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分享型网站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责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视频分享型网站从2005年发展至今,以其方便快捷的网络操作和丰富庞大的内容资源日益获得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未来发展前景看好。但如今,视频分享版权侵权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已经成为关系网站生死存亡的关键。由于视频分享是一个新兴领域,且网络版权侵权问题成因复杂,我国目前在解决方式上还存有诸多不足。长此以往,既不利于版权人的利益保护,也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视频分享型网站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责任问题进行研究,并紧密跟踪世界视频分享型网站鼻祖诞生地美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对复杂问题的思路和方式方法。1拟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本文主体由四大章组成:
     第一章是对视频分享型网站的发展及版权侵权问题进行概述。通过对视频分享型网站的商业模式、工作原理和发展历史等的介绍,希望为读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相关背景说明,同时指出版权侵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视频分享行业蓬勃发展的最大障碍。
     第二章是分析我国在法律层面上如何解决视频分享型网站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问题,可以得出我国提供的相关法律救济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避风港”规则相关标准判定模糊。一方面,法律不能够为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提供明确指引,海量诉讼导致大量司法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我国立法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而言较为严苛,给其施加了过重义务,不利于鼓励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章是进一步分析我国视频分享型网站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除了法律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略显严厉之外,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经济方面和技术方面也相对处于弱势。一是由于视频分享特有的技术特点和复杂的商业环境,整个行业出现了版权人漫天要价,网络服务提供商恶意竞争的混战局面,众多因素催生网络盗版经济繁荣;二是网络服务提供商采用的技术措施尚在发展成熟中,目前还没有能够百分之百有效遏制视频版权侵权的技术措施,这使得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日常管理中很难完全及时精确地察觉出侵权视频。
     第四章是针对我国视频分享型网站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侵权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提出了三个解决方案,即在法律上完善“避风港”规则,经济上促使网络服务提供商摒弃盗版发展模式,技术上加快研究开发先进的技术措施。以期能够达到遏制大规模版权侵权、鼓励互联网发展的最终目的。
引文
1冯军、黄宝忠主编,邹星、李法宝副主编:《版权保护法制的完善与发展基于欧盟经验与中国实践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版,序言第3页。
    5王迁、王凌红:《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6王迁:“视频分享型网站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总第126期),第42页。
    7薛虹:“再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载《科技与法律季刊》2000年第1期,第49页。
    43毛涛涛:“反盗版联盟启动第二轮维权”,载《北京商报》,2009年9月23日第3版。
    4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48《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2004年1月2日生效。
    49《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50《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54陈明涛:《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责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61 S. Rep. No. 105-190, 105th Congress, 2nd Session, p. 61.(1998)
    62 H. R. Rep. No. 105-551, 105th Congress, 2nd Session, , p. 45. (1998)
    63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009)海民初字第27635号。
    66 17 U.S.C.§512(c)(1)(B).
    68 Fonovisa, Inc. v. Cherry Auction, Inc., 76 F.3d 259, pp. 263-264 (9th Cir. 1996), Perfect 10 v. Google, Inc., 416 F. Supp. 2d 828, p. 857 (C.D. Cal. 2006)
    69 Perfect 10, 416 F. Supp., p. 857. (C.D. Cal. 2006)
    70 A&M Records, Inc. v. Napster, Inc., 239 F.3d 1004, p. 1023 (9th Cir. 2001)
    71 See supranote 70.
    72同前引注54,第132页。
    73 Viacom v. YouTube and Google, 718 F. Supp. 2d 514; 2010 U.S. Dist. LEXIS 62829; p. 11 .(June 23, 2010, Decided )
    74 See supranote 62, p. 46.
    76 Philip Kunz, Whose Tube?- A Contributory Copyright infringement Analysis of the Pending Lawsuit, Robert Tur v. Youtube Inc, DePaul University Journal of Art and Entertainment Law, 2006, 17, p. 184.
    84王胜明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85页。
    85同前引注6,第52页。
    86秦川:“酷6网被指专购冷门版权碰瓷”,载“人民网”(http://it.people.com.cn/GB/42891/42894/11083972.html),浏览时间:2011-1-31。
    87 See supranote 62, p. 47(1998)
    88 Io Group, Inc. v. Veoh Networks, Inc., 586 F. Supp. 2d 1132, pp. 9-32.(August 27, 2008, Decided)
    90王恩斌:“影力驰:只有带宽成本降下去视频网站才能生存”,载“硅谷动力网”
    92樊兰:“优酷和土豆:上市容易盈利难”,载《IT经理世界》,2010年12月05日第305期,第24页。
    104梁志文:“技术措施的版权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23日第3版。
    105 [美]约翰·冈茨,[美]杰克·罗切斯特,《数字时代盗版无罪?》,周晓琪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109周艳敏:“试论我国版权公示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出版》,2008年第8期,第67页。
    1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2版,第136页。
    121巫玉芳:《美国版权侵权刑事责任的评析》,载于《现代法学》2000年6月第22卷第3期,第97页。
    122 Peter S. MenellL, Envisioning copyright’s digital future, UC Berkley Public Law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Paper No. 95, Septermber 22, 2002, pp. 69-73.
    123吴伟光:《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法危机与对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126 Barrie McKenna, Entertainment Media Bite Digital Hand that Could Feed Them, Globe and Mail, Sept. 26, 2006, p. B17.
    127“国内视频网站扩大购置海外版权内容”,载“艾瑞网”
    141陈现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精义与案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22页。
    142 [美]安德鲁·弗雷,“诉或不诉——视频分享型网站、版权侵权与共同控制的不可避免性”,肖雅匀译,载《研究生法学》第25卷第3期(总第91期),第154页。
    145陶鑫良、袁真富:《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8页。
    1.冯军、黄宝忠主编,邹星、李法宝副主编:《版权保护法制的完善与发展基于欧盟经验与中国实践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王迁、王凌红:《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郑成思:《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陈明涛:《网络服务提供商版权责任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5.王胜明主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月版。
    6. [美]约翰·冈茨,[美]杰克·罗切斯特:《数字时代盗版无罪?》,周晓琪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十六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2版。
    8.吴伟光:《数字技术环境下的版权法危机与对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9.陈现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精义与案例解析》,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1月版。
    10.陶鑫良、袁真富:《知识产权法》总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1.王迁:“视频分享型网站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
    2.薛虹:“再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载《科技与法律季刊》,2000年第1期。
    3.傅蕾:“我国视频分享网站现状与前景分析——以土豆网为例”[学位论文],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4.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主持:“关于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法律适用的调研”,载《法律适用》,2009年第12期。
    5.樊兰:“优酷和土豆:上市容易盈利难”,载《IT经理世界》,2010年第305期。
    6.周艳敏:“试论我国版权公示制度的完善”,载《中国出版》,2008年第8期。
    7.巫玉芳:《美国版权侵权刑事责任的评析》,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22卷第3期。
    8. [美]安德鲁·弗雷:“诉或不诉——视频分享型网站、版权侵权与共同控制的不可避免性”,肖雅匀译,载《研究生法学》,第25卷第3期。
    1.毛涛涛:“反盗版联盟启动第二轮维权”,载《北京商报》,2009年9月23日第3版。
    2.梁志文:“技术措施的版权保护”,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6月23日第3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2.《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4次会议通过,2004年1月2日生效。
    3.《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06年5月10日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09年12月26日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6.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涉及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试行)》的通知,京高法发[2010]166号,2010年5月19日发布。
    1.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犯著作财产权纠纷案,(2009)浦民三(知)初字第297号。
    2.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合一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2009)海民初字第27635号。
    3.上海森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0)浦民三(知)初字第46号。
    4.北京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诉北京我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2008)朝民初字第16141号。
    5.新传在线(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诉上海全土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犯著作财产权纠纷一案,(2007)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129号。
    1.“YouTube简介”,载“百度百科网”(http://baike.baidu.com/view/357961.htm)。
    2.艾瑞咨询:“2006年中国网络视频简版报告”,载“艾瑞网”(http://down.iresearch.cn/Reports/Free/582.html#)。
    3.“土豆网简介”,载“百度百科网”(http://baike.baidu.com/view/641368.htm)。
    4.李墨风:“视频网站接连败退营销模式关乎生死”,载“新浪网”(http://tech.sina.com.cn/i/2007-05-25/11311528148.shtml)。
    5.“优酷网简介”,载“优酷官方网站”(http://www.youku.com/about/)。
    6.“酷6网简介”,载“酷6网”(http://www.ku6.com/about/info/)。
    7.艾瑞咨询:“2009-2010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发展报告简版”,载“艾瑞网”(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s/Charge/1426.html#)。
    8.中国网络电视台官方网站(http://www.cntv.cn/index.shtml)。
    9.芒果TV网官方网站(http://www.imgo.tv/)。
    10.江苏网络广播电视台官方网站(http://www.jstv.com/)。
    11.“‘盗版门’频惹官司视频网站须断臂求生”,载“中国户外广告传媒网”(http://www.beijing.0127.cn/nhy/2010/3/31546.htm)。
    12.“2010年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将达3.88亿人”,载“和讯网”(http://it.hexun.com/2010-06-01/123859450.html)。
    13.“奇艺CEO龚宇”,载“通信世界网”(http://www.cww.net.cn/zhuanti/html/2010/8/17/2010817172423234_2.htm)。
    14.“古永锵:人生充满豪赌借款支付学费”,载“瞭望观察网”(http://www.lwgcw.com/NewsShow.aspx?newsId=17764)。
    15.江涛:“土豆网IPO之分享:土豆的版权诉讼之痛(一)”,载“创业邦网”(http://xueyuan.cyzone.cn/qita-chouzi/174985.html)。
    16.李雪:“视频网站土豆优酷赴美IPO诉讼风险PK”,载“TechWeb网”(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0-11-16/719802.shtml)。
    17.唐风:“华友更名酷6传媒吴征任董事长李善友任CEO”,载“站长之家网”(http://www.chinaz.com/News/IT/0QG2G522010.html)。
    18.罗小卫:“资本热捧中国视频概念优酷土豆先后上市”,载“搜狐IT网”(http://it.sohu.com/20101218/n278376171.shtml)。
    19.一恩:“每周视频简报:土豆优酷忙上市二线网站拟转型”,载“国际版权网”(http://research.cbice.com/67/2010/11/16/31@17336.htm)。
    20.“56网盗播,广告主恐受牵连”,载“搜狐IT网”(http://it.sohu.com/20101214/n278289116.shtml)。
    21.罗添:“中国4A广告协会发信警示广告主慎投盗版视频网站”,载“搜狐网”(http://tv.sohu.com/20090918/n266822818.shtml)。
    22.乐天:“优朋普乐诉优酷可口可乐败诉,诉讼请求被驳回”,载“腾讯网”(http://tech.qq.com/a/20091215/000414.htm)。
    23.“56网涉嫌盗播,网站广告商中粮等或受牵连”,载“腾讯网”(http://tech.qq.com/a/20101214/000224.htm)。
    24.操刚:“版权局官员谈视频现状:三条标准维护正版共赢”,载“比特网”(http://net.chinabyte.com/121/11228121.shtml)。
    25.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就《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有关问题答中国政法网记者问”,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whd/2006-05/29/content_294127.htm)。
    26.吴颖锋:“《士兵突击》是怎样炼成的网络窜红电视受益”,载“白鸽网”(http://news.xatvs.com/newshtml/14/9/0911095421.html)。
    27.秦川:“酷6网被指专购冷门版权碰瓷”,载“人民网”(http://it.people.com.cn/GB/42891/42894/11083972.html)。
    28.王恩斌:“影力驰:只有带宽成本降下去视频网站才能生存”,载“硅谷动力网”(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6/0919/A20060919200374_2.shtml)。
    29.侯云龙:“隐忧潜伏视频网站恐陷上市‘魔咒’”,载“经济参政网”(http://jjckb.xinhuanet.com/2010-11/23/content_271627.htm)。
    30.江涛:“财报解读:酷6血拼正版视频Q2投入增长131%”,载“中国站长站”(http://www.chinaz.com/News/IT/0S012bX2010.html)。
    31.任晓宁:“带宽版权费成两座大山视频网站何去何从?”,载“网易网”(http://news.163.com/10/0318/14/622KH3L7000146BC.html)。
    32.朱磊:“视频侵权纠纷频发视频版权保护有三个难点”,载“版权网”,(http://biz.e-bq.com/software/2009/0921/85314.html)。
    33.林其玲:“视频行业燃烧的IPO:争相烧钱亿元为单位”,载“中金在线网”(http://news.cnfol.com/110118/101,1587,9178478,00.shtml)。
    34.肖昕:“中国:一张电影票相当于居民人均月收入1/20”,载“雅虎网”(http://news.cn.yahoo.com/ypen/20100824/9060.html)。
    35.肖昕:“电影票价虚高的幕后推手何在买票人数不到10%”,载“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cysc/tech/07hlw/guonei/201101/14/t20110114_20713227.shtml)。
    36.徐盈燕:“检察日报专访:诊治网络视频侵权”,载“正义网”(http://www.jcrb.com/caifu/cfkd/200904/t20090410_204824_2.html)。
    37.于国富:“解决视频分享版权纠纷,应当试行版权公示制度”,载“盛峰律师博客”(http://b.lawyer8.com/?p=162)。
    38.“土豆网首次借“避风港原则”胜诉版权官司”,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0-04/06/c_1218969.htm)。
    39.罗添:“律师称北京视频侵权判赔额应在10万以上”,载“新浪网”(http://tech.sina.com.cn/i/2009-07-09/02223247331.shtml)。
    40.“国内视频网站扩大购置海外版权内容”,载“艾瑞网”(http://news.iresearch.cn/0200/20100803/120895.shtml)。
    41.花顺:“22日要闻:酷6称:独占7成热播剧版权”,载“泡泡网”(http://www.pcpop.com/doc/0/492/492527.shtml)。
    42.“优酷网正式与中国电信天翼视讯达成战略合作”,载“中国日报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hqsj/shbt/2010-11-24/content_1266167.html)。
    43.“《让子弹飞》电影付费点播”,载“土豆网”(http://zone.tudou.com/rangzidanfei/)。
    44.“酷6云中剧场”,载“酷6网”(http://shenghuo.sdo.com/movie/ku6/movie.htm?film=248)。
    45.洪文锋:“52万网民争当‘互联网百万富翁’”,载“搜狐IT网”(http://it.sohu.com/20090716/n265251412.shtml)。
    46.水木秋寒:“老男孩”,载“百度百科网”(http://baike.baidu.com/view/238595.htm)。
    47.安心:“优酷网推出‘视频版权合作管理系统’”,载“上方网”(http://www.spforum.net/xinwen/?209505.html)。
    1. Philip Kunz, Whose Tube?- A Contributory Copyright infringement Analysis of the Pending Lawsuit, Robert Tur v. Youtube Inc, DePaul University Journal of Art and Entertainment Law, 2006, 17.
    2. PETER S. MENELL, Envisioning copyright’s digital future, UC Berkley Public Law and Legal Theory Research Paper No. 95, Sept. 22, 2002.
    3. Barrie McKenna, Entertainment Media Bite Digital Hand that Could Feed Them, Globe and Mail, Sept. 26, 2006.
    1. Brad Stone, Miguel Helft, New Weapon in Web War Over Piracy, The New York Times, Section C: Column 6; Business/Financial Desk.
    1. Fonovisa, Inc. v. Cherry Auction, Inc., 76 F.3d 259.(9th Cir. 1996)
    2. Perfect 10. v. Google, Inc., 416 F. Supp. 2d 828. (C.D. Cal. 2006)
    3. A&M Records, Inc. v. Napster, Inc., 239 F.3d 1004. (9th Cir. 2001)
    4. Viacom v. YouTube and Google, 718 F. Supp. 2d 514; 2010 U.S. Dist. LEXIS 62829. (June 23, 2010, Decided )
    5. Io Group, Inc. v. Veoh Networks, Inc., 586 F. Supp. 2d 1132.法规类
    1. 17 U.S.C.§512(c)(1)(A)
    2. S. Rep. No. 105-190, 105th Congress, 2nd Session. 1998, 1998 WL 239623 (Leg. Hist)
    3. H.R. REP. 105-551(I) 105th Congress, 2nd Session. 1998, 1998 WL 261605 (Leg.Hist.)
    4. 17 U.S.C.§512(c)(1)(B).
    5. 17 U.S.C.§512(i)(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