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问题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语言,是文的载体,也是文交流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之一。对外汉语教学在传播中国文,促进中西文交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全球“汉语热”和传播中华文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外汉语教学在教材、教法、师资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此,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梳理总结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对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促进中西文交流,提升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比较法等方法,综合运用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将全球“汉语热”的客观形势和“走出去”传播中华文的国家战略相结合,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在这一形势和战略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任务。论文明确界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简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论文回顾总结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沿革,简要梳理了主要历史时期的汉语国际进程。论文简述了对外汉语教学在中西文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提出对外汉语教学要积极适应“汉语热”的新情况,更好地完成传播中华文的新任务。论文介绍了韩国、英国等国出现的“汉语热”,指出了当前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论文研究发现了制约对外汉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教材单一、教法落后、师资短缺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论文研究结果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语言国际的经验,从国家文战略的高度规划对外汉语教学,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建立、健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全面可持续发展。从提高师资质量、改革教法、优教材入手,整合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做强做大孔子学院品牌,可以更好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中西文交流,传播中华文,提升中国文影响力,为实现和平发展的国家战略服务。论文分六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以语言教学和文传播的关系为切入点,明确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概念,回顾了汉语国际的历程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学在中西文交流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部分: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开展,论述对外汉语教学在师资、教材、教法等与全球“汉语热”不相适应新情况、新问题。
     第四部分: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的的新问题分析
     第五部分:针对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通过做强做大孔子学院,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促进中西文交流的对策选择。
     第六部分:结论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dia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CFL) demonstrated great significance in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Sino-western culture communication.Facing the new tendency and new task of Chinese-learning and Chinese culture spreading, there is great need of further reform. Therefore, we need to conduct more theoretical studies in TCFL, summarize our previous teaching experience. It must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promote Sino-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dhering to the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s a guide and mainl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ison, etc.,and the knowledge in the fields of history, linguistics, and pedagogy, etc.,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studies the new problems and tasks of TCFL by combining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of global "Chinese fever" and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going out" to disseminate Chinese culture.This paper clearly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CFL and briefly reviewed the history and research situation of TCFL and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This paper outlines the importance and influences of TCFL in the Sino-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uggests that TCFL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Chinese fever" so that the new tasks of disseminating Chinese culture can be better accomplished.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hinese fever" appearing in Korea and Britain and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TCFL,such as the limited textbooks, the lagging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 etc., which limit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CFL.The author tries to offer some according countermeasures by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these problems.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learn the experience of languag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plan TCFL strateg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culture,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TCFL theory and policies,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academic system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CFL.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xtbooks, making good use of resources, and strengthening and expanding the brand of Confucius Institute, we can better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CFL, promote the Sino-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disseminate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e China's cultural influence, which can better serve the national strategies of achieving peaceful development.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parts:
     Part one:preface
     Part two:The writer made a clear definition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as mentioned.The writer offered the definition of TCFL and reviewed the its position and effects i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Part three:The development of TCFL was introduced and some problems was mentioned which were not in harmony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learning.
     Part four:the analysis of some problems in TCFL
     Part five:Aiming at solving the existed problems in TCFL, the writer offere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facilitate Sino-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art six:Conclusion
引文
1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90226 402540710.htm
    2《北京奥运会让汉语成为重要主题》,载中国西部网http://xw.chinawestnews.net/system/2008/08/16/010027390.shtml
    1徐冰若:《对外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载《科教文汇》2006年9月
    1崔永华:《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载《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2月
    1金立鑫:《试论汉语国际推广的国家策略和学科策略》,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1《日语中心欲抗衡孔子学院 文是外交新的武器》,载2007年1月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2《中文热的是语言而不是文》,载2008年8月4日《报刊文摘》
    3辜胜阻:《经济转型需重视文重塑和软实力的提升》,载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4042596.html
    4 B ·B ·Kachru, Institutionalized Second-Language Varieties。 In S·Greenbaum (ed), The English Language Today。Oxford:Pergamon Press Ltd.
    5李宇明:《中国的话语权问题》,2005年12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78页
    2高增霞:《中国国势盛衰与汉语国际进程》,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陈玉龙等:《汉文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4李威周等:《中日文交流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1陈植藩:《朝鲜语中的汉字》,载《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
    2宣德五:《韩国传统文与汉字、汉字问题》,载《韩国学论文》1995年第4期
    3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4程裕祯:《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1杨人从:《汉字与韩语新造单》,载《中韩文论集》1985年第5期
    2邵毅平:《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1《汉字还影响着哪些国家》,载中国论文网:http://www.80075.com/lunlidaode/200808/23-478848.shtml
    2李红杰:《关于香港的民族构成、现状和发展趋势问题》,载《民族研究》1997第3期
    1《汉字热或促日“汉字能力检定考试”改制》,载新华网:http://news.163.com/09/0215/12/526NBIVV000120GU.html
    2张娟:《从请进来到走出去—访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载《今日中国》2006年第5期。
    1张桂珍等:《中国对外传播》,中国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2洪琳:《浅论多元文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文教学》,载《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郭锦桴:《汉语与中国统文》,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页
    1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与文传播》,载《文学刊》2007年第6期
    1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与文传播》,载《大学学刊》2007年第6期
    1马雯慧:《浅谈汉语热与对外汉语教学》,载《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17期
    2《世界看“汉语”》,载广州通用教育网:http://www.ctigz.com/ucticn/30723-319605.aspx
    1《汉字在日本成为“摇钱树”》,载2009年2月3日《参考消息》
    2《孔子学院助增泰国人对华好感》,载2009年1月28日《参考消息》
    3《世界石“汉语”》,载广州通用教育网:http://www.ctigz.com/ucticn/30723-319605.aspx
    1王芳、莽九晨:《非洲孔子学院数量已达6所,汉语热蔓延非洲大陆》,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6-11/07/content_5299705.
    2同上
    3李玥: 《对外汉语,前景与困境》,载《国际人才交流》2007年第12期
    1国家汉办网站,http://www.hanban.edu.cn/
    2《孔子学院将汉语推向世界》,载神州学人网:http://www.chisaedu.cn/szxrzz/qikan/2009no1/200901/t20090122_82188.html
    1程书秋、郑洪宇:《对外汉语文教学研究评述》,载《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1吴建萍:《对外汉语教学探析》,载《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2吕必松:《语言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1白乐桑:《法国汉语教学史浅论》,载《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93年
    1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2李玥:《对外汉语,前景与困境》,载《国际人才交流》2007年第12期
    1马雯慧:《浅谈汉语热与对外汉语教学》,载《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第17期
    2齐沛:《对外汉语教材再评述》,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3王尧美:《对外汉语教材的创新》,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1刘园婷:《“汉语热”与汉语国际推广的再思考》,载《时代文学》2008年第2期
    1朱昱晟:《对外汉语教学的文模式研究》,载《北方经贸》2008年第2期
    1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杨骏《让世界近距离感受东方韵味》,载于《中国教育报》2009年10月22日
    1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
    1参见《英国少女自设网站教汉语》载于《参考消息》,2009年1月29日
    2张西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载《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
    1《全球已开办249所,世界孔子学院大会在京召开》,载2008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2《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即将召开》,载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12/06/content_7213486.htm
    1张西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载《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
    1、林国立:《构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素质体系》,北京:北京语言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夏纪梅:《现代外语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许嘉璐:《古代汉语(上、中、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宋子然:《训诂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上海:中华书局,2002年版
    8、宋子然:《中国古书校读法》,成都:巴蜀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
    9、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鲁健骥主编.《初级汉语课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张其昌等:《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林彦凤等.《新华笔顺字典》,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1年版
    1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5、赵金铭:《汉语与对外汉语研究文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16、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8、刘志基:《汉字与古代人生风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牟作武:《中国古文字的起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和语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1、李宝贵:《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语本体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版
    2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3、陈玉龙等:《汉文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4、李威周等:《中日文交流史话》,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5、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邵毅平:《朝鲜半岛:地缘环境的挑战与应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7、汤普逊:《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9、钟叔问:《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30、吴于廑:《十五、十六世纪东西方历史初学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1、吴泽义等:《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2、[英]赫德逊:《欧洲与中国》,王遵仲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33、孙尚杨:《基督教与明末儒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34、于三乐:《早期西方传教士与北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35、沈福伟等:《中西文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6、冯桂芬:《校庐抗议》,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7、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8、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北京:国际文出版公司,1989年版
    39、杨适等译:《休谟散文集·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40、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上海:上海古迹出版社,1998年版
    42、谢和耐:《中国文与基督教的冲撞》,中华书局,1995年版
    4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程伟民:对外汉语教师的素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2、崔永华:二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热点回顾,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
    3、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
    4、张西平:汉语国际推广中的两个重要问题,长江学术,2008年第1期
    5、齐沛:对外汉语教材再评述,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第1期。
    6、高增霞:中国国势盛衰与汉语国际进程,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7、程棠: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目的的理论探索.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3期
    8、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概说.中国文研究,1997年(春之卷)
    9、崔永华:汉语教学的教学类型.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2期
    10、高一虹:跨文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10期
    11、胡文仲:跨文交际学在美国.外语研究,1994年第1期
    12、姜丽萍:关于有效陈述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思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年第4期
    13、姜丽萍:关于构建“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对外汉语教学框架的思考.汉语学习,2007年第1期
    14、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理论建设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4期
    15、王添淼:教学目标的有效陈述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学习,2006年第3期.
    16、杨金成: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目标分类.汉语学习,2006年第1期
    17、袁新:跨文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年第2期.
    18、赵金铭:对外汉语教材创新略论,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2期
    19、张莹:对外汉语中的文教学模式比较和策略分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20、郭风岚: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汉语学习,2007年第5期
    21、陈凌:对外汉语教学教材问题分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学学刊,2008年第4期
    22、毕继万、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文研究的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2期
    2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导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第3期
    24、程棠:关于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第3期
    25、葛中华:文考察的新视角—语言文与超语言文,汉语学习,第1994第3期
    26、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因素,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4期
    27、梅立崇:试谈陈述性文知识和程序性文知识,汉语学习,1994年第1期
    28、孟子敏:交际文与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第1期
    29、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第1期
    30、吴晓露:论语言文教材中的文体现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4期
    31、单满菊:语言翻译和异域文,平顶山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32、马箭飞:汉语教学的模式研究初论,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第1期
    33、胡光明、黄昆章:新加坡华语生存环境及前景展望,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4、李红杰:关于香港的民族构成、现状和发展趋势问题,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35、欧阳湘:略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进程中的“礼失求野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6、丁伟志:近代中西文交流的历史特点,中国文研究,1998年(秋之卷)
    37、张娟:从请进来到走出去—访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许琳,《今日中国》,2006年第5期
    1、张志洲:《“中国机会”崛起:汉语热的背后》,语言文字周报,总第1370号
    2、常敬宇:《从全球“汉语热”谈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周报,总第1376号
    3、李清:读《学语致用》想到的[N],人民日报,2005-08-02
    4、汉字在日本成为“摇钱树”,《参考消息》,2009年2月3日
    5、孔子学院助增泰国人对华好感,《参考消息》,2009年1月28日
    6、(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1月9日社论
    1、B.B.Kachru, Institutionalized Second-Language Varieties.In S.Greenbaum (ed.).The English Language Today-Oxford:Pergamon Press Lt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