。」弥多有姊,作比丘尼,往共相教谤于驼骠,乃至满三。驼骠厌恶,即升虚空,作十八变,入火光三昧,于虚空中,如火焰灭,无有尸骸。「诽谤贪嫉,能使贤圣犹尚灭身,况复凡夫?是以智者,当慎诽谤,莫轻言说。」时诸比丘即便问佛:「驼骠比丘有何因缘,而被诽谤?复以何因缘,得是大力?复以何因缘,逮得罗汉?」佛言:「过去世时,人寿二万岁时,有佛名曰迦叶。尔时迦叶佛法中,有年少比丘,面目端正,颜色美妙。彼年少比丘,乞食未还,有一少妇,惑着是色,看此比丘,眼不舍离。驼骠比丘时为食监,会见此妇随逐比丘,目不暂舍,即便谤言:『此女必与彼比丘通。』由是因缘,堕三恶道,受苦无量,乃至今日,余殃不尽,犹被诽谤。又以过去迦叶佛时出家学道,今得罗汉;以其过去经营僧事,驴驮米面,溺于深泥,即能挽出,缘是之故,得力士力。」《大正藏》第4册,页457上。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1中下。
    ①蔡耀明,《佛学建构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学与如来藏的理路》,页123。法鼓文化,2006,台北。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大正藏》第38册,页525下526上。同文亦见于《三观义》卷一,《卍续藏》第99册,页77上。
    ①《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473中。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1下。
    ②《摩诃止观》卷十:「今时多有还俗之者,畏惮王役入外道中,偷佛法义窃解庄老,遂成混杂迷惑初心。」《大藏经》第46册,页134中。
    ③章安灌顶于《观心论疏》卷一中说三师各有十过:「各有十过,法师十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二、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三、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四、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一翅一轮岂能远运;五」法本无说,说破贪求,但名利弘宣宁会圣旨;六、贵耳入而口出,何利于己……;七、无行而宣何利于他;八、多加水乳无道之教,教误能生;九、四众失真法利,转就浇醨;十、非止不能光显,亦乃破佛法也。禅师十者:一、经云:假名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人间宝,道说我等过;二者、恃行凌他不识戒,取苦集烦恼。三、无慧修定,盲禅无目,宁出生死;四、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无慧之禅,多发鬼定,生破佛法,死堕鬼道;六、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堕地狱;七、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八、加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也;九、四众不沾真法之门,转就浇醨;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律师十者:一、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所呵;二、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四、弘在名誉,志不存道,果在三途;五、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八、不依圣教传授,则误累后生;九、四众不沾真法,转就浇醨;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然晚生莫不轨崇三师,以为良导,师既邪而无道弟子何能自正。故经云:三师破佛法也。」《大正藏》第46册,页587下588上。
    ④《大正藏》第38册,页575上。
    ⑤《智者大师别传注》卷一,智者感叹:「初瓦官四十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百余人共坐二十人得法。次年二百人共坐减十人得法。其后徒众转多得法转少。」《卍续藏》第134册,页632上。
    ⑥由《维摩经玄疏》卷二:「为欲令一家义学禅坐之徒知佛法大小乘经论所明入道正意,异外国、外人各说一究竟道。末代时,有师子身内虫法师、禅师云:庄老教与佛教一种。……」《大正藏》第38册,页53中。及《三观义》卷二:「诸先生若言庄老即是佛一无异者。……《卍续藏》第
    99册,页89上。可见智者大师对自周武毁佛之后,为数众多阴谋策划毁坏佛教者提倡佛道合一之说的用心非常挂念。
    ①《维摩经玄疏》卷三,《大正藏》第38册,页533中。
    ②《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1下。
    ③《维摩诘所说经》卷一〈弟子品〉:「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毗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夫说法者,应当如法说。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法无分别,离诸识故;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不属因,不在缘故;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罣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大正藏》第14册,页539下--540上。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1中。
    ②《大正藏》第46册,页31下页32上。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四教义》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721上。
    ③《妙法蓮華經玄义》卷十中说:「取用益为论,如贵药非病治,贱药是病宜。贵药非宜,徒服无益。初说《华严》于初心未深益,于渐机亦未转,于二缘如乳。若渐机禀三藏,能断见、思三毒稍尽,即转凡成圣,如变乳为酪。不可以用益谓贱,胜不用益谓贵,劣《华严》亦如是,于小如乳,于大如醍醐。少分譬喻不可全求也。二如良医有一秘方,具十二药,三种最贵,善占病相盈缩所宜,终不乖候谬有所治。佛亦如是。圆方妙治具十二部,无问广记最为甚深。菩萨智利具足全服,二乘病重以九为剂,此若不缩于病无益。」《大正藏》第33册,页810上中。
    ①《三观义》卷一,《卍续藏》第99册,页77下。
    ②《四教义》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721上。
    ③《四教义》卷一1:「四种根性者:一者、下根;二者、中根;三者、上根;四者、上上根。赴此四种根性故因此教观无碍而起。」《大正藏》第46册,页724上。
    ①《摩诃止观》卷六中说:「十种因缘所成众生根性不同,则是病异。随其病故,授药亦异。谓下、中、上、上上。下根四义:一者、志乐狭劣;二、行力微弱;三、五浊障重;四、智慧极钝。乐小法故,说生灭法;行力微弱,修事六度;五浊障重,勤苦对治;智慧钝故,断淫怒痴,名为解脱。是为授因缘生法之药,治下根病也。虽是下根欣乐不同,诸圣作论,复开为四:乐闻有者,说《阿毗昙》生其小善,破其五浊,因此方便见于真谛。乐闻无者,论《成实论》生其小善,破恶入真。乐闻有、无,说《昆勒》论生善破恶入真。乐闻非有、非无者,为说《离有无经》生善破恶入真。是为入假菩萨作四论,申四门,授四药,治诸病云云。次中根人授药者,此人心志小,强行力小胜,宜生理善,五浊障轻,智慧小利。赴其乐欲,为说因缘即空。闻生理善,破于恶因,见第一义,是为授即空药,治中根人。此又为四:谓下、中、上、上上,即是四门入池,例前云云。次观上根人授药者,乐欲心广,善根开阔,五浊已除,智慧又大,授无量四谛生界外善,次第断五住,得入中道,是为授即假药治上根人。就此又为四:即是四门授药,例上可知。次观上上根授药者,此人乐欲乃至智慧悉无与等,故名上上。为如理直说善如空生,障如空灭,入究竟道,是名授即中药治上上根人。亦有四门,授药治病云云。」《大正藏》第46册,页78下--79上。
    ②《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一:「亦可得说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亦可得说十因缘者,从无明至有,此十成于众生具四根性,能感如来说四种法。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下品乐欲,能生界内事善拙度,破惑,析法入空,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生灭四谛法轮,起三藏教也。若十因缘法所成众生,有中品乐欲,能生界内理善巧度,破惑,体法入空,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生四谛法轮,起通教也。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上品乐欲,能生界外事善,历别破惑,次第入中,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量四谛法轮,起别教也。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上上品乐欲,能生界外理善,一破惑一切破惑,圆顿入中,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作四谛法轮,起圆教也。」《大正藏》第33册,页688上中。
    ③参见《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三,《大正藏》第33册,页707中710下。
    ①《维摩经玄疏》卷三:「约通教开三乘者。三乘之人同禀通教见第一义。第一义者即是无分别之真谛理。而分别说三乘者。声闻从闻生解。总相体假入空。智慧力弱但断正使。缘觉福德利根生无佛世。自然体假发真为异。又解。缘觉利根能少别相体假入空。发真无漏断三界结侵除习气也。三菩萨乘者。菩萨修总相别相智慧体因缘即空。起大悲誓愿修诸法门。若见第一义断界内烦恼。用誓愿扶习还生三界。游戏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也。」,《大正藏》第38册,页537上中。
    ①《大正藏》第33册,页260上中。
    ②一譬三兽渡河,同入于水。三兽有强弱,河水有底岸。兔、马力弱,虽济彼岸,浮浅不深,又不到底。大象力强,俱得底岸。三兽喻三人。水喻即空,底喻不空。二乘智少,不能深求,喻如兔、马;菩萨智深,喻如大象。水软喻空,同见于空,不见不空。底喻实相,菩萨独到。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到又二种:小象但到底泥,大象深到实土。别智虽见不空,历别非实。圆见不空穷显真实。如是喻者,非但简破兔、马二乘非实,亦简小象不空非实,乃取大象不空,为此经体也。此约空中共为真谛,作如此简也。二譬颇梨、如意两珠,相似形,类欲同。而颇梨但空,不能雨宝;如意珠亦空亦雨宝。颇梨无宝,以喻偏空;如意能雨以喻中道。此就有、无合为俗简伪显真,今经体同如意也。又但约一如意珠为譬者,得珠,不知力用,唯珠而已。智者得之,多有所获。二乘得空,证空休息;菩萨得空,方便利益,普度一切。此就含中真谛,简其得失也。今经如智者得如意珠,以为经体。三譬如黄石中金。愚夫无识视之谓石,掷在粪秽都不顾录。估客得之,融出其金,保重而已。金匠得之,造作种种钗、钏、镮、铛。仙客得之,练为金丹,飞天入地,扪摸日月,变通自在。野人喻一切凡夫,虽具实相,不知修习。估客喻二乘,但断烦恼矿保即空金,更无所为。金匠喻,别教菩萨,善巧方便,知空非空,出假化物,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仙客喻圆教菩萨,即事而真,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得一身无量身,普应一切。今经但取金丹实相,以为经体也。就同而为喻,从初至后,同是于金,凡夫、圆教俱是实相也。就异为喻者,初石异金,次金异器,器异丹,丹色净彻,类若清油,柔软妙好,岂同环钏,状乖色别,故不一种,此就与夺破会简其得失。引此三喻者。前喻根性,根性有浅深。浅得其空,深得其假,又得其中。次喻三情。初情但出苦,不志求佛道,见真即息。次情历别,不能圆修。后者广大,遍法界求。第三喻三方便。二乘方便少,守金而住;别教方便弱,止能严饰营生;圆教方便深,故能吞云纳汉。《大正藏》第33册,页781下--782上。
    ①《妙法蓮華經玄义》卷八,《大正藏》第33册,页784中。
    ②《四教义》卷一,其中折疑为析,《大正藏》第46册,页724上。
    ③参见林志钦〈天台宗教观思想体系及其对应关系兼论化法四教之关系〉《台大佛学研究》第十七期,2009年6月,页7071。
    ①《大正藏》第33册,页784下。
    ②《卍续藏》第99册,页87上下。
    ①《大正藏》第38册,页525中下。
    ②《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二:「随情智者,情谓二谛二皆是俗,若悟谛理乃可为真,真则唯一。如五百比丘各说身因。身因乃多,正理唯一。经云:世人心所见名为世谛,出世人心所见名第一义谛。如此说者即随情智二谛也。」《大正藏》第33册,页702中。
    ③《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二:「随智者,圣人悟理非但见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见色、见空。又如入禅者,出观之时,身心虚豁,似轻云霭空,已不同散心。何况悟真,而不了俗。《毗昙》云:小云发障,大云发障,无漏逾深,世智转净故。经言:凡人行世间,不知世间相;如来行世间明了世间相。此是随智二谛也。」《大正藏》第33册,页702中下。
    ④林志钦,〈天台别教之价值及其形上意涵〉,《真理大学人文学报》第三期,页74。
    ⑤同注1。
    ⑥《三观义》卷一:「言平等者。若破一用一,不名平等。前观知假非假,破假入空。次观知空非空,破空入假,空假互破互用,名为平等也。」《卍续藏》第99册,页76上。
    ①《卍续藏》第28册,页232中。
    ②《大正藏》,33册,页726中。
    ③参见沈海燕《《法华玄义》的哲学》,页196--197。及沈海燕《《法华玄义》精读》,页178--179。
    ①《四教义》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724上。
    ②《摩诃止观》卷3:「观亦三义。贯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贯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大经云。利镢斫地盘石砂砾直至金刚。法华云。穿凿高原犹见干燥土。施功不已遂渐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贯穿观也。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瑞[6]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大论云。清净心常一。则能见般若。此就能观得名。故立观达观也。对不观观者。语虽通上意则永殊。上两观亦通对生死弥密而论贯穿。[7]迷惑昏盲而论观达。此通约智断相待明观。今别约谛理。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非观非不观。而唤无明为不观。法性亦非观非不观。而唤法性为观。如经云。法性非明非闇。而唤法性为明。第一义空非智非愚。而唤第一义空为智。是为对不观而明观也。」《大正藏》第46册,页21下。
    ①《四教义》卷十二,《大正藏》第46册,页767下768上。同文亦见于《维摩经玄疏》卷四,《大正藏》第38册,页544上中。
    ②《四教义》卷一:「所言通教者,义乃多途,略出八义: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断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也。教通者,三乘通同禀因缘即空之教。理通者,同见偏真之理。智通者,同得巧度一切智。断通者,界内惑断同也。行通者,见思无漏行同也。位通者,从干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皆同也。因通者,九无碍因同也。果通者,九解脱有余无余二种涅槃之果同也。」《大正藏》第46册,页722上。同文亦见于《维摩经玄疏》卷三,《大正藏》第38册,页532下。
    ①《观音玄义》卷二:「一切智。知一切内法、内名一切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能知、能解,但不能用以一切道,起一切种,故名一切智。」《大正藏》第34册,页885上。
    ②三界九地共有八十一品思惑,每断一品,各有无碍道(无间道)、解脱道二种。即正断烦恼时所处之位为称无碍道(无间道),断已而处解脱位故称为解脱道。每一地思惑有九品,故有九无间道、九解脱道。
    ③《四教义》卷1:「所言别者,义乃多途,略明有八:一、教别;二、理别;三、智别;四、断别;五、行别;六、位别;七、因别;八、果别也,故名别教也。教别者,佛说恒沙佛法,别为菩萨不通二乘。理别者,藏识有恒沙俗谛之理别也。智别者,道种智也。断别者,尘沙无知界外见、思无明断也。行别者,历尘沙劫修,行诸波罗蜜自行、化他之行别也。位别者,三十心伏无明是贤位,十地发真断无明,是圣位之别也。因别者,无碍金刚之因也。果别者,解脱涅槃四德异二乘也。」《大正藏》第46册,页722上中。同文亦见于《维摩经玄疏》卷三,文中于「行别」改为「菩萨历劫修自行、化他之行。」《大正藏》第38册,页532下533上。
    ①林志钦,〈天台别教之价值及其形上意涵〉,《真理大学人文学报》第三期,页66。
    ②《四教义》卷十二,《大正藏》第46册,页768上。
    ③《观音玄义》卷二:「道种智,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则分别假名无谬,故名道种智。」《大正藏》第34册,页885上。
    ④《大正藏》第38册,页538下。
    ①《四教义》卷十二,《大正藏》第46册,页768上。
    ②林志钦,〈天台别教之价值及其形上意涵〉,《真理大学人文学报》第三期,页87--88。
    ③《大正藏》第33册,页742上。
    ④《四教义》卷一:「所言圆者,义乃多途,略说有八:一、教圆;二、理圆;三、智圆;四、断圆;五、行圆;六、位圆;七、因圆;八、果圆。教圆者,正说中道故言不偏也。理圆者,中道即一切法理不偏也。智圆者,一切种智圆也。断圆者,不断而断无明惑也。行圆者,一行一切行也。大乘圆因,涅槃圆果,即因果而具足无缺,是为一行一切行。位圆者,从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也。因圆者,双照二谛自然流入也。果圆者,妙觉不思议,三德之果不纵不横也。」《大正藏》第46册,页722中。
    ⑤《维摩经玄疏》作「直说一实谛」。《大正藏》第38册,页533上。
    ⑥《维摩经玄疏》作「一实即法界海」。《大正藏》第38册,页533上。
    ⑦《维摩经玄疏》作「五住圆断」。《大正藏》第38册,页533上。
    ①《观音玄义》卷2:「一切种智,能于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大正藏》第34册,页885上。
    ②《大正藏》第46册,页126下。
    ③《三观义》卷二中说:「若不思议因缘,即是一念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具十法界,但说一佛乘也。若解不思议十二因缘之理者,即是住大乘不思议解脱之理也。……《大智论》云:十二因缘有三种道:一、者烦恼道;二、者业道;三、者苦道。苦道七支,即是正因佛性;烦恼道三支,即是了因佛性;业道二支,即是缘因佛性。故《涅槃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不出三种:因名三种佛性,果名三德涅槃。」《卍续藏》第99册,页90下91上。
    ④《大正藏》第33册,页792中下。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③《四教义》卷十一中说:「四种三昧者:一、常坐三昧,如《文殊般若经》说;二、常行三昧,如《般舟经》说;三、半行半坐三昧如《方等经》、《法华经》说;四、非行非坐三昧,即是诸大乘经所说种种行法。」《大正藏》第46册,页761下。
    ④《大正藏》第25册,页110中。
    ⑤《大正藏》第46册,页11上--20上。
    ①从智者大师的传记中,只知道智者修学法华三昧,其他三昧有无行持,并不知道,但是从慧思大师传记中,可知慧思大师领众修行时,非常鼓励大家修种种三昧法门。传中说:「告众人曰:若有十人不惜身命,常修法华、般舟念佛三昧、方等忏悔、常坐苦行者,随有所须吾自供给必相利益。如无此人,吾当远去。」见《续高僧传》卷17,《大正藏》第50册,页563下。及《天台九祖传》,《大正藏》第51册,页99下。《弘赞法华传》,《大正藏》第51册,页22中。《佛祖统记》,《大正藏》第49册,页180中。
    ②两般若经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和《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参见《金光明经文句文句记会本》卷四:「《文殊问般若》云:念一佛功德与十方诸佛等,即其义也。……【记】《文殊问般若》者,问字误也,应作说字。今家依二经明常坐三昧。一、《文殊说般若》;二、《文殊问菩提》今所引文是《说般若》文也。」《卍续藏》第31册,页216下217上。
    ①《摩诃止观》卷二,《大正藏》第46册,页14中--下。
    ①六威仪指:行、住、坐、眠、食、语六种行为威仪。见《随自意三昧》卷一,《卍续藏》第98册,687下。
    ②四运心,指:未运心、欲运心、运心、运心已四者。
    ③《摩诃止观》卷二:《大正藏》第46册,页14下。
    ④同上。
    ①《大正藏》第46册,页18下。
    ①《大正藏》第46册,页608中。
    ②《大正藏》第46册,页26上--中。
    ③《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①《维摩经玄疏》卷二:「问曰:佛法无量何故的取此十法成三乘耶?答曰:佛法虽复无量必须取其正要,如诸小乘经论、大乘经论所明乘义成者。教门悉有此十意分明也,但随缘散说不聚一处。今采经论撰十意以成乘义者,为欲令一家义学禅坐之徒,知佛法大、小乘经论所明入道正意。」《大正藏》第38册,页530中。同文见于《三观义》,《卍续藏》第99册,页89上。
    ②《止观大意》卷一:「此妙境为诸法本,故此妙观是诸行源,如是方离偏、小、邪、外,所以居在十法之首。」《大正藏》第46册,页460中。
    ③《大正藏》第46册,页52下。
    ④《大正藏》第46册,页103中。
    ⑤《摩诃止观》卷三:「观亦三义:贯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贯穿义者,智慧利用穿灭烦恼。《大经》云:『利镢斫地盘、石、砂、砾直至金刚。』《法华》云:『穿凿高原犹见干燥土,施功不已遂渐至泥。』此就所破得名,立贯穿观也。观达义者,观智通达,契会真如。《瑞应》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大论》云:『清净心常一,则能见般若。』此就能观得名,故立观达观也。对不观观者,语虽通上,意则永殊。上两观亦通对生死弥密而论贯穿,迷惑昏盲而论观达,此通约智断相待明观。今别约谛理,无明即法性,法性即无明。无明非观、非不观,而唤无明为不观。法性亦非观非不观,而唤法性为观。如经云:『法性非明、非暗,而唤法性为明;第一义空非智、非愚,而唤第一义空为智。』是为对不观而明观也。」《大正藏》第46册,页21下。
    ①《大正藏》第46册,页114上。
    ②《妙法蓮華經》卷四〈提婆达多品〉《大正藏》第9册35页中-下
    ③《大正藏》第9册35页下。
    ①《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八〈释提婆达多品〉《大正藏》第34册117页上。
    ②天台宗所谓七方便有二种,即(一)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及藏教、通教、别教之菩萨乘。(二)指:藏教之声闻、缘觉,通教之声闻、缘觉、菩萨,与别教、圆教之菩萨。参见《天台学辞典》页29
    ③《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下云︰「果后示现下,三国土名为依报,示现前三教主及九界身名为正报。」《大正藏》第46册717页中。正报指有情的五蕴身;依报指有情依托的国土。
    ①《大正藏》第46册6页下
    ②《大正藏》第46册49页下--50页上
    ③《大正藏》第46册40页中--下。
    ④《大方广宝箧经》:「文殊又问:『善男子!若法十方求不得者,为是何门﹖』答言:『文殊!都无有门。』文殊又问:『善男子!而是寂静颇有门不﹖」答言:「文殊!是亦无门。』『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诸法是寂静门,一切言说是寂静门,显示寂静。』」《大正藏》第14册471页上。
    ①《摩诃止观》卷五,《大正藏》第46册55页下。
    ②《摩诃止观》卷五:「发真正菩提心者,既深识不思议境,……即起大悲,兴两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数誓愿断!……识不可思议心,一乐心一切乐心。……故起大慈,兴两誓愿,谓:法门无量誓愿知!无上佛道誓愿成。」《大正藏》第46册,页55下56中。
    ③《摩诃止观》卷五:「善巧安心者,善以止观,安于法性也。上深达不思议境渊奥微密,博运慈悲亘盖若此,须行填愿行即止观也。无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变作无明。起诸颠倒善、不善等,如寒来结水变作坚水,又如眠来变心有种种梦,今当体诸颠倒即是法性不一、不异,……唯信此心但是法性,起是法性起,灭是法性灭。体其实不起灭,妄谓起灭,秖指妄想悉是法性。以法性系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无不法性时。」《大正藏》第46册56页中。
    ④《摩诃止观》卷五:「破法遍者,法性清净不合、不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破、非不破。何故言破?但众生多颠倒,少不颠倒,破颠倒令不颠倒,故言破法遍耳。上善巧安心则定慧开发,不俟更破;若未相应,应用有定之慧而尽净之,故言破耳。」《大正藏》第46册59页中。
    ⑤《摩诃止观》卷六:「分别相貌如次第说,若论道理秖在一心即空即假即中,如一剎那而有三相。……三谛不同而秖一念,如生住灭异秖一剎那。三观、三智、三止、三眼,例则可知。如是观者,则是众生开佛知见。……随心起念止观具足,观名佛知,止名佛见,于念念中止观现前,即是众生开佛知见。此观成就名初随喜品,读诵扶助此观转明,成第二品。……从相似位进入铜轮,破无明得无生忍,四十二地诸位。」《大正藏》第46册,页84下--85上
    ①《摩诃止观》卷七:「识通塞者,亦名知得失,亦名知字非字。如上破法遍,应通入无生。若不入者,当寻得失,必滞是非,不得一向作解。何者?若同外道爱着观空智慧,宜以四句遍破。能破如所破,令众塞得通。若不执观空智慧,则能破不如所破,但破塞存通,如除膜养珠,破贼护将。若尔,即大导师善知通塞,将导众人能过五百由旬。」《大正藏》第46册,页86上。
    ②《摩诃止观》卷七:「若一心三观法相即破竖中之通塞,三观一心破横中之通塞。空即三观,故破步涉山壁三百之通塞。假即三观,破乘马四百之通塞。中即三观,破神通之通塞。良以一心能即空假中者,一切山河石壁众魔群道皆如虚空,一心三观游之无碍,……能过五百由旬到于宝所,是名为通。」《大正藏》第46册,页87中。
    ③《大正藏》第46册,页87下。
    ④《大正藏》第46册,页90上。另于《妙法蓮華經玄义》卷四中亦说:「念处具道品也。《大论》云:初修善有漏五阴于有为法中得正忆念,即念处智慧也。四种精进即是正勤,定心中修名如意足,五善根生名为根,根增长名为力,分别道用名为七觉,安稳道中行名八正道。初善有漏中已能具此,何须见道方有八正。」《大正藏》第33册,页720中。
    ⑤《摩诃止观》卷七:「根利无遮,易入清凉池,不须对治。根利有遮,但专三脱门,遮不能障亦不须助道。根钝无遮,但用道品调适,即能转钝为利,亦不须助道。根钝遮重者,以根钝故不能即开三解脱门;以遮重故牵破观心,为是义故,应须治道对破遮障,则得安隐入三解脱门。」《大正藏》第46册,页91上。
    ⑥《摩诃止观》卷七:「诸蔽覆心亦有厚薄。薄者,心动身、口不必动。厚者,身口动心必先动。内病既强,其相外现。若用对治得去是病所宜。若对治不除当依四随回转助道,如治一悭,或乐修檀或不乐修檀,或善心生或不善生,或修檀悭破或不破,或修檀助开或不开,当善巧斟酌。或对、或转、或兼、或第一义(云云)。」《大正藏》第46册,页91上中。
    ①《摩诃止观》卷七:「若名利眷属从外来破,忆此三术啮齿忍耐,虽千万请确乎难拔,让哉、隐哉、去哉。若烦恼、业、定、见、慢等从内来破者,亦忆三术,即空即假即中。设使屠粉肌肉心不动散,大地镇压不为重沦。……为办大事弥须安忍。」《大正藏》第46册,页99下。
    ②《摩诃止观》卷七:「行上九事过内、外障,应得入真,而不入者,以法爱住着而不得前。」《大正藏》第46册,页99下。
    ③顶堕即修行者于修行时,因为执着法而不得再上进甚至退堕。可参考释空理,〈「顶堕」与「堕顶」初探—以《大智度论》为主〉,《福严学生论文集》页477—510。
    ④同上。《大正藏》第46册,页99下
    ⑤《大正藏》第33册,页733上--中。
    ⑥约十法成四门义者。外人亦说四门,但不为十法所成,故诸颠倒流转生死不得解脱。今佛法四门皆为十法所成,必得涅槃,故不同外人也。就此即为四:一、十法成三藏教四门;二、十法成通教四门;三、十法成别教四门;四、十法成圆教四门。《大正藏》第46册,页730下--731上。
    ⑦《四教义》卷三:「一、明用十法成毗昙有门见有得道者。……二、明十法成空门;三、明十法成有空门;四、明十法成非空非有门;悉得见第一义,证二种涅槃,类有门有十法所成意可知也。今佛法中义学坐禅。若不深得此意。但言见有见空得道。与外人有何殊也。故大智论云。若无方便入阿毗昙。则堕有中。入空门即堕无中。入昆勒门即堕有无中。《中论》云:若非有、非无即是愚痴论也。二、明十法成通教四门;三、明十法成别教四门;四、明十法成圆教四门,皆得入道类前可知。若偏取四门执诤戏论,不得十法入道意者,为邪见之火所烧也。故《大智论》云:般若波罗蜜,譬如大焰四边不可取。邪见火烧故,是事前于四教中已处处分别。《大正藏》第46册,页731上--中。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①同上。
    ②智者大师于《六妙法门》卷一中,说观心六妙门时,特别提到:「观心六妙门者,……不由次第悬照诸法之源。……如是六门,不由次第,直观心性即便具足也。」《大正藏》第46册,页
    553下554上。
    ③《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①参见安藤俊雄,《天台学》,页373—378。
    ②《大正藏》第46册,页460上
    ①《法华玄义释签》卷十四,《大正藏》,第33册,页918上。
    ②茶应是荼。荼:四十二悉昙字最末一字,表究竟意。
    ③《摩诃止观》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3中。
    ①《摩诃止观》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5下。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下。
    ①《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五,《大正藏》,第33册,页732中—741中。
    ②《摩诃止观》卷一,《大正藏》,第46册,页10下。
    ③所言发心住者,三种心发故名发心住;三德涅槃名为住也。云何名为三种心发?一者、缘因善心发;二者、了因慧心发;三者、正因理心发。一、缘因善心发者,众生无量劫来,所有低头合掌、弹指散华、发菩提心、慈悲誓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一切善根一时开发,一心具足万行诸波罗蜜也。二、了因慧心发者,众生无量劫来闻大乘经,乃至一句一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观行修习所有智慧,一时开发成真无漏也。三、正因理心发者,众生无始已来佛性真心常为无明之所隐覆,缘、了两因力,破无明暗朗然圆显也。此三种心开发故名之发心也。二、住三德涅槃名之为住者,一、法身;二、般若;三、解脱。此三不纵不横如世伊字,名秘密藏。真实心发,即是法身。了因心发,即是般若。缘因心发,即是解脱。三心既发,同世伊字假名。行人以不住法住此三心,即是住于三德涅槃秘密之藏,故言初发心住也。若住三德之理,即是住不思议解脱,即是住于大乘。以不住法住于般若,即是住首楞严三昧,修持于心,犹如虚空,即是住法性;即是住实相;即是住如如;即是住如来藏;即是住中道第一义谛;即是住法界;即是住毕竟空;即是住大慈、大悲;即是住十力;即是住四无畏;住十八不共法、四无碍智;住大悲三念处;住大神通;住四摄法;住诸波罗蜜、一切三昧、一切陀罗尼门。举要言之,即是住真、应二身一切佛法也。《大正藏》,第46册,页763上。
    ④中道正观,则是佛眼,一切种智。若住此观,则定慧力等,了了见佛性。安住大乘,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行如来行,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则以如来庄严而自庄严,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于一切法无所染着,一切佛法皆现在前,成就念佛三昧,安住首楞严定,则是普现色身三昧。普入十方佛土,教化众生。严净一切佛剎,供养十方诸佛,受持一切诸佛法藏,具足一切诸行波罗蜜,悟入大菩萨位,则与普贤、文殊为其等侣。常住法性身中,则为诸佛称叹授记。则是庄严兜率陀天,示现降神母胎,出家,诣道场,降魔怨,成正觉,转法轮,入涅槃。于十方国土究竟一切佛事,具足真应二身。则是初发心菩萨也。《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亦云:「初发心菩萨,得如来一身作无量身。」亦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大品经》云:「须菩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正法轮,当知则是菩萨为如佛也。」《法华经》中:「龙女所献珠为证。」如是等经,皆明初心具足一切佛法,即是《大品经》中阿字门,即是《法华经》中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即是《涅槃经》中见佛性故住大涅槃。《大正藏》,第46册,页472下--473上。
    ①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一、缘因善心发;二、了因慧心发;三、正因理心发,即是前境、智、行妙三种开发也。住者,住三德涅槃也。缘因心发,即是住不可思议解脱首楞严定。慧心发,即是住摩诃般若毕竟之空。正因心发,即是住实相法身中道第一义。举要言之,即是住三德一切佛法也。又住清净圆满菩提心,无缘慈悲,无作誓愿,普覆法界。又住一念中,成就一切万行诸波罗蜜。又住一切种智,圆断法界见、思无明。又住得佛眼,圆见十法界三谛之法。又住圆入一切法门,所谓二十五三昧冥益众生。又成就菩萨圆满业,能显一切神通,谓三轮不思议化,弥满法界显益众生。又能成就开权显实,入一乘道。又能严净一切佛土,能起三业供养一切十方佛。得圆满陀罗尼,受持一切佛法,如云持雨。又住能从一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华严》云:初住菩萨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叹不能尽。若具足说,凡人闻迷乱心发狂。……《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为住,即是十番进发无漏,同见中道佛性第一义理。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此位诸经出处不同。《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闻法不由他悟。是菩萨成就十种智力,究竟离虚妄,无染如虚空,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当知即是发真无漏,断无明初品也。《净名》云:一念知一切法,是为坐道场,成就一切智故。亦是入不二法门,得无生忍也。《大品》明: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当知此菩萨为如佛,亦是阿字门,所谓一切法初不生也。即是今经为令众生开佛知见,亦是龙女于剎那顷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即是《涅槃》明: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此诸大乘悉明圆初发心住位也。《大正藏》,第33册,页734上--中。
    ①《大正藏》,第34册,页22上--中。
    ②《大正藏》,第34册,页22上--中。
    ①所谓的十住位,指的是: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
    ②《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③《大正藏》,第34册,页22上--中
    ④天台三因佛性,依《大般涅槃经》卷二十八所云︰「众生佛性亦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缘因者,即是了因。世尊!譬如暗中先有诸物,为欲见故,以灯照了。」《大正藏》,第12册,页530下--531中。经智者大师将其整治成为一个系统。正因佛性,指众生所欲实现之中正真如;了因佛性,指能照了显现正因真如的智慧;缘因佛性,指缘助了因智慧现起的一切善行及禅定。
    ④《大正藏》,第9册,页449下。
    ⑤《大正藏》,第9册,页449下
    ⑥萨婆若即诸佛一切种智。《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一云︰「梵云萨婆若,此云一切种智,即诸佛究竟圆满果位之智也。种谓种类,即无法不通之义也。谓世、出世间种种品类无不了知,故云一切种智。」,《卍续藏》,第14册页446下。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五,《大正藏》,第33册,页733上。
    ③《大正藏》,第34册,页22上--中
    ④《大正藏》,第34册,页22上--中
    ⑤三德涅槃:指涅槃具足法身、般若、解脱三德。出自《大般涅槃经》卷二〈寿命品〉:「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酰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大正藏》,第12册,页376下。天台智者于《金光明经玄义》卷一中诠释说:「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是为德。法者,法名可轨,诸佛轨之而得成佛。……。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为身。……般若者,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觉了三谛之法。解脱者,于诸法无染、无住,名为解脱。是名为三。云何为德?一一法皆具常、乐、我、净,名之为德。」《大正藏》,第39册,页3上。
    ⑥《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五:「若入初住得真法音陀罗尼。正破无明始名断道。见佛性常住第一义理。名圆教无生忍。」《大正藏》,第33册,页736上。《法界次第》卷下曰:「陀罗尼,是西土之言,此土翻云能持,或言能遮。言能持者,集种种善法,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根生,能遮不令起,故云能遮。又翻为总持。随有若名、若义、若行地功德,皆悉能持,故名总持」《大正藏》,第46册,页692上--中。《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二曰:「陀罗尼有四种:一、法;二、义;三、咒;四、能得忍。」闻、义、咒、忍四者为所持之法。由能持之体言心,法、义之二者以念与慧为体,咒以定为体,忍以无分别智为体。《大正藏》,第43册,页154下。
    ⑦《大般涅槃经》卷十四〈圣行品〉:「菩萨摩诃萨住无畏地,得二十五三昧坏二十五有。善男子!得无垢三昧,能坏地狱有。得无退三昧,能坏畜生有。得心乐三昧,能坏饿鬼有。得欢喜三昧,能坏阿修罗有。得日光三昧,能断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能,断瞿耶尼有。得热炎三昧,能断欝单越有。得如幻三昧,能断阎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动三昧,能断四天处有。得难伏三昧,能断三十三天处有。得悦意三昧,能断炎摩天有。得青色三昧,能断兜率天有。得黄色三昧,能断化乐天有。得赤色三昧,能断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能断初禅有。得种种三昧,能断大梵天有。得双三昧,能断二禅有。得雷音三昧,能断三禅有。得霔雨三昧,能断四禅有。得如虚空三昧,能断无想有。得照镜三昧,能断净居阿那含有。得无碍三昧,能断空处有。得常三昧,能断识处有。得乐三昧,能断不用处有。」《大正藏》,第12册,页448中。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大正藏》,第34册,页31中。
    ③《大正藏》,第33册,页750中。
    ④《大正藏》,第46册,页692中
    ⑤《法界次第初门》卷三:「一、义无碍智,知诸法义了了通达无滞,是名义无碍智。又能知一切义,皆入实相义,亦名义无碍智。二、法无碍智,法名一切义,名字为知一切义,故智慧通达。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又能以是法无碍智,分别三乘,而不坏法性,于所说名字语言中无着、无滞,亦是法无碍智也。三、辞无碍智,以语言说名字义,种种庄严。言语随其所应,能令得解。所谓一切众生,殊方异语,若一语、二语、多语、略语、广语、女语、男语、过去、未来、现在语,如是等语言,能令各各得解,辩说无碍,一切闻者,悉解其言说,是为辞无碍智。四、乐说无碍智,菩萨于一字中能说一切字,一语中能说一切语,一法中能说一切法。于所说法,皆是真实,皆随可度者,而有所益。所谓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随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佉而为说之,善赴机缘,言方无滞,闻者无厌足。菩萨以乐说辩力能住世,半劫、一劫乃至无量劫,辩说无尽,广利益一切,无有一句差机之过,故名乐说无碍智也。」《大正藏》,第46册,页693下694上。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②《大正藏》,第46册,页696上中。
    ③《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①《大正藏》,第46册,页694下—695上。
    ②《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七十五中说:「何缘诸佛无畏唯四?但由此量显佛世尊自、他圆德俱究竟故。谓初无畏显佛世尊自智圆德;第二无畏显佛世尊自断圆德,此二显佛自利德满。为显世尊利他圆德,是故复说后二无畏。第三无畏遮行邪道,第四无畏令趍正道。谓佛处处为诸弟子说障法令断除,即是令修断德方便;又于处处为诸弟子说出道令正行,即是令修智德方便,此二显佛利他德满。」《大正藏》,第29册,页748中—下。
    ③《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中。
    ④《大正藏》,第46册,页695中—下。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下。
    ②《大正藏》,第46册,页696上。
    ①《大正藏》,第46册,页697中下。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下。
    ②《大正藏》第33册,页761下。
    ③《摩诃止观》卷九中说,别教佛现舍那佛,圆教佛现毗卢遮那佛。《大正藏》第46册,页128上-中。
    ①《大正藏》第33册,页691上中。
    ①《大正藏》第46册,页33上中。
    ②《摩诃止观》卷一:「须知六即,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大正藏》第46册,页10中。
    ①《大正藏》第38册,页520上。
    ②《维摩经略疏》卷二〈佛国品〉,「菩萨了知非权、非实而权而实,双修深心成就众生净佛国土。慈悲誓愿一切普熏赞叹随喜。上上成就具足真应二身、八相成道,随四众生应以佛身得度,四土成佛之时,是诸深心有缘之类,皆来生其国。」《大正藏》第38册,页592上。
    ③《维摩经略疏》卷一〈佛国品〉,《大正藏》第38册,页564中。
    ④《维摩经略疏》卷一〈佛国品〉,《大正藏》第38册,页565中。
    ①《大正藏》第38册,页566中下。
    ①《大正藏》第33册,页754上下。
    ①《大正藏》第38册,页643下。
    ②「三心如来(新《金光明》)一、前心如来谓住前;二、中心如格谓登住;三、后心如来谓妙觉。」《天台文类.天台法数校释》,页261。
    ③众生虽有小善之机。……始学渐修五戒十善人天果报…又示二百五十戒,观练熏修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品,同二乘婴儿行。又示同习六度三阿僧祇,百劫种相好,柔伏烦恼,六度菩萨小善之行。又示同即色是空无生无灭,通教小善之行,又示同别教历别次第,相似中道小善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群小提引成就,从慈心与乐起婴儿行。」《大正藏》第33册,页724中。
    ④《大正藏》第33册,页784中785中。
    ①《维摩经玄疏》卷六,《大正藏》第38册,页558上。
    ②四悉檀,即: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是佛说法的四种范畴,也是佛度众生使用的四种方法。(1)世界悉檀︰随顺世间众生所欲乐闻,为说众生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不同的正因缘法,令得世间正见。(2)各各为人悉檀︰观个个不同的人心理需要而为说法,是重在生善。(3)对治悉檀:针对众生贪、瞋、痴三毒应机施药,重在破恶。(4)第一义悉檀:以四句:一切实、一切非实、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等方式诠释诸法实相,重在悟理。《大正藏》第25册,页59中61中。
    ①《大正藏》第33册,页686中691上。
    ②《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一,《大正藏》第33册,页687下688上。
    ①《中华大藏经》第97册,页652下。
    ②《大智度论》卷十八〈序品〉:「实相者,不可破坏,常住不异,无能作者。……舍一切观,灭一切言语,从本已来,不生不灭,如涅槃相;一切诸法相亦如是,是名诸法实相。」《大正藏》第25册,页190中。
    ③《妙法蓮華經》卷一〈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大正藏》第9册,页5下
    ④《大正藏》第34册,页42下43下。
    ⑤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下卷》页150。
    ⑥关于《法华经》所阐述的实相突破般若经系的性空,杜继文于《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下卷》页148150中有精彩的论述。
    ①《大正藏》第34册,页94上。
    ②《大正藏》第33册,页736下737上。
    ③《维摩经玄疏》卷六,《大正藏》第38册,页555上。
    ④《摩诃止观》卷七,《大正藏》第46册,页100上。
    ①《妙法蓮華經玄义》卷一,《大正藏》第33册,页685下。
    ①《仁王经科疏》卷五:「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说一切法。」《卍续藏》第94册,页1049下。
    ②《大正藏》第48册,页401下。
    ③《维摩经玄疏》卷五:「言观心含五义者:一、心含法本义,《提谓经》云:『心是万行之本众灵之源,出入无乱,往来无间,统御一身以立道根。』此是言说之本,即教本也;万行之本,即行本也;以立道根,即理本也。二、约观心含微发义者,细微之法莫若剎那,因此相续成一切法。若观此心,发诸功德智慧,亦从微至着也。三、明约观心含涌泉义者,因观心发功德智慧,如涌泉无尽也,故《仁王经》云:『能观心源,得无量报。』四、约观心含结鬘义者,心王穿一切心数之法,如缕穿华成鬘无零漏也。观心穿一切法亦复如是,若发定慧还严饰于心也。五、明约观心含绳墨义者,观心裁爱、见、邪曲成八直正道也。」《大正藏》第38册,页548中--下。
    ①参见印顺,《唯识学探源》,页2-3。
    ②《大正藏》第44册,页47上中。
    ①《大正藏》第30册,页651中。
    ②《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中说︰「心者,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大正藏》第31册,页701上。
    ③《大正藏》第31册,页38下。
    ④《大正藏》第31册,页26下。
    ⑤同上
    ①《大正藏》第44册,页47中。
    ②《大正藏》第48册,页325上。
    ①《大正藏》第31册,页39下。
    ②《唯识三十论颂》卷一中说:「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大正藏》第31册,页61上。
    ③《大正藏》第31册,页39上。《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4〈38离世间品〉:「菩萨摩诃萨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大正藏》第10册,页288下;二、《解深密经》卷3〈分别瑜伽品〉:「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大正藏》第16册,页698中;三、《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卷1:「如是三界,一切诸法皆不离心。」《大正藏》第10册,页908中。;四、《说无垢称经》卷2〈声闻品〉:「如佛所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大正藏》第14册,页563中;五、《阿毗达磨经》:「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无境。」;六、《厚严经》:「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五、六参见《唯识学概论》页275。
    ④《大正藏》第31册,页39上。《摄大乘论本》卷2中,亦有此说:「若诸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一、者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彼所识有差别故。二、者成就无所缘识现可得智,如过去、未来梦影缘中有所得故。三、者成就应离功用无颠倒智,如有义中能缘义识应无颠倒,不由功用智真实故。四、者成就三种胜智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随胜解力,诸义显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纔作意时,诸义显现。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皆不显现。」《大正藏》第31册,页139上。
    ①印顺,《唯识学探源》,页150。
    ②《卍续藏》第71册,页309下310上。
    ③《大正藏》第26册,页187上。
    ④《大正藏》第34册,页285上。
    ⑤《大正藏》第33册,页942下。
    ①《卍续藏》第34册,页719下720上。
    ②《大正藏》第31册,页64中。
    ①《大正藏》第33册,页778中。
    ①《大正藏》第33册,页693中。
    ②《大正藏》第33册,页696上。
    ③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指出,「智顗青年时期受到地论师的影响,认为阿赖耶识是净识;后期则受摄论师的影响,认清了阿赖耶识是染污的性质…」页171。
    ④《大正藏》第33册,页792上
    ⑤李四龙,《天台智者研究》页180。
    ①《大正藏》第85册,页1270下1--273中。
    ③《卍续藏》第110册,页822上。
    ①《卍续藏》第97册,页651中下。
    ①《观心论疏》卷一:「昔有比丘数息修得四禅,即自谓是罗汉,无复后生。临终见中阴生处,即谤佛,云:「大妄语人云罗汉无生,我今那见生处。」因谤佛即堕地狱。……昔有比丘学不净观,少时伏心欲想不起,即自谓已得罗汉。后出聚落乞食,见女送饭,欲心即发,情迷心醉,仍即覆钵受于女饭。」《大正藏》第46册,页591下。
    ①《卍续藏》第97册,页652上。
    ②《观心论疏》卷一中,指出三师十过,内容如下:「法师十者: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内观修心。……二、不融经息诤趣道,但执己非他,我慢自高,不识见心苦集。三、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四、经云,非禅不慧,偏慧不禅,一翅一轮岂能远运。五、法本无说,说破贪求但名利,弘宣宁会圣旨。六、贵耳入而口出何利于己。……七、无行而宣,何利于他。八、多加水乳无道之教,教误能生。九、四众失真法利,转就浇醨。十、非止不能光显,亦乃破佛法也。禅师十者:一、经云。假名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人间宝,道说我等过。二者、恃行凌他,不识戒取苦集烦恼。三、无慧修定,盲禅无目,宁出生死。四、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非佛弟子。五、无慧之禅多发鬼定,生破佛法,死堕鬼道。六、名利坐禅,如扇提罗,死堕地狱。七、设证得禅,即堕长寿天难。八、加水乳禅,教授学徒,绍三涂种也。九、四众不沾真法之门,转就浇醨。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律师十者:一、但执外律不识内戒,故被净名所呵。二、执律名相诤计是非,不识见心苦集。三、然戒定慧相资方能进道,但律不慧、不禅何能进道。四、弘在名誉,志不存道,果在三途。五、不遵遗嘱,不依念处修道,不依木叉而住。六、执律方便小教以为正理,而障大道。七、师师执律不同,弘则多加水乳。八、不依圣教传授则误累后生。九、四众不沾真法,转就浇醨。十、非止不能光显三宝,亦乃破佛法也。」《大正藏》第46册,页587下588上。
    ③《卍续藏》第97册,页651下。
    ①《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卷一,《大正藏》第48册,页387中。
    智顗:《法华玄义》,《大正藏》三十三册
    ──:《法华文句》,《大正藏》三十四册
    ──:《维摩经玄疏》,《大正藏》三十八册
    ──:《金光明经玄义》,《大正藏》三十九册
    ──:《金光明经文句》,《大正藏》三十九册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大正藏》四十六册
    ──:《六妙门》,《大正藏》四十六册
    ──:《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大正藏》四十六册
    ──:《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四十六册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四十六册
    ──:《禅门口诀》,《大正藏》四十六册
    ──:《禅门要略》,《大正藏》四十六册
    ──:《摩诃止观》,《大正藏》四十六册
    ──:《法华三昧忏仪》,《大正藏》四十六册
    ──:《方等三昧行法》,《大正藏》四十六册
    ──:《观心论》,《大正藏》四十六册
    灌顶:《观心论疏》,《大正藏》四十六册
    ──:《国清百录》,《大正藏》四十六册
    ──:《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五十册
    湛然:《维摩经疏记》,《卍续藏》二十八册
    ──:《法华玄义释签》,《大正藏》三十三册
    ──:《法华文句记》,《大正藏》三十四册
    ──:《维摩经略疏》,《大正藏》三十八册
    ──:《止观义例》,《大正藏》四十六册
    ──:《止观大意》,《大正藏》四十六册
    ──:《止观辅行传弘决》,《大正藏》四十六册
    道宣:《续高僧传》「智顗传」,《大正藏》五十册
    《隋书四》中华书局
    王云五主编,《百纳本二十四史(十四)梁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1967年台北
    沈海燕:《《法华玄义》精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朱封鳌:《《法华文句》精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曾其海:《《摩诃止观》论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7月
    沈海燕:《法华玄义的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韦汉杰:《天台智顗的佛学思想—法界圆融》,台北,文津出版社,2010年。
    刘朝霞:《早期天台学对唯识古学的吸收与抉择》,成都,巴蜀出版社,2009年。
    保罗L史万森着,史文、罗同兵译:《天台哲学的基础—二谛论在中国佛教中的成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杜继文:《中国佛教的多民族性与诸宗派的个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程群:《摩诃止观──修道次第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杜继文:《佛教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蔡耀明:《佛学建构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学与如来藏的理路》,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6。
    任博克着,吴忠伟译:《善与恶--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整体论、交互主体性与价值吊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哈磊:《四念处研究》,成都,巴蜀出版社,2006年。
    刘贵杰:《天台学概论》,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佐藤哲英着,释依观译:《天台大师之研究──特以著作的考证研究为中心》,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5。
    陈坚:《无明即法性──天台宗止观思想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5年初版。
    郭朝顺:《天台智顗的诠释理论》,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
    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安藤俊雄着,释依观译:《天台思想史》,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2004。
    释大寂:《非行非坐三昧之修学一以《摩诃止观》、《觉意三昧).《随自意三昧》为文献依据》,中和:百善书房,2004年。
    李四龙:《天合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北京,北京大学,2003年。
    潘桂明、吴忠伟:《中国天台宗通史》,中国,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宣方着:《汉魏两晋禅学研究》,收于《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硕博士学位论文)第三册,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l版l刷。
    释印顺:《佛教史地考论》(妙云集下编之九),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年。
    吴汝钧:《天台智者的心灵哲学》,台北,台湾商务馆,1999。
    王雷泉释译:《摩诃止观》,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8。
    安藤俊雄着,苏荣焜译:《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
    释印顺:《中国禅宗史》,新竹,正闻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97年。
    陈英善:《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东初出版社,1995年。
    黄夏年主编:《汤用彤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黄夏年主编,《吕澂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版。
    释慧岳:(知礼》,世界哲学家丛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1一5),齐鲁书社,1991年。
    尤惠贞:《天台哲学与佛教实践》嘉义,南华大学,1990。
    田村芳朗等着、释慧岳译:《天台思想》,台北,华宇出版社。
    潘桂明:《智顗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释慧岳:《天台教学史》,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印行,1984。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1982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池田鲁参:《详解摩诃止观研究注释篇》,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7。
    池田鲁参:《详解摩诃止观(人卷)现代语译篇》,东京,大蔵出版株式会社,1995。
    大野荣人:《天台止观成立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94。
    多田孝正:《法华玄义》,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1。
    安藤俊雄:《天合学一根本思想とその展开》,京都,平乐寺书店,1989。
    池田鲁参:《摩诃止观研究序说》,东京,大东,1986。
    村中佑生:《天台观门の基调》,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86。
    佐藤哲英:《续.天台大师の研究》,京都,百华苑,1981。
    新田雅章:《天台实相论の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81。
    安藤俊雄:《天台学论集一止观と净土》,东京,岩波书店,1969。
    关口真大:《天台止观の研究》,东京,岩波书店,1969。
    佐藤哲英:《天合大师の研究》,京都,百华苑,1961。
    玉城康四郎:《心把捉の展开—天台实相观を中心して》,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61。
    关口真大:《小止观の研究》,东京,山喜房佛书林,1954。
    关口真大:《天台小止观──坐禅の作法》,东京,岩波书店,
    关口真大:《摩诃止观──禅の思想原理》,东京,岩波书店,
    林颖诗:《智顗《观心论》初探》,台湾,佛光大学硕士论文,2011。
    陈乃婉:《智顗大师圆顿止观法门研究》,台湾,中央大学博士论文,2010。
    张文德:《天台宗智者大师教观思想与生命转化》,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7。
    照智:《圆顿止观之具体实践:以重构的法华三昧行法为主》,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
    林春秀:《摩诃止观非行非坐三昧之研究:以法华三昧为中心》,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
    吴明兴:《天台圆教十乘观法之研究》,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4。
    释演慧:《天台智顗《摩诃止观》「非行非坐三昧」之研究》,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
    李传玲:《智顗止观著作的教学研究—以佐藤哲英之判释为主之评述》,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2。
    陈相仲:《天台圆教观心哲学之义理与实践》,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2。
    赵东明:《天台智顗《摩诃止观》「一念三千」说研究》,台湾,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2。
    杨丽莉:《「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之研究》,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2。
    妙璋:《《摩诃止观》十乘观法之研究—以「观不思议境」为主》,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0。
    如睿:《天台圆教的义理与实践—以《四念处》为探究之中心》台湾,南华大学硕士论文,2000。
    林志钦:《智者大师教观思想之研究》,台湾,文化大学博士论文,1999。
    戈国龙:《《摩诃止观》之「圆顿」义》,北京,北京大学硕士论文,1996。
    张风雷:《智顗佛教哲学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1995。
    俞学明,《智顗观心论思想述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1994。
    尤惠贞:《天台宗性具圆教之研究》,台湾,东海大学博士论文,1992。
    古天英:《智觊「摩诃止观」之研究》,台湾,文化大学硕士论文,1900。
    释广琳:《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实践之道》,香港,珠海大学硕士论文,1983。
    稂萩:〈智顗观“一念心”的认识论理路及其时代意义〉,《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4期,2010年12月,页50--54。
    林志钦:〈天台宗之修行法门—以智者大师之著作为范畴〉,发表于现代佛教学会主办,2010天台与禅学术研讨会,2010年10月23日,台北县:龙山寺板桥文化广场。页45-79。
    张刚:〈智顗实相诠释学研究〉,《佛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页78-83。
    林志钦:〈天台宗圆教法门之诠释与普及化问题探讨〉,《台大佛学研究》第十九期,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2010年6月,页63-128。
    林志钦:〈天台宗一心三观法门之开创〉,发表于台湾宗教学会、玄奘大学宗教学系共同主办,2010台湾宗教学会「传统宗教与新兴宗教」学术会议,2010年6月26日,桃园:佛教弘誓学院。页97-124。
    沈海燕:〈圆满的成佛之境—从个案看天台圆顿止观法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17期,2009年9月,页140--146。
    林志钦:〈天台宗教观思想体系及其对应关系一兼论化法四教之关系〉,《台大佛学研究》第十七期,2009年6月,页49-117。
    刘朝霞:〈天台智者心意识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157期,2008年第4期,页64-68。
    永本法师:〈天台的观心法门--以《观心论》为探讨内容〉,《普门学报》第48期,2008年11月,页384—400。
    张刚:〈龙树与智顗实相思想异同之辨析〉,《佛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页53-56。
    陈英善:〈天台五停心观之探讨〉,《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九期,2006年7月,页271-292。
    林志钦:〈天台宗祖师传承之研究—从初祖到五祖〉,《人文学报》第四期,真理大学人文学院,2006年3月,页47-77。
    林志钦:〈天台别教说之价值及其形上意涵〉,《人文学报》第三期,真理大学人文学院,2005年3月,页55-92。
    林志钦:〈天台别圆二教观法之比较一兼论三种止观〉,《玄奘佛学研究》第二期,2005年1月,页173-215。
    林志钦:〈天台别教说之价值及其形上意涵〉,《人文学报》3期,2005年3月,页55-92。
    尤惠贞:〈从《法华三昧忏仪》看人文精神与实践工夫〉《佛教图书馆馆刊》41期,2005年6月,页79-88。
    林志钦:〈天台别圆二教观法之比较—兼论三种止观〉,《玄奘佛学研究》第二期,玄奘大学,2005年1月,页173-215。
    林志钦:〈试论印顺法师对天台宗之评断〉,《人文学报》第二期,真理大学人文学院,2004年3月,页55-83。
    林志钦:〈试论印顺法师对天台宗之评断〉《人文学朝》2期,2004年3月,页55-83。
    赖贤宗:〈觉意三昧与四句无生门).《圆光佛学学报》9期,2004年,12月,页139-174。
    陈英善:〈天台圆顿止观「事修.理观」双重奏一以《摩诃止观》为主〉《圆光佛学学报》9期,2004年12月,页175-213。
    林志钦:〈天台别圆二教之三观说〉,《人文学报》创刊号,真理大学人文学院,2003年3月,页67-85。
    林志钦:〈天台别图二数之三观说〉《人文学报》创刊号,2003年3月,页67-85。
    刘贵杰:〈天台宗的观心论),〈哲学与文化)30卷7期,2003年7月,页17-32。
    韩焕忠:〈天台智顗的禅学体系〉,《中国禅学》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达照:〈天台禅修方法及其沿革〉,《中国禅学》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林志钦:〈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说之理论意涵〉,《世界中国哲学学报》第六期,2002年1月,页1-41。
    陈英善:〈天台圆顿止观之修证──就十乘观而论〉,《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五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2年7月,页305-331。
    林志钦,〈天台智顗教观思想体系〉,《中华佛学研究》第五期,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2001年3月,页205-232。
    李四龙:〈智顗“一念心”的解脱论内涵〉,《佛教学研究》,2002年,页140-150。
    李四龙:〈智顗“三谛圆融”的学术分析〉,《佛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页74-83。
    杜保瑞:(蕅益智旭沟通儒佛的方法论探究),《哲学与文化月刊》349期,2001年6月,页79-96。
    涂艳秋:<从禅数到禅智>,第四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研讨会,2001。
    林志钦:〈天台对南北朝判教说之判摄〉,《哲学与文化月刊》297,第廿六卷第二期,民国1999年2月,页168-179。
    陈英善:〈评〈从「法性无明」到「性恶」〉〉.《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期,1997年7月。
    曾其海:〈「一念三千」是「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命题〉,《台州师范学报》第19卷第2期,1997年,4月。
    杨惠南:〈从「法性无明」到「性恶」〉《佛学研究中心学报》1期,1996年7月。
    冉云华:〈从智顗的《摩诃止观》看中华佛教对印度禅学的吸收与改造模式〉,《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台北:东初,1993。
    杨惠南:〈智顗的「五时八教」判〉《正观》3期,1991年7月,页7-93。
    无名:〈观心论三十六问偈述义(一)),《因明》,第55期,1981.07.01,页1-12。
    关口真大:〈天台止观的构成和特色〉,《天台学专集之四:天台典籍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58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蓝吉富:〈天台大师智顗的禅病对治理论〉,http://xz.netsh.com/eden/bbs/796736/html/table_9593597.html
    Lawpark:智顗《观心论》漫谈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39689&extra=page%3D1&page=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