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地区自动和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及影响因子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肖莲桂 ; 石明章 ; 李甫 ; 张国玲 ; 张慧琴
  • 关键词:能见度 ; 自动观测 ; 人工观测 ; 对比分析 ; 影响因子 ; 相关性
  • 中文刊名:青海科技
  • 英文刊名:Qi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青海省天峻县气象局;青海省湟中县气象局;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青海省五道梁气象站;青海省海北州气象局;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青海科技
  • 年:2019
  • 期:01
  • 基金: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17-ZJ-Y02);; 青海省气象局2016年度面上项目《ISOS新型自动站能见度与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研究》
  • 语种:中文;
  • 页:57-64
  • 页数:8
  • CN:63-1034/G3
  • ISSN:1005-9393
  • 分类号:P427.2
摘要
利用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人工和自动能见度对比观测时段能见度资料、日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记录以及大气环境监测气溶胶PM10和PM2.5质量浓度数据,对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了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德令哈地区人工与自动能见度的日平均和各定时均呈正相关,均能通过95%的可信度检验。日平均相关系数为0.78;能见度日平均人工观测结果均大于自动观测结果,平均对比差值达16.9,差值较大,平均相对对比差达37.5%;通过比较两种数据的各项统计指标发现,能见度仪数据序列离散度、精密度及精确度都要高于人工观测值;大气能见度受空气中的大气气溶胶PM10及PM2.5质量浓度的影响明显,呈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67;其次是水汽的影响。
        
引文
[1]杨玉霞,胡雪红.PWD20能见度仪及与目测能见度对比分析[J].兰州大气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z1):61-63.
    [2]侯忠新,徐晓亮.能见度FD12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对比分析[J].农业气象,2012(18):172-173.
    [3]杨召琼,陈慧娴,付哲,等.能见度人工观测与能见度仪遥测资料的差异[J].广东气象,2008,30(z1):11-12.
    [4]朱补全,梅士龙.能见度自动仪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浙江气象,2010,31(2):25-28.
    [5]刘惠兰,张苗苗,谢伟,等.能见度自动观测数据可用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实例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5(2):18-23.
    [6]赵静,孟小绒,赵荣,等.自动观测能见度与人工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257-258.
    [7]李亚军,郝婧宇,张忠效,等.山西省能见度自动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6):149-151.
    [8]吴振强,李文斌,杨森槐,等.Belfort M6000能见度传感器实测距离与人工目测距离的对比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99-99.
    [9]潘先洁,陈俊,陈思炼等.云和站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与人工观测的对比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9):20-24.
    [10]任律,樊高峰,黄立丹.浙江省人工观测与仪器观测能见度对比分析[J],浙江气象,2015,36(2):41-45.
    [11]顾黎燕,王蓉蓉,刘红坤.保定站人工与自动观测能见度数据对比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34(9):202-203.
    [12]龙亚星,李成伟.能见度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对比分析[J].陕西气象,2015(2):32-34.
    [13]赵晓莉,闫军.能见度自动观测仪与人工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3,32(4):138-141.
    [14]梁燕,魏玉荣,陈奇,等.呼和浩特市城区2010-2013年大气能见度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9):148-153.
    [15]陈丽,翟崇治,蒋佳凌,等.大气能见度的重要影响因子分析[J].山东化工,2015,44(9):169-171.
    [16]潘洪密,吴兑,李菲,等.广州地区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关系的初探[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1):32-36.
    [17]程叙耕,何金海,车慧正,等.1980-2010年中国区域地面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地理分布特征[J].中国沙漠,2013,33(6):1832-1839.
    [18]张惠霞.卫辉市能见度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3):160-164.
    [19]徐晋峰,李丽萍,李敏等.临汾市雾霾天气的分析和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6):176-183.
    [20]中国气象局.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规范(试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2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2]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9.
    [23]祁栋林,苏文将,李璠,等.近50年青海高原生长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0):186-1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