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的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邺城,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古都。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建立了邺城,此后直至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被杨坚下令摧毁,邺城存在了一千两百多年。邺城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经历过数次的重建和破坏,从最开始的一座具有军事防卫性质的边陲小城慢慢发展,最终成为在我国北方甚至于全国都具有显赫地位的历史名城。魏晋北朝时期是邺城发展的黄金时期,它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或陪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与城市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与邺城的都城地位紧密相连的。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便利的交通、经济的发展、封建割据势力的存在等各方面条件共同成就了邺城的都城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因素开始发生变化或消失,邺城也因此而丧失了都城的地位并最终沦为一片废墟。
Yecheng, is famou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ncient capital.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Qi Huangong established yecheng, Thereafter until Northern Zhou the elephant two years, The city was destroyed by Emperor Wen of Sui ordered. Yecheng in China's history for more than1200years. Yecheng in the long history of experience in reconstruction and destruction of several,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a frontier town, a military defense nature slowly developed, eventually become in North China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has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historical cities. Is development of yecheng gold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 Wei and Jin periods. During this period, It has become Wei, after Zhao, Ran Wei, the former yan, Eastern Wei, Northern Qi capital of Chongqing during, in terms of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city-building have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These achievements made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apital yecheng. Advantageous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facilitation of trans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feudal separatist forces conditions exist in areas such as the common achievements of the status of the capital yeche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se factors began to change or disappear, yecheng and, therefore, lost its capital status and ultimately reduced to ruins.
引文
①陈旭:《试论中国古都学的发展及其“大古都”问题》,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3月。
    ②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一期。
    ③史念海:《中国古都学刍议》,《浙江学刊》,1986年第五期。
    ①刘心长、马忠理:《邺城暨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③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④叶骁军:《中国都城历史图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⑤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⑥陈桥驿:《中国七大古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①刘心长、马忠理:《邺城暨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6-106页。
    ②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80-240页
    ③邺城与安阳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且历史上有过从属关系,因此陈桥驿先生认为安阳是邺城的延续,安阳之所以能够成为七大古都之一,就是因为殷、邺城、安阳是一脉相承的。然而,史学界对于这种说法是有争论的。由于该议题与本文主题无关,再次不予详述,欲了解详细内容可参考浙江大学陈旭的硕士论文《试论中国古都学的发展及其“大古都”问题》第25-32页。
    ①饶胜文:《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②苑书义、孙宝存、郭文书主编《河北经济史》第一卷(孙继民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高敏主编《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④李连祥等主编《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⑤周成:《中国古代交通图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
    ⑥周一良:《读(邺中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8月。
    ⑦李裕群:《邺城地区石窟与刻经》,《考古学报》1997年10月。
    ⑧刘志玲:《纵论魏晋北朝邺城的中心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⑨朱耀廷:《定都与迁都—中国七大古都比较研究之一》,《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9月。
    ⑩谢雪宁:《古代都城城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3月。
    ①江达煌:《邺城六代建都述略—附论曹操都邺原因》,《文物春秋》1992年第6期。
    ②邹逸麟:《试论邺都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古都史上的地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③高敏:《略论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封建割据的关系》,《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
    ④黄永年:《邺城和三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
    ⑤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平原内河航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⑥黄盛璋:《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⑦史卫:《论南北朝时期河北地区经济重心地位的形成》,《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⑧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经济的发展》,《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①高敏主编《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经济卷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第2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页。
    ③高敏主编《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经济卷上》,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第3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江统传》所载《徙戎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3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江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4页。
    ①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小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440页。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卷126,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13页。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8页。
    ④[东汉]班固:《汉书·沟洫志》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77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9《礼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01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司马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17页。
    ②[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86《晋纪八》,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728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3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8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慕容儁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第2838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页。
    ③[唐]令狐德菜等撰《周书·帝纪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33页。
    ①陈剑:《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四川文物》,2005年第1期,第87页。
    ②[西晋]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页。
    ③[西晋]陈寿:《三国志·梁习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9页。
    ④[西晋]陈寿:《三国志·胡昭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5页。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杜袭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66页。
    ②[西晋]陈寿:《三国志·田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3页。
    ③[西晋]陈寿:《三国志·臧霸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37页。
    ④[西晋]陈寿:《三国志·李通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34页。
    ⑤[西晋]陈寿:《三国志·王观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93页。
    ⑥[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第283页。
    ⑦[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68—269页。
    ⑧[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9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90页。
    ②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7页。
    ③宋燕鹏 孙继民,《论六世纪邺城文学在北朝文学史上的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21页。
    ④[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40,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282页。
    ⑤刘志玲:《纵论魏晋北朝邺城的中心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29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孝惠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1页。
    ②[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孝惠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3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31,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36页。
    ④[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孝愍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页。
    ⑤[晋]陆翙撰,[清]汤球辑《邺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页。
    ①周一良:《读(邺中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8月第102页。
    ②[北魏]杨街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2页。
    ③刘志玲:《纵论魏晋北朝邺城的中心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31页。
    ④[唐]魏征等撰《隋书》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60页。
    ①刘志玲:《纵论魏晋北朝邺城的中心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31页。
    ②详情参见李裕群:《邺城地区石窟与刻经》,《考古学报》,1997年第4期,第443—479页。
    ③高敏:《略论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封建割据的关系》,《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第115页.
    ④吴刚:《中国城市发展的质变:曹魏的邺城和南朝城市群》,《史林》,1995年第1期,第27页。
    ⑤张道一注译《考工记注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26-132页。
    ①吴刚:《中国城市发展的质变:曹魏的邺城和南朝城市群》,《史林》1995年第1期,第29页。
    ①申有顺:《邺城——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5—6页。
    ①图一,引自吴刚:《中国城市发展的质变:曹魏的邺城和南朝城市群》,《史林》,1995年第1期。
    ②王维坤:《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第97页。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袁绍传》注引《献帝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5页。
    ②[西晋]陈寿:《三国志·袁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1页。
    ③[西晋]陈寿:《三国志·袁绍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2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5页。
    ①[唐]李百药:《北齐书》卷1,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8页。
    ①[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49《河南四·磁州·武安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335页。
    ①刘心长、马忠理:《邺城暨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7页。
    ①周一良:《读(邺中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8月,第108页。
    ②[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10《浊漳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58—259页。
    ③[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7页。
    ①[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49《河南四》,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315—2316页。
    ①中国公路交通史编审委员会编著:《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第147—148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66页。
    ①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②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8页。
    ①[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924页。
    ②[西晋]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页。
    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9,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36-237页。
    ④黄盛璋:《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第23-24页。
    ①[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9,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36页。
    ②[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10,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58页。
    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10,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2页。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董昭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39页。
    ②[西晋]陈寿:《三国志·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页。
    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14,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47页。
    ④[唐]李百药:《北齐书》卷1,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6页。
    ①傅斯年:《夷夏东西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8页。
    ②[唐]魏征等撰《隋书》卷31,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59页。
    ①[西晋]陈寿:《三国志·崔琰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67-368页。
    ②[西晋]陈寿:《三国志·梁习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9页。
    ③[西晋]陈寿:《三国志·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页。
    ④[西晋]陈寿:《三国志·辛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96页。
    ⑤[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石勒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7页。
    ①[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刘曜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1-2702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2,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4页。
    ③[北齐]魏收:《魏书》卷3,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8页。
    ④分别见[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3、81、100、105、106页。
    ⑤[北齐]魏收:《魏书·李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88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地形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55页。
    ⑦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经济的发展》,《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48页。
    ①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0页。
    ②[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10,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58页。
    ③[西晋]陈寿:《三国志·刘馥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4-465页。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7(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5页。
    ⑤[北齐]魏收:《魏书·杨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87页。
    ⑥[北齐]魏收:《魏书·裴延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29页。
    ⑦[西晋]陈寿:《三国志·杜恕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99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15,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80页。
    ②[唐]李延寿:《北史》卷15,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572页。
    ③[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第681—682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63页。
    ①[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铫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32页。
    ②[南朝·宋]范哗:《后汉书·耿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06页。
    ③[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成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79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吴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75页。
    ⑤[南朝·宋]范哗:《后汉书·李章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92页。
    ①[唐]令狐德桑等撰《周书》卷8,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33页。
    ②刘心长、马忠理:《邺城暨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6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6](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8](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9](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北京:中国书店,1989年。
    [1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1](南朝)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2](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13](晋)陆翙撰,(清)汤球辑《邺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4](北魏)杨街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5](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6]张道一注译《考工记注译》,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17](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8](清)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9](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0](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21](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2]顾炎武:《历代宅京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3]刘心长、马忠理:《邺城暨北朝史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4]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5]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26]叶骁军:《中国都城历史图录》,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
    [27]叶骁军:《中国都城发展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28]陈桥驿:《中国七大古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
    [29]饶胜文:《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
    [30]苑书义、孙宝存、郭文书主编《河北经济史》第一卷(孙继民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31]高敏主编《中国经济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32]李连祥等主编《中国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33]周成:《中国古代交通图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
    [34]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35]傅斯年:《夷夏东西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3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7]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
    [38]张京华:《燕赵文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39]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40]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1]白寿彝:《中国交通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42]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43]陈旭:《试论中国古都学的发展及其“大古都”问题》,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3月。
    [44]史念海:《中国古都概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45]史念海:《中国古都学刍议》,《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
    [46]周一良:《读<邺中记)》,《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8月。
    [47]李裕群:《邺城地区石窟与刻经》,《考古学报》1997年10月。
    [48]刘志玲:《纵论魏晋北朝邺城的中心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49]朱耀廷:《定都与迁都—中国七大古都比较研究之一》,《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9月。
    [50]谢雪宁:《古代都城城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3月。
    [51]江达煌:《邺城六代建都述略—附论曹操都邺原因》,《文物春秋》1992年第6期。
    [52]邹逸麟:《试论邺都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古都史上的地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53]高敏:《略论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封建割据的关系》,《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
    [54]黄永年:《邺城和三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期。
    [55]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平原内河航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56]黄盛璋:《曹操主持开凿的运河及其贡献》,《历史研究》,1982年第6期。
    [57]史卫:《论南北朝时期河北地区经济重心地位的形成》,《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8]蒋福亚:《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经济的发展》,《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59]陈剑:《邺城遗址的勘探发掘与研究》,《四川文物》,2005年第1期。
    [60]宋燕鹏孙继民,《论六世纪邺城文学在北朝文学史上的地位》,《邯郸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1]吴刚:《中国城市发展的质变:曹魏的邺城和南朝城市群》,《史林》,1995年第1期。
    [62]申有顺:《邺城——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6月。
    [63]王维坤:《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 年第1期。
    [64]刘德雄:《十六国北朝时期河北经济区的发展》,《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
    [65]杨洪权:《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政治上的地位》,《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1期。
    [66]姜观吾:《邺城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盐城师专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2期。
    [67]张兴兆:《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淮地区水上交通的拓展与利用》,《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8]王利华:《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北内河航运与军事活动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69]张捷:《近二十年来魏晋南北朝城市研究综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70]罗丽:《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动力及类型》,《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1]侯廷生:《没有位置的古都——邺城的历史与文化地位考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72]朱和平:《隋朝邺城“难治”试析》,《中州学刊》,1998年第6期。
    [73]宁英杰:《浅析古代邺城的规划设计》,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74]刘佳:《魏晋南北朝时期邺城城市建设与更新发展钩沉》,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75]满晓晶:《汉唐时期安阳地区地缘政治结构演变初探》,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