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佛系青年”的心理评价与引导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志晟 ; 张卫平
  • 关键词:“佛系青年” ; 心理评价 ; 心理健康
  • 中文刊名: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英文刊名: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 机构:辽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9-11
  • 出版单位: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年:2019
  • 期:26
  • 语种:中文;
  • 页:44-46
  • 页数:3
  • CN:23-1601/G0
  • ISSN:2096-4110
  • 分类号:D669.5;B844.2
摘要
青年一代的心理健康是青年进行实践活动的根本保障,是道德形成过程的内在条件,培养青年一代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进而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新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使命。"佛系青年"文化盛行于当今青年一代,并对他们的心理构建与发展产生了极深的影响。该文从探析"佛系青年"文化的内涵与形成入手,对"佛系青年"的心理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疏导"佛系青年"的消极心理,激发"佛系青年"积极向上的理想信念,最终将认知落于实践,让新时代青年达到知行合一,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引文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N].人民日报,2017-04-14.
    [2]陶志欢.“佛系”青年的生成机理与引导路径———以当代大学生为考察对象[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1):96-10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5]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M].郭本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