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美丽中国”研究述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聚芹 ; 王静
  • 关键词:“美丽中国” ; ; 述评
  • 中文刊名:领导科学论坛
  • 英文刊名: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
  • 机构: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马克思主义学院;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6 17:22
  • 出版单位:领导科学论坛
  • 年:2019
  • 期:01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方案’地球治理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YJA710045)的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12-16
  • 页数:5
  • CN:42-1837/C
  • ISSN:2095-5103
  • 分类号:F124.5;X321
摘要
当今社会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高涨。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以来,学界围绕"美丽中国"的提出原因、理论依据、基本内涵、建设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认为,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有中国自己的特点、风格和建设逻辑,全面挖掘历史唯物主义"美"的内涵,寻找当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生长点,才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
        
引文
[1]易小兵.中国共产党软实力提升的三重维度——基于美丽中国建设的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
    [2]冯留建,韩丽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J].人民论坛,2017,(34).
    [3]刘德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特征:美丽中国[J].学术探索,2018,(2).
    [4]黄娟.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J].人民论坛,2018,(6).
    [5]李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J].经济研究,2013,48(2).
    [6]张平,孙倩倩.“一带一路”倡议下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逻辑[J].长白学刊,2018,(2).
    [7]金瑶梅.何以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的理论渊源[J].探索与争鸣,2017,(11).
    [8]黄治东,高占.从中国传统文化谈美丽中国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5,(3).
    [9]柳兰芳.从“苏格拉底式智慧”谈美丽中国生态梦的价值选择[J].商业时代,2014,(28).
    [10]李发亮.试论“美丽中国”的生态文化价值内涵[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4).
    [11]孙来斌,刘近.生态文明:民生幸福的新追求——从“美丽中国”引起热议说开去[J].湖北社会科学,2013,(1).
    [12]侯佳儒.“美丽中国”的法治内涵[J].环境经济,2013,(4).
    [13]穆艳杰著.美丽中国[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14]许瑛.“美丽中国”的内涵、制约因素及实现途径[J].理论参考,2013,(2).
    [15]孙丽霞.谈“美丽中国”建设的内涵和实现途径[J].商业经济,2013,(19).
    [16]谢永梅.“美丽中国”视阈下大学生生态理性的培育[J].人民论坛,2015,(17).
    [17]金瑶梅.论美丽中国的五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8,(7).
    [18]黄娟,汪宗田.美丽中国梦及其实现——兼论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理论与制度的统一[J].理论月刊,2014,(2).
    [19]祝小茗.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伦理路径探析[J].知行铜仁,2017,(5).
    [20]张立,杨宁.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路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3,(4).
    [21]郭亚红.“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与实践路径选择[J].理论与改革,2014,(2).
    [22]胡泽君.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建设美丽中国[J].人民检察,2016,(Z1).
    [23]岳希明,邓泽林.从“美丽中国”谈经济建设应注重的伦理原则[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2).
    [24]肖平.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实现路径探析[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8,(2).
    [25]陆玉珍.“美丽中国”的科学内涵、战略意义及实践路径[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8,(1).
    [26]李建华.“美丽中国”对外网络传播的破局与重构[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27]王莉丽.推动环境传播,建设美丽中国[J].新闻战线,2017,(23).
    [28]徐鹏.“美丽中国”国家形象传播初论[J].新闻世界,2015,(6).
    [29]庞文兴,章凤红.五大发展理念价值视域下美丽中国建设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8,(2).
    [30]谢磊.“美丽中国”: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念的新发展[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5).
    [31]马强强,陶然.深刻把握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实质[J].改革与开放,2017,(1).
    [32]姚月红.论“中国梦”的基本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3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