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理念、实践及其启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关注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并开展了一系列生态水利工程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理念在不断反思人水关系、深入认识自然与生态规律的过程中得以持续完善,并于20世纪90年代驶入快车道得以蓬勃发展。文章在梳理总结生态水利工程概念内涵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德国近自然河道治理、日本多自然型建设工法、美国生态防洪工程建设等典型案例,归纳总结了相关经验启示,以期为推动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发展提供支撑。
        
引文
[1]董哲仁.生态水工学探索[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董哲仁.生态水利工程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3]林俊强,陈凯麒,曹晓红,等.河流生态修复的顶层设计思考[J].水利学报,2018,49(4):483-491.
    [4]日本财团法人河流整治中心.河流与自然环境[M].吴浓娣,张祥伟,高波,等译.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5]日本财团法人河流整治中心.多自然型河流建设的施工方法及要点[M].周怀东,杜霞,李怡庭,等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6]朱伟,杨平,龚淼.日本“多自然河川”治理及其对我国河道整治的启示[J].水资源保护,2015,31(1):2229.
    [7]鞠美庭,任泓.密西西比河上游盆地河流恢复工程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8,394:29-31.
    [8]严黎,吴门伍,李杰.密西西比河的防洪经验及其启示[J].中国水利,2010(5):55-58.
    [9]陈和谦,吕永鹏.国际上生态防洪理念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73-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