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荀子的“礼欲”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荀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的论述礼问题的一位思想家,只有荀子才从十分广阔的而且又是唯一的属于人的背景中——人的本性出发,比较确切的判定了礼的根源及本质、功能。可以说荀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与传统儒家相同,他的礼讲的是等级制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但不同的是,传统儒家把礼的起源归结为先天的道德观念,荀子则认为礼是根源于欲的。
     荀子的礼欲观,是其基于社会现实,在对诸子百家思想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构建的思想体系。关于礼之产生根源,很多学者都笼统言礼是由人欲引发的“性恶”而产生。一方面,认为欲即为性恶,未看到欲合理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没看到荀子所言“性”与孟子所言“性”的区别,未对性作清楚的界定。我觉得应该从人的自然性到人的社会性分而论之。而“圣人制之”也只是其所从出,并非其根源。无论讲“明分使群”、“化性起伪”,也都并非其根源。礼的作用是导欲,如果说礼一开始是用来节欲,那么以“中”为之要义的礼同时也起到养的作用,使人欲在一定规范下得到满足和调节,从而达到进则近尽,退则节求的目的。荀子援法入礼,提出“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礼法有着紧密的联系,他们共同作用于欲,但其区分在于,礼更侧重于积极的规范引导性,法则侧重于外在的强制性。
     整篇文章围绕荀子礼欲观的阐述而展开,有欲遂有礼,有礼方可导欲,援法入礼作用于欲,从而建立荀子心目中完善的社会体系。
Xunzi is one of the earliest ideologists who systematically address the issue of ritual. He is the only one who discuss the problem from an both extremely wider perspective, exclusively taking human being itself as well as its nature into account. Thus, he traced the origin, the essence and the function. It is roughly same for the core concepts in Xunzi’s philosophic thought and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By ritual, he means the moral and behaving guidelines in a hierarchical system. There is a difference, however, between the two.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regards the source of ritual is an innate moral conception, while Xunzi considers it is originated from desir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itual and the desire proposed by Xunzi is a philosophy system based on the social reality, criticizing and inheriting from Pre-Qin scholars’thoughts. Many scholars generally believed the ritual originates from malicious human nature which comes from the desire. First, they think the desire itself is a wicked human nature, while omit its reasonability; second, dislike Xunzi, they have not conside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human nature”proposed by Xunzi and the one by Mengzi, and have not realized a clear boundary. The issue should be discussed from the naturalness to the sociality of human beings. Ritual come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sage which is not its root, but“mingfenshiqun”and“huaxingqiwei”are also not its root, either. The function of the ritual is to dredge the desire. If the ritual is regarded to limit one’s desire, the majority idea of the ritual, known as“the constant mean”, also helps the desire. It satisfies and adjusts one’s desire under a regulation, and thus achieves the aim that to meet most desires in the best case, while to limit them in a worse case. Xunzi introduces the law into the concept of the ritual and proposes“emphasizing on both the ritual and the law”, as well as to connect the two tightly. Xunzi always uses“the ritual and the law”at a same time, by which he means they both act on the desire. However, the difference relying on them is that by the ritual, it gives more emphasis on active regulation and guidance, while by the law, it gives more emphasis on the external constraint.
     This thesis is organized based on Xunzi’s thoughts on the ritual and the desire, and insists that the desire produces the ritual while the ritual helps assist the desire. The law is also introduced in order to act on the desire. By above means, the ideal social system in Xunzi’s thought is realized.
引文
1顾炎武:《周末风俗》,《日知录集释》,卷十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585页。
    2《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3《论语·八佾》。
    4《左传·昭公十七年》。
    5《淮南子·要略训》。
    6《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7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18、219页。
    8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63页。
    
    9《荀子·解蔽》。
    10《荀子·非十二子》。
    11《荀子·议兵》。
    12《荀子·非十二子》。
    13王德裕:《从<郭店楚墓竹简>论子思》,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03),第8、9页。
    14陈来:《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第16页。
    
    15《孟子·告子上》。
    16《荀子·君道》。
    17《荀子·富国》。
    18《荀子·议兵》。
    19《荀子·劝学》。
    20《荀子·解蔽》。
    21《荀子·解蔽》。
    22《荀子·天论》。
    23《荀子·非十二子》。
    24《荀子·天论》。
    25《墨子·尚贤上》。
    26《荀子·君道》。
    27《荀子·王制》。
    28《墨子·兼爱中》。
    29《荀子·君道》。
    30《荀子·成相》。
    31《荀子·非十二子》。
    32《荀子·天论》。
    
    
    33《荀子·天论》。
    34《荀子·解蔽》。
    35《荀子·解蔽》。
    36《荀子·富国》。
    37《荀子·天论》。
    38《荀子·天论》。
    39《荀子·天论》。
    40《荀子·解蔽》。
    41《庄子·秋水》。
    42《荀子·天论》。
    43《荀子·天论》。
    44《荀子·解蔽》。
    45《荀子·正论》。
    46《荀子·正论》。
    
    47《荀子·礼记》。
    48《荀子·正论》。
    49《荀子·荣辱》。
    50《荀子·荣辱》。
    51《荀子·礼论》。
    52《荀子·正名》。
    53《荀子·荣辱》。
    54《荀子·性恶》。
    
    55《荀子·王霸》。
    56《荀子·性恶》。
    57《荀子·正名》。
    58《荀子·荣辱》。
    59《荀子·性恶》。
    60《荀子·正名》。
    
    61《论语·阳货》。
    62《荀子·正论》。
    63《荀子·富国》。
    64《荀子·性恶》。
    
    65《荀子·性恶》。
    66《荀子·富国》。
    67《荀子·性恶》。
    68《荀子·正名》。
    69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1982年,第183、184页。
    70《荀子·儒效》。
    71《荀子·礼论》。
    72《荀子·性恶》。
    73《荀子·性恶》。
    
    74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75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273页。
    76《荀子·正名》。
    77《荀子·正名》。
    78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34页。
    79王国维:《观堂集林》,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页。
    80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第225页。
    
    81《礼记·王制》。
    82《礼记·王制》。
    83《礼记·礼器》。
    84《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85《荀子·性恶》。
    86《荀子·王制》。
    87《荀子·非十二子》。
    
    88《荀子·性恶》。
    89《荀子·性恶》。
    90《荀子·性恶》。
    91《荀子·儒效》。
    92《荀子·大略》。
    
    
    93《荀子·儒效》。
    94《荀子·不苟》。
    95《荀子·王制》。
    96惠吉兴:《荀子礼论研究》,河北学刊,1995(04),第49页。
    97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4页。
    98《荀子·性恶》。
    99《荀子·正名》。
    
    
    100《荀子·性恶》。
    101《荀子·性恶》。
    102《荀子·大略》。
    103《荀子·正名》。
    104《荀子·礼论》。
    105《荀子·儒效》。
    
    106《荀子·性恶》。
    107《荀子·礼论》。
    108《荀子·性恶》。
    10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5页。
    
    110《荀子·议兵》。
    111《荀子·富国》。
    112《荀子·儒效》。
    113《论语·八佾》。
    
    114《荀子·非十二子》。
    115《荀子·君子》。
    116《荀子·富国》。
    117《论语·微子》。
    118《孟子·腾文公下》。
    119《荀子·王制》。
    120《荀子·非相》。
    121《荀子·王制》。
    
    
    122《荀子·大略》。
    123《荀子·王制》。
    124《荀子·荣辱》。
    125《荀子·王制》。
    
    
    126《荀子·正名》。
    127《荀子·性恶》。
    128《荀子·性恶》。
    129《荀子·王霸》。
    130《荀子·正名》。
    131《荀子·正论》。
    132《荀子·富国》。
    
    
    133《荀子·非十二子》。
    134《荀子·大略》。
    135《荀子·正名》。
    136《荀子·正名》。
    137《荀子·儒效》。
    138《荀子·儒效》。
    139《荀子·大略》。
    
    140《荀子·强国》。
    141《荀子·正名》。
    142《孟子·尽心下》。
    143《荀子·正名》。
    144《荀子·正论》。
    145《荀子·正论》。
    146《荀子·富国》。
    147《荀子·正名》。
    148《荀子·强国》。
    149储昭华:《明分之道——从荀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65页。
    150《荀子·大略》。
    151《礼记·曾子问》。
    152《荀子·礼论》。
    
    153《荀子·礼论》。
    154《荀子·礼论》。
    155《荀子·修身》。
    156《荀子·大略》。
    157《荀子·富国》。
    158《荀子·礼论》。
    159《荀子·性恶》。
    160《荀子·正名》。
    161《荀子·礼论》。
    16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5页。
    163《荀子·富国》。
    164《荀子·性恶》。
    165《荀子·正名》。
    166《荀子·正名》。
    167《荀子·性恶》。
    168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5页。
    169《荀子·荣辱》。
    170《荀子·富国》。
    171《荀子·不苟》。
    172《荀子·不苟》。
    
    173《荀子·强国》。
    174《荀子·强国》。
    175《荀子·富国》。
    176《荀子·礼论》。
    177《荀子·性恶》。
    178《荀子·性恶》。
    179《荀子·儒效》。
    180《荀子·儒效》。
    181《荀子·正名》。
    182《荀子·正名》。
    183《荀子·正名》。
    184《荀子·正名》。
    185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2页。
    
    186《荀子·乐论》。
    187《荀子·乐论》。
    
    188方尔加:《荀子新论》,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第127页。
    189《荀子·成相》。
    190《荀子·君道》。
    191《荀子·性恶》。
    
    
    192《荀子·君道》。
    193《荀子·正论》。
    194《荀子·王制》。
    195《荀子·君道》。
    196《荀子·致士》。
    197《荀子·王霸》。
    198《荀子·性恶》。
    199《大戴礼记·礼察》。
    200《荀子·劝学》。
    201《荀子·君道》。
    
    202《荀子·修身》。
    203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年,第370页。
    204《荀子·王制》。
    
    205《荀子·性恶》。
    206《孟子·公孙丑上》。
    [1]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2]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77
    [3]梁启雄.荀子简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李涤生.荀子集释.台北:学生书局,1986
    [5]邬恩波,吴文亮.荀子全译.长沙:湖南三环出版社,1991
    [6]张觉.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8]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9]方尔加.荀子新论.北京:和平出版社,1993
    [10]李哲贤.荀子核心思想——礼义之统及其时代意义.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11]廖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12]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3]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4]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济南:齐鲁书社,2001
    [15]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6]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北:学生书局,1979
    [17]傅云龙.中国哲学史上的人性问题.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18]何淑静.孟荀道德实践理论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19]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0]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学生书局,1993
    [21]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台北:学生书局,1994
    [2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5]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6]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27]萧萐父,李锦全.中国哲学史纲要.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28]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9]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二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31]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2]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34]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5]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儒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6]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37]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8]储昭华.明分之道——从荀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9]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0]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1]欧阳祯人.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2] Cornford,Plato’s Theory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1935
    [43] J.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Massachusetts: Cambridge Harvard Press, 1971
    [44] Chisholm, Roderick. Theory of Knowledge (seco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77
    [45] Goldman,Alvin. Epistemology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46] Hannah Arendt.Lectures on Kant's Political Philosoph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7] Chisholm, Roderick. Theory of Knowledge (thir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89
    [48] Zdravko Planinc.Plato's Political Philosophy:Prudence in the Republic and the Laws.London:Gerald Duckworth,1991
    [49] Alvin Plantinga. Warrant: the Current Debat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50] Alvin Plantinga. Warrant and Proper Fun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51] Bonjour Laurence. The Dialectic of Foundationalism and Coherntism,John Greco & Ernest Sosa(eds).The Blackwell Guide to Epistemolog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9
    [1]杜培.荀子礼法一体论及其现代意义.科学·经济·社会,1999,(02)
    [2]李亮子.荀子的礼学思想与社会历史观.史学史研究,1999,(02)
    [3]朱汉明.荀子的礼学渊源和历史影响.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6)
    [4]王丽霞.荀子之“礼”的现代诠释及其意义.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5]王德裕.从<郭店楚墓竹简>论子思.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03)
    [6] (韩)张静互.从荀子礼论看“礼教”的三个层次:试论“执礼”、“知礼”与“行礼”的教育内涵.孔子研究,2001,(01)
    [7]杜培.荀子“礼”之起源与本质的思想探析.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05)
    [8]刘冠生.荀子的礼治思想.管子学刊,2002,(02)
    [9]张奇伟.荀子礼学思想简论.中国哲学史,2002,(02)
    [10]陆建华.荀子之礼本质论.江淮论坛,2002,(03)
    [11]余冬林.试析荀子之“礼”.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12]张绪刚.试论荀子礼法结合的治国思想.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13]陆建华.荀子礼学之价值论.学术月刊,2002,(07)
    [14]张朝松.荀子礼起源论的双重根据及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03,(10)
    [15]梅珍生.论荀子礼学的深度结构.江汉论坛,2004,(08)
    [16]张树旺.本体论视野中的荀子“礼论”.船山学刊,2005,(03)
    [17]高春花.论荀子的礼法价值观.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18]卞修全.荀子礼治思想的重新审视.哲学研究,2005,(08)
    [19]何石彬.性与天道:荀子礼学的形上学依据.河北学刊,2005,(05)
    [20]高建青.“礼”“法”之间:荀子的“礼”性思考.船山学刊,2006,(01)
    [21]郑秋月.略论荀子“礼”的多维内蕴.学术交流,2006,(01)
    [22]杜明德.荀子的礼分思想与礼的阶级化.中国文化研究,2006,(01)
    [23]宋志明.论荀子礼学的规范诉求.江西社会科学,2006,(01)
    [24]隋思喜.荀子的礼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初探.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01)
    [25]孙祥生.论荀子礼法正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01)
    [26]孙祥生.论荀子礼法秩序建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27]张李军.荀子“性恶”思想渊源探析.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02)
    [28]路德斌.荀子“性恶”论原义.东岳论丛,2004,(01)
    [29]刘振维.荀子“性恶”说刍议.东华人文学报,2004,(07)
    [30]陈来.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