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枢相冯京生平事迹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冯京在北宋中期是位较重要的历史人物,官至枢密使,俗称“枢相”。其生平事迹颇具传奇色彩,迷雾重重。学界通常将他作为“由商而士”的典型,视为熙丰变法时期旧党在朝廷内的旗帜。本文从社会史与政治史相结合的角度,拟对冯京其人其事作既较为全面又有重点的探讨。笔者浅见主要有八:
     一、籍贯:其祖籍在河朔,其出生地在宜州,其应举地在江夏,其游学、寓居地则有镡津、咸宁、江陵、余杭、宁远等处。
     二、出身:其先人既非高官显宦,也非富商豪贾,家境较殷实,曾从事工商业活动,并拥有因进纳而得来的低级官员头衔。
     三、连中三元:由本人肯“苦学”、父母“善教子”以及地方官吏的支持乃至宋仁宗的开明等多种主客观因素所促成。
     四、两娶相女:从拒婚外戚张尧佐而联姻文臣王丝,到先后聘娶宰相富弼的两位女儿为妻,冯京的婚事始终具有政治婚姻的性质。
     五、家世:其家族的兴盛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社会流动的实例,关键在于其科举之路、联姻对象以及编织社会关系网等三个方面都获得成功。
     六、政绩:冯京从政平稳,能力较弱,无突出政见,无明显政绩,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高手,却非应对政事之良材,其宦海生涯无大起大落。
     七、地位:冯京虽然反对新法,但态度不算偏激,与新党并非水火不相容,是王安石尚可接受的人物,很难成为旧党的“宗主”。
     八、人品:“白首一节”之说言过其实,“金毛鼠”之称查无实据,或可以“双重人格”的理论予以解释。
Fengjing is a important person in the mid North Song Dynasty. He reached the position Shumishi, that is normally named“Shuxiang”. His life is very interested and mysterious. The study zone take him as a model of“from businessman to politician”and the deputy of Old Party in Xifeng Law Change period.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society history and politic history, analyses his life and his things. The content has eight parts:
     1. Native place: His native place is in Heshuo. He was born in Yizhou, passed the officer test in Jiangxia, studied and lived in Tanjing, Xianning, Jianglin, Yuhang, Ningyuan etc.
     2. Birth: His forefathers were not high officers or rich businessman. His family was rich and made business, but didn’t have any office title.
     3. Passed the officer test three times continuously: He studied hard, and his parents taught well. The local officer provided him and the King Songrenzong was a wise king. All of these reasons met this result.
     4. Married with the daughters of Minister twice: He refused the relation by marriage with Yaozuo Zhang, but built the relation by marriage with Si Wang. He married the two daughters of Minister Pin Fu. His marriage was always related with polity.
     5. Extraction: His familial flourish was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for society change. The key of this change was the success of the officer test, the marriage and the society relationship net
     6. Achievement in his post: Feng had a smooth politic live. He didn’t have strong ability, outstanding politic aspect and achievement. He could do good in the officer tests but bad in polity. There was no great undulation in his politic life.
     7. Situation: Feng oppose the new Law, but his attitude was not fiery. He could be accepted by Minister Anshi Wang. So he couldn’t be the leader of the Conservative Party.
     8. Moral quality: The theory of“Baishou Yijie”was not fit him. The theory of“Jinmao Mouse”had no evidence. Maybe“dual personality”theory can explain his moral quality.
引文
①刘昌诗:《芦浦笔记》卷3《漫录书人官位差误》,张荣铮、秦呈瑞点校,第22-23页,中华书局1986 年。
    ②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 16《冯文简公京传(实录)》,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四库》)总第 450 册第 786 页,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③“杨审贤”原作“杨审言”,误,据《四库》本改。脱脱等:《宋史》卷 443《文苑传五·孙唐卿传》附《杨寘传》载:“杨寘,字审贤”(中华书局 1977 年点校本, 第 13100 页)。
    ④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3《取士·国朝三元》,徐规点校,第271-272页,中华书局2000 年。
    ⑤不著撰人:《氏族大全》卷 1《一东·冯·两娶相女》,《四库》总第 952 册第 76 页。
    ① 毛晋:《六十种曲》第二册《三元记》,中华书局 1982 年。
    ②祝穆撰、祝洙增订:《方舆胜览》,施和金点校,第 500、744 页,中华书局 2003 年版。
    ③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40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④ 洪业等:《琬琰集删存》卷 2《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第 178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⑤黄文达:《冯京的籍贯和生平》,莫乃群主编:《广西历史人物传》第 3 集第 258-页,广西政协地方志研究组编印,1982 年。
    ⑥韦湘秋、黄强祁:《三元及第的传奇人物冯京》,韦湘秋等:《历代广西状元评传》,第 77—79 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年。
    ⑦畲斯勇:《“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咸宁历史名人冯京其人其事》,《咸宁师专学报》第 17 卷第2 期,1997 年 2 月,第 89-页。
    ⑧平川:《冯京与黄鹤楼》,《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第 19 页。
    ①莫瑞扬:《采纳市志办意见,宜州新建公园定名冯京》,《广西地方志》1996 年第 3 期,第 61-62 页。
    ②何忠礼:《也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杭州大学学报》1986 年第 2 期,98 页。
    ③张邦炜:《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第 112 页,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④宋晞:《宋代富商的由商而士》,原载南京《中央日报·文史周刊》第 69 期,后收入台湾宋史座谈会编《宋史研究集》第 2 辑,第 210-212 页,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印行,1964 年。
    ⑤漆侠:《宋代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第 21 页,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⑥张邦炜:《宋代的“榜下择婿”之风》, 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第 66—67 页,人民出版社 2003年。
    ⑦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宋代婚姻家族史论》第 353—354 页。
    ⑧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历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第 173 页。
    ①邓小南:《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基调与变奏:七至十二世纪的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年 9 月,台北。
    ②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辑:《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 年。
    ③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辑:《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
    ④参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文物保管所:《密县五虎庙北宋冯京夫妇合葬墓》,《中原文物》1987 年第 4 期,第 77-90 页。
    ⑤蔡全法:《冯京墓志考释》,《中原文物》1987 年第 4 期,第 91—98 页。
    ⑥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文物研究所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7-352 页,文物出版社 1994 年。此书本校图书馆有其目而无其书,成都各图书馆居然也难寻觅,承蒙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王化雨先生将该书所载与冯京有关墓志复印邮寄,特此致谢!
    ①汪森:《粤西诗载》卷 5《五言古》,《四库》总第 1465 册第 50 页。
    ②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38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王称:《东都事略》卷 81《冯京传》,《四库》总第 382 册第 524 页;《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 16《冯文简公京传(实录)》,《四库》总第 450 册第 785 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 166 皇祐元年三月癸丑,第 3997 页,中华书局 1985年。
    ④苏轼:《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诗云:“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履音空山。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四部备要》第 77册第 55 页,中华书局 1989 年)
    ⑤迈柱等:《湖广通志》卷 81《陵墓志》,《四库》总第 534 册第 136 页。
    ①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 7《先兆》,第 76 页,中华书局 1997 年;不着撰人:《分门古今类事》卷 3《异兆门上·当世侍中》,《四库》总第 1047 册第 29 页。
    ②吴曾:《能改斋漫录》卷 3《辨误·江神世情》,第 6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③黄震:《古今纪要》卷 19,《四库》总第 384 册第 367 页。
    ④脱脱等:《宋史》卷 3《太祖本纪三》,第 38-39 页,中华书局,1977 年。《长编》卷 13 开宝五年十一月己巳载有此诏(第 291 页)。
    ⑤李焘:《长编》卷 60 景德二年六月丙子,第 1352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⑥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 15《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治平元年上)》,王根林点校,第 162 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⑦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 4《冯三元》,王瑞来点校,第 192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⑧迈柱等:《湖广通志》卷 32《选举志》,《四库》总第 532 册第 254 页。
    ⑨和珅等:《大清一统志》卷 259《武昌府二》,《四库》总第 480 册第 44 页。
    ⑩李贤等:《明一统志》卷 59《湖广布政司》,《四库》总第 473 册第 200 页。
    ①和珅等:《大清一统志》卷 259《武昌府二》,《四库》总第 480 册第 39 页。
    ②迈柱等:《湖广通志》卷 25《祀典志(祠庙附)》,《四库》总第 532 册第 40 页。
    ③王珪:《华阳集》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6 页。
    ④参看前引黄文达:《冯京的籍贯和生平》。
    ⑤汪森:《粤西文載》卷 68《人物》,《四库》总第 1467 册第 170 页。
    ⑥边其吾等修、胡毓璠等纂:《藤县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本。转引自前引黄文达:《冯京的籍贯和生平》。
    ⑦李贤等:《明一统志》卷 84《庆远府》,《四库》总第 473 册第 774 页。
    ⑧金鉷等:《广西通志》卷 37《学校(书院附)》,《四库》总第 566 册第 113 页。
    ⑨李贤等:《明一统志》卷 84《庆远府》,《四库》总第 473 册第 777 页。
    ①金鉷等:《广西通志》卷 70《选举》,《四库》总第 567 册第 171 页。
    ②祝穆:《方舆胜览》卷 41《庆远府》,第 744-745 页,中华书局,2003 年。
    ③郭见义:《创建三元祠碑》,《粤西文载》卷 37《碑文(祠庙)》,《四库》总第 1466 册第 296 页。
    ④汪森:《粤西诗载》卷 5《五言古》,《四库》总第 1465 册第 50 页。
    ⑤李贤等:《明一统志》卷 84《庆远府》,《四库》总第 473 册第 763 页。
    ⑥汪森:《粤西丛载》卷 5《冯京》,《四库》总第 1467 册第 423 页。
    ⑦参看前引莫瑞扬:《采纳市志办意见,宜州新建公园定名冯京》
    ①①金鉷等:《广西通志》卷 42《坛庙》,《四库》总第 566 册第 250 页。
    ②汪森:《粤西丛载》卷 5《冯京》,《四库》总第 1467 册第 423 页。
    ③祝穆:《方舆胜览》卷 41《庆远府》,第 744 页,中华书局,2003 年。
    ④李贤等:《明一统志》卷 84《庆远府》,《四库》总第 473 册第 761 页。
    ⑤⑤金鉷等:《广西通志》卷 38《学校》,《四库》总第 566 册第 129 页。
    ⑥《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9 页。
    ⑦祝穆:《方舆胜览》卷 41《庆远府》,第 744-745 页,中华书局,2003 年。
    ⑧汪森:《粤西诗载》卷 5《五言古》,《四库》总第 1465 册第 50 页。
    
    ①王珪:《华阳集》 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5 页;郑獬:《郧溪集》卷 22《朱夫人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7 册第 317 页。
    ②参看前引邓小南:《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
    ③③王珪:《华阳集》 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5 页。
    ④佚名:《宋史全文》卷 19 中,李之亮校点,第 1185 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⑤杨慎:《丹铅续录》卷 3《考证·冯京》,《四库》总第 855 册第 173 页。
    ⑥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 4《冯三元》,第 192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⑦金鉷等:《广西通志》卷 108《艺文》,《四库》总第 568 册第 243 页。
    ⑧汪森:《粤西丛载》卷 5《冯京》,《四库》总第 1467 册第 423 页。
    ⑨迈柱:《湖广通志》卷 73《流寓志》,《四库》总第 533 册第 721 页。
    ⑩范镇:《东斋记事》卷 5,汝沛点校,第 39 页,中华书局 1980 年。
    11王称:《东都事略》卷 81《冯京传》,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粹编》第一辑,第三册第 1237 页,文海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七月。
    12 《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9 页。
    ①王安礼:《王魏公集》卷 2《制勅》,《宋集珍本丛刊》,第十七册第 171-172 页,线装书局 2004 年。
    ②范镇:《东斋记事》卷 5,第 39 页,中华书局 1980 年。
    ③王称:《东都事略》卷 81《冯京传》, 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粹编》第一辑,第三册第 1237 页,文海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七月。
    ④王珪:《华阳集》 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6 页。
    ⑤迈柱:《湖广通志》卷 73《流寓志》载:“(冯)式本宜州龙水人,寓咸宁金城乡,为著作郎”(《四库》总第 533 册第 721 页) 。不知所据,待考。
    ⑥邓小南:《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
    ①王曾瑜:《宋朝卖官述略》,载《史学集刊》2006 年 4 期,第 60-78 页。并参看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 55 之 30-32,中华书局 1957 年。
    ②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 55 之 39,第 3618 页,中华书局 1957 年。
    ③汪森:《粤西文载》卷 68《人物》,《四库》总第 1467 册第 170 页。
    ④汪森:《粤西丛载》卷 5《冯京》,《四库》总第 1467 册第 423 页。
    ⑤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 1《古诗·四民诗·商》,第 9 页。
    ⑥白居易撰、汪立名编:《白香山诗集》卷 10《朱陈村》,《四库》总第 1081 册第 147 页。
    ⑦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历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第 173 页及注 4。
    ⑧王珪:《华阳集》 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6 页。
    ⑨邓小南:《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
    ①《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9 页。
    ②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卷 1《冯一》,《四库》总第 933 册第 29 页。
    ③朱氏墓志澄清了一些问题。如《方舆胜览》卷 41《庆远府》称:冯京“其母葬长沙。”(第 744 页)此说不确,当以朱氏墓志为标:朱氏死后,“祔于河南府密县义台乡南朱村给事(指冯式)之墓。”(《华阳集》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6 页)可见,其墓在今河南省新密市境内。
    ①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 12《至道九老》,第 758-759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②王珪:《华阳集》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6 页。
    ③夏竦:《文庄集》卷 28《赠刑部侍郎朱公(昂)行状》,《宋集珍本丛刊》第二册第 665-668 页。
    ④参看邓小南:《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
    ⑤称冯式为给事,是由于他死后曾赠官给事中。
    ⑥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2《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第 178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①邓小南:《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
    ②王珪:《华阳集》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7 页。
    ③ 《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9 页。
    ①参看陶晋生:《北宋士族》第一章《士人的起家》,第 1-26 页,台湾“中央院史语所”2001 年。
    ②不着撰人:《氏族大全》卷 1《一东·冯·两娶相女》,《四库》总第 952 册第 76 页。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66,皇祐元年三月癸丑,第 3997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④吴曾:《能改斋漫录》卷 3《辨误》,第 6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⑤ 《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1 页。
    ⑥金鉷等:《广西通志》卷 108《艺文》,《四库》总第 568 册第 243 页。
    ⑦汪森:《粤西丛载》卷 5《冯京》,《四库》总第 1467 册第 423 页。
    ⑧“(冯式)壮年无子”,不是事实。冯式有四子,长子冯襄、次子冯衮,四子冯奕,冯京是其第三子。
    
    ①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冯三元》,王瑞来点校,第 192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②王辟之:《渑水燕谈録》卷 6《先兆》,李伟国点校,第 176 页,中华书局 1981 年。
    ③汪森:《粤西丛载》卷 5《冯京》,《四库》总第 1467 册第 423 页。
    ④《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1 页。
    ⑤方勺:《泊宅编》卷上,许沛藻、杨立扬点校,第 69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卷 578《冯京》,第 6797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⑦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冯三元》,王瑞来点校,第 192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①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冯三元》,王瑞来点校,第 192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②周辉:《清波别志》卷下,第 7 页,《笔记小说大观》第 4 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3 年。
    ③周辉:《清波别志》卷下,第 7 页,《笔记小说大观》第 4 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3 年。
    ④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辑:《全宋诗》卷 578《冯京》,第 6797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⑤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 25《仕进部·监试主盟》,《四库》总第 925 册第 406 页。
    ⑥吴曾:《能改斋漫录》卷 3《辨误》,第 67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①迈柱:《广西通志》卷 108《艺文》,《四库》总第 568 册第 243 页。
    ②脱脱等:《宋史》卷 331《沈遘传》,第 10651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③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93 绍兴五年九月乙亥,第 1545 页,中华书局 1988 年。
    ④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宛委山堂本)》卷 25《遯斋闲览 (范正敏)》,第 4 册第 1189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①《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9-350 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 12《家世旧事》,王孝鱼点校,第 659 页,中华书局 1981年。
    ③彭乘:《墨客挥犀》卷 1《脔壻》,孔凡礼点??284 页,中华书局 2002 年。
    ④朱彧:《萍洲可谈》卷 1,李伟国整理,朱易安、戴建国等主编:《全宋笔记》第 2 编第 6 册,第 147页,大象出版社 2006 年。
    ⑤王安石:《王文公文集》卷 66《次韵和甫春日金陵登台二首(之二)》,第 709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年。一说此诗的作者是王安石之弟王安国,字平甫。
    ⑥苏轼:《东坡七集·东坡集》卷 2《和董传留别》,《四部备要》第 77 册,第 47 页。
    ⑦沈括:《(新校正)梦溪笔谈》卷 23《讥谑》,胡道静校注,第 229 页,中华书局 1957 年。
    ⑧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宛委山堂本)》卷 11《宜斋野乘 (吴枋)》,第 3 册第 538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⑨张邦炜:《宋代的“榜下择婿”之风》,《宋代婚姻家族史论》第 62-90 页,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①孙升:《孙公谈圃》卷中,《全宋笔记》第 2 编第 1 册,第 158 页,郑州:大象出版社 2006 年。
    ②陶宗仪:《说郛三种·说郛(宛委山堂本)》卷 34《拊掌录(元怀)》,第 4 册第 1580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③胡仔:《渔隐丛话》前集卷 29《六一居士上》,《四部备要》第 100 册,第 117 页。
    ④《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7-348 页。“势”原作“执”,“唱第”原作“倡弟”,“第一”原作“弟一”,误。引文括号内的字系原文,以意改。
    ①脱脱等:《宋史》卷 463《外戚传上·张尧佐传》,第 13558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②脱脱等:《宋史》卷 463《外戚传上·序》,第 13535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③参看张邦炜:《宋朝的“待外戚之法”》,《宋代婚姻家族史论》第 439-460 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69,皇佑二年闰十一月己未,第 4067 页,中华书局
    ⑤《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8 页。
    ⑥施宿:《嘉泰会稽志》卷 19,《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 1990 年。
    ⑦陆心源:《宋史翼》卷 18《王丝传》,第 185 页,中华书局 1991 年。
    ⑧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 14《权三司盐铁判官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君(丝)墓表》,第 6-8 页,《四部丛刊》初编本。
    ⑨“货”,原作“税”,据范仲淹《权三司盐铁判官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君(丝)墓表》改。
    ⑩叶廷珪:《海録碎事》卷九下《愁乐门》,第 305 页,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
    11 《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1 页。
    ①因王丝曾任尚书兵部员外郎,冯京因此称王氏为“台省家”。
    ②不著撰人:《氏族大全》卷 1《一东·冯·两娶相女》,《四库》总第 952 册第 76 页。
    ③彭大翼:《山堂肆考》卷 84《辞婚尧佐》,《四库》总第 975 册第 583 页。
    ④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 747《欧阳修八五·侍中晏公(殊)神道碑铭并序》,第 18 册,巴蜀书社 1991 年。
    ⑤脱脱等:《宋史》卷 313《富弼传》,第 1024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①苏轼:《东坡七集·东坡集》卷 37《富郑公(弼)神道碑》,《四部备要》第 77 册,第 258 页。
    ②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卷 17《富公(弼)行状》,《宋集珍本丛刊》第十五册,第 501 页,线装书局2004 年。
    ③《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1 页。
    ④《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8 页。
    ①《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8 页。
    ② 此条参见蔡全法先生发表于《中原文物》1987 年第四期《冯京墓志考释》,但笔者在其他地方均未查见,待考。
    ③《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2 页。
    ④ 脱脱等:《宋史》卷 313《富弼传附子绍庭传》,第 10257-10257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①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74 页,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②参看邓小南:《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基调与变奏:七至十二世纪的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年 9 月,台北。
    
    ①郑樵:《通志》卷 25《氏族略一·氏族序》,《四库》总第 373 册第 254 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430,元四年七月庚辰,第 4053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
    ③王珪:《华阳集》卷 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四库》总第 1093 册第 405 页。
    ①周辉:《清波别志》卷下,第 7 页,《笔记小说大观》第 4 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3 年。
    ②文莹:《湘山野录》卷中,郑世刚、杨立扬点校,第 30 页,中华书局 1984 年。
    ③③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辑:《全宋诗》卷 578《冯京》,第 6797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④“第”原作“弟”,误,以意改。
    ⑤《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7 页。
    ⑥《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9 页。
    ⑦《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2 页。
    ①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辑:《全宋诗》卷 578《冯京》,第 6796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②范成大:《吳郡志》卷 25《人物》,《四库》总第 485 册第 186 页。
    ③姚宽:《西溪丛语》卷下,孔凡礼点校,第 87 页,中华书局 1993 年。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3 建隆三年九月丙辰,第 71 页,中华书局 1979 年。
    ⑤《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9、351 页。
    ⑥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 1《神宗诏史院赐宴,史官就席赋诗》,第 55 页,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1年。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01 治平元年闰五月己丑,第 4884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②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 8“熙宁八年正月庚子乙卯冯京罢参知政事”,第 443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③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 8“元丰四年正月辛亥冯京罢枢密使”,第 490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④脱脱等:《宋史》卷 312《曾公亮传》,第 10234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⑤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3《冯文简公京传(实录)》,第 392-395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①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 8“元丰四年正月辛亥冯京罢枢密使”,第 490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②参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 121《禁元祐党人上》,李之亮校点,第 2021-2040 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87 嘉祐三年三月已卯,第 4506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①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3《冯文简公京传(实录)》,第 392-395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②范祖禹:《太史范公文集》卷 6 《辞免翰林学士兼侍讲学士状》,《宋集珍本丛刊》第二十四册,第 129页,线装书局 2004 年。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87 嘉祐三年三月辛未,第 4505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④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⑤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3《冯文简公京传(实录)》,第 392-395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13 熙宁三年七月壬辰,第 5167-5168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⑦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文》卷 1362《冯京》,第 31 册,第 711-718 页,巴蜀书社 1988 年。
    ⑧陈智超:《〈宋朝诸臣奏议〉序》,赵汝愚编、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宋朝诸臣奏议》第 11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①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②脱脱等:《宋史》卷 312《王珪传》,,第 10243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20 熙宁四年二月甲子,第 5346-5347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④脱脱等:《宋史》卷 316《论曰》,第 10332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⑤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40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13 熙宁三年七月壬辰,第 5167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⑦魏泰:《东轩笔录》卷 5,李裕民点校,第 53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⑧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①朱弁:《曲洧旧闻》卷 1,《四库》总第 863 册第 290 页。
    ②魏泰:《东轩笔录》卷 5,李裕民点校,第 53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08 治平三年四月丙戍,第 5048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④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文》卷 1362《冯京·以河东麟府等州城垒兵械不治自劾疏》,第 31册,第 713 页,巴蜀书社 1988 年。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15 熙宁三年九月壬子,第 5247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20 熙宁四年二月辛酉,第 5342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13 熙宁三年七月壬辰,第 5167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①何忠礼:《也论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杭州大学学报》1986 年第 2 期,第 98 页。
    ②张邦炜:《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第 112 页,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 年。
    ③托托等:《宋史》卷 317《王安石传》,第 10548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④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 13《神宗任用安石》,第 276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0 年。
    ⑤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⑥魏泰:《东轩笔录》卷 5,李裕民点校,第 53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⑦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21 熙宁四年三月戊子,第 5370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⑧脱脱等:《宋史》卷 338《苏轼传》,第 10811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⑨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 19 熙宁七年五月“罢制科”,《四库》总第 328 册第 511 页。
    ⑩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23 熙宁四年五月乙未,第 5423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11苏轼:《东坡七集·东坡集》卷 36《司马温公行状》,《四部备要》第 77 册,第 252 页。
    1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21 熙宁四年三月戊子,第 5370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52 熙宁七年四月丙戌,第 6169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②佚名:《宋史全文》卷 12 上熙宁七年四月己丑,李之亮校点,第 604 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20 熙宁四年二月丁丑,第 5359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51 熙宁七年三月壬寅,第 6110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⑤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13 熙宁三年七月壬辰,第 5169 页,中华书局 1985 年。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0 熙宁八年十一月已卯,第 6624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⑦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 20《哲宗委任台谏》,第 359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0 年。
    ⑧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3《冯文简公京传(实录)》,第 393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①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卷 7 熙宁三年二月壬申“司马光枢密副使”,第 413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②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 13《神宗任用安石》,第 278 页,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0 年。
    ③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 13,李剑雄、刘德权点校,第 144 页,中华书局 1983 年。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0 熙宁八年十一月已卯,第 6624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⑤赵汝愚编、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 《宋朝诸臣奏议》卷 116《财赋门·新法八·上神宗分析曾布札子(刘挚)》,第 1268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⑥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 19 熙宁五年八月“贬唐垧”,《四库》总第 328 册第 500 页。
    ⑦曾慥:《类说》卷 16《始终言新法》,《四库》总第 873 册第 287-288 页。
    ⑧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 17《神宗皇帝·罢市易法》,《四库》总第 686 册第 360 页。
    
    ①佚名:《宋史全文》卷 12 上熙宁六年正月辛亥,第 597 页,李之亮点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430,元四年七月庚辰,第 4053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
    ③司马光:《涑水记闻》卷 14,邓广铭、张希清点校,第 286 页,中华书局 1989 年。
    ④托托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103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①脱脱等:《宋史》卷 321《郑侠传》,第 10435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②脱脱等:《宋史》卷 321《郑侠传》,第 10435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54 熙宁七年六月乙亥,第 6207-6208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④司马光:《涑水记闻》卷 16,第 323 页,中华书局 1989 年。
    ⑤脱脱等:《宋史》卷 321《郑侠传》,第 10437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①司马光:《涑水记闻》卷 16,第 322 页,中华书局 1989 年。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59 熙宁八年正月庚子,第 6311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③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 8“熙宁八年正月庚子乙卯冯京罢参知政事”,第 443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④脱脱等:《宋史》卷 286《蔡齐传附从子延庆传》,第 96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⑤脱脱等:《宋史》卷 467《宦者传二·王正中传》称:“自石泉(治今四川北川县石泉镇)至茂州,谓之陇东路”(第 13643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⑥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4 熙宁九年四月戊戌,第 6708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⑦脱脱等:《宋史》卷 286《蔡齐传附从子延庆传》,第 96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⑧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4 熙宁九年四月戊戌,第 6708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①脱脱等:《宋史》卷 286《蔡齐传附从子延庆传》,第 96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4 熙宁九年四月辛亥,第 6714-6715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③脱脱等:《宋史》卷 286《蔡齐传附从子延庆传》,第 9639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51 熙宁七年三月壬寅,第 6109-6110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⑤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3《冯文简公京传(实录)》,第 394 页,上海故居出版社 1990 年。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5 熙宁九年五月丁卯,第 6726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7 熙宁九年七月戊午,第 6767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③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277 熙宁九年八月丙午,第 6778 页,中华书局 1986 年。
    ④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3《冯文简公京传(实录)》,第 394 页。
    ①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40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②《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1 页。
    ③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39 页,中华书局 977 年。
    ④彭大翼:《山堂肆考》卷 64《臣职·不诣韩琦》,《四库》总第 975 册第 256 页。
    ⑤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 26《仕进部·不娶贵戚》,《四库》总第 925 册第 415 页;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 37《科举门·不娶贵戚》,《四库》总第 939 册第 306 页。
    ① 周辉:《清波别志》卷 3,《四库》总第 1039 册第 121 页。
    ②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 31《人事部·追感旧恩》,《四库》总第 927 册第 1015 页。
    ③彭大翼:《山堂肆考》卷 138《人事·遗诗酬德》,《四库》总第 976 册第 673 页。
    ④脱脱等:《宋史》卷 317《冯京传》,第 10340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⑤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3《冯文简公京传(实录)》,第 393 页,上海故居出版社 1990 年。
    ⑥吴曾:《能改斋漫录》卷 11《记诗·冯当世人目为金毛鼠》,第 334 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0 年。
    ⑦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卷 3《冯文简公京传(实录)》,第 393 页,上海故居出版社 1990 年。
    ①脱脱等:《宋史》卷 321《吕诲传》,第 10429-10430 页,中华书局 1977 年。
    ②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 4《萧注人伦》,第 162 页,中华书局 1994 年。
    ③《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8 页。
    ④《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2 页。
    ⑤梁庚尧:《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下册,第 409 页,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
    ⑥参看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文物保管所:《密县五虎庙北宋冯京夫妇合葬墓》,《中原文物》1987 年第 4 期,第 77-90 页。
     ①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第 235 页,学林出版社 2002 年版。
    
    ①方勺:《泊宅编》卷 1,第 3 页,中华书局 1997 年。
    ②方勺:《泊宅编》卷 1,第 3 页,中华书局 1997 年。
    ③《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48 页。
    ④《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2 页。
    ①《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下册,第 350 页。
    ② 北京大学古籍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卷 578,第 6796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
    [1]不著撰人:《氏族大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2]不著撰人:《分门古今类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3]白居易撰、汪立名编:《白香山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年。
    [4]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 1981 年。
    [5]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6]方勺:《泊宅编》,许沛藻、杨立扬点校,中华书局 1983 年。
    [7]范镇:《东斋记事》,汝沛点校,中华书局 1980 年。
    [8]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9]范纯仁:《范忠宣公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 2004 年。
    [10]范成大:《吳郡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11]范祖禹:《太史范文公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 2004 年。
    [12]郭见义:《创建三元祠碑》,自《粤西文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13]黄震:《古今纪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14]和珅等:《大清一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15]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16]洪业等编:《琬琰集删存》,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年。
    [17]胡仔:《渔隐丛话》,《四部备要》中华书局 1989 年。
    [18]金鉷等:《广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19]刘昌诗:《芦浦笔记》,张荣铮、秦呈瑞点校,中华书局 1986 年。
    [20]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徐规点校,中华书局 2000 年。
    [21]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 1985 年。
    [22]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 1983 年。
    [23]李贤等:《明一统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24]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华书局 1988 年。
    [25]陆心源:《宋史翼》,中华书局 1991 年。
    [26]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27]毛晋:《六十种曲》,中华书局 1982 年。
    [28]迈柱等:《湖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29]彭乘:《墨客挥犀》,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 2002 年。
    [30]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0 年。
    [31]司马光:《司马光奏议》,王根林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32]苏轼:《东坡七集》,《四部备要》,中华书局 1989 年。
    [33]沈括:《(新校正)梦溪笔谈》,胡道静校注,中华书局 1957 年。
    [34]孙升:《孙公谈圃》,赵维国整理,朱易安、戴建国等主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 2006 年。
    [35]施宿:《嘉泰会稽志》,《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 1990 年。
    [36]邵伯温:《邵氏闻见录》,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 1983 年。
    [37]司马光:《涑水记闻》,邓广铭、张希清点校,中华书局 1989 年。
    [38]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 1977 年点校本。
    [39]陶宗仪:《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40]汪森:《粤西诗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41]王称:《东都事略》,赵铁寒主编:《宋史资料萃编》,文海出版社 1979 年。
    [42]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李伟国点校,中华书局 1981 年。
    [43]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44]王珪:《华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45]汪森:《粤西文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46]汪森:《粤西丛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47]王安礼:《王魏公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 2004 年。
    [48]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
    [49]文莹:《湘山野录》,郑世刚、杨立扬点校,中华书局 1984。
    [50]王明清:《挥麈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1 年。
    [51]魏泰:《东轩笔录》,李裕民点校,中华书局 1983 年。
    [52]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 1957 年。
    [53]杨慎:《丹铅续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54]夏竦:《文庄集》,《宋集珍本丛刊》,线装书局 2004 年。。
    [55]徐自明撰、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中华书局 1986 年。
    [56]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57]佚名:《宋史全文》,李之亮校点,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58]叶廷珪:《海録碎事》,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
    [59]姚宽:《西溪丛语》,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 1993 年。
    [60]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之亮点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61]祝穆撰、祝洙增订:《方舆胜览》,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 2003 年。
    [62]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年。
    [63]章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64]周辉:《清波别志》,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3 年。
    [65]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66]朱彧:《萍洲可谈》,李伟国整理,朱易安、戴建国等主编:《全宋笔记》,大象出版社 2006 年。
    [67]郑樵:《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68]朱弁:《曲洧旧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69]周辉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 1994 年。
    [70]曾慥:《类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辑:《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
    [2]梁庚尧:《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7 年。
    [3]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学林出版社 2002 年。
    [4]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 年。
    [5]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辑:《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 年。
    [6]陶晋生:《北宋士族》,台湾“中央院史语所”2001 年。
    [7]张邦炜:《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8]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9]中国文物研究所、河南文物研究所编:《新中国出土墓志·河南(一)》,文物出版社1994 年版。
    [10]中央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
    [1]蔡全法:《冯京墓志考释》,《中原文物》1987 年第 4 期。
    [2]邓小南:《剪不断,理还乱——有关冯京家世的“拼织”》,“基调与变奏:七至十二世纪的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年 9 月,台北。
    [3]何忠礼:《也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杭州大学学报》1986 年第 2 期。
    [4]黄文达:《冯京的籍贯和生平》,莫乃群主编:《广西历史人物传》第 3 集,广西政协地方志研究组编印,1982 年。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文物保管所:《密县五虎庙北宋冯京夫妇合葬墓》,《中原文物》1987 年第 4 期。
    [6]莫瑞扬:《采纳市志办意见,宜州新建公园定名冯京公园》,《广西地方志》1996 年第3 期。
    [7]平川:《冯京与黄鹤楼》,《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
    [8]漆侠:《宋代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邓广铭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9]畲斯勇:《“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咸宁历史名人冯京其人其事》,《咸宁师专学报》第 17 卷第 2 期,1997 年 2 月。
    [10]宋晞:《宋代富商的由商而士》,原载南京《中央日报·文史周刊》第 69 期,后收入台湾宋史座谈会编《宋史研究集》第 2 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印行,1964 年。
    [11]王曾瑜:《宋朝卖官述略》,《史学集刊》2006 年 4 期。
    [12]韦湘秋、黄强祁:《三元及第的传奇人物冯京》,韦湘秋等:《历代广西状元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年。
    [13]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历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