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内生动力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和春红 ; 刘昌明
  • 关键词:东北亚 ; 地区经济合作 ; 内生动力
  • 中文刊名:经济问题探索
  • 英文刊名: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 机构: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01
  • 出版单位:经济问题探索
  • 年:2019
  • 期:07
  • 语种:中文;
  • 页:106-114
  • 页数:9
  • CN:53-1006/F
  • ISSN:1006-2912
  • 分类号:F13
摘要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中日韩合作,一直以来都进展缓慢,似乎动力不足、机制匮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并不能一概而论,既需要综合分析,也要做具体分析;应当从更为微观的层面具体分析东北亚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赖度在各领域中的差异。从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来看,东北亚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是十分显著的,并且也存在"集体行动的困境"。有能力供给地区公共产品的国家,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但是尚未能够合作建立起相应的、服务于本地区的制度安排。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主体除国家和政府、以及宏观层面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区域性及次区域性组织以外,微观层面的跨国公司、地方政府等,还需进一步拓展,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提供微观层面的内生动力
        
引文
[1]朴键一.关于东北亚地区国际秩序研究的思考[J].东北亚学刊,2017(05):3-9.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中日韩自贸区进程提速[EB/OL]. http://fta. mofcom. gov. cn/article/fzdongtai/201902/39860_1. html,2019-02-22/2019-02-22.
    [4]龚敏,李文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中日韩贸易相互依存关系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02):129-136.
    [5]张幼文、金芳.世界经济学(第四版)[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7.
    [6]高程.区域公共产品供求关系与地区秩序及其变迁———以东亚秩序的演化路径为案例[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11):4-30+155.
    [7]倪建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地区公共产品的视角[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9(01):200-212.
    [8]陈哲.中国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与实践[N/OL].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8-29.
    [9]张蕴岭.中国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J].东北亚论坛,2013(01):3-9+119-127.
    [10]中国驻泰国经商参处.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CMIM)简介[EB/OL]. http://th. mofcom. gov. cn/article/jmxw/201504/20150400958904. shtml,2015-04-09/2019-02-11.
    [11]东北亚金融合作研究中心.东北亚金融合作:历程与展望[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
    [12]张蕴岭、沈铭辉主编.东亚、亚太区域合作模式与利益博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3]贺平.从雁行发展模式到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日本的东亚合作构想与地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9(01):213-229.
    [14]陆建人.日本的区域合作政策[J].当代亚太,2006(01):13-22.
    [15]刘昌黎.中日合作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J].东北亚论坛,2010(02):64-72.
    [16][韩]具天书Cheon-seo Goo著.东北亚共同体建设:阻碍性因素及其超越--韩国的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7]齐兴霞.朴槿惠时代的韩国东北亚政策分析[J].当代韩国,2013(01):32-41.
    [18]张隽.韩国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及中国的对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29-37.
    [19]魏志江.论李明博政府的实用主义外交及其对东北亚战略格局的影响[A]..韩国研究(第九辑)[C]. 2010:277-302.
    [20]马晶.朴槿惠时代的韩国东北亚政策分析与中国的应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5):100-106.
    [21]董向荣.韩国文在寅政府对外经济合作政策及其前景[J].当代世界,2018(07):67-70.
    [22]张蕴岭.地区架构制度性分裂: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与复兴APEC[J].亚太经济,2014(02):10-13+20.
    [23]新华网.习近平: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EB/OL]. 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4-12/06/c_1113546075.htm,2014-12-06/2019-02-11.
    [24]中国商务部.中蒙自贸协定联合可研第二次会议在京举行[EB/OL]. http://fta. mofcom. gov. cn/article/chinamongol/chinamongolnews/201902/39818_1.html,2019-02-15/2019-02-17.
    [25]中国一带一路网.“一带一路”数据观:国际合作成效进一步显现与多国实现政策对接[EB/OL].https://www. yidaiyilu. gov. cn/xwzx/gnxw/30689. htm,2017-10-17/2019-02-11.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EB/OL]. http://www. fmprc. gov. cn/web/ziliao_674904/tytj_674911/tyfg_674913/t1341813. shtml,2016-02-19/2019-02-11.
    [27]焦佩、陈旭、和春红、李玮玮.中日韩合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东亚评论,2018(01):111-134.
    [28][日]羽场久美子著,姜德春译.全球化时代的亚洲区域联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29]IMF.亚太地区经济展望[EB/OL]. https://www. imf. org/zh/Publications/REO/APAC/Issues/2018/10/05/areo1012,2018-10-05/2019-02-11.
    [30]戴维·阿拉斯、许佳.东北亚经济合作展望:前景更加光明[J].东北亚论坛,2014(03):66-126.
    [31][韩]朴炳奭.朴槿惠政府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的具体化和改进方向[J].当代韩国,2014(01):54-66.
    (1)“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可行性联合研究报告”,参见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http://fta.mofcom.gov.cn/article//zhengwugk/201203/26831_1.html.
    (2)WTO TRADE PROFILES 2018.
    (3)WTO TRADE PROFILES 2018.
    (4)WTO TRADE PROFILES 2018.
    (5)ASIAN DEVELOPMENT BANK.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REPORT 2018(Oct.20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