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方兵学的东渐,由明末清初开其端,后来虽由于种种因素而中断,但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传教士的再度入华而再次复兴,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呈现出强劲的势头。晚清翻译刻印的西方兵学著作浩如烟海,但目前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的整理及研究。
     笔者对目前收藏西方兵学译著最为集中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馆藏晚清西方兵学译著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调查。然后,在爬梳整理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1860年至1895年间的西方兵学译著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正文部分除绪论、余论之外,另包括四章。本文第一章“明末清初兵学新知识的导入”,主要在依据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明末清初引入的兵学新知识点。通过考察发现,此时西方兵学知识的传播范围还很有限,并未与中国传统的兵学体系发生正面的交锋与冲突,更不要说成为一般中国人的兵学常识了。
     第二章“晚清西方兵学知识的传播(1860-1895)”,通过宏观和微观结合的研究方式,先对该期西方兵学著作在中国的翻译、传播情况进行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全景式勾勒。然后以机构、译员、类别、出版量、文本选择为切入点,归纳分析了此期兵学翻译活动的特点,并进而探讨了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最后以此期有代表性的译著文本《枪炮操法图说》、《海战新义》为中心,对其进行了个案研究。
     第三章“机构与译书——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对该期在翻译出版西方兵学著作的进程中发挥有重要作用的翻译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进行了专门考察。首先梳理了该馆此期翻译出版西方兵学著作的情况,接着以译员、种类、出版量、文本选择为切入点,归纳分析了此期该馆兵学翻译活动的特点,然后以中西译员的代表(舒高第、傅兰雅)为线索,梳理他们翻译兵学著作的情况、种类及影响等,以考察中、西译员在兵学翻译活动中各自所做出的贡献,最后选择该馆其他译员若干比较重要的译著文本进行个案介绍。
     第四章“文本的价值——以《普法战纪》为例”,从文本价值的角度,对王韬编译的《普法战纪》进行个案分析。首先梳理了该书的编撰过程,接着对该书的版本内容、史料价值进行了分析,然后又探讨了该书中所呈现出的王韬的军事思想,最后揭示该书在当时所产生的影响。
     附录一“晚清西方兵学译著知见录”,系以笔者所见兵学译著为基础,参以晚清各种西学目录及大量文献资料编制而成。附录二是本文所征引的文献目录。
It is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at Western strategic works first came to China.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 (1839-42),Western strategic works revived because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activities in China.After the Second Opium War(1856-60), the trend of introducing this Western knowledge turned out to be extremely strong: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strategic works were translated and printed.These works,pertaining great importance of the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knowledge into China,deserve today scholars' attention to do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 research.
     The author has made systematic inquiry of Western strategic works that are collected in NLC(the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Shanghai Library,Library of Fudan University,and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A series of research on Western strategic works(1860-1895)is based on the sorting of these original literature.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s four chapters,in addition to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ChapterⅠ,named "Introduction of New Strategic Knowledge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is the investigation of new knowledge of strategies that were introduced during the period of time.The author argued that the scope of transmission is limited then and new knowledge didn't not confront or conflict with traditional knowledge of strategies, not to mention that it would become common sense among average Chinese.
     ChapterⅡ,known as "Transmission of Western Strategic Knowledge the Late Qing Dynasty",firstly outlines panoramic conditions that Western strategic works were translated and transmitted in China through ways and means integrated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visions. Secondly,the chapter analyses and concludes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nd their reasons from different angles of institutions, translators,sort,number of publications and choice of texts.Then it follows case studies focused on two representative works,one is Illustration of Operating of Firearms(《枪炮操法图说》)and the other one is New Significance of Naval Battles(《海战新义》).
     ChapterⅢ,about Institutions and Translation,is specifically focused on the Kiangnan Arsenal,an institution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Western strategic works.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investigation of the bureau's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then chooses translators,sort, publication quantity and choice of texts as breakthrough points to analyze and to conclud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translation activity.Then it follows the sorting of types and influence of their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clew of representative translators domestically and from abroad,such as Shu Gaodi and John Fryer,to investigate their respect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translation of strategic works.
     ChapterⅣValue of Texts:A Case Study of Wang Tao's Records of the War between France and Prussia(《普法战纪》).The book was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Wang Tao.The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this work,then analyses transmission of edition,content and literature values.Wang Tao's military thoughts and the influence of his work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chapter.
     AppendixⅠis a review work of the translations of Western strategic works.It is based on the works mentioned in the dissertation research and the reference to a large number of contents and literature of Late Qing Dynasty.AppendixⅡincludes contents of reference in this dissertation.
引文
铩? 如[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即持此说。
    2 如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即持此说。
    3 孙广德:《晚清传统与西化的争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页。
    4 据《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传家易说》下解题,此“郭氏”即谓郭逵(郭雍之祖父)。见(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5(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第5282页。
    6 同上,第9725页。
    7[日]贺忠良改订及增补,刘鸿恩校订,崔作模覆校:《(改订增补)战法学》卷一,北洋武备翻译局1906年铅印本,第1页。
    8 上官绪智:《中国军事学史研究的缺憾及对策》,《军事历史》2004年第5期,第51页。
    铩? 疑即黎晋贤所辑《鱼雷图说问答》,笔者所见有天津李鸿章署检1890年石印本2册。
    铩?(清)梁启超:《读西学书法》,1896年“慎始基斋丛书”本,第7页。
    2 《读西学书法》,第8页。
    3 Adrian Arthur Bennett,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China(《傅兰雅译著考略》),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铩? 《论<普法战纪>》,见同治癸酉(1873)十一月廿八日申报馆第五百三十号《申报》第二页。
    2 马艺:《王韬和<普法战纪>》,《历史教学》1986年11期,第44页。
    3 邹振环:《<普法战纪>:最早由中国人编译的欧洲战争史》,《编辑学刊》1994年4期,第83页。
    铩? 《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第170页。
    2 同上。
    3 张志春编著:《王韬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第167页。
    4 一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弢园王氏刻本,20卷10册;二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刊本,阳湖汪学翰署检本,10册20卷。见忻平:《王韬评传·附录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以下简称“《王韬评传》(忻)”],第246页。
    5 皮明勇:《关注与超越--中国近代军事变革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374页,
    铩? 顾一群等:《徐建寅的军事译著与军事思想》,见汪广仁主编:《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9页。
    铩? 傅琰、汪广仁:《徐建寅的译著与西方近代技术的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15页。
    2 包括傅兰雅所著《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1880年)、江南制造局刊行的售书目录--《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书目》、魏允恭编《江南制造局记》(1905年)、陈洙等编《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1909年铅印本)、《上海制造局译印图书目录》(约于1911年编成)、《傅兰雅译著考略》(1967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英文单行本和《格致书室售书目录》英文本(1886年)等。
    3 见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第14页。
    4 同上,第13页。
    5 同上,第13页,注①。
    铩? 孙立峰:《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考评》,《德国研究》2007年第2期,第66页。
    铩? 施渡桥:《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231页。
    铩? 《王韬评传》(忻),第105-116页。
    2 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页。
    3 同上,第113页。
    4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15页。
    铩? 《关注与超越--中国近代军事变革论·绪论》,第3页。
    2 汪林茂:《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中国近代化纵横观(代前言)》,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3(清)梁启超著,何光宇评注:《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铩?(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卷一《原道》,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弢园文录外编》(2002)”],第1页。
    铩? 张其昀:《中国军事史略》,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6年版,第158页。
    2 即14世纪缘于对传统武器在使用方法上的改进而出现的“步兵革命”、15世纪前期由于火药武器的完备成熟而导致的“火炮革命”、16世纪早期为改善旧式防御工事在抵御炮火方面的缺陷而出现的“防御工事革命”、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为解决毛瑟枪手与长枪兵结合在一个庞大方阵中致使方阵调度不灵的弊端而进行的“战术革命”、16世纪由于火炮在海战中的应用和发展以及欧洲海上力量的中心由地中海向大西洋沿岸转移而导致的“海战革命”。详见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转型》,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7-48页。
    3 皮明勇指出,此时的欧洲“滑膛枪炮取代长矛刀剑,宣告了火器时代的到来;国家统一供给和指挥的雇佣兵大量出现,新的军事制度在孕生;重装骑兵迅速从战场上隐退,步兵成为新的主角,炮兵开始受人瞩目;古老的方阵失灵了,新的线式战斗队形受到将军们的青睐;海军的接舷战也渐被抛弃,炮击成为决胜的主要手段”。见《关注与超越--中国近代军事变革论·绪论》,第2页。
    4 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清华学报》1996年第1期,第31页。
    5[美]麦尼尔著,倪大昕、杨润殷译:《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6 此所言“汉文西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译著,所以,这一概念主要用于明末清初,指由西方传教士口授、中国人笔述或是受西方传教士影响,中国人借助西学知识撰写而成的有关西方内容的各类图书,包括有原本参照的译著;或无原本依据,只是受西方传教士影响由国人根据西方概念和内容编写的各种图书。晚清的西学图书,绝大部分有参据原本,因此,使用“译著”这一概念。
    铩? 此所言“兵学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头脑中对兵学文化或现象的反映,侧重于这些兵学文化或现象能否被他们所注意并成为他们言语觉知到的客体。
    2 尹晓冬:《明末清初几本火器著作的初步比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10页。
    3(清)沈翼机等:《浙江通志》卷一百五十二《名宦七》,台湾华文书局1967年影印版,第2581页。
    4 王兆春:《兵录提要》,见任继愈:《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技术》(分册5),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657页。
    5 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
    6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6页。
    7 许保林:《中国兵书通览》,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页。
    铩? 《兵录提要》,第657页。
    2 尹晓冬:《火器论著<兵录>的西方知识来源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145页。
    3 《中国善本书提要》,第246-247页。
    铩? 西班牙人柯拉多于1586年著成《实用炮学手册》。此书至少有3个版本。第1个版本是意大利文,于1586年在意大利威尼斯出版(Luigi Collado,Pratica Manuale di Arteglieria.Venetia:Dusinelli,1586),目前在美国圣安尼·布朗军事收藏馆及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图书馆有藏;第2个版本是用作者的母语西班牙文写成,于1592年在意大利出版(Luys Collado,Platica Manual de Artiglleria.Milan:Poncio,1592);第3个版本是由1592年的西班牙文版翻译成的意大利文本,在1606年刊印(Luys Collado,Prattica Manuale dellArtiglieria.Milan:Bordoni,1606)。详见《火器论著<兵录>的西方知识来源初探》,第145页。
    2 考证详见《火器论著<兵录>的西方知识来源初探》,第144-155页。
    3 所庄吉:《火绳铳》,东京:雄山阁1989年版,第209-211页;C.R.Boxer,"Notes on Early European MilitaryInfluence in Japan(1543-1853)." In Transactions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Japan,2nd Series,vol.8(1931),pp.67-93.见《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65页。
    4 《中国兵书通览》,第374页。
    5(清)金民誉:《西法神机·识》,见(明)孙元化:《西法神机》,1902年刻本,第1页。
    6(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四八《徐从治列传·附传》,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6436页。
    7(清)佚名撰:乾隆《江南通志》卷一百四十五《人物志》,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511册,第238-239页。
    铩? 胡道静:《孙元化著述目》,见薄树人主编:《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探胜--纪念科技史学家严敦杰先生》,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2 陈亚兰:《沟通中西天文学的汤若望》,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第54页。
    3(明)黄虞稷撰,瞿凤起、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卷二十六“别集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47页。
    4 《孙元化著述目》,第27-29页。
    5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69页。
    6 林文照、郭永芳:《明末一部重要的火器专著--<西法神机>》,《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3期,第251页。
    7 《西法神机·识》,第1页。
    8 王兆春:《中国历代兵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7页。
    9 《贩书偶记续编》,第109页。
    铩?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44页。
    2 王兆春:《速读中国古代兵书》,蓝天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3 《明末一部重要的火器专著--<西法神机>》,第251页。
    4 同上,第259页。
    5 王兆春:《西法神机提要》,见《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技术》(分册5),第1233页。
    6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40页。
    7 关于汤若望的来华时间,目前有很多种说法:一、Alfons Vath S.J.(魏特)著,杨丙辰译:《汤若望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第72页)说他于1619年7月15日到澳门;[德]恩斯特·斯托莫著,[德]达素彬等译:《“通玄教师”汤若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和李兰琴:《汤若望传》(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以下简称‘《汤若望传》(李)'”,第17页)均持此说。二、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页,编者注③)认为他于1620年来华;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33页)也持此说。三、(清)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见《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131页)说他东来的时间是1622年;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1949年版)第371页也持此说。四、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见包遵彭、李定一、吴相湘编纂:《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二册)“中西文化交流”,(台)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29页)说他是1623年来华。
    8 其中,《明史》卷二五《天文志一》中提到两次、卷三一《历志一》中提到三次、卷二五五《刘宗周列传》中提到一次、卷三二六《外国列传七·意大里亚列传》中提到一次。
    9 其中,《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纪二》中提到一次,卷四五《时宪志一》中提到十次,卷一一五《职官志二》中提到一次,卷二一八《睿忠亲王多尔衮传》中提到一次,卷二七二中提到三十七次(即《汤若望传》中二十六次、《杨光先传》中八次、《南怀仁传》三次),卷五○六《畴人传一》中提到两次。
    铩?[德]汤若望授,(明)焦朂纂:《火攻挈要·序》,1643年刻本[以下简称“《火攻挈要》(1643)”],第2页。
    2 《中国历代兵书》,第150页。
    3 潘吉星:《明清时期(1640-1910)化学译作书目考》,《中国科技史料》1984年第1期,第30页。
    4 李兰琴认为,此书取“则克”两字是有攻则必克之意,极言火攻之威力。见《汤若望传》(李),第28页;参见《明清时期(1640-1910)化学译作书目考》,第30页。
    5 见程索红编:《中国历代兵书集成》,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6页。
    铩? 许洁、石云里:《庞迪我、孙元化<日晷图法>初探--兼论牛津本<天问略>中的三种晷仪》,《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期,第150页。
    2 兰秀英:《经武秘要九种三十六卷提要》,见阳海清主编:《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204页。
    3 同上,第204页。
    铩?(清)龚振麟:《铸炮铁模图说》,见(清)魏源撰,陈华等校注:《海国图志》卷八十六,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033页。
    2(清)汪仲洋:《铸炮说》,见《海国图志》卷八十七,第2053页。
    3 同上,第2055页。
    4(清)王韬:《弢园尺牍》卷七《代上苏抚李宫保书》,1887年大文书局铅印本[以下简称“《弢园尺牍》(1887)”],第7页。
    5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折附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见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61页。
    6[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6页。
    7 《中国兵书通览》,第297页。
    8 曾景春:《福建沿海明清火炮考察》,《华侨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169页。
    9 详见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30-32页。邹振环有一次在课下甚至还说:该书与其它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汉文西书对于晚清的影响,就如同古希腊、罗马文献之于文艺复兴的影响一样大。
    10 《沟通中西天文学的汤若望》,第59页。
    铩? 张鸣等:《中国兵家》,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2 《明末清初几本火器著作的初步比较》,第10-18页。
    铩? 郭建中:《文化与翻译·序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Ⅴ页。
    2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10-11页。
    铩? 范中义等著:《明代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1页。
    2(明)何汝宾:《兵录》卷三《鸟铳总说》,1632年刻本,见《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9册,第380页。
    3 同上,第381-382页。
    4 同上,第382页。
    铩? 《西法神机》卷上《泰西火攻总说》,第4-6页。
    2 同上,第6-8页。
    3 同上,第8页。
    铩? 《火攻挈要》(1643)卷上《铸造战、攻、守各铳尺量比例诸法》,第6页。
    2 同上,第6-8页。
    3 《火攻挈要》(1643)卷上《铸造各种奇弹图说》,第21页。
    4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46页。
    铩? 《兵录》卷十三《西洋火攻神器说》,第695页。
    2 《西法神机》卷上《泰西火攻总说》,第2页。
    3 《西法神机》卷下《点放大小铳说》,第20-21页。
    铩? 详见《兵录》卷十三《西洋点放大小神器略法》,第696页。
    2 《兵录》卷三《鸟铳总说》,第381页。
    3 详见《兵录》卷十三《西洋装弹用药法》,第696-697页。
    铩?[德]汤若望授,(明)焦勖述:《火攻挈要》卷中《试放各铳高低远近注记准则法》,《海山仙馆丛书》本[以下简称“《火攻挈要》(丛书本)”],第17-18页。
    2 《西法神机》卷下《铳杂用宜图说》,第18-19页。
    3 《火攻挈要》(丛书本)卷中《收贮火药库藏图说》,第6页。
    4 同上,第6-8页。
    铩? 《火攻挈要》(丛书本)卷中《装放各铳竖平仰倒法式》,第17页。
    2 同上。
    3[英]斯蒂芬·F·梅森著,周煦良、全增嘏等译:《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39页。
    4 李斌:《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弹道学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3期,第55页。
    5 明朝时1步=5尺=155.5厘米。见徐新照:《从<西法神机>与<火攻挈要>看明末对铳炮弹道学的认识》,《历史档案》2002年第1期,第83页,注(15)。
    6 《西法神机》卷下《点放大小铳说》,第20-21页。
    铩? 《兵录》卷十三《西洋点放大小神器略法》,第696页。
    2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43-44页。
    铩?[德]汤若望授,(明)焦勖述:《火攻挈要》卷中《装放各铳竖平仰倒法式》,1841年刻本,第15页。
    2 《西法神机》卷上《铳台图说》,第28页。
    3 《从<西法神机>与<火攻挈要>看明末对铳炮弹道学的认识》,第82页。
    4 《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弹道学问题》,第56页。
    5 此书英译本参见Drake Stillman and I.E.Drabkin,translated and annotated.Mechanics in Sixteenth-CenturyItaly,Selections from Tartaglia,Benedetti,Guido Ubaldo,and Galileo.Madison[Wisconsin]:The University ofWisconsin Press,1969,pp.61-143.见《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35页。
    铩?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35页。
    2 《西法神机》卷上《铳台图说》,第28页。
    3 同上,第28-29页。
    4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40页。
    5 《火攻挈要·图》(1643),第14页。
    6 《火攻挈要》(1643)卷上《铳规》,第18-19页。
    7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42页。
    8 该书笔者未及见。据黄一农称,山东益都人薛凤祚融贯中、西之学,曾编选《历学会通》近六十卷(北京图书馆藏清初刊本),书中即收录有《西洋火器法》一卷,惟易名为“中外火法”,卷首题“南海穆尼阁 撰,青州薛凤祚述”。该书中的铳尺虽然刻画要较《火攻挈要》清晰许多,但仍有失精确。见《红夷大炮与
    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50页。
    铩?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49页。
    2 同上,第64-65页。
    3 《西法神机》卷下《铳杂用宜图说》,第15-16页。
    4 同上,第16页。
    铩?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32-33页。
    2 佚名撰:《明末西洋火器传入中国之背景与影响》卷上;1945年抄本,第25页。
    3 欧阳琛、方志远:《明末购募西炮葡兵缘由考》,见赵春晨、何大进、冷东主编:《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4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第30页。
    5 徐宗泽:《明末清初灌输西学之伟人》,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五十六辑(555),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第48-49页。
    6(清)李逊之著,中国历史研究社编:《三朝野记》卷七《崇祯朝纪事》,上海书店1982年据神州国光社1951年版复印,第177页。
    7 李志军:《西学东渐与明清实学》,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117-118页。
    铩? 赵冬指出徐光启、杨廷筠、王征、王锡阐、梅文鼎、方以智等为代表的进步思想的启蒙学者与科学家所均持有类似的观点。见赵冬:《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研究》,山西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
    2(清)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三《缀林一·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见《王国维遗书》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版,第50-51页。
    3 章清:《中西历史之“会通”与中国史学的转向》,《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78页。
    4(明)戚继光著,邱心田校释:《练兵实纪》杂集卷五《军器解》,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13页。
    铩?(明)沈德符撰,侯会选注:《万历野获编·火药》,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2(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九《佛郎机》,见王有立主编:《中华文史丛书》之十三,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版,第453-454页。
    3 《明史》卷三二五《佛郎机传》,第8430页。
    4 《明史》卷一九八《翁万达列传》,第5249页。
    5 《明史》卷二○五《曹邦辅列传》,第5416页。
    6(明)李之藻:《为制胜务须西铳敕乞速取疏》(天启元年),见惠主教著:《增订徐文定公集》卷三,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1933年版,第51-52页。
    7 同上,第52-53页。
    8(明)沈国元:《两朝从信录》卷六《夷氛正炽、应援太缓疏》,见王有立主编:《中华文史丛书》之十,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版,第627页。
    9 《火攻挈要》(1643)卷上《审量敌情斟酌制器》,第3页。
    10 同上。
    11 《火攻挈要》(1643)卷上《概论火攻总原》,第1页。
    12 《火攻挈要》(1643)卷上《审量敌情斟酌制器》,第4页。
    13(明)冯璋:《冯养虚集·疏·通番舶议》,见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卷二八○,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66页。
    铩?(清)佟国器:《军器归营制造疏》(顺治十三年),见贺长龄辑:《清朝经世文编》卷七十一《兵政一·兵制下》,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2590页。
    2 《明史》卷九十一《兵志三》,第2239页。
    3 《殊域周咨录》卷九《佛郎机》,第454页。
    4 《明史》卷三二五《佛郎机传》,第8431-8432页。
    5 《明史》卷二○○《刘天和列传》,第5293页。
    6 《明史》卷二二三《万恭列传》,第5872页。
    7(明)温纯:《温恭毅集》卷五《敌人猖獗,天讨难容,恳乞圣明亟定庙谟,以肃法纪,以固疆圉疏》,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288册,第508页。
    8 《徐光启集》(1963)卷四《练兵疏稿二·略陈台铳事宜并申愚见疏》,第208页。
    9 《明史》卷二五一《徐光启传》,第6493页。
    10(明)徐光启:《再陈一得,以裨庙胜疏》(1630.1.21),见《增订徐文定公集》卷三,第10-11页。
    铩?(明)徐光启:《西洋神器既见其益,宜尽其用疏》(1630.3.5),见《增订徐文定公集》卷三,第27页。
    2 《徐光启集》(1963)卷三《练兵疏稿一·辽左阽危已甚疏》,第111页。
    3 《明史》卷二六五《李邦华列传》,第6843页。
    4 《明史》卷二五七《张凤翼列传》,第6632页。
    5 《明史》卷二五七《陈新甲列传》,第6637页。
    6 《明史》卷二六五《李邦华列传》,第6845页。
    7 《明史》卷九十二《兵志四》,第2264页。
    8 同上,第2265页。
    9 《汤若望传》(李),第20页。
    10 《明史》卷二一二《戚继光列传》,第5611页。
    11 《明史》卷二五五《刘宗周列传》,第6583页。
    12 《明史》卷二五一《徐光启列传》,第6493页。
    13 《明史》卷二六三《卫景瑗列传》,第6806页。
    14 刘鸿亮:《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社会科学》2005年12期,第90页。
    15(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戡定三藩记》(上),国学整理社1936年版,第43页。
    铩?(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纂:《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九四《兵考十六》,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6587页。
    2(清)赵尔巽:《清史稿》卷七《圣祖本纪二》,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第212页。
    3 同上,第227页。
    4 《清史稿》卷一三○《兵志一》,第3763页。
    5 《明史》卷三百二十五《外国六·和兰传》,第8437页。
    6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6页。
    7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第88页。
    8 《为制胜务须西铳敕乞速取疏》(天启元年),第53页。
    9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第89页。
    10 《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第6页。
    11 《沟通中西天文学的汤若望》,第52-53页。
    12 王冰:《勤敏之士--南怀仁》,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铩? 《勤敏之士--南怀仁》,第117页、第124页。
    2 《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研究》,第28页。
    铩?[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1页。
    2 同上,第94-95页。
    3[英]马戛尔尼著、刘复译:《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卷,中华书局1927年版,第27页。
    4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7页。
    5 《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第18页。
    6 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对军事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第274页。
    7 倪学德:《略论明清之际的西学输入》,《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第76页。
    8 《三朝野记》卷七《崇祯朝纪事》,第177页。
    铩? 《明史》卷二五五《刘宗周列传》,第6583页。
    2(明)许大受:《圣朝佐辟》,“九、辟夷技不足尚夷货不足贪夷占不足信”,见夏瑰琦编:《圣朝破邪集》卷四,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版,第224页。
    3 李斌:《清代传统兵学的衰落与“师夷制夷”战略思想的形成》,《故宫博物馆院刊》2002年第3期,第71页。
    4 冯佐哲:《清代康雍乾三帝对西方传教士态度的若干考察》,见朱维铮主编:《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5 宝成关:《18世纪清政府禁教政策的确立与实施》,《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第91页。
    铩? 李建忠:《明末清初吸收西方文化的历史启示》,《桂海论丛》1994年第4期,第69页。
    2 《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第1761页。
    3 《明史》卷九二《兵志四》,第2264页。
    4(明)魏士前选,王元桂校,黄奇士订,曹飞辑:《火攻纪要·火攻总叙》,见(明)曹飞辑:《火攻阵法》,1623年刻本,第2页。
    5 宋海龙:《论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9页。
    6(明)徐光启:《丑虏暂东,绸缪宜亟,谨述数言,以备战守疏》(1630.2.13),见《增订徐文定公集》卷三,第21页。
    7 《论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第9页。
    8(明)徐光启:《控陈迎铳事宜疏》(1630年1、2月),见《增订徐文定公集》卷三,第14页。
    9 《明末购募西炮葡兵缘由考》,第64页。
    铩?(清)陆世仪:《论兵制》,见(清)魏源:《魏源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43页。
    2 《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第61-62页。
    3 《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第32页。
    铩? 潘吉星称:“该书得自在广州的英国人,原著名及作者不可考。”见《明清时期(1640-1910).化学译作书目考》,第31页。
    2 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版,第206页。
    3 厦门大学历史系《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编写组:《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63-64页。
    4 刘鸿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双方火炮的技术比较》,《清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34页。
    5 黎难秋:《科学翻译与西方工艺技术在我国的传播》,《中国科技翻译》1992年第3期,第37页。
    6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页。
    7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5页。
    铩?[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2(清)姚莹:《中复堂全集·东溟文后集》卷八《复光律原全书》,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六辑(52),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第770页。
    3 《道咸同光名人手札》第二集卷一《林则徐致姚春木王冬寿书》,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68-569页。
    4 《海国图志》卷二《筹海篇三·议战》,第24页。
    5 同上,第26页。
    铩? 《卢坤等片》(1834.9),见《鸦片战争》(一),第122页。
    2(清)丁日昌:《抚吴公牍》卷十三《咨覆通商大臣商号拟购轮船试运》,南洋官书局1909年石印本,第205页。
    3(清)薛福成:《赠陈主事序》,见(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4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2.15),见三联书店编:《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页。
    5(清)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下篇《采西学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页。
    铩? 《弢园文录外编·洋务下》(2002),第27页。
    2 《弢园尺牍》(1887)卷九《上丁中丞书》,第13页。
    3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8页。
    4 就版本而言,包括单行本和丛书本,但不包括重刻本。这里的“版次”主要是指1895年前的版次而言,若有1895年后的版次,则以“/”分开,“/”前表示1895年前的版次,“/”后表示1895年后的版次。至于出版年代不详者,若已指明是1895年以前的(如同治间刻本)则统计于内;若未指明,则暂不统计于内。
    铩? 《读西学书法》,第7页。
    2 同上,第14页。
    3 同上,第10页。
    铩? 湖北官书处(即湖北官书局):1867年湖广总督兼湖北巡抚李瀚章,在武昌候补街正觉寺内开设湖北官书局,收并民办崇文书局,由候补道张炳坤、补用道胡月樵主管经营。1912年迁巡道岭(今胭脂路附近),改为湖北省立官书处。1926年北伐军进驻武汉,营业一度停顿,第二年恢复。前后开设近70年,于抗战前结束。湖北官书局内藏图书版片250余种,计144700余号,为各省官书之冠。刻印有《湖北通志》、《湖北丛书》等,并与浙江、江宁、江苏等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1889年张之洞督鄂时,每月由善后局拨银数千两,充作经费。故常有几十名工人印刷书籍;后因经费来源枯竭,只能召集少数工人,陆续添印小部头书。销售对象多系城乡老先生及大学学生;上海、天津、吉林、河南、四川等外地也常有汇款索书者。详见李权时、皮明庥主编:《武汉通览》,杨长风所撰“湖北官书局”条,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1页。
    2 即上海蜚英馆石印局,是中国近代印刷业早期的企业。1887年由李盛铎在上海开设。该局从外国购买了十几台火轮印书机,采用机器印刷。内部设有设有总账房、会客厅、总校处、绘图处、钞书处、画格处、描字处、以及照相房、火轮机房、印稿房、校书房、裱书处、磨石处、积书处、维纸处、装订处,机构齐全,门户分别,在管理上井井有条。除自印大部秘本外,还代客制印各种家藏书籍。所产印制品质量精良,深受欢迎,赢利甚多。见汝信主编:《中国工人阶级大百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148页。
    3 《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第115页。
    4 张增一:《江南制造局的译书活动》,《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214-215页。
    铩? 见陈旭麓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第73-74页。
    2 《清史稿》载:“天津水师学堂,光绪八年(1882),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设。”见《清史稿》卷一○七《选举志二》,第3123页。
    3 参见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第893页。
    4 《李鸿章奏筹办天津水师学堂片》(1880.8.19),见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版,第389页。
    铩? 郝秉键,李志军:《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3页。
    2 《格致书院董事会记录》,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3 刘正伟:《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104页。
    4 《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第17页。
    5 《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第102页。
    6 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321-322页。
    铩? 《读西学书法》,第10页。
    2 洪弃生:《寄鹤斋选集》“致《陆操新义》、《约章纂要》于悦翁”,见《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八辑(158),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188页。
    3 杨恒:《<陆操新义>探析》,《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175页。
    4 皮明勇:《德国与晚清军事变革》,《军事历史》1990年第3期,第39页。
    铩? 《同治九年三月初三日(1870.4.3)总办机器制造局冯、郑上督抚宪禀》,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9页。
    2 《中国历代兵书》,第35页。
    铩? 熊月之、张敏:《上海通史》第6卷《晚清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2 《清末海军史料》,第430页。
    3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47页。
    铩?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565页。
    2 《两广总督张之洞奏筹议大治水师事宜折》(1885.10.12),见《清末海军史料》,第51页。
    3 《出使德国大臣许景澄条陈海军事宜疏》(1886.3.13),见《清末海军史料》,第70页。
    4 《洋务运动》(二),第454页。
    5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五日(1866.12.11)左宗棠折》,见《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上册),第355页。
    6 《洋务运动》(二),第572页。
    铩? 《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第283页。
    2 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的历史启示》,《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77页。
    铩? 第一历史档案馆存:《军机处录副奏折补遗》,缩微胶片9378卷,31号。
    2 刘善章:《如何评价近代中德关系》,见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3(英)艾伯特·西顿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苏德战争(194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第82页。
    铩?[德]施丢克尔:《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04-108页。
    2 《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第107页。
    3 《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考评》,第62、66页。
    4 虞晓波:《李鸿章军事教育思想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第172页。
    5(清)李鸿章:《枪炮操法图说·序》,见(清)李鸿章等编译:《枪炮操法图说》,1871年刻本,第1页。
    铩? 参见《中国近代史词典》,第6页;欧阳跃峰:《人才荟萃--李鸿章幕府》,岳麓书社2001年版,第183-201页;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 《枪炮操法图说·序》,第1页。
    3 同上。
    铩? 《枪炮操法图说》,第2页。
    2 《李鸿章军事教育思想初探》,第172页。
    铩? 皮明勇、刘庆:《清军陆战战术演变》,《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第55页。
    2 刘庆、皮明勇:《军事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3 施渡桥:《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02页。
    4 《军事学志》,第276页。
    5[德]康贝撰,(清)李凤苞译:《陆操新义·译后记》,1883年石印“闻政汇编”本,第76页。
    6 详见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上卷“海防思潮与政策演变”之第一、二、三、四、五、六章,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55页。
    7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第177页。
    铩? 详见邹振环:《江苏翻译出版史略》,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拙文《一本虽薄却重的晚清出洋大臣日记--浅谈李凤苞及其<使德日记>》,《兰州学刊》2006年12期,第129页。
    2 李凤苞:《海战新义·跋》,见[奥]阿达尔美阿撰,李凤苞等译:《海战新义》(上册),天津机器局1885年铅印本,第30页。
    3 同上。
    4 清代学者俞樾在为李凤苞撰写的墓志铭即《皇清诰授荣禄大夫、二品顶戴、三品卿衔、记名海关道李公墓志铭》中,误将书名记作《海防新义》。参见俞樾撰,吴恒书并篆盖:《皇清诰授荣禄大夫、二品顶戴、三品卿衔、记名海关道李公墓志铭》,载周惠斌:《俞樾撰“洋务奇才”李凤苞墓志铭》,见崇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崇明县档案局(馆)合编:《李凤苞--清末崇明籍外交官》,2005年版,第23页。
    铩? 《海战新义·跋》,第30页。
    2 《海战新义》卷一(上册),第2-3页。
    铩? 《海战新义》卷一(上册),第3-4页。
    2 同上,第6页。
    3 同上,第6-8页。
    4 同上,第9页。
    5 《海战新义》卷二(上册),第7-8页。
    6 同上,第16页。
    铩? 《海战新义》卷二(上册),第16页。
    2 皮明勇:《洋务运动时期引进西方海战理论情况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90页。
    铩? 皮明勇:《晚清海战理论及其对甲午海战的影响》,《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第28页。
    2 如皮明勇的《洋务运动时期引进西方海战理论情况述论》第90页和《海权论与清末海军建设理论》(《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38页、史春林的《清末海权意识的初步觉醒》(《航海》1998年第1期)第40页、李华珍的《晚清驻欧使节与海军近代化》(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3页、贾珺的《1815-1914年英国海权特点分析》(《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29页等,均持此说。
    3 《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第178页。
    4 《海权论与清末海军建设理论》,第38页。
    5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第219页。
    6 黄顺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探论》,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381页。
    7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第219页。
    铩?[英]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见张静庐辑:《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1954年版,第20页。
    2 施渡桥:《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军事历史》1996年第3期,第47页。
    铩?(清)王韬著,陈戍国点校:《瀛壖杂志》卷六,岳麓书社1988年版[以下简称“《瀛壖杂志》(1988)”],第206页。
    2 同上,第206-207页。
    3 宝鋆等修:《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二十五卷,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六十二辑(611),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第2494页、第2475页。
    4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10页。
    5 邹振环称:“傅兰雅于1867年被聘到制造局任翻译,即与徐寿译了《运规约指》一书,受到重用,请他筹建翻译馆,专办译书之事。”见邹振环:《傅兰雅与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历史教学》1986年第10期,第10页。
    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丙“机器局”(一),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版,第102页。
    铩? 《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第32-33页。笔者认为,也许正是这个计划的实施,才使该馆成为此期我国翻译西方兵学著作最多、出版西方兵学译著质量最高、在当时诸翻译出版机构中影响最大的官方翻译出版机构。
    2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19页。
    3 黄明:《江南制造局译书史浅探》,《图书馆杂志》1986年第2期,第54页。
    4 王建辉:《近代出版的群体研究》,《江汉论坛》1999年第4期,第69页。
    5(清)李翰章编篡,李鸿章校勘:《(足本)曾文正公全集·批牍》卷六《上海机器局委员徐寿等禀:条陈轮船制器四条》,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97页。
    6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15页。
    7 同上,第16页。
    8 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总第1期(1969年),第51页。
    9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38页。
    铩? 晚清兵学新名词的创造对于近代军事学学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很有必要对晚清兵学译著中出现的兵学新名词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限于精力和时间,本文暂不予考察。这将是笔者的一个后续研究工作。
    2 如该馆1901年翻译出版有《德国陆军制》、《行军指要》,1902年翻译出版有《西国陆军制考略》,1904年翻译出版有《西美战史》,1906年翻译出版有《淡气爆药新书》上、下编等。
    3 徐泰来主编:《中国近代史记1840-1919》(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2页。
    4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00页。
    5 《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考评》,第66页。
    6 就版本而言,包括单行本和丛书本,但不包括重刻本。这里的“版次”主要是指1895年前的版次而言,若有1895年后的版次,则以“/”分开,“/”前表示1895年前的版次,“/”后表示1895年后的版次。至于出版年代不详者,若已指明是1895年以前的(如同治间刻本)则统计于内;若未指明,则暂不统计于内。
    7 其价值参考《江南制造局记》,第15-22页。
    8 王扬宗在《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一文的第13页中错误地认为,该书译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1895年至1896年间刊”。
    铩? 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3期,第68页。 《1860年额尔金勋爵第二次使华期间诸事件的个人纪述》(1869)一书。译著有《英俄印度交涉书》、《法
    国水师考》和《格致小引》。见《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第291页;《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30页;
    《中国翻译词典》,任荣珍所撰“罗亨利”条,第450页。
    铩? 葛道殷(?-光绪末年在世):湖南湘乡人。字心水。监生。早年寓上海,肄业于格致书院(今格致中学)。后赴鄂,任职于湖北舆地局。戊戌维新时,由两江总督刘坤一保荐经济特科。曾奉调甘肃数载。著有《操练洋枪浅言》(与冯国士合撰)、《用炮要言》,1895年湖北官书处重刊,与王錱《练勇刍言》合称为《兵书三种》。见《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第1183页。
    2 沈善蒸(1830后-?):浙江桐乡人。字立民,数学家沈善登堂弟。监生。袭职云骑尉。精算学,亦晓化学。曾任上海广方言馆、浙江求志书院算学教习。著有《解代数》、《火器真诀解证》,又与刘彝程合撰《广方言馆课艺》。见《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第567页。
    铩? 《近代出版的群体研究》,第69页。
    2 上海市崇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崇明县志》卷三十五“人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92页。
    3 《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第36页。
    4 《近代出版的群体研究》,第69-70页。
    5 熊月之:《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第268页。
    铩?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23页。
    铩? 《洋务运动》(四),第30页。
    2 同上,第38页。
    3 同上,第43页。
    4 同上,第46页。
    5 同上,第49页。
    6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第69页。
    铩?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13页。
    2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第69页。
    铩? 朱维铮:《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代前言》,见《基督教与近代文化》,第18页。
    2 《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第116页;熊文华:《英国科技翻译家傅兰雅》,见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8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06页;王红霞:《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页。
    铩?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24.
    2 同上,PP.13.
    3 傅兰雅致苏西(Cousin Susy),1867年5月;转引自Jonathan Spence,To Change China:Western Advisers inChina,1620-1960(《改变中国:在华的西方顾问》).New York:Penguin Books,1980,pp.144.
    4 《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第29页。
    5 详见《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72-573页。
    6 傅兰雅致玛利亚,1870年11月8日;转引自To Change China,pp.152.
    7 樊洪业、王扬宗:《西学东浙: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144页。
    8 见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23.
    9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9页。
    10 朱振华在《傅兰雅--西学东渐的使者》(见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编纂组编:《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一文第535页评价道:“与其说傅兰雅是近代来华的英国传教士, 毋宁说他是近代来华的科技翻译家和教育出版家。”冯天瑜在《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
    语生成》一书第277页称:“傅兰雅入华三十余年,倾全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共译书138种,涉及科技、人
    文、社会科学诸领域。”朱维铮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一书第504页注③中称,傅兰雅从“1868年起
    任江南制造局编译,达二十八年,凡译英文著作143种”。
    铩?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73-81.
    2 同上,pp.73-74.
    3 标*的,意味着要求最新最全的版本,下同。见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chnology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73,注*。
    4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77-79.
    铩?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80-81.
    铩? 该杂志于1876年创办,1878年停刊,1880年复刊,1882年又停刊,1890年又复刊,1892年再度停刊。1876-1877和1880-1881年四年为月刊,1890-1892年三年为季刊。历时十六年,共出六十卷。
    2 《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第92页。
    3 《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第46页。
    4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25.
    5 孙邦华:《丁韪良与傅兰雅比较论》,见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丛刊》第六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6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34、pp.36.
    7 见《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74-575页;《英国科技翻译家傅兰雅》,第406页。
    8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14页。
    铩? 《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前揭文,第40页所记为“1874年”。
    2 同上,误记为“1880年”。
    3 关于《兵船汽机》一书的出版年代,目前有1885年、1889年及1894年这几种不同的记载。刘申宁《中国兵书总目》(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06页载:“清光绪十一年(1885)江南制造局译书汇刻本。”笔者所见为上海图书馆古籍部所藏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收入《江南制造局丛书》中。《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前揭文,第42、50、283页记为“1889年”。《江南制造局记》,前揭书,第22页载为“1894年”。笔者认为,其出版年代当以1885年为是。
    铩? 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第121-122页。
    铩?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98.
    2(清)施在钰:《重刊防海节要·序》,见《防海节要》,1884年重刊本,第1页。
    3(清)徐维则辑、(清)顾燮光补辑:《(增版)东西学书录·兵制》,见(清)王韬等编:《近代译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页。
    4 华蘅芳:《防海·序》(1873),见[英]傅兰雅口译、(清)华蘅芳笔述:《防海新论》,1873年江南制造局刊本,第1页。
    5 《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第118页。
    6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第108页。
    7 《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523页。
    8 《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第110页。
    9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九十九卷,第9129-9130页。
    10 张炜:《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刍议》,见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228页。
    11(清)李元度:《敬陈海防疏》,见陈忠倚辑:《清朝经世文三编》卷四十五“兵政一·海防一”,第十五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第693页。
    铩? 《奏覆总署所议练兵简器造船筹响用人持久各条》(同治十三年),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二辑第二分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第714页。
    2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第一百卷,第9262-9263页。
    3 当为《防海新论》。
    4 同上。
    5 汪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卷二十二《右庶子张之洞奏因俄事条陈应防各要地事宜片》(1880.8.15),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417页。
    6 史滇生:《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98页。
    7 文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十三,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五十六辑(551),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第927-928页。
    8 《海国图志》卷一《筹海篇一·议守上》,第1页。
    9 于汝波、刘庆:《中国历代战略思想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铩? 军机处原折:《吏部尚书麟书等据呈代奏曾广钧等密陈战备机宜折》(1894.7.20),见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页。
    2 军机处原折:《礼部侍郎志锐奏为战争已开皇上主持宜定折》(1894.8.3),见《中日战争》第1册,第41页。
    3 《中国历代战略思想教程》,第219页。
    4 姜鸣:《晚清海防思想研究》,见吴信忠、张云主编:《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和军队建设》(第二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0-501页。
    5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7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719页。
    6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97.
    7 史滇生:《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前的中国军事变革》,《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70页。
    8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pp.98.
    9(清)王韬辑:《己丑格致书院课艺》“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春季超等第一名),1889年弢园选印本,第11-12页。
    10 《己丑格致书院课艺》“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春季超等第二名),第6页。
    铩?(清)佚名撰:《西学通考》卷十六《西学考》“图学类”,长沙1897年刻本,第22页。
    2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14页。
    3(清)康有为撰,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4 黄炎培等编:《申报》创刊50周年纪念刊《最近五十年》,申报馆,1922年。转引自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5 《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第112-113页。
    6 同上,第125页。
    铩? 刘学照、孙邦华:《傅兰雅在西学传播中的贡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总第21卷(1990年),第88页。
    2 《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第34页。
    3 《中国翻译词典》,任荣珍所撰“舒高第”条,第617页;《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第352页。
    4 舒厚璲:《慈溪庄桥舒氏宗谱》卷三《列传》,慈溪试墨堂1928年木活字本,第1页。
    5 见(清)汪康年:《汪穰卿笔记》卷一“纪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页;《总办机器制造局李、蔡禀复南洋通商大臣刘》(1881.4.19),见《中国科学翻译史料》,第426页;《中国翻译词典》,任荣珍所撰“舒高第”条,第617页。
    6 上海市卢湾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卢湾区志》第三十三编“人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5页。
    7 《慈溪庄桥舒氏宗谱》卷二《世传》,第32页。
    铩? 《卢湾区志》第三十三编“人物”,第1005页。
    2 就版本而言,包括单行本和丛书本,但不包括重刻本。
    3 此为上海图书馆古籍书目所著录的收入《江南制造局丛书》中的《爆药纪要》的刊刻时间。
    4 《临阵伤科捷要》一书可能是晚清翻译过来的第一部军事医学著作。
    5 王扬宗认为,该书不迟于1898年刊。见《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第12页。
    铩? 《中国兵书总目》,第294页。
    2[美]欧泼登撰,[美]林乐知、(清)瞿昂来同译:《列国陆军制》“意大利全军”,江南制造局1889年刻本,第70页。
    3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14页。
    4 参见《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第8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选:《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上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版,第147页;《中国近代史词典》,第433页;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页;《江苏翻译出版史略》,第152页注③。
    铩?(清)徐维则编:《东西学书录》,1899年石印本,第10页。
    2 《列国陆军制》“意大利全军”,第64页。
    3 同上,第71页。
    4 同上,第74页。
    5 同上,第76页。
    6 《列国陆军制》“俄国全军”,第101页。
    铩? 《列国陆军制》“俄国全军”,,第103-104页。
    2 同上,第104页。
    3 同上,第106页。
    4 同上,第111页。
    5 《列国陆军制》“奥国军制”,第104页。
    6 同上,第104-105页。
    7 同上,第111页。
    8 同上,第112页。
    9 同上,第113-114页。
    10 同上,第114页。
    铩? 《列国陆军制》“奥国军制”,第121页。
    2 同上,第122页。
    3 同上,第122-123页。
    4 同上,第127页。
    5 《列国陆军制》“德国全军”,第130页。
    6 同上,第147页。
    7 同上,第148页。
    8 同上,第153页。
    9 同上,第167页。
    10 同上,第168页。
    11 《列国陆军制》“法国全军制”,第170页。
    铩? 《列国陆军制》“法国全军制”,第171-172页。
    2 同上,第172页。
    3 同上,第177页。
    4 同上,第188页。
    5 《列国陆军制》“英国全军”,第189页。
    6 同上,第193页。
    7 同上,第205页。
    8 同上,第206页。
    9 《西学通考》卷十六《西学考》“兵政类”,第50页。
    10(清)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冬质学会用时务报馆本重校本,第14页。
    11 《东西学书录》,第10页。
    12 佚名撰:《尊经阁藏书目》(此据《渐西村舍丛书》本排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页。
    铩?(清)朱鼎甫、廖廷相:《广雅书院藏书目录七卷》,广雅书局1901年版。转引自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第76页。
    2 1913年3月27日柏文蔚(安徽都督)函,二史馆馆藏陆军部档案。转引自李琴芳:《清末民初的上海制造局(上海兵工厂)考述》,《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11页。
    3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21页。
    4 同上。
    5 《变法通议》,第193页。
    6(清)梁启超:《康有为传》,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四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9页。
    7 黎难秋:《我国早期的兵工专业情报翻译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情报科学》1982年第3期,第65页。熊月之在《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一文第515页中也持此说,认为:“徐维则的《东西学书录》收录兵政书籍41种,其中29种为江南制造局所出。”
    铩?(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九”,见《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79页。
    2 《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第283页。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冯天瑜误把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这几种水师译著当作上海广方言馆的译书了。虽然1869年上海广方言馆并入制造局,与翻译馆同处一楼,二馆所聘外国人颇多交叉,如美国人林乐知、金楷理,英国人傅兰雅均被二馆所聘,但是二馆聘任他们的身份并不相同,广方言馆聘来是做教习,而翻译馆聘来是做译员。
    铩? 《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第26页。
    2(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八册)“文学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033页。
    3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第65页。
    铩? 关于王韬其人及其著作的研究,目前有相当的成果可资利用。据笔者初步统计,著作有Poul A.Cohen:Wang Tao'sPerspective on a changing Worl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1974.)、朱传誉主编:《王韬传记资料》、姚海奇:《王韬的政治思想》(文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方行著,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王韬年谱》、《王韬评传》(忻)、《王韬评传》(张)、[美]柯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等;论文自1934年谢兴尧在《国学季刊》第4卷第1号上发表《王韬上书太平天国事考》一文以来,有200多篇。
    2 《王韬年潜》,第106-107页。
    3(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4 《王韬评传》(忻),第236页。
    5 吴静山:《王韬事迹考略》,见《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36年版,第688页。
    6 《王韬评传》(忻),第236页。
    7 《弢园老民自传》,第5页。
    铩? 朱政惠、李江涛:《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回顾》,《史林》2004年第5期,第23页。
    2 《弢园文录外编》(2002)卷八《法国图说·序》,第188页。
    3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类似这样的错误看法并非肇始于21世纪,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就有,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新闻知识》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新闻学简明词典》均认为《普法战纪》系王韬在国外游历时所写,而且这种错误的看法在当时就被人质疑过,如马艺在其《关于王韬的<普法战纪>》(《新闻研究资料》1987年第1期)一文中就对此说进行了指正和批驳,遗憾地是,该文对此书的编撰过程也没有进行清楚的交代。
    4 《王韬评传》(忻),第103页。
    5 《弢园文录外编》(2002)卷八《法国图说·序》,第189页。
    铩? 《弢园文录外编》(2002)卷八《法国图说·序》,第189页。
    2 《王韬年谱》,第100页。
    3 萧永宏:《<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84页。
    4(清)王韬著,陈尚凡、任光亮校点:《扶桑游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2页。
    5 张宗良,字芝轩,广东南海人,年青时就读香港保罗书院,精通西文,热衷时务,明于欧洲形势,能见其大,很早就对中外交涉发表过颇有见地的意见,著有《驭外刍言》一书,曾由王韬修改后上陈丁日昌备考。1870年至1872年6月间担任《香港近事编录》主笔。1872年6月,港英政府公开招考华民政务司书吏,张宗良名列12位应试者中之第一名。此后,张宗良离任《香港近事编录》主笔,供职于港府华民政务司。后来先后随清廷驻日公使何如璋、黎庶昌出使日本,任翻译官,时间分别在光绪三年十一月一日至光绪六年十月廿九日、光绪八年一月一日至三月廿五日。此后不久,又去了美国,具体情况不详。参见《扶桑游记》第182页、夏良才《王韬与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中国人物》(第三辑),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第101页、《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第169页、王宝平《清末驻日外交使节名录》(见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中日关系史论考》,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2-243页、《<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第184-185页。
    6(清)张宗良:《普法战纪·张序》,1873年中华印务总局活字板排印本[以下简称为《普法战纪》(1873)],第19页。
    7 同上。
    8 即1870年11月,具体推算参看《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第169页。
    9 《普法战纪·张序》(1873),第19页。
    10(清)王韬:《普法战纪·凡例》(1873),第3页。
    11 同上,第2页。
    12 同上,第3页。
    13 同上,第2页。
    14 同上。
    15 《王韬评传》(张),第129页。
    16 陈蔼廷,名言,字慎于,广东新会人,精于西国之语言文字。1856年登上香港岛,初为巡理府(即今裁判司署)书吏,1871年3月被《孖刺西报》聘为副主笔并司翻译事务,同年11月创刊《中外新闻七日报》,(第二年改出3版,定名《华字日报》),由他主持,直至1878年4月8日他出任古巴领事为止。西学之长,当时允推巨擘。参见《普法战纪·凡例》(1873)第3页、《王韬与中西文化交流》第101页、《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第169页。
    17 《普法战纪·凡例》(1873),第3页。
    18 同上。
    铩? 《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第170页。
    2 同上。
    3 《普法战纪·凡例》(1873),第3页。
    4 同上,第2页。
    5 同上。
    6 同上。
    7 《王韬年谱》,第107页。
    8 《普法战书出售》,见同治癸酉(1873年)十一月十九日第五百廿二号《申报》,第5页。
    9 《王韬年谱》,第164页。
    10 同上,第167页。
    11 《普法战纪·凡例》(1873),第2页。
    12 《普法战纪·张序》(1873),第19-20页。
    13(清)王韬:《普法战纪·前序》(1873),第1页。
    14 《王韬评传·附录三》(忻),第246页。
    铩? 因为无从得知该重刻本所依据的版本是1886年的弢园王氏刻本还是1895年的弢园王氏铅印本,所以,为了便于下面的讨论,暂将该重刻本视作一个版本罗列于此。
    2 刘声木:原名刘体信,字述之,后改名声木,字十枝。安徽庐江人,生于1878年。清四川总督刘秉璋第三子。光绪末,分省补用知府,箭分山东,每遇实授,辄辞不就。入民国后,一意著述。1950年,任上海文史馆馆员,1959年病逝。见(清)刘声木撰,刘笃龄点校:《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前言》,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页。
    3 见《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第201页。
    4 《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第169页。
    铩? 笔者认为此删改有乖初刻本之原意。
    铩? 经查1897年弢园王氏重刻本的正文内容知,前十四卷均列有张宗良的名字,故认为此记作“十卷以前”误。
    2 《普法战纪》卷一,第25页。
    3(清)王韬等:《普法战纪》卷一,1897年弢园王氏重刻本[以下简称为《普法战纪》(1897)],第26页。
    4 同上,第25页。
    5 同上,第44页。
    6 《普法战纪》(1897)卷二,第1页。
    7 同上,第20-23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35-36页。
    2 同上,第36-37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37页。
    2 同上,第37-38页。
    3 同上,第38-39页。
    4 《普法战纪》(1873)卷十一,第37页。
    5 《普法战纪》(1873)卷九,第24页。
    6 《普法战纪》(1873)卷二,第2-20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十一,第37页。
    2 《普法战纪》(1873)卷二,第62页。
    3 同上,第62页。
    4 《普法战纪》(1873)卷十四,第11页。
    5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41-42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二,第62页。
    2 同上。
    3 《普法战纪》(1873)卷十四,第11页。
    4 《普法战纪》(1873)卷二,第62页。
    5 同上,第63页。
    6 同上。
    7 同上。
    8 《普法战纪·凡例》(1873),第2页。
    9 《普法战纪·图》(1897),第4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三,第12页。
    2 《普法战纪》(1873)卷四,第13页。
    3 《普法战纪》(1873)卷九,第9-10页。
    4(清)王韬:《瀛壖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24页。
    5 《普法战纪》(1873)卷二,第61页。
    6 同上,第61-62页。
    7 《普法战纪》(1873)卷五,第7页。
    8 同上,第22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五,第8页。
    2 同上。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18-20页。
    2 同上,第27-28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28-29页。
    2 同上,第29页。
    3 同上,第32页。
    4 同上。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33-34页。
    2 《普法战纪》(1873)卷二,第26-27页。
    3 “军歌”一词的含义大致有二:一是指进行曲式的队列歌曲;二是泛指一切军事题材的歌曲。见唐诃:《我国现代军歌之形成》,《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第43页。
    4 忻平:《王韬与近代中国的法国史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1期,第168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21页。
    2 同上。
    3 同上。
    4 同上。
    5 《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第253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22页。
    2 同上。
    3 同上。
    4 同上。
    5 姜德昌、吴疆:《马克骑士--再度崛起的德意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姜德昌、吴疆在该书中还对该军歌的作者进行了介绍,说他“1798年4月2日生于沃尔夫斯堡的法勒斯莱本。1841年他创作这首歌时正担任布勒斯劳大学德国语言和文学教授。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卡尔斯巴德决议贯彻全国,他因这首歌而被解除教授职务,被作为‘蛊惑者'而受到迫害。”
    6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21页。
    7 按:梁启超最早是将《饮冰室诗话》刊载在了1902年的《新民丛报》上。
    8(清)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7页。
    9 《饮冰室诗话》,第37页。。
    10 卢凤阁:《普法战史·序》,见[苏]多马舍夫斯基著,吴保泰译:《普法战史》,重庆陆军大学1944年版,第6页。
    铩? 张明凯:《战史与兵学》(上),国防部史政局1971年版,第43页。
    2 张明凯:《战史之蒐编研究与运用》,见《中华学术与现代文化丛书》第四册《战史论集》,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第573页。
    3 《<普法战纪>:最早由中国人编译的欧洲战争史》,第82页。
    4 《普法战纪》(1873)卷二,第61页。
    5 同上。
    6 同上。
    7 同上,第61-62页。
    8 《普法战纪》(1873)卷五,第22页。
    9 同上。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三,第49页。
    2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44页。
    3 同上,第40-41页。
    4 同上,第41页。
    5 同上,第41-44页。
    6 同上,第44页。
    7(清)王韬:《普法战纪·后序》(1873),第6页。
    8(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卷上《始计篇》,见《四部丛刊初编》子部《孙子集注》(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江南图书馆藏明嘉靖刊本缩印),第3页。
    9 《普法战纪·前序》(1873),第1页。
    10 同上。
    11 《普法战纪》(1873)卷二,第63页。
    12 《普法战纪·前序》(1873),第3页。
    13 同上。
    14 《普法战纪》(1873)卷十,第27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十,第27页。
    2 同上。
    3 《普法战纪》(1873)卷十四,第32-33页。
    4 《普法战纪·前序》(1873),第1页。
    5 《普法战纪·凡例》(1873),第4-5页。
    6 《普法战纪·后序》(1873),第6页。
    7 《普法战纪·前序》(1873),第5页。
    8 同上。
    9 同上,第4页。
    10 同上,第5页。
    11 同上。
    12 同上。
    铩? 徐松巍:《论19世纪外国史地研究及其主要成就》,《河北学刊》1999年第5期,第103页。
    2 《普法战纪》(1873)卷十,第22页。
    3 《普法战纪·前序》(1873),第5页。
    4 《普法战纪》(1897)卷二十,第36页。
    5 《普法战纪》(1873)卷十四,第42-43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十四,第41-43页。
    2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3(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卷二十五《名臣·林文忠公事略》,见《四部备要·史部》,上海中华书局据原刻本校刊本,第332页。
    4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32-35页。
    铩? 《普法战纪》(1873)卷九,第10页。
    2 《<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第185页之注③。
    3 马艺:《谈谈王韬的<普法战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第78页。
    4(清)陈桂士:《普法战纪·陈序》(1873),第12页。
    5 《普法战纪·张序》(1873),第20页。
    6 《普法战纪·陈序》(1873),第12页。
    7 同上。
    铩? 《普法战纪·邹序》(1873),第15页。
    2 同上。
    3 同上,第16页。
    4 同上。
    5(清)洪士伟:《遯窟谰言·前序》,见(清)王韬:《遯窟谰言》,1880年铅印本,第1页。
    6 同上。
    7(清)钱振:《遯窟谰言·题词》,第1页。
    8(清)黄怀珍:《遯窟谰言·序》,第5页。
    9(清)黄怀珍:《瀛壖杂志·序》,见《瀛壖杂志》(1988),第4-5页。
    10 该书情况不详。
    11(清)林庆铨:《瀛壖杂志·弁语》(1988),第6页。
    12(清)林昌彝:《瓮牖馀谈·序》(1873年),见(清)王韬著、陈戍国点校:《瓮牖馀谈》,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页。
    13(清)林昌彝:《瓮牖馀谈·序》,第1页。
    14(清)缕馨仙史:《瓮牖馀谈·序》(1875年),第3页。
    15 汪叔子编:《文廷式集》卷九《丙子日记(一)》,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55-1056页。
    16 《王韬年谱》,第149页。
    17(清)龚心铭:《普法战纪·序》(1897),第1-2页。
    铩?(清)龚心铭:《普法战纪·序》(1897),第1-2页。
    2 谢俊美:《光绪皇帝的宫廷读书生活》,《历史教学问题》1986年第6期,第25页。
    3 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五册),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781页。
    4 同上,第2782页。
    5(清)谭献著,范旭仑、牟晓朋整理:《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6 同上,第66-67页。
    7 同上,第66页。
    8 《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第170页。
    9(清)李光廷辑:《普法战纪辑要》,真州张允顗1913年重修《榕园丛书》乙集,第5页。
    10 《普法战纪辑要·跋》,第48页。
    11 同上。
    12 同上。
    13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22页。
    14 《普法战纪辑要》卷一,第17页。
    15 《普法战纪》(1873)卷一,第25页。
    铩? 《普法战纪辑要》卷一,第19页。
    2 《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第176页。
    3 黄嬿婉:《<西学三通>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页
    4 《读西学书法》,第7页。
    5(清)唐才常:《觉颠冥斋内言》,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三十三辑(327),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第12页。
    6 《(增版)东西学书录》,第317页。
    7 段怀清:《苍茫谁尽东西界--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纪>读解》,《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37页。
    8[日]增田涉著、李永炽译:《王韬试论》,见《大陆》杂志(台北)第34卷第2期。转引自《王韬与中西文化交流》,第101页。
    9 《王韬评传》(吕),第6页。
    10 阚家宁:《王韬的日本之行》,《历史教学》1995年第8期,第49页。
    铩? 《扶桑游记》,第314页。
    2 同上,第175页。
    3 同上,第311页。
    4 《王韬与中西文化交流》,第101页。
    5 《扶桑游记》,第312页。
    6 《王韬评传》(张),第137-138页。
    7 汪向荣:《中国的近代化与日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4页。
    铩?(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卷八《治历疏稿二·历书总目表》,中华书局1963年版[以下简称“《徐光启集》(1963)”],第374页。
    2 季羡林:《<中国翻译词典>序》,见《中国翻译词典》,第2页。
    3(清)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1896年“慎始基斋丛书”本,第1页。
    铩?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探论》,第377页。
    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一),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版,第8页。
    3(清)张之洞:《书目答问》,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6页。
    4 《傅兰雅与江南制造局的译书》,第10页。
    5 按:疑即《克虏伯炮弹造法》。
    6 按:疑即《(克虏伯)饼药造法》。
    7 按:疑即《格林炮操法》。
    铩? 《尊经阁藏书目》,第19-23页。
    2(清)冯国士、(清)葛道殷:《操练洋枪浅言》(附表),见葛士濬辑:《清朝经世文续编》卷一百九“洋务九”,第十三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第2928-2934页。
    3(清)葛道殷:《用炮要言》,见《清朝经世文续编》卷一百九“洋务九”,第2935-2938页。
    4 《操练洋枪浅言》(附表),见《清朝经世文续编》,第2934页。
    铩? 龙门书院:1865年由巡道丁日昌创设,后来又由继任者应宝时踵成之。1876年巡道冯焌光添建学舍十间。1887年购亭桥西张氏屋,为院长燕息之所,颜曰“龙门精舍”。1904年改书院为师范学校。见吴馨等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卷九“学校上”,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639页;周振鹤:《晚清上海书院西学与儒学教育的进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38页。
    2 《己丑格致书院课艺》“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春季超等第一名),第11-13页。
    3 同上,第13-14页。
    4 《己丑格致书院课艺》“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春季超等第二名),第6页。
    5 《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第65页。
    6 《上海县续志》卷九“学校上”,第640-641页。
    铩?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第13页。
    2 《科学翻译与西方工艺技术在我国的传播》,第40页。
    3 《江南制造局主要军用物品生产数量表》,见《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第293页。
    4 《上海通史》第6卷《晚清文化》,第139页。
    5 《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第102页。
    6 宫中电报档:《电谕北洋大臣李鸿章将<营垒图说>等书发交各营学习》(1894.10.4),见《中日战争》第1册,第298页。
    铩?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第297页。
    2(清)佚名撰:《北洋海军章程稿》第二册“官制”,清光绪间抄本,第2页。
    3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编:《北洋海军章程·原奏》,1888年铅印本,第2页。
    4 《上海通史》第6卷《晚清文化》,第139页。
    5 《从兵书刊刻看中国近代军事思潮》,第68页。
    铩?、[奥]阿达尔美阿撰,李凤苞等译:《海战新义》,天津机器局1885年铅印本。
    2、阿英编著:《中日战争文学集》,北新书局1948年版。
    3、(英)艾伯特·西顿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苏德战争(1941-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
    4、(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纂:《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Bennett,Adrian A.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nineteenth-century China(《傅兰雅译著考略》),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67.
    6、宝成关:《18世纪清政府禁教政策的确立与实施》,《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
    7、宝鋆等修:《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六十二辑(611),台湾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
    8、《北京出版史志》编辑部编:《北京出版史志》第3辑,北京出版社1994年版。
    9、Cohen,Paul A.Wang Tao's Perspective on a Changing World.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10、蔡云万:《蛰存斋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1、(明)曹飞辑:《火攻阵法》,1623年刻本。
    12、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见三联书店编:《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版。
    13、陈旭麓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铩?4、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5、陈亚兰:《沟通中西天文学的汤若望》,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五册),中华书局1997年版。
    17、陈玉堂编著:《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全编增订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8、陈洙等编:《江南制造局译书提要》,1909年铅印本。
    19、程索红编:《中国历代兵书集成》,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20、池子华:《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Dagenais,Ferdinand.John Fryer's Calendar:Correspondence,Publications,andMiscellaneous Papers--with Excerpts & Commentary,The 3rd version(manuscript),1999.
    22、戴逸、林言椒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3、第一历史档案馆存:《军机处录副奏折补遗》,缩微胶片9378卷,31号。
    24、(清)丁日昌:《抚吴公牍》,南洋官书局1909年石印本。
    25、杜石然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科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6、段怀清:《苍茫谁尽东西界--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纪>读解》,《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7、[苏]多马舍夫斯基著,吴保泰译:《普法战史》,重庆陆军大学1944年版。
    28、[德]恩斯特·斯托莫著,[德]达素彬等译:《“通玄教师”汤若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9、樊洪业、王扬宗:《西学东浙:科学在中国的传播》,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30、范中义等著:《明代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方行著,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中华书局1987年版。
    32、[法]费赖之著,冯承钧译:《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版。
    铩?3、[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4、(清)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5、(清)冯国士、(清)葛道殷:《操练洋枪浅言》(附表),见葛士濬辑:《清朝经世文续编》,第十三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
    36、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中华书局2004年版。
    37、(明)冯璋:《冯养虚集》,见陈子龙等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38、冯佐哲:《清代康雍乾三帝对西方传教士态度的若干考察》,见朱维铮主编:《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9、[英]傅兰雅口译、(清)华蘅芳笔述:《防海新论》,1873年江南制造局刊本。
    40、[英]傅兰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见张静庐辑:《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群联出版社1954年版。
    41、傅琰、汪广仁:《徐建寅的译著与西方近代技术的引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2、(清)葛道殷:《用炮要言》,湖北官书处1895年刻《兵书三种》本。
    43、(清)葛道殷:《用炮要言》,见葛士濬辑:《清朝经世文续编》,第十三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影印本。
    44、(清)龚振麟:《铸炮铁模图说》,见魏源撰,陈华等校注:《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
    45、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6、顾廷龙:《清代硃卷集成》(55),台湾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
    47、顾卫民:《中国的汤若望介绍与研究的回顾(1799-1992)》,见朱维铮主编:《基督教与近代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8、(清)顾燮光撰:《译书经眼录》,见(清)王韬等编:《近代译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49、顾一群等:《徐建寅的军事译著与军事思想》,见汪广仁主编:《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关捷、王若、辛欣编著:《史鉴--甲午战争研究备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铩?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52、郝秉键,李志军:《19世纪晚期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明)何汝宾:《兵录》,1632年刻本,见《四库禁毁书丛刊》子部,第9册。
    54、[日]贺忠良改订及增补,刘鸿恩校订,崔作模覆校:《(改订增补)战法学》,北洋武备翻译局1906年铅印本。
    55、洪弃生:《寄鹤斋选集》,见《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八辑(158),大通书局1984年版。
    56、胡道静:《孙元化著述目》,见薄树人主编:《中国传统科技文化探胜--纪念科技史学家严敦杰先生》,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7、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8、黄明:《江南制造局译书史浅探》,《图书馆杂志》1986年第2期。
    59、黄明光:《明代科举制度对军事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2期。
    60、黄顺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探论》,岳麓书社2005年版。
    61、黄嬿婉:《<西学三通>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62、黄一农:《红夷大炮与明清战争--以火炮测准技术之演变为例》,《清华学报》1996年第1期。
    63、(明)黄虞稷撰,瞿凤起、潘景郑整理:《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64、黄育芳:《清末广雅书院变迁分析》,《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
    65、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6、霍有光:《西安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67、贾珺:《1815-1914年英国海权特点分析》,《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68、姜德昌、吴疆:《马克骑士--再度崛起的德意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9、姜鸣:《晚清海防思想研究》,见吴信忠、张云主编:《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和军队建设》(第二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0、姜鸣编著:《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860-1911》,三联书店1994年版。
    铩?1、阚家宁:《王韬的日本之行》,《历史教学》1995年第8期。
    72、[德]康贝撰,(清)李凤苞译:《陆操新义》,1883年石印“闻政汇编”本。
    73、(清)康有为撰,姜义华等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4、[美]柯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5、兰秀英:《经武秘要九种三十六卷提要》,见阳海清主编:《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6、黎难秋:《我国早期的兵工专业情报翻译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情报科学》1982年第3期。
    77、黎难秋:《科学翻译与西方工艺技术在我国的传播》,《中国科技翻译》1992年第3期。
    78、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9、李斌:《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弹道学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3期。
    80、李斌:《清代传统兵学的衰落与“师夷制夷”战略思想的形成》,《故宫博物馆院刊》2002年第3期。
    81、(清)李光廷辑:《普法战纪辑要》,真州张允顗1913年重修《榕园丛书》乙集。
    82、(清)李翰章编篡,李鸿章校勘:《(足本)曾文正公全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3、(清)李鸿章等编译:《枪炮操法图说》,1871年刻本。
    84、李华珍:《晚清驻欧使节与海军近代化》,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85、李建忠:《明末清初吸收西方文化的历史启示》,《桂海论丛》1994年第4期。
    86、李康化:《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7、李兰琴:《汤若望传》,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88、李琴芳:《清末民初的上海制造局(上海兵工厂)考述》,《军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
    89、李权时、皮明庥主编:《武汉通览》,武汉出版社1988年版。
    90、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 晚清“洋务”热透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1、李孝聪:《读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一书所想》,见《北大史学》 第8辑(2001年)。
    铩?2、(清)李逊之著,中国历史研究社编:《三朝野记》,上海书店1982年据神州国光社1951年版复印。
    93、李亚舒、黎难秋等编:《中国科学翻译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4、(清)李元度:《敬陈海防疏》,见陈忠倚辑:《清朝经世文三编》,第十五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
    95、(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见《四部备要·史部》,上海中华书局据原刻本校刊本。
    96、(明)李之藻:《为制胜务须西铳敕乞速取疏》,见惠主教著:《增订徐文定公集》,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1933年版。
    97、李志军:《西学东渐与明清实学》,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
    98、[意]利玛窦、[比]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
    99、(清)梁启超:《读西学书法》,1896年“慎始基斋丛书”本。
    100、(清)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冬质学会用时务报馆本重校本或1896年“慎始基斋丛书”本。
    101、(清)梁启超:《康有为传》,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四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
    102、(清)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03、(清)梁启超著,何光宇评注:《变法通议》,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04、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5、林文照、郭永芳:《明末一部重要的火器专著--<西法神机>》,《自然科学史研究》1987年第3期。
    106、刘传标编纂:《中国近代海军职官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7、刘鸿亮:《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108、(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见王云五主编:《十通》第十种,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109、刘庆、皮明勇:《军事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0、刘善章:《如何评价近代中德关系》,见刘善章、周荃主编:《中德关系史文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111、刘申宁:《从兵书刊刻看中国近代军事思潮》,《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
    112、刘申宁:《中国兵书总目》,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3、(清)刘声木撰,徐天祥点校:《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黄山书社1989年版。
    铩?14、(清)刘声木撰,刘笃龄点校:《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年版。
    115、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16、刘学照、孙邦华:《傅兰雅在西学传播中的贡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总第21卷(1990年)。
    117、刘永生主编:《牛津人的辉煌》,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8、刘正伟:《督抚与士绅--江苏教育近代化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9、卢嘉锡总主编,席龙飞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0、[英]马戛尔尼著、刘复译:《乾隆英使觐见记》,中华书局1927年版。
    121、[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2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123、马艺:《谈谈王韬的<普法战纪>》,《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5期。
    124、马艺:《王韬和<普法战纪>》,《历史教学》1986年11期。
    125、马艺:《关于王韬的<普法战纪>》,《新闻研究资料》1987年第1期。
    126、[美]麦尼尔著,倪大昕、杨润殷译:《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127、麦倩芳:《黄胜:近代出版业先驱》,《中山日报·文化中山》2004年6月23日,第3456期。
    128、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
    129、茅海建:《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0、倪学德:《略论明清之际的西学输入》,《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31、[美]欧泼登撰,[美]林乐知、(清)瞿昂来同译:《列国陆军制》,江南制 造局1889年刻本。
    铩?32、欧阳琛、方志远:《明末购募西炮葡兵缘由考》,见赵春晨、何大进、冷东主编:《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3、欧阳跃峰:《人才荟萃--李鸿章幕府》,岳麓书社2001年版。
    134、潘吉星:《明清时期(1640-1910)化学译作书目考》,《中国科技史料》1984年第1期。
    135、皮明勇、刘庆:《清军陆战战术演变》,《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36、皮明勇:《德国与晚清军事变革》,《军事历史》1990年第3期。
    137、皮明勇:《甲午战争前对西方海军建设理论和情况的译介及其影响》,《军事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138、皮明勇:《洋务运动时期引进西方海战理论情况述论》,《军事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39、皮明勇:《海权论与清末海军建设理论》,《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40、皮明勇:《晚清海战理论及其对甲午海战的影响》,《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141、皮明勇:《关注与超越--中国近代军事变革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2、(明)戚继光著,邱心田校释:《练兵实纪》,中华书局2001年版。
    143、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4、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的历史启示》,《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45、[德]乔伟、李喜所、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的近代化》,《南开学报》1999年第3期。
    146、[德]乔伟、李喜所、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中国的近代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47、乔志强编:《义和团在山西地区史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48、汝信主编:《中国工人阶级大百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
    铩?49、Spence.Jonathan.To Change China:Western Advisers in China,1620-1960(《改变中国:在华的西方顾问》).New York:Penguin Books,1980.
    150、上官绪智:《中国军事学史研究的缺憾及对策》,《军事历史》2004年第5期。
    151、《上海百年名楼·名宅》编撰委员会编:《上海百年名楼》,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152、上海市崇明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崇明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53、上海市卢湾区志编纂委员会编:《卢湾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154、上海书店1982年据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全套原报缩印之《申报》。
    155、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56、(明)沈德符撰,侯会选注:《万历野获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157、(明)沈国元:《两朝从信录》,见王有立主编:《中华文史丛书》之十,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版。
    158、沈克尼:《近代我国军事地理研究方法管窥》,《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159、(清)沈翼机等:《浙江通志》,台湾华文书局1967年影印版。
    160、盛邦和:《黄遵宪史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61、施春煜:《江南制造局技术引进及其工业技术体系的建构》,苏州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162、[德]施丢克尔:《十九世纪的德国与中国》,三联书店1963年版。
    163、施渡桥:《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64、施渡桥:《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军事历史》1996年第3期。
    165、施渡桥:《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6、(清)施在钰:《防海节要》,1884年重刊本。
    167、史春林:《清末海权意识的初步觉醒》,《航海》1998年第1期。
    168、史滇生:《中国近代海防思想论纲》,《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69、舒厚璲:《慈溪庄桥舒氏宗谱》,慈溪试墨堂1928年木活字本。
    170、[英]斯蒂芬·F·梅森著,周煦良、全增嘏等译:《自然科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171、宋海龙:《论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72、苏志良:《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173、孙邦华:《丁韪良与傅兰雅比较论》,见章开沅、马敏主编:《基督教与中国文 化丛刊》第六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铩?74、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75、孙殿起:《贩书偶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76、孙广德:《晚清传统与西化的争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7、孙立峰:《晚清编译德国军事著作活动考评》,《德国研究》2007年第2期。
    178、孙瑞芹编,黄光域等订:《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9、(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见《四部丛刊初编》子部《孙子集注》,上海商务印书馆据江南图书馆藏明嘉靖刊本缩印。
    180、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上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81、(明)孙元化:《西法神机》,1902年刻本。
    182、谭绍兴等译注:《近代名人日记选译》,巴蜀书社1997年版。
    183、(清)谭献著,范旭仑、牟晓朋整理:《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4、[德]汤若望授,(明)焦朂纂:《火攻挈要》,1643年刻本或《海山仙馆丛书》本或1841年刻本。
    185、(清)唐才常:《觉颠冥斋内言》,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三十三辑(327),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年版。
    186、唐诃:《我国现代军歌之形成》,《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
    187、(清)佟国器:《军器归营制造疏》,见贺长龄辑:《清朝经世文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188、(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189、Vath,Alfons S.J.(魏特)著,杨丙辰译:《汤若望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49年版。
    190、(清)汪康年:《汪穰卿笔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91、汪林茂:《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192、汪叔子编:《文廷式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铩?93、汪向荣:《中国的近代化与日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4、汪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二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195、(清)汪仲洋:《铸炮说》,见魏源撰,陈华等校注:《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
    196、王宝平:《清末驻日外交使节名录》,见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中日关系史论考》,中华书局2001年版。
    197、王冰:《勤敏之士--南怀仁》,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8、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版。
    199、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00、王俯民编著:《民国军人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201、(清)王国维:《观堂集林》,见《王国维遗书》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版。
    202、王红霞:《傅兰雅的西书中译事业》,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203、王宏斌:《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04、王建辉:《近代出版的群体研究》,《江汉论坛》1999年第4期。
    205、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06、王庆祥:《溥仪交往录》,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207、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总第1期(1969年)。
    208、(清)王韬等:《普法战纪》,1873年中华印务总局活字板排印本或1897年弢园王氏重刻本。
    209、(清)王韬:《弢园尺牍》,1887年大文书局铅印本。
    210、(清)王韬:《(?)窟谰言》,1880年铅印本。
    211、(清)王韬辑:《己丑格致书院课艺》,1889年弢园选印本。
    212、(清)王韬著,陈尚凡、任光亮校点:《扶桑游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3、(清)王韬著、陈戍国点校:《瓮牖馀谈》,岳麓书社1988年版。
    214、(清)王韬著,陈戍国点校:《瀛壖杂志》,岳麓书社1988年版。
    215、(清)王韬:《瀛壖杂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16、(清)王韬:《弢园老民自传》,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7、(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218、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3期。
    铩?19、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中国科技史料》1995年第2期。
    220、王扬宗:《赫胥黎<科学导论>的两个中译本--兼谈清末科学译著的准确性》,《中国科技史料》2000年第3期。
    221、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2、王兆春:《兵录提要》,见任继愈:《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技术》(分册5),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23、王兆春:《西法神机提要》,见任继愈:《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技术》(分册5),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24、王兆春:《中国历代兵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25、王兆春:《速读中国古代兵书》,蓝天出版社2004年版。
    226、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27、(清)魏源:《圣武记》,国学整理社1936年版。
    228、(清)魏源撰,陈华等校注:《海国图志》,岳麓书社1998年版。
    229、(清)魏源:《魏源全集》,岳麓书社2004年版。
    230、(清)魏允恭编:《江南制造局记》,1905年宝善书局石印本。
    231、(明)温纯:《温恭毅集》,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288册。
    232、文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五十六辑(551),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版。
    233、(清)文廷式等:《中日甲午战争》,广文书局1981年版。
    234、吴桂龙:《王韬思想发展探微--读<普法战纪>》,《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8年第1期。
    235、吴静山:《王韬事迹考略》,见《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书店1936年版。
    236、吴馨等修,姚文枏等纂:《上海县续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237、夏良才:《王韬与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中国人物》(第三辑),重庆出版社1986年版。
    238、厦门大学历史系《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编写组:《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39、萧永宏:《<香港近事编录>史事探微--兼及王韬早期的报业活动》,《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40、谢俊美:《光绪皇帝的宫廷读书生活》,《历史教学问题》1986年第6期。
    241、谢兴尧:《王韬上书太平天国事考》,《国学季刊》第4卷第1号(1934)。
    铩?42、辛元欧:《中国近代船舶工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43、忻平:《王韬评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44、忻平:《王韬与近代中国的法国史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1期。
    245、熊文华:《英国科技翻译家傅兰雅》,见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8辑),中华书局2004年版。
    246、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7、熊月之:《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
    248、熊月之、张敏:《上海通史》第6卷《晚清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49、(明)徐光启:《再陈一得,以裨庙胜疏》,见惠主教著:《增订徐文定公集》,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1933年版。
    250、(明)徐光启:《控陈迎铳事宜疏》,见惠主教著:《增订徐文定公集》,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1933年版。
    251、(明)徐光启:《丑虏暂东,绸缪宜亟,谨述数言,以备战守疏》,见惠主教著:《增订徐文定公集》,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1933年版。
    252、(明)徐光启:《西洋神器既见其益,宜尽其用疏》,见惠主教著:《增订徐文定公集》,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1933年版。
    253、(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
    254、(清)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第八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255、(清)徐世昌编,闻石点校:《晚清簃诗汇》,中华书局1990年版。
    256、徐松巍:《论19世纪外国史地研究及其主要成就》,《河北学刊》1999年第5期。
    257、徐泰来主编:《中国近代史记1840-1919》(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58、(清)徐维则编:《东西学书录》,1899年石印本
    259、(清)徐维则辑、(清)顾燮光补辑:《(增版)东西学书录》,见(清)王韬等编:《近代译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260、徐新照:《从<西法神机>与<火攻挈要>看明末对铳炮弹道学的认识》,《历史档案》2002年第1期。
    261、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1949年版。
    262、徐宗泽:《明末清初灌输西学之伟人》,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五十六辑(555),台湾文海出版社1970年。
    263、许保林:《中国兵书通览》,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264、(明)许大受:《圣朝佐辟》,见夏瑰琦编:《圣朝破邪集》卷四,香港建道神 学院1996年版。
    铩?65、许二斌:《14-17世纪欧洲的军事革命与社会转型》,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266、许洁、石云里:《庞迪我、孙元化<日晷图法>初探--兼论牛津本<天问略>中的三种晷仪》,《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67、(清)薛福成:《赠陈主事序》,见(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68、薛顺生编著:《回眸苏州河畔建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9、(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见王有立主编:《中华文史丛书》之十三,台湾华文书局1968年版。
    270、闫俊侠:《一本虽薄却重的晚清出洋大臣日记--浅谈李凤苞及其<使德日记>》,《兰州学刊》2006年12期。
    271、颜普元:《教育以人为本: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回眸与思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2、杨恒:《<陆操新义>探析》,《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第4期。
    273、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海洋出版社2005年版。
    274、姚海奇:《王韬的政治思想》,文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1年版。
    275、姚崧龄:《影响我国维新的几个外国人》,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276、(清)姚莹:《中复堂全集·东溟文后集》,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第六辑(52),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277、叶恭绰:《矩园余墨》,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8、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第一卷),华文出版社2002年版。
    279、(清)佚名撰:乾隆《江南通志》,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511册。
    280、(清)佚名撰:《西学通考》,长沙1897年刻本。
    281、(清)佚名撰:《北洋海军章程稿》,清光绪间抄本。
    282、佚名撰:《明末西洋火器传入中国之背景与影响》,1945年抄本。
    283、佚名辑:《中日战争资料》,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正编》第四辑(35),台湾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
    284、佚名撰:《尊经阁藏书目》(此据《渐西村舍丛书》本排印),中华书局1985年版。
    285、尹晓冬:《火器论著<兵录>的西方知识来源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 第2期。
    铩?86、尹晓冬:《明末清初几本火器著作的初步比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87、于汝波、刘庆:《中国历代战略思想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8、(清)俞樾撰,吴恒书并篆盖:《皇清诰授荣禄大夫、二品顶戴、三品卿衔、记名海关道李公墓志铭》,见崇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崇明县档案局(馆)合编:《李凤苞--清末崇明籍外交官》,2005年版。
    289、虞晓波:《李鸿章军事教育思想初探》,《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2期。
    290、袁南生:《近现代名人名联品鉴》,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291、曾景春:《福建沿海明清火炮考察》,《华侨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292、[日]增田涉著、李永炽译:《王韬试论》,见(台北)《大陆》杂志,第34卷第2期。
    293、张增一:《江南制造局的译书活动》,《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3期。
    294、张明凯:《战史与兵学》(上),国防部史政局1971年版。
    295、张明凯:《战史之蒐编研究与运用》,见《中华学术与现代文化丛书》第四册《战史论集》,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3年版。
    296、张其昀:《中国军事史略》,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6年版。
    297、张树栋等:《简明中华印刷通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8、(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299、张炜:《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刍议》,见戚其章、王如绘主编:《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和世界--甲午战争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00、张侠等编:《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版。
    301、张荫麟:《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见包遵彭、李定一、吴相湘编纂:《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二册),(台)正中书局1979年版。
    302、(清)张之洞:《书目答问》,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303、张志春编著:《王韬年谱》,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04、章清:《中西历史之“会通”与中国史学的转向》,《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305、赵冬:《近代科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研究》,山西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306、(清)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307、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八辑《浙江近现代人物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08、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中州学刊》2002年第5期。
    铩?09、郑逸梅:《艺林散叶》,中华书局2005年版。
    310、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编:《中国海军百科全书》,海潮出版社 1998年版。
    311、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整理:《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7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
    31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选:《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上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2年版。
    31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14、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15、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316、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317、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318、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乙,福州船厂(一),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版。
    31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海防档》丙“机器局”(一),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57年版。
    32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第二辑第二分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
    321、钟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华书局 1985年版。
    322、钟贤培、汪松涛主编:《广东近代文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23、周振鹤:《晚清上海书院西学与儒学教育的进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324、朱传誉主编:《王韬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79年版。
    325、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326、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27、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28、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铩?29、朱振华:《傅兰雅--西学东渐的使者》,见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编纂组编:《中国近代现代出版史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国书籍出版社1990年版。
    330、朱政惠、李江涛:《20世纪中外史学交流回顾》,《史林》2004年第5期。
    331、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编:《北洋海军章程》,1888年铅印本。
    332、邹振环:《傅兰雅与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历史教学》1986年第10期。
    333、邹振环:《克虏伯火炮与克虏伯炮书的翻译》,《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3期。
    334、邹振环:《<普法战纪>:最早由中国人编译的欧洲战争史》,《编辑学刊》1994年4期。
    335、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
    336、邹振环:《江苏翻译出版史略》,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37、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以1815至1911年西方地理学译著的传播与影响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38、邹振环:《译林旧踪》,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