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秦昭王长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秦昭王长城是秦国灭掉义渠后,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在新得的陇西、北地、上郡北面修筑的一道军事防御工程。它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长城,涉及到秦国发展史、西北民族关系史、西北地区经济开发史等一系列历史问题,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受到历代史家的重视。
     秦昭王长城的线路一直是史家最为关注的问题,经考证和实地调查,陕北地区秦昭王长城先后历经吴起县、志丹县、靖边县、横山县、榆阳区、神木县。其中横山县境内秦昭王长城线路为全新发现,其他地区也都有新发现。通过实地调查也证实,榆林市境内的秦昭王长城基本和明长城并行延伸,极少存在沿用问题。这条长城在陕北地区基本走大小分水岭带及地形地貌过渡带,并尽量把河流纳入到长城内侧。
     秦昭王长城独特的构筑方式及相关防御设施在中国长城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构筑方式方面,秦昭王长城除采用常见的夯筑和石砌法,还采用了颇具特色的三道堑构筑方法;防御设施方面,其墩台、烽燧、障城的构筑都有显著的特征。
     秦昭王长城是多种因素的产物,其意义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作用主要是保障了秦国疆域的安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快了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消极作用主要是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The Great Wall of King Zhaoxiang of Qin state is a military defensive project which is built at the north of Longxi Prefecture, Beidi Prefecture and Shang Prefecture to defend the harassment from northern nomads. It'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great wall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referring to series of historical issu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Qin state,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histor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y in northern China and so on. Historians in successive dynasties think highly of it for its superior academic value.
     The route of the Great Wall of King Zhaoxiang of Qin state is an issue which historians concern most. According to research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 Great Wall of King Zhaoxiang of Qin state passes Wuqi County, Zhidan County, Jingbian County, Hengshan County, Yuyang District of Yulin city and Shenmu County one after another. Among them, the route in Hengshan County is a totally new discovery, and there are also new discoveries in other regions. According to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 route of the Great Wall of King Zhaoxiang of Qin state in Yulin city parallels the Great Wall of Ming Dynasty, and the latter one hardly follows the previous one. The Great Wall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fundamentally winds along the great or small watersheds and the transitional zones of terrain and physiognomy, and it tries to encompass rivers in.
     The Great Wall of King Zhaoxiang of Qin st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Great Wall construction history because of its unique construction ways. Except for the usual rammed construction and stone-laying construction, the Great Wall of King Zhaoxiang of Qin state adopts a particular construction way of three trenches. And the construction ways of defensive facilities such as stone piers, beacons and barrier forts have their own prominent features.
     The Great Wall of King Zhaoxiang of Qin state is a product of various elements and there are both positive and passive aspects in the sense. The positive aspects are mainly the assurance of the territory safety of Qin state, the promotion of ethnic fusion,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China, and the passive one is mainly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引文
①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中华书局,1979年,第118页。
    ②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3页。
    ③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2集,三联书店,1981年,第456页。
    ④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述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1页。
    ②延安地区文化普查队:《延安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③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北考古队、榆林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神木县窟野上游秦长城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
    ④董耀会:《瓦合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8-111页。
    ⑤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3--55页。
    ⑥彭曦:《十年来考察与研究长城的主要发现与思考》,《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⑦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⑧罗庆康:《战国及秦汉长城修建原因浅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8年06期。
    ⑨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2集,三联书店,1981年,第453页。
    ⑩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5--238页。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8--243页。
    ②吴扔骧:《战国秦长城与秦始皇长城》,《西北史地》,1990年第2期。
    ③史党社、田静:《追寻秦昭王长城》,《文博》,2004年第6期。
    ④延安地区文化普查队:《延安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⑤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北考古队、榆林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神木县窟野上游秦长城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
    ⑥朱允:《战国秦长城的地理意义》,《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⑦陈可畏:《论战国时期秦、赵、燕北部长城》,《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6页。
    ⑧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46--256页。
    ①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文物出版社,1963年,第49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高陵县杨官寨新时期时代遗址》,《考古》,2009年第7期。
    ①钱耀鹏:《关于半坡遗址的环壕与哨所-半坡聚落形态考察之一》,《考古》,1998年第2期。
    ②钱耀鹏:《关于半坡遗址的环壕与哨所一半坡聚落形态考察之一》,《考古》,1998年第2期。
    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文物》,1993年第12期。
    ①彭曦:《十年来考察与研究长城的主要发现与思考》,《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
    ②《史记》卷5《秦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8页。(下引此书皆据此版本)
    ①《史记》卷5《秦本纪》,第178页。
    ②《史记》卷70《张仪列传》,第2284页。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85页。
    ②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85页。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9页。
    ②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延安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述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②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延安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述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5页。
    ②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北考古队、榆林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神木县窟野河上游秦长城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
    ③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2集,三联书店,1981年,第456页。
    ④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1页。
    ①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2月,第52页。
    ①董耀会:《瓦合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8页。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述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②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9页。
    ③延安地区文物普查队:《延安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①吴礽骧:《战国秦长城与秦始皇长城》,《西北史地》,1990年第2期。
    ②雪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形容》,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43页。
    ③史党社、田静:《追寻秦昭王长城》,《文博》,2004年第6期。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9页。
    ②史党社、田静:《追寻秦昭王长城》,《文博》,2004年第6期。
    ①《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83页。
    ②《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450页。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6页。
    ①《史记》卷88《蒙恬列传》,第2565页。
    ②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56页。
    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87页。
    ①《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3262页。
    ②史念海:《司马迁规划的农牧地区分界线在黄土高原上的推移及其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③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9页。
    ④《汉书》卷49《爰盎晁错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285页。
    ⑤《汉书》卷49《爱盎晁错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286、2287页。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51页。
    ②戴应新等:《陕西神木县出土匈奴文物》,《文物》,1983年12期。
    ③卢桂兰:《榆林地区收藏的部分匈奴文物》,《文博》,1988年6期。
    ①姬乃军:《延安地区文管会收藏的匈奴文物》,《文博》,1989年4期。
    ②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册·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
    ③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册·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
    ④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60页。
    ①《史记》卷5《秦本纪》,第178页。
    ②《史记》卷5《秦本纪》,第178页。
    ③《史记》卷5《秦本纪》,第178页。
    ①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37页。
    ②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5页。
    ③《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86页。
    ④《史记》卷5《秦本纪》,第207页。
    ⑤《史记》卷110《匈奴列传》,第2885页
    ①史念海:《河山集》2集,三联书店,1981年,第232页。
    ②史念海:《河山集》2集,三联书店,1981年,第242页。
    ③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2](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4](北魏)郦道元著,(清)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5](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6](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
    [7](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
    [1]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上编》,中华书局,1979年。
    [2]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
    [3]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
    [4]罗哲文:《长城》,北京出版社,1982年。
    [5]董耀会:《瓦合集:长城研究文论》,科学出版社,2004年。
    [6]艾冲:《中国古长城新探》,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
    [7]黄麟书:《秦皇长城考》,造阳文学社,1972年。
    [8]景爱:《中国长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9]史念海:《河山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0]李凤山:《长城与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
    [13]林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15]陈平:《关陇文化与赢秦文明》,凤凰出版社,2004年。
    [16]文物编辑委员会:《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81年。
    [17]中国长城学会编:《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李逸友:《中国北方长城考述》,《内蒙古文物考古》,2001年第1期。
    [2]李文信:《中国北部长城沿革考》,《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1、2期。
    [3]瓯燕:《我国早期的长城》,《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
    [4]叶小燕:《中国早期长城的探索与存疑》,《文物》,1987年第12期。
    [5]史党社、田静:《追寻秦昭王长城》,《文博》,2004年第6期。
    [6]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述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7]吴扔骧:《战国秦长城与秦始皇长城》,《西北史地》,1990年第2期。
    [8]史念海:《论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分布及其历史军事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2、3期。
    [9]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
    [10]白音查干:《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8年第5期。
    [11]陈江:《秦汉长城的建筑与汉民族的形成》,《东南文化》,1995年第1期。
    [12]罗庆康:《战国及秦汉长城修建原因浅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8年第6期。
    [13]朱允:《战国秦长城的地理意义》,《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4]延安地区文化普查队:《延安地区战国秦长城考察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1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北考古队、榆林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神木县窟野上游秦长城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8年第2期。
    [1]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
    [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