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蜕变—论东北作家群的分化、衰微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按照常理,在抗战时期由于相似的创作倾向聚集起来,带有浓厚的流亡色彩,秉持爱国救亡基调和民族国家叙事的东北作家群体,应该适应新政权建立后的社会环境,发展更加顺利。事实却相反,东北作家群的文学生命很快衰微。本论文试图对东北作家群的衰退与分化,尤其是对萧军、端木蕻良、李辉英这三个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思想精神状态做出考察,通过揭示1949年前后三人的生存状况、个体思想与文学创作追求的调整,以及当时社会政权与文学机制构建的环境来立体地多层面地考察文人的追求与抉择。其价值在于探讨为何东北作家这个“群”在流亡背景下可以存在,而处于“国家”这个更大的“群”空间反而衰微、分化。这一时期东北作家群经历何种抉择,完成怎样蜕变都值得关注。
     本文主体有三章构成,第一章考察继续追随中国共产党政权,留守大陆的东北作家群成员的境遇。在舒群、白朗、骆宾基等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实现改造自我,转变文学观的同时,个人意识强烈的萧军遭遇了毛泽东集体主义文艺思想。萧军在延安以及东北解放区时期,面临“驯服”和打压的种种挫折,表现出坚定文学追求和爱国思想,论文以此来探讨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第二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自由主义文人端木蕻良在建国前后的生活、心理和创作轨迹上的演变,当政治理想与文学理想无法调和之际,作家试图靠拢主流的尝试,内心的纠结思量,最终的无奈消隐都反映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的命运。第二部分主要考察置身于不同的政治与文学场域里,孙陵和李辉英文学观的主动改变。第三章主要探讨东北作家群分化衰退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萧军和孙陵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自身政治理想和信仰的执着,尽管受到无数的误解和打击,依旧不改初心。一是以端木蕻良和骆宾基、舒群、白朗等为代表的作家,在特殊政治语境中备受群体审美观念的压力,或者停笔,或者改变。还有李辉英这类作家,面临特定社会地域中文学气候的作用力时,为了生计,也因为怀有灵活的文学观而及时融入当地,并且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9年前后东北作家群这种自觉或是不自觉的群体的分化、消退也反映和参与了中国文学转型时期面貌的构建。我们希望能从文学史的角度更合理地看待时代场域的压力与知识分子自身坚守文学传统的辩证关系,探讨小的文学场域面临大的文学场域变化时发生的碰撞及解决对策。也再次审视文人作家与社会主义政治义化体制之间的关系,既关注文学转型中思想史的大环境与具体的文学环境,以及更具体的义学思维方式、个人生活的复杂关系,也注重整个中国文学现代化过程中文学反思的问题。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ces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bout the literary life of the northeast writer group, before and after1945--1949. According to common sense, due to the creation of similar tendencies come together during the war, with a strong color in exile, uphold the patriotic salvation narrative tone and nation-state, the northeast writer group should adapt to the new social environment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gime, play a more powerful role of intellectuals. But on the opposit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northeast writer group's creation became differentiation eventually declin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n analysis about reces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northeast writer group especially the state of mind of XiaoJun, Duanmu Hong Liang, Li Huiying, thre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Through revealed the survival of three status, adjustment of individual thought and the pursuit of literary creation before and after1949, entire social regime and literar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o study the author's pursuit and choice in a stereo and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Valu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while northeastern writers this "group" can exist in the context of exodus, in the larger "group"-"country" declination, differentiation. The choices northeast writer group experienced during this period, and their transformation worth paying attention to.
     This article has three chapters, chapter I explore the condition of northeast writer group members, remaining on the continent's, follow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gime. while ShuQun, BaiLang, LuoBinji, who respond to the cal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ctively pursuing reform, changing views on literature, Xiao Jun with a strong personal sense encountered MaoZedong's collectivism thought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Yan'an and the northeast liberated area, Xiao Jun, facing "tame" and suppressing different kinds of setbacks, demonstrated strong patriotism to literary pursuits. B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al. Chapter Ⅱ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n life, psychological and creative path of liberal scholars Duanmu Hongliang, before and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While political ideals and literary ideals cannot be reconciled, the writer attempts to move closer to the mainstream, inner entanglements, eventually helpless blanking reflects the liberal intellectuals at that time fate. The second part mainly inspects the actively change of literary concept of Sun Ling and Li Huiying in different political and literary field. Chapter III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recession of the northeast writer group differentiation.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one is represented by Xiao Jun and Sun Ling, intellectuals dedicated to their own political ideals and belief, despite the numerous misunderstandings and blow, still do not change the original heart. One is represented by Duanmu Hongliang、Luo Binji、Shu Qun and Bai Lang,which attracted groups aesthetic ideas in the context of special political pressure, or choose to stop, or choose to change. And such writers like Li Huiying, facing the school climate regional Chinese particular social force, in order to make a living, but also with a flexible concept of literature so timely integration into the local, and make due contributions.
     Northeast writer group that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fading phenomenon before and after1949, also reflect and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literary transition face.Hope from the era of literature to look more reasonable i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sure of the time and the intellectuals'insistence on literary tradition.Discussion on the collis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when small literary field facing large literary field. It is trying to study the complex form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socialist culture.Both o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in Literary Transition environment and specific literary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more specific literary thinking, personal life,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of self reflection of modern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引文
① 本论文关于东北作家群研究成果的概述参考李艳:《近十余年东北作家群研究述评》,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①舒群:《必须改造改造自己》,原载于一九四三年三月三十日《解放日报》。
    ①高兰:《高兰朗读诗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3月,第17页。
    ②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③萧耕,建中:《写给父亲爱的记忆:萧军最后的岁月》,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1,第182页。
    ①廖沫沙:《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杂文卷·萧军:杂文废不得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②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344页
    ③同上,第375页。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⑤艾克恩编纂:《延安文艺运动记盛》,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87年1月第一版,第317页—318页。
    ⑥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338-339页。
    ⑦同上,第341页。
    ⑧同上,第341页。
    ⑨同上,第375页。
    ①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336页。
    ②同上,第336页。
    ③同上,第361页。
    ④同上,第378页。
    ⑤同上,第390页。
    ⑥萧耕,建中著:《萧军:自许多情歌慷慨》,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4,第14页。
    ⑦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417页。
    ①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416页。
    ②同上,第419页。
    ③同上,第418页。
    ④同上,第428页。
    ⑤同上,第434页。
    ⑥同上,第433页。
    ⑦同上,第450页。
    ⑧萧军:《萧军全集(12)》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2,第1页。
    ①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343页。
    ②萧军:《文学与生活漫谈读后漫谈集录并商榷于周扬同志》,《文艺月报》第8期,1941年8月1日。
    ③萧军:《目前东北文艺运动我见》,引自张毓茂:《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沈阳出版社,1996年12月第一版第735页。
    ④萧军:《政·教泛谈》,《文化报》半月增刊第5期。
    ⑤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17日和4月19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790页。
    ①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53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③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470页。
    ④同上,第401页。
    ①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485页。
    ②萧军:《萧军全集(12)·<我底生涯>前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6,第87页。
    ③萧军:《萧军全集(12)·<我的童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6,第104页。
    ①萧军:《萧军全集(12)》,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2,第394页。
    ②同上,第395页。
    ③萧军:《也算试笔》,《解放日报·文艺》第一期,1942年年1月。
    ④毛泽东:《毛泽东文集·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结论》第二卷,中共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17页。
    ⑤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4月19日。
    ①萧耕,建中著:《萧军:自许多情歌慷慨》,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4,第85页。
    ②同上,第92页。
    ①萧军:《萧军全集(12)》,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2,第516页。
    ①秦牧:《漫记端木蕻良》,载广州《花城》杂志第7辑,1980年12月,第115页。
    ②李兴武:《端木蕻良年谱》,载《东北文学史料》第7辑,1982年12月,第165页。
    ③端木蕻良:《端木蕻良作品新编》,孔海立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388页
    ④同上,第316页。
    ①端木蕻良:《端木蕻良作品新编·创作和生活》,孔海立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225页。
    ②同上,第226页。
    ③同上,第309页。
    ①邓友梅:《心香祭故人》,载《北京文学》1997年第3期,第45页。
    ②邓友梅:《心香祭故人》,载《北京文学》1997年第3期,第45页。
    ①端木蕻良:《端木蕻良作品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309页。
    ②同上,第388页。
    ③同上,第362页。
    ④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7页。
    ①端木蕻良:《端木蕻良作品新编》,孔海立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364页。
    ②同上,第223页。
    ③同上,第389页。
    ④同上,第317页。
    ⑤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收入《毛泽东选集》卷4,第114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古远清:《孙陵的后半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0页。
    ②同上,第91页。
    ①慕容羽军:《李辉英,从乡土到都市》,香港文坛总第23期,2003年11月号。
    ②李辉英:《黑色的星期天·序》,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180页。
    ①张双庆:《李辉英作品评论集》,香港: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2010年9月,第21页。
    ②李辉英:《夜思》,香港:《上海日报》,中华民国44年2月16日。
    ③李辉英:《土和土气》,《乡土集》,香港纯文学出版社,1967年,50页。
    ④李辉英:《送友人》,香港:《上海日报》,中华民国44年2月18日。
    ①张双庆:《李辉英作品评论集》,香港: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2010年9月,第146页。
    ①张双庆:《李辉英作品评论集》,香港: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2010年9月,第53页。
    ①骆宾基:《初春集》,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1页。
    ②董兴泉:《舒群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41页,原载一九四三年三月十一口《解放口报》。
    ③萧耕,建中:《萧军——自许多情歌慷慨》,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4,第92页。
    ①骆宾基:《骆宾基短短篇小说选·我的创作历程(代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页。
    ②骆宾基:《初春集·我的创作历程》,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③同上.第20页。
    ①丘立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抗口时的孙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期,第260页。
    ②古远清:《几度飘零-大陆赴台文人沉浮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第267—268页。
    ①国民党中央文公会编《第二次文艺会谈实录》,国民党中央文公会1972年版,13页。
    ②李牧:《新文学运动历程中的关键时代》,《文讯月刊》第9期152页。
    ③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①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5第401页。
    ②萧耕,建中:《萧军——自许多情歌慷慨》,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4,第91—92页。
    ③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63页。
    ①《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出版。
    ②刘志荣:《潜在写作17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1日,第9页。
    ③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①汪晖:《汪晖自选集·自序》,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②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端木蕻良文集》第五卷,第359页。
    ①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第五卷,第392页。
    ②闻敏:《“我为什么要和生命来竞赛……”》,《今口中国》1995年7月,第61页。
    ③同上,第61页。
    ①马蹄疾:《李辉英研究资料》,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22页。
    ②张双庆:《李辉英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2010年,第51页。
    ③同上,第36页。
    ①黄万华:《左右翼政治对峙中的战后香港文学“主体性”建设》,选自《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②编后语[J].海澜,1955(创刊号):第35页。
    ③幕前词[J].文海,1952,1(1):第1页。
    ①马蹄疾:《李辉英研究资料·<乡土集>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6月,第160页。
    ②张双庆:《李辉英作品评论集·记李辉英》,香港: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2010年9月,第27页。
    ③同上,第30页。
    ④李辉英:《黑色的星期天·序》,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2页。
    ①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
    ①黄万华:《二战后至1950年代的香港文学:在传统中展开的文学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①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L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10页。
    1、包完泉:《李辉英和他的创作》,满族研究,2001年第2期。
    2、陈思广:《李辉英抗战题材长篇小说论》,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邓友梅:《心香祭故人》,载《北京文学》,1997年第3期。
    4、郭海青:《试述布迪厄关系主义视角下的场域惯习理论》,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9月第33卷第5期。
    5、古远清:《李辉英:“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在香港的开拓者》,贵州社会科学,1996年03期。
    6、胡绳:《关于<北望院的春天>》,载1948年8月,《小说月刊》。
    7、黄万华:《左右翼政治对峙中的战后香港文学“主体性”建设》,选自《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8、黄万华:《文学精神与文学经典——以战后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为例的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月第36卷第1期。
    9、黄万华:《二战后至1950年代的香港文学:在传统中展开的文学转型》,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10、李辉英:《夜思》,香港:《上海日报》,1955年2月16日。
    11、李辉英:《送友人》,香港:《上海日报》,1955年2月18日。
    12、李洁荣:《试论李辉英在香港的近作》,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
    13、李牧:《新文学运动历程中的关键时代》,《文讯月刊》第9期。
    14、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卷第2期,2002年4月。
    15、李兴武:《端木蕻良年谱》,载《东北文学史料》第7辑,1982年12月。
    16、慕容羽军:《李辉英,从乡土到都市》,香港文坛总第23期,2003年11月
    17、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8、潘磊:《延安文艺整风中萧军精神历程考察》,枣庄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6卷第3期。
    1 9、丘立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抗日时的孙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期。
    20、秦牧:《漫记端木蕻良》,载广州《花城》杂志第7辑,1980年12月。
    21、闻敏:《“我为什么要和生命来竞赛……”》,《今日中国》,1995年第07期。
    22、王卫平,王博:《论端木蕻良及其短篇小说创作》,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4期,2006年7月。
    23、萧军:《文学与生活漫谈读后漫谈集录并商榷于周扬同志》,《文艺月报》第8期,1941年8月1日。
    24、萧军:《政·教泛谈》,《文化报》半月增刊第5期。
    25、闫秋红:《论李辉英香港时期的短篇小说创作——以<名流>、<黑色的星期天>为例》, 《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6、杨晓莉:《论白朗短篇小说创作的思想内涵》,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4期,2009年7月。
    27、张光芒:《没有硝烟的“大抉择”——论40年代后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戴茂堂,江畅:《传统价值观念与当代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3、《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
    4、董兴泉:《舒群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0月版,原载1943年3月31日《解放日报》。
    5、端木蕻良:《端木蕻良作品新编·致鲁迅》,孔海立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6、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第五卷。7、高兰:《高兰朗读诗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
    8、古远清:《几度飘零——大陆赴台文人沉浮录:孙陵:东北爱国作家的后半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9、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李辉英:《黑色的星期天·序》,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
    12、李辉英:《土和土气》,《乡土集》,香港纯文学出版社,1967年。
    13、廖沫沙:《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杂文卷·萧军:杂文废不得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28、李艳:《近十余年东北作家群研究述评》,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29、刘忠:《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0、刘志荣:《潜在写作17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31、骆宾基:《初春集》,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32、骆宾基:《骆宾基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3、马蹄疾:《李辉英研究资料》,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34、舒群:《必须改造改造自己》,原载于1943年3月31日《解放日报》。
    35、汪晖:《汪晖自选集·自序》,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6、萧耕,建中:《写给父亲爱的记忆:萧军最后的岁月》,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年。
    37、萧耕,建中著:《萧军:自许多情歌慷慨》,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38、萧军:《目前东北文艺运动我见》,引自张毓茂:《东北现代文学大系(1919—1949)》,沈阳出版社,1996年。
    39、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
    40、萧军:《萧军全集(12)》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41、萧军:《也算试笔》,《解放日报·文艺》第一期,1942年1月。
    42、王科,徐塞,张英伟:《萧军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3、张双庆:《李辉英作品评论集》,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2010年。
    1、陈明丽: 《时代与体遇合下的家园重构》,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6月。
    2、于立影:《骆宾基评传》,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5月。
    3、张庾:《艰难的蜕变——论解放区作家的创作转型》,黑龙江大学,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