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期佛教文化的身份认同功能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时期是中华文明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朵奇葩,这朵奇葩是在血泪的浇灌中,忍受着剧痛的折磨,努力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了古代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因而,魏晋时期对于华夏而言,是一个裂变和重新整合的时期,对于之后的华夏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山河破碎、政权林立频繁更迭使得对“大一统”的诉求极为迫切;第二是佛教的传入与传统文化的激荡、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前进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因而,这朵奇葩虽甚为艳丽,但却是透露着一丝凄美,睹之不禁让人心绪流连,掩卷沉思。它既彰显了波云诡谲的历史魅力,也展现了人们在动荡时代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寻。
     我们在本课题中将魏晋时期作为宏观的大背景,以北魏王朝作为研究的主要时期,以佛教等宗教文化资源为研究的切入点。在对此史料和文化进行分析、梳理和阐释的过程中,我们力图拨开层层的历史迷雾,以西方的身份认同理论为本文研究的基础和依据,来考察这一时期个体、群体、社会乃至国家的精神诉求、身份标识和认同选择。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分裂和动荡的社会中,以往的传统、秩序和信仰都处于无序的状态。作为个人而言,或者群体或者国家,都不可能在失范的社会中存在,因而对秩序的寻求是这一时期的主线。但是不同的民族、群体及其建立的国家对秩序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在这一时期,有汉族的政权,也有少数民族的政权,他们的文化和观念是有差异的。不同的群体、民族和文化如何在特定的政权和地域中加以整合,避免激烈的碰撞,维护治下的和平;以及如何界定自己的族群身份,并加以认同,是那个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为此提供了较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传统儒学等信仰和文化更为超验的精神信仰资源,为形成超越民族和国家限制的身份标识以及超越文化差异的认同提供了强有力的智识资源。
     本文重点考察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身份认同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考察,身份认同理论是西方语境下的产物,“身份"一词中西也有差异。我们做了词源的考究和理论的比较研究,重新做了建构,使之更好的适用于中国语境,以便对所研究的历史相契合,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其次是从宏观上对历史背景做了总结。主要表现为社会的结构性变动对个体、群体、民族等身份产生的颠覆性影响,人们对于以往传统的认同也发生嬗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中原汉族政权而言,大一统不复存在,国家认同由于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而陷入了迷惘的境地。因而,对作为汉族国家政权基础的儒家文化的认同,从普通大众到精英阶层也都存在一定的危机;另一方面对少数民族而言,他们通过战争、迁徙等方式离开了所熟悉的生产生活模式,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抛入了一个对于他们而言是陌生的历史境遇之中。从而,重新选择身份,建立认同的架构也成为他们的当务之急。
     再次,我们提取出佛教的文化资源作为切入点,,将北魏时期作为典型,来深入分析宗教尤其是佛教对这一时期各民族个体、群体及社会身份建构和认同的作用与影响。因为北魏是北朝时期建立政权时间最长、民族融合最为充分,佛教发展最为繁荣,但对待佛教既有佞佛也有灭法的情况,所以较为典型。在论述佛教文化的身份认同功能的过程中,我们从个体、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来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对于个体,本文既有皇室上层个案,也有普通民族,涵盖阶层全面广泛,选取案例较为典型。在群体方面,有统治阶层,也有僧侣群体、门阀世族,以及普通的士农工商等群体;同时专门将妇女作为研究的对象,以便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我们在文中也将佛教组织制度和社会、国家的官僚体制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佛教在当时社会建构和社会文化结构认同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最后,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佛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具有很高的文化质素,为劳苦大众和精英阶层提供精神资源,弥补了当时精神的空虚和秩序的缺乏。由于佛教的神圣化机制,也为信仰者提供了神圣的身份,为打破民族文化的藩篱和界限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间的融合,为大一统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的选题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背景研究与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对魏晋时期佛教身份与认同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价值。
Wei-Jin period is exceptional in the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Watered in blood and tears and enduring great pain, it took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and thrived finally as the most glorious chapter in ancient China's history.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Wei-Jin period is known as one period of fission and re-integration, which wa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ater Chinese culture. Firstly, as a result of the split-up of the country and the frequent changes of regime, the people were in urgent demand of "the grand reunification"; and secondly, the spread of Buddhism and its conflict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together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the Han nationality had a direct influence 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Even though Wei-Jin period was glorious, it manifested a trace of poignant beauty, the sight of which leaves people in deep impression and makes them lost in thought. Not only did it manifest its changeable and unpredictable charm, but also show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and spiritual pursuit in times of turmoil.
     We conduct the research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Wei-Jin period and with Northern Wei as the main research period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f Buddhism the entry point of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sorting and elaborating data and culture, based on the Western identification theory, we will endeavor to sweep away the mysterious layers of history to examine the spiritual pursuit, the identity-marker and the choice of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groups, society and even the nation. In other words, in such a society of split-up and turmoil, previous traditions, orders and beliefs were all in a state of chaos. But it was impossible for human beings, as social groups or the nation, to survive the anomic society and therefore, the pursuit of order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at period. However, different ethnic and social groups and their regimes ha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order.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tate power was partitioned between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ethnic minorities, who had distinct cultures and concepts. As a result, it was urgent to sol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how different groups, nationalities and cultures could integrate with each other to avoid furious conflict and keep peace in specific regimes and regions and how they defined and identified with their own ethnic groups. Buddhism, as a worldwide religion, provided them with more transcendent spiritual resources than traditional beliefs and cultures of ethnic minority and Confucianism of the Han nationality. Moreover, it provided powerful intellectual resources for the formation of an identity marker beyond the limit of nation and state and identification beyond the limi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This thesis lays an emphasi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ly, we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identification theory, a product of Western context."Identity" is as well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We explore its etymology and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heories concerned, and then we reconstruct it to make it more applicable to Chinese context and conforming to the history in question in order that we can arrive at valuable conclusions.
     Secondly, we make a summary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from a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subversive impact of structural change of society on the identity of individuals, groups and nations and the complete transmutation of people's identifications of traditions. On the one hand, as for the regim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the grand unification disappeared.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owing to the regimes of ethnic minorities, was caught in confusion. Therefore,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onfucian culture, on which was based the state power of the Han nationality, was in crisis among common people and elites; on the other hand, as for ethnic minorities, wars and migration forced them to abandon their familiar mode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and they wer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thrown into th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strange to them. Consequently, it became an urgent task for them to choose their identities again and build the configuration of identification.
     Thirdly, with cultural resources as the entry point and Northern Wei as the typical period, we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s, especially Buddhis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s, groups and society. The regime of Northern Wei, the longest in Northern Dynasties, was typical in that it witnessed the fullest nat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most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that faced both flattery and destruction. In discussing the function of Buddhist culture in identification, we make a detail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from the three levels of individuals, groups and society. In terms of individuals, we cover extensive strata from both royal members to common people, and select among them typical cases. Groups selected include the ruling class, monks, the privileged families, average scholars, farmers, workers, merchants and so forth. Meanwhile, we take women as special research subjects so that we can thoroughly understand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that time. We also carry out a research on Buddhist system and the bureaucratic system of the society and the state and indicate that Buddhism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structures at that time.
     Finally, we conclude from the research that Buddhism, as a worldwide religion, is of high cultural quality. It provided the toiling masses and the elite with spiritual resources and making up for the spiritual emptiness and lack of order at that time. The sacred mechanism of Buddhism provided its believers with a divine identity,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breaking the barriers and boundaries of national cultures and promoting their integration and contributed to the grand unification.
引文
①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引言”。
    ① 罗伯托·希普里阿尼:《宗教社会学史》,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① 阿玛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
    ② 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页。
    ③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2页。
    ① 彭丰文:《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绪论”。
    ①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7页。
    ①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① 阎嘉:《文学研究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问题》,《江西社会科学》,第9期,2006年。
    ① 石德生:《社会心理学视域中的社会认同》,《攀登》,第1期,2010年。
    ② Hans Mol, Identity and the Sacred:A sketch for a new social-scientific theory of religion,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6, pp.57。
    ③ Hans Mol, Identity and the Sacred:A sketch for a new social-scientific theory of relig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pp.59。
    ④ 张殉:《身份和跨文化交际》,《赤峰学院学报》,第2期,2010年。
    ① Colin Weight. Agents.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as Ont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pp.210-212。
    ② Pavlenko Aneta & Blackledge Adrian. Negotiation of Identities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Multilingual Matters,2004,pp78。
    ③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④ 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⑤ 陈国验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6页。
    ⑥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敬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2页。
    ① 李战子:《身份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第4期,2005年。
    ① 孙频捷:《身份认同研究浅析》,《前沿》,第2期,2010年。
    ②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页。
    ③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24,《列传》第12,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0页。
    ④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1,《列传》第89,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6页。
    ①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页。
    ② Hans Mol, Identity and the Sacred; A sketch for a new social-scientific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 pp.57。
    ① 尼克·斯蒂文森:《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301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9中,《列传》第7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65页。
    ③ 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王启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页。
    ①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② Hans Mol, Identity and the Sacred;A sketch for a new social-scientific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 pp.83。
    ① Tajfel H,Experiments in In-group Discrimin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1970, pp.22。
    ① 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王启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②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③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① 亨廷顿:《谁是美国人》,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8页。
    ② 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民族学社会学通讯》,第65期。
    ③ 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68页。
    ① 邓乐群:《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的汉化先声》,清华大学学报,第2期,2006年。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页。
    ① 本尼迪科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上海世纪集团出版社,2008年。
    ② 姜建设:《夷夏之辨发生问题的历史考察》,《史学月刊》,第5期,1998年。
    ① 李云泉:《夏夷之辨观念的嬗变及其时代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2003年。
    ① 叶林生:《汉代儒学衰落原因略论》,《社科纵横》,第2期,1990年。
    ① 张祥浩:《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衰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第4期,2005年。
    ① 刘振东:《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① 北魏从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今大同),始称“魏”。此前,道武帝于“登国”元年(386年)“即代王位”,到“天兴”元年(398年)迁都平城称“魏”已有13年历史。前后历经道武帝(拓跋硅)、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浚)、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格)、孝明帝(元翊)、孝庄帝(元子攸)、节闵帝(元恭)、废帝(元朗)、孝武帝(元惰)13代,136年(398-534年),北魏可分为两个时期,孝文帝(元宏)太和18年(494年)前,以平城(今大同)为都城,帝姓拓跋,称“拓跋魏”;太和19年(495年)迁都洛阳,太和20年(496年)改姓“元氏”之后,称之为“元魏”。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序纪》第1,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81,志第10,《礼志》1,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8页。
    ① 吕建福:《土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① 马星光:《略论土族的神话史诗》,载于《神话新探》,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7页。
    ② 杜世铎:《北魏史》,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1页。
    ③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序纪》第1,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序纪》第1,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
    ② 邵正坤:《试论鲜卑早期的宗教信仰及其转变》,原载《东北史地》,第2期,2007年。
    ① 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2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序纪》第1,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页。
    ③ 杨永俊:《拓跋鲜卑的动物崇拜遗存》,原载《求索》,第1期,2007年。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3,《官氏志》9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8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3,《官氏志》9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9页。
    ③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3,《官氏志》9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3页。
    ④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3,《官氏志》9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3,《官氏志》9第19,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页。
    ② 邵正坤:《试论鲜卑早起的宗教信仰及其转变》,原载《东北史地》,第1期,2007年。
    ③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27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26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25页。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④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⑤ 吕激:《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9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26页。
    ① 方立天:《中国佛教散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64页。
    ① 方立天:《中国佛教散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①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9,《佛图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2页。
    ①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9,《佛图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1页。
    ② 白文固:《南北朝僧官制度探究》,何兹全编:《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1934-1984)》,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8页。
    ① Tajfel H, Experiments in In-group Discrimination,Scientific American,1970, pp 22 (5).
    ② 何成洲主编:《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③ 李战子:《身份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第4期,2005年。
    ④ 涂有明:《社会身份理论概述》,延边:《延边党校学报》,第5期,2009年。
    ① 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下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页。
    ③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页。
    ④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页。
    ⑤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1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永宁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2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7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长秋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3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2,《宗圣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9页。
    ② 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478页。
    ③ 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589页。
    ① 王青:《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中国史研究》,第1期,1997年。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3031页。
    ①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出版社,1986年,第788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7页。
    ③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7页。
    ④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7-3038页。
    ⑤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9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9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9页。
    ③ 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出版社,1986年,第791页。
    ④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瑶光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46-47页。
    ⑤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3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永宁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8页。
    ③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9页。
    ④ 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10页。
    ① 罗洛·梅文:《自由与命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1-113页。
    ①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9,《晋邺中竺佛图澄》,1992年,第348页。
    ②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1,《汉洛阳安清》,1992年,第5页。
    ③ [宋]李防等:《太平广记》,第6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346页。
    ④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9,《晋洛阳耆域》,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65页。
    ①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11,《齐钱塘灵隐山释昙超》,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24-425页。
    ①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2,《昙无谶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8页。
    ②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9,《晋邺中竺佛图澄道进》,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41-542页。
    ③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宋京师杯度》,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94页。
    ① 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223-230页表格节选。
    ①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52页。
    ②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30-231页。
    ③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5-186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3页。
    ②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94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99-102页。
    ②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34页。
    ③ 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446页。
    ① 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351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6页。
    ①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83页。
    ②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③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0页。
    ②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32-133页。
    ③ [北魏]杨街之撰,《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35-236页。
    ④ 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449页。
    ① 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449-450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0页。
    ①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
    ①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63-864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451页。
    ①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页。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24,《崔玄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20-621页
    ②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3,《太宗纪》第3,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2页
    ①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2页。
    ① 王冬丽:《宗教的功能和作用辨析》,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期,2006年。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0-3031页。
    ① 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7页。
    ② 张兆阳:《北魏佛教僧官制度探究》,《沧桑》,第4期,2011年。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10第20,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1页。
    ②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40页。
    ① 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69页。
    ② 王文锦:《礼记译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99页。
    ① 段塔丽:《北魏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期,2001 年。
    ① [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14,《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9页。
    ① 赞宁主编:《大宋僧史略上·东夏出家》,收于释道宣:《大正新收大藏经》,第54册,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出版部,1990年,第337页。
    ② 汤用彤:《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446页。
    ① 赵超主编:《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卷10,《大魏比丘净智师圆寂塔铭》,2002年,第326页。
    ① 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10页。
    ②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99页。
    ①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3,《宋京师奉诚寺僧伽跋摩传》,北京:中华书局,]992年,第118页。
    ②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9,《晋洛阳耆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64页。
    ③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1,《汉洛阳支楼迦谶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0-11页。
    ① [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卷7,《宋京师乌衣寺释慧睿》,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59页。
    ① 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116-117页。
    ① 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9页。
    [1]阿尔弗雷德.格罗塞(Alfred Grosser):《身份认同的困境》,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2]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李风华,陈昌升,袁德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李凭:《北魏平城时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土地制度研究》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86年.
    [6]杜士铎:《北魏史》,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山西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
    [7]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8]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9][澳]迈克尔.豪格(Mi chael A Hogg),[英]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Dominic Abrams):《社会认同过程》,高明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10][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1][日]谷川道雄:《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2][日]吉川中夫:《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13]高敏:《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4]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5]管芙蓉:《北朝散论》,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年.
    [16]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17]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18]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9]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20]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年.
    [21]徐迎花:《汉魏至南北朝时期郊祀制度问题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22]吴海燕:《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及其变迁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3]薛瑞泽:《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24]钟玉英:《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年博士论文,2007年.
    [2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7]田余庆:《魏晋南北朝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8][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9]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30]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1]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2]谢重光:《中国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3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4]彭丰文:《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35]Ethics in an age of terror and genocide:Identity and moral choice.Kristen Renwick Monro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c2012.
    [36]Hans Mol, Identity and the Sacred:A sketch for a new social-scientific theory of religion,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6.
    [37]Colin Weight. Agents.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as Ont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38]Pavlenko Aneta & Blackledge, Adrian. Negotiation of Identities in Multilingual Contexts Multilingual Matters,2004.
    [39][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范祥雍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40]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42]庄华峰:《魏晋南北朝社会》,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
    [4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大出版社,199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