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要》科技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文献,大多散见在各部各类各书(如经、史、子、集)之中。史部政书类是关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史书,其中有极其珍贵的科技思想资料。“中国科技思想史的研究,可以从中国的经、史、子、集中一本本著作地进行研究”(席泽宗语)。我们选择《唐会要》作为典型进行科技思想研究,开辟了史部政书类科技思想研究的先例。本文既精确、系统地整理出《唐会要》的科技思想,又对之进行较深入的理论论述,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就具体内容而言,数学与天文历法研究的紧密结合,是唐代天文学数学思想的特色,僧一行和李淳风的数学贡献突出,一行大地测量的数值以《唐会要》中所载的最为准确。在农学方面,关于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对治蝗的认识和措施,唐代成就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空前重视发展畜牧养殖业,特别是引进良种马是唐代农学思想的鲜明特征。在生物学方面,唐代本草学和动植物生态学,对选种、祥瑞、杂交,对名实考证研究和昆虫研究,对园艺植物以及生物资源保护的思想,备加重视。医事制度的完备和医学教育机构的完善以及医学典籍的编撰,临床诊疗医学的进步,特别是临床医学分科的长足发展和对医学理论的追求,构成唐代医学思想的鲜明特色。在物理学领域,力学、光学、声学、磁学和热学,在唐代物理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尤以对度量衡和透镜的重视和研究最为引人注目。在化学方面,对金丹术、本草学中化学知识的认识,对酿造化学和造纸术的推进,是唐代化学思想的鲜明特色。宫殿、都城、住宅、陵墓、寺塔、桥梁的建设,以及园林特别是皇家园林的建设,体现了丰富多彩的唐代建筑学思想,其中的帝王陵墓建筑是陵墓建筑思想的一个转折。在纺织业方面,力求纺织工艺技术的完善和丰富纺织的品种,以及加强国家对纺织品生产的管理,是唐代重要的纺织技术思想。有力地推进金属手工业和传统铸造工艺的发展,也在唐代备受重视。战船和福船制造水平的提高是唐代造船的重要技术思想,唐代重视漕运和航海,并且加强了海运管理制度。而地图制造水平的提高,以“经”配“图”思想的凸现,留心对自然灾害的记录,勘探黄河源,以及加强野外考察,则是唐代鲜明的地学思想。唐代也重视少数民族科技的发展,并贯彻科技交流的思想。对《唐会要》中以上这些重要的科技思想,本文作了认真、系统的提炼、整理和论述。
     科学思想是科学产生、发展的思想依据和思想方法,也包括科学成果所蕴含的思想精粹。唐代科技思想既有对科技知识本身内在的理性探索,也有受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外在影响,这些又构成了我国古代科技鼎盛时期的前朝积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必要基础和条件,这前车之鉴,为兴国、强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而从科技发展的进程来看,科学思想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思想能够产生思想。人类不仅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产生新思想,而且也可以从读典籍中产生出有价值的新思想,增长出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宝贵的财富。这二者的有机结合,都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需。
Most of the Chinese ancient documen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deology can be found in various kinds of history books, such as Jing, Shi, Zi and Ji. The administrative books compiled by Shi Ministry, which are the historical records about the systems of politics, economy, law and culture, contain invaluable in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deology. As Xi Zezong suggests,“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deology can start with the study of every single book of Jing, Shi, Zi and Ji.”Here we choose Tang Hui Yao as a typical example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deology, which pioneers the research in the administrative books of Shi Ministry.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deology in Tang Hui Yao in a precise and systematic way. Simultaneously, it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ideology theoretically, carrying itself with great theoret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As far as the detailed content is concerned, the combination of mathematics with astronomic calendric system is 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astronomic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Tang Dynasty. Zeng Yihang and Li Chunfeng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mathematics. And the most accurate geodesic data made by Zeng Yihang was recorded in Tang Hui Yao. In terms of agriculture, Tang Dynasty is also unparallel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especially in the knowledge about and the measures against locusts. During Tang Dynasty, the irrigation works of the farmlands was improved and livestock breeding industry was also developing very fast. The agricultural thinking at that time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horses of fine breed. In terms of biology, the plants science and ecology in Tang Dynasty laid much emphasis on the seed selection, auspicious sign, hybridizing, the labelling textual research and the insect research, the protection of gardening plants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The medical thinking during Tang Dynast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aturity of medical system, the perfec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compiling of medical books, the progress in clinical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especially by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clinical medical sections and the pursuit of medical theories.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mechanics, optics, acoustics, magnetics and calorifics played important roles during Tang Dynasty. Among them the emphasis and research on metrology and lens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In terms of chemistry, the knowledge about alchemy and herbalism, the advancement of brewing technology, paper-making and printing technology contributed to the brilliance of chemical thinking during Tang Dynasty. The construction of palaces, capitals, dwelling houses, mausoleums, temples, towers and bridges, together with the building of gardens, especially royal gardens, indicated the rich and colourful architectural thinking at that time. The emperor mausoleum construction is a turn in the mausoleum architectural thinking. In the aspect of textile industry, Tang Dynasty laid weigh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xtile technology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government control over the textile manufacturing. Besides, the development of metal handicraft industry and traditional founding technology was also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gress in the building of warships and Fujian vessel embodied the technological thinking of shipbuilding in Tang Dynasty. Water transportation and navigation were emphasized and the system of sea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was perfected. The improvement of mapping technology, the initiation of making maps and graphs with notes, the careful recordings of natural disaster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iverhead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wwilderness investigation constituted the geographical thinking in Tang Dynasty.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was advocated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also carried out.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a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refinement and illustration on the important ide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corded in Tang Hui Yao.
     Scientific thinking is the basis and method on which science comes into existence and develops. It also includes the thinking essence in the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inking in Tang Dynasty not only includes the rational explo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itself, but also involves the influences of suc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e. These in turn compose the accumul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height of power and glamour in ancient China, which is essential for a country, a nation to advance i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istorical heritage endows our country with precious experience on how to prosper and make our country powerful. Whi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tific thinking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sustaining force. Thinking can give birth to more thinking. Human beings can not only generate new ideas from real life, from the manufacturing practice and from scientific experiments, but also gain valuable new thinking and enhance scientific knowledge through the reading of classic books, which become precious fortun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is a necessary step in boo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引文
1 (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范岱年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年,第10 页。
    2 (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范岱年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年,第 80 页。
    
    3何兆清:《科学思想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 年,第 17 页。
    4(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第二版,第 2 页。
    
    5 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1 页。
    6 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年,第 5 页。
    
    7李醒民:《中国现代科学思潮》,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总序。
    8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471 页。
    9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2 页。
    10参见邢永革:“《唐会要》版本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 年,2(17)。
    11 ProQuest 公司是世界上最早及最大的博硕士论文收藏和供应商,该公司的学位论文数据库(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简称 PQDD)收集有 160 万篇国外高校的优秀博硕士论文的文摘和索引,在学术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2 PQDD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 是世界著名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是美国 UMI 公司出版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是 DAO (Dissertation Abstracts Ondisc)的网络版。它收录了欧美 1000 余所大学的 160多万篇学位论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广泛使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内容覆盖理工和人文社科等广泛领域。PQDD 具有收录年代长(从 1861 年开始)、更新快、内容详近(1997 年以来的部分论文不但能看到文摘索引信息,还可以看到前 24 页的论文原文)等特点。
    13 薄数人:《浅谈中国古代历法史上的数字神秘主义》,《天文学哲学问题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202页。
    14《旧唐书·天文志》也有载:自夜四更至五更,四方中央流星大小二百余,并西流,有尾迹,长二丈。
    15《旧唐书·文宗纪》载:夜,自一更至五更,大小流星旁舞,观者不能数。《新唐书·天文志》载:自昏至戌夜,流星或大或小,观者不能数,讲的都是同一个流星雨。
    16《旧唐书·天文志》载:夜一更至四更,流星纵横旁舞,约二十余处,多近天汉;《新唐书·天文志》载:自昏至丁夜,流星二十余,纵横出没,多近天汉。
    17《旧唐书·天文志》载:从一鼓至五鼓,小流星五十余,交横散流。《新唐书·天文志》载:自昏夜至戊夜,小星数千,纵横流散。
    18 庄天山:《论天狗、枉矢的实质及其他——兼与有关同志商榷这些天象是否极光的问题》,《科技史文集》(第 10 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第 151—156 页。
    19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编著:《中国天文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47 页。
    20《旧唐书·五行志》载:陨石十八于同州冯翊县,光耀,有声如雷。《新唐书·五行志》载:陨石于同州冯翊,十八,光耀,有声如雷。
    21(法)C.弗拉马里翁著,《大众天文学》下册,李珩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483页。
    22陈晓中:《中国古代的天象记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年,第 14 页。
    23 《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天文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54 页。
    24 Chapman,S.,History of Aurora and Airglow:Aurora and Airglow,Reinhold,New York,1967,p.15-25。
    25 戴念祖:《我国古代的极光记载和它的科学价值》,《科学通报》,1975 年,10(457)。
    26 戴念祖:《我国古代的极光记载和它的科学价值》,《科学通报》,1975 年,10(457)。
    27 庄天山:《论天狗、枉矢的实质及其他——兼与有关同志商榷这些天象是否极光的问题》,《科技史文集》(第 10 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年,第 165 页。
    28戴念祖、陈美东:《关于中、朝、日历史上北极光记载的几点看法》,《科技史文集》(第 6 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年,第 64 页。
    29参看戴念祖、陈美东所列《中、朝、日历史上的北极光年表》。
    30 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53 页。
    31 关于二十八宿去极度的变化问题的研究,席泽宗认为梅文鼎由此主张一行发现了自行是错误的观点。潘大钑也认为一行并未发现自行。潘鼐则认为这场争论的焦点其实在于席泽宗并没有真正理解梅文鼎的观点,梅文鼎的言论并不能证明他主张一行发现了自行。有关文章可以参看:席泽宗:“僧一行观测恒星位置的工作”,《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44—49 页。潘大钑:“关于唐代一行未发现恒星自行的再讨论”,上海天文台年刊第二期,1980 年第二期,第 211-219 页。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年,第 140 页。
    32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年,第 146 页。
    33 江晓原、钮卫星:《天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94 页。
    34 郭金彬:《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年,第 71 页。
    35 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216 页。
    36 这是美国天文学家纽康(S.Newcomb,1835-1901)在 19 世纪才提出的著名交食周期值。
    37 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76 页。
    38 《新唐书·历志三上》。
    39 《新唐书·历志三上》。
    40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215 页。
    41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219 页。
    42 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61 页。
    43《新唐书·百官志四》。
    44 (英)斯蒂芬·F·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6页。
    
    45 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58 页。
    46 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62 页。
    47 薄树人:《中国古代在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年,第 26 页。
    
    48(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年,第 275 页。
    49席泽宗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25 页。
    50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224 页。
    51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366 页。
    52 江晓原、钮卫星:《中国天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30 页。
    53《资治通鉴》卷一九三中有同样的记载。
    54《资治通鉴》卷一九三也有同样的记载。
    55 W.Eberhard: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astronomy and astronomers in Han China;in“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edited by John K.Fairbank,pp.37-70,Chicago,1957.
    56《旧唐书·天文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57《新唐书·历志三上》。
    58《新唐书·历志三上》。
    59《新唐书·历志三上》。
    60《新唐书·历志三上》。
    61《新唐书·历志三上》。
    62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323 页。
    63《旧唐书·李淳风传》称:“先是太史监侯王思辩表称:五曹孙子十部算经,理多踳驳,(李)淳风复兴国子监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受诏注五曹孙子十部算经,书成,高宗令国学行用。”《册府元龟》卷八百六十九总录部一百一十九称:“显庆元年(656)左仆射于志宁等奏以十部算经付国学行用。”
    64 马忠林、王鸿钧:《数学教育史简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51 页。
    65《唐六典》卷二:“其明算,则九章三贴,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等七部各一贴。其缀术六贴,缉古四贴。”《新唐书·选举志》载:“凡算学录大义本条为问答。明数造术,详明术理,然后为通。试九章三条,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候阳,周髀,五经算各一条,十通六。记遗,三等数,贴读,为第。落经者虽通六不第。”
    66 《唐六典》卷二十一也称:“其束修之礼,督课入卷,如三馆博士之法。”《新唐书·百官志》内也有记载:“凡六学束修之礼,督课试举,皆如国子学”。
    67《新唐书·食货志》也有类似记载:“唐世俸钱会昌后(841)不复增减,……书、算、律学博士……四千,书算助教……三千。”
    68 李俨:《中算史论丛》(第四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年,第 243 页。
    69《旧唐书·高宗记》及《礼仪志》称:“显庆二年(657)废书算律学。”《新唐书·百官志》称:“显庆三年(658)又废。龙朔二年(662)二月复置律及书算学三年(663)以书隶兰台,算隶秘阁局,律隶详刑寺。”
    70纪志刚:《中国数学史大系·南北朝隋唐数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第 151 页。
    71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333 页。
    72 参看薄树人:《再谈〈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 年,4(297)。
    73 纪志刚:《中国数学史大系·南北朝隋唐数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第 54 页。
    74 梁宗巨等:《世界数学通史》(下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266 页。
    75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年,第 72 页。
    76 Leonard Eugene Dickson,History of the Theory of Numbers,vol.Ⅱ(1952)57-58).
    77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年,第 74 页。
    78 有关《夏侯阳算经》的数学成就参看本文本章本节第四点。
    
    79 郭金彬:《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32 页。
    80“术差谬”三字据《旧唐书》卷七十九《傅仁均传》补。
    81 郭书春:《九章算术》,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年,第 80 页。
    
    82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年,第 84 页。
    83 参看郭金彬:《算经十书数学思想简论》,《厦门大学学报》,2003 年,1(104)。
    84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年,第 81 页。
    85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隋书·天文志》,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第 599页。
    86 中外数学简史编写组:《中国数学简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年,第 213 页。
    87 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320-321 页。
    88 纪志刚:《中国数学史大系·南北朝隋唐数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第 229 页。
    89《旧唐书·历一》也称:“初隋末刘焯造皇极历,其道不行,淳风约之为法,时称精密。”
    90 Ho Peng Yoke.Li,Qi AND SHU: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5,158.
    
    91 钱宝琮;《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06 页。
    92 钱宝琮;《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07 页。
    93 纪志刚:《中国数学史大系·南北朝隋唐数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第 239 页。
    94 中外数学简史编写组:《中国数学简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年,第 217 页。
    95 曲安京:《中国历法与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42 页。
    96 曲安京:《中国历法与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33 页。
    97 参看王荣彬:《关于一行〈大衍历〉的插值法》,《陕西天文台台刊》,1996 年,6(117)。
    98 曲安京:《中国历法与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330 页。
    99 《新唐书·历四上》。
    100 Christopher Cullen.An Englith Century Chinese Table of Tangents.Chinese Science,1982,5:1-33.
    101 刘金沂、赵澄秋:《唐代一行编成世界上最早的晷影差分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 年,4(298-309)。
    102 《新唐书·历志四上》。
    103《新唐书·历志四上》。
    104 这个数值的出现说明一行已经测得黄赤交角为 23.9 度,更改了一行之前所使用的 24 度的数值,在符合实际的基础上提高了历法的精确度,还为后人开启了进一步测定黄赤交角的意义。
    105 《新唐书·历志四下》。
    
    106 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87 页。
    107 曲安京:《中国历法与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340 页。
    108《新唐书·历志四下》。
    109《新唐书·历志四下》。
    
    110 钱宝琮:《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06 页。
    111 曲安京:《中国历法与数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99 页。
    112 梅荣照:《唐中期到元末的实用算术》,《宋元数学史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 年,第 11-12 页。
    113《旧唐书·职官志》。
    114 从公元 656 年李淳风等注释十部算经,至南宋秦九韶于 1247 年著述《数书九章》,其中将近六百年中所出现的数学著作皆已亡佚。
    115 纪志刚:《中国数学史大系·南北朝隋唐数学》,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第 343 页。
    116 钱宝琮:《中国数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126 页。
    117 吴文俊:《数学的机械化》,《百科知识》,1980 年,3(42)。
    118 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年,第 238 页。
    119《新唐书·五行》也载:“开元十九年,扬州奏稆生稻二百五十顷,再熟稻一千八百顷,其粒与常稻无异”。
    120 董恺忱、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596 页。
     121 周尧:《我国古代害虫防治方面的成就》,《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年,第 185页。
    122 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303 页。
    123 《旧唐书·职官志》。
    124 《旧唐书·职官志》。
    125 汉武帝时曾在朝邑隔河相望的山西永济一带,由河东太守番系组织数万人修建引黄灌溉工程,最终因黄河主流摆离渠口而未能奏效。
    126 董恺忱、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 378 页。
    127 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297 页。
    128 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年,第 303 页。
    129《旧唐书·文宗本纪》也称:“大和二年闰三月,相廷曾出水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缘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
    130 唐耕耦:《唐代水车的使用和推广》,《文史哲》,1978,4(74-75)。
    131《中国农史辞典》,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1 年,第 65 页。
    132《新唐书·李元纮传》也称“诏决三辅渠,时王、主、权家皆旁渠立硙,潴塌争利,元纮敕令尽毁之。分溉渠下田。”
    133 范楚玉、汪子春:《农学与生物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154 页。
    134 范楚玉、汪子春:《农学与生物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157 页。
    135 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年,第 267 页。
    136 张秉伦:《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年,第341页。
    137《新唐书·兵制》记:“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匹”。
    138 《续通鉴长编》卷 192 仁宗嘉祐五年(1060)八月,群牧使欧阳修言。中华书局点校本,1985 年,第4642 页。
    139 《旧唐书·文宗纪》也载:太和二年(828)二月,“庚戌敕李绛所进,则天太后删定《兆人本业》三卷,宜令所在州县,写本散配乡村。”
    
    140 石声汉:《中国古代农书评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年,第 38 页。
    141 董恺忱、范楚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411 页。
    142 缪启愉:《四时纂要选读》前言,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年,第 1 页。
    143 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史:初稿》下,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3 页。
    144 罗桂环、汪子春:《中国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74 页。
    145 苏颂《本草图经序》据《证类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2 年,第 26 页。
    
    146 孔志约撰《唐本序》据《证类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2 年,第 29 页。
    147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六。
    148 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一。
    149 芶萃华、汪子春、许维枢等:《中国古代生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年,第 40 页。
    资料来源:罗桂环、汪子春:《中国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76 页。
    150 张秉伦:《中国古代关于遗传育种的研究》,《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年,第 335 页。
    151 芶萃华、汪子春、许维枢等:《中国古代生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年,第 189 页。
    152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七点。
    153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四点。
    154 汪子春、范楚玉:《农学与生物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99 页。
    155 汪子春:《中国养蚕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年,第 382 页。
    156 《册府元龟》也称:贞观十二年六月滁州言:野蚕成茧,遍于山阜。《新唐书·太宗本纪》:是岁,滁州野蚕成茧。《旧唐书·太宗本纪》:滁州言:野蚕食槲叶,成茧大如柰,其色绿,凡收六千五百七十石;十四年六月,乙未,滁州野蚕成茧,凡收八千三百石。
    
    157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二点。
    158 罗桂环、汪子春:《中国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64 页。
    159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点。
    160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七点。
    
    161 汪子春、范楚玉:《农学与生物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396 页。
    162《册府元龟》卷九七 0 也载:及破高昌,收马乳蒲桃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
    163 《隋书·百官志》。
    164 《隋书·百官志》。
    165 李成文:《中医发展史》,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年,第 32 页。
    166 《玉海》卷六十三“艺文”也称:“开元十一年(723)九月七日,玄宗亲制开元广济方五卷,颁示天下,令诸州置博士一人。天宝五载(746)八月,敕郡县长官就广济方中选其切要者,于村坊要路榜示宣布,方便于乡人。贞元十二年(796)二月十三日,德宗亲制贞元集要广利方五卷,总五百八十六首,颁于州府,散题于通衢。”
    167 《通鉴正误》也载:“至德二载(757),两京市各置济病坊,嗣后各州普遍之,多设于庙宇”。
    168 席泽宗:《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60 页。
    
    169(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2 页。
    170 也有称八百四十四种。本文在此采纳尚志钧《新修本草》研究资料的说法。参见上书第 801 页。
    
    171 (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十,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156 页。
    172 (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十二,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184 页。
    173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353 页。
    174 有关其所涉及的生物科学思想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点。
     175 立字后原脱言字,据《旧唐书》卷一九一甄权传,并参考《新唐书》卷二 0 四同传补。
    176(唐)孙思邈撰:《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千金翼方》卷九,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554页。
    177(唐)孙思邈撰:《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千金翼方》卷十八,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638页。
    178(唐)孙思邈撰:《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312 页。
    179同上,第 316 页。
    180(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339 页。
    181 同上,第 340 页。
    182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第 303 页。
    183(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32 页。
    184 同上,第 32 页。
    185 同上,第 35 页。
    186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五,第 76 页。
    187 (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76 页。
    188 同上,第 77 页。
    189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一,第 78 页。
    190 同上。
    191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五,第 80 页。
    192 同上,第 89 页。
    193(唐)孙思邈撰:《千金翼方》卷二十六,《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723 页。
    194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第 423 页。
    195 同上。
    196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第 437 页。
    197(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433 页。
    198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第 437 页。
    199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第 433 页。
    200《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年,第 31 页。
    201(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84 页。
    202(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 403 页。
    203 同上,第400 页。
    204(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第400 页。
    205同上。
    206同上,第403 页。
    207同上,第404页。
    208同上,《千金翼方》卷十二,第 598 页。
    209同上。
    210(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19 页。
    211 同上。
    
    212 其成就参看本文本章本节第四点。
    213 张大庆、和中浚:《中外医学史》,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年,第 71 页。
    214(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178 页。
    215 同上,《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第 256 页。
    216 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中),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第 427 页。
    217 绸字原作鱼牙纳绸,据甲乙丙抄本、册府卷九七一删。
    218(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二,《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32 页。
    219 同上,《千金翼方》卷一,第 479 页。
    220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点。
    221(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19页。
    222 同上,第20 页。
    223 同上,第21 页。
    224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三节第五点。
    225 同上。
    
    226 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1 页。
    227 路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243 页。
    228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二分册机械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年,第531 页。
    
    229 关于此仪器可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点。
    230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点。
    231《后汉书》卷七十八《张让传》,第九册,第 2537 页。
    232 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上·漏刻第一》。
    
    233 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五《器物部上》。
    234 《史记》卷二《夏本纪》。
    235 关洪:《物理学史选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年,第 1-3 页。
    236《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旧唐书》卷四十八《食货志》有同样的记载。
    
    237 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19 页。
    238《夏侯阳算经》卷上《辨度量衡》。
    239 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336 页。
    240《新唐书·食货四》也有相同的记载:“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累,积十钱重一两”。
    
    241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六点。
    242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53 页。
    243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十《火》。
    244 《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也载:范头黎遣使献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光照数尺,状如水精,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245 《旧唐书·礼仪志》也载:则天寻令依旧制重造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广三百尺。上施宝凤,俄以火珠代之。《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五载:证圣元年夏四月,天枢成,高一百五尺,径十二尺,八面各径五尺。……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丈,四龙人立捧火珠,高一丈。
    246 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70 页。
    247 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87 页。
    248《旧唐书·祖孝孙传》也载:孝孙以陈、梁旧乐杂用吴、楚之音,周、齐旧乐多涉胡戎之伎,于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大唐雅乐》。以十二月各顺其律,旋相为宫,制十二乐,合三十二曲,八十四调。
    249《新唐书·礼乐志》也称:初,隋用黄钟一宫,惟击七钟,其五钟设而不击,谓之哑钟。唐协律郎张文收乃依古断竹为十二律,高祖命与孝孙吹调五钟,叩之而应,由是十二钟皆用。孝孙又以十二月旋相为六十声,八十四调。
    250 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289 页。
    251 《旧唐书·舆服志》也有同样的记载。
    252 《旧唐书·拂菻国传》也载:拂菻国,一名大秦,……盛夏时节,人厌嚣热,乃引水潜流,上偏于屋宇,机制巧密,人莫之知。观者惟屋上泉鸣,俄见四檐飞溜,悬波如瀑,激气成凉风。其巧妙如此。
    25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年,第 524 页。
    
    254 赵匡华、周嘉华:《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224 页。
    255 赵匡华、周嘉华:《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251 页。
    
    256《旧唐书·戎天竺传》也有同样记载:方士那罗尔婆寐,自云寿二百岁,云有长生之术,太宗深加礼敬,馆之于金飙门内,造延年之药。令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之。发使天下采诸奇药异石,不可称数。历岁月药成,服竟不效。后放还本国。
    257《旧唐书·郝处俊传》也称:又有胡僧卢伽阿逸多受诏合长生药。高宗将饵之。处俊谏曰:“修短有命,未闻万之主轻服蕃夷之药。昔贞观末年,先帝令婆罗门僧那罗尔娑婆寐依其本国旧方合长生药,胡人有异术,征求灵草异石。先帝服之,竟无异效,大惭之际,名医莫知所为,时议者归罪于胡僧,将申显戮。又恐取笑夷狄,法遂不行。
    258《旧唐书·本纪第十四》也载:文皇帝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古诗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诚哉是言也。
    259《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一同样载:夫药以愈疾,非朝夕常饵之物。况金石酷烈有毒,又益以火气,殆非五脏之所能胜也。古者君饮药,臣先尝之,乞令献药者先饵一年,则真伪自可辨矣。
    260《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三。
    261〔英〕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 第 65-72。
    
    262(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三,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46 页。
    263(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三,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68 页。
    
    264(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四,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59 页。
    265同上,卷第三,第 49 页。
    266同上,第 48 页。
    267同上,第 47 页。
    268同上,第 52 页。
    269 (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三,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65 页。
    270 同上,第 62 页。
    271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六点。
    272(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十九,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283 页。
    273(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六上,《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102 页。
    274(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卷七,《药王全书》,张作记等辑校,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年,第 134 页。
    275 同上。
    276 同上,第 135 页。
    277(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十七,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253 页。
    278 班固:《后汉书》卷二十二。
    279(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十七,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258 页。
    280(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十七,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258 页。
    281 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139 页。
    282 《旧唐书·食货志下》也载:除陌法,天下公私给与、贸易,率一贯旧算二十,益加算为五十。给与他物,或两换者,约钱为率算之,市牙各给印纸,人有买卖,随自署记,翌日合算之。有自贸易,不用市牙者,给其私簿。无私簿者,投状自集,其有隐钱百者,没入二千,杖六十。告者赏十千,取其家资。法既行,而主人市牙得专其柄,率多隐盗,公家所入,曾不得半,而怨骂之声嚣然满于天下。至兴元二年(785)正月一日,敕悉停罢。
    283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纸和印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年,第86 页。
    284 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和印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349 页。
    285《新唐书·食货志》也载: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286 袁运开、周瀚光:《中国科学思想史》(中),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年,第 546 页。
    287 《旧唐书·高宗本纪》也载:敕司农少卿田仁佐因东都旧殿余址修乾元殿,高一百二十尺,东西三百四十五尺,南北一百七十六尺。
    288 《旧唐书·武后本纪》也载: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以僧怀义为使,凡役数万人。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为圆盖,以木为瓦,夹纻漆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向通贯,栭、栌、橕、 ,借以为本。下施铁渠,为辟雍之像,号曰万象神宫。
    289 《旧唐书·玄宗本纪》也载:拆上层,于旧制九十五尺,又去柱心木,平坐上置八角楼,楼上有八龙腾身捧火珠,又小于旧制五尺,覆以真瓦,依旧为乾元殿。
    290 《新唐书·车服志》也称:王公之居不施重栱藻井诽梦寮渚偶埽湃湮寮埽晃迤诽梦寮淦呒埽?门三间两架;六品七品堂三间五架,庶人四架而门皆一间两架。常参官施悬鱼,对凤,瓦兽,通袱,乳梁。
    291 徐怡涛:《全彩中国建筑艺术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72 页。
     292 《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及《新唐书》一九八“儒学传”作侍郎张后胤。
    293 徐坚:《初学记》卷七“地部下”。
    294 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70 页。
    295 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57 页。
    296 “郭”字原作“都”,据甲乙丙三抄本、册府卷四八八改。
    297 参看本文本章本节第四点。
    298 参看本文本章本节第四点。
    
    299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专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 年,第 209 页。
    300 《丛书集成》初编第 1352 册。
    301(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卷第十四,尚志钧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第 204 页。
    302 同上,卷第十一,第 160 页。
    303 同上,卷第四,第 67 页。
    
    304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年,第 164 页。
    305 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上),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307 页。
    306 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 285 页。
    
    307 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年,第 169 页。
    308 王琎:《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北京: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1955 年,第 88 页。
    
    309 同上。
    310 “八”原作“九”,据甲乙丙三抄本,并参考《新唐书·车服志》改。
    311 张资琪:《略论中国的镍质白铜和它在历史上与欧亚各国的关系》,《科学》,1957 年,1。
    312 《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313 “难”字原作“南”,据甲乙丙三抄本、《旧唐书·食货志》,并参考《新唐书·地理志》改。
    314 参看王冠倬、王嘉:《中国古船扬帆四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 153 页。
    315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六点。
    
    316 Joseph Needham,Science&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Ⅳ.P.557.
    317 席龙飞、杨熺、唐锡仁:《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第 538 页。
    318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年,第 26 页。
    
    319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年,自序。
    320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年,自序。
    321 同上,卷二十五,第 603 页。
    322 同上,卷三,第 76 页。
    
    323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四十,中华书局,1983 年,第 1025 页。
    324 同上,卷一,第 1 页。
    325 同上,卷四,第 75 页。
    326 同上,卷十七,第 499 页。
    327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83 年,第 723 页。
    328 同上,卷四十,第 1022 页。
    329 同上,卷四,第 96 页。
    330 同上,卷四十,第 1026 页。
    331 《汉书·西域传》。
    332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六点。
    
    334 参看本文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点。
    335 张晓虹:《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 年,前言第 21 页。
    336 参看本文第四章第一节第三点。
    337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点。
    
    338 《元次山集·问进士第三》。
    339 郑綮《开天传信记》。
    340 参看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
    341 参看本文第六章第三节。
    342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点。
    343 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61 页。
    344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年,第 212 页。
    345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五点。
    346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点。
    
    347 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58 页。
    348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四点。
    349 席泽宗:《科学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40 页。
    350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三点。
    351 《陆宣公集》卷 22。
    352 《旧唐书·杨炎传》也记载:“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土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倖,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779)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逾岁之后,有户增而税减轻,及人散而失均者,进退长吏,而以度支总统之。”
    
    353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二节第四点。
    354 赵凤歧:《思维方式简论》,《百科知识》,1986 年,8(12)。
    
    
    355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五点。
    356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二点。
    357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点。
    358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三节第五点。
    
    
    359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点。
    360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二节第三点。
    361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二节第四点。
    362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一点。
    363 参看本文第四章第三节第二点。
    
    364 马恒通:《文献与知识的进化》,《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 年,6(68)。
    365 郭金彬、王渝生:《自然科学史导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年,第 292 页。
    366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 38 卷,第 278 页。
    367 刘植惠:《知识基因探索(十二)》,《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 年,22(6),第 459-462 页。
    368 (英)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纪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年,第 52 页。
    369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六点。
    
    370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三点。
    371 郭金彬:《科学创新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205 页。
    372 郭金彬:《科学创新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210 页。
    373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第四点。
     374 参看本文第五章第二节第三点。
    
    375 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年,第 311 页。
    376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三节第五点。
    
    377 参看本文第二章第三节第七点。
    378 郭金彬:《科学创新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年,第 260 页。
    379 参看本文第一章第二节第二点。
    380 李醒民:《中国现代科学思潮》,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年,席泽宗总序。
    [1](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3](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6]]张忱石.唐会要人名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91.
    [7](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宋)欧阳修.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0]册府元龟.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96.
    [11](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美)瓦托夫斯基,范岱年译.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13]何兆清.科学思想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
    [14](英)J.李约瑟,陈立夫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年.
    [15]郭金彬.中国传统科学思想史论[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3.
    [16]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7]李醒民.中国现代科学思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邢永革.《唐会要》版本考略[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2):17-20.
    [19]薄树人.浅谈中国古代历法史上的数字神秘主义[A],天文学哲学问题论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0](汉)班固.汉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2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2](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23]庄天山.论天狗、枉矢的实质及其他——兼与有关同志商榷这些天象是否极光的问题[A],科技史文集(第 10 辑)[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24]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5](宋)沈括.梦溪笔谈[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26](法)C.弗拉马里翁,李衍译.大众天文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7]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成就[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28]席泽宗.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9]Wilson,R.W.and Bolton,J.G.PASP,1960(72):331
    [30]Steinberg,J.L.et Lequeux,J.Radioastronomie.1960.237
    [28]南京大学天文系.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天文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29]Champman,S.History of Auroraand Airglow[J].Aurora and Airglow,Rienhold,New York,1967,p.15-25.
    [30]戴念祖.我国古代的极光记载和它的科学价值[J].科学通报,1975(10):457.
    [31]戴念祖,陈美东.关于中、朝、日历史上北极光记载的几点看法[A].科技史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2]陈美东.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3]潘大钑.关于唐代一行未发现恒星自行的再论证[J].上海天文台台刊, 1980(2): 211-219
    [34]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35]江晓原,钮卫星.中华文化通志天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36]郭金彬.自然科学史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7]金秋鹏.中国科学技术史人物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8]席泽宗.科学史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9](英)S.F.梅森,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译.自然科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40]严敦杰.一行禅师年谱——纪念唐代天文学家张遂诞生一千三百周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1):
    [41](英)J.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天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42]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43]江晓原,钮卫星.中国天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4]W.Eberhard: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astronomy and astronomers in Han China;in“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edited by John K.Fairbank,pp.37-70,Chicago,1957
    [45]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46]马忠林,王鸿钧.数学教育史简编[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
    [47](唐)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8]纪志刚.中国数学史大系南北朝隋唐数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9]薄树人.再谈《周髀算经》中的盖天说[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4):297-305.
    [50]梁宗巨,王青建,孙宏安.世界数学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51](英)J.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
    [52] Leonard Eugene Dickson,History of the Theory of Numbers,vol.Ⅱ(1952)57-58.
    [53]郭书春.九章算术[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54]郭金彬.“算经十书”数学思想简论[J].厦门大学学报,2003(1):100-107.
    [55]中华书局编辑部.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Z].北京:中华书局,1975.
    [56]中外数学简史编写组.中国数学简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57]江晓原.天学真原[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58]Ho Peng Yoke.Li,Qi AND SHU:An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M].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5,158.
    [59]钱宝琮.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60]曲安京.中国历法与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1]王荣彬.关于一行大衍历的插值法[J].陕西天文台台刊,1996(6):117-123.
    [62]Christopher Cullen.An Englith Century Chinese Table of Tangents[J].Chinese Science,1982,5:1-33.
    [63]刘金沂、赵澄秋.唐代一行编成世界上最早的晷影差分表[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4):298-309.
    [64]钱宝琮.宋元数学史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
    [65]吴文俊.数学的机械化[J].百科知识,1980(3):
    [66]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67]董恺忱、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8]周尧.我国古代害虫防治方面的成就[A].中国古代农业科技[C].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69](明)徐光启.农政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2.
    [70]唐耕耦.唐代水车的使用和推广[J].文史哲,1978(4):74-75.
    [71]夏亨廉,肖克之.中国农史辞典[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
    [72]范楚玉,汪子春.中华文化通志农学与生物学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3]石声汉.中国古代农书评介[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74]缪启愉.四时纂要选读[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75]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
    [76]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农学史初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77]罗桂环,汪子春.中国科学技术史生物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8](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79]芶萃华,汪子春,许维枢.中国古代生物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80](唐)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1]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82]廖育群,傅芳,郑金生.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83]李成文.中医发展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84](唐)苏敬.新修本草[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85](唐)孙思邈.药王全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86]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87]张大庆,和中浚.中外医学史[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
    [88]袁运开,周翰光.中国科学思想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89]詹石窗.道教科技与文化养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0]盖建民.道教科学思想发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1](英)W.C.丹皮尔,李衍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2]戴念祖.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93]路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94](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9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96]关洪.物理学史选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97]丘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98](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9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0]赵匡华,周嘉华.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01](英)拉卡托斯,兰征译.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0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3](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104]徐怡涛.全彩中国建筑艺术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
    [105]唐寰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6](唐)释辩机.大唐西域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107]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108]朱新予.中国丝绸史(专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
    [109]朱新予:中国丝绸史(通论)[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92.
    [110]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1]王琎:中国古代金属化学及金丹术[M].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出版,1955
    [112]张资琪:略论中国的镍质白铜和它在历史上与欧亚各国的关系[J].科学,1957(1):
    [113](晋)陈寿.三国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14]王冠倬,王嘉.中国古船扬帆四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15]席龙飞,杨熺,唐锡仁.中国科学技术史交通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1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地理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17]张晓虹.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
    [118]赵凤歧.思维方式简论[J].百科知识,1986(8):10-14.
    [119]马恒通.文献与知识的进化[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6):68-73.
    [120]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A].列宁全集[M].
    [121]刘植惠.知识基因探索(十二)[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6):459-462.
    [122]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23]郭金彬.科学创新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24]张其成.中医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125](英)J.D.贝尔纳,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6]王前.中国技术思想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27]A.Rupert Hall.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1500-1800: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rn scientific attitude[M].Boston:Beacon Press.1970.
    [128]A.C.Crombie.Augustine to galileo[M].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129]Herbert Butterfield. The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1300-1800[M]. New York : Free Press,1957.
    [130]The evolution of scientific thought from Newton to Einstein[M].New York : Dover Publications,1950.
    [131]Arthur O. Lovejoy.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M].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36.
    [132]Thomas S. Kuhn. 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planetary astronom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thought[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133]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0.
    [134]edited by Cheng-Yih Chen: with assistant editors Roger Cliff, Kuei-Mei C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ese civilization[M].. Singapore : World Scientific, 1987.
    [135]J.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 4: physics and physical technology, pt.1: physics[M].. Cambridge : Cambridge U.P., 1962..
    [136]J.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t.1: paper and printing[M].. Cambridge : Cambridge U.P., 1985.
    [137]William W. Lowrance.Modern Science and Human Values[M]..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138]Marwick, Arthur.The deluge: British Society and the First World War[M]. Middlesex : Penguin Books, 1965.
    [139]Hilary and Steven Rose.Scien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 HarperCollins College, 1992.
    [140]Theodore Roszak. Where the wasteland ends[M]. Garden City, N.Y. : Doubleday, 1973.
    [141]Edward O. Wilson. On human nature[M].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42]Eric Ashby. Technology and the academics[M].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63.
    [143]Jammer, Max. The conceptual development of quantum mechanics[M].New York: McGraw-Hill ,1966.
    [144]D. W. Sciama. Modern cosmology[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145]Fritjof Capra. The Tao of physics[M]. Colorado : Bantam Books, 1975.
    [146]Rudolf Otto. The idea of the holy[M].Oxfors University Press,19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